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2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月刊》2015年“话题”栏目征稿1:我的写作故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08:4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话题”栏目征稿1:我的写作故事


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与途径,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这里的写作,不仅指教育写作,也包括其他主题、题材或文体的写作,如文学创作、生活随笔、时事评论等等。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经历、经验和心得,如第一篇发表文章或第一次出版专著的前前后后,如因为写作而遇到的人、事、报刊社、出版社,如写作过程中遭遇的具体难题,再如写作给自己的教学、生活乃至家庭带来的积极变化,等等,欢迎下笔成文,以讲故事的方式与我们分享。
要求内容真实,表达自然,篇幅以2000字内为佳。
请以附件形式发送,文件名注明“我的写作故事”字样。
投稿邮箱:jiaoshiyuekan2@126.com
截稿时间:2014年11月2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08:49:4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不偏于一端
文 _ 林茶居
回头看自己过去二三十年的阅读史,几乎就是一个充满好奇同时又是硬着头皮接受各种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的历史。就个人的印象说,从198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初,这些“新”主要出自哲学、文学、诗歌、美术诸领域;而整个1990年代,主要出自政治学、历史学及文化研究、文化批评领域;21世纪后,则主要出自教育尤其课程与教学方面。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一方面的原因是,缘于社会发展的波澜起伏,中国在不同阶段对外来文化的引进有不同的侧重;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关注点的转移和拓展。
这么多全新话语的集中涌现,难免带来思想、认知及价值观的混乱,这是文化常态,也是文化不断发展、革新的必由之路。但是,对于这各式各样的“新”,大众媒体从来没少冷嘲热讽,认为是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其最“有力”且最“有利”的理由是:真正的高论,总是深入浅出的。
不能否认,在文化引进、译介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信息衰减、意义偏移、价值错位等问题,甚至一些译著,聱牙佶屈,错漏百出,所以落人口实。但也必须明白,那些原创性的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理念和思想体系,往往无法完全以现成的语言和流行的句式来描述与表达,如此也就难以“深入浅出”——至少,在人文社科领域是这样的。
思想、文化的丰富与更新,往往启动于语言及话语模式的改变——这里的“改变”,当然是指走向开放与辽阔,而非折回专制与霸权。同样的道理,我们认识一种新的理论、新的思想,一般就是从触摸一系列新的名词、概念、术语开始的——通过它们,我们得以进入其语境,爬梳其逻辑,体悟其命意,最终进入其堂奥。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新”,除了是新词,也包含那些被重新命名的旧词。
从这个角度说,对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的拒绝,实质上是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漠然与回避。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阅读教师写的文章,或参加一些教育论坛,不时会看到或听到有人对这种种“新”的鄙夷,末了一句“玩概念而已”加以否定。似乎,“教育理论没啥用”已成为一种共识。当一个人沉浸于技术太久并藉此赢获诸多现实利益及满足感的时候,他往往会忘记了技术背后还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在发挥支撑、规约、调节的作用。进一步说,这种拒绝也源自心性的固化和精神的板结。
文化、思想本身自有其运行规律与路线。那些能够与现实问题咬合、与人们的实际需求对接的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新思想、新理论等),总会落地生根、抽枝长叶,转化为改造现实的营养和力量,服务于观念更新与社会进步(而还有一些伟大的语词,早早蛰伏于未来,等着人类的探问与朝拜)。就教育而言,不是有很多外来的名词、概念、术语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么——如文本、生成、建构、教育力、共同体、终身教育、多元智能、非智力因素、研究性学习、学习型学校等;还有那些被赋予了新意涵的常用语词,如课程、问题、对话、教学方式等等,都极大地拓展了意义范围,增强了笼罩能力和诠释能力。它们就像一滴滴奔跃的水珠,在水面上弹奏起一阵阵别样的波纹,让教育之湖春光潋滟。
当你熟练而准确地使用新的名词、概念、术语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跳出了原先的思维局限,为自己的思考与言说增添了一种新的视角、路径、框架、方法和工具。这是人的精神成长的标志和方式。经由这样不断丰富与更新的过程,人得以在自己的内心逐步培植能够相互抗衡的不同的力量,使生命充满足够的弹性与张力,从而进入那种可以纵横捭阖地进行自我教育的精神成年状态。我还不敢说,这么多年来,我正是沿着这样的精神进路在不断改善自身,但可以确认的是,我有这样的自省和目标感,懂得时时提醒自己,不拘囿于一孔之见,一时之见,一地之见。
看人论事偏于一端,如果说不是历史惯习的话,它至少是一种时代病。与之相互造就的恶症是:敌人感太强,说话充满杀气。“敌人,就是想法不一样的人。”这个据传是前东德国家安全部的口号,竟在多年后成了现时代的一个注脚。在我看来,一个缺乏思想更新能力、无力激荡各种想法的人,往往不知或不懂尊重“想法不一样的人”,这样的人,如果有适宜的土壤和机会,很容易就成为一个固执于封闭的自我一端的“精神纳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08:53:1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教师月刊》,做一个出色的自我教育者
欢迎您到邮局订阅2015《教师月刊》


邮发代号 82-326
2015年,《教师月刊》将增加印张,扩大容量,相应提价
每期16元,全年12期共192元
阅读热线  010—82275571
《教师月刊》,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团队精心打造
面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研员
致力于建设健康的教师文化
给您青山绿水般的阅读体验
好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
《教师月刊》
坚持人文精神,立足专业视角
普及教育学术,推广名师经验
助力您成为出色的自我教育者
助力您成为好教师
  
我愿意向《教师月刊》表达“慢”的敬意:在期刊生产日趋泡沫化和功利化的今天,《教师月刊》坚持做一些能真正给人启迪和增强信仰的事情,愿意在快时代中下慢功夫,值得我们读者和作者的尊敬。(华南师范大学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教师  陈先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08:54:13 | 只看该作者
欢迎个人订阅,欢迎学校团购
除了邮局,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订阅(团购)《教师月刊》
1.向编辑部订阅(汇款信息同2或3)
电话  010-82275571  传真  010-82275572  邮箱  jiaoshiyuekan@sina.com
2.通过邮局汇款订阅(附言栏注明“订阅2015年《教师月刊》”字样)
地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邮  编  200062
收款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3.通过银行汇款订阅(附言栏注明“订阅2015年《教师月刊》”字样)
户  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  022472—工商银行普陀区支行金沙江路分理处
账  号  100 124 7209 0046 31374
4.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淘宝店订阅
2015年,我们继续青山绿水般的阅读体验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8:44 , Processed in 0.08304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