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生命化教育课题的研究形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05:5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生命化教育课题的研究形式
黄瑞夷

  生命化教育课题的研究形式很多,个性化的突出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教学对对碰形式
  教学对对碰是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形式的又一特征,是生命化教育课题的常用方式,也是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的优势。所谓的教学对对碰,就是课题主持人带着课题核心组成员,或已实验多年的课题学校的优秀教师到新加入课题的实验学校上课,实验学校也派几名教师上课,构成课堂教学对对碰,尔后,所有教师坐下一起探讨,并与讲座相结合的一种课题研究形式。
  教学对对碰不是比武,也不是核心组成员或实验校教师带课示范指导,而是讲座和课堂碰撞,课堂与课堂碰撞,她带给教师的不是某种教学范式,而是一种对碰后的感悟与启迪,探讨的重点不是怎样就更好,而是在挖掘每个上课者身上的长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现场的真实思想与情感,探讨教师在现场是怎样关注每一个具体的人和真实的人的。当然如果是在很乡村的学校,又是新加入课题的实验实学校,那么此时的课题组带去的课是带有示范性的,特别是在教学技能上,会对新的实验教师有些要求。
  但是,教学对对碰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课堂与讲座的结合。讲座是理念,课堂是实践,先讲座后上课,老师们可以在心中带着某些刚生成的想法去衡量课堂,看到课题组教师在哪些方面已较好地实践了这一理论,对自己有何启发;若是先上课再讲座,那么,讲座就能更好地利用教师们刚听过的课堂实例来分析,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一体,教师们就容易理解领悟了。很多的讲座也都会举很多的事例,但常因遥远而不能给教师带来清晰感和亲切感,教学对对碰就构成一种边讲座边实践的效果,理论与实践是同时进入教师的思维,这样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飞跃。在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先上课,后讲座的研究形式,用得更为普遍,不同的课堂特色与讲座中的深入分析进入教师的心里,常常让他们激动不已,产生马上去上课的冲动。
  二、课堂接力
  课堂接力就是同一主题内容由不同的人连续地上,构成课程的拓宽或深入的探究,就好似体育的接力赛一样,一个接一个地传递。我想,这可能是生命化教育课题所独有的研究形式。这不是一种大家事先准备好,然后走到一起的“比武”课,也不是大家集体备课后的不同分工,而是很特殊的即兴课。因为生命化教育课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题核心组成员长期深入课堂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任课教师或教学内容的刺激,常常会让听课者兴奋无比,产生要上课的冲动,于是,就会针对听课中的某一教学点(可能是教学理念,也可能是教学策略,还可能是知识点或其它的)听课者立刻构思上课的程序,然后即兴上一堂课。一般都是实验校老师上第一课时,核心组成员包括主持人上第二第三课时,教学难度小的可能是一节课连着一节课上,如上午第一节课听完,接力棒就传给第二个人,第二节课就接着上下去。有时课堂的难度较大,接力者要有较长的时间思考,就可能是第一课时在上午第一节课,第二课时可能在下午的第一节课。这是很有趣也很有价值的研究形式,深受教师们的喜爱。
  课堂接力研究形式的优点表现在:一是它有一般公开课的效果,无论是精心准备的第一课时,还是即兴而上的第二第三课时,都是具有公开性质的,能达到观摩、借鉴的效果;二是即兴的第二课时,更让教师们兴奋,听课者会更多,开放面更大。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因为是接力性质,往往给第一课时的任课教师的启发非常大,常常能让他们看到自己课堂的盲点,或是老师的瓶颈突破,走出高原线,给这个教师极大的反思空间和多方位的反思途径;而对于连续听课的老师来说,也创建一个极大的启发、思考平台,他们目睹不同风格不同区域教师的课堂,能看到不同的研究方向或是对课题理念理解深浅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拓宽教师的视野,引导教师精深思考课堂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然,课堂接力的研究方式难度大,对接力的教师要求很高,只有长期观注课堂,深入课堂的研究者才能、才敢即兴上课,这不仅仅是要有教育思想,还要求在这基础上有一定的上课本领,具有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担起此任。
  三、“沙龙式”的交流沟通
  生命化教育课题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研究形式是“沙龙式”的交流沟通,所谓的“沙龙式”包含在一定的场所如会议室、办公室、教室,一定的对像如参与课题的教师、实验者,一定的组织形式如讲座、座谈、听课等,比较规范化的教研方式。这是所有的课题都共有的研究形式;除此之外,它还包含了课题不限时间、地点、场所、参与对像、组织形式,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沟通交流。这是其它课题难以有的,这也是由课题本身的内含所决定的。许多的课题研究是引领教师在某一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的教学操作,这就需要一些条件、契机,就有了一定的限制,很难随时随地就展开。而生命化教育是价值向度上的理念指导,认为教育是对人的教育,离开人谈教育就是舍本逐末,生命是教育的核心,关注人的成长的教育过程是提倡滋润、育养、培植、开启。而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一种技术可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而是一种默化、感染、陶冶,如:同样的教育目标,可能达标的方法很多,生命化教育提倡选择最人性、最有关怀、最有尊重、最暖人心的,最接近母性的方法。因而,他的教学研究就不是传授,而是同教育一样是种启迪、诱导。“沙龙式”的相互启迪研究就显得很有力度。生命化教育研究在很多的时间里都是一种围坐式的茶馆式探讨,人员不定,有时是一大群,有时是一个班,有时只有三五人,有时就两个人也一样探讨;地点也不限,有时在办公室,有时是在教室,有时在操场,有时在树下、有时在行走的路上。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第一次参加生命化教育研究》谈的就是在一所乡村宾馆,大家围坐在一个小房间里谈生命化教育的感人场景。自由、轻松但给人的启迪与震撼是许多讲座所难达到的。
  我参加过许多次生命化教育课题多种多样的研究形式,深感其“沙龙式”研究的魅力。生命化教育的课题核心组成员也别于其它课题,其它课题一般是同一志向、相同或相似专业人员,有着同一领域的研究而走到一起的,是同质结构。而生命化课题的核心组成员是异质结构,成员中有哲学博导、中文专业的博士、公共管理系博士、日本留学回来的编辑、中学老师、小学老师,还有非教师但却是对教育的热心者,由于各自的所学不同、对教育关注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大家一起谈教育时,就有许多的撞击与互补,因此每一次“沙龙”都让教师们感受到受益无穷。
  四、校内共同体
  校内共同体指学校做课题研究教师要有认同感,有团队精神,为共同建立一所优质学校而努力。校内共同体研究形式在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中,取得较好成果,比较有规模的是较早加入生命化教育课题的实验学校,经过几年的摸索,学校基本形成一套有利课题深入,教师成长的方式,也即学校内依低到高构成梯状教研结构:年段同学科“集备组”→年段教研组→学科论坛→学校课题。“集备组”:学校同一年段同一学科集体备课组,保证教学的最底线;年段教研组:年段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教学疑难,集大家之优势努力创新;学科论坛:由“先走一步”的教师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主题,尔后演讲招集“同志”者,有同一研究兴趣,或共同思考方向的聚集一起共同研究;学校课题:由学校制定的总课题目标,大家在此基础上,依据自己的优势自立子课题进行研究。大家共同形成合力,提高学校的科研强度。
  与校内共同体相似的是生命化教育课题实验校之间的共同体,生命化教育课题已经历了好几年,如: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她承接了“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所以有好多的学校是“老实验校”,在课题研究上已有相当的成绩,这些学校常常能起到一种引领的作用。所以新加入的学校就会前往学习,课题组也会讲这些学校的校长或教师到新加入的学校去上课、讲座,构成资源共享,友情帮扶,共同进步。
  五、教育阅读与写作
  教育阅读与写作是生命化教育课题的最基点,是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只有教师的教育素养得到提升,课题才有可能深化,丰富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就成为课题之首,所以生命化教育首先提出的口号是:教师必须一个阅读者、实践者、记录者、研究者。在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多次召开过阅读交流会,生命化课题教师笔会,大家共同交流读书心得,推荐各自喜爱的书和精读书目;交流自己在教学中的观察、记录,分享教学过程中记刻下的感人事。   
  近来随着博客的介入教育研究,生命化教育又多次在网上探讨教育阅读与教育写作。给教师们极大的鼓舞。当然也培养了一大批的阅读与写作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在当地又影响着许多的教师,这也成为生命化教育课题的一大骄傲。
  六、课堂诊断
  课堂诊断可能是所有教育课题都有的一种研究形式,或说是一种必定的形式。在这里特别提出来是强调,即生命化课题把根扎在课堂,我知道许多课题也关注课堂,但是主持者、倡导者真正深入课堂的时间并不多,其实不用说课堂,就是深入学校的时间都不是很多,而生命化教育课题的主持者每年要在课堂里听课、上课一百多节,与教师一起交流、讨论的时间是相当多的,再加上课题核心组成员的深入课堂时间,那真的一年都有半年多在课堂里,在与教师砌磋,这可成说是课题的一大观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1:09 , Processed in 0.11764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