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起谈谈中国的教育现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22: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起谈谈中国的教育现状(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b86b60100gvdc.html

中国的教改,打着素质教育和减负的招牌,却在往相反的方向愈演愈烈。
我的外甥女上了一所私立小学,据说学费已经上涨到了5000元一个学期,新生还要经过考试才能录取。宣称有很多素质教育的课,还教游泳、教电子琴,还有外教。但这些都只是点缀,更多的是让孩子不堪重负。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从没有在晚上做过作业,都是下午放学以后做好的,然后还能玩很长时间。可是我的外甥女呢,自从开始上小学,每天的作业都要做到晚上9~10点钟,根本没时间玩。国家的大纲虽然在减负,学校却另搞了一套教材,也没什么特点,就是不断地提前教。她们的数学老师是优秀教师,因为她教过的班级都能在全区统考时名列前茅。但是这位优秀教师的脾气非常坏,经常辱骂学生,骂他们多笨多笨,还曾经把作业本摔在我外甥女的脸上。可是家长们却趋之若鹜地交钱托关系挤破头地来上这样的学校。我询问外甥女关于学校的事,她从来不愿意说起上课和老师,只喜欢说下课的事情,和同学们如何玩耍和交朋友。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不喜欢学习和上课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要去监督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竞争,他们才会好好学习。这全说反了。其实,你只要去观察还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们,就知道孩子是多么喜欢学习。当然,首先应该分辨清楚地是:什么是学习。学习并不是一定要有个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安安静静地听才叫学习。这恰恰是一种效率很低的学习方式。
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通过“听”、“看”、“摸”和“用”来学习。孩子对自己不了解,没有掌握的东西,天生有一种好奇,这叫做“求知欲”。每个孩子都有,只是有的孩子更喜欢这个,有的孩子更喜欢那个。但是他们都在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只要不去压抑他们,他们就会学习。
而学校恰恰就在不断地压抑着孩子的求知欲,要孩子按照老师和学校的意愿行动,要他们坐着就得老老实实坐着,要他们发言就得发言,每天都塞一些乱七八糟支离破碎的所谓“知识”给他们,然后就开始做题。扪心自问,有谁愿意不断地被人呼来喝去,任人摆布,被要求背那些枯燥无聊、令人困惑的东西呢?谁也不愿意,更何况是那些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孩子?
很多家长会说,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呀,除了这么读书,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就是这么苦,这么无聊的呀,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呵呵,我们其实是有办法的。让我们抛开惯性的思维,打开思路,我来给大家介绍这些好的办法吧。

在家教育论坛(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http://www.zaijiajiaoyu.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22:08:59 | 只看该作者
蒙特梭利说过,他们的儿童之家很早就放弃了集体授课了,因为集体授课的效果很不好。杜威说,我们的教材科目分得太细,每门课都自行一套,各门课程之间没有关联,没有统一的进度,搞得知识体系支离破碎,甚至自相矛盾,让孩子无法理解。约翰-霍尔特认为,现在的学校实在是化神奇于腐朽,把非常简单的读、写、算搞得非常复杂,难以理解,让孩子产生学习障碍。皮亚杰认为,我们往往以为孩子们明白了,其实他们还没有明白。大人很容易因为孩子答对了一两道问题就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理解了,其实回答对问题和理解是不相同的。蒙特梭利认为,学校教什么给孩子,以什么方式教,并不应该根据大人对知识的理解,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状况,要在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订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尼尔的夏山学校从来不规定孩子要上什么课,他们的教学计划是给老师用的,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也可以自学,不上课。约翰-霍尔特非常推崇混龄的20-30人的小规模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没有整齐划一的年级和课程,孩子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程度来选择课程,大孩子会成为小孩子的老师,这样对他们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小孩子更愿意向大孩子学习,而不是向老师学习。《理解贝茜》讲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会逐渐读给大家听的。
卢梭认为,只有遵循了孩子自身的发展需要,让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自由地发展,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者是园丁而不是工程师,只要给孩子提供肥沃的土壤、水和空气,孩子就会茁壮成长。桃树就会长成桃树,李树就会长成李树,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桃树长成李树。这不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会让影响到桃树的健康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22:09:1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数学的教学,从前和现在的情况大致是:一年级教加法和减法,二年级开始教乘法,三年级开始教除法。我看过外甥女一年级时的寒假作业。题目虽然都是最终用加法来计算的,但是难点都不在于计算,而在于对题目的理解。我外甥女不会做的题,基本上都是压根就不知道题目在说什么。我一开始觉得这是对文字的理解的问题,后来才想明白是“数”的概念问题。当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数”的概念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做这些题目,他们怎么可能会做呢?
约翰-霍尔特说,当学校和家长教孩子数数的时候,孩子往往会误以为这些数字是排着队出来的,2总在1的后面,3在2的后面,后来开始教加法了,孩子就更奇怪了,为什么这些数字互相还可以用“+”和“=”排在一起,再后来又用“-”“=”排在一起,越来越不明白。只好死死记住这些公式,至少这样做题就没问题了。但如果是应用题,就会抓瞎,不知道该用哪个公式来套。到了乘法和除法,简直就乱到了极点,很多孩子到这个时候对数学就彻底失去了信心。
其实,数学根本没有必要这样来教。算术最难的部分并不在于计算,而在于概念。什么是数字,数字的用处在哪里,这是最需要花大力气去搞明白的。而学校却几乎没有花任何时间在这上面。约翰-霍尔特认为一开始根本不应该把数字当成一个名词来教,孤立的数字是没有用处的。数字应该和物体在一起,如一颗豆子,两颗豆子,三颗豆子,让孩子明白“123”不是排队出来的小木偶,而是有真正含义的,它代表了个数。孩子可以整天玩弄这些豆子,或者用蒙特梭利的数棒,让孩子自己摸索数字的真正含义。他们逐步就会自己发现,三颗豆子可以分为三份一颗豆子,也可以分为一颗豆子和两颗豆子,四颗豆子可以分为两份两颗豆子,或者四份一颗豆子,或者一颗豆子和三颗豆子。自己发现的不仅有趣,而且深刻。不用教,孩子就会慢慢地理解了这些组合,这就是加减法和乘除法。等到孩子们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10以内的豆子或者数棒的排列组合,“惊喜”地发现了数字之间的各种关系,再引入抽象的符号,如“+”、“-”、“*”、“/”和“=”,他们也不会觉得特别难,因为他们都能够立刻想到他们已经非常熟悉的豆子或者数棒的相应状态了。做应用题根本就不会难,因为他们的数学原本就来自于应用。
这就是蒙特梭利学校为什么数学特别好的原因了,因为她用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这样学数学的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数学,而是一直处在探索和发现的快乐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在其他学校非常难掌握的数字的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22:09:3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十进位,这不仅一直困惑着我的外甥女,也一直困惑着我。当我开始学习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以接受,以至于现在都不会轻松地在各个进制之间进行转换。这是因为我一直没有完全理解“进位”的概念。蒙特梭利有一个教具我觉得很好,就是有磁性的珠子。这些珠子可以吸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孩子可以把十个珠子组成一个棒子,把十个棒子组成一个平板,把十个平板组成一个方块。这就是“十进制”。如果是八个八个地玩,就是“八进制”。十六个十六个玩,就是“十六进制”。当然无需限制孩子的玩法,“三进制”“四进制”都很好,这都是一回事。孩子很容易就接受了这种进制的概念,这不是很正常的一种做法吗?比如我们会经常把一毛钱的硬币裹在一起做成一块钱或者十块钱,这就是“十进制”和“一百进制”。不要先教孩子任何概念,让孩子自由地玩这些珠子,如果实在想引导,就在旁边一起玩,但不要“教”任何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当他们完全熟悉了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之后,再抽象出什么是“进制”,就非常容易掌握了。不要小瞧这个概念,这对于开始学计算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22:09:5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语文教学,一般的学校都是从拼音开始教,然后认字,然后组词,然后造句,然后写作文。整个过程非常枯燥。孩子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折磨,对语文早就心生厌烦了。其实这样大可不必。大家可以类比一下孩子学说话。哪个家长是先教孩子发音,然后说字,说了几百个字以后再说词,等孩子会说几百个词之后再开始说句子的呢?所有的家长都是一开始就跟孩子很正常地说话了,而孩子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顺利地学会说话的。如果真有家长这么变态地教孩子,我敢肯定孩子是很难学会说话的。
读书也是这样,约翰-霍尔特介绍了一个“新小学”,这个学校从来不上阅读课,就是提供一大堆的书籍,让孩子自己看,有问题可以问校长。想和校长一起读也可以,校长就会和那个学生一起坐在一个很舒服的椅子上,轻松地朗读。有些孩子喜欢和校长一起读,有些则从来也没有找过他。这些孩子到了中学,没有一个出现阅读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都不讨厌阅读,因为这些书都非常有趣,他们从中获得了快乐。
每个孩子都有求知欲,只要这些书有趣有内容,孩子就会学会阅读,因为他们非常想知道那些书都说了些什么。孩子学习阅读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在一开始认识的字很少,大多数靠“猜”,到逐渐认识的越来越多,“猜”得越来越少。约翰-霍尔特甚至认为字典也是多余的,这些孩子会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认识和理解这些字的,因为这些字都来自于文章,是有含义,有生命力的。这样的孩子还喜欢模仿看到的东西去写文章,写故事,因为他们知道能够写东西是多么有用和有趣啊。他们自发地做着这一切,根本不需要大人去指导和教育。
这和孩子学说话的过程是一样的,孩子反复地听大人说话,从一开始不太明白,到明白得越来越多,到自己也能运用自如,这个过程是非常自然的。孩子有很大的动力,因为他们知道会说话是多么有用,可以吃到想吃的东西,可以拿到想拿的玩具,可以和爸爸妈妈有更多的交流。
我也看到过有些家长喜欢纠正孩子发音。这其实是多余的。只要周围的人发音正确,孩子迟早会练会这些发音的,他发的不对是因为他的舌头还没有这么灵活,纠正他不但没用,反而会让他反感。也有家长喜欢纠正孩子用词,这也是多余的。孩子在不断的听和说的过程中就会自我矫正。所以卢梭说不要学孩子说话,这样会把他搞糊涂的。他本来说得不对,但他会参照周围人逐步调整过来。如果你说得和他一样,他就会以为这是对的。当然更不应该去嘲笑孩子,这样会让他产生挫败感。总之,孩子的学习是有内在动力的,也是有自己的过程的,孩子通过不断地从周围吸取知识和不断地练习而学习。孩子不是“教”出来的,是学出来的。家长的干预往往是起到负面作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22:10:16 | 只看该作者
上海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教英文了,杭州也是。现在很多幼儿园也号称是双语教学。因为英文实在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搞学问,都需要英语好,甚至连一些艺术类的专业比如表演、美术也要考英语。
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呢?
我记得我读小学和初中时,老师要求背诵很多英语的对话和段落。最出名的就是:"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m fine too." 背了很多,很熟练。现在和老外说话,也忍不住要这么说。我一直很讨厌英语,因为一直都是记忆、背诵,还经常好像演戏一样地表演这些无聊的对话,一点意思也没有。老师经常要查我们背书的情况,背不出就不允许回家。我在家里背呀背,有的时候背着背着就睡着了。
考试就更无聊了,经常考一些"horses""houses",什么时候发"s",什么时候发"z"。什么词的复数后面是加os,而不是s。我当时考得很不错,可是现在写东西时经常会用错。因为感觉考试和写文章是两回事。语法学了很多年,说的时候大多数语法都用不上。写东西的时候,很多同事刚开始写的都是中文式的英文,我也这样,写了几年了,才慢慢没那么别扭了。
我外甥女在私立学校,号称有外教。但一个学校就那么一个两个外教,每个学生根本摊不到几分钟,实在没用。我外甥女很喜欢英语,成绩也很好,但只是会唱歌和背书,还不能和别人做基本的交流。我想,现在的教学大概跟我那个时候也没有多大的改变。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英文呢?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小孩子如何学会说中国话的,就可以如何学会英文。需要的就是多听多交流。有交流才会让孩子知道英语是有用的,孩子学说话是因为他想交流,他学英文也是为了交流。没有交流,英语就是多余的,就是为了考试而读的东西,如何才能有趣有动力?
我一直很害怕英语,只会考试和背书,从不肯主动“说”英语。直到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是个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不会说中文,被公司请来给我们培训英语。他没有当过老师,所以不会传统老师的那一套东西,他几乎不教我们什么,就是在课上不停地和我们对话,让我们大声地说英语。每个人都被经常叫到,一开始还会紧张,后来就很放松了。他经常问我们,“厕所怎么走?”“你中午吃的什么?”“你有钱了打算怎么花?”“你想结婚吗?”我们都很笨拙地用英语很生硬地回答着。时间长了,我发现英语是个很简单的东西,我虽然还不是很流利,但我想说了,不再害怕了。
后来我才有勇气应聘所谓的跨国公司,面试也很顺利,和老外交流没什么问题。虽然我词汇量很小,因为我讨厌背单词,但通过指手画脚的,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
上海的外教挺多的,不知道杭州怎么样,但都比较贵。我想,如果家长不怕投资的话,在一开始,最好请个外教,目的是让孩子明白英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而不是摆设。如果家长没有这个经济实力的话,可以考虑和孩子一起学英语,然后每天坚持半个到一个小时,和孩子用英语对话,出错没关系,说得结结巴巴也没关系,慢慢就好了。但不要背教科书上的对话,那些都太矫情了。就随便聊,聊一天的见闻,聊身边的东西。一开始会觉得这样很傻,习惯了就好了。也可以给孩子看一些有趣的英文的片子和图书,比如《小小爱因斯坦》、苏斯博士的书,孩子会通过模仿来学习。
音标和语法都是没必要学的。正如我工作以后的感受:听的说的多了,自然就会形成正确的发音,写的多了,自然就会形成正确的语法。听到或看到错的会觉得别扭。我有的同事,刚来时英语的口音非常重,因为有些地方或者学校教的是哑巴英语,基本不说。但是说了几年以后,口语相当的流利,口音也没了。英语什么时候学都不晚,重要的是学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4 21:55 , Processed in 0.12597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