《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媒介形象建构与解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5 00:4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媒介形象建构与解读
——以御宅族群体为例
康彬
    在《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一书中,作者根据赫伯迪格的文章《隐于灯光之后:青年监控和展示》将青年媒介形象分为三种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再现领域:惹麻烦的青年人、爱玩乐的青年人和惹麻烦而有爱玩乐的青年人[1],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惹麻烦的青年人在报道的符号选取上,更倾向于政治层面,以及社会阶级层面,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对传统社会的挑战;爱玩乐的青年人则更多的被描绘成无阶级的、同质的社会群体;而惹麻烦而有爱玩乐的青年人则以上两种特点兼有。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青年文化在发生不断变化,各种各样的青年亚文化群体不断出现,这些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媒介形象如何被建构,有哪些新的特点,它们与以往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形象有哪些联系与区别?本文就将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中的御宅族作为研究对象,从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其媒介形象如何被建构,分析其与以往青年亚文化群体媒介形象的不同以及媒介、消费文化等因素在青年亚文化群体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一、御宅族的媒介形象建构分析
    青年亚文化群体特别是御宅族这个群体现在在各种类型的媒介中都被以各种形式进行呈现,对于其媒介形象建构的分析就要涉及到对于媒介文本的分析。文本是指那种具有自身的物质形态、依赖其发送者或接收者,因此由表述性符码(representational codes)所组成的一则讯息,文本一词更多是源于符号学或语言学学派,因而隐含这样的定义——“意义生成与交换的核心”,于是,一个文本便由一个运行于许多层面的符码网络所组成。[2] 本研究是在整个媒体框架中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媒介形象,根据媒介文本分类的不同,研究所选取的角度也就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将媒介文本分成虚构文本和事实文本两种,分别选取媒介虚构文本框架中的电视剧框架和媒介事实文本框架中的新闻框架来进行御宅族的媒介形象建构分析。
    从电视剧框架和新闻框架对御宅族形象分析可以发现在不同框架中御宅族媒介形象呈现的异同:
    首先,电视剧框架和新闻框架中的御宅族都被描绘成沉迷于自已所喜欢的事物,动漫、游戏或网络,收藏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并对自己所喜欢的领域十分精通,但社交能力不强,不善于与人交流,不喜欢户外运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比如《生活大爆炸》中的宅男就是喜欢漫画、游戏和科幻剧集,以及收藏与之相关的事物和花费大量时间讨论和研究其中的情节,对自己喜欢的食物较为痴迷,较多时间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与外界交流较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能力较差这样一种形象。而在新闻报道中御宅族也被描绘成对游戏和网络较为痴迷,不爱出门,只与较为亲近的人交流,社交能力不强,较多时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这些基本勾勒出御宅族在媒介框架中的形象,使人们对御宅族有了比较基本的了解。
    其次,在新闻框架中展现的御宅族形象与电视剧框架中所展现的也有所不同,电视剧中展现的是特殊的御宅族中智商较高,受教育程度较好的一类人,而在新闻报道中则出现的是较为普通的群体形象,但他们更能全面地反映出御宅族这个群体的概况和整体形象。

二、御宅族媒介形象的解读
    媒体对御宅族形象的建构只完成了传播过程的一半,受众也是意义的积极建构者。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处的文化环境,对信息进行积极地处理、解读、理解和记忆,而这一认知的过程就形成了受众框架,它在文本解读、意义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认为,受众的认知框架一旦形成,便具有稳定性,存储在人脑的记忆库中不容易改变。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但是为了更好地接受新的信息,受众往往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框架来接受新的刺激,以达到个体与环境之间的新的稳定和平衡的状态。[3] 受众对于御宅族的媒介形象的认知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接触的新信息如御宅族的概念要与头脑中既存的认知框架发生作用,既有框架会不断扩充或深化,以与新输入的信息如御宅族的媒介形象相对照,受众也因此产生新的感受、新的观点、新的态度,如对御宅族正面或负面或中立的态度。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出版的《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中提出了受众对文本的三种解读方式:偏好性(电视观众直接从电视新闻广播或者时事节目中获取内涵的意义)、妥协性(解码包含着相容因素与对抗因素的混合,因此部分认同大众媒介所传递的信息,部分使用相反的方式解码)、对抗性(电视观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话语赋予的字面和内涵意义的曲折变化、但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去解码信息)。[4] 对于御宅族评价负面的媒介文本,偏好性的解读因为自身的认知框架和价值观和媒介文本中所呈现的基本相同,所以会认同媒介文本中对御宅族所持有的态度,妥协性的解读会根据自己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比照媒介中的文本进行思考,态度较为中立,而对抗性的解读则会因为其持有的价值观和其自身的认知体系与传播者相悖,而对媒介文本产生完全相反的态度。反之亦然,那些赞同御宅族行为和特点的受众可能会从对御宅族评价正面的媒介文本中获得共鸣,产生自我身份认同。

三、结论与思考
(一)媒介形象建构中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互动分析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媒介框架中呈现的御宅族形象基本上是沉迷于自已所喜欢的事物,如动漫、游戏或影视剧等,收藏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并对自己所喜欢的领域十分精通,依赖网络,社交能力不强,不善于与人交流,不爱出门,不喜欢户外运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一群人。媒体对御宅族形象的建构只完成了传播过程的一半,受众原有的认知框架在接触媒介框架中的御宅族形象后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即对其的态度和印象。如果自身对御宅族不了解,则很有可能会受到媒介的诱导,对其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印象。但如果受众自身的认知结构、生活背景或人生经历等与媒介框架中所提供的信息或所描绘的人物行为产生了交集,则会引起受众对其身份的自我认同。
(二)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与以往青年亚文化群体媒介形象呈现的不同
    在伯明翰学派的研究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如嬉皮士、无赖青年、摩登族、光头仔以及朋克等,他们身上都有强烈的自身风格和群体特征,他们或穿着惹眼的奇装异服,在大街上招摇过市,或创作具有群体鲜明特征的音乐或绘画等艺术作品,或通过塑造极高辨识度的外貌和着装风格来建构群体文化,这些符号性的特征是他们积极抵抗的象征。而反观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比如本文中所分析的御宅族,他们身上缺少了以往亚文化群体身上对主流文化积极抵抗的特点,是一种较为消极的抵抗形式。
(三)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媒介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在前文所作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虽然《生活大爆炸》是一部美国的电视剧,但是它所塑造的御宅族形象不仅在本国,还在其他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媒介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中,媒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媒介的传播使当代青年亚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同时在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媒介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媒介形象的传播较多地是从媒介较为发达的国家输出到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媒介产业较为发达,在制作媒介产品的技术和手段方面都比较先进,在跨文化传播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其他国家在接受媒介产品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还要注意这些媒介产品对本国文化的影响。


[1] [英]利萨•泰勒 安德鲁•威利斯著, 吴靖黄佩译.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6-50.

[2]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91.

[3] 张晓莺.论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之建构[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2.

[4] 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5:23 , Processed in 0.08426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