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丰富的阅读来激活丰富的心灵——与刘铁芳教授对话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01:5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丰富的阅读来激活丰富的心灵——与刘铁芳教授对话
时间:2009119日下午
地点:开福区东风小学多媒体教室
对话参与人员:
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以下简称“刘”)
“开福教师书香滋养小组”成员:文峰(以下简称“文”)、邱晓燕(以下简称“文邱)、王莺艳(以下简称“王”)、罗湘其(以下简称“罗”)
主持:吴春花(以下简称“吴”)
整理:唐泽霞
对话实录:

吴: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教授!刘教授您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您面对面交流。刘教授您的很多书比如《守望教育》、《教育讲演录》已经成为我们学校老师的必读书目,在座的都是您的粉丝。

刘:谢谢大家。

吴:今天还有我们书香小组的其他老师和您面对面交流,让我来介绍一下: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的文峰老师、 清水塘小学的邱晓燕老师、东风小学的王莺艳、罗湘其老师。
其实刚才我们从对刘教授的介绍中都有所了解。您一直致力于教师的读书,比如您组织的“麓山之友”读书沙龙。我们想了解为什么您这么关注教师的阅读呢?

刘:怎么说呢,对于我而言,更习惯的空间是站在讲台上,和学生没有距离,至少没有这么远的距离,和学生随意交流。今天这个平台,更适合于秀,让领导出席,现在变成了老师间的交流。我不是很习惯这种很正式很隆重的交流,我更习惯于随意的交流。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我看作高高在上的专家。我想我今天到这里来是作为三个身份。第一个是老师,我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每天生活在对教育生活的期待之中。第二个,我到这里来非常真切地感受到大家的一种对于教育的理想的情怀,特别是前面三位老师,应该说都讲得非常好。这是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那就是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本身情怀。第三个,我们大家都是作为爱书者,正是因为三个共通的身份,我们才可以坐在一起,随意的交流。没有必要把我和大家隔得这么远。
至于我为什么这么重视读书,这个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第一,我喜欢读书,第二,我喜欢我周围的朋友和我一起读书,我想这就是最基本的的理由,真的。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东西,有很多很多闪亮的东西,但是只有读书,在静静地读书过程之中,那么我们的心才可以听见我们自己的声音。所以,当我们过于在喧闹之中的时候,也许,学会在书中听听我们自己,应该来说,不失为生存的一种基本姿态吧。

吴:的确,刚才我们从唐泽霞老师的讲述中就知道,刘教授不光自己读书,而且身边的人也在读书,而且您已经带动了很多人读书。像我们的文峰老师,在我们小学男老师是不多的。他读过您所有的著作,是您忠实的粉丝,所以他早就想抢话筒了。

刘:我插入一句,我感到很遗憾,前面三位老师发言,竟然没有一位男老师。(众笑)

文:提到读书,我想说几点。我在湖南师大文学院读书时,很少关注教育书籍,那时候就听说过刘老师,但没怎么了解。后来参加工作,才开始接触刘老师的书。最早的一本是唐泽霞老师刚才提到的《守望教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封面有着很酷很帅很睿智的刘老师照片的《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我包里其实还带着这本书。不能讲我是您最忠实的粉丝,只能说是一个信老师,信老师道的人。

吴:谢谢文老师,他的讲述道出了我们很多人的心声。我们书香小组的老师今天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哪位最先向刘教授请教?

邱:刘老师您好,我是清水塘小学的艺术老师。两年前,我被糖糖老师吸收到您的麓山之友沙龙,并参加过一些有关教师阅读的在线研讨活动。对您我一直非常敬重……

刘:我插入一句,我这个人最怕表扬(众笑),所以请少说客气话,实实在在交流就行。

邱:我说的是实在话。第一次读您的书,是来自罗炜老师的推荐,我到绿叶书店一口气买了您所有的著作,《生命与教化》、《追寻有意义的教育》、《守望教育》等。当我读到那些文字的时候,我产生了深深的震撼,也产生了敬意。我一直认为,高校的老师一直是高高在上,当我发现您那么关注基础教育工作的时候,我非常震撼。在您这个真正的读书人面前,我觉得自己真的是沧海一粟。作为小学艺术老师,我们该怎样在阅读中提升和丰富自己呢?

刘:在艺术上,你是我的老师。所以我一定要说,作为一名艺术老师怎样来提升自己,可能有些难度。

邱:那这样吧,我先谈谈作为艺术老师,是怎样提升自己的好吗?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第一本指导性的读物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那是基本功比赛发的奖品……

吴:邱老师,我想提醒一下,时间比较宝贵,能不能长话短说?

刘:我简单插一句。我曾经听过两个艺术老师的课,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教育是一种柔顺的力量》,那个音乐老师教孩子们用用口琴,用的是《茉莉花》的曲子,在这个中间,我有很深的感触。艺术老师,特别是有母性的艺术老师,真的就像妈妈一样的,给孩子以柔顺的抚慰。当时,班上98%的孩子都卷入进来,只有个别孩子某些时候有些游离。所以,艺术是一种卷入,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作为艺术老师,怎么样很好的理解艺术对于儿童的童性的抚慰,这是个很重要的主题。所以我们一方面可以看艺术方面的书,来理解艺术的真谛,另一方面,看关于艺术教育方面的书,特别有一部很好的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讲的是一个音乐老师,怎样把一个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转变成一个找到自我尊严,找到自我在他人在学校中间的位置,从而成功的确立了自我,使原来荒蛮的心灵变成柔顺的心灵,这样一个教育的过程。艺术教育本身,也是一门艺术。所以仅仅增加艺术书籍的含量还不太够,还可以增加这样一些东西,包括艺术教育的哲学,包括一些比较好一些的对于教育的理解。第三个方面,理解儿童。儿童哲学类的书,如周作人的文章《儿童的文学》,在我以前编的《新教育的精神》书里有收录到。读一读,看看他们怎么理解儿童的。所以,怎样理解艺术,理解教育,理解儿童,艺术教师的阅读应该包括这三个方面。

邱:谢谢刘教授!
吴:我想不管是什么学科老师,阅读都可以分成三个层面,一个是关于儿童阅读,比如儿童的心理学、人格等;一个是教育学,教育技巧案例型;再有就是学科的本体知识,如艺术老师关于艺术专业方面的知识。语文老师就是文学理论方面。是这样理解吗?

刘:对。整体而言,教师的阅读包括三大块:学科方面的知识,教育技能技巧,理解生命、理解儿童、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这是大致的三个方面。但是,中间有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就是你刚才讲的,理解儿童,比方说心理学,教育的技能技巧方面,对我个人而言,我不太过于注重技巧,不很赞同把学生看作纯粹心理的对象,所以,我认为的理解儿童,是把儿童看作是健全的独立的活生生的生命,是一种理念和意识层面的,对于教育本身的理解也是一样的,就是我们要意识到一方面教育的技术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的改善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仅仅是提供了好教育的基础,提供了作为好教育的基本条件,绝对不等于好教育本身。好的教育来自哪里?好的教育来自好的心灵,来自教师更高的卓越的人性,所以我们一直是以提升教师的优良人性,提升教师的心灵生活境界作为阅读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把阅读的目标看作是肢解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和对学生的一种心理学化的保护。

吴:刘教授,您说得太好了。其实,刘教授您所说的我们经常在思考,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每个孩子有个体的差异。我们老师经常有这样的困惑,读一本书,观点很好,很赞同,但放到实践中,就发现有距离。

邱:我也有同感。感觉到理论指导与实践有难以逾越的距离,遇到这种情况,您该怎样来处理呢?

刘:我们说的阅读,或者说理论和书籍,对我们自身而言,它究竟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在两个层面上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它能够直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对于现实中的问题,我们要能够马上找到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提供一种操作的指南。比如说像魏书生,在当代的教育学界能够那么流行,我想这中间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能够提供课堂、包括班级管理一些很实用的策略,大家拿过来就可以照着做,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但是作为教师而言,教育学并是一件很轻易的很容易的事,我们应该看到,教育是应该有一种难度,有一种高度的。在座的老师很多都看了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所以教学是需要勇气的。当把教育转变成一种技术性控制性的,他并不需要勇气,就好像监狱里的监狱长那样的管理。正因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发自内心的,必须促进孩子的内在的精神的生长,或者说是一种精神的历险,我们必须考虑到你怎样才能真正的进入孩子们的内心。美国一个老师说,他总是充满一种失败感,有一种犹疑,总是担心自己没有办法进入孩子内心。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必须超越,超越对于技术化的理解。对于阅读来说,还有另外一种阅读,不仅仅是急于解决当下的问题。所以我提倡一种迂回式的阅读,比如说遇到什么问题,我现在一时半会解决不了,那么你要迂回,而不是直接去解决它,从更高的更基础的问题入手。比如孩子网络成瘾,我不是直接去寻找孩子网络成瘾的阅读方式,而是试图理解,当下的孩子,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呢?在他们的特点之上,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他们?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卢梭,那么卢梭的《爱弥尔》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的现代教育,现在的孩子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们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技术化,人为的人造的现代世界所围裹起来,他们越来越找不到也感受不到生命的原初的自然,所以他们的生命的视野是先行就封闭了的,所以卢梭提醒我们要不断的回到自然,这样孩子们才有可能寻找到他们生命的本色,寻找到自然生命基础性的发展的起点,这才会有教育的重建。你只是一昧地告诫他不要上网不要上网,你没有办法给他们提供一种生命的健全的出路,怎么可能呢?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是迂回性的阅读策略。
所以我们更需要一种迂回性的阅读,就是更多的回到教育的基本问题,在关注具体教育问题的同时,要绕开它,回到教育的源头来思考,这样才是长久的教育的路径,教育思考的基本策略。


吴:目前老师读的书,在市场上买到的很多。有些是经典,但有些是鱼目混珠,读了反而会起到一些误导的作用。您说是吗?

刘:肯定有的。现在是商业化的时代。所以培根很早就讲过,一种市场的导向,把没有价值的东西炒得很有价值。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比如说于丹,很多东西都被抬高了。其实于丹是借用孔子庄子来进行一种心灵鸡汤式讲述,并没有对当下民族心理的发展提供一种路径,所以她并没有提升、促进你,而是迎合你。其实真正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迎合化,所以这就是我跟老师们说的一个理念,也是我最近贴的一篇文章,所以真正的教育绝对不是迎合学生的胃口,而是要尽可能提升生命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要站得更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孩子的一生发展负责,为我们的民族负责。

王: 我觉得我越做越坐不下去了,因为我听了刘教授讲的很多书,我发现我在读什么啊,于丹《论语心得》啊,易中天《三国品人录》,《明朝那些事》,我真的有些自惭形秽。我并不能说我是一个潜心阅读的人。我只能说,我每天都在读,家里的沙发上,房间里,卫生间里,都有我读的书,我也在反思自己,确确实实自己的阅读,属于一种浅层次的需要。我想,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啊,第一,可能是我们中师毕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毕竟没有上过大学,虽然通过自考拿到了本科文凭,但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所以有些书是读不来的,没办法读下去。还有一点,像上了这个年龄的人,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孩子,家里一堆事,所以我就不愿意花很大的精力去读那些难啃的书,所以读书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来,所以就是这种随手阅读、随处阅读、随性阅读,就造成目前读书的浅层次需要了。所以我想请问一下刘教授,面对我的这种状况,有些什么好的建议?

刘:首先我要更正你的观点,第一个并不是中师生就读不好一些书,我也是中师毕业生。

吴:让我们这些中师生鼓一下掌怎么样?(众笑、鼓掌。)

刘:第二个并不是随手读,窗口、沙发、厕所里面都放书就不是一件好事,恰恰是许多伟大的名人读书都是这么度过来的。我也喜欢这样,虽然我不是伟人名人。通过你的讲述我至少发现一点,对于我们而言,比读什么更重要的是阅读本身。我们通过不断的读,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心灵找到一个释放的空间。我想,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管怎么样,这就是读书的第一个层次。但是,你刚才说的问题,怎么办呢,无法深入下去,我想有一点,你现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些书如于丹的读过了,你绝对不会再有再去重翻一下的欲望,比如在座的喜欢读我的《守望教育》,也许个别文章你还想再读,但是有些你可能不会这样。所以我们要读难度更高的。我认为,重要的是有读书的习惯,有对读书的兴趣,然后慢慢的你自然会选择更好的书来读,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包括唐泽霞刚才讲到的,就是你要不断的去树立一个新的目标,真正的要找到好书,真正让自己处于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空间的话,还需要经历一个被动的阶段,比如我们倡导经典的阅读。老师们可能都有这些经验,越是经典的越是拿着就头痛。怎么办呢?这里面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我现在读不懂经典,我找一些写得比较好的解释性的文字来读,包括网上一些好的硕士论文,可能更好的找到阅读的门扉。另一个办法,就是整个这本书你读不懂,但是你总可以找到里面一些浅显的、贴近的东西来读,这也是一种方式,比如说《爱弥尔》,整本书让你读起来有些厌烦,但是前面婴儿期那一部分,你好好读读,找到感觉了再继续,这叫做扩展性的阅读。

罗:看来读《苏菲的世界》就要按刘教授的方法去尝试了。能够怎样让自己读下去?刘老师您好,我是东风的罗湘其,也是“麓山之友”的新成员。记得在四方坪小学听您做“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演讲,非常激动,您的每一句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找到职业认同,是在从教十几年后。我深深觉得,当老师获得职业认同,他在琐屑的教育生活中也能找到职业的幸福。那么,我想请问您的是教师怎样通过阅读,能更好的更早的获得职业认同?

刘:怎么说呢,一个人的发展,有他的偶然性,包括刚才唐泽霞讲的她那种人生的际遇,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就我个人而言,当然我从小就比较喜欢读书,一开始就把读书和当老师结合起来。所以,刚刚走上讲台时,也是比较投入,但是那个时期也比较喜欢读书,所以比较好的把两个东西结合起来了。现在我们是要主动的以阅读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的话,我想怎么样更好的达到一种效果呢?我讲两种方式,一种吧,就是跟着大家走,获得大家普遍认同的有哪些书,比如说,正好前几天我去天津,他们塘沽区也是做我们这样一个事情,做教师阅读节,他们上半年四月份搞英语节,下半年十月份搞读书节,也是做得非常的好,让我感觉到教育的希望。他们设计了一个阅读的书目,一个参考的东西,推荐了三四十本书,十部电影,所以我们总是可以从别人所推荐的东西中找到一些比较好的东西,找到一种专业开窍的路径。一个人一旦遇到好的东西,他的灵魂就不会回到没有遇到好东西时的状态。所以我想第一个,就是努力从别人的经验中寻找一些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我总是跟学生说,有的人大学硕士博士毕业,都没有读过真正的好的东西,但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非常好的东西,那些东西,你阅读它就会感觉心灵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我经常说,我们活在人世间,就是因为世间有一些非常美好的文字。我每次跟大家推荐的,写安徒生的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夜行驿车》,书名叫《金蔷薇》,我说无论你是怎样的心灵,只要你达到了一定的阅读水平,你去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一定会充满着一种感动,你反复读过四五遍,那么你的感动会更深。所以有了这种体验,我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教育的理解,一定会有所不同。这是第一个,努力去寻找好的阅读经验、体验。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积累问题,因为平时我虽然没有很多阅读经验,但在教学中,一定会有很多让我魂牵梦绕的问题,我们有意识的去从日常教学生活中寻找这些问题,然后把问题找出来,我怎么去应对这些问题,很显然,单凭经验是不可能解决的,我要想,这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思考过,有很多人也许已经有很多累积的经验,那么我去寻找相关的经验来充实我自己,这也是一种方式,一种很直接的解决职业生活问题的方式。这是两种基本的方式,一是寻找好的东西,一是直接从自身问题着手。通过这两个方式,我们可以寻找阅读与专业发展这两个东西之间的内在的精神联系。

吴:刘教授,我觉得我可以获得职业认同,如果从阅读这个角度来讲,是我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看完后,我发现我们面对学生,不光是给予他们知识技能,更重要的关注他们的心灵,能够让他们获得自尊感,能够让他们以后作为一个人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这也许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大的价值,因为他是影响人的工作。

邱:刘教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您,比读什么更重要的是阅读本身,但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能给我们一个更开阔更广泛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专家、与爱读书会读书的老师对话。我想请问您的是,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时代,开什么卷更快捷、有效?网络阅读可以替代传统阅读吗?

刘:我想先回答你的两个词语,快捷,高效,这里我想说一点,我们如果把教育、把阅读看做是一种心灵的职业,看作是心灵的事业。那么这种心灵事业为目标的阅读很难说是快捷和高效,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追求快捷高效的同时,恰恰需要的是一种缓慢的沉静的安静的阅读,所以我们如果总是带着一个目标,比如说我刚才说的读《夜行驿车》,如果我们总是带着一个具体的目标去读的时候,我们就很难体现阅读本身的魅力了。所以一定意义上而言,我们既要追求阅读的高效、快捷,但同时也要追求阅读的缓慢性安静,阅读是对于我们心灵的一种缓慢的滋养。所以我们既需要功利性的阅读,又需要一种教养性的阅读,一种基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体性阅读,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网络阅读是否能够代替传统阅读?在我看来,代替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网络阅读带给了我们很充分的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快捷的方式,但是在我看来,与其是代替,不如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充。所以在这里,一方面我倡导老师们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上有很多很好的东西,可以说现在你想要什么东西网上都可以找到,所以我们尽可能的利用网络,特别是网络上一些很优秀的资源,这是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够在网上花费太多时间,其实我自己大家也可以看到,很多时候是因为有很多朋友关注,所以每天我不得不花点时间到网上去,但时间花到网上,自己真正的阅读时间就少一些了。网络阅读有快捷便捷的一面,这样就失去了沉稳的更深一点阅读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还是要更注重传统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经典阅读就像王老师刚才说的,在床头,在灯光下面,静静地拿一支笔写下你的所思所感来,这才是真正的与大师,与人类最优秀的最卓越的心灵对话。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网络阅读让我们变得更灵活更及时,能对当下的问题有一种敏感性,那么,网下的阅读,也就是传统的阅读,让我们沉稳,让我们内在的拓展心灵的深度与高度,两者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方式。

罗:能不能跟我们举例说一下您读过的最难啃的书您是怎么样把它读出来的?

刘:最难啃的书没有啃完。(众笑)最难读的是黑格尔,纯粹思辨的书很难,一下子是读不完的。对我个人而言,读得比较多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花了很多的时间,读了很多遍,现在又跟研究生一起一章一章一句一句地读。所以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可以让我们反反复复的去读,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候可以读出不同的意思,但是每一次阅读都可以让你获得一种精神的滋养。

罗:这就是一种知性阅读吧。

刘:对。

吴:谢谢刘教授。张文质说的“慢教育”,看样子读书是需要我们慢慢做的一件事情。刚才我们交流时频繁出现了一个词,那就是经典,在这里,刘教授是否可以跟我们推荐一些适合中小学老师阅读的经典的书籍,包括电影?我建议在座的老师可以拿出你们的本子和笔来,赶紧记下刘教授的推荐,会让你更快的获得职业认同。

刘:每当要我推荐什么东西的时候,我总是非常犹豫。为什么呢?因为我现在做的事情,并不完全是立足于老师的教学来阅读的,所以对于老师阅读的书很多我并没有很好的读过。这是一个。第二个,作为我个人而言,我也并不认为,某几本书就非得去读,所以我提倡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我确实像鲁迅所说的,唯恐误导了大家。当然,对于教育有些书确实是百读不厌的,我好像在我博客中也推荐过。今天再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我们所说的经典有两种,一种是人类共同的经典,一种是当下大家比较认可的教育书籍。当下我觉得比较好的,随笔性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我的《守望教育》而言,并不是每一篇都写得很好。但有几篇确实是写得不错的,比如《没有故事的教育》、《在树下坐一会》、《重温海的女儿》……包括讲演录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大家选一本书,还要理解书中有哪些地方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有哪些地方也是一般般,不要过于迷信书。当下比较好的阅读,关注书不如说关注一些人,有一些人非常有意思,包括教育学界中青年学者,他们真正地在进行教育的思考,我很敬重他们,包括张文质,真的在用心的做一些事情,所以他的思考中有一些独特的东西。所以我们怎样在阅读的同时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理解他们所想的东西,而不是仅仅是拿来为我所用。我想这就是很重要的方式。要我推荐的话,包括张文质、刘良华、李政涛。李政涛的文字比较少,但他的思考很不错的。深入一点的,包括金生鋐老师。当然我更注重看一些教育外的书籍,包括像钱理群老师,他们一些对教育的看法与思考,非常不错。另外包括五四时期一些人的思考,非常到位的,包括夏丏尊、包括朱自清,包括叶圣陶,还有一些人,包括周作人、鲁迅的一些文章。我想大家都会有一些渠道来找到当下的现时代的书籍,这些书都是每个老师都可以从中间找到一些阅读的快乐,真的,应该说是这样的。那么,在这种阅读之上,我给大家推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对于西方教育而言,浅近一些的,比方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尔》,两本书可以对照起来读,他们有相同的地方,比如说他们特别强调体育,特别强调小孩子要放到自然的地方,不要过于宠爱,不要相信医生,不要养成对于医药的依赖。他们比较相通,对照起来读,很有意思。洛克的比较散,要有难心。洛克特别强调在教育过程之中,当然是家庭教育中,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给他提供太多的规矩。所以对于生命对于儿童内心的尊重,体现英国绅士教育的内在精神。当代还包括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这本书是关于古典教育精神的当下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弗雷什中学》更值得一看。这是他最成熟的教育的思考。然后,《教学勇气》非常不错。另外刚才在网上看到的文章,是来自《中国教师报》的记者李茂编写的《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分享的与美国教师的对话。另外比较经典的还有《理想国》,有点难度,大家要有更高发展的也可以读一读。 电影我看的很有限,推荐的是《生命因你而动听》,特别推荐《刺激一九九五》,监狱作为体制化的极端产物,我们当下面临体制化的背景,我们置身于其中,人应该如何自处? 面对环境,不如在内心中积极敞开通往自由的通道,最重要的不是抱怨环境,而是在内心找到自由之路,美好的事物将永不消失。中国没有宗教,我们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现行的得救。还有《死亡诗社》,最近在网上看到介绍的《花开花落》、以及《放牛班的春天》等都不错的。

吴:谢谢刘教授。今天我们的交流,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借用刘教授在《守望教育》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交流。这段话是这样的:
“随着读书视野的扩大,我真的越来越多的感觉到自己的无知,我深深知道,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思想宝库,那里蕴藏着人类理性精神的光芒,那是我们现代人的智慧的泉源。以我之敏感心性,我只有以卑微之身,去贴近那些耀眼的智慧之星斗,从中饮得点滴智慧的灵泉。”
愿我们老师也像刘教授一样始终以谦逊的心态保持阅读的激情!

刘:我还可不可以说一句话。(众笑)我一定要说这句话。我觉得所有讲的东西,要有一个最高的宗旨,最高的目的在哪里?所以读书的最高目的不在于读书本身,而在于激活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生活。所以丰富的心灵的生活才是我们教育的基础,才是阅读的根本的目标。我把爱默生的这句话送给大家:“
世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是活跃的心灵,这是每个人都有权享有的,每个人自身都包含有这颗心灵。所以希望大家有拥有这样活跃的心灵,在于阅读在与经典的接触过程之中不断的保持这样一颗活跃的心灵。好的,谢谢大家。”(热烈的掌声。)

吴:谢谢刘教授!谢谢您给我们以精神的指引,谢谢几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8 20:35 , Processed in 0.11907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