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部规划课题:新经典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4:35:34 | 只看该作者
农历天空下的诗词之旅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    常丽华
    2004年9月,我带一年级。
    在每个生命的黎明,我带着孩子们读儿歌、童谣、儿童诗——在童年的浪漫期,这是属于这个年龄的最佳营养。
    三年级下学期,浪漫期开始向精确期过渡——到了接触古典诗词的时候了。可是,在我带着孩子们背了一段时间唐诗宋词后,却发现我和孩子们一直在诗词之外:似乎,就是为了背诵而背诵。
    我们的先人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敏锐地感受着物候的变化。在春花、夏雨、秋风、冬雪中,先人们和大自然对话,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伟大的诗歌。中国何以成为中国?那些伟大的诗歌就是民族符号啊!那是专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方式的。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当你吟诵“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时,心里会有一种宁静和温暖吗?春天,“草色遥看近却无”,一株小草,是否能引起你的爱怜?秋夜里,站在无边的旷野里,你是否会想到那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亲近自然,亲近生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本质。
    于是,四年级冬至那天,我们开始了“在农历的天空下”的诗词学习之旅。
    这是一个以诗词为主的综合课程,以农历时间为线索,从冬至开始,跨越四、五两个年级,直到下一个冬至结束。在这段旅程中,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根据四季变化学习相应诗词,同时配合国画、民间故事、书法、对联、民俗……
    春天的诗词之旅
    从第一天起,孩子们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农历游记”,图文并茂。
    “曾为梅花醉似泥”,是冬至之后“梅花诗词之旅”的名字。在这段旅程中,我们教室里种了一盆腊梅。在梅花的香气中,我们诵读了11首梅花诗词,梅花的精神和品格,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冬天,镌刻在孩子们的生命里。
    立春,我们吟诵王维的《春园即事》(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雨水那天,我们吟诵韦应物的《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和龚自珍的《乙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春分到了,我们就吟诵欧阳修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惊蛰之后,桃花就开了。“桃花之旅”开始了。
    在诵读了六首桃花的诗词之后,周末,我们就走进桃花林。面对满山的桃花,孩子们惊喜地说:“常老师,你看啊,这满山的桃花,真的是桃之夭夭啊!”归来之后的周一到周五,在每天的晨诵时间,我们重温了整个“桃花诗词之旅”。第一站,是《桃夭》(诗经·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我们变换着不同的方式读,男孩子读给所有的女孩子听,女孩子读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听,……
    桃花随着流水到哪里去了呢?就来读唐朝张旭的《桃花溪》吧——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班里也有一个叫张旭的孩子,疯狂地热爱写作。上个周末的日记,开始写校园小说,竟然一次写了17页纸还意犹未尽。我说,千年后,也会有人五体投地地读着我们班张旭的文章吗?小小的男孩子,很不好意思地脸红了。
     洞在清溪何处边?洞在清溪何处边?于是,我们就来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了。接下来,我们用了两个晨诵和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沉醉在桃花源里: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从《桃夭》开始,到《桃花源记》结束,我们走完了“桃花诗词之旅”。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就这样留在孩子们的心里。
    桃花之后,海棠、杜鹃、蔷薇、兰花、牡丹次第开放,我们又吟诵了有关的诗词。
    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是一朵最绚烂的花!
    野外,大片大片的金鸡菊开得最灿烂的时候,我们在金鸡菊的花丛中留下了一张全班的合影。我们用这灿烂的笑容,纪念我们读过的那些花的诗词,纪念我们走过的这一段美丽的春天的诗词之旅。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欣慰地对春天说一声再见了。
    夏天的诗词之旅
    春天过去,夏天就到了。
    因为有两个月的暑假,夏天的诗词之旅有些匆忙。但是,总有些东西留了下来:“陇亩日长蒸翠麦”的立夏庆祝活动;“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中传达的农人的喜悦;也有“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悲哀;还有屈原那一颗不屈服的心灵;更重要的,是我们“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的誓言,永远地留在了这个夏季,留在了我们走过的这些日子里。
    秋天的诗词之旅
    在我看来,诗词是属于秋天的,秋天的明净,秋天的伤感,秋天的凉意都有诗词的味道。当我们穿过雪天,穿过春花,穿过炎暑,返回校园时,也就返回秋天,返回诗歌的深处。
    从王维的《山居秋暝》开始,我们拥有了一个诗意的秋天。秋季里的第一节课,就是从这首诗开始的。那堂课上,我们学完这首诗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告诉同学们,每个人,都应该选择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农历诗词的核心之一。世俗之人,自然体会不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体会不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美妙,就像我们此刻坐在教室里,也仿佛置身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无边的空旷中——这就是一种诗意地栖居。于是,白露到来时,我们背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节,我们在诗歌里探访嫦娥,我们相约一起赏月,对月高歌;寒露节,我们在杜甫的《倦夜》里,感受到了一颗伟大的灵魂;重阳节,我们和古人一起登高,和先人一起赏菊……在这个秋季里,我们进行了两个伟大诗人的专题学习:苏轼和杜甫——一个是旷达的,一个是永远贴近大地行走的……
    这样,立冬到来时,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再次迎接冬天。
    很久以来,我们过分地强调积累,忽视了儿童的理解和感受。我特别喜欢著名学者叶嘉莹说过的一段话:为什么要背诗?我是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落泪于天边一丝流云。像沈从文说的那句话: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
    如果孩子们背过的诗词和他当下的生活没有任何关联,孩子们能有诗的情绪,能感动于花开花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4:36:14 | 只看该作者
青年必读书
                               ——作家李国文谈从私塾走出的背诵意义
    现在回想起来,我受到的古文训练,不是从当时的语文课本而来。基本上完全是在家庭的督促,环境的熏陶,从硬着头皮,死背硬记开始,渐渐发生兴趣,然后到接受,到受益,到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矢志活到老,学到老的。
    古汉语的命运,终究维系于辉煌的中华文明,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地上,因此,其生命力应该是不会衰竭的。我记得,三十年代,在离城市并不很远的乡村,也还有科举时代曾经盛行过的私塾,甚至到了五十年代了,在偏远地区,也有类似私塾的家学存在。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经济负担的原因,交通不便的原因,也还有出于中国人固有的传统思想的原因,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所谓洋学堂里读书。当时,城市的学校在农村人的眼里,除了能够识字的语文课外,那些常识、算术、英语、劳作、美术、音乐等课程,是没有什么用场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谈背诵有益的杂感,讲到这种古老的私塾教育,虽然其教学方式完全背离于时代,落伍于生活,但是,私塾的强调背诵,即使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我有一位居住在乡下的外祖父辈的前清秀才,入民国后,功名不成,便以塾师为业,在乡闾间,是颇著人望的一位老学究。他教过的学生,其出息者,有留洋,有当官,有领兵者;没有出息的,当然更多,不过,老人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暑假期间,家长便让我回乡下去,在那里补习古文,好像我有这样一位斯文长辈,作为后生的我等,要是古文一窍不通,那么薪火相传,就要断磅在我们这一代似的。于是,我就坐在板凳上,读那些儒学的启蒙书籍。老人对我倒不严厉,别人背不出来,是要吃板子的,我背不出来,就例外豁免体罚了。
    我说:“我不喜欢背。”
    他说:“要学古文,就得背,而且必须背得滚瓜烂熟。”
    我问他:“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先讲课,你为什么不讲?只教识字,识了字以后就只是背书?”
    他的回答:“背多了,你就自然明白了。”
    后来,我读《红楼梦》第九回,贾宝玉上家塾,其父贾政讲的一番关于教育方法的话,倒是今古同源,如出一辙:“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讲明和背熟,其实是两回事,也许老先生好一口酒,晚年愈沉迷其中,精力有限,在他的私塾里,于是只有背熟一道,而无讲明之说。因此,也有家长持异议者,他的解释很简单,你愿意来念就念,不念请便,还挺拿大。横竖他那些留洋的,当官的,带兵的学生,是他最好的广告,从来不愁生源。我家不也利用暑假,要我到老人家这里开小灶,来打好古文基础吗!
    很久很久以后,我也琢磨出来这位老秀才的见解,不无道理。对一个童稚气十足的孩子,给他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是如让顽石点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确如他所说,书背得多了,人长得大了,知识面也拓展了,还真是“就自然明白了”。
    在多多益善的背诵中,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以此,我是有真切体会的。随便举一个例子,旧时坊间出版的感知,通常无标点,很难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这时已经上中学的我,曾经求教于老人,如何句读之法?他反问我,句读有法吗?我也相信确是无法,但无法之法,总是应该有的,他想了想,还是只有多背书这个法子,他说,书背得多了,也就自然明白哪里该顿,哪里该断了。
    我为一家出版社撰写《莎士比亚传》,在检阅大量资料时,发现这位文豪的童年,也是在背诵中开始他的文化积累的。看来,背诵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我记得凌叔华记辜鸿铭的文章中说,这位民国后还拖辫子的满清遗老,留洋归来,在北平当大学教授,能够一口气背诵出上千行的密尔顿《失乐园》。看来,背诵,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篇短文在报纸发表出来,过了好些日子,收到副刊编辑转来的读者来信,信中说,现在儿童的学习负担,已经够重够重,有必要再增加背诵的古汉语课文吗?我很惭愧,我没有作过调查研究,也不了解目前课文课本中,古文的成分究竟占多大比例,因为我们家也没有在小学读书的学生,不了解现在语文背诵的情况。但我坚持短文中的观点,如果脑海里能记往这些古诗词,古人的文章学问,总比脑海里一片空白要好。
    因为我深有体会,由于解放后的语文课本,在一度厚今薄古的文化思潮下,古汉语的篇幅,在教科书里是屈指可数的。所以,这一时期在校学习,尔后成为作家的同行,尽管他们非常努力地在充实自己,仍然时不时要暴露出他们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对弱势,出现完全不应出现的语文知识方面的硬伤。
    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中的背诵,从做学生开始,背诵我们这个五千年文化中的精彩篇章,这样持之以恒,不仅令构成一生享用不尽的文化财富——你要是能背诵出一百首唐诗,比一首也背不出来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据科学家研究,人脑,只是不大的部分被使用着,更多的部位实际是在闲置着的。因此,强记硬背,是增强激活开发脑细胞的再好也没有的手段。更何况古汉语的音节,言简意赅,古汉语的语法,短句多,长句少,复合句更少,是最适宜于记忆和朗诵的。
    在鲁迅先生那个时代,出于与封建文化战斗的需要,建议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其实,他自己“还要翻翻中国书”,他更说:“我的确是读过一点中国书,但没有‘非常的多’;也并不‘偏不让人家读’。有谁要读,当然随便。”
    经过了七十年时光的沉淀,经过了“文革”的虚无主义,经过对于传统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总结,我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举世瞩目的发展中的大国,也是既拥有古老文明,同时又是日益现代化的中国,因此,以培养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学校教育中,以恢宏大气,兼收并蓄,凝聚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中会文明为编纂目标,那么,可琅琅上口地朗读、可一鼓作气地背诵的古汉语占相当篇幅的语文课本,肯定会对人才的培养,文明的建设,时代的进展,国力的增强作出贡献。
    背诵,是学习中国语文,尤其是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功课。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不知道“私塾”是怎么回事了。偶尔在古装片中,描写纨绔子弟不好好念书,背不出书时的吭吭哧哧,吃板子,打屁股,还有那么一位被作弄的冬烘老先生,以丑角出现,逗人发噱外,了解私塾和塾师者已不多了。
    私塾,其实就是私学,是旧时由家庭、家族办的一种学校。差不多是一位塾师,课以几个或十来个蒙童,主要以识字为主加以背诵。幼年班课本有《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中级班课本则有《四书》、《古文观止》。还有一些辅助读物,如《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唐诗三百首》之类。认字,朗读,默记,背诵,摇头晃脑地“之乎者也”,甚至要求倒背如流,根本不讲究教育方法,准则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但这种填鸭式的、完全依靠死背硬记的教育方式,也不能一笔予以否定。对学生的作用,那就要读了多年以后的融会贯通了。中国古代那么多的大学问家。谁不是从这种学塾里读出来的呢?他们读的许多古籍,都是小时候一篇篇背出来而终身不忘的。
    后来,我在写作《莎士比亚传》的时候,从收集的资料看,中世纪的英国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其方式似乎和中国的私塾大同小异。幼年的莎士比亚要在天不太亮的时候,就到学校坐在课桌前去,捧着“角书”(用磨薄了的角质物保护住的课本)念拉丁文,背拉丁文,也是用强迫记忆这一套。
    若是不能滚瓜烂熟地背出课文,中国也好,英国也好,惩罚也差不多的。中国用的叫戒方,英国用的叫教鞭,不是打手心,就是打屁股。这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教学方法,伴之以体罚,当然是不足取的。但是,我相信若干世纪以来,古人们能一成不变地采用这种手段,从儿童进学开始,就把一些基本的道理(无论中国或英国,教科书的内容总是要体现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社会的道德规范以及做人的准则),用强迫灌输的方法,使其刻骨铭心地印在学子的脑海里,这种谆谆教诲之法,肯定有其道理,而且是有成效的。
    因此,背诵,能够滚瓜烂熟地背出数十篇古文、数百首古诗词,乃至现当代作家的一些美文,是读书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人生历练、懂得生活的基本功。在小学高年级,在中学低年级,在语文课上,应该酌量增加背诵、朗读、默写、乃至吟唱。
    我认为,不光中小学生要熟读,要背诵,甚至那些上过山、下过乡、插过队、当过兵的,过去不曾背过多少书的成年人,也应该补上这一课。
    用背诵的方法,多读一些好书,多记住一些精彩的诗文,使脑海里多一些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文化提高了,生活充实了,思想升华了,情感高尚了,那岂不是有益于个人,更有益于社会的好事吗?!
    我赞成中小学生多读些古诗。古诗的教学,有两种不正确的观念,一是嫌它古,二是嫌它难教难学。
    先说古。古老的并非都是陈旧的,麦稻菽粟,发掘远古的墓葬就有发现,但是至今仍然离不了它,离了它就会饿肚子。古诗中自有历古常新者在,其中涵蕴的爱国精神,热爱人民、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还有高妙的语言艺术,都是世世代代饮之不竭的、无可代替的甘泉。我们离不了它。
    再说难。教学古诗,基本方法是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渐染。教师只消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我幼时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背得烂熟但不懂,长大了才知道,一时弄不懂,以后才明白,是阅读中常有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4:37:0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新经典2011路线图作者:李振村
    无锡崇宁路小学,百年老校。冬日里的校园,简朴无华。
    12月27日,新经典诵读江苏实验区会议在崇宁路小学顺利举行。本拟130人的会议,却因为全省各地老师们的踊跃参与而爆棚到二百多人。江南才子罗才军携获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的《伯牙绝弦》观摩课为大家做了精彩展示,江苏实验区主任顾老师总结了江苏实验区的整体情况。近七十岁的老太太,无需稿,侃侃而谈,思维清晰,概括精准,赢得大家一致的惊叹。朱文君介绍了小古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陈金铭介绍了《新经典日日诵》的特点。会议由杨文华主持。
    大家都十分关注2011年新经典的走向和规划,我以《新经典2011路线图》为题,把明年的打算做了概括的介绍,以下为讲座提纲——
    路线图一:成立“上海新经典诵读研究所”
    将在实验学校中特聘兼职研究员、兼职讲师,让新经典研究规范化、常态化,向纵深推进。
    路线图二:颁布《新经典课程标准》
    为全国实验校新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为经典诵读课的教学和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标准。
    路线图三:组建“新经典志愿讲师团”
    讲师团由实验校的诵读推广积极分子志愿组成,送课送讲座到实验校,加强对实验的示范和指导。
    路线图四:隆重推出《新经典·日日诵》教材
     “日日诵”以独特的阅读理念做引领,创造全新的阅读体验。值得强烈期待!
    路线图五:推出“新经典诵读考级制度”
    让新经典诵读的评价走向科学化,成为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科学评估体系。
    路线图六:建设“新经典博览馆”
    是全国第一家母语教育的博览馆!功能:收藏,展示,交流,推广。做法:建立档案库,开设网上展厅。
    路线图七:策划出版“新经典书系”
    为全国有条件的实验校出版新经典探索方面的专著,每年推出若干本。
    路线图八:推出系列新经典全国大赛
    全国新经典课堂教学大赛、全国新经典朗诵大赛、全国新经典小学生读写大赛、全国新经典校本教材评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4:37:4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语言究竟是什么作者:李振村
“这年头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很多人一心想要改造世界,却从不曾真正下功夫去认识世界。嘿,别往两边看,说的就是你!”
这是一位名曰“科大胡不归”的搞经济学的先生说的话。很精辟,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育:多少人一心一意想要改革语文教育,但对于语文究竟是什么却并不了然。
语文是什么,今天暂且不去讨论。偶然看到小说大家、语言大师汪曾祺议论语言的一些文字,很受启发。汪曾祺的议论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小孔,让我们透过小孔的光亮,看到了一个真切的语言世界。


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
语言是什么?我们通常的观点,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是情感的载体。
但汪先生不这么看,“一般都把语言看作只是表现形式。语言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语言和内容(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 这些话入木三分,读后如醍醐灌顶。
汪老还以阅读小说为例来说明:“读者读一篇小说,首先被感染的是语言。我们不能说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这支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这句话是不能成立的。”
“语言的粗俗就是思想的粗俗,语言的鄙陋就是内容的鄙陋。想得好,才写得好。”
想想我们时下的语文课堂,常常纠缠于到底是教语言还是教内容中不能自拔,其实,理解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把握内容,理解内容的同时也就是在把握语言,二者血肉交融,水乳难分。“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关于语言,汪先生还有精妙的比喻:
“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 “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好的语言是不能拆开的,拆开了它就没有生命了。”
“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语言美在何处
    语言美在何处?我们通常的观点是:美在比喻修辞,美在词汇丰富,美在形象生动……
    汪老的见解与众不同:“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这是他从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得出的观点:“语言耍来耍去的奥妙,还不是长句子跟短句子怎么搭配?有人说我的小说都是用的短句子,其实我有时也用长句子。就看这个长句子和短句子怎么安排。”擅长形象思维的小说家,借包世臣对王羲之书法的评论来比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王羲之的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
    因为对语言之美有这样的认识,所以汪老对语言“言之长短”的描述是:“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从汪老的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就该知道,语文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哪里,“我觉得研究语言首先应从字句入手,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研究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语言的美不仅在于词句之间的搭配,还在于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语言的美,还美在朴素,美在“家常”,一篇文章中,“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所以也就让读者有了意外,有了惊叹。

汉语独特之美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她的独特之美又在何处?
    汪老引用韩愈的话来加以说明,“韩愈认为,中国语言在准确之外还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声之高下’是中国语言的特点,即声调,平上去入,北方话就是阴阳上去。”

“我认为中国语言有两大特点是外国语言所没有的:一个是对仗,一个就是四声。外国人讲话没有平上去入四声,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两个调,上声和去声。”

“外国语不像中国语,阴平调那么高,去声调那么低。很多国家都没有这种语言。”

“你听日本话,特别是中国电影里拍的日本人讲话,声调都是平的,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大注意语言的音乐美,语言的音乐美跟‘声之高下’是很有关系的。”

这个“声之高下”,在汪老看来,大概就是汉语之美的精髓了。

那么这个被大师反复提到的“声之高下”又是什么意思呢?

“‘声之高下’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前有浮声,后有切响’(沈括语),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平声和仄声交替使用。你要是不注意,那就很难听了。”

“简单地说,就是平仄声要交错使用。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一顺边,是很难听的。”

   “中国语言,因为有‘调’,即‘四声’,所以特别富于音乐性。”
    汪老悟到了汉语的精髓,所以他的小说语言便有了一种特别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
“罗汉堂外面,有两棵很大的白果树,有几百年了。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幽冥钟》)“一地浓荫,满阶黄叶”,读来古韵悠然,唇齿生香黄裳先生慨叹:“这岂非六朝小赋中的一联?写出了环境、气氛,既鲜明又经济,只用了八个字,以少许胜多许,而且读来有音节、韵律之美,真是非常有力的手法。”
汪老是当代作家中少有的深得文言精髓的人,因此他特别在意语言的传承。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7e12f0100c8r0.html) - 汪曾祺论语言80条_苏北_新浪博客

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这里的“不读书”,显然就是指传统的经典佳作。

“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其实我们所用的语言都是有来历的,都是继承了古人的语言,或发展变化了古人的语言。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我们许多的语言,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是从前人的语言中脱胎而出的。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

“有的语言,如果知道它的来历,便会产生联想,使这一句话有更丰富的意义。比如毛主席的诗:‘落花时节读华章。’如果不知出处,‘落花时节’,就只是落花的时节。如果读过杜甫的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会知道‘落花时节’就包含着久别重逢的意思,就可产生联想。”

汪老很多精彩的语言都是从文言中化来的,《沙家浜》里有两句精彩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就是从苏东坡的诗“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脱胎出来的。

使用语言,譬如揉面

如何运用语言?作为小说家的汪老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

“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的分子就发生了变化。写作也是这样,下笔之前,要把语言在手里反复抟弄。”

汪老还把人的精神状态和语言的发挥联系在一起——这也是罕见的观点:“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

当然,汪老是有依据的,他举韩愈的话为例:“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他(韩愈)所谓‘气盛’,照我的理解,即作者情绪饱满,思想充实。我认力他是第一个提出作者的精神状态和语言的关系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4:38:31 | 只看该作者
绘本阅读推广的几个小策略
江苏省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   许  雯
    一、让绘本“流动”起来
    绘本图文比较简单,容易读,速度快的孩子半天即可读完4~5本,但精美的绘本读物都价格不菲,每本都在二三十元,读物不足怎么办?
    我在班级创建了“绘本漂流站”,把自己搜集的几百本绘本的目录发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读物,在目录上打钩,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自己喜爱的绘本读物的信息,比如上网搜索、问周围小伙伴等等。然后,把孩子们打过钩的书目搜集起来,根据不同的喜好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孩子为自己组取个好听的名字,各组分工合作购买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这样,每个孩子只需买2~3本,就可以凑齐一大类读本了。
    如果一个班有50个学生,班级“绘本漂流站”就能有一百多本藏书。孩子们先在小组内交换阅读,过一段时间再组织各组间绘本“漂流”。
    二、让绘本讨论“激烈”起来
    对于绘本阅读孩子兴趣浓,但容易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我每周都安排一节“绘本指导课”或“绘本研讨课”,阅读主题和指导方法“因书而异”。《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这类“亲情类”绘本,就采取“阅读体验式”,让孩子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亲人的身影,体验父母家人最真最淳的爱;《小房子变大房子》《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这种“幽默可爱类”绘本,多采用“表演参与式”,让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体验品析;随着孩子阅读量逐渐增大,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或主见,便可以采用“猜测质疑式”,让孩子们边读边猜、边猜边想,有的还可以进行“结局重构”,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如读美国“天才绘本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向上跌了一跤》时,我就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猜想故事后面的情节。孩子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有些绘本的内涵、意蕴孩子们一时半会儿还难以理解,可以通过“情感内化式”在孩子们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让这颗种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而慢慢发芽。
    三、让绘本余音“缭绕”起来
    一本书读完,不能随便扔到一边。好的绘本值得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体味。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绘本阅读的感悟融会到日常生活中,与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
    “5·12汶川大地震”后,孩子们对“生与死”的话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理解,我就带全班孩子阅读了美国绘本作家利奥巴斯卡利亚的《一片叶子落下来》。这是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的图画是一些精美的照片,配以文字解说,给人以真实感。扉页上写着:“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哪里?为什么要活着?死是怎么回事?一片叶子回答孩子所有关于生命的疑问。”是的,“生命永远都在,我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不会再回来了,但是生命会回来。”叶子所经历的四季,就如同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热血澎湃的青年,成熟老练的中年以及睿智淡定的老年。同样,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也都会不同。“我们反正是要掉落、死亡,那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呢?”“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为了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为了树阴、老人和孩子,为了秋天的色彩,为了四季,这些还不够吗?”原来,活着就是这样简单而有意义,这样快乐而又有梦想和追求。这片叫“弗雷迪”的叶子的故事让我和我的孩子们回味无穷。
    绘本阅读的推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对孩子产生潜在的、长远的影响。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以达观、宽容、真诚、快乐的心情引领孩子们读书,而不是为了阅读题得高分,阅读指导就能更贴近孩子的心灵,促进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4:39:0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经典诗文给我们带来什么作者:李振村
经典诗文给我们带来什么
——李振村在“全国第六届新经典大讲坛”上的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全国新经典诵读课题组、名思教研、上海师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说一声“欢迎你们!”谢谢大家!
刚才,来自胜利油田的老师给我们朗诵了两首非常优美的诗,在这里,我也精心选择了一首,大家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题目叫《一日记》
一日记
2003年3月11日
上午,八点上班,十二点下班。
下午,两点上班,六点下班。
在教育局办公室的八个小时里,
我起草了一份红头文件,
抽了一盒哈德门香烟,
喝了五杯朝阳纯净水,
去了四趟厕所,
一趟大便,一趟小便。
放了七个屁,两个有声,五个无声。
眨了120回眼睛,
抠了八次鼻孔,
剪了一回指甲,
吐了九次唾沫,
咳嗽了十一声,
发了十条短信,
和同事讲了一个荤段子,
讲的什么呢?
(此处笔者省去7个字)
每次持续时间三分钟。
期间一个年轻女教师来办事,
动过念头
(此处笔者省去6个字)
中午,在家里我总共待了2个小时,
看了20分钟电视,
读了10分钟书,
吃了半个小时饭,
睡了40分钟觉,
做过一个可怕的梦。
晚上六点半,
我打开电脑,
上网搜索(此处笔者省去4个字)有关的图片,
下载“杨黎的打炮”。
九点整,我坐在书桌前思考,
昨天,今天,明天,
去年,今年,明年,
前生,今生,来生。
凌晨一点半,我脱衣,上床,睡觉。
怎么样,好不好?(笑声)。大家不要笑,这就是被当代诗歌评论家赞扬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这种诗歌体裁叫什么呢?它叫低诗歌,或者叫轻诗歌。据说,这是轻诗歌的代表佳作之一,就像我们说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我们思乡古诗的代表作之一一样。看了这样的诗,我真的感到无语。可能现代派会觉得我落伍,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诗在我眼里都是文字垃圾。这就是当下的诗歌。再睁开眼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又都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地沟油、小悦悦事件、三聚氰胺牛奶、毒胶囊……我们遭遇了数千年未遇之道德沦丧,我们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人心浮躁,中国人变得急功近利,人情冷漠,物欲横流……在这样一片让人悲观的天空下,我们不得不追问:究竟为什么,我们还要诵读经典。或者说,在当下,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究竟能够给予我们什么?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道德的底线
我想,经典诗文,它第首先能给予我们一种道德的底线,让我们极速下滑的伦理道德的能够有一个止步的底线。
人是什么?化学家说,人是化合物。生物学家说,人是动物。社会学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吃进去的东西。我们吃进的是什么,我们就会变成什么。
我是60年代出生,我们60年代出生的人吃进去的是什么呢?我上小学的第一篇课文《毛主席万岁》,第二篇课文,《毛主席万万岁》,第三篇课文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第四篇课文,《阶级斗争要天天讲、年年讲、月月讲》……在一到五年级非常宝贵的五年时光里,我读到的全部是这类斗争、阶级敌人、地主搞破坏之类的故事。人吃进去的是什么,他就变成什么。所以说我当时小小的年纪,瞪大了警惕的眼睛,到处搜索着阶级敌人。
有一天早上,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大概是小学三年级,忽然看见我们村的地主背着一个粪筐往野地里走。我非常警惕:他要到哪里去?他要干什么?他是不是要搞破坏?一连串的问号涌上我小小的脑门。我赶紧跟在他后面跟踪,一直跟踪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大雾里。我气喘吁吁跑到学校跟老师说,那个地主要搞破坏。老师瞪了我一眼说:“搞什么破坏!”其实,当时我只不过七八岁的年龄,斗争的意识就这么强,为什么,因为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典,你接触的全部是暴力、怀疑、警惕、斗争的文字。
现在每一个人都在叹息中国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骗横行、贪腐遍地,为什么,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社会动荡,那么多的政治斗争,人心被一次次的政治运动弄坏了。可是,看看同属中国的台湾,台湾也经历过很多苦难,包括日本的殖民统治。但你到台湾走一走,你会感觉到民风那么淳朴,社会的诚信体系十分健全,普通百姓之间的人际关系十分友善。
为什么台湾能够如此?因为台湾中华传统文化的线索一直就没有断过,虽然经历了很多的风暴和磨难,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链条始终坚强地链接着。到现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四书五经是高中生必读书目,这件事如果放在大陆,不知会引起多大的风波,但是在台湾就十分自然。而且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一点也没有影响台湾的现代化,没有影响台湾的民主,没有影响台湾的科技发展,相反,让台湾保持了一个淳朴诚信,让人非常舒服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所以,今天,我们给予孩子们明亮的眼睛以什么样的天空,给他们稚嫩的双脚以什么样的大地,给予他们纯洁的情感以什么样的精神滋养,就决定了他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把我们这个民族带向何方,决定了将来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还像今天这个样子。
如果想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未来,改变我们的孩子,我坦诚地说,靠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种政治化的教育活动基本是没有用的,还得回到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中寻找力量、寻找支撑。当然我这样说绝对不是排斥普世的价值观,不是排斥发达的西方文明,绝对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强调: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拥有五千年文明国家的中国人,他在接受普世价值观的时候,在接受当代人类文化成果的时候,还应该有自己的特质和民族烙印,而这个属于中华民族的生命特质,就必须凭借中华经典诗文。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开阔的胸襟
现在车多了,在马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两辆车哪怕是发生轻微的刮擦,车主都会吵闹不休,造成交通严重拥堵。多简单的一件事情,非要争吵甚至打闹。中国人变得日益急躁且狭隘,人人都在埋怨,个个愤愤不平。豁达的心胸,开阔的视野,悠闲的生活方式似乎越来越远离了我们。
怎么办?阅读经典,大山,大河,大漠,大川,孤烟,落日,明月,星河……经典诗文中的大自然,充满了力量,充满了生命,充满了情感,浩瀚丰厚,大气磅礴。
让我我们随便读一些句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夜夜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当然,最让人荡气回肠的就是李白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些诗文,写得惊天动地,写得酣畅淋漓!生命与宇宙,人心与自然,人的情感起伏与大自然的呼吸脉动,在这些诗里霍然贯通,浑然一体。我每每阅读这样的诗句,都感觉荡气回肠,激情难抑,心胸为之豁然开朗,顿感天地开阔,天人合一。可以说,经常诵读这样的诗文,对于养成大气的人格、豁达的胸襟大有裨益。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中国人最向往的两种品德。第一句说的是做人要坚强,第二句说的是做人要胸怀宽广,怎么才能做到?经常阅读上面的文字,是达到这样境界的路径之一。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个孩子,如果天天阅读的是我刚开始出示的《一日记》这样的诗文,他能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么?他能够养成优雅的气质、高尚的情趣吗?他只能够记录自己大便和放屁的次数(众大笑)。
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些大气磅礴的诗。有些看起来很安静的诗,你细细品味,也有一种贯通宇宙的大美。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一个诗人,晚上失眠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可是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怎么回事啊?后来忽然悟到,原来是因为身子底下非常暖和,身上暖意融融的;这时,纱窗外传来了小虫的叫声……啊,原来是春天到了。在这样一个大地静谧、星空浩瀚的夜晚,诗人躺在床上,用他的身体、用他的心灵,跟宇宙,跟大自然,跟大自然的气节息息相通,连贯在一起。你看,就是这样一首很安静的诗,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气之美。
还有杜甫的名句“四更山吐月,残月水明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在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诗人同样是忧思满怀,夜不成寐——诗人一般都是容易失眠的。杜甫睡不着觉,披衣而起,向窗外一看,只见黑油油的山嘴里,一下子吐出了一轮晶莹的明月,楼外的水池,月色之中波光粼粼,异常的明亮。诗人的心境也由忧苦而惊喜,刹那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感动。你看,这样安静的诗,同样洋溢着一种大气之美,洋溢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呼应。
经典诗文,给予生命温暖和支撑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胡晓明15岁外出打工,春节他没有钱回家,住在一个工棚里,外面大雪弥漫,寒气袭人。这个时候,思家的情感,用他的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沛然莫之能御”,就是汹涌而来呀,简直是不能抵挡,想家想得那么苦,他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就在这时,他忽然记起了这样四句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胡晓明一下子就感觉到,那个风雪中的夜归人,不就是自己的背影吗。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感到无比温暖。
一个生活在当代的,15岁的少年,在这样一个风雪弥漫的日子里,他的心跟1500年前的诗人的心一下子打通了,一下子对接了。为什么,因为好诗都是表达人性的。虽然科技的进化日新月异,而人性的进化是十分缓慢的,思乡的情感、思念亲人的情感,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这种亘古的感情并没有因为科技的发达而有所改变。
你看,就是这样一首小诗,给了15岁的胡晓明以巨大的温暖,给了他情感的慰藉,让他这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感觉自己并不孤独。
商友敬先生,上海著名的人文学者,文革期间,因为几句愤青的话,26岁被抓到监狱,在安徽服刑,一待就是16年,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人到中年。他怎么度过这16年无数个漫漫长夜的?商友敬先生说,在监狱里,在那狭小的牢笼里,面对着小小的窗口,看着铁窗外灰色的天空,我无数次地想死,我无数次地追问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不知道文化大革命会结束,他不知道他的命运会改观,那么他为什么能活下来?
他说,这个时候,唯一支撑我的力量,不是毛泽东选集,不是那些政治学习,而是在他幼年时候,他的爷爷教给他背诵的那些经典的诗文。他把李清照全集和陶渊明集,一字字抄录,抄了好几遍。在那无数个漫漫长夜里,他无数次地朗诵这些诗文,从中寻找心灵的支撑和共鸣,寻找心灵的滋养和力量,是这些诗文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没有“风雪夜归人”这样一首小诗,15岁的胡晓明该是多么地孤苦;假如没有那些经典的诗文,26岁的商友敬,肯定没有办法支撑到今天。
商友敬先生从监狱出来以后,他的后半生活得异常精彩,有声有色,全国各地讲学,著书立说,为中国的教育大声疾呼,粉丝无数。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他从幼年(他没有读过大学,高中都没有毕业,)就打下了那么丰厚的文化功底,就是因为他的家学渊源。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读读李清照的词吧,读读李煜的词吧,读读李商隐的诗吧,读读柳永的词吧,不用说,还有李白杜甫苏轼等等等等……能够把微妙敏感复杂无比的心灵世界表达得如此细腻真切、如此楚楚动人、如此可触可感的,这个世界上我认为,只有中国的古典诗歌了。
你看,下雨了,成熟的果子掉到地上,一个人在灯下看书,听到小虫的叫声,这种大自然最寻常的景观,到了我们诗人的笔下,形成了无与伦比、意味无穷的一种意象: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这两句诗什么意思?成熟的山果,伴随着大自然的节律,扑扑地落下。一个诗人,或者一个学者,或者一个塾师,总之一定是文化人而不是政客,一定是在荒山草庐之内而不是在繁华的都市,当然也一定是在十分安静的秋夜,一定是独自一人,静坐灯下,冥思遐想,窗外本是秋雨淅沥,这时雨忽然停了,他忽然听到扑扑落地的果子声,还有秋虫的鸣叫声。此情此境,他的心里会生发什么感慨呢?诗人没有给出答案,诗人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给了我们一个无限神秘的大世界,给了我们一个值得反复咀嚼的意境。就是这样两句诗,被无数的文人解读过,当然,解读最好的,我感觉就是国学大师钱穆。钱穆认为,“诵中国诗此十字,亦如读西方一部哲学书”。
你看,就是这样一种自然现象,到了诗人笔下,给我们重建了一个具有无限情味的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可以多一些诗意,多一些滋味,多一些情趣,哪怕现实的世界到处是地沟油,到处一地鸡毛,都没有关系,你只要有了这样一个精神世界,就可以活出自己的意境,活出自己的趣味。
我的朋友丁慈矿,江苏徐州人,16岁时,孤身一人到上海求学,最后留在上海成为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上海居,大不易,教师收入低,生活清贫,直到前几年,过了而立之年的小丁才买了两间小房子。但是,丁慈矿活得有滋有味。因为丁慈矿是70后少有的我称之为大师级的人物。读书万卷,研究楹联,研究民国语文,研究笔帖、研究书法,研究中国的古典诗文……他只要进入自己那狭小的书房,进入到自己的世界,他就忘掉了尘世的烦恼。在酒桌上,在娱乐场上,他通常是笑嘻嘻的沉默寡言。但是,一旦说到他的文化世界,他立刻神采飞扬,满脸的惊喜和激动,滔滔不绝,告诉你一个又一个典故,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这样一种幸福生活,就是经典诗文给他带来的。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独特的文化眼光
一片草地,在牛羊的眼里,它只是饲料。而在诗人的眼里,它才是风景。给大家说一个例子。
钱钟书和他的夫人杨降在无锡结婚以后,和国学大师钱穆三个人结伴而行,一起北上往北京走。坐在火车上,火车离开江南,离开山清水秀的长三角,进入安徽蚌埠一带。当时的安徽蚌埠黄尘漫漫,了无生机,只有一个又一个的大土堆。
这个时候,杨降叹了口气,“这里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甚至没有房屋,这段路实在太乏味了。”
钱穆立即说,“不!”钱穆说这话的时候,我相信,他一定是两眼放光的,钱穆说:“你往车窗外看,那一片开阔的地域,曾经是古战场。而那一个个土堆,曾经是古代军队驻扎的地方,就在里,曾经两军厮杀,血流遍地……”
杨绛后来回忆说,经钱穆这样一说,地理立即染上了人文的色彩,杨降再向外看去,“我发现,果然就大有不同。”这片黄土地,虽然硝烟已经散去,虽然鲜血已经干掉,甚至连那些死去将士的尸骨都已经不知所踪。但是,她依然仿佛看到了硝烟,仿佛看到了战火,看到了那些厮杀的将士。就是这样一片黄土地,因为有了一种文化的眼光,它有了历史,有了情感,有了厚重的感觉,它让人激动,让人遐想。假如没有这种文化的眼光,那你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所以我们今天说诵读经典,它可以让我们每个人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文化眼光。
经典诗文,中国人的宗教
你看,我们的中华经典诗文,给予我们道德的底线,给予我们豁达的胸襟,给予我们丰富的情感世界,给予我们温暖和支撑,给予我们独特的文化眼光。可以说,经典诗文,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
中国人的世界里是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的。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人,靠什么来凝聚在一起,靠的就是那些流传千古的优美的经典诗文。可以这样说,中华经典诗文,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
你看,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是伴随着诗歌长大,呀呀学语时,我们就开始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开始上学了,老师就教给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春萌动了,谈情说爱了,我们就开始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长大成人,我们有的可能做了环卫工人,有的可能做了大学教授,但无一例外,每一个中国的孩子,他都是伴着诗成长起来的。因此说诗歌是我们的宗教一点都不过分。而且这个观点也不是我讲的,是著名的文化大师林语堂说的。
林语堂是这样说的: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产生体贴的怜悯,那么以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方式,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使他们对大自然给予一种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中国人通过诗歌医治心灵的创痛,获得感情的升华,净化人们的心灵。诗歌教会中国人聆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缕缕升起,并依恋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它教人们对山间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花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作中国人的宗教。
你看,林语堂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诗歌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
关于经典诵读的作用,今天就简单跟大家汇报到这里,我所主持的“全国新经典诵读”课题,就是希望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孩子的精神生命打上民族烙印、丰富孩子的母语素养方面做些深入的实践和探讨,欢迎各个学校加盟!
谢谢大家,祝大家会议期间精神愉快!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张倩老师根据录音整理,特致谢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4:39:34 | 只看该作者
大师在小学读什么
孙双金
钱学森之问像一根针扎在教育人的心上隐隐作痛。为什么我们培养不了自己的大师?痛定思痛,我们不妨返身看看过去的大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这对我们今天培养明天的大师定然有着极大的启示。
过去的大师小学都读些什么呢?我且用胡适先生作为个案来剖析。
胡适先生是大家公认的大师,他在1930年11月2日写的《九年的家乡教育》一文中详细叙述了他在家乡接受的小学教育。他说:“我才三岁零几个月,就在我四叔父介如先生的学堂里读书了。……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我念的第二部书也是我父亲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名叫《原学》,是一部略述哲理的书。……我念的第三部书叫作《律诗之钞》。我念的第四部书以下,除了《诗经》,就都是散文了。我依诵读的次序,把这些书名写在下面:
4、《孝经》
5、朱子的《小学》。江永集注本。
6、《论语》。以下四书皆用朱子注本。
7、《孟子》
8、《大学》与《中庸》。(《四书》皆连注文读)
9、《诗经》,朱子《集传》本。(注文读一部分)
10、《书经》,蔡沈注本。(以下三书不读注文)
11、《易经》,朱子《本义》本。
12、《礼记》,陈澔注本。
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听别人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了‘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胡适九岁之后,开始涉猎大量古典小说。他读的第一本小说是《三国演义》,接着读《水浒传》、《正德皇帝下江南》、《七剑十三侠》、《双珠凤》、《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外国小说《经国美谈》等三十多部小说。他说:“我到离开家乡时(14岁),还不能了解《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好处。但这一大类都是白话小说,我在不知不觉中得了不少白话散文的训练,在十几年后于我很有用处。”
胡适十二三岁时,已能对本家姐妹们讲聊斋故事了。他在文中写道:“我们平常请王叔讲故事时,忙着替他点火,装旱烟,替他捶背。现在轮到我受人巴结了。我不用人装烟捶背,他们听我说完故事,总是泡炒米,或做蛋炒饭来请我吃。她们绣花做鞋,我讲《风仙》、《莲香》、《张鸿渐》、《江城》。这样的讲书,逼我把古文的故事翻译成绩溪土话,使我更了解古文的文理。所以我十四岁来上海开始作古文时,就能做很像样的文字了。”
胡适家乡九年的小学教育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呢?
其一:起始阶段读什么太重要了,这是人生白纸上画的底色,这是种子文化,种子知识。播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结什么果。胡适小学阶段播下的中华经典文化,《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都是经典儒家文化,诗性文化。而我们今天的孩子读的是什么呢?有多少经典的东西呢?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种下是非经典文化,怎么期望学生身上生长出经典文化呢?
其二,读经典小说,讲经典小说有利于开扩眼界,增长知识,特别有利于丰富孩童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有限,想象无限啊!讲故事恐怕这也是胡适先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锻炼了表达,增长了自信,获得了读书的快乐。
其三,多背,多读,多讲应是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4:40:22 | 只看该作者
学以致用话经典
贵州省纳雍县雍熙镇第一小学 何 印
    自参与“新经典诵读”实验以来,我校从外到内发生了质的变化。校园建设,处处有经典的影子;诵读文本,时时都与经典相链;课堂教学,随处可拣经典余韵。但经典诵读不是一阵风,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不可能十天半月就消融,旷日持久的诵读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简单重复的读背也难令师生持之以恒。经典诵读顷刻心动激动到头来一动不动的比比皆是,可见此项工程非一时热血沸腾,也不是一事头脑发热,需要我们始终有清晰敏锐的洞察力,有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高瞻远瞩,有为学校和谐发展不断给力的淡泊心,有钟情与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功德心,才可能见成效,才能让成效日积月累,才会使学校真正从肤浅走向蕴具内涵,从人云亦云走向独树一帜,从跟人脚步趋向崛起腾飞。
    试想一名医生从学校毕业那天,面对一个突然而至的病人可能手足无措,是知识不够吗?非也!是缺少经验,俗称缺乏临床实践,他们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方成其为医生,方能成就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医生。反思我们的经典诵读,何尝不是如此!看到许多半途而止的诵读,就是图一时热闹,赶一时潮流。真正意义的诵读,不是为比赛而准备,也不是为秀一段而煞费苦心,诵读应是内心的需求,是抛却功利的宁静。笔者就近年来推动经典诵读的体会,从学以致用的角度谈谈如何开展经典诵读。
    一、诵读必须与教学相链接
    离开教学谈诵读,是无本之木。诵读必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让读见实效,才能让读的作用彰显。
有心的老师,总会于课前查找集聚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当课堂中呈现时,令人耳目一新,气氛也被激活,立刻把课堂推向新的境界,学生的声嘶力竭一下子会被美妙的诗情画意所取代。
    如笔者执教《夜莺的歌声》一课时,每一处片段都很长,让学生总结归纳都避不开长篇大论,简洁有力的话语难以体现,于是我顺势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名诗概括,学生初似困惑,但当第一个词语出来后,学生联想的翅膀就被打开了,如珠妙语层出不穷:如第一片段就用“难得糊涂”“诱敌深入”,第二片段就用“乱花渐欲迷人眼”,第三片段就用“此时有声胜无声”,第四片段就用“古来征战几人回”,学生一下子觉得趣味盎然,不再深陷长篇大论的总结归纳,一篇课文如诗如画,下课了,学生还意犹未尽。
    执教《太阳是大家的》,这是一篇诗歌,教学过程中,只是忠实于课文的读显得过于平淡,学生也无法真正走进诗的世界,于是我在出示夕阳的图片,让学生回忆我们读背的关于太阳的诗,学生立即想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当我提示学生如果用现代诗来找时,学生又齐背出“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妙语真如源头活水,堵也堵不住。当我让学生也仿写时,就出现了“太阳累了,月亮来了;月亮倦了,太阳醒了”,当我出示中东的战争场面,学生的心灵被震撼时,“上善若水,大爱无言”又出来了,下课时,我带他们欣赏了俄国作家巴尔蒙特的《我来到这个世界》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也仍将歌唱……
我要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虽然执教内容结尾是沉重的,但在振奋人心的诗意小结中,学生也找到了信心,亦看到了太阳的光芒,看到了和平的希望,终不被消极所累。这些课,许多老师听过后,都赞道: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才不失语文的味道。
    二、诵读必须和问题相关联
    诵读如果只是为读而读,学生未免觉得意义不大。如果读了半天,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不去,那学生将会丧失学习乃至读书的自信心。因而,还应在诵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才能让学生获得自信,成就学业,铸就学习的优生,生活的强者。
    如执教《用心灵去倾听》一课时,有一个问题是:当汤米听到为她准备的遗言,她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时,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学生的回答往往只停留在很悲伤,很难过,始终缺少什么,不算错,就是缺少味道,些时一个学生说,此时的心情的“复杂的”,又一个同学说此时的心情是“乱”,我抓住一个乱字,我说,同学们可否从诗词里面去找一句进行概括,于是学生会心一笑,齐诵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围绕这句词,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学生有说是幸福与痛苦交织,有说是心如乱麻,与之前的言尽词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学生心烦的问题也诗意浓浓,紧锁的眉头也乐开了。
学生学习了经典,解决了问题,谁还会把经典诵读拒之门外呢?悦纳经典的同时,也是学生最幸福的时刻。
    三、诵读必须与创作紧相连
    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学生喜闻乐见,也让学生始终在语文的花园里漫步,在经典的海洋里徜徉。
    只是读,很难真正走近经典,只有创作热情被经典“一石激起千层浪”,经典的作用方事半功倍。我在教学中偶遇对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让学生试着创作,可学生茫然无措,我借教室的气氛,让学生先感受,于是又抛出了上联:暖暖教室蜂声嗡嗡。学生知道在批评他们的闹声不断。让学生对下联,他们想了半天,还一筹莫展,我让他们找找《晨读对韵》的感觉,他们背了,我又把上联改了:暖暖教室书声朗朗。学生笑了,是赞他们,他们往窗外望去,一片热闹,于是学生灵机一动,对出了“宽宽操场笑语连连”,真好!有我的溢美之词,学生更来劲了,即刻出现了:“暖暖教室安安静静,宽宽操场热热闹闹”、“明亮教室扬扬沸沸,宽阔操场冷冷清清”、“暖暖教室歌声悦耳,宽宽操场花朵飘香”……
    学生作文,我会让他们在适当的时机,引用经典的语句让作文升格;学生练习书法,我会让他们把经典的内容谙熟于心;学生回答问题,我会让他们用经典语言有力小结。这样的课堂,学生亲近经典,豁然开朗,原来经典就在身边,创作就那么触手可得。享受创作的成就感,对国学不再望而生畏,不再认为对联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学生的表现力超乎我的想象,让我不断续写诵读经典,运用经典,创作经典的教育故事。
    四、诵读经典必须与时俱进
    国学热让经典诵读之风吹遍大江南北。我校就利用艺术节、教师节、母亲节等节日,举办各种诵读活动。
如艺术节我校举行了4000人齐诵《道德经》的活动,也紧扣“唱红歌、诵红色经典”的主题诵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少年中国说》,场面壮观,盛况空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得到了各种盛赞,在地方电视台反复播放几天。
    活动后的句句话语给了我们鼓舞:
    电视台记者:此次活动,我们最看好的还是你们的经典诵读,太有创意了,太有震撼力了,我们的学生就需要这样的文化给养……
    一位老人:听你们诵读,我觉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既感受千年文化,又与时代旋律相结合,我们的孩子在这里读书真幸福,今天的孩子就需要这些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育局同志:这样的场面太难得了,对其他学校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启示,这样的活动虽然苦和累,但做起来值!……
    母亲节,我校组织了“温馨五月感恩母亲”主题诵读活动,赚取了不少眼泪,也赢得了不少赞誉。诵读的作品都是师生的原创,虽不言字字珠玑,篇篇经典,但那是师生的心之声,活动结束后我们把师生的作品集结出版,见证我们的一路经历,使我校的诵读经典形式翻新,精彩纷呈。
    离开了社会,脱离了我们服务对象,一切都是空谈,我们这样的活动开展经久不息,韵味也会在延续、创新中绵远悠长。
    五、诵读必须与生活息息相关
    经典诵读,让课堂多了诗情画意,同样也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当经典在心灵扎根时,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闪现经典,亦为我们的生活平添诸多情趣。
    如:学生在放学时,喧声一片,我会做个手势:嘘!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也自然而然跟着背,然后悄悄地离开校园,这比呵斥怒骂管用多了,也绅士多了!
    当学生缺课归来时,我会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你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学生一下子羞红了脸,于时我会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学生下课了,就会主动来告诉我缺课的原因,但此时师生谈话,已经不再剑拔弩张,而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当学生对犯下的错误狡辩时,我会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学生自然会承认他的过错。
    当我的学生该展示作品而没有准备,她说是忘带了,我会用一个经典的小故事旁敲侧击,并告诉她“人无信不立”,“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于是她哭泣着叙说她的失误,全班同学也跟着受感染,明了撒谎的代价。我会趁机让学生背出季羡林爷爷说的“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虽然眼泪汪汪,我却收获其乐融融,因为我的说教已远离了大声呐喊,与横眉冷对绝缘。
    当学生学习精神不振,还沉醉于游戏的虚拟世界时,我会引他们背一段“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瞬间,课堂找回了源动力,信手拈来的契机,比苦口婆心的言语更能迅速俘获学生的心,让学生始终在激情四射中轻松愉悦地学习。
    冬天来了,有大量的梅花诗相伴;春天至,又见“百花齐放春满园”;夏天,又赏“映日荷花别样红”;秋风萧瑟,洪波又涌起;清明节,重唱“牧童遥指杏花村”;端午节,我带他们寻觅屈原的足迹;中秋节,让学生与苏轼牵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响起;重阳节,恰遇“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的生活处处是经典。
    经典诵读沿途风光旖旎,形式多样,我们只有把经典诵读作为提升自身素养的必由之路,把传承文明作为己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让经典之花在学生心灵深处绽放。我们广种博收,多装几个经典故事,多背几句经典语言,多积几处经典之善,在学以致用中,终将经典推向新的高度,让校园文化多元,学习方法灵活,教学素材丰硕,课堂教学多彩,在诵读经典、浸润经典、创造经典中茁壮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21:50 , Processed in 0.0888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