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教师观察行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11:4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如何观察学生行为
在很多课堂教学活动中,细心的教师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无法参与其中,他们或沉默不语,或自顾看书,无法很好地参与讨论。细心的教师可能会联想到课间休息时某些学生也是独自在玩,同学们在选择集体游戏的伙伴时也往往是最后一个想到他们。如果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观察者”,那么他可能会用一个较为科学而清晰的专门术语界定这一自己关心的问题,并思考:“是同学们特别排斥这几个学生,还是仅仅因为忽视了他们?”“是不是缺少一个专门的、帮助学生互动的技巧?”“这几个学生是否缺少融入集体的必要技能?”“对这些学生来说,老师安排的讨论问题是否太难了”,等等。很明显,对这些问题如何阐释,将决定教师如何正确、及时评价学生和运用何种教育策略来帮助学生。
一位成长中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问题与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关联点,并加以反思,从而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自身的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师为什么要观察学生行为
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较多地关注课堂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却很少能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来研究教育教学活动。有的教师也常常由于在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出专业的分析与判断,而无法及时、巧妙地驾驭课堂生成,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行为表现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外显。关注学生的行为,善于从恰当的途径去观察,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也是教师职业与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在准确观察和分析学生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从而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知道,律师、医生的专业化发展是基于对案例和病人的不断研究分析。同样,教师的发展如果离开对学生这一主体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很难想象其专业能力能有所提高。正如美国的费尔斯腾等人所言:“对于教师而言,适应学生的多样性是一项额外的任务,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也会给予回报。”
事实上,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也越来越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联系起来。其中,学生是最活跃、最有可能给教师提供一面反照自己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教师可以充分认识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并由此获得成长的动力和机会。
二、教师实施学生行为观察的内容与依据
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观察是一种专业观察。为使观察更加系统和全面,教师必须在观察前就有一定的目标,并拟订行动方案,这样才不至于陷入为观察而观察的简单程式中。
行为观察目标的确定可以以新课程确立的学生发展目标为依据,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展开观察。就课堂观察而言,应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可以就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课堂交往行为、课堂思维状态、课堂情绪状态等方面展开观察与研究。比如,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再比如,观察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可以着重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到黑板前练习时是否胆怯、恐惧,对学习活动是否焦虑或不耐烦,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有无挑衅或攻击行为,有无退缩、冷漠的行为表现等。所有这些对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有用的。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还应注意把学生的校内表现和校外表现结合起来,把观察和调查结合起来,做到多方面、多途径观察。比如有的学生因为迷恋电子游戏,影响了作业的完成和学习成绩。这些情况,教师仅靠学校和课堂上的观察往往难以找到“病根”,需要通过多方调查,从其同学和家长处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握他在校外的表现,结合平日观察,“对症下药”才会“药到病除”。
教师可以参照一些观察线索进行观察。观察线索可以帮助教师将观察的焦点集中于学生具体的行为表现。比如要观察学生的沟通技巧,教师可以从积极倾听、清晰表达、合理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其每一个方面所对应的目标行为表现是:能耐心、积极聆听对方的发言,理解对方的意图;能运用语言、表情、体态等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适时、适地、适人地综合运用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方法。这样,就使教师的观察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可以减少盲目性。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制观察提纲和观察线索。
三、教师如何提高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能力
对教师来说,观察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教学技能。要科学、全面地观察学生,教师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在真实情境中,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
1.以典型学生为观察对象,注重观察的连续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师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在研究初期,教师需要以一些具有典型行为表现的学生作为重点观察对象,通过个案研究,逐步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为研究和观察其他学生提供参照。
当然,学生单次的行为表现并不足以使教师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是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连续性的观察,在观察中积累“个案知识”,由此,教师才能真正关注有着具体需要的学生。
小勇是班主任钟老师的重点观察与研究对象。几年来,钟老师所在的研究小组对他进行了持续的观察与辅导研究,既见证了小勇的成长,也使自己主动观察学生行为的意识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增强和优化。
他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成绩下游,行为迟钝,智力反应也很一般;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苟言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经常游离在课堂之外;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通红;作业或不做、或随便应付……给人的感觉是忧郁、胆小、孤僻,看不到他脸上的笑容。
这是实验初期,钟老师对小勇典型行为的一段观察记录。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钟老师对他给予特别的关注,从课堂、课间活动等多个渠道获取信息。随着观察与分析的深入,对小勇的信息收集也越来越全面,归因进一步趋向准确,相应的对策成效也就更加明显。比如,“现在他遇到难题有时也能主动地来问老师,碰到难度较低的问题也能举手发言了。”
钟老师在自己的反思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才真正理解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关键是要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2.以学科特点为抓手,突出课堂观察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方面,每个学科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通过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发挥作用。如可以结合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和生生互动的语言能力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提升交往能力;在数学学科中创设生活情境或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在音、体、美等课程中通过各类游戏及比赛来创设和谐的交往氛围;在信息技术课中利用网络加强学生、师生间的交往等。这都要求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作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可以说,课堂观察是学生行为观察的主渠道。
在一堂五年级语文课《舟过安仁》的教学过程中,研究小组对小勇的行为表现作了重点观察,并以轶事记录(重要事件记录)的方式进行了记录,据此展开研究。
因为是公开课,看到许多老师来听课,小勇坐姿端正,老师布置的初读古诗,小勇都能认真完成,但不举手。接下来的环节,教师播放了课件,最后课件定格为静态画面:一叶小舟上,坐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身旁放着撑船的竹篙、船桨,两人中间还放着一把撑开的小伞。教师要求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描绘“看到的画面”。组内其他同学讨论非常热烈,争先恐后地说着画面内容,而小勇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在本子上写着什么,或者是听其他同学说,不发表任何意见,其他同学似乎已经很习惯地把他排除在外了。
当教师再提问“诗中的孩童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时,曾多次用眼神示意小勇举手,但小勇还是没有举手。老师看见小勇犹豫不决,就安排同桌同学先相互说一说。小勇也能说出“天真”、“可爱”的词语,只是声音很小,还不时看看老师。教师鼓励小勇大胆站起来回答,小勇慢慢站起来轻轻地说出了“天真”这个词,教师随即大大肯定了小勇的回答。
教师又问:“同学们,你们平时用雨伞除了遮雨之外,还干什么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小勇也在下面和同学们一起嚷道:“遮阳、当降落伞、当飞枪、当三节棍……”教师提示:“哦,原来你们也跟诗中的小朋友一样不拿雨伞当雨伞的呀!”这时教师发现小勇的神情明显地放松了很多。当教师要求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诗中的两个小渔童读诗句时,小勇也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比较流利地朗读。当让小勇一个人读时,他虽然无法做到非常连贯,但是能够比较轻松地站起来朗读诗句,
上述记录可以发现,执教教师已经意识到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行为,在教育教学策略上作一些即时的调整。同时,记录本身也为观察者和执教教师本人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小勇在语文课堂上的行为提供了依据。据此,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小勇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相关行为表现进行比较,从而对其交往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归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捕捉典型的学生行为,有助于改变教师在听课、评课中单纯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做法,为教师通过学生行为反思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从而抓住有效课堂管理的实质。
3.以多种形式收集信息,形成综合性分析
由于学生行为表现的复杂性和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要对学生行为表现的信息作出全面正确的归因,仅靠教师本人和课堂中的单一信息很难达到全面和客观。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沙龙或其他合作研讨等形式,必要时辅以家访等手段,多渠道地了解学生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性分析。
针对古诗《舟过安仁》一课教学过程中小勇的行为表现,研究小组再一次展开合作研讨,其他学科的教师纷纷发表看法。数学教师说,与过去相比,小勇在数学课中对简单的计算题已能积极主动发言。对于较难的应用题,则往往由于对题意的曲解,导致审题不清。在学习中,他不会主动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英语教师也反映,当课堂安排英语情景剧时,小勇能较快地和大家融在一起。而当安排他进行朗读时,他常常是感觉困难。
综合分析之后,大家认为,从小勇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在小组活动交往中,他常常扮演配角的角色,但在不同活动和学科中表现有所区别。造成其上述学习行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一是一直以来学习基础差,口语表达能力又相对较弱,造成回答问题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发言;二是由于受自身学习能力的限制,不能很好地领会课文(或应用题)的主要内容,又不善于通过提问等方式获取信息。大家提出应该在课堂上多鼓励小勇,加强他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比如,教师要了解小勇在小组讨论时写的句子,并及时加以鼓励,允许其在全班发言时“照本宣科”。
几年来,在老师们的关注和精心指导下,小勇在发言的自信性、口头表达的流畅性、举手发言的主动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形式开展对学生的研究,能集思广益,实现智慧的交融与碰撞,对学生行为的观察也由复杂走向简捷,逐步走向日常化。参加研究的教师在主动观察学生行为的意识和观察技能方面也有明显提高。
事实上,在整个学生行为观察分析阶段,教师既要制定合作规范,也要发展积极有效的沟通技能。合作规范是指导合作研讨的准则,而沟通技能则有利于合作小组保持一种稳定和相互信任的环境,从而鼓励小组成员为了帮助学生的进步而重新考察乃至澄清学生的行为。
4.以案例撰写为主要载体,形成阶段性反思
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分析,需要教师完整撰写书面资料,使之成为一个学生行为观察分析文件袋。这种教师的自我记录是促进和记录师生成长的有效手段。教师对学生行为表现、个人与合作研讨所做的归因分析以及反思都分阶段作了完整的记录,这样的记录其实也就是案例生成的过程,它能使老师真切感受“案例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
在每次对小勇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与分析后,钟老师都形成了深刻的反思。针对小勇的课堂合作行为,在观察与合作研讨后钟老师作了这样的反思: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优点去弥补自己的不足,相信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缺点,勇于面对错误和失败。教会他们进行自我鼓励的方法,如“没关系,我能行”、“我能干好”、“我感觉不错”等。特别要发挥集体力量,温暖并帮助他,使其消除自卑感。钟老师认为,类似的观察,还应邀请更多同年级的任课教师及比较了解他的教师一起合作,这样可能大家在分析时能谈出更多的想法,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找到更深层面的原因,从而为解决他交往、学习方面的问题提出更有实效性的建议与措施。
教师要对观察、分析、研讨、反思情况做出及时的书面记录,并与撰写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多老师在参加这样的研究后,最后形成了一篇篇完整的教育教学案例。
5.以观察与分析结果为依据,因材施教
观察与分析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在观察过程中,钟老师根据小勇的行为表现并结合合作研讨的情况,认为小勇在课堂中的表现一方面与其学科能力相关,钟老师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共想对策;另一方面,经过前期分析和多方信息的收集,了解到小勇的问题也与家庭有着重要关联。于是,钟老师和她的研究小组一方面经常与他的父母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平时有意识地让他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还特意让班级中学习比较优秀、比较有耐心的学生与他结成对子,轮流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教师的观察者身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观察记录的撰写、分析与反思,更使教师的职业敏锐性和判断力得到加强。
通过个案的追踪观察,教师发现学生的行为比自己的主观估计要复杂得多。据此,老师们逐渐认识到不要给学生轻易地下结论,要尊重不同差异学生的各种行为与表现,要多观察、多记录、多认可,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成长。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行为展开系统观察与分析,就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专长、性格特点等,然后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发展,有所进步和提高,
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聚焦学生行为,展开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进而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确实能引领一线教师在“教中学”,使之既能不断促进学生发展,也能日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12:1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观察
中小学老师的课堂观察,既不等同于教师工作中的听评课,也不等同于专家的课堂观察。教师日常的听课往往与评课联系在一起,听课的目的是为了对他人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因而听课活动更多的指向于他人;而中小学老师的课堂观察不仅仅指向他人,还要由观察他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艺,因而更多的是指向自己。而专家所进行的课堂观察一般以认识课堂、揭示规律、建构理论为目标,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向性;教师进行的课堂观察则是以提高实践智慧为目标,有着极强的实践指向性。所以,中小学教师的课堂观察活动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人本化。中小学老师的课堂观察是一种实践性研究活动,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尤其是新课程实验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课堂观察,要以新课程实验所涉及的一些现代教育理论为课堂观察的支撑性理论,特别是要以“以人为本”作为课堂观察的支撑性理论。就是说,课堂观察过程中,要视学生为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2.针眼化。课堂的空间不大,课堂的空间却很复杂;从不同的视觉去看课堂,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去研究。一是从社会学视角切入,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多维的社会系统,可以就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合作学习、合作教学去观察,研究课堂教学的优化;二是从非智力因素的视角切入,诸如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等都可以作为观察的视角,去研究课堂教学的策略;三是从信息控制的视角切入,可以就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形式、方法,师生信息的沟通、反馈、信息传递监控等开展观察,去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3.多样化。课堂观察涉及许多因素,包括观察的目的、手段、方式、方法、报告等,因此,操作起来,我们要根据实际来确定具体的方式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段。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多样化。譬如手段,可以用量表,也可以用录音录相设备,还可以用课堂实录,等等;譬如方式,可以是自我观察、对比观察,也可以是跟踪观察、相互观察,等等。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创新方式方法。
4.简约化。课堂观察才开始,一定不能搞得太复杂,使教师望而生畏,必须操作简单,实效明显,所以要在简约上下工夫。包括观察的程序、方法,包括观察候的反思,特别是观察报告的撰写,不可能每次都形成规范的文本,可以表格式,可以是反思笔记式,也可以是沙龙式,要不拘一格。要做到规范化的严密观察与简约化的大众观察相结合。
5.层次化。中小学组织的课堂观察要根据老师的实际,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组织不同的课堂观察。对同一层次教师,尝试互补性观察。新上岗教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往往每个层次的教师之间教学的素养有很大的互补性,因此,可以每学期开展一些如同教材、同教时、同教案、同课题的课堂观察,让同一层次的教师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各自的不同教法、学法,“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对不同层次教师,尝试学习指导性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12:43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观察的几个维度
准确、细致的课堂观察是对课堂教学作出科学评价的前提。课堂观察的对象一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二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有5 个维度:
1.参与状态。一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看有的学生是否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开发学生潜能的。
2.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二看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氛围。在人为地、不适当地强化竞争的班级里,会滋生自私、冷漠与厌学,长此以往,学生会变得不想、也不会与人合作,而学习无助感的加深又会强化学生的失败感。
3.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这些问题与见解是否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学生的主动创造是课堂教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道“风景”,而创造这样的“景观”绝非一日之功。
4.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发笑声,而后又戛然而止;学生能从激烈的争论迅速转入专注的聆听⋯⋯这些都表明,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
5.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今后的学习更有信心,更有兴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密切相关。
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有5个维度:
1.组织能力。包括组织教材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其中,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核心。
2.注意中心。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中心应是全体学生的思维状态,而非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评价者除了要观察教师在授课时是否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还要观察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的注意中心是否在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上。
3.教学机智。开放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具备机智的品质。评价者必须注意观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敏锐、快速地捕捉各种信息,能否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能否恰当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有位地理教师请值日生在课前挂好地图,值日生故意把地图挂反了(背面朝前),想看看教师怎么处理。这位教师并没有生气,而是说:“学地理就要达到这种水平,从地图背面就能知道正面是什么。”接着,他提了几个问题,学生不能应答。这时,教师说:“看来,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今天还是要把地图翻过来。”
4.教学态度。心理学研究发现,有的教师虽然很有经验,对学生很负责任,但学生的发展并不理想。这与他们的教学态度有关。心理学把教学态度分为两类:一类为非交往性态度,另一类为交往性态度。前者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系数极低,后者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的教师。
5.教学境界。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是三种不同的教学境界。评价者一是要注意观察教师是否在有意识地为达到更高的教学境界而努力。二是要看教师是否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较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13:2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案例
陆军芳
发现问题: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的李老师,开学两个月以来组织了两次小测验,发现所任班级同学的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想通过对自己教学的研究来了解问题所丰,从而改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
初步的文献探讨:李老师发现问题后,开始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有关关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结果发现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人格、期望等因素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时数的多寡等都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确定合作对象与研究计划:李老师与同年级的其他两位自然课老师合作,通过多次商讨,确定了研究的计划,即通过对彼此课堂教学进行观察来发现问题。
执行研究计划:三个老师运用他们自己设计的观察表并结合田野笔记的方式对彼此的课堂进行观察,并在观察之后对记录进行比较和讨论。同时李老师还设计了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综合观察和调查的结果,合作小组将李老师班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初步归结为教学方法单一的原因。
拟订行动方案:两位老师帮助李老师一起制定了行动的计划,即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实验,开展一节课堂讨论,每两周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户外活动。
实施行动方案:依照上述计划,李老师开始进行新的自然课教学活动。
评价结果:一个月后通过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改进。
修正方案:如果结果有效,则继续实施行动方案,否则必须再与合作者一同分析与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
注:田野笔记主要是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调查者在针对某个较大主题的参与观察的过程中所看到、听到、经验到和想到的信息。也称实地笔记,它不但要求研究者记录在现场所观察到的人、行为、事件和谈话,还要求记录研究者个人较为主观的想法、推测、情感、预感、印象等,同时还要了解被观察者本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解释,从而从各个角度对行为背后的意义作出诠释。
观察学生课堂行为举例:我们在听课的时间可以选择一名学生作为观察目标,在下面的表格里,以一分钟为单位记录下他在每分钟内的主导活动(打勾)。如果很多活动同时发生且分不出主次则可以如实记录下两个或更多的活动。
对一名学生每分钟具体活动的观察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管理
等等注意
无关活动
观察
动手实践
讨论
思考
阅读
注:管理=取出书、笔等文具,拿资料,做学习的准备工作,
无关活动=闲聊、捣乱、打瞌睡等,
动手实践=画画、剪纸、做练习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21:41 , Processed in 0.0901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