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王小妮的《上课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20:0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读王小妮的《上课记》
    文◎吴海丽



    一直只知道王小妮是个诗人,但没有读过她的诗。直至读到她的《上课记》,“王小妮”这个人和她的名字竟一下子刻在了我的心底里。她有着忧国忧民的诗人情怀,有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她在学生的心田写下相信未来的诗句,给每一个善良的人以深深的慰藉。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成天跟孩子们打交道,喜欢记录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教育人的教育手记也读过不少,但读了《上课记》之后,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全书由《2006,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2007,投入情感是最重要的》、《2008,我们都是主角》、《2009,抵抗陈规戒律》、《2010,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等五部分组成。王小妮以温润的情怀、睿智的思考,用诗性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六年教学生涯中,她和她的学生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担忧,记述着自己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虑。
    都说社会现实很逼仄,教育生态很无奈,而王小妮的《上课记》在给人一种久违了的真诚之外,也让人对未来多了一份希冀!王小妮,通过她的教育努力,以及她对自身的剖析和改变,让我们对如何做一个“好教师”有了更深地思索与感悟。
    一个“好教师”,应当用温婉的情怀,善意地引导学生找回真正的自我。
    王小妮的学生是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刚刚从高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他们刚刚为获得的自由、获得的解放而欣喜若狂,以至于兴奋到有些人表现出无所适从。那么多年的从上而下的灌输,很多孩子习惯了“被安排”,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习惯了随大流说“好的”,习惯了对生活、对社会漠不关心,习惯了鼓掌通过……王小妮很忧心,她想:“我有责任告诉他们最近世界上正在发生着的事情。”于是,“十分钟时事”的新闻课诞生了,但学生们却不习惯王小妮老师那么“卖力气”,不习惯王小妮老师给他们表达的自由,不习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更不习惯做自己思想的主人……王小妮从未对这群乍看起来没有生气的孩子失去一丝信心与希望,她说:“我的最大优势和劣势都在我是过来者,我的失望比他们更真切更深厚,但我要说希望还在……”因此,她像农民一样努力地播种着人生的信念、生命的价值,虽然没过多久她就意识到“我们本来就不在一个对等的角度,付出不一定非要等同于收获”,但她依然坚持带着孩子们关注新闻、关注社会、关注细节……终于,“十分钟时事”的新闻课,学生们从一开始的稀稀拉拉的反应,到后来的侃侃而谈、个性评论,他们身上久违的真正自我开始觉醒,并逐渐演绎成绚烂的生命印迹!而王小妮也亲历着这些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成长和“社会意识”对他们的滋养。
    一个“好教师”,应当用自己的努力,真诚地帮助学生去拥抱“梦想”。
    王小妮的学生们——这群十七八岁的孩子有的其实很自卑,被录取到那样一所边远海岛的大学,被调配到那样一个不被看好的专业,本身就在某种程度上消弭了这群年轻生命曾经怀揣的梦想,所以他们才会过得那么浑浑噩噩。不想上课时,座位空空的;不想听课时,趴着睡觉;不想学了,调换专业,甚至有人前几日过得轰轰烈烈、阳光灿烂,眨眼间却跳楼轻生。在王小妮的笔下,有这样一个令人心痛的细节:来自底层的孩子,为了拥有奖学金,为了争得仅有的几个名额,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低着头,装着若无其事地举手,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凉与无奈!为了养家,父母外出打工留给他们的是灰白而孤独的童年,王小妮在《温暖》的末尾这样记录:“大部分孩子的求学生涯并不是在父母身边度过的,父母要出外挣钱去。我觉得他们都需要一间小教室的温暖。”是的,就这样一群孩子,一首麦豆的《荷》就可以让他们听得那样安静,而后沉默。这一切,看似水平波静,其实暗潮涌动。
    王小妮兴致盎然地带着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走进诗的世界:方言朗诵、表演、请诗人来读诗、讲诗,鼓励孩子写自己的诗。纯真的孩子们让她感到温暖:校园里紧紧追上来的脚步,圣诞节夜递上的苹果,送上的祝福,邮箱里挤满的稚嫩、充满信任和希望的诗、小说和记录,无一不跳荡着年轻的生命挣扎、向上的美好。李亚驹、晏恒瑶、邓伯超、梁毅麟、田舒夏、卢小平、何超……诗人用笔记下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名字,还有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他们或年轻热情,或对生活无限憧憬,或表面沉默心里却藏着丰富纯净开阔的世界,或对集体充满无限的期待,或倔强……梁毅麟在关于“梦想”的作业中这样写道:“保持正直、清醒和善良,到死。死时能向自己微笑,不对任何人怀有愧疚。”他们就这样在彷徨、懵懂与挣扎中努力地向梦想靠近,也许这些改变正是对王小妮 “人生课” 的最生动的诠释。
    一个“好教师”,应当用严肃的态度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活,在寻常的日子坚守教书育人的信念。
诗人王小妮转身当教师,源于和崔卫平的一次聊天,崔说王小妮能做老师,理由是她能循循善诱。读了《上课记》,我感觉到崔卫平的识人之准,更感怀于王小妮“试着做一个好老师”的信念。不管她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走上大学的讲台,但当她站在上面的时候,当她用文字留住和学生们“相处时发现的有趣的部分”的时候,她也在经历着自身的蜕变和认识的飞跃,这份自觉的改变也启迪着我们如何克服庸常的生活可能会带来的倦怠与停滞。她在前言中这样说“在高校做了六年老师,上了六年的课,我相信做一个好老师并不难,真正的问题远比做个好老师复杂得多。而去上课更是个学习和自我梳理自我更新的过程。”无论对王小妮而言,还是对学生们来说,这些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或讨论新闻,或洞察社会,或呈现生活,或读诗,或用方言表演、朗诵的时光,应该都是人生的一场洗礼,孩子们开始从迷茫、懵懂、麻木走向清醒、渴求和热烈,诗人则在担当、忧思、实践中重现坚定了对未来一代的希望:“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也许付出努力能启动这些年轻人身上潜行的未知的力量,也许他们能在漫长的日常中坚守自己。”
    除了上课,而“记录和写作的过程,也是审视反省自己的过程,从一节课的准备开始到一个学期的终止,不断地自我调整修正,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者的角色,这变化丝毫没有被动性,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一个今天意义下的好老师。”作为诗人的王小妮,用文字找到了一条认识自己的小径。其实,当每一个有心的教育人都如她一样愿意把关切的目光投向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时候,我们将会体验到教师这一区别于一般职业的成长感和使命感。虽然诗人在六年的教学生涯中内心总是感觉“一个人的想法和力量太渺小太不切实际,一丝一毫改变都是妄想。”可是,她依然说:“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读着,读着,我就这样喜欢上了王小妮的这本《上课记》,因为它是那样真实而又毫不留情地撞击着我的心灵:如果,要做一个好老师,不妨像诗人王小妮一样潜下心以飞蛾扑火的姿势,“卖力气地”上好每一堂课,“卖力气”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14 , Processed in 0.09786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