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要回到生命的现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0:3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要回到生命的现场
张文质
刚才为学生们做的《认识你自己》这个讲座的主题,是我和钟校长商定的,上午我进教室听了三节课,当然,只是走马观花式的了解,不过一进教室你就进了教育现场,也就是生命与生命互动的现场,这样的走进至少有助于我给学生讲座时的一个基本把握,我发现学府中学的学生确实特别“兴奋”——乐于倾听、善于互动,还可以说喜欢也能够提出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我同样感到很兴奋,孩子们也激活了我的思维。这样的对话是一种精神享受。
    在回到我给各位老师讲座的主题之前,我先说说前几天我在福州一所高中听课的情形。我听的是高中一年级的两节课,一节是通用技术,另一节是语文。上通用技术这门课的是位年轻教师,真是一位帅哥,外表很酷,一节课上下来应该说他的学科素养是不错的。我还是从头说起,我首先比较注意观察他是怎样“进入课堂”的——他上这门课可能要教好几个班级,我没有去了解到底有多少个班级,这一点对一个教师而言,其实是相当大的挑战——当他来到教室之后,我注意到,他始终站在讲台上,偶尔会和学生做个小动作或表情,看得出来他很紧张,在这种场合,课堂的私密性被打破了,你的对象感产生了错位——你到底为谁上课呢——另一方面,我也想在这样的课堂我到底能看到什么呢——我只是发现这位年轻教师始终都处于“等着进入课堂”的状态,他既无法克服自己的紧张,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将这种紧张传染给了学生。在这里,我关心的是教师的眼神和身体姿态,我发现在这等待上课的过程他的眼神一直是游离与飘忽的,我猜想这个班只是他教的很多班中的一个,他几乎很难叫出班上任何一个学生的名字,这些学生既熟悉却又无法具体化,他跟学生眼神交错时,不是一种交流与会意,而是,差不多就是“我们都在等待着任务的序幕的拉开”。
其实,我虽然用心地感受着课堂,但并没有如此强烈的“感触”,这些是听了第二节语文课之后,我又“倒着回来”强化自己的发现的。
     第二节上语文课的W老师我原先也认识。她的课又让我加深了自己对课堂的一个“心得”:好教师就是在课堂上显得比平时更漂亮的人!W老师的课也是从“等待”开始的,不过她不消极,她一直走到每一个和她说话的学生身旁,轻松地叫出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名字,是的,她是在与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有名有姓的孩子在说话,他们都是真实的人,他们会用心地分享着自己的话题——从分享开始的课堂一定会比较精采——正是因为彼此熟悉,这样的课堂大概也会更为自然、真诚一些吧。我不由地想到美国教育家鲍耶所说的,他说最好的学校应该是学生数只有三百人的学校,他们彼此都能够叫出对方的名字。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技术问题”,教育从来都意味着师生间的情谊相通、精神共融吧,要不,我们的课堂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我再说说“速度”。通用技术课上得相当快,仿佛原先处于紧张等待中的年轻教师醒过来了,开始了自己的快跑。听完课后,我和学校的教导主任聊了一下,我说我终于从这个课堂上看到了“多媒体”是多么的有害:传统的板书,如果学生抄得比较慢,他可以在老师进入下一个环节时继续抄,反正它都在那里,但多媒体就不行了,鼠标一点,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点痕迹都没有,不知是它助长了教学速度的快,还是教学速度的快使它成了没有任何生命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说实在这节课几乎都是在教师的“快讲”和多媒体页面的“快闪”中度过的,为数不多的几次提问,教师叫不出一位学生的名字,这一点也证实了课前我对教师的观察。我仿佛也明白过来,应试教育的特征之一也在于“速度”:足够大的信息传授容量,所有的讨论、思索、停顿和动手尝试都取消了,课后则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补充、进行强化练习,但所获得的那些可怜的知识完全与生命无关,也根本难以在每一个生命个体具体的生活上得以还原。
    而W老师上的语文课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这一节课她讲的是修辞手法,就老师的“修辞学的教养”而言说不上任何的广博、独到与深刻,甚至我还有这种感觉,教师的备课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的精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的“慢”,比较胖的老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也是慢的,但正是这个慢应证了日本教育学者佐滕学所说的,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这两节我都是昨天听的,现在我如果回忆一下,第一节课的大部分内容我真的一点都记不起来了,当然这可能是我自身的责任,而第二节课,就是这会儿我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生动、耐人寻味的场面。在座的各位老师可能会关心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怎么办,这是我谈及“教育是慢的艺术”时教师们经常问及的问题。今天我不展开这个话题,我只是想说,我们更需要对“手术本身很成功,但病人死了”的课堂有一些反思,这样才能从对速度的迷恋中返回到真实的、具体的、有各种各样差异的课堂,这才是教学真正的开始。
    同时,我相信凡是和我一样听过这两节课的老师一定都看到,在快速行进的课堂学生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队,在课堂上教师是不可能关注到学生这种状态的,一切都要等到考试来测试,但是到那个时候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已经晚了,同时他还必须独自承担所有学习的责任。所以,在这样的“速度”中你看到的只有紧张、单调、被动,看到的只有教师对课堂的主宰、盲目和慌乱,没有交流,没有问题的提出,也不可能有意外的惊喜。同时我还想说,只有独奏没有对话的课堂不仅对学生是一种伤害,对教师更是如此,首先他的教学往往很难得到学生情感的回报,这一点任何一位教师都很清楚是怎么回事,教学工作的疲劳不仅是因为劳动的强度,还因为我们在课堂中得不到即时的笑声、放光的眼神、会心的情感碰撞等等滋润,在这样的课堂教师真的成了唯一的输出者,没有挑战,甚至也不需要“临场的智慧”,你说哪位教师长此以往能够不越教越笨?
    说实在,我听完第一节课时对学生的状况感到很不安,我自己的孩子现在也在读高一,我没想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是如此的笨拙、羞怯、语言能力低下,虽然我知道这应该不是学生真实的状况,但是我更不希望他们被“造就”成这个样子,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好在语文课让我的担忧一扫而光,我看到几乎每个问题都是所有的学生在举手,有时还出现了抢着发言的情况,每次发言之后马上就是自发的掌声和快慰的笑声,有的孩子的发言更是句式复杂而富有灵性,充满了意想不到的独特的观察——我由衷地感受到不是今天的孩子对不起教育,而是,基本上是今天的教育对不起这些孩子!
    同样是高一的学生,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这是我听完课后沉思的最大的问题,我深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生命意识才是学校文化中最具意义的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道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作为具体的一个人在影响、默化、润泽着他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是通过这个具体的人而在型塑着更多具体的人的,这样的影响对成长中的儿童而言真的是直接、持久、深刻,我们最需要花费的心力也就在于这样的教育自觉上,目光向内才可能知道自己的责任,才可能知道一切变革正因为“我”的参与而变得更有可能。
    我的女儿就在这所学校就读,我来到学校更多的是以一种父亲的心情。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它到底会对学生一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它成全的是什么样的人,多年以后,我的女儿一定会回忆起这样的一所学校对她而言很多意味深长的生命场景,那几天我也带着一个父亲的心情,来到了现场。
    正好中午吃饭时,雷老师也谈到老师的眼神、身体姿势,包括教学中的快与慢的问题。今天还受到雷老师的“肯定”,说我倡导的课堂节奏放慢一点,其实就是让孩子回到他真实的状态里面,就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回到真实的状态。你要知道他已知什么,不知什么,知道他所期望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所以按照这种教学思路,有时候它是比较慢的,他需要有更多点儿的耐心,更多地回到孩子原初的状态。什么叫原初的状态,就是每一个人都成为发现者,每一个人都成为探索者,这种状态就是原初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比较慢的。但是教育啊,微妙的地方恰恰在于,有时候看上去慢一点,但是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多体验,更多的感触,获得更多的问题,问题的萌发是需要时间的,需要老师有期待的,他才可能萌发出来。如果你没有期待,课堂那种快速化,就像一列快速行驶的火车一样,你是看不到风景的,你没有停留,没有回味,没有咀嚼,甚至连课堂上那种会心微笑,眼神的交汇都是比较少的。日本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佐藤学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他需要一种慢慢的沉淀,才可能留下真实的东西。但是我们有各种压力,包括考试的压力,包括硬性教学进度的压力,课堂总体感觉是较快的。有一年我听了150节左右课,从小学到高中听下来,给教师提了8条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把教学的速度适当放慢一些。
    再谈谈课堂上的独奏与对话。说实在地,在课堂上,在对学生很无知、不了解的状况下,课堂很容易变成独奏,一言堂。我刚才说到那次在高中听课有个很惊讶的发现,在那个独奏的课堂里面,你发现孩子很怯懦,害羞,不敢说话,孩子在课堂上站起来很拘谨,孩子回答问题声音很小,孩子见解很肤浅。到了那个语文老师班上,孩子的奇思妙想让你惊奇,同样的是高一的班级,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其实就是独奏课堂和对话课堂的差异,如果你的课堂是一个对孩子充满期待的课堂,一定是对话的课堂,是一种分享的课堂,一种共鸣的课堂,注意,只有在这种共鸣的课堂里面,孩子才会让人惊奇。今天我听的课和讲座时与学生的对话,我们就能感受到孩子有很多让我们很惊奇的地方。我们经常要思考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课堂的?其实这也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所谈到的一个观点:他说教师进课堂,他是带着他的全部生命进课堂的,而不是仅仅带着某一个知识、某一个希望,他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人进课堂的,所以在这个具体的人所营造的课堂里面,孩子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有时候你会觉得很奇怪,同样一个班级,换了一个很高明的老师,孩子的变化千姿百态。
    我有次在福州上了一节初三的《泰坦尼克号》,为什么去上了这节课呢,因为我先听了上一节老师上的同样的课,我感觉到孩子怎么这么拘谨啊,就跟负责拍摄的导播说,下面让我再上一节,后来就上了一节课,主题叫《爱是不能忘记》。因为前面上课的老师一直在回避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情感,就是爱情,孩子在课堂上几乎一直处于被动应答的状态。课堂教学的境界有三个层面,第一层被动应答,你问我答,有时候你问我还不能答,有时候你问了我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回答。被动应答的特征是课堂上绝对不会有惊人的发现的,也很难有一种问题的挑战,被动应答课堂往往是知识越传越少,是孩子理解力受到限制的课堂,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课堂,孩子是怯懦、无知、肤浅、浅薄的,这是无趣的课堂。所以我说一所学校没有惊奇,没有意料之外,没有异想天开,这所学校是不幸的学校,也是让人很难受的学校,这是被动课堂。另外一种叫主动适应,孩子提高一个层次了,也知道老师的教学习惯了,他主动适应,知道老师状态,所以课堂上也能够有一种互动,但是主动适应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教师的问为中心,不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不是以孩子的理解状态、思维状态、思考状态、问题状态为中心。当然最好的课堂是自主生成的课堂,只有自主生成的课堂才能构成了对老师的挑战,也构成了对其他同学智力的挑战,也能够带动更多的同学,那种思维的奋发,那种思维的觉醒,可以这么说,在这种课堂里面,老师的紧张,不是外在的紧张,不是有校长在场,什么人在场那种紧张,而是内在的迎接孩子智力挑战的那种紧张。说实在的,我们面对这样孩子的时候,意味着你要迎接挑战,你要迎接你必须面对的不知,甚至学生的问题越出了我的知识的边界的这样一种挑战。也可以这么断言,只有在这样真正具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师才可能有真正的专业发展。课堂孩子的生命状态,也在塑造着教师的思维状态、阅读状态,包括现场的智慧状态,这就是帕克•帕尔默所说的,教师进课堂,他是带着他的全部生命进课堂的,而不仅仅是带着某一个学科知识,某一个很专门的、很狭窄的好知识。这个时候我们就感到这个课堂真的是一个诱惑,是一个期待,是一个意外。
    我想随着这个话题,提出我的几个关键词。我考虑了四个关键词,生命、生活、生态、生长。这四个关键词,大家还可以到我的博客上,生命化教育网站上去看,我会把点点滴滴对课堂的感受,写在“给远方朋友”的信里,看上去很飘逸的问题,但是里面有很多是我对学校、对教师的观察所提炼出的对教育、人生的自己的见解。还有,我回去以后也很想写写学府中学的细节。上次到深圳龙岗清林小学写了15个细节,今天到学府中学,进入我们学校的生命现场,也发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00:51 , Processed in 0.11387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