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观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11:5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观察 2012年08月10日 王泉根
  “儿童阅读运动”是新世纪以来引人瞩目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一运动从民间起步,官方给力,全社会参与,已成为方兴未艾的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益于全民阅读、服从于全民阅读,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考察新世纪以来的儿童阅读运动,对于深化全民阅读、提升民族未来一代的精气神,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儿童阅读的关键词
  “儿童阅读”
  儿童阅读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的阅读活动,主要是指在校中小学生的阅读。儿童阅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儿童阅读包括学校内外、课堂内外的一切阅读活动,狭义的儿童阅读则专指课外阅读。二者密切关联,相辅相成,课外阅读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与重要补充。纵观当今儿童阅读活动的现状,儿童阅读实际是指以在校小学生课外阅读为主体的活动,各地开展的书香校园、书香童年、作家进校园、阅读节等活动,也主要集中在小学校。因而新世纪以来的儿童阅读运动,主要是指在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
  儿童阅读的核心与难点
  儿童阅读的核心与难点是“选书目”。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中,大家讨论最多、期待最大、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也是“选书目”。有人力推外国童书尤其是图画书,有人倡导亲近母语阅读本国精品童书,有人自编教本,其背后纠结的正是一个“选书目”问题。这涉及到三个方面:选什么?怎么选?由谁来选?
  “选什么”是儿童阅读的理念,与儿童阅读工作者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儿童教育观紧密相关。现代社会要求儿童阅读工作者应当站在尊重、保护儿童应有的生存、发展权利的立场,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出发,真心实意地为儿童服务。
  “怎么选”是儿童阅读的方法。要求儿童阅读工作者必须具备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出版以及儿童文化的相关知识结构,必须熟悉和了解当前中外儿童文学、儿童读物的出版现状与基本书目,必须懂得如何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接受能力,为他们选择、配置相应的书目。
  “由谁来选”这实际上涉及到儿童阅读的公信力、权威性与专业性。儿童阅读工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除了具有有关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出版等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社会责任心与文化担当意识,具有高雅的文学修养与尽可能多的知识储备,具有公正心与服务精神。他们是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而不是点钱人,是儿童“精神成人”的引领者与志愿者。
  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
  儿童阅读有一条黄金定律,即“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各自所需的读物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儿童读物(童书)必须适应各个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主体结构的同化机能,必须在各个方面契合“阶段性”读者对象的接受心理与领悟力。据此,儿童读物(童书)从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差异性出发,将其区分为:为幼儿园小朋友服务的幼年读物、为小学生年龄段服务的童年读物、为中学生年龄段服务的少年读物三个层次。
  现在社会上对儿童阅读存在一个误区:生怕自己的孩子长不大、吃亏;再一个误区是只准孩子在课外看教辅书,而把孩子们最喜欢阅读的儿童文学图书视为闲书、无用书。我认为,儿童阅读推广一定要遵循 “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一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孩子的阅读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孩子该做梦的时候就让他去做梦,该看童话故事的时候就让他去看好了。须知自己的孩子是会长大的,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童年阶段,过了这个年龄段,他自然会放弃《淘气包马小跳》,放弃《格林童话》,转而去看其他适读的作品,甚至去看鲁迅、莎士比亚,《红楼梦》《战争与和平》。儿童阅读的第一要义是要让他们喜欢,喜欢了以后,才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养成了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就什么都好办了。
  新世纪儿童阅读的八种形式
  新世纪以来多种形式的儿童阅读活动,尤如灿烂千阳,照亮了无数孩子的童年。新世纪行之有效、具有广泛影响的儿童阅读,主要有以下八种形式。
  经典阅读。经典阅读是学校、家长、社会普遍看好与开展的阅读形式。虽然对何为经典、哪些书可以作为经典向孩子推广也见仁见智。但一般而言,那些已经为文化史、文学史所肯定,而又有专家学者推荐的经典,学校、家长都会接受。经典阅读的内容有两类:一是传统文化经典,主要是儒家蒙学读本,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二是文学经典。这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过挑选、改写的古典成人文学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等;第二类是中外儿童文学经典名著,这在经典阅读中所占份额较大,也最易为孩子接受,如安徒生、格林、林格伦等的外国童话作品,叶圣陶、冰心、张天翼等的本国名家名作。
  早期阅读。早期阅读的年龄段是0-6岁的婴幼儿。所谓早期阅读,是指养成婴幼儿与阅读有关的行为与习惯,这是一种终生养成性的教育。早期阅读是欧美发达国家早期教育的重点与焦点。新世纪以来,我国幼教界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推广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尤其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次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国内早期阅读现在已形成了公立、民办幼儿园与民营幼教公司等多渠道探索、推进的趋势,积累了不少经验,图画书的阅读是早期阅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图画书阅读。图画书是低幼儿童与学龄初期儿童的重要读物,英文叫“Picture Book”,日本称为“绘本”。图画书阅读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逐渐热络起来的,现在已有为数不少的幼儿园与小学,将图画书作为孩子们“初级阅读”的重要内容。如深圳后海小学从2004年起,将“图画书快乐阅读”纳入校本课程中;同时还开办图画书课外阅读兴趣班、创作兴趣班,结合家长的亲子阅读;教师和孩子一起,运用参与式、交流式、互动式、拓展式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孩子动手写、用笔画。
  亲子阅读。亲子阅读(或称亲子共读)即家庭阅读。亲子阅读是父母双亲或长辈陪同孩子一起读书,这种阅读方式对于发展儿童语言、培养和养成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舒缓儿童心理压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亲子阅读虽然以前也存在,但作为一种儿童阅读的重要方式,在全社会广泛倡导并加以指导,则是新世纪以来的事。亲子阅读现在主要流行于都市中,特别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经济能力重视幼教的家庭。亲子阅读通常由妈妈担任阅读主角(爸爸缺席的现象较多),方式灵活多样。
  班级阅读。语文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校的阅读教学,班级阅读是教师采用“班级读书会”的方式,布置全班同学在课外读完同一本书,然后在课内时间组织讨论。班级阅读有以下特点:一是阅读的书需要由教师慎重选择、比较,这就要求教师熟悉中外儿童文学名著与当今儿童文学创作态势;二是以长篇阅读为主。阅读长篇的好处是能使孩子的阅读时间“化零为整”,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力读完一部作品,这样,一学期读完数部,日积月累,数年下来就很可观。三是教师要认真组织好班级阅读讨论,鼓励孩子们写读书心得,并将孩子们的讨论和书评结集成册,用以激发大家的阅读与写作热情。班级阅读现已作为一种成功的阅读经验得到推广。
  分级阅读。分级阅读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我国是最近几年引进的,其重要事件是:2008年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成立“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2009、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与接力出版社连续召开两届全国性的分级阅读学术研讨会,接力出版社又成立了“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
  所谓分级,实际上是指分年龄。分级阅读的基础与原因是图书的可读性与适读性问题。分级阅读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本位”的阅读行为,分级阅读观念在我国的推广与实践,是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只有当儿童阅读真正从儿童阅读的个体出发、从儿童本位出发,儿童阅读才算落到了实处,阅读成效才能进一步彰显。国内现在分级阅读做得最有声势的是广东与北京。
  作家签售阅读。儿童文学作家进校园,以前主要是作家参与学校的少先队、夏令营活动以及少年宫活动。进入新世纪以来,作家直接配合出版社进校园签名售书;或配合书香校园建设,讲演自己学生时代的读书体验,同时也会推广自己的新书。金波、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沈石溪、杨红樱、周锐、伍美珍、郁雨君等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曾经无数次深入校园,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特别是江浙、广东一带。作家进校园,与孩子们零距离、面对面地现身说法演讲儿童文学,交流阅读、写作经验,往往成为学校的一件大事。因有不少作家的作品曾被选入课本,他们已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明星”,因而“作家签售阅读”自然会产生轰动性的效应,使孩子们终生难忘。但同时也要防止签售的商业化倾向。
  特色阅读。特色阅读是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与校长的办学理念,或与这所学校拥有一位或几位特殊教师(本身是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密切相关。经过积极实践,这些学校在儿童阅读方面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办成了类似“童话学校”、“儿童文学学校”等特色校园。
  如重庆市永川区汇龙小学。该校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将儿童文学阅读引入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进入新世纪进一步加大投入,特色更为明显。该校在全国小学中最早实行“专职阅读教师的编制”,用以指导和确保全校的儿童阅读。每年举办全校性的“儿童文学节”,为期一周,邀请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进校园,开展学生阅读比赛、有奖征文、经典朗诵、图书交流等各类活动。进行儿童阅读的教学考核、评估,不但由学校自评,还邀请教育主管部门与外地专家进行评估。特色阅读在各地学校都有成功案例,如浙江省上虞市金近小学的“素质教学童话化”,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的主体阅读活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港小学的“儿童诗教学与阅读”活动,广东省深圳市后海小学的“图画书教学与阅读”活动、福安学校的“古诗文读书导航”活动等。
  突破制约儿童阅读运动发展的“瓶颈”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儿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儿童阅读运动正在不断深入,并已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与成绩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切实探讨与应对。例如儿童阅读中的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都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及进城农民工子弟之间的阅读差异及阅读资源不公平的问题;儿童文学创作出版中的同质化、低俗化、商业化倾向对儿童阅读的负面影响及其纠偏的紧迫性与复杂性;儿童阅读中忽视民族与传统资源、一味叫好西方读物的现象及如何正确评价中西儿童文学的问题;儿童阅读与课堂教学、教科书之间的关系及其教育评价机制问题;亲子阅读的重要作用与一般家长缺失儿童文学的基本知识问题;儿童图书馆管理员儿童文学知识滞后不利于儿童阅读的问题;尤为严重的是,由于教育部长期不重视师范院校儿童文学学科建设及基本上不开设儿童文学课程,致使我国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竟然不知道儿童文学为何物,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缺失儿童文学体系。
  关于最后一个问题,我认为已经成为制约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发展的“瓶颈”。照理说,中小学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应当有完整的儿童文学知识,包括如何向孩子们推荐、导读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但使人扼腕的是,我们99%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竟然不知道儿童文学为何物,当然就谈不上如何向学生推荐、导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了。原因就在于他们缺少儿童文学的知识结构。他们不是不需要这个知识结构,而是在他们读大学或大专的时候,学校没有提供给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开设儿童文学课程。不要说一般高校毕业的,即使是最应开设儿童文学专业的师范类高校中文专业、教育专业毕业生,也同样缺乏儿童文学的知识。据统计,在最需要开设儿童文学专业的师范院校中文系、教育系中,竟然95%以上都没有儿童文学课程。这就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科设置的问题。正因如此,在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加强少年儿童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实施儿童文学的社会化推广就显得更为迫切了。目前,儿童文学社会化推广的核心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希望他们通过补上儿童文学这一课,掌握相关的儿童文学知识,了解中外优秀儿童作品。所以首先要在学校里面推广儿童文学,然后才能向全社会推广。但这个工作难度实在太大!不从根本上解决儿童文学学科应有的地位还是无济于事。
  (王泉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10:22 , Processed in 0.12191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