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熊丙奇:一人两次夺“状元”是佳话还是笑话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4:4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熊丙奇:一人两次夺“状元”是佳话还是笑话

高考改革不只是在现有框架内的小修小补,而是应该让学生手头能够拿到多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能够自由选择高校

  

资料图:刘丁宁 图片来源网络




【背景】2013年,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在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回高中复读,并在今年以666的高分再次拿到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
事件一经曝光,就成为各媒体的报道重点,有网友称,既然理想的学校是北京大学,为何不坚持自己的选择,而耽误一年时间复读?更多的网友戏称刘丁宁为“女学霸”,并在网络上演绎成一段“励志”故事。
刘丁宁一人两次夺得高考状元,是佳话还是笑话?其背后折射出哪些不合理的制度设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虽然很多人称这是一个“彪悍”的“学霸”,从港大退学复读,两年连续成为辽宁省文科状元,但并不算一个完美的例子,高考一考定终身,集中录取,录取以后,无论你到哪个学校,这次的成绩就作废了。如果考生可以考多次,一个成绩可以管2年,还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吗?这样的例子本身就反映出中国缺少自主选择的制度,在没有自主选择的情况下,她要么继续“忍受”,要么退学复读。
在国外,考生即使已经升入大学,也可申请转到其他学校,而中国尚不能自由转学。熊丙奇说,“我们是高考录取,转专业都很难,更不用说转学了,在清华大学读书,你想转到二本院校都不可能。如果学生有自主选择,她完全可以凭借高考成绩申请转到北大,而不用再复读。”这与计划办学、招生密不可分,现有体系基本是行政教育,而非教育家办学,学生基本没有选择权,不可能在中学选择课程,也不可能选择学校。
中国每年有100万到200万的复读生,熊丙奇认为,在现有制度下,刘丁宁唯一的途径就是复读,继续参加高考。刘丁宁式的“学霸”表面是彪悍人生,而背后则是制度自身的困境。深化高考改革应是大势所趋。
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加工厂,但是考生们却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权利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还有选择的权利,因为在计划框架下生活得太久了。”熊丙奇建议,高考改革不只是在现有框架内的小修小补,而是应该让学生手头能够拿到多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能够自由选择高校,有了选择权,也将进一步拥有对高校的评价权和监督权,进而对权力形成制约。
选择权应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根本就没有选择权,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很少关注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学习的自主性,受教育者就是被规划、被管理的对象。
(财新见习记者 周东旭 采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6:13 , Processed in 0.13766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