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语文教师的思与行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2:0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引领:寻找一种可能性
——一个语文教师的思与行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张学青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自然对人的精神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的确影响着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无论自己个体的精神生命状态,还是教学中所凭借的教学内容,或多或少,或好或坏,都在发挥着某种影响的可能性。
保持源头的洁净
谈及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精神引领,我的一位朋友简直“怒不可遏”:你说说,你有什么资格引领儿童?你有他们天真么?你有他们澄澈么?
我非常理解他的“愤怒”。“儿童是成人之父”,这并不是一句夸张的话。儿童是人一生中的黎明,拥有一天中最让人激动的光线。上苍给每一个生命送的一件了不起的礼物便是嫩绿的童年。著名的央视电视节目主编王开岭在他的《向儿童学习》一文中是这样对儿童倾心赞美的:
应该说,在对善恶、正邪、美丑的区分,在对两极事物的判断、投票和立场抉择上,儿童比成人要清晰、利落和果决得多。儿童生活比成人天然、简明、纯净,他还不懂得妥协、隐瞒、撒谎、虚与委蛇——这些“厚黑”术。在对弱者的态度上,他的爱意之浓厚、援手之慷慨、割舍之坦荡,尤其令人感动和着迷,堪与最纯洁的宗教行为相媲美。
……
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快乐、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善良、温情、正直与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都要丰盛。
作为一名多年工作在一线与儿童打交道的语文教师,我深深地认同这一点,所以,谈及对儿童的精神引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护与捍卫儿童与生俱来的美好元素和纯洁品质。这种保护与捍卫,第一要务便是给予儿童“精神食粮”的时候要小心:里面有“三聚氰胺”在不知不觉中戕害着我们的儿童吗?我们的教育是在让他们掏出衣兜里的宝石在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吗?
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选编了《小稻秧脱险记》一文,写的是杂草和小稻秧争抢营养的事。初看起来故事似乎生动有趣,细细想来却着实令人不安——这篇看似科普童话故事的课文,其内容本质是杂草和小稻秧之间上演的一场“你死我活”的革命斗争。假如课文仅仅是科普知识,告诉学生除草剂可以除掉杂草倒也罢了,最要命的是它还穿着童话的“外衣”。
同样是草和种子,在诗人绿原(刘半农)的笔下是这样的:
草是朴素的 /它没有花卉 /在脚和蹄子下面 /它多么卑微
它抵抗着霜 /它悄悄微黄 /明年它又虔诚地变绿 /陪伴着土地的荒凉  
它爱重自己 /它更爱重世界 /种籽和春天来了 /它说它愿意让开
两相比较,怎样的内容更适合儿童已毋庸多说。对于这样一个残存着时代“语言暴力”的文本,还有各种虚伪、失实的文本,违背儿童天性的文本,我们需要理智地说一声“不”。
儿童是精神明亮的一族。但是,儿童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儿童的世界里。他们的长大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精神世界发生变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要从“自然人”逐渐变成“文化人”,从“自在的人”逐渐变成“自为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阅读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阅读的视界决定着精神高地的占据。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承认自己个体的有限。在阅读引领中,我更愿意以开放的眼光,引导学生与那些为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师们进行精神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在生命发展的起点上,占据精神的高地。
2011年,我与一帮朋友在钱理群老师的带领下,编写了一套《小学生名家读本》。编写的过程,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深深感受到钱理群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凡大师与名家,都有一颗赤子之心,都有对自然万物的大爱,对弱小的同情,对生活的热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他们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相通而又自觉升华到了一种生命和精神的高度。
与经典名著对话,与大师名家对话。这应该成为每位语文老师带学生走进阅读世界的一种自觉努力——努力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而不是用教材给学生围起一堵墙。
没有立场的立场
2013年,龙应台女士为台湾大学法学院的同学做了一场演讲。她说,要领导台湾进入21世纪的政治人物里有相当高的比例将来自这个法学院,25年之后他们将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她最殷切的期望就是大家务必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
我不是龙应台,我所教的也不是台大的高材生,但我无需妄自菲薄。人类是什么呢?人类就是一个人,加一个人。谁改变了自己,谁就改变了世界。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以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教学生的不仅仅是朗读,记忆,背诵,迁移——这些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于语言学习确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如果仅仅有这些,我们培养的学生恐怕只能是精神的“侏儒”——除了学会“鹦鹉学舌”,就是懂了“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
如何培养有能力思考、有能力做成熟价值判断的人?我以为,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机会,帮助学生从只能理解清晰的训诫,发展到领悟较高层次的细腻的内涵,甚至需要有意制造“众声喧哗”的场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信息就是多元共生的),让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方式,发展自己的判断力。
记得执教由维克多·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险记》改编的《船长》一文时,我和学生讨论了这样几个话题:
(1)遇险时,船上的乘客闹嚷嚷一片,是否需要谴责?
(2)“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船长的这道命令合情理吗?
(3)假如船长不与船一同沉入大海,他还是英雄吗?
三个话题,犹如三块石子,投进那些六年级的“小大人”的心池,很快的激起了思维的涟漪。学生从自身出发,认为在诺曼底号被撞的瞬间,人的大脑和内心发生剧烈摇晃,从而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完全是可以理解,“或许我跟他们是一样的”,这样贴己的思维(先过自身这一关),让他们认识到了人性中的幽暗时刻;但能够理解不等于肯定,更不是值得赞扬和提倡——继续讨论中,他们认识到如果以自己的生命为重,扰乱了抢险的秩序致使更多人不能脱险的行为,那是必须要谴责甚至要承担责任的。对于船长开枪的命令,一开始,少数男生愤愤不平,表示船长的命令不合情理:男人的命也是命;但很快有反驳意见,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男人的心理素质相对会好一些,让女人小孩走在前面,可以避免更多惊慌场面,教师也适时发言,补充了丛林法则与文明法则的区别。而在经历这样的大灾难时,能不顾自身安危为救出更多的人而献出自己的人,我们永远要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是我们的“盐”,让我们在幽暗的时刻不至于腐蚀、堕落。
这场讨论在学生那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学生闪闪发光的眼神为证,有学生课后的回忆作文为证。
为了经常地更好地讨论这样的话题,在我的班上,我把《罗伯特议事规则》中的发言规则也运用到课堂中来,比如机会均等原则、发言完整原则、限时限次原则、正反轮流原则、文明表达原则等。作为教师本人,我特别提醒自己的是不以自己个人的喜恶影响学生的喜恶,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因为教师个人的强势往往会造成一种“灾难”:学生长期匍匐在教师的脚下,自己就放不出眼光。教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资料(群文阅读),完成各种各样的联结,学会发现,学会思考,放出眼光,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没有立场的立场。”这是在课堂讨论时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自我定位。
珍贵的尘土
精神引领,总绕不过作文吧?
作文就是做人。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语文教育思想。
我的另一位朋友,在谈及学生作文的时候,极力主张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甚至,极端地认为,流水账也比好词好句堆砌的文字强:至少,流水帐还有史料价值。
我赞同他的观点。我的班上学生每天写“每日一记”,相当于每日写一条微博,都是三言两语的流水账,然而每次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因为“真”的含量特别足——“真实”,“天真”。
至于学生的习作,除了“求真”,我是怎么凭借内容进行“精神引领”的呢?我想通过2013年秋学期的一个素养培养重点项目来说一说。该学期我教六年级。翻开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教材的目录,可以发现本学期写人的文章几乎占了“半壁江山”:《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后的姿势》《船长》《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姥姥的剪纸》《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为了充分用好这一资源,本学期的素养培养重点定位在通过事件写人——通过一件事写人,通过几件事写人(几件事写一个特点;几件事写几个特点)。
关于文章写作的技巧,事件如何选择,文章题目如何选取,肖像描写如何抓特点、环境描写如何起烘托作用,动作描写如何拉长分解,主角配角如何调控地位,等等,诸如此类的技法就不细说了,单说习作内容的架构:
第一阶段:聚焦在写同桌,欢喜冤家——“你的故事我知道”,“没有谁比我更懂你”,写同桌最容易上手。
第二阶段:写长辈,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重点,其出发点在于引发孩子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关心。爱长辈不是一句空洞的话,从了解他们的生活进而理解他们的状态开始,“爱”应是“接地气”的行动。
第三阶段:写陌生人,聚焦在“小人物”上,意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关注芸芸众生——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第四阶段:写家乡名人,一是呼应六年级习作单元的要求;二是家乡是一个人精神发育的起点,了解家乡、阅读家乡,对家乡的体认,是“做有根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第一阶段写同桌时,我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所谓“熟人眼里无完人”,部分习作演绎成了同桌“恶行”的“控诉书”,字里行间充斥着埋怨,甚至是奚落和嘲笑。
我很高兴学生表现出来的“真实”。如何进行引导呢?当然不是不顾事实的美化。我想起了沈从文先生,这个要造希腊小庙供奉“人性”的作家,写到人,无论是水手妓女还是贩夫走卒苗女士兵,在他的笔下,都那么元气淋漓,生机勃勃。他能从“野蛮”见出雄强,从“低贱”中见出诚实,从“肮脏”中见出纯洁。当我引领孩子们阅读沈先生的《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古罗马战士”老纤手》(《小学生沈从文读本》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等作品时,作品中的人性的光芒自然而然地照耀了学生的眼睛,然后他们看身边的人,看陌生的人,开始有了一种“理解的同情”。
“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是叁个不同层次。”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慢慢懂得这一点。
我想起了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让·夏米,一个清扫工,从首饰作坊的尘土里筛出金粉,经年累月,终于打成了一朵蔷薇花。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
数以百万计的微尘,不知不觉地聚集拢来,熔成了金蔷薇。
所以,我不愿意放弃这一点一滴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2:06:06 | 只看该作者
    “你的阅读,使我的这个春天别样美丽”                        ——写在张学青编著的《小学生沈从文读本》的边上
                                       苏雪
不知道说些什么,有点乱,找不到一线头绪;总之,沈从文,我是不敢说些什么的。知道“沈从文”这个名字,起码是读师范了——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想来,沈先生“出土”了。知道《边城》这个题目,应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晓得“凤凰”、向往“湘西”大约是二十一世纪了。有一次,淘到旧杂志《读书》,上有陈徒手先生的《午门城下的沈从文》,我读得很酸涩。自此,才稍稍翻了几本沈从文的文字。大约是看不懂或者只为他的成长和命运感兴趣,浏览了凌宇的《沈从文传》和吴世勇编的《沈从文年谱》;大约是人之常情,我特别想知道沈从文文字背后的特别亲切的想法,翻了翻《沈从文名作欣赏》、《沈从文家书》。除此之外,我对沈从文一无所知。人说沈从文的文字真美、真纯净,但我真不知道好在哪里。
如果喜欢阅读文学,沈从文是难以绕过的;我是教小学语文的,因为职业的关系,教学教材里的名家名篇不免“咬文嚼字”,“咬嚼”多了,发现那些文字真有劲、真有味;于是想,这样的文字,多嚼嚼多好;如果能让学生也嚼嚼多好。我觉得,阅读是有缘分的。胡适、周作人、董桥,在我的阅读路上,不是“一见钟情”,属于“第二次握手”,至今,无法分离。我想,我和沈从文大约也很难分手了。因为,当我这个寒假读完钱理群先生主编、张学青老师编著的《小学生沈从文读本》后,网购了一套《沈从文全集》。读本的读者是小学生,不厚,十多万字;选文前有“导读提示”,后有“读与思”。在读本面前,我是小学生,循着张老师的“提示”读,读完后“思”。如此这般,一直读到张老师的后记《这个春天里》。她说:
这个春天里,不知道多少个晚上,我像一条春蚕一样不停地吃着“文字”,再吐出“文字”,有时连坐好几个小时,累得直不起腰,只为了编写一本《小学生沈从文读本》。
她还说:
……也要感谢正在阅读中的你——我亲爱的小读者。这本书,为你走进沈从文、走进文学打开了一个窗口,也是我在这个春天里开出的一朵小花。你的阅读,使我这个春天别样美丽。
当我从沈从文的文字里走出来,读到“不知道多少个晚上”、“不停地吃着”“吐出”、“累得直不起腰”,心里一阵发酸。要告诉张老师的是,我这个年龄很大很大的小学生欢喜她的2011年的春天里开出的那朵小花,那么,张老师的那个春天也应是别样美丽吧。
湘西是自然的造化,即便没有沈从文,湘西还是那个湘西,就像即使没有周氏兄弟,绍兴还是那样颓废和一股师爷气;没有萧红,呼兰河一样的萧瑟和冷漠;也如当代,没有莫言,高密的高粱还是红得像火烧一样。有人说,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其实说对了一半,世上也有丑陋和肮脏,不能装作没看见。其实,沈从文也好,周氏兄弟也罢,既没有可以地“发现美”,也没有视而不见卑污和平俗,他们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如实地告诉大家。
然而,没有沈从文的湘西终究是遗憾的,至少在我们生活的韵味中少了一点什么。不生活在那块土地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是无从感受的。有一种韵味,摄影是摄不出来的,因为它只定格一个视角,而且正如张老师说,你看到的未必就是拍下来的;那种韵味也很难画出来、拍出来,因为,画面、影像太直观了;那种韵味也不是旅游开发出来的。周庄,我去过好多次,它的“九百年”我实在找不到痕迹。那种韵味,最好的载体便是文字。然而,并不是每一种文字都能漾出那种韵味的,一定要周氏兄弟才能传递出绍兴的韵味,而钟灵毓秀的湘西,终于等来了天才的沈从文。
就是说,只有沈从文的文字才能描摹出湘西的那种韵味。这是韵味是由湘西的景、物、事、人和湘西所有的一切包括空气共同孕育出来的。景与物,总得先欢喜它或对它感兴趣并且熟悉它才会静静地描摹它。比如《箱子岩》:
箱子岩也是一列五彩斑驳的石壁,长约三四里,同属石灰岩性质。石壁临江一面崭削如割切。河水深而碧,出大鱼,因此渔船也多。……
除了用词的贴切,如“一列”(多有“场感”的数量词)、“五彩斑斓”、“崭削”、“割切”以外,三句话是有序的:石壁、临江一面、河水;因为沈从文的古文功底,其语句的顺畅,有赖于虚词的运用。他的语言是纯净的口语——那时的当地的口语:
……遇晴明天气,白日西落,天上薄云由银红转成灰紫。停泊崖下的小渔船,烧湿柴煮饭,炊烟受湿,平贴水面,如平摊一块白幕,绿头水凫三只五只,排阵掠水飞去,消失在微茫烟波里。一切光景静美而略带忧郁。……
如此精致和贴切地描摹,实在是沈从文太熟悉的缘故。他生活在那里,他认认真真地读那本书。他懂,如,他知道“炊烟受湿”便会“平贴水面”;他观察得真够细致的,比如“白日”,不是“夕阳”,薄云由“银红”转成“灰紫”;那“烟波”是“微茫”的……沈从文很少用结论性的语句,难得一用更显“静美”和“忧郁”。
乌篷船其实很难写,但周作人把它写活了;沈从文笔下的桃源的那只小划子呢:
一只桃源小划子上照例要个舵手,……另外,还要个拦头人,上滩下滩时看水认容口,出事前提醒舵手躲避石头、恶浪,与洑流,出事后点篙子需要准确,稳重。这种人还要有胆量,有气力,有经验。张帆落帆皆得很敏捷的拉桅下绳索。走风船行如箭时,便蹲坐在船头吆喝呼啸,嘲笑同行落后的船只。自己船只落后被人嘲骂时,还要回骂;人家唱歌也得用歌声作答。两船相碰说理时,不让别人占便宜。动手打架时,先把篙子抽出拿在手上。船只逼入急流乱石中,不问冬夏,都得敏捷而勇敢的脱光衣裤,向急流中跳去,在水里尽肩背之力使船只离开险境。……
他的语言朴实在哪里?说不清楚,反正就是这样的带着湘西空气的语言,这样的笔致,桃源的那只小划子就溯流而上在你眼前了。其实,那是一种平铺直叙。沈从文站在沅河边上或者就坐在小划子里,耐心细致地向你介绍。他那么熟悉小划子,那么欢喜掌舵的、舵手、水水。欢喜,是不用说出来的,都在他的文字里了。《鸭窠围的夜》,平铺直叙中,情多浓、多深,是不是也会“我觉得忧郁起来了。我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
沈从文的文字是优美的,他的小说像牧歌、如美丽的传说。他的小说是诗化的,至少也是写景和抒情的散文。在他的笔下,湘西女孩的至真至纯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比如萧萧,比如夭夭。《边城》里的女孩叫“翠翠”,围绕翠翠的故事很简单。翠翠,是爱的遗产;因为翠翠,有了爱,也有了生与死。翠翠很美,美得像湘西的风云。可是,那个故事很痛,让你窒息地痛、心碎了般的痛,痛了,却喊不出来。那里,有多少高尚的人性在里边!我猜不出,沈先生写完《边城》是否泪流满面?或许,人生、命运本来是悲剧多于喜剧,你一点都无法抗拒,那么无助,那么无奈,你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读完《边城》,再看里边的河流、景致、风物、人,美,是不是让你酸了、是不是针刺了一下你的心、眼睛是不是湿了?
有人说,沈从文是怀着悲悯之心记录那些小人物,那些小人物,可敬可爱可亲,淳朴一如湘西的水土。湘西是一片怎样的土地?是小人物生存、生活的土地,他们是湘西的主人,他们成就了湘西,他们才是湘西的最美。小人物,湘西的底层,他们的命运是湘西的历史,他们的细节也是历史的细节。在沈从文看来,他们不是“大人物”,但也不是“小人物”,他们是和沈从文一样的“乡下人”,沈从文和他们不但是平等的,而且,一看到他们、想起他们心里暖暖的。当然,他们是“小人物”,“小人物”的特点是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命是注定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沈从文不也是“小人物”?不也在命运之舟中颠簸?历史真的是一门残酷的学问。沈从文笔下的“小人物”过去活着、现在仍然活在我们的身边,你看,那不是辰河小船上的水手,这不就是那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我和你不也是“小人物”、不同样的随波逐流、不同样的原始粗俗?我猜想,沈从文观察那些人、写那些人的时候,总是联想到自己:他们是一面镜子,里边有沈从文自己?
一个地方尤其是有历史久远、文化深厚的地方,自然有神话、传说。如果我们把神话传说当做历史来看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你会发现,人情、人性,从古远到现在,都是相通的,正如血脉,是相连的;比如爱情,她是不老的,而且永远美丽的。《龙朱》,那是一个美得令人心醉的民间故事。一个心地善良的文学家来记录民间故事事最恰当不过的了。有时,不免得陇望蜀,倘有一本湘西的“一千零一夜”,该多好!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阅读体验,阅读是有“一见钟情”的。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写作的两种状态一气呵成和精雕细琢,哪一种你更喜欢?这显然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只要效果好,管它是什么状态。当我读完读本,惊奇地发现,和我第一次读沈从文的感觉相同的一点是,似乎,我依然偏好一气呵成的“从文自传”。那些在心里孕育了好久好久,终于甜了、熟了,像奶和蜜一样地流淌出来。不过,沈从文的其他作品的“雕琢”,我以为,他要去掉在城市中沾染的气息,因为他写的是乡下的湘西,一个原汁原味的湘西。
这是一本面向小学生的“读本”,自然想起“童年”以及童年的底色。沈从文,虽然是“乡下人”,但他的“乡下”是丰富多彩的,那本“书”不薄,沈从文说,那是一本“大书”。自然,能否读懂那本“大书”也是需要天分和缘分的。因为,那本“大书”每个人都拥有。总的来说,沈从文的童年是“自由”的。相对在“镇”上长大的周氏兄弟,他们的童年多了一层异样的“脸色”——看脸色,对孩子来说,多么恐惧与不安;让他们敏感的心增添了一分沉重,看出去的人世间多了一层灰蒙——或者,人世间本来就是灰蒙蒙的。胡适出生在上海,童年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胡适,是个听话的乖孩子;沈从文是个“野孩子”;周作人是个平常的孩子。有意思的是,胡适的文字特别的诚恳,是和你说道理,是亲切的;沈从文的文字朴实得有原野的味道,是会让人遐想的;周作人的文字,都说平淡冲和,他的确是想和你聊天,但到最后你终于只能聆听了。
钱理群等先生编写“名家文学读本”的出发点是“品读名家文学经典,打下人生精神底色”。怎么通过阅读打下人生精神底色?老实说,真不晓得。曾经文不对题地想过,打下人生精神底色,是否就是培育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什么,说不准,只是感觉那种素养自然应该包括自由、平等、民主、公正的意识。阅读文字如何来体现这样的素养?我想,大约主要是通过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和思想,至于如何表达的即技巧问题,可能应该放在第二位吧。不管家在镇上还是在村里,胡适、周作人、沈从文都辗转于城市,胡氏和周氏还有相当长的留居国外的经历,但他们三人的文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诚恳,说老实话、说让自己的孩子听了也放心的话、说自己心里也相信的话。胡适先生崇尚“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他的文字,明白如话,他说的话真有道理,他是启蒙思想家,至少今天仍在启蒙着我。周作人,实在是常识的最敏锐的发现者、传播者和捍卫者。我们小学老师都会推荐安徒生童话,安徒生及其童话的最早最热情的介绍者正是周作人。阅历不同、禀赋各异,沈从文更多的是用文学的笔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不乏凄美的故事。思想,融化在他的故事里,但愿读者随着阅读一起吸收;感情,很浓,字字是、句句有。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情?“跪在人类的苦难面前”,那时似乎沈从文还没有这样的体验;负债感,或许是有的。一个文学家如何来偿还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负债”:那就是爱。当然,爱,是美丽的但也是痛苦的。在沈从文的文字里,有一个词不时出现:忧郁。看到某种美景,忧郁;看到某个人物,为他的命运而忧郁。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即是“人性”。沈从文的文字总能触及读者柔软的地方,让你和他一般的忧郁。柔软,能够拯救世界。沈从文的“忧郁”是不是在完成他自己的某种救赎?历尽人世沧桑后,沈从文走进了“物质文化”的世界,或许那里他是自由的。熟悉张老师的人都说,她是“自信、明亮”的;是的,她是怀着比较快乐的情绪引领小读者走近“湘西”、走近“沈从文”的,于是忧郁的沈从文在“读本”里有点亮了。或许在张老师觉得,沈从文的童年的基调是明快的;或许,张老师不忍让小学生过早地感知“忧郁”。
那套为小学生编写的“名家文学读本”,除了沈从文,还有鲁迅、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老舍、冰心、巴金、萧红和汪曾祺。据说,就印数来说,沈从文读本最少。我想,也是当然的。到新华书店购买沈从文读本的想来是小学生的父母,他们的父母——那一代人对沈从文是陌生的,似乎,小学教材里没有出现过“沈从文”三个字。沈从文是孤独的,他也特别享受孤独。小时候,他阅读一本很大的书;此后,他自己写了一本很厚的书。那是一本一个国家和民族值得珍藏的书。
张学青老师做了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读本二百多页,但为此张老师不知读了多少个“二百页”,一切为了她心里的“小学生”。张老师们是一个团队,因为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于是走到了一起。那些年轻才俊的名字是:丁慈矿、王小庆、王乐芬、王丽琴、刘发建、朱煜、张祖庆、陈金铭、周益民、蒋军晶、楼淑建。“读本”的执行主编是刘发建老师。
                              (2014年2月14日晚开始起草,18日晚初稿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2:07:11 | 只看该作者
诗歌教学,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2008-09-07 星期日
一、为什么要读诗

诗歌有什么用?诗歌应该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困扰着诗人,也影响着读者。

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在《舌头的管辖》一文中写到:“在某种意义上,诗歌的功效等于零——从来没有一首诗阻止过一辆坦克。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无限的。”

“零或者一切”——诗歌,这就是诗歌的特质。众所周知,诗到语言止。诗歌,作为语言的最高级形式,是对美的一种极致追求。美有什么用?饥不可以为食,寒不可以为衣,在某种意义上,它是零,然而,它又是一切——人类社会不管如何变迁,从来不曾停止过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在我看来,能够代表一个国度、一个民族最高文学水准的,只有诗歌和小说。诗歌是生命与生存之间形而上的一种哲学追问。诗歌所具有的精神,是人类情感中最鲜亮、最纯粹、最炽热的部分。它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隆隆的回声足以透过岁月的迷雾够到我们。曾饱受牢狱之灾的人文学者商友敬先生曾这样回忆自己对新诗的迷恋,他说,“把他们的诗句常常含在嘴里,如橄榄般的甘涩而有余味”,不知不觉中,“在心里播下了诗的种子”——播下种子,并非一定为了写诗或者成为诗人,而是心中有了绿色的“诗意”。困顿中的他真正感悟到了诗的穿透力有多强——它们穿透了水泥墙与铁窗,点缀了他的灰色生涯。

英国大诗人柯立基则认为,诗是“最妥当的字句放在最妥当的地位。”诗是最经济的语言。因此,即便撇开精神层面的不谈,单从选词炼句这个角度看,读诗也是极具价值的语言活动。

二、儿童与诗歌

不知道今天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在读诗。如果说其他年龄层可以凭兴趣爱好决定读不读诗歌的话,在儿童那里,我们给予他们的精神食粮中,却真的不能缺少“诗歌”这一配料。

“诗是人类的母语。”诗歌短小,精炼,朗朗上口,易教便学。几乎每个民族的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作为最初的母语文学形式。作为诗的前形态——儿歌,更是儿童心灵王国的游戏。好的儿歌,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荡,随处扎根,具有永恒的魅力。

儿童思维方式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我向思维”。这种思维具有浓厚的自我中心色彩,世界同化在自我中,在儿童稚气的眼里,月亮是张脸,树儿在摇头,星星会眨眼,他所看出来的周围的一切,等同于有生命的“我”。这种思维特性,与诗歌的艺术思维在心理结构上有天然的相通之处。

北京大学教授林庚先生说:“什么是诗?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新的美。”诗人永远像天真的孩子,不断在熟悉的或者平常的事物中寻找陌生感,寻找新鲜感,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跟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又是多么的吻合啊!孩子对周围的世界也是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好奇的探索,蒙台梭利称儿童为“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世界的发现者。

培根说,记忆力归于历史,想象力归于诗歌,理解力归于哲学。确实,想象力是诗歌的翅膀。在冯至的笔下,“我的寂寞像一条冰冷的蛇”,顾城可以在“大地上画满窗子”,王宜振的初春里,毛毛雨滋润下的“一些新芽,像鸟嘴,啄得小树发痒”——这些灿灿发亮的句子,无一不是想象力飞扬的结晶。因此,读诗是培养儿童想象力和悟性的极佳途径。

对于一个人来说,童年是一生的根基与核心——如同树木一样,那最初的岁月被记录在年轮的最核心处,后来的岁月则围绕着它一圈圈地生长。童年时代赋予的东西,会永远潜在我们的身心中部,持续影响人的一生。一个经常诵读诗歌的儿童,他的耳中装满了竹笋般活泼泼的生命旋律,他的眼里装满了鸟鸣蝶舞、云开花笑的真趣,他的心中,必然拥有更多的天真、单纯、爱与神圣他观察周围的世界,他看待自己的生活,都会罩上一层美丽的光晕,葆有这样的 “赤子之心”,也意味着生命底色的健康美丽。

从这些意义上说,诗歌是儿童成长时期最有营养价值的“母乳”。然而时下,又有多少老师在坚持用诗歌“喂养”儿童呢?

    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看,小学的诗歌教学可以称得上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别的不说,就说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对诗歌(本文中的诗歌,均指现代诗)的选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人教版与苏教版国标本为例,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数量明显不足。低段,包括歌谣在内,苏教版安排了14首,人教版安排了20首,做得相对最好,但在中高段长达四年的语文学习中,仅安排了8首诗歌的学习量。人教版教材稍好,但各册教材诗歌的分布情况不稳定,有的在选读教材中出现,有的干脆不选。

二是总体质量有待于提高。两套教材中,都不乏优秀的诗作。但我们也看到,有一些诗歌选择得不够理想:从内容上看,与儿童生活脱节,一厢情愿于思想或者道德的教育;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钟情于宏大叙事,用很大的语词去唱很高的调,这样的诗句往往是僵硬的,一说“儿童”就“花朵”,一说“教师”就“蜡烛”,无法让人领略诗歌的智慧与灵光;从作者来看,涉及到的面不广,尤其国外的优秀诗歌,两种版本24册语文课本,只有人教版在第十一册安排了叶赛宁的《白桦》。

三是编排体系没有充分体现诗歌的体裁样式。两套教材中,只有人教版在高段第十册将诗歌作为独立单元编写,除此,其他的诗歌均是散落在课文里。而从课后的思考练习来看,编者似乎也只是把它们当作了识字与阅读的工具,对诗歌这种体裁的个性化特色,并不给予重视。

三、诗歌教学,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自觉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即使教材没能很好地引领我们走向诗歌,假如我们认识到了诗歌之于儿童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完全可以开发儿童课程,选编优秀的诗歌进行教学实验。首先,我们的目光要放开、放远,不能只盯着一本教材。我们需要关注文学领域的诗歌创作,关注儿童文学领域里的诗人,关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儿童诗》《中国儿童文学》等杂志的新诗,关注有关的诗歌评论。有了大量的诗作阅读作根基,淘洗诗歌的眼光,自然会变得精准些、敏锐些。

选择好的诗歌,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些诗歌带给学生,如何按着诗歌的“内在机理”进行教学则是一个更重要的话题。

1、在诵读中直接感受诗歌的趣味与韵律

诗是用心感悟的。过度的剖析讲解,深挖微言大义,乃诗歌教学之大忌。尤其对于活泼清浅的儿童诗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用清脆的朗诵去体验。

着急的锅子

(谢武彰 )

吃午饭的时候到了,

菜却没煮好,

弟弟等得好急了,

妹妹等得好急了,

小猫等得好急了。


只有妈妈最辛苦了,

还不停的忙着,

急得脸上都是汗,

我赶紧来帮忙。


打开锅子一看,

呀!锅子也急坏了,

它也满头大汗呢。

类似于这样的诗,简单清浅中又不失童真与情趣,能带给孩子一种自发的快乐。让孩子自己用天真的嗓音去唤醒它,就是最好的解读方式。诗歌中最妙的句子即诗眼,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发现。像这首诗中的 “呀,锅子也急坏了,它也满头大汗呢”——把锅沿的水蒸气说成“满头大汗”,并且与“急”相对应,简直令人叫绝,相信孩子读到这个地方都会会心一笑。这是智慧的灵光碰撞的结果。

打翻了

(张晓风)

太阳打翻了

金红霞流遍了西天

月亮打翻了

白水银一直淌到我床前

春天打翻了

滚得漫山遍野的花

花儿打翻了

滴得到处都是清香

清香打翻了

散成一队队的风

风儿打翻了

飘入我小小沉沉的梦

必须承认,有一些诗,不能说,不可说,一说就破。比如这首张晓风的《打翻了》,怎么解释都说不好,怎么解释都有画蛇添足之感。这首诗所特有的节奏感与音乐感,需要直接用声音来感觉它,品味它。这样的诗歌教学,教师往往要做群鸟中那只领唱的鸟,直接用自己的声音来带动学生、感染学生。而在此起彼伏的对口接诵或轻轻的吟哦中,这些语词可以很快地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妙感觉。

2、让诗歌中的语词与当下的生命对接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努力做到,使一个词对儿童说,不仅仅是一样东西,对象和现象的标志,而是使它带有情感的色彩——带有它芬芳的香气和丰富多彩的色调。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倾听美妙的旋律一样倾听词,使词的美和这个词所反映的那一部分世界的美,能够激起儿童对于表达人类语言的兴趣。”苏氏的论述,可以给诗歌教学一个很大的启示:如果诗歌对于孩子来说只是一堆完全与他无关的词语的堆砌或记忆,那么,它们是沉睡着的,或者说过不久就会死的。因此,我们需要努力使一首诗对孩子当下的生命直接作用,让孩子的生命因此而激昂、充实、沉静或者丰富。

快乐的思想

(何达)


做每一件事,

都给它一个快乐的思想,

就像把一盏盏灯点亮。

砍柴的时候,

想的是火的诞生。

锄草的时候,

想的是丰收在望。

与你同行,

想着我们有共同的理想,

与你分手

想到我们会师时候的狂欢。

临考前夕,每门学科往往都要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作业量也明显要比平时多。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何达的《快乐的思想》,告诉他们,我们在“砍柴”,我们在“锄草”,我们等来的将是“火的诞生”与“丰收在望”。也许这首诗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生出新的力量——将来的工作生活中,谁会没有负担而生活?重要的是要学会“做每一件事,都要给他一个快乐的思想”,就像此刻我在写这些东西,也得给它一个“快乐的思想”一样。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所以,让我们不用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的时候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人,总有受挫的时候吧。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受挫莫过于考试发挥不好了。每每这种时候,我和孩子独处,总要一起来吟一吟《跌倒》,并且告诉他们不仅要 “站起来”,而且要“用最美丽的姿势”。怎样的姿势才算最美丽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方式。

山东金茵小学的常丽华老师在班上孩子生日时,精心选择适合孩子天性的诗歌进行的生日送诗活动,更是将诗教化育到了每一个孩子的生命中:

美丽一万倍

——送给李沂晓


晓晓啊,

比全世界所有的

国王的宫殿加起来,

还要美丽一万倍。

——那是繁星点点的夜空。

——那是你明亮的眼睛。


晓晓啊,

比全世界所有的

女王的衣裙加起来,

还要美丽一万倍。

——那是清晨倒映水中的彩虹。

——那是你永远绽放的笑脸。


晓晓啊,

比繁星点点的夜空

和清晨倒映在水中的彩虹,

全部加起来,

还要美丽一万倍。

——那是天外的神的国土。

——那是美丽又智慧的你啊。

熟悉金子美玲的老师一定能看出来,这首《美丽一万倍》直接脱胎于金的《一万倍》,常老师只是稍作增编而已。但是,就是这些增编,让这些诗歌中的语词,在生日这个特殊时刻,把祝福、期待、信任、赞美等诸多情感,编进了孩子生命的网中,这些语词,也必然成为生命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星。

你的名字

纪弦(台湾))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写你的名字,

画你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发光的名字: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古木时,

呵呵,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

台湾诗人纪弦的这首爱情诗《你的名字》,常老师是怎么来用的呢?经历了一个寒假(注:寒假里,常老师日不间断地给班上的孩子发消息,打电话),开学第一天,常老师诵起了这首诗,当然“你的名字”置换成了“你们的名字”,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们的名字”:吕克文、崔晨、胡晨薇,聪聪……孩子们或笑,或答,或点头,或轻嗯。一个孩子说,当他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时,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说,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感动,反正,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名字是那么好听。这是一种怎样曼妙的诗境啊?我为之倾倒。

3、在比较阅读与清晰讲解中,带动学生对诗歌的形式与技巧的感性认识

有人说,诗歌是少数人的艺术,诗歌是不可教的。我想也许应该替换成“诗人是少数人能做成的,但对诗歌的赏析,是大众的事情。”

一首诗,尤其是耐人寻味的好诗,必须要读得认真、仔细。诗的表现往往是间接的,有层次、有深度的,有字外之意和弦外之音的,假如能帮助学生将诗歌这种“压缩的文本”以恰当的方式打开,让它的精微、色彩、情韵、节奏等一一呈现,对于未入诗歌之门的初读者来说是大有补益的。给小学生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依托具体的诗歌,让诗歌本身来说话。

比如这首《放风筝》:

放风筝

丁芒


把彩色的声音

录进四月的风;

把彩色的笑

嵌进晴朗的天空。


那是你放飞的欢乐,

是你冲向云霄的歌。

两腿,快活地飘动,

两肩,得意地摇耸。


怎么来丈量幻想呢?

从心上扯出的线,

搭上了清风,

撩上了彩虹。


看见了飞船在逡巡

看见了星云在流动;

今晚,风筝回来

会这样告诉你的梦。

声音可以录进风里,笑可以嵌进天空,心里的线可以丈量幻想。特定的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产生的一种陌生化效果,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通过如何拉长(缩短)、嫁接(颠倒)等手段,穿透语言与逻辑之网,使之陌生化,从而更新我们的习惯反应,唤起新鲜奇妙之感,增添审美情趣的。

再如这首《需要什么》:

需要什么

(意大利)贾尼·罗大里

做一张桌子,

需要木头;

要有木头,

需要大树;

要有大树,

需要种子;

要有种子,

需要果实;

要有果实,

需要花朵;

做一张桌子,

需要花一朵。

这是诗歌语言艺术中的顶真。“桌子”“木头”“大树” “花朵”等事物,具有象征意义。象征是诗歌的一种相当重要的手段,我们在理解时,就要引导学生超越语词的现实意义层而走向艺术或者说美学与哲学的意义层:万事重在开头。一切开始看起来总是微不足道的。此外,“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带给人的陌生感与冲击力,正是诗歌艺术的魅力所在。

我们也可以将一些诗歌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比如,将《我能长成啥》和《筷子》一起组合:

我能长成啥

丁云


妈妈把种子种下地,

没过多久,  

种子就发了芽。


爸爸把月季种下地,

没过多久,

月季就开了花。


奶奶把葫芦种下地,

没过多久,

葫芦就长藤啦!


我想把我自己种下地,

真不知道,

我能长成啥?


筷子

(李飞鹏)


爸爸每天去打鱼

爸爸的手

是我们家的筷子

伸到海里去

把鱼虾夹回来

    第一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复沓的手法,这是儿童诗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技巧,一咏三叹,学生易于模仿。在此基础上,再教第二首《筷子》,并让学生模写他人的手,既有形式的示范扶持,又有内容的引领提示,学生可以登着梯子将“诗歌”这朵似乎遥不可及的花采摘,享受成为小诗人的创作乐趣。

我们还可以把一些袖珍型的小诗,编成一个单元,让学生体会小小的诗里大大的意思,比如这组《海带》《蘑菇》和《秋》:

海带

(谢采筏)


我真想看见海的女儿,

但每次都没找到,

今天总算不坏,

捞到了她的飘带。


蘑菇

(林良)


蘑菇是

寂寞的小亭子。

只有雨天

青蛙才来躲雨。

晴天青蛙走了

亭子里冷冷清清。



(沙白)


湖泊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这组小小的诗,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寻找诗的眼睛:看诗人如何从寻常的事物看出不寻常来,用奇妙的联想和比喻把平凡化为神奇的。像《海带》一首,可以先不出示诗题,跟学生聊聊安徒生的美丽童话《海的女儿》,想象海的女儿的模样;再猜猜,她的飘带是海里的什么;再想想,关于海带的比方是否棒。《蘑菇》一首,把“蘑菇”比作“小亭子”,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想到,这首诗新就新在“寂寞”一词,竟然有“寂寞的蘑菇”——其实不是,寂寞的是诗人的心,借此学生可以体会诗歌的“境由心造”。《秋》一首则可以改成“春”——“湖泊上,荡着绿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春天”,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原诗与改诗的差别,并由此发现诗人情思的妙处。

有多少好的诗歌,就有多少好的方法。挂一漏万,不再赘述。

在开满诗歌的道路上,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2:08:30 | 只看该作者
那些人,那些事——《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实录
执教者:吴江市庙港实验小学   张学青

学  生:吴江市庙港实验小学   五(1)班

一、说说《城南旧事》和林海音。

师:这个月我们大家一起共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是——(生齐:城南旧事)

(投影上封面题字“城南旧事”是繁体,有学生嘀咕:怎么这么写啊?老师解释,这是繁体字的“城南旧事”,香港、台湾等地,现在用的还是繁体字。)

今天我们开一个读书交流会,我们交流会的口号是——(生齐:想说就说,没有对错。)那就请你来说一说,这本书为什么用“城南旧事”来做书名呢?

生:因为这个故事在讲作者在城南发生的事。

师:那就是“城南事”,干嘛要叫“城南旧事”呢?

生:那是她小时候发生的事。

师:不错。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走进这本书,我想先请大家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出示资料卡,指名读:林海音:出生于1918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人。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父亲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那时小英子只有5岁。她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林海音回到台湾。)

师:一段文字输入你的大脑,老师希望你能抓住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说,林海音,她的出生地在哪里?

生:台湾

师:她什么时候到的北京?(生愣住。)

师:她到北京时几岁?

生:(齐)5岁

师:她在北京生活了几年?

(几名学生喊“30年”)

师:30年?

(生再次默读提取文字信息后,改口“25年”)

师:是的,她在北京生活了25年,北京,记录着她的童年和青春。那么,这本《城南旧事》是怎么来的呢?

(出示资料卡,指名读:《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她从1957年开始陆陆续续写下了一个个故事,1960年结集出版,取名《城南旧事》。)

师:这就意味着,她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人在哪里?

生:(喊)童年!北京!

(师歪头,带着长音的“嗯”,表示不同意,生又喊:台湾。)

生:她是1948年就到了台湾,这本书是1957年开始写的,所以她人在台湾了。

师:对。上一张资料卡与这一张资料卡联系起来想,就不难得出答案了。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静静想,用心想。两张资料卡一读,你就明白了,这是林海音人到中年以后写下的童年往事,所以,这本书的书名是——(生:城南旧事)

二、了解《城南旧事》的整体结构。

师:这本书里讲了哪些故事?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这本书的重要信息呢?了解一本书的整体结构,我们可以看什么?(生:目录)

对。我们来看一看《城南旧事》的目录:

(出示目录,生齐读:◆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

师:六个章节的故事。看了这些目录,你的脑子里出现了哪些人?

生:骆驼队的人,还有爸爸、兰姨娘、惠安馆的人——秀贞

师:还有么?再补充。

生:小栓子

生:妞儿

师:英子的好朋友

生:小偷

师:躲在长草堆里的人。

生:宋妈

师:非常重要的人物——宋妈可不能忘。

生:长班老王

师:他是秀贞的爸爸

生:小偷的弟弟

师:对,和小英子在一个学校读书的。

生:黄板牙

师:黄板牙是谁?

生:宋妈的老公。

师:刚才大家说了一长串的名字,这里面有些人是主要的,有些人是次要的。当我们把这么一长串人物列出来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法把他们记住呢?比如说,像张老师这样把他们归归类。

(师出示图表:





小偷


兰姨娘
德先叔


秀贞
妞儿


宋妈
小栓子


爸爸妈妈
弟弟妹妹


小英子

师:中心人物是谁?

生:小英子

师:对,因为这本书是以她的眼光写各色各样的人和各色各样的事。看这一支上有谁?

生: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师:这是英子的一家。这一支呢?

生:(齐)宋妈、小栓子

师:这是宋妈家的,当然还有小丫头子和黄板牙。再来看——

生:(齐)秀贞、妞儿

师:当然,还有长班老王。这是惠安馆里的一家子。再来看——

生:(齐)兰姨娘、德先叔

师:这是寄宿在小英子家后来成为一对的一男一女两个。再来看——

生:(齐)小偷

师:这是藏在英子家附近的茅草堆里的一个青年。

    这样一勾画,这么一长串的名字是不是变得清晰起来了呢?(生点头)这种图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人物的关系,记起来也容易些。比如以后你读《红楼梦》,《红楼梦》里的人物,那真叫纷繁呢。光是金陵十二钗,什么惜春、迎春、探春,就够你搞的。如果需要把人物弄清楚,你也可以用图表法列出来。

三、探讨交流中心话题。

◆秀贞疯不疯

师:这本书是以七岁的小英子的童稚的双眼来看大人的世界。她当然有很多事情是弄不清、搞不明白的。比如说,惠安馆的秀贞姑娘,妈和宋妈都说她是疯子,小英子却觉得纳闷。秀贞疯不疯?借我们大家的双眼,我们来看一看,讨论一下。

生:秀贞不是疯子。因为她、她、她(生笑)对她的孩子的一种想念,然后她一直天天站在门口看着,而且她对英子很亲切,把她当自己的孩子。

师:你是说她对英子特别好,不像是疯子。还有补充么?

生:秀贞其实不是疯子,因为秀贞失去小桂子之后伤心过度,她站在门外痴痴地等是因为太想她的小桂子了。

师:是啊,小桂子是她的孩子。孩子是娘心头的肉。

生:秀贞不是疯子,因为疯子是在街上乱捡东西吃或者乱打人的,但是秀贞不乱捡东西,也不乱打人。

生:她是想自己的孩子想疯的。

师:是的,她是受到了极度的精神打击以后,才变成痴痴呆呆的样子的。她先是失去了心上人,就是小桂子他爹,又失去了小桂子。在秀贞的爸爸妈妈看来,一个没有爹的孩子怎么能留在家里呢?所以,他们在秀贞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孩子扔掉了。

(生静默,神色凝重,面呈不忍之色。)

师:所以,当我们用自己体贴之心走进人物的内心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份理解和爱心。当我们再面对被别人成为“疯子”或者“傻子”的人的时候,会不会多一些体谅和爱心呢?

◆藏在茅草堆里的青年是不是坏人

师:继续讨论,我们来讨论第二个话题,也是小英子搞不清楚的:藏在茅草堆里的青年是不是坏人?老师在大家的读书报告单上看到了丰富的答案,我觉得很好。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他是坏人,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他毕竟偷过东西,而且他把偷过的东西藏在茅草堆里。

师:假如是好人的话,用不着这么躲躲藏藏的。

生:因为他是小偷,小偷是要被抓起来的。

师:呵呵,好。你是个非常有正义感的孩子。偷东西的人怎么可能是好人呢?

生:(插嘴)他想不劳而获。

师:对,这样的人,往往令人不齿。那么,还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好人,请你表述一下认为他是好人的理由吧。

生:我觉得他是好人。因为他要供弟弟读书,他没有钱,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他还要送英子一些东西。

师:哦,你是说假如能够送别人东西的话,小偷也可以原谅?这似乎太不原则了啊。

生:因为他对英子很好,而且他非常愿意和英子讲他和弟弟的故事。当他被英子发现后,他不是去逼英子不让她说出来,而是和她很要好,像真正的好朋友一样。

师:凭这一点,你认定他是好人。要是坏人,被别人发现了藏赃的地方,说不定会下毒手,对吧?

生:李伯伯说,嘴唇厚墩墩的都是老实人,英子看到这个青年的嘴唇厚墩墩的,所以,觉得他应该是个老实人。

师:那么你觉得呢?

生:我也觉得是老实人。

师:哦,你是看相貌看出来的。嘴唇厚墩墩的都是老实人,哈哈,看起来你也是老实人,你嘴唇也厚墩墩的啊。(全场大笑。)

生:如果他是坏人的话,那么他偷来的东西换的钱,是去吃喝玩乐的。

师:嗯,同学们都很了不起,说了不少理由,我听了以后很受启发。还有的同学,观点比价复杂,说这个青年既是坏人,又是好人。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他偷了东西,他就是坏人,但他偷来的钱是供弟弟读书的,所以,他是好人。

师:好的,你是把刚才同学们的想法综合起来了。

生:他是为生活所迫才去偷东西,我们应该理解他的,但是他应该去挣钱,用自己的劳动去挣钱,不应该去偷东西。他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去挣钱的呢?

师:嗯,你又引出了一个新的话题。为什么不用别的方式去挣钱呢?明知道这样做不对的。

生:因为他小时候贪玩,没有学到很多知识,去找工作都找不到。

师:所以,他长大以后很后悔,他跟英子也说了,要好好读书。

生:我也觉得他读书没读好,所以找不到工作。

师:其实,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很复杂,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老百姓没有好的生活,不仅仅是读书没读好这么简单。有时候生活不是自己可以安排的。将来等你长大了,再回头读这本书,你也许还有新的认识。但是,有一点非常可喜,我们同学们知道,好人和坏人,额头上是不是都写着字啊?(生摇头,答:不是)不是那么清楚,不是这里写着一个“好”,那里写着一个“坏”,人是很复杂的,就像海与天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当你认识到一个人不能简单地分成好人或者坏人的时候,你就在渐渐地长大了。

◆宋妈爱不爱小栓子和小丫头子?

师:继续讨论小英子纳闷的事。呵,小英子七岁,我们十二岁了,到底比她懂得多了。宋妈是小英子家的保姆。宋妈爱不爱小栓子和小丫头子?小栓子和小丫头子是谁啊?

生:宋妈的儿子和女儿

师:宋妈爱不爱他们?

生:爱的。

师:毫无疑问地回答爱。

生:因为毕竟是宋妈的亲生骨肉。

师:说得非常好。但是我想说,既然爱,既然是亲生骨肉,为什么要抛下儿女到了英子家做奶妈?

生:因为他们家没有钱,只能去有钱的人家去干活挣钱养家。

师:生活在乡下,家里穷。还有么?

生:我觉得她应该被生活所迫,如果她不去城里干活,那她就没有钱去养活她的儿女,那就等于自己扼杀自己的儿女。

师:你觉得她这样做,是为自己找一条生路,也为她的儿女找一条生路,有道理。再说,她的丈夫黄板牙是怎么一个人?

生:好吃懒做,经常跟宋妈要钱。

师:不顺心的时候的还要打她。这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的女性的痛苦啊。宋妈受不来这样的苦,逃到了城里做奶妈,去寻找生路。

既然是爱儿女的,为什么在让英子弟弟吃药的时候,宋妈说“不要小栓子,不要小丫头子”?

生:宋妈是哄弟弟吃药才这么说的,是骗骗他的。

师:你是说这不是宋妈的真心话。你注意到没有。这里有一个细节,宋妈说这句话的时候——

生:(接)眼圈红了。

师:怎一个骗字了得啊,说这话的时候,你想想宋妈的心情吧。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她是爱孩子的?

生:当她得知黄板牙把小丫头子送给马车夫之后,便带着英子去有马车的人家一户户找,非常着急。

师:是啊,她跑遍了整个北京的马车行去找,去问。

生:黄板牙说小栓子死了的时候,她哭了。

师:哭得非常伤心,还不能大声痛哭,毕竟在别人家里。

生:每次黄板牙来的时候,要黄板牙把小栓子带来让她看看。每次她都要问一问小栓子和小丫头子在家里生活得怎么样。

师:这就是牵挂,这就是惦记。黄板牙没来的时候,用什么方式问候?

生:写信

师:央小英子或者英子爸爸写信。在信里不断唠叨的,就是她的孩子。还有她和英子聊天的时候,有没有聊起呢?怎么聊的?要是小栓子来的话,英子啊——

生:你的小板凳可不可以给小栓子坐坐?

师:咱们家的小栓子是乡下人,他来的时候,英子啊——

生:你可别笑话他。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啊?在爱与不爱的讨论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的女性的痛苦和无奈。

四、交流我们笔下的“城南旧事”

师:刚才我们讨论的话题,都是小英子用七岁的眼光来看,看不明白也想不清楚的事情。在小英子的城南旧事里,也有一些好玩的事情:比如在《冬阳·童年·骆驼队》里干什么啊?

生:学骆驼咀嚼草料

师:比如在合唱《麻雀小孩》里

生:她演飞来飞去的小麻雀。

师:还有和妞儿一起喂小油鸡吃米。宋妈给她唱童谣的时候,也非常高兴。宋妈的童谣的可好玩啦。你们翻出来跟着宋妈一起来唱唱——

(生读:鸡蛋鸡蛋壳壳儿,里头坐个哥哥儿,哥哥出来卖菜,里头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头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师:多好玩啊。这是作者写在《城南旧事》里的那些快乐的童年往事。当你读着这样的文字的时候,脑海里是不是也会浮现出你的童年往事呢?上个星期天,我们都写下了自己的“城南旧事”,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走进我们的“城南旧事”,让我们一起来回味。大屏幕上出现谁的故事,谁就上来讲给大家听——

生:要说我做的最傻的事,呵,想破你的脑袋都可能猜不到。那一次,我看着老爸拿着电动的剃须刀剃胡子,“嗡嗡嗡”,那声音真好听啊。老爸剃好胡子,就把剃须刀放在抽屉里上班去了。我忍不住好奇心,蹑手蹑脚地走到抽屉边,悄悄地打开抽屉取出了剃须刀。

怎么开动它呢?我琢磨了一阵子,按下了一个键,只见爸爸硬扎扎的胡须沫像黑芝麻一样冒了出来。我连忙关了,按下了另一个键,嘿,“嗡嗡嗡”,好听的声音响出来了。我心中大喜,学着爸爸的样子,贴着下巴移来移去,嗯,麻酥酥的,爽!但下巴本来就光秃秃的,一点成就感也没有,哈哈,我灵机一动,一个念头从我脑海里闪出来——“剃剃眉毛”。(生笑)哈,我真是天才,居然想得到这个主意。“嗡嗡嗡”,移过来,再移过去。

回头照照镜子,我的妈呀,差点被镜子里的“怪物”给吓死了,不用说,那一天,我的小屁屁遭了殃。(邱宇豪)

(屏幕出现文字投影,配乐《故乡的原风景》)

师:(掌声)你童年的时候剃过眉毛,我童年的时候用钳子卷过头发。结果头发没弄曲,额前倒是烫伤了,到现在还留着一个疤痕。(生叫着笑。)

生:童年的时候,我最喜欢做“钗子”。我做的“钗子”,不用金,不用银,用的是什么呢?用狗尾巴草打个圈,再找一朵小花插在上面。我家院旁有一个孤老太太,快八十岁了吧。每次,我到她院子里去,总喜欢给她插我的“钗子”,她也愿意让我插,每次插上了,她都说好看。她笑得像朵菊花。她的笑容永远印在我的记忆里了。(秦思怡)

师:这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现在还在么?

生:不在了。

师:哦。我在想象你用狗尾巴草做的钗子是什么样子呢。

生:每年夏天耕田的时候,我就打开我们家的后门,搬出椅子,坐在后门前,看拖拉机耕田。拖拉机吐着烟圈,咳咳咳地来来回回忙个不停。我总是看不厌,请别笑我,我喜欢各种各样的车,我觉得拖拉机也是车,好玩的车。晚上,父母开夜工的时候,我便用长凳搭成拖拉机的样子,在“车头”后按上一个小板凳,我就坐在上面开起了拖拉机。“突突突,突突突”,我大声喊着,觉得好威风啊。(丁峰)

师:我小时候最喜欢用长凳围起来玩“开店”的游戏。你们玩过么?(生喊玩过也有喊没玩过。)我在里面做售货员,让其他小朋友来买东西。

生:小时候的我,是个活泼的孩子,也可以说是“野孩子”。幼儿园放学时,我和好朋友就跑着回家。我们约好的,谁输了,谁就是慢乌龟,还要学兔子跳。我可不想做乌龟,常常出了幼儿园就撒腿飞奔。到了家,喊一声“我出去玩了”,家里的老太太在后边追我,可她哪能赶得上我呢?夏天的田野最好玩,我喜欢到水渠里去蹚水。又怕石子刺痛脚丫子,就穿着拖鞋下。玩了一会儿,觉得不爽,干脆脱了拖鞋。光顾着在水里玩,回头却找不到拖鞋的影子了,我边哭边在水里摸,摸来摸去摸不到,我就哭得更厉害了。后来还是小伙伴帮我找到的。我就破涕为笑了。

夕阳西下,在田野里狂野了一阵的我们,全身脏兮兮的,活像个刚挖完煤的工人。(盛贤)

师:哦,问问你,有没有做过乌龟的时候啊?(生摇头。)

生: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到了晚上,奶奶给我唱童谣。她抱着我,坐在竹椅上,一边摇着我,一边念:“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朵朵高,又卖汤团又卖糕……”竹椅吱嘎吱嘎地叫着,我咯咯地笑着,一遍完了,总是缠着奶奶说第二遍,第三遍……(洪辰燕)

师:你可真像小时候的我。我小时候外婆摇我,现在,外婆不在了,也再没人摇我了。

生:童年永远是最美好的。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捏泥人了。在地上用一根木棍掘点泥,和点水,用手捧着到大门口捏。捏一个小人,头上弄出三根头发,用牙签点出两只眼睛,画出一张小嘴巴。经常把自己弄得一身泥,满脸黑。妈妈见了总是喊:“哎哟,怎么弄成这幅样子,脏死了。”看着妈妈闭着眼睛、捏着鼻子,一副看都不要看我的样子,我乐得哈哈大笑。(方倩萍)

师: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最喜欢玩泥巴,特别是用泥巴印糕饼,一边

印,一边喊:“糕饼印子出出来,到外婆屋里做客人。”(生笑)

生:我刚读小班那阵子,天天哭着不肯上学。一开始三天,每天只读半天,还得奶奶陪着我。我的心思全不在听老师的讲课,而是用滴溜溜的黑眼珠寻奶奶的身影,生怕她悄悄地溜走了。到了第四天,妈妈一定要我读一整天,她送我到幼儿园后,挣脱了我的小手跑走了。我大哭着,想要追上去,可门关着,我就把头往门上撞,还把教我小班的朱老师脖子里的项链给扯断了。现在想想真是好笑啊。(王佳欢)

师:你力气真大啊,现在还会扯张老师脖子里的项链么?(生笑着摇头)看起来,你小时候很怕生的。

生:童年的我,也和英子一样,分不清很多东西。记得那一年,我才五六岁。早上醒来,发现四周白茫茫的一片,我的脑袋瓜就转不过了:这是什么呢?是谁把我家的洗衣服全洒光了?爸爸妈妈哈哈大笑。没有见过雪,我以为是洗衣粉呢。(丁盼兰)

生:小时候,我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为什么星星不掉下来?为什么小孩子会长大?我是从哪儿来的?”我像个影子一样跟着妈妈,总是问,总是问。妈妈总会说:“你简直有十万个为什么,等你长大了,就都知道。”长大了真会知道那么多么?我是多么渴望长大啊。(沈嘉妮)

师:我是多么盼望长大啊。这些散发这心香的文字,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捏泥人、做钗子、剃眉毛、搭拖拉机、上幼儿园大哭大叫这样的事情,也许不会再发生了。我们也在一天天地长大。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是《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永远地走了。当骊歌响起,我们的心头是否也氤氲着一层淡淡的愁绪呢?(配乐:《送别》)

不管怎样,曾经的故事都刻写在我们的生命里。就像我们今天的这节课,若干年后,当你离开校园,在你长大成人甚至在你老了以后,是否还会记得曾经有过一位女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

生:(齐)《城南旧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2:09:10 | 只看该作者
初阳的意义
 

初阳很火了。他和他的团队搞的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折腾出了很大的动静。这似乎是初阳们热切希望看到的。他们以为小学语文教材所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底线,大家都来关注她,批评她,建设她,是一件大事。

初阳们所指向的是为尚不存在的未来社会培养站着的公民,很现实,也很遥远。他们的观点与想法,对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教读圣贤书”的小学语文教师群体来说,是一种冲撞。震惊,嘉许,不解,甚至不屑、冷言,这些反应都可以理解。

初阳很牛,目前,他的身份是独立教师。有人觉得惋惜,觉得这样的人不留在学校,是一种损失。我觉得他的脱离体制是一种大取舍。有大失,必有大得。相对的自由,为他做更有意义的事去影响、推动别人提供了可能。也许假以时日,他和他的团队,能编出别具一格的小学语文读本?

近年来,他涉足小学课堂,上了一些语文课。很多人以为他的课富有冲击力,关注他课堂的思想价值取向,我觉得这方面固然可圈可点,但在这背后,他的课堂呈现所体现的教育学层面的意义,也值得研究。

这次,他在扬州执教的《弟子规》,很清晰的课堂结构。学生跟读一遍《弟子规·入则孝》之后,即进入以下几个环节:如果我是父(母),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六个字;如果我是父(母),最希望删去的六个字;对某六个字有完全相反的观点;其他的质疑和一点感慨。这些环节的打开过程中,教师悄悄地站在了幕后,一切由学生来描述、解释,教者所做的工作,就是有序地编织来自于学生的材料,然后组织他们讨论。虽说讨论过程中教师会生发出“暴力的遗传、仇恨的传递”这样的感慨,但也是作为课堂讨论中的一员,在倾听学生解释之后发出的共鸣。这也许是“倾听教育学”的奥妙所在吧。而教师的“倾听”,并不是听到一两个孩子的“声音”,而是所有学生的“声音”,他都予以关注。说课时,初阳说他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去阅读、整理那些来自学生的“声音”的。课堂上有一个细节,我觉得也应该提一下。一个孩子说,他在乡下见到过结庐守墓的人。初阳并不轻易否定,以为愚蠢,而是以“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表示了理解和敬意。我对初阳的态度表示赞同——现在我们教育的无力,就在于说的是一套,做的完全是另一套。

让每一个话题拥有言说的空间,让每一个孩子获得言说的尊严与自由,这是营造开明、开放、自由的课堂所必须有的要素。当下,“平等对话”不知多少次被我们提起,但是其间的精神内核,有多少人能触摸到?“平等对话”并非指亲切的态度——如果言说的话题本身是带着胁迫性的,即便用甜得发糯的声音去跟学生言说,也无法称之为“平等”;如果问题空间逼仄、狭隘,根本就失去了对话的可能。

郭初阳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留白”教学,给我良多启发。我曾经建议宣扬杜郎口的一位朋友关注郭初阳的课堂,可惜,教育的种种组织,都各自为营,以为自己好得不得了,没有融合的气度与精神。

其实,就语文老师而言,初阳的文学素养也不是一般的好。文章写得结实而雅致,文本细读的能力也是很强的。教育在线上曾贴过他解读的杨绛先生的《老王》。懂现代诗,古诗词也不赖,我曾经逼他回想一年前他偶然冒出来的一句诗,结果,他新冒出来的几句,全是陌生的新鲜。我很希望能再听到他的一节小学文学课,纯粹以文学的方式抵达文本深处的文学课。

在女教师泛滥、男教师又普遍侏儒化、阴柔化的小学界,初阳的意义在于在“客串”中给我们小学教师带来了教学的另外一种可能,我觉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2:09:44 | 只看该作者
小学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

我的古文根基很差很差,竖排的繁体古书,看两三行就头晕,承载传统文化的古文典籍基本上没一种通读过,主要是读不下去。作为先天缺失传统文化蒙养、后天又没有机缘再补的一代,谈传统文化,我觉得言说的困难。

目前,人教版、苏教版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古诗词(含文包诗)、中国神话、中国寓言、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传记;单元练习中出现了《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选段的诵读;四大古典小说片段阅读;还有灯谜、对联、歇后语等一些语言活动。从内容上看,似乎包罗进了不少东西,但我觉得还有不满:课文里所选的关乎神话、寓言、人物、故事的文章,几乎都是用现代汉语的文体叙述的现代文。现代文没什么不好,现代文也可以用很中国的方式表现很传统的内容,然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一篇古文原典,我不禁要问:小学生是否只能阅读现代文?一个学生阅读古文典籍的感觉和能力从哪里来?我们经常说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如果我们从来不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所谓的“认真对待”传统文化,就是一句空话。精华有精华的价值,糟粕有糟粕的意义。我的朋友说,对待糟粕采取“弃”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教学中,糟粕具有研究价值,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比如,产生这个“糟粕”的当时是什么历史环境,又是什么社会风气,未来我们将如避免这些糟粕的复生,又将如何消弭新的糟粕。而这些研究的前提首先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的能力。

小学生读古文,难吗?意义又在哪里?据我的理解,在小学中高年段,安排一定量的古文阅读是可行的。当然,在篇目选择上先要动脑筋。诸子百家、世说新语、史记、唐宋八大家等作品中,人物类、故事类、风物类的内容,相对容易跟学生“对接”。这些篇目,若有深谙儿童心理又懂古文典籍的专家选择,那是很理想的。我不能赞同完全没有理解的诵读,也许这种诵读对将来有意义,但我们活着的目的首先是把当下过好,然后是将来。倘若每个“现在”都是为“将来”作准备的,那么我们的人生状态永远在“被准备”中。

(这里插入一个论坛其间小小的观后感:陈琴老师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忠诚的拯救者。她的学生,刚入学六个月,就背诵了四书五经和大量的诗文。不过,看视频时,我也有疑惑:背诵《弟子规》《三字经》时,孩子砰砰啪啪拍着桌子上串下跳打节奏可以接受,但以这种形式诵读出来的《春江花月夜》还是《春江花月夜》吗?)

回到正题。我们现行教材中出现的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人物故事,学生大多耳熟能详,从他们懂事起,这些故事就从不同的路径被一遍遍讲述过。而今,以古文的形式给予他们这些熟悉的东西,对他们的阅读理解力形成一定的挑战又不致于过于艰涩。至于教学,小学古文、古诗词教学宜以诵读为主要手段,以整体的把握、理解为主要目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古人写东西,讲究声韵、节奏,我们可以“因声求气”,教给学生诵读的节奏(必要的时候需要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通过感受诗文的声韵、节奏来把握主要精神。统而言之,其教学目标就是箫箫在讨论中提到的初步培养学生古文阅读的感觉和能力。至于字义、词义、语法、句法的具体分析,初高中的语文老师会很细致地去做。实际上,像我儿子现在学古文,课堂基本上是不诵读,以记笔记为主的。好在小学五六年级我曾带他一起诵读了一些古文名篇,现在再学,他有感觉了,就不致于觉得枯燥乏味了。

我不是狂热的复古者,也不是叛逆的求新者,我只是想认真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但这非常困难,因为我知道得太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2:10:31 | 只看该作者

《猴王出世》

——《西游记》名著导读课

执教者:吴江市实验小学城中校区      张学青

学  生:湖南省株州市天河区银河小学  五年级

(课间播放动画版《西游记》主题曲《猴哥猴哥》)


师: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流传得最广的大概要算《西游记》了。上至专门研究的学者,下到两三岁的刚刚会听故事的小孩,都知道《西游记》,知道《西游记》有一个孙悟空。今天我先做个小调查,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西游记?

(生交流主要是看电视,看真人版的,也有各种各样的动画版。)

师:电视传播的影响的确很大。可有同学看过原著《西游记》,一百回的《西游记》?

(学生交流看过青少版的《西游记》,无人完整看过一百回的《西游记》)

师:如果说要真正得到西游记的精髓,读出西游记的滋味,我们还得静静地打开一本书。

(出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西游记》封面,上下两册。打开,出示回目:

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师:不看里面的内容,猜一猜,这个回目底下,可能会写些什么?

生:可能会写孙悟空是怎样出生的。

师:你怎么猜的?

生:因为我看电视里放的时候就是先放猴子从石头里出来。

生:因为我们今天要学《猴王出世》。(生笑)

师:看来你很有本事,能根据掌握的情况推测不知道的内容。

我们来看这个回目中的“源流”一词,“源流”是指水的本源和支流,也指事物的起源。这个回目的确先写的就是石猴是从哪里来的,再写他去拜师学艺。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猴王出世》就是从《西游记》第一回中选出来的,(板书:猴王出世)基本保留了原著的语言。你预习朗读课文时发现这样的语言跟现在语言有不一样吗?

生:课文中的语言,简洁但又能准确地表达出那些人物的内心想法和他们的动作。

师:两个词用得好:简洁、准确。这种文章是古白话文。还不是文言文,文言文会更难读些。这本书的作者吴承恩是哪个朝代的?

(生齐:明朝。)

师: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400多年了。400多年前的古人,他们写的白话文,有点难读,但我们基本能懂。好,那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四百多年前的古白话文的那种韵律和节奏。

(出示第一段话,学生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数字,还原原著中的语言,说说数字里包含的意味。)

师:《西游记》中的一些数字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在读原著的时候,关注这些数字,你们会感受到中华文化中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谁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有多重?猜猜看吧。

生:十斤?

师:十斤我都能拿持啊,孙悟空的兵器啊,那么轻?

生:我猜五十多斤。

生:就是这根金箍棒能够稳住大海。

师:对啊,定海神针,但你还是没说出有多重。告诉大家吧,《西游记》里说了那根定海神针金箍棒有多重?一万三千五百斤。那我说二万四千六百斤,是不是更重?

生:我觉得一万三千五百斤和二万四千六百斤都有规律的。

师:你琢磨出来了规律。一三五都是什么?单数,我们也叫他阳数。阳数是有力量的。二四六尽管比它大一点,但却没有单数有力量感。

谁能够归纳一下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生:这一段是说仙石的体积。

师:作者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仙石的体积?让你乘一乘吗?哦,长乘以高乘以宽?他是想告诉你一个重要的事件,什么事件?

生:石猴从仙石里蹦出来了。

师:很棒,浓缩成四个字,会吗?

生:石猴出世。

师:好。(板书:出世)概括起来讲是一块仙石,内孕仙胞,育出石卵,见风化成石猴。

(出示第二段话,学生朗读后师生对读)


师:你有没感觉到这个句子很有意思?

生:有对偶形式。

师:就是说,上一句和下一句是对着的,所以对着读感觉很好。

生: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那些词语都是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组成的。

师:哦。整个句子两个分号,三个分句。每个分句里面的结构是很相似的。刚才你说了第一个分句里的句子,第二个、第三个分句是不是也很相似?

生:第二句都是一个动物,加上石猴与他们的关系。

师:吴承恩写文章非常会铺展。就比如说第二个分句,你注意这些加点词——(生读:伴、群、友、亲。)

师:其实他们的意思是差不多的,是说什么?

生:是说石猴与他们的关系很密切。

师:是的,都是说石猴和他们是好朋友。作者把石猴的朋友们一个一个写出来,再用上一组不重复的词“伴”“群”“友”“亲”,表现他们的关系好。这样的语言,富有节奏、韵律。古人写东西的时候,他们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遇到这样的文字,我建议大家要读出声,甚至要读到能背。我们再来读一遍。

(出示第三段话,建议大家闭上眼睛听,边听便在眼前展现画面。)


师:你见到那只猴了吗?是怎么进去的,进去以后又是怎么行动的?你眼前要浮现画面,心要定一下来,专注。《西游记》里有很多文字描述的是动态的、打斗的场面,当你读到那些文字的时候,眼前就要有画面,这样才能读到如临其境。

这篇课文除了讲石猴出世这个内容之外,还写到了哪些事件?

生:还写了关于石猴怎么成为猴王的。

师:(板书:称王)在出世和称王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件,你继续——

生:是石猴寻找了水帘洞,给群猴们寻了一个家。

师:浓缩成两个字

生:寻家。

师:寻家,不错。还有没有更好的动词吗?表现出他是第一个找到的,表现出他也不知道那里面是什么。

生:应该是“安家”。

师:整个事件是安家?是把家搭起来,把房子造起来吗?没有吧。

生:探洞。

师:给点掌声。“探”这个字用的多好啊。(板书:探洞)石猴是第一个进去的,并且它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这样整篇课文我们就浓缩成了六个字——

(生跟读:石猴——出世、探洞、称王)


师:到了五年级,我们光光有这个概括的本领还不够,还得再学本领,什么本领呢?读一篇小说,非常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比如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猴王出世》,那么这只石猴凭什么成为王的呢?他和众猴的区别又在哪里呢?当你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课文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些想法。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读,边读边记录自己的想法,这种阅读方法叫(板书:批注法)

(教师展示第一段话的批注:这段话里讲到了“仙石、芝兰、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可见这只石猴和别的猴可不一样,别的猴是猴爹猴妈养的。这只猴是谁生的?天地日月所生,自然之子。我就在边上批注了 “灵圣”一词,表示它的非同一般,这是它能称王的先天条件。)

师:往下读,你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还能读出这只猴和别的猴有什么不一样?他能够称王,你觉得还因为什么呢?静静地读五分钟。

(生默读,师巡视。五分钟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组长整合组员观点,归纳择要请同学写在下发的词条上。师巡视,将各组的部分词条展示在黑板上。)

师:好,小组合作学习暂时停下来,更重要的学习是在下面交流环节。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是倾听。听同学是怎么说的,有补充的,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继续接力。

(交流第一组词条:深得民心  朋友多)

生:课文里讲了“与狼虫为伴,虎豹为友,獐鹿为友,猕猿为亲。”这里体现了他的朋友多。

师:你觉得当王的话,应该要?

生:应该要(停顿)非常友善,深得民心。

师:人缘要好,结交的朋友要广。你再来看,他都跟谁交朋友?

生:狼虫、虎豹、獐鹿、猕猿。

师:跟其他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在哪里?

生:狼虫啊、虎豹啊那么大、那么凶猛的动物,他都敢结交,而且都是朋友,其他猴可能只跟猴做朋友。

师:另一组写的“深得民心”这个词说得很有意思,比朋友更多一层意思,一会儿我们再看。

(交流第二组词条:勇敢、敢作敢为、身手不凡)

生:课文里写石猴“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我根据后面的感叹号,说出他很勇敢。

师:它跳进去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也许是万丈深渊,也许是刀山火海,但他敢于跳进去,的确勇敢。你再注意看这句话,“我进去”说了几次?

生:两次。

师:反复了一次,又加了一个感叹号,说明非常想,非常勇,非常敢。

生:“那石猴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劲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他这里……

师:我知道你要联系上面讲,上面说:“我进去,我进去!”这么一说,他是说了,然后就去做了,敢作敢为,也叫敢当,是吧?第六组同学提到了他“身手不凡”,那不凡在哪里呢?有的同学说灵敏,猴大多数都很灵敏,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生:“瞑目蹲身,将身一纵。”“瞑目”是表示闭上眼睛,说明了他下定了决心。

师:哦,原来闭上眼睛是下定决心。你揣摩的很有意思,你再注意看——

(师将“观看”“再看”“再走再看”加着重号。)

生:他观察得很仔细。

师:注意这段话,他看了几次?

生:三次。

师:第一次?

生:忽睁睛抬头观看。

师:第二次?

生: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

师:第三次?

生:再走再看。

师:石猴仅仅是胆大吗?胆大的后面还要加什么?

生:仔细。

师:胆大还能心细,方能成大事。只有胆大,有时候就会闯祸了。这是他和别的猴不一样的地方,也是他能够称王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交流第三组词条:不自私  有胸怀)

生:我从“里面且是宽阔,容得下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我从这里感受到石猴的“不自私”。因为石猴的不自私,所以都请众猴到水帘洞里面住。

师:要知道这个洞是谁探出来的?

生:石猴。

师:如果石猴探出来的,说:“这个洞是我探出来的,只能我一个人住。”那是什么王啊?

生:霸王。

师:霸王能长久吗?他是什么王啊?

生:猴王。

师:前面还有一个字。

生:美猴王。

师:这就是美猴王的“美”吧,你看他得了洞天,想到的是众猴。有难独当,有福同享。这样的领导谁不服气呢?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深得民心”的重要原因啊,我们现在的领导要好好学学这只石猴啊。

(交流第四组词条:自信、有心机)

生:如果没有自信的话,他也不敢往水帘洞里跳。

师:你是说有多大本事就会有多大胆。他跳进去,是相信自己能跳。别的地方可有自信?

(生沉默,师出示句段)

师:读这段话,你可能读出自信?

生:他说“何不拜我为王”,意思是我能当大家的王,说明他很自信。

师:是的,你看他说这话时,人也“端坐”,很一本正经的哦,要拿出王者的风范来嘛。要是人家说你做王吧,你却说哎哟,我不行我不行,我不敢我不敢。那是扶不起的阿斗了。石猴的这种自信在别的章节里也充分体现出来的——

(师出示句段,生朗读)


生:我想说他很会抓住时机。众多的猴,都想进去,不敢进去。又说了“谁进去我们就拜他为王。”的情况下,他就勇敢地站出来。

师:是的,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他抓住这个机会“一跳”就称王了。第一组说他有 “心机”,这个“心机”又在哪呢?

生:那些猴说了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进去的以后,孙猴们都在争盆夺瓦,都忘了之前的誓言。怕他们忘记这句话,石猴又说了一遍,所以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只做事很有心机的猴子。

师:应该说好像忘记了先前的约定,算不得誓言哦。于是,石猴就提醒他们,你们别只顾着争盆夺瓦,你们别忘了要拜我为王这件事啊。时机他看得很准。

(小结:美猴王,美哉猴王,美在哪里?生串说黑板上的词条,体会石猴与众猴的不一般之处。)


师:刚才我们通过批注法,读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这篇文章里面,石猴从仙石里面蹦出来,探得水帘洞,成了“美猴王”。他在后来故事的发展中,还有哪些名号,你记得哪些?

生:齐天大圣。

生:孙行者。

生:孙悟空。

生:还有斗战圣佛。

(排一排先后顺序)

师:一部《西游记》,其实就是一部石猴的成长史。从仙石里蹦出来,成“美猴王”,拜师学艺,取名“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封“齐天大圣”。跟着唐僧一起西天取经,“孙行者”,行者行者就是走路,最后修成正果,封为“斗战圣佛”。在这些名号当中,哪一个历程是最长的?

生:从孙行者到斗战圣佛。

师:经历了——

生:九九八十一难。

师:在这九九八十一难当中,哪一难过的最为艰难,哪一场打斗最为精彩?请你们回去静静地打开这本书。(PPT出示原著版《西游记》封面。)

刚才我们说,学的课文基本上是原著版的西游记。也就是说有一点删改的,最明显的删改在哪里呢?是西游记里面出现的大量的韵文。这些韵文除了少数比较好之外,大多数都是比较平庸的。如果你在读的时候,读到一段韵文,发现根本就读不通读不懂的,你可以采用一种方法叫——

生:跳读法。

师:课文把《西游记》中韵文全跳过了,也不影响我们对《猴王出世》这个故事的阅读,所以跳读法也是一种阅读方法哦。

就这样结束我们今天的西游旅程。漫漫西游路,漫漫取经路。百回的书目,啃读下来其实相当于去西天取经。你会取得真经而归吗?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里。

生:老师再见,谢谢老师。

为你打开一扇窗

——阅读《猴王出世》的一种可能

《猴王出世》热议已久。浙江王春燕老师执教的《猴王出世》作为全国阅读大赛的参赛课,引发了网上网下的广泛讨论。《猴王出世》到底该怎么教?每个语文老师都可以用自己的尝试来说话。

《西游记》的故事通过影视媒介的传播,可谓妇孺皆知。其影响群体之众,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没有哪一部能赶得上它。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教材把《西游记》第一回目中的“猴王出世”选入并尽量保持了原著的语言风格,按照我的理解,此文的最大价值便在于为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原著打开一扇窗。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执教《猴王出世》时,倾力于以下几点:

一、教给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原著提供帮助。

1.练习阅读回目。回目是小说创作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课堂上通过呈现回目,要求学生注意读回目,并能根据回目预测故事情节。

2.不同的文字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作品中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的文字,要出声诵读,甚至能读到背;作品中极富动感的文字,如描述动态的、打斗的场面,阅读时心神要安定、专注,眼前要浮现画面,才能读到如临其境;作品中艰涩难懂的韵文,可采用跳读法(一般不影响对作品的理解)。

3.批注法。眉批、夹注是我国传统读书法之一。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随时写下阅读的心得体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是非常有益的。作为一次尝试,本堂课引导学生围绕一个点进行聚焦式阅读评注。事实上他们思考事情的角度及眼光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不要以为孩子小,你一个脑袋,他们几十个脑袋!”我们的确应该充分估量并发掘学生的能量。

二、以文学的方式还他一个文学。

像《西游记》这样的文学经典文本怎样教?我以为,还是要以文学的方式还他一个文学。试问:阅读小说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将选择并拥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可是,我们的人生经历是多么有限,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又是多么肤浅。我们从本能上就希望生活在一个更广大的世界里,希望感受各种各样的人生滋味。小说,就是满足我们的这种愿望,带我们走进作者构筑的各种各样的世界里,去经历那个世界里所经历的人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我们的思想视野拓展了,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丰富了,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也更多一些自觉。

本文的教学,以“石猴何以成王、它与众猴的区别在哪里”为主线,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发现石猴的性情和品格,把“美猴王”的“美”通过学生的阅读发现,一点一点呈现,这便是建构作品的意义,找到了作品与自身、与社会、与广阔生活的贯通点。在这个过程,尽管也让学生发现作品中形式表达上的特色,但却是作为“正确地理解内容”的一种工具或武器,而非目的本身。

三、诱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阅读“这一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你打开一扇窗”,让学生有能力并且有欲望去阅读“这一本”。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至少有这样几处是勾连了整本书,诱引学生阅读兴趣的:课始,让学生猜猜金箍棒的重量,其实是诱引学生关注隐藏在作品数字背后的文化现象。这个话题开口很小,但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原来书中的数字也这么有意思。课中,勾连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与如来佛的对话,进一步丰满“美猴王”的王者形象。课末,以“在后来的故事中,‘美猴王’还有哪些名号? 九九八十一难里,你认为哪一难过得最为艰难?哪一场打斗最为精彩?”作引子,诱发学生“静静打开一本书”。

当然,这只是从我的理解出发设计的“猴王出世”。每个人的心中都会生成自己的版本,我觉得这也是好事,套用张祖庆老师的一句话——“猴王怎能一张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2:15:23 | 只看该作者
  张学青《不老泉》整本书导读课赏析
                杭州市天长小学   蒋军晶
张学青老师的这节导读课,目标之一,一定是激发学生阅读《不老泉》一书的兴趣。
张学青老师在课中介绍了几个书中的关键场景。这很像电影公司,为了收回巨额的投资把观众吸引到影院里,会将电影中一连串刺激、神奇、唯美、诡秘的画面剪辑、拼接成精彩的预告片。张学青的这堂导读课,就像一部精彩的预告片,她选择了书中的四五个片段,也不是按顺序出示,且刻意营造了一点悬念,完全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这是一节成功的导读课的基础。
不过,如果把目标仅仅定位在“激发阅读兴趣”,那么“导读”根本不用一节课的时间,早自修、午间谈话,或者语文课里抽取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仅仅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导读课,如果上40分钟,在我眼里,这导读课就像掺了水的白酒或者凑情节的冗长的肥皂剧。
张学青的这节导读课,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但是,我们没觉得她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她的目标不仅仅是激发阅读兴趣,还有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在这堂导读课中,出现了三种阅读策略:一是预测,二是统整,三是生活连结。
预测
  预测、推论对于一个读者来说太重要了。这种能力不仅仅让阅读变得有效,更让阅读变得有趣。
有些读者可能会任凭自己被故事的情节牵着鼻子走——迷失在故事里——做不出什么有意义的预测。而有些读者在阅读小说时脑筋动得飞快,猜得出两个主角会不会相爱,或是什么人会不会赢得比赛,或是作者打算如何让小说结束。他们就像固执地侦探一般,会花时间——即使阅读过程中区区几秒钟——想尽办法要推算出故事的秘密。这种推论的过程让小说阅读变得有趣,尤其碰到“高质量”的小说,作者和读者就是“棋逢对手”的关系。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聊书过程中,将学生的无意识的预感转化成为一种蓄意的行为,然后通过反复练习,将此策略融入学生的阅读风格中。
如何带领学生练习预测呢?张学青老师在这堂课里,做了一次标准的示范。在这堂课里,她用设计表明:
1.让学生预测,首先要给线索和依据。当然学生在练习预测时,老师应该学会追问:“你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预测?”让他们回到“文本”中去找原因,老师应该强调线索和依据。但是,据我观察,很多老师忽视甚至无视这一点。有一个老师在孩子刚看到《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封面时,就让孩子猜“小兔子拉着大兔子的耳朵在说什么?”问题之下,答案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稍微靠谱点的,无非就是说小兔子在对大兔子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当时的问答过程,活泼、热闹,孩子们发言踊跃,但仔细想来,没多少实际的意义,因为孩子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唯一可以参考的线索只有这个“书名”,且这个线索与答案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不需要线索和依据的预测,除了带领孩子走出故事情境外,对于培养孩子合理、智慧的推测能力毫无帮助。
而我们反观张学青的这堂导读课,她在问“你觉得这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之前,先解释了“不老泉”,先介绍了主人公的另类之处,先呈现了故事里的三个事件。人、泉、事组合在一起,提供了充分的“线索”,有所依据的预测菜是积极的有意义的预测,和“猜想”是有明显区别的。所以,在这里再强调一点,如果你只是让学生在课堂里做一些天马行空、与文本无关的预测,这样的预测往往是无谓的浪费时间。
2.让学生预测,给多少线索,怎么给,是有讲究的。预测之前,信息给多了,预测变得相对简单,信息的呈现变成了“剧透”,学生预测的只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信息给少了,学生理不出头绪,抓不住连结点,预测变得相对艰难,预测沦为“猜测”,两种情况都会让预测的练习价值贬值。张学青深谙此道,她通过屏幕呈现了三个事件,初看起来,这三件事好像没什么大的关联,然而这三件事却发生在同一个故事里。细读之下,你会发现福斯特、树间村,就像那个摩天轮的中心轴一样,把这些事联系在了一起。学生可以迅速调取“个人已有的背景知识”、“片段中的有用细节”、“阅读同类文本的经验”进行合理地推测。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难度,满足了学生挑战的兴趣。所以,好的预测一定是聚焦在以证据为基础的问题上的。
统整
张学青在课堂上给学生看了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她是运用字幕滚动的方式让学生阅读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300字。她的这一处理也明白无误地表明,她是注重真实的、实用的阅读的,她以此行为强调与时俱进的阅读教学要重视多种媒体的阅读,包括屏幕阅读;与时俱进的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速度,默读、浏览、速度必须要加以练习。
接下来的教学处理,也让人击节叫好,她让学生整理“塔克全家喝了不老泉的泉水之后的利与弊”。乍一看,你也不觉得有什么创意在里边,但我个人觉得这已经跳出了一种教学的程式。因为,很多老师让学生读一个片段之后,教学会习惯性地处理为:你觉得哪一个细节特别吸引人?你觉得哪一个词用得特别好?……我们的语文课,包括读书会,上着上着,就统一为精熟的字词学习,统一为精熟的细节咀嚼。阅读时能关注细节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个读者因为文本中形形色色的细节与咨询而陷入泥淖,不会整合、梳理,这对于阅读者来说,也会是一场灾难。
张学青老师就努力帮助学生跳出泥淖,让孩子填写表格,梳理塔克一家喝了不老泉的泉水之后遇到的福音和诅咒。短频快的对答式学习立即变为静默的、持久的、独立的学习。这种学习把学生拉入到文本中,学生发现,要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其实并不容易,他要整体关照文本,然后归纳、梳理。
塔克全家喝了不老泉的泉水
福音
诅咒
1.杰西从树上摔下来却没有受伤;
2.杰西的爸爸被蛇咬了之后
没有中毒;
3.马中枪却没有受伤,甚至连块疤也没有;
4.二十年过去了,塔克一家一
点变化也没有;
5.梅把自己的手腕割到了却没有流血;
6.吃了毒蘑菇却没有中毒。
1.塔克全家人都失去了朋友,所有的人都远离他们。
2.迈尔斯的老婆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他。
3.周围的人都疏离他们,他们被迫四处流浪,像吉普赛人。
结论
这个教学环节如果做得足够扎实,给足时间,“可听性”是不强的,因为我们观课,还没养成观察学生的习惯,还看不到学生静默中的成长。但是我十分喜欢这个环节,这个环节也在告诉学生:我们每一个人身处“碎片化”时代,我们每天都会主动、被动地接收到零散的信息,但是我们不能只背零碎知识,而是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我们要学习整合,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可以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我们要帮助孩子去学习、面对阅读的挑战。
生活连结
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时时刻刻都在做“连结”。有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想起: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里面所表达的观点跟这篇差不多。我曾经看到一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的遭遇跟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遭遇很相似。这是文章对文章的连结。有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想:假如我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怎么做?我跟故事里的人有相似的地方吗?这是文章对生活的连结。
所以,一个好的聊书人,善于提问,也善于建构话题,通过话题连结“书本与书本”,连结“书本与生活”。
张学青老师,在这节班级读书会中,就抛出了一个明显的“连结”类话题:如果你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温妮,发现了这口泉水喝不喝?假如你拥有这不老的泉水,除了你自己,你还会选择让谁喝?
在这个话题下,学生开始自我衡量。完全独立自由的阅读,学生未必会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因为大部分阅读者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最有可能做的是容易的,浅显的,对建立长远的阅读理解没有帮助的连结,因为人在阅读时有趋向休闲娱乐的倾向。而张学青提的这个问题涉及《不老泉》这本书的核心价值,这个问题可以提醒学生从角色的角度理解故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当然,抛出这类连结类话题之后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必须保证学生可以自由地真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些老师表面上问“你会怎么做?”,但是实际上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讨论是一个封闭的而不是开放性的讨论。什么是开放性的讨论,张学青老师再做示范,她面对学生的各种选择、各种想法,没有明显的赞赏,也没有明显的否定,她只是一个倾听者,或者说是一个中立的主持人。当然,我能感觉到《不老泉》一书的作者包括张学青老师,对于是否喝“不老泉”内心还是有倾向性的,让他们自己选的话,他们应该是不会喝这“不老泉”的,但是张学青老师没有在讨论中显现这一点,这是非常可贵的。
第二,努力将连结连结回文本。很多尝试过在读书会中题连结类问题的老师,会有这样的感受:“聪明”的学生往往会利用连接类话题开放性强这一点,把讨论导向比较轻松或方便他们发言的方向,最终连结会离题又浪费时间。这时候聪明的办法就是连结回文本。所以张学青老师接下来的讨论环节是:不老泉的泉水给塔克一家带来的是福音还是诅咒?故事中的主人公温妮会不会喝不老泉的泉水。这个环节太重要了,因为大部分人自然会通过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但是比较少用文本来了解世界、指导生活。例如美国的道格·勒莫夫在《王牌教师的教学力》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学生曾经丢过一件衣物,因而感到烦恼,结果便推论到书中角色丢掉毛衣的时候,也会感到烦恼,可是文本中却有线索表示,其实角色对此感到很开心。这种对待生活中的得失摆正心态的人生态度正是值得读者从书本迁移到生活中的。张学青老师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关注《不老泉》一书中人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连结显得富有实效,使课堂体现出了“增量”。
再次回到“阅读策略”,“阅读策略”到底是什么?“阅读策略”指的是——为了达某些阅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因此“阅读策略”是归纳不完的,我们多读一些作家的传记就会发现,每个作家几乎都有自己的阅读的“独门秘笈”,这些秘笈对他们自己而言,非常管用,但对于其他人是否也管用,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教学意义上的“阅读策略”不可能是非常个性化、风格化的。教学意义上的“阅读策略”应该是建立在“大数据”上的具有普遍性的策略,张学青老师在这堂课里呈现的“预测”、“统整”、“生活连结”就是这样的阅读策略。
关于“阅读策略”的教学研究其实还刚开始起步,张学青老师的课又是一个起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46 , Processed in 0.22711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