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照射下的孔子世界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04:2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照射下的孔子世界
――解读《论语》的四大精要
/陶继新
孔子像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孔子的一生并不顺利,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坎坷。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随母亲颜征在迁居曲阜阙里,过着十分贫寒的生活,所以他说自己“少也贱”。在母亲的教育下,他从小即开始了求学之路,且几乎无所不学。所以子贡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正是从小的文化积蓄,使他一直就具有不同一般的精神气质。
  
道德仁艺
  学习《论语》,有一章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既是孔子的教学总纲,也是他一生生存与学习状态的高度概括。
  先看“至于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不是今天如此,明天如此,而是一生如此。他的弟子曾参,就是著有《大学》的那个曾子,对孔子的“道”解说道:“忠恕而已。”一个恕道,一个忠道。那什么是“恕道”呢?恕就是推己之心以及人,“恕道”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什么是“忠道”呢?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自己成功发展了,也希望别人成功发展。显然,这个“道”不是一般意义的思想道德,而是一种至高的思想境界。所以,孔子把“至于道”放在了第一位。
  “据于德”是从道德人格方面谈的。《论语・为政第二》的第一章就是,“子曰:‘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所共之。’”意思是说,只要以德来治政,就会像天上的北斗星居于一定的方位一样,众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边。孔子还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行政命令引导百姓,用刑罚束缚他们,百姓求得的只是免于犯罪受罚,却没有了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仪统一百姓的言行,这样,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守规矩和有归属感。在孔子看来,在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方面,道德比刑罚更有效。
  再看“依于仁”。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论语》当中谈什么最多?谈仁最多,有人统计说是107处。这个仁和礼的差异在哪里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他说:“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两代,是多么丰富完美啊!我遵循周朝的礼仪制度。有人说,孔子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周礼,所以就有了“克己复礼”之说。孔子在恢复周礼方面,显然是有守旧倾向的。不过,在他以仁释礼的时候,却使仁走向了更高的层面。而仁,恰恰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也是他的创造。因为孔子的仁,是定格于生命个体心中的具有高尚品格的思想与感情。尽管他没有对仁作出抽象概括,甚至在不同场所对不同个体所说的仁“千差万别”。但其核心是让人走向精神的高贵与心灵的完善。比如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富有和显贵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不以正当的方式得到它,就不能去享受。贫困和卑贱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但不以正当的方式摆脱它,就不会离开它。如果君子抛弃了仁德,又怎能成名呢?所以,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君子也不能违背仁;不论是在最危险的时候,还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要按照仁的要求去做事。孔子认为,他的弟子颜回就是这样的人。他称赞颜回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说颜回的心里从来没有离开过仁,而别的人只是偶尔达到这一境界罢了。为仁是依靠外力,还是在于自我守持呢?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来,为仁完全在于自己,而不能靠别人。这就给我们指出一条走进仁的境界的路子,就是通过不断地加强内在修养,才能抵达这一高层的精神境界。
  关于“游于艺”,《论语》中有这样一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看来,文、行、忠、信是他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不是死学、苦学呢?不是。孔子说:“人之为学,常苦其难而不悦者,以其学之不熟,而未见意趣也。”这里所说的“意趣”特别重要,就是要“游于艺”,即进入快乐甚至审美的状态。生命个体学习本来是探索未知、获取智慧的一种快乐过程,是一种幸福的心灵之旅。但是,现在不少中小学生的学习却变成了一种心力交瘁的苦役。孔子不然,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说“知”在知识层面,“好”在道德层面的话,“乐”则走进了审美境界。在《论语》“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回答孔子所问完全不同于子路、冉有和公西华,他的志向竟然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没有想到的是,孔子却喟然而叹曰“吾与点也!”看来,这里孔子所叹更多的是一种对游艺状态学习的欣赏。《周易・系辞》有言:“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可见,学习的至高境界在于“玩”,在于“艺”。
  看来,“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但是对孔子整个人生精神境界与学习追求的一种高度浓缩,也是我们今天教育应当遵循的理想规则,还是我们现代人走向高层境界的必由之道。
  日前,位于华中师范大学西门附近的童学馆内,50名3岁至6岁的“童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身着汉服,头戴冠冕,依次坐在孔子画像前的蒲团上,三拜孔子。 叶茂林摄
  孔颜乐处
  有的学者认为,世界上有三种重要文化:一是美国的罪感文化,二是中国的乐感文化,三是日本的耻感文化。
  说起中国的乐感文化,就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孔颜乐处”。我们在学习《论语》等儒家经典文化时发现,“孔颜乐处”并非一种自然性的快乐,更不是阿Q自嘲式的快乐,甚至也不是一种道德的快乐,而是一种超道德的具有本体意味的审美快乐。它不是在专门追求“乐”的情况下实现和获得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平常的心态自然而然地获得的,具有生活的“无欲”、情感的“中和”和心灵的“宁静”等特质。孔子与其弟子颜回则是这种快乐的典型代表,故有“孔颜乐处”之说。因为孔子与颜回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能保持乐而忘忧的情怀,始终拥有精神的快乐与心灵的安适。而由这种文化情结形成的文化现象,才是真正意义的中国式的乐感文化。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学而》的第一章。有人认为,这是谈学习的,特别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但如果认真地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是谈修身的。如果解释为:“复习了再复习,不是很愉快的吗?”显然与事实不符。复习再复习一般是不会快乐的。那么,应该怎样解释呢?这里的“学”,主要是谈做人;这里的“习”,主要是反复实践。孔子关注修身,不尚空谈,注重实践,他本人就是一个实践哲学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做人,在做人中不断地感受生命的提升。作为一直追索人格成长的孔子,正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体味做人道理中感受快乐的。如果说这是从内在感受上谈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则有了外在因素的参与。张居正在《论语别裁》中说:“夫为既有得,人自信从,将见那同类的朋友皆自远方而来,以求吾之教诲。夫然则吾德不孤,斯道有传,得英才而教育之,自然情意宣畅可乐,莫大乎此也。所以说不亦乐乎?”有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谈的问题不理解,甚至有一定的抵触时,一般人往往会不高兴起来。孔子不然,他是“不愠”,也就是不怨怼。因为他处于心灵平静的状态之中,而且对各种不同的意见都能容纳,即使别人提点意见,也会“耳顺”的。做到这些,难道不是君子吗?这样说来,我们就明白了,《论语》的第一篇第一章,恰恰是为孔子的乐感文化奠定基调。
  在《论语》中,还有不少写孔子乐感文化的章节,如:“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不光忘食,还忘忧,不但快乐和没有什么忧愁,甚至连老了都不知道了。所以他说自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说我吃着粗粮,喝着凉水,把胳膊一弯当枕头,却特别的快乐。何以能够如此快乐呢?因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正当的财富和官位,对于孔子来说,就像转瞬即逝的浮云一样。既然没有“富”、“贵”之求,甚至是以贫为乐,又何忧之有?
  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是颜回。孔子认为,只有他才能承继自己的事业。原因虽然非止一端,而颜回的“乐感”情结当是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大多知道孔子称道颜回的一段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家看看,孔子认为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盒饭,一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为什么还这么快乐呢?因为颜回追求的是精神的丰盈,他从孔子那里学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外在生活的困难,已经对他的心灵构不成威胁。看来,“孔颜乐处”的快乐是具有超越一般意义快乐价值的。
修身为本
  《论语》第一篇重点谈修身。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子之所以认为颜回可以传承他的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颜回在修身方面做到了极致。有记载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此说尚待商榷。但孔子的弟子之中,确有内圣与外王两个不同学派。内圣派即修身派,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修身。外王派即入仕派,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做官。前者的代表人物是颜回、曾子等,后者的代表是子张、冉有等。而孔子呢?二者兼得,但却以修身为本。
  大家知道,《论语》不是孔子编撰而成的,尽管其中最为经典的话语是孔子说的。那么,《论语》是谁编撰的呢?是他的弟子,更多的是他的再传弟子。是哪些再传弟子编撰的呢?我们好好地看看《论语》就一目了然了。
  在《论语》中,除了孔子称“子”外,还有谁称“子”呢?称“子”最多的是曾子,曾子是孔子的高足,系“四圣”之一,他还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老师。子思著《中庸》,且系孟子的老师,是位了不起的大思想家,而且继承了曾子的修身思想。子思最有资格编撰《论语》。我个人认为,《论语》是以子思为代表的一批关注修身的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他继承了曾子修身为本的思想,甚至有些弱化了入仕从政的思想。曾子所写的《大学》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只有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论语》开篇先谈修身就不足为奇了。即使第二篇《为政》,也多与修身联系在一起,认为不修身无以从政。所以,其中谈了很多孝的问题。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说孝顺父母就是让他们吃好、喝好,现在的一些贵妇人养的小狗、小猫,吃的比一般人还要好,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孝不仅是满足父母物质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满足父母精神上的需求。不然,与饲养犬马便无区别。所以,孝敬父母,关键在敬。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使父母有了一些错误,在给其提意见、建议的时候,即使父母不听,也还要敬爱如初,不能违背,一如先前地劳作而不怨恨。所以,在《论语》中,不管是孔子,还是他的弟子,特别是修身派的弟子,多是把孝作为人之立身之本。
  《论语・子罕第九》中有一章:“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说,孔子从来没有猜疑,武断,固执,求私利这四种毛病。孔子弟子认为:“此四者,人情之所不能无也。若我夫子,则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未事之先,无有私意,亦无有期必。既事之后,未尝固执,亦未尝私己。其心如镜之常明,略无一些蔽障。”修身抵达这一层次,自然已进高层境界。但是,在修身方面,人们一般往往出现问题,于是,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在孔子看来,有的人不去修养品德,不去讲求学问,知道义的道理却不能躬身实践,自身有了缺点也不能改正,这是令他特别忧虑的事情。
  修身不能浅尝辄止,要有厚重的思想积淀才行。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这里的“重”,好多人都解释为庄重的意思。其实,这个“重”,是指思想品格的厚重。有了这个“重”,才能真正具有威严,不然,学做人则是不稳固的。所以,要忠实守信。“无友不如己者”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见到朋友的优点,哪怕是一两点,都要好好学习,不断地为自己的思想品德增值。因此,如果有了错误,就不要担心改正。
  和颜回一样特别注重修身的曾子有一段大家都知道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说自己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在传授给别人东西的时候,自己实践过了吗?曾子“每日三省吾身”这一慎独式的自我省检,把孔子的修身之说推到极致。对于最后一句“传不习乎”,李泽厚先生甚至说可以理解为:“自己所讲授、所写作的东西,认真思考过、研究过和实践过吗?”这对当今一些人言行不一、品学分离,甚至剽窃别人的东西不以为耻者,当是一种警示与教育。
  这样看来,我们学习《论语》,首要的是在修身上下功夫,要学做人。不然,所读、所学只是在浅层次徘徊。
身穿汉服的小男孩 叶茂林摄
  君子品格
  大家在《论语》中经常看到孔子谈君子,尤其经常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谈。那么,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呢?
  大家知道,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对此,有的人,特别是女性,说起来就会义愤填膺。其实,这是不了解其中的真义造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女子与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甚至没大没小;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怨恨。如果我们看看孔子说的另外一段话,就可以理解了:“天下的人,唯有妇人女子与仆隶下人最难畜养。”
  “若是昵近他,他便狎恩恃爱,不知恭逊之礼,是近之不可也;若是疏远他,他便失去所望,易生怨恨之心,是远之不可也。此其所以难养也。”李泽厚先生甚至认为这句话“相当准确地描述了妇女性格的某些特征。对她们亲密,她们有时就过分随便,任意笑骂打闹。而稍一疏远,便埋怨不已”。他认为:“这种心理性格特征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只是由性别差异产生的不同而已;应说它是心理学的某种事实,并没有褒贬含义。”小人呢,李泽厚先生说:“作一般人解,或作修养较差的知识分子解。”据我理解,小人应是没有文化与地位的人。
  大家知道,孔子的“有教无类”虽然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教育革命,但是,他并没有收女人作弟子。由于当时的女性没有经由文化的熏陶,也没有地位,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就可能与没有地位与文化的男性“小人”属于同类。现在男女都一样,女的经过学习,也有了文化,有了地位,就不会再与孔子所说的“小人”同属一类了,甚至可以是君子了。
  这样看来,孔子心里的君子,是既有文化又人格高尚的人。小人则是不如君子那样高尚的一般人,并非今天我们所说的坏人。孔子追求的是一种君子人格,特别是将“人格”纳入其中之后,就有了一定的道德诉求。于是,在《论语》中,就有了许多关于君子和小人对比而谈的经典语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反问道:“不忧不惧,难道就是君子吗?”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内在反省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事,又有什么忧愁的,有什么恐惧的呢!心里坦荡,自然没有忧惧了。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曾经在陈地连吃的粮食都没有了,跟着他的人都病了,爬不起来,生命受到了挑战。子路沉不住气了,甚至含着怒气质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老师你不是君子吗?君子也有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很从容地回答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是的,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但他可以坚守着固有的人格;但小人就不同了,一“穷”,就守持不住自身,甚至无所不为了。孔子所追求的这种君子人格,恰是现在很多人所缺失的。所以,学习孔子的精神,一定要对照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改变自己,使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这才是得其要旨啊!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13日第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5:09 , Processed in 0.13578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