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的好与读出书的好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8:2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读书的好与读出书的好作者:新平民家教
作者:学思不至

读书的好与读出书的好

——读书共同体发言

昨天下午两点,我校读书共同体19人进行读书交流。我本来以为三个小时应该足够了,结果一直持续到七点,大家仍意犹未尽,我不得不打住了。大家就自己读书谈感受心得,有的谈到少年时无书可读的无奈,有的谈到现在有书读有时间读但常常难以坚持的困惑,有的谈到读书后的内心丰富,有的谈到读名家名著的心灵震撼。后来教育局袁局长和另外一位教师也赶来参加交流。我的谈话是从下面这个故事开始的:

熊十力是二十世纪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陆军少将徐复观听到友人对熊十力的推荐和介绍,又在上司那儿看到熊十力的新著,大为敬佩,就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有志于做学问,希望得到指教。熊十力回信,讲了一番治学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徐复观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熊十力叫他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很不高兴,说:“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

过了一些日子,徐复观再去,告诉说《读通鉴论》读完了。熊十力问:“有什么心得?”徐复观觉得自己读得很认真很仔细,不免有些得意,说书里有很多他不同意的地方,接着就一条一条地说起来。

还没等他说完,熊十力就怒声斥骂起来:“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像你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譬如《读通鉴论》,这一段是多么有意义;又如那一段,理解得多么深刻。这些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是太没出息!”这一顿骂,骂得徐复观目瞪口呆。

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多了,随便哪个人也能说出一大堆来。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读书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学习氛围必定是非常浓厚的,教师一定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学习的教师,能培养出爱读书学习的学生。教师若经常在教学中表现得捉襟见肘甚至“理屈词穷”,学生马上会对你“另眼相看”,觉得你“没文化”,甚至要求学校让你“淡出”三尺讲台。且不说学生聆听教师课堂上精彩纷呈的教学语言,有时即使透过你的举手投足,他也能判别你这个老师有几分书生气,几多文化味。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学生课上课下都愿意走近你,走近你的“文化”,走近你的“海阔天空”。否则,他会对你“敬而远之”。

读书能提升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社会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人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读书能教人以恬淡的方式感悟世界和人生,用与众不同的方式爱自己,爱他人,以及爱这个世界。最是书香能致远。静心阅读,心灵获得安宁。

读书能让人博学多才,悟性提高。任何一本书都不是简单的文字拼凑,而是作者经历和想象的真实写照。手捧书籍,既可以感受和诸子百家论道的盛宴,也可以感受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还可以感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视野的局限也得到了质的升华。读书与视野是成正比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书是心灵升华的催化剂,与作者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出智慧的火花,它使我们更聪明、更明白,使知识无限延伸,使视野无限延长。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

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书是人生的导航,可以避免人生道路上不必要的错误。在今天,书是我们人生最好的伙伴。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就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读书不断,不良的思想气质是可以改变的。读书之于个人可以审视自我,塑造人格。读书是一个人生问题,读书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在思考人生的过程中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人生,才是高品质的读书生活。

正心诚意是读书的起点,也是读书的归宿。心正,则书中皆为芝兰;意诚,则处世无不圆融。一个好教师的意义,就在于以自己的正心诚意启蒙出孩子的正心诚意。如此,孩子的心便会日益强大,读书便是一件造福人间的事。

爱与真诚是可以传递的,书香是可以熏陶和感应的。对于那些没有足够的意识和能力引领孩子阅读的家长来说,教师将是孩子步入成年之前的最后一个加油站。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孩子的精神饥饿感,不断丰盈孩子的精神生命,引领孩子从平凡走向优秀甚至卓越,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读书是要全身心投入的,即手到、心到、身到。手到:读书须动笔,坚持记笔记、摘录,写感言、随笔。心到:强调的是思考性阅读,读而不思犹如观而不察,如此就是“读书死、死读书”。身到:把读书学习与工作创新结合起来,将读书思考和实践化为研究成果,影响更多的人。不能学以致用,不能知识迁移,这样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

对教师而言,读书还是应该有所选择的。除了应该读一些文学方面的名著外,更应该多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文学书籍要读名家名著,经典名著经历了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凝聚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读来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更深的启迪。专业方面要有所提升,首先要走近大师,读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其次要熟悉当下一些实力派教育专家,如李希贵、张文质、魏书生、于漪、朱永新、肖川等人的著述;再次要学习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学随想。相信,读名家的书,肯定会受益非浅。

培根说:“知识本身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乃在书本之外”。这告诉我们向外学习在读书,向内学习在用书。读书时,个人的反思梳理、及时记录,与他人的交流碰撞显得尤为重要。交流碰撞便于集思广议,反思梳理才能进行扬弃,及时记录就能加深印象。

读书后还要写作。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就是写作了。写作能让人对所读的书作彻底的思考,进一步梳理思绪,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如果说读书是选择吸收知识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接纳和消化的过程,并且还能帮助我们贮存资料,便于以后查询。

只要读书与文凭和权术无关,也就有了保持身心和谐与内外平衡的可能。做老实人,干本分事,读自由书,过小日子,自是一番新天地和新境界。“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的这种读书境界从表面来看,这种读书方式有些消极,但恰恰是这样的读书心态才是健康的读书心态,也才能充分享受到读书的愉悦与乐趣。

亲爱的老师们,读书吧,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追求“读书、教书、用书”的教育人生,是我们的成长之路,也是我们意欲引领学校师生要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1:41 , Processed in 0.09503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