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师如何听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1:4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师如何听课?

合肥市包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王一枝

       语文的教改之路漫长而久远,深受各方青睐的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其专业发展之旅途,似万里长征,艰难而又壮美。然而,笔者认为,在我们的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条熟悉并不陌生、充满阳光、沐浴甘露的羊肠小道,那就是走进课堂去听课。

    听课有何以意义,众所周知,自不必赘述,但还是要罗嗦几句,唯恐部分教师常常忽略不计,我也是一片良苦用心。

听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主要手段,听课的过程,是教师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提高业务能力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拒我观察,无论是什么教研活动,只要有观摩课,教师都非常热衷,听课者络绎不绝,场面颇令人感动和欣慰,教师的听课热情、执著的态度和认真思考的精神,给了我们工作的信心和力量。不过,我常常在想,教师们你们为什么而听?在听课前是否是有备而来?

 一、听课前你有备而来、胸有成竹吗?

每当我问起老师你为什么来听课,大都说来学习的,然后,有的表情茫然,有的回答哈哈。恕我直言不少教师盲目听课,效率不高,有所准备,效果大为改观,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听课亦是如此。新课程的教材变动较大,我等虽不能上课,但可以对每篇课文写教学设计,再对重点篇目加以分析、比较,搜集不同的优秀课例进行研究,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不知教师们在听课前做好哪些准备呢?笔者认为,课堂催我们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当你得知课题时,熟悉教材吗?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吗?弄清单元体系的内在联系吗?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吗?当然,对于富有经验的教师会驾轻就熟的。其次,拿到执教者的教案后,看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设置,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提法不甚明了,甚至有些不屑一顾。其实,三个维度是互为融合,不可割裂开来。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和准确,再看整堂课目标完成情况。再其次,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案,勾勒出自己的教学思路,为后面评课作铺垫,还要根据听课的类型,如汇报课、研讨课、展示课、比赛课等来确定侧重点,必要时针对教师不同层次进行评议。最后,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是否听过这节课的其它风格的课,进行比照,进一步拓开思考问题、探究方法的空间。

二、听课中你细致观察,理性推敲吗?

老师们多听课、听好课,你的教学理念就会得到升华,教研能力得到加强,技能技巧在逐步形成和提升,业务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有所长足进步。坦率的说我们每学期听课多达百余节,那是一种造化,听课是要有“坐”功的,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听课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就这几年听课的经历来看,别的不突出,腰间椎盘却异军突起,但也收获了不少。教师怎样听课?总结一下不成熟的经验,仅供诸位商榷。笔者认为:一看、二听、三记、四思。

一看。人们常常说听课,很少说看课,仿佛有看客之嫌,我却认为在认真聆听的同时,要看在鲜活的课堂中,看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情绪状态,一节语文课,没有灵动,没有情趣,没有激情,没有生命的光芒,那无疑我们就真的成了看客。看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的参与程度,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发言是否是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新的学习方式的落实,课堂上是否有多项信息联系与反馈、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看师生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教师的人格教育力,学生成长的感恩心态体现。特别是学生在不太喜欢语文课的情况下,教师是否轻松上课,能否机智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看课堂教学师生思维的深度,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有思考、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否有价值地探究问题,是否是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教师是否有中肯、恰当的评价。看细节处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有些细节转瞬即逝,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听课者如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其对教学的整体认知与评价。曾记得在一次大型观摩课上,执教者是全国一等奖获得者,教师们带者羡慕、赞许和仰视的表情在听课,可一个细节,一个小女孩的哭声,令在场的人唏嘘不已,如何处理?问一下、给卡片、课后扬长而去。我因此撰文《由观摩课哭声想起的》,这不仅是教学机智的问题,而是语文教育理念和人文情怀的缺失。希望老师们听课时要全身心的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专心研究,才能形成语文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丰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专业本领。

二听。听教师课堂语言特点。怎样锤炼自己的语言,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个性。我们在听课是常常追求的目标是:简练性。准确、自然、自如的课堂语言,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不应有一些口头禁语和方言土话,应流畅,具有平和之美。真实、朴素,宛如一条小河流的流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分寸感。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套话过多,表扬过分,谦虚过度,过于夸张,语言不够纯净。应有书卷气,富有文采,让课堂更加精彩、灵动、优美。可亲性。小学语文的课堂,普遍感到有情趣,语言有亲和力,充满智慧,课中的对话,让人享受到语文学习的愉悦。规范性。使用普通话,纯正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有度的节奏,如沐春风。激励性、启发性、点拨性的语言表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给学生以熏陶感染,无论是问题设计、教学过渡,都不断地进行启发铺垫,层层推进。有激情、富有感染力,感情饱满、真诚、中肯,激情荡漾着学生。有美感。教师的语言,生动、优雅、和悦,课堂师生交流的内容有人文情怀,有灵动而生命的意义,给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听师生对话。积极、主动地听、说是师生交流、对话的重要前提。而思维的灵敏度、活跃度、广度、深度、批判度、领悟度、创新度往往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定因素。准确、得体、流畅、自信地表达,积极、主动、高品质地思维,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努力目标,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听课堂内琅琅读书声。多种形式的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活力、生命力、感染力、震撼力,也是最为精彩纷呈的因素之一。只有回归语文教育人文之真、积累之本、吟诵之声、文化之根、文字之美、生活之源。语文的课堂才会呈现五彩缤纷呀!听四语。即:导语、过渡语、小结语、结束语。导语新颖,拨动学生胸中的情弦。良好的开端是优秀课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怎样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胸中的情弦,那么就要精心设计一堂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导语。巧妙的过渡语,体现了教师所蕴涵自然之情。如果将一堂精美的课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丰富多彩的过渡语就好比生机勃勃的叶子。适当、精练的小结好比错落有致的树杆,任何课的结尾都浸润着执教者的情感,教师在引导学生去涵咏、品析与感悟后,总是有感而发,因情生语,结束语高度凝练,和谐统一。听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思路。执教者的教学风格迥异,独特的思考和见解,教学流程的预设,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渗透哪些教学思想?我们都要注意听执教者的陈述及对教学实际效果的自评。把自己的听课所得与授课者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异和距离,有个比较清楚、明晰的认识。

三记。边听边思考,边理解边感悟边记。我们要全面、具体、详细地记录。记教学流程。如今的课难以摆脱“情境创设—导入—探究—应用—拓展”这几个板块,你是否有所改进和进行变式尝试。记板书。不知从何时起,发现许多教师运用了多媒体而忽视了在黑板上板书,翻开听课纪录本竟有15人无只言片语,红红的、大大的问号显得格外刺眼,我们不能不深思。记教师的提问。语文课上问题的提出,是经过概括、提炼,认真设计、科学有序的安排,“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而时下的课堂上经常有“碎问碎答”、“随意问答”、“成串提问”的现象,屡见不鲜。拒统计一堂课有35个问题爆出,这是个问题。我以为教师要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或问题将学生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语文活动。当然,记录时也可就情景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失误、重点、难点、师生交流情况、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

四思。我们在听课后,整理听课笔记,思索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启示,以一种平常心、参与者、欣赏和激励的角度去反思,总结出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师素养、课型创新等方面,写出心得体会或者研究论文,有利于教师在理论储备,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帮助提高,逐渐成长,促进专业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1:44:3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编写教学设计?

                                                             包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王一枝

目前,招考教师的教学设计有两种:一种是单独写教案,纳入总分,是一篇规范的教学设计,要求是详案。另一种是考前抽取课题,临时写教案,提炼出一份提纲式的简案,供上课时作提示与参考之用。有详案和简案之分,都是考查教师的基本功。因此,对于新教师考核,教案的撰写和设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学设计的意义。

它是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目的、计划、经过充分准备和缜密的考虑所设计的关于课堂教学的一切具体措施和设计方案。它包括对这些措施实施效果的评价,是备课工作的具体化、深入系统化的重要结果,是钻研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学生情况和选择教学方法的总体现。

二、 教学设计的作用。

编写教案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能力,其作用不可低估。特别是新教师要明确以下几点:1、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更有效、更快地提高教学水平。2、可以让教师在备课中所考虑、计划的多种教学活动(如师生的互动活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的设想使之条理化、科学化,明确地写在教学设计的文字中,这使教师备课更加系统、准确和深刻。3、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思维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丰富教育理论,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4、是决定一堂课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好的教学设计,再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和讲课艺术以及对教材内容体系的熟悉掌握,就能保证上好一节课,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条件。现在不少地区的各类考试、评比中都将其列入其中。

三、规范的教学设计程序及步骤:(十大环节)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材依据 :说明版本、章、节等名称。

(三)设计思想 :说明本课题的教学指导思想、设计理念,结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即从新理念、新思想的角度出发,看是否能体现一定的教学理念,是否能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思想。

(四)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科要求,设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学习现状和兴趣爱好等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所涉及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有人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任何的一个顶点得不到重视,那这个三角形就不平衡。这无疑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这三个目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教学目标设计要把握三点:抓住关键点、突出重要点、写出具体点。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重点的确立及实施,不光有知识、能力,还要有先进的理念和富有思辩的方法,强烈地情感态度、人生的价值观体现、民族精神的融合,就一节课来讲要至少要突出一个重点。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看是否能够深入浅出、符合学生接受心理,课堂容量是否适当。

(七)教学准备:包括资源的收集、课件的制作、活动的准备等。

(八)课时安排:说明属于第几个课时。

(九)教学过程:也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本部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应把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表达清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等考虑。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体现三种特性:1、逻辑性;2、连贯性;3、节奏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要求:(1)目的明确,自然入题;(2)引起兴趣,与教学内容密切。方法:直接导课、故事导课、创设情境导课、悬念导课、新旧知识联系导课、解释题目导课、演练导课、设疑导课等。设计导语要新颖、活泼、精当、简洁。(二)讲授新课 。要求:(1)准确性、科学性、生动性;(2)启发性、感染性;(3)灵活性、逻辑性。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考虑好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要有详细步骤和时间安排。(三)巩固拓展。要求:(1)时机恰当、自然(2)真诚、灵活、有效;(3)方式多样。做法:1、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有效拓展?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与创新空间,“迁移延伸”这个板块并不是一个“花瓶”式的摆设,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理论与实践中间的一座桥梁。(四)结课。结课的要求:体现教学目的;要注意首尾呼应;要做到适可而止;要注意形式多样。1.怎样进行结课?如何设计结课语?结课的技能:(1)教学过程的升华;(2)突出要点;(3)产生成功感、引起期待。(五)作业。练习的要求:(1)深化教学内容;(2)重在能力培养;(3)方法掌握。技能掌握主要是:1、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是否有提示语指导?3、学生是否参与作业的设计和策划?师生共同完成作业布置的活动中来。

另外,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板书设计问题,许多人忽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环节,其实这也是教师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要注意板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新颖、有创意,是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教学思路,把握学习重点,获得美感享受,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小看。

(十)教学反思:新教师要注意两方面:1、反思的意识,教师在写好教案并进行实际检验后,应该有教后反思的意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2.反思的内容:主要是对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看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看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看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看教学设计是否恰当,看课堂教学流程是否简化,看教学内容是否进行提炼和整合,看多媒体运用是否形象、直观和恰当,看是否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发展学生的智力,看是否正面积极中肯评价、激励学生。当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必须对整个课堂教学预设的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重建。

四、教学设计思路如何创新?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导入—研读—讲解—巩固—作业的机械模式。新课程设计注重三维目标的渗透和实施,教学设计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灵活展现,所以要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

(一)教学设计要有新意:

余映潮老师对“狼”一课就从多种角度来设计,选取的切入点都很巧妙。如: 1、从“思路清晰”的角度;2、从“重点突出”的角度;3、从“线条简洁”的角度(听读—朗读—欣赏—表达);4、从“情境生动”的角度(让心情激荡—让发现闪光—让想象飞扬)。

再如案例:以《春酒》为例谈教学设计——五大板块:

1、认真地搜寻 “家乡味”:作者的“家乡味”中都有哪些美好的回忆呢?

2、用情地诵读“家乡味”:①希望你能读出一个“哟”字的情味。②希望你能读出两个“呀”字的情味。③希望你能读出三个“呢”字的情味。④希望你能读出你喜欢的段落的情味。

3、细腻的品味家乡味:抓住文本的语言特点来品味。

4、精心的拍摄 “家乡味”:窗外,海天之际,几只海鸥向着温暖的夕阳飞去,越飞越远,越飞越小……(背景)

5、精巧的结课“诗情味”:年年岁岁,花开花落,任世间万象纷繁变迁,唯一不变的是我们这方水晶般透明的心灵家园。

以上这个案例,就是一篇比较简洁、新颖、明晰的教学设计的案例,不妨借鉴。

(二)教学设计要有精美。            

我们看到许多年轻教师不太注意研究教学设计,在能写出一篇完整、规范的教案时,还要琢磨如何写的更简练、扎实、精美一些。下面以《社戏》为例来探讨:

1、创意说明:《社戏》之美,美在真诚  自然的人性,美在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这些皆是在乡愁蛊惑下绘制出的理想故乡的图景。本设计旨在通过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知的教学思路,教给学生一种以整体感知为主的阅读方法。

2、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在阅读活动中,学生要开展思维,要体会、理解、感悟、思考,这一切都有赖于对文本的充分阅读。

3、设计理念: 课文教学重在培养能力,掌握读书的方法。本课设计“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活动,主要是在阅读方法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从课内走向课外。

4、 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感知并欣赏洋溢于全文的自然美是本设计的特点。

5、选点切入,聚点成面是本设计的特点。本设计正是将独立阅读与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以展示个性阅读为主。

6、对比阅读,深入挖掘文章美点是本设计的特点。比较阅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方面。该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的研究,通过比较阅读,深入地理解。

7、问题解决模式教学设计:第一步:阅读   第二步:查证要点;第三步:查找资料思考;第四步:质疑(讨论)要点;第五步:记录。

由此可见,设计者注重新课改理念的领悟和落实,教学过程要有预设,还要有生成的教学情景,教学时间要充分留给学生,让他们有必要的时间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尊重学生,活动充分,积累丰富,课型新颖,努力追求语文课的“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扎实为绝”的境界。

(三)教学设计要精巧

         以《雪》为例,下面是一篇原初的教学设计,看看存在哪些问题?

《雪》   (第一稿 )

[教学目标]

1、把握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3、理解雪的象征意义及文章深刻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江南与北方雪景的对比,体会作者的态度和感情倾向。

2、品读关键性语句,理解文章深刻的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924年12月30日,北京纷纷扬扬地落了一场大雪,引起了鲁迅先生辽远的遐想。18天之后,鲁迅先生把他的深沉思索,凝结成了《雪》这篇文字优美而又意蕴丰富的散文诗。

(二)读准字音,读顺语句。(不必为了检查而检查,可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相机了解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整体把握,初观雪景。文章描绘了两幅雪景,各有什么特点?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北方的雪:蓬勃奋飞

(四)分片解析,感悟雪情

1、你喜欢哪一幅雪景?

(提问缺少技巧,问题问的较模糊,不够具体、明确)

2、边听朗读,边把你印象深刻的描写划下来。(应点出重点的语句)

(1)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花草色彩斑斓  雪人洁白明艳  蜜蜂忙碌喧闹  孩子欢快活泼

(朗读不足,语言品味没有重锤敲打)

小结:江南的雪是如此美丽、充满生机、给人们带来欣喜,它完全不同于人们印象里寒冷沉寂萧条的冬天。

(2)蓬勃奋飞的北方的雪。与江南的雪对比

小结:这就是北方的雪,它在那无边的旷野上和凛冽的天宇下,显得那样孤独和苍凉,但它却傲然奋飞,奏响了一曲雄浑豪迈的独奏!

(这个环节和安排有平分秋色之意,对文本阅读应更深入一些,重点突出,侧重在品读北方的雪部分)

(五)深入探究  领悟雪意

探究“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象征意义。

      请注意:(无结课语,无作业,无板书)

评析:

1、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两部分教学比例失衡,影响了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应删减江南的雪的教学篇幅,从江南的雪过渡到北方的雪时,不够巧妙、自然,应将重点放在北方的雪上,通过品读语言,感受北方雪的孤傲,并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态度和感情倾向,使主题水到渠成。

2、朗读目的性不强,层次不分明。争取一读一问一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读时有所思考,读后能有感悟。         

3、设计问题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应注意主要的问题与细节问题结合,力求问得明确具体,又有所启发性。

4、语言品味不深不到位。将由学生零散寻找,改为具体分析几个关键句,品味几个关键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下面是通过第一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可知,存在以上诸多不足,再次做了修改,就是一篇比较规范、较为科学、合理的、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设计。

《雪》教学设计(修改稿)

教学目标:

1、把握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读关键性语句,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3、理解雪的象征意义及文章深刻的主旨。

教学重点:

通过江南与北方雪景的对比阅读,品味关键性语句,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理解文章深刻的主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咏雪歌。(吟诵与雪有关的诗句)

1924年12月30日,北京纷纷扬扬地落了一场大雪,引起鲁迅先生辽远的遐想,一篇文字优美而又意蕴丰富的散文诗就诞生了。

(二)整体把握——观雪景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两地雪景各有什么特点?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北方的雪:蓬勃奋飞

(2)学生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柔美  刚劲)

(三)解读探究——品雪情。

1、江南的雪

(1)找出能体现江南雪的春意和生机的句子,读一读。

    色彩斑斓的花草, 忙碌喧闹的蜜蜂,

     欢快活泼的孩子,洁白明艳的雪人。

(2)重点品读。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

“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北方的雪

(1)找出能体现北方雪孤独的状态的句子。

     遍地枯草         荒无人烟

(2)重点品读。

“蓬勃地奋飞”  “旋转而且升腾”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齐读,读出悲壮的气势。

(四)深入主题——悟雪意。

1、你认为作者对江南的雪、把北方的雪变得孤独的严寒以及北方的雪是何态度?

2、重点品读。

“灿灿的生光”  

“闪闪地旋转升腾”

“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第3自然段和“但是”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颂雪魂。

    谁都向往春意昂然、生机勃勃的理想境界,但若置身于严酷的现实之中,我们是像那脆弱的雪人,轻易地消逝了我们的梦想,还是像那北方的雪一般,不屈不挠、义无返顾?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回答:用战斗的精魂抒写自己闪光的人生!

作业设计:小练笔:风花雪月,皆可入文;选取一物,寄托情思。

板书设计:

           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北方的雪     严寒

                         向往 惋惜     赞美 推崇

《雪》的教学设计流程对比

(一)导语设计                   (一)导语设计——咏雪歌。

(二)读准字音  读顺语句         (二)整体把握——观雪景

(三)整体把握  初观雪景         (三)解读探究——品雪情

(四)分片解析  感悟雪情         (四)深入主题——悟雪意

(五)深入探究  领悟雪意         (五)拓展延伸——颂雪魂

总之,教学设计体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是教师研读教材、探讨教学方法的能力。主要为所报学科某一课时内容的教学设计理念、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教学流程等。考生要打好这一基础,方能上好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1:45:10 | 只看该作者

让青年教师的星空更灿烂

包河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王一枝


近年来,随着我区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融入到语文教师队伍中来,他们热情高、求知欲强、富有上进心,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同时,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欠缺,亟需科学的引领和专业指导。因此,围绕“培养青年教师,促进专业成长”的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已初见成效。

尽心打磨

我深知要提高教师素质,需要理论支撑,他们渴望得到指导,作为基层教研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简单的培训似乎无济于事,帮助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跟踪指导显然更为有效,当然,学习语文教学前沿理念,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只有在巍峨的书山和浩瀚的刊海中,才能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选派教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取经,明确学习内容,要求认真听课,仔细地做好记录,之后完成三个一: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或反思,一篇课堂实录,一篇课例研究,就成了必修课,为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为了培养青年教师,专门针对青年教师开展鲁迅专题研讨课,将教学评比的过程作为青年教师实践、反思、共同提高的教学行动研究。区级命题、上公开课、听课评课、各类大赛、交流等,给其机会,从中发现和挖掘新人,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

同舟共济

潜心教学研究是天职,致力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本职,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应该怎样教?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所有语文教师常常思考而又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常常就带着这些问题和教师们探讨,就当前中学语文界中比较新颖和权威的观点做细致的分析解读,以启迪教师的思考。

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青年教师缺乏经验,积累不多,备课这一环节十分重要,领会新课程、新课标的精神,钻研教材,运用教材,过好教材关一起坐下来研究教材,帮助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关注语文教学设计的新视野,强化教学设计,要求原创,帮助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一遍遍修改教学设计直到合理规范为止。记得一位青年教师上区级研究课,鲁迅的《社戏》,在上课之前,把教案发给我,亲自把关修改,提出中肯的建议,在实践演练,然后提出更优化的意见。采用“同课多上”式研讨,通过对两节课的深入观察、比较和分析,问诊课堂,把脉问题,再写教学反思,帮助一点点提高。每位教师上研究课,及时评课、反馈,力求有效,不仅关注教师的上课,还重视教师间互动交流,带着问题参加听课和评议,大家在交流中互动,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中迸发火花,在交流中走向成熟。现在不少青年教师能够吃透教材,把握课标,熟练地驾驭课堂,在讲台上尽情挥洒。而细致、务实、勤勉将成为我们语文教学探索的准则。

甘当绿叶

在语文教研中摒弃功利,特别是赛课,担心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而难负重任,大胆启用年轻人,首先肯定他们的优势,增强信心,针对弱项,与之谈心,做好了心理疏导,激励敢于挑战、不断进取,消除了畏难情绪。年轻的对初中语文教学缺乏理性认识,在教材的驾驭、课堂的调控、教育教学规律的熟练运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适时指出教学思想的偏差、教学设计的问题、课堂操作的失误等进行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平常的2009年杨婧、王岚双双代表合肥市赴池州参加“安徽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杨婧老师获得一等奖,王岚老师获得二等奖。在此之前廖颖杰老师在安徽省语文优质课评比中,以流动、诗意、唯美而又精巧的教学设计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获得了一等奖,2010年代表安徽省赴成都参加“全国中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获得二等奖。现在他已成为包河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区学科带头人。看到青年教师逐步成熟起来,漫山遍野的绿叶显得葱翠。当然,还有一大批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有待提高,我们希望每个教师都能茁壮成长。

愿做春泥

教研是需要有创意的,活动更应该有特色的,才能激发教师

参与热情,为此,寻找教研新路,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散文诗歌朗读大赛,为我区中学语文教师创设一片诗意的天空,抒发文学情怀,提升了文学素养,在这项活动,有多名青年教师获得一等奖,用精彩的表现奉献了一道丰富的精神大餐。

2、承担市级“文言文教学及中考文言文复习应考策略”的论坛, “开坛”论辩均是三位青年教师,他们分别就文言文教学与复习的重点、形式、创新以及诗歌鉴赏等各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3、精心建立“包河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博客”。设置栏目贴近教学实际,上传的优秀教案、教学随笔、听课实录、教学论文、中考的模拟试题等资料,提供青年教师学习借鉴。

4、首届中学语文教育论坛的在圣诞节之际举行,鲜花团簇,节日浓浓,围绕“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题,就当前这一备受教育界关注的问题进行论坛,主讲人杨靖、杨道科、刘玲、喻进芳四位年轻教师,都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做法和体会进行论辩,从中引发深度的思考,得到了锻炼。

5、语文教师与学生“同写同题作文”大赛,既检验了教师们的写作功底,又促进了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难得的是一位青年教师每每课评都不尽人意,此次却拿了一等奖,写出了人生的精彩,收获了自信。

6、为了提高教师教学古诗文的效率,带动学生亲近古诗词,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特举办了“语文教师古诗词朗诵大赛”活动,不少青年教师对古诗文内容与格调的把握入丝入扣,中华经典诗文的韵、味、魂在他们抑扬顿挫朗诵中被演绎得惟妙惟肖,凸显了本色的语文教研。

苦练内功

当好语文教师是不易的,教师基本功尤其重要,在当下中考是一大难关,针对青年教师需要,分析考点,总结方法,对改革的动态、命题的研制、题型的变化、课标与考纲的解读等进行培训,让有能力的青年教师加入研究队伍。还举办“教师教学技能?优化试题命制”大赛,要求全部原创,以练好基本功。给学生讲专题讲座和综合复习指导,以此提高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尽快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参与课题研究是一条最好的途径,我们申报省级重点课题《中学写作教学序列性的实践与研究》,由教研室牵头,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参与研究,组成一支强有力的研究队伍,对优秀的青年教师,将吸纳为学员,增强研究意识。

为青年教师搭建不同的舞台,彰显个性风格,继而得以提高。在这一系列有效而又新颖的教研活动中,让他们感受到:视野比以前更开阔了,思维比以前更活跃了,认识比以前更深刻了,能力提高了,技法熟练了,语言精粹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成功与自信,幸福与价值。而这些又反过来促使着在语文教学这块美丽的园地里辛勤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1:47:0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怎样做好教研员


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教研室 王一枝


新课程改革至今,作为一个基层的教研员,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教研历程,有着太多的迷茫和无奈,一直在苦苦的探寻适合我区的教研方式,怎样做好教研员,依据新课程理念,在教研实践中摸索,在新形式下,认为要做好教研员,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我们提炼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中考指导为突破口,以学术活动为载体,打造专业教师队伍,提升学校教学整体水平”的工作思路,力求在务实中创新,在特色中发展,才能发挥其研究、指导、学习和服务等职能。     

坚持学习促内涵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研员的指导,教研员更应该注重自身理论的提升,加强教学前沿理念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水平,成为教研员和教师共同学习的愿景。根据教师的最迫切需求,把学习定为专题性学习、系统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三种,在学习的组织形式上,调动教师的自觉性,充分突出理论的指导价值,学用一体,每次学习都要结合自己实际写一段感想,每周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教育信息,每年撰写一篇有研究性的实践论文。以初中语文为例,我们注重选派教师走出去学习,教研员和教师共同来完成学习报告,用于对全体教师再学习和吸纳新知识,完成三个“一”: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或反思,一篇课堂实录,一篇课例研究,发布在网上阅览、赏评。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拨专项资金,购买教育理论书籍,订报刊杂志,提供教育教学资源,以帮助教师提高理论修养,教研员带头撰写教育教学文章,积极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这样,不仅加深了教师对理论内涵的理解,更增强了他们教学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打造教研团队助成长

教研员首先要营造教研文化氛围,需要一大批有着立志语文教育和专心研究的教师,孤军奋战难以有为。因此,我们倡导敬业、笃学、团结、自律、务实、创新的教研文化,遵循着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为了搞好语文教研,尝试着组建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研究,注重名家引领,关注教师成长,突出教学研究,凸显语文学科的特色,体现团队开拓进取的精神。以教师业务素质提升为重点,对名师成员和学员实施动态管理和制度规范管理,以实践活动和网络为平台,突出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让优质资源起到辐射、引领的实效。为了加快全体教师的成长,教研员牵头挂帅,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学员之间实行师徒结对,采用一师多徒制,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徒关系,这种新型的师徒关系是发现型的,师傅善于发现徒弟的长短,而后扬长避短;是互补型的,徒弟学习师傅驾轻就熟的教学技巧,师傅学习徒弟新的教学理念和运用自如的现代教学技术;是交流型的,师徒之间相互切磋、交流、研讨、争辩;是合作型的,师徒之间共同承担课题和教学任务,共同提高。教研员负责组织协调,各成员分工合作,除了开展诸如课程教材研讨、课堂教学观摩、命题研究、教学质量检测与分析等常规活动外,还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搭建了较高的平台,有了一个优秀的团队,活动开展就更扎实有效了,促进了一大批教师专业长足进步。

凸显课堂教学求改进

自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改革是关键,教研员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开展多类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而且形式要多样,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以改进教学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因此,我们改变单一的、陈旧的方式,采用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法:主题鲜明的“有效课堂”研究,以此加强对文本更精准的把握,使课堂教学的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充实,教法更优化,效果更明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富有特色的“课堂擂台赛”,以“同课多上”的形式,通过名师工作室成员与学员同上一课,同台竞技,各显风采,相互切磋,既激励名师更上一层楼,又锻炼了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系统性的“课堂展示”,为了丰富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推进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开展了“新课改展示课、名师示范课、送教下乡课”等活动,不局限在城市学校,还到美丽的滨湖新区和巢湖东南的边远中学,尽管执教者有特级教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市教坛新星,分别呈现了风格各异的课堂,但老师们进行了精彩的评课,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看法和改进的意见,或理论联系实际作深入浅出的简析,或妙语连珠深切地谈体会,或褪尽形式,揭示名师成长的规律,不少教师经过锤炼,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领悟了新课改精神,找到了自信和归属感,也感叹与名师不远了;专题性的“教法研究”,这对一线教师更有实在意义,如举办“鲁迅专题研讨课”,将初中所选的鲁迅文章选出,进行专题研究,许多一线普通教师迎难而上。“文言文教学研讨课”,就文言文教学复习课的重点、形式、内容以及诗歌教学等大胆尝试,旨在将教学的过程作为教师实践、反思、共同提高的教学行动研究,针对传统的教法进行改革。解决了过去惧怕教鲁迅的作品和文言文教学两大难题。卓有实效的“青蓝工程”,随着教育的发展,愈来愈多的青年教师融入语文教学队伍中来,为了培养青年教师,专门针对青年教师开展青年教师评优课、新教师汇报课等活动,要求教师先过教材关,课文熟读10遍,再进行教学设计,自己独创,教研员审核把关,然后才上课,集体研讨、评课,修改后再上课,步步提高,慢慢进步。2009年杨婧、王岚双双获市一等奖,又代表合肥市参加安徽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获得一、二等奖。在此之前廖颖杰老师在安徽省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2010年代表安徽省赴成都参加“全国中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获得二等奖。常规性的“课例研究”,面对目前的语文教学状况,在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重在关注平时的课堂教学,常规性的“推门听课、家常研究课、中考复习课”等持久和深入进行, 通过研讨、备课、观摩、论坛、调研、讲座的形式,引领学校和教师聚焦课堂,帮助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狠抓教学质量是根本

提高区域内的教学质量,教研员必须做到务实为先,精细入手,研究为主,指导有方,不仅对教学计划、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考试、辅导等教学各环节狠抓落实,还应开展一系列有实质性的学术活动。

1、教研员深入学校讲学有其必要性。除了指导教师,还要亲自给毕业班学生开设复习专题讲座,真正让学生受益,闭门造车,纸上谈兵,隔靴搔痒,怎能提高语文成绩?我不敢说教研员究竟有多大能耐,但为学校做一些事实是可以做到的,每年我把自己研究所得,与学生分享,先后进行中考指导讲座达60多场次,累吧,累,效果呢,很受学生欢迎,让人欣慰的是各校每年中考语文成绩逐年上升。

2、中考指导会要有实效性。既然是指导,就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要就阅读理解和答题技巧以及不同文体的写作等给教师进行了有效的指导,组织教师和学生详细研读每年的语文《中考考试纲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细致的解答,及时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去分析指导,使教师明确了复习的方向。

3、中考研讨会要有可操作性。教研员要加大对中考研讨的力度,对中考趋势、导向以及命题意图的研讨,不能只是经验交流,重点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如:怎样制定复习计划?怎样利用教材?如何使用复习资料?怎样关注学生?怎样上好复习阶段的三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针对各校毕业班复习迎考策略、学生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献计献策。

4、加强质量监测要有必要性。适当的进行教学质量的监测和评估是可以的,不能搞题海战术,以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教研员必须精心研究和制作模考试卷,认真组织检测,召开评析反馈会,通过ppt的形式,进行具体、细致、形象、直观的分析,及时、全面的了解全区教学质量现状,指导学校和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对后期复习提出了改进建议。

5、中考命题研制会要有针对性。研究全国及安徽省中考试卷是必不可少的,不可盲目和无序的,应建立命题研究人才库,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就中考语文改革的背景、命题的研制原则、题型的变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强调依据研究课标与考纲的重要性,重点就“语文积累、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等专题,对中考备考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教研员还要加强命题人员培训,每次命题前,都要从命题的依据、命题的难度、试题的题型、题量等方面进行指导,尤其对年轻教师要求命题要科学、原创。我们要求每年初三教师每人出一份模拟试卷,汇编成册,资源共享,还举办“教师教学技能?优化试题命制”大赛,以练好基本功。

6、改进教学评价要有激励性。为了整体提高我区的语文教学质量,推动均衡教育,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又大胆尝试,将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子,实行捆绑制,以强带弱,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实现抓两头、促中间,达到整体提高。对近年来教学质量进步快、提高幅度大、质量优的学校,实行激励机制,发挥教育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稳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科研课题研究重引领

众所周知,教科研是为了解决学校教学实际遇到的问题,为此,中学语文教研应以教科研为引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调动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分析、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我们本着两个宗旨:1、实施科研课题带动教研。根据本区语文教学的实际确立课题,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计划,教研员主持的《在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的项目,有10多所学校的教师参与之中,均为一线教师,其中有部分的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校长、省教坛新星、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以此为牵引,提升教师群体的研究能力,不少教师善于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有着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有创造性地开展微观问题研究,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有了专业发展的平台。2、以课题研究增加凝聚力。为了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以服务教师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教师,同时开展高中、初中、小学阶段的研究课,让全区的教师们感受不同课堂教学艺术独特的魅力,产生了较大的反响。通过课题研究,的确带动一大批教师在研究中有长足的进步,增强了教师们的凝聚力。

教研员不仅关注对课题申报、选题、研究和结题等的管理和指导,更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达到全程参与,融入其中,并将课题研究纳入到常规的教研中,由于我们课题研究实实在在,因此,被称之为草根研究的课题《在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在安徽省科研成果评比获奖,有近60位教师的教学科研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有多位教师成为知名教师。现在我们又申报安徽省级重点课题《中学写作教学序列性的实践与研究》,以教研员为笼头,将致力于写作教学的教师,吸纳为研究人员,组成一支强有力的研究队伍,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力争解决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的“无序”和学生写的“无趣”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力求教研活动有特色

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谋划活动特色,是每个充满思辨的教研员应该思考的,我们试图在教研中有一些特色和亮点:语文教师与学生“同写同题作文”大赛,是一次极富创意的活动,全区的初中毕业班语文教师与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同写一样的作文题目,并当场评奖,事后分析总结,从中既检验了教师们的作文功底,又促进了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研员不能仅仅当评判官,就此内容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发表。语文教师古诗词朗诵大赛,教研员要回归本色,不搞形式,为的是提高教师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率,带动学生亲近古诗词,体验古诗词,运用古诗词,培养语感,丰富想象,提高语文素养,讲究参赛选手将中华经典诗文的韵、味、魂把握入丝入扣,赛出了品位。中学语文教育论坛,围绕“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题,就当前这一被受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教师们都说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也讲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通过论坛活动,让教师们引发深度的思考,受益匪浅,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效率大有帮助。散文诗歌朗读大赛,为语文教师创设一片诗意的天空,抒发文学情怀,提升了文学素养,要求精选文质兼美的散文或教师自己原创,来展示了语文教师的才华,奉献了一道丰富的精神大餐。

有特色,才有影响力,有亮点,才能生命力,必然激发教师的参与激情和动力,教研员也能找到成就感和人生价值。

服务基层学校讲实效

教研员工作有其特殊性,以往下基层,到学校,往往行使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时至今日,我们不能把自己当官员,发号施令,高于教师之上,服务学校,密切联系教师,亲近学生,才受到应有的尊重。

教学视导调研,似乎是行政手段,但教研员采用分层视导、专题调研、专项指导等形式有明确性,重点关注学校教学教研常规管理的实效性、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针对性等方面,在听汇报、听课指导、检查作业、召开学生、教师家长座谈会、当堂抽测、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和随地查看等灵活形式,帮助学校把脉、诊断,替学校出主意、想办法,再通过分析、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学校和教师都能接受和理解。               

教研员蹲点支教,不能流于形式,教研员至少坚持两年,实行跟进式教研指导,具体做到“六个一”:每一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一学期开设一场专题讲座,任职期内做一个课题,培养一名新秀,建立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建设一个精良的教研组。我所在的学校原先学校各项指标均在区域内靠后,通过与学校共同谋划发展,共同研究教学,共同探讨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切实对蹲点学校的扶持和指导,现在这所学校管理较规范,措施有落实,教学质量逐年上升,接下来要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实行“三级”教师培养规划。教研员不只是培养几个名师而已,要面向全体教师,促进每一位教师不断成长。因此,我们的教研活动向“三级”延伸:一向中老年教师延伸,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激发工作动力;二向新招聘的教师倾斜,多为他们创造锻炼、展示的机会,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三向青年教师铺开,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迅速发展。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变革,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教研员平时要经常推门听课,定期深入学校常规听课、评课、议课,促使教学出成效。

拓宽教研渠道,探索网络教研模式。教研员要拓展教研空间,构建网络平台,创建了“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博客”,设计了十个板块:“名师风采”、“教育成果”、“专题论坛”、“教学研究”、“计划总结”、“科研课题”、“成长足迹” “命题研究”、“特色活动”、“教师文苑”。吸收教师参与,最大化地开放,让交流可以是全天候,让探讨没有空间的障碍,教师可上传自己的教科研成果,可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可畅谈人生亲历、感悟等,与大家一起分享,共享教学资源。为了管理、建设好这个平台,专人负责信息更新与维护,拓宽教师研修途径。

创新教研方式,培养有活力的教研队伍,形成服务基层、贴近实际、科学合理的教研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成为教研员教研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1:47:49 | 只看该作者

似水的语文课堂才有灵动


合肥包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王一枝


在听了大量的语文课后,总感到语文课堂教学尚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如一沟令人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让人倍感压抑和沉闷。想起教师整天周而复始的劳作,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索然无味。语文本来是美好的,是魅力无穷的。她是滋养生命、净化心灵的营养;是唤起良知、增加善念的召唤;是高度凝练、充满智慧的表达。近来天淅沥沥的下着雨,大地一片湿润,笔者感悟到语文课堂应具有水的特质,才有语文课堂的灵动和鲜活,方可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才能得到滋养,焕发青春的萌动。

一、具有水的神韵和态势——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

我想语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天地里,就像自然流动的水,具有独特而又美妙的神韵,涌动变幻多姿的态势,那么语文课堂定会呈现五彩缤纷的景象。

曾记起多年前一位教师在教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所表现出让人称羡的教学风格,这位教师属于激情型的,精神面貌饱满,情绪高昂,情感丰富,以情激趣,恰当地运用语言艺术来表达,整个课堂情趣盎然。教师范读的功力很深,在教学中采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方法,朗读时感情充沛,尤其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低快慢、情感基调的把握和处理的精当,学生随之自由进入朗读状态,尽情地读中悟情,教师乘势与学生合作朗读,读出了文章的浩然之气,整堂课使学生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学生的情感也融入其中,高潮迭起。这样的课,带给我们像大海一样的波涛汹涌,让人一睹海水的潮起潮落,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有一种震撼力,我至今还难以忘怀当时的情景。还有位一位娇小的女教师执教的《琵琶行》一课,以她独特的气质,温婉的语调,略带忧伤的情感,仿佛再现了一幕真实的情景剧,那秋风瑟瑟的江边的送别的感伤,琵琶女弹奏的音乐传达的声声悲情,诉说身世的凄惨,引起诗人同病相怜的悲伤,都是借助教师的极富情感变化地诵读传达出来,从而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听课的人。我想如果教师根据不同的文章,体现不同的教法,特别是对文本的解读和诠释的精准,譬如《荷塘月色》需要宁谧、幽静的气氛;《故乡》需要营造肃穆、凝重、悲凉的气氛;《爱莲说》需要一种晶莹剔透、沁入心脾的氛围。教师能展现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有的激情澎湃、慷慨激昂;有的行云流水,轻松自如,有的演绎小桥流水;有的能吹皱一池春水,激起千层浪花。语文课堂才会像水一样是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是流动的、活泼的,动感的,也是有美感的。那么,课堂就会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的。

二、有水的交融和流动——富有浪漫情怀和诗意

语文何时不再让为师者、为学者处于孤寂和无奈当中?语文课堂只有富有

浪漫情怀和诗意,以情激情,以趣启智,每一堂课都富有灵动和新颖,才能引导学生真切地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尽享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

我想万物因水而活、依水而兴,但愿语文像水一样滋养万物,人们从中得到润泽,这是终极的目标,也是很难达到的境界。但我们是可以从现实世界里寻找语文的真谛,追寻浪漫的情怀,钟情于语文教学,倾注一腔热血,就会在语文的课堂里,呈现出师生间是相互心灵交融、情感交汇的新景象,一起体悟到语文课堂中的轻松与愉悦,快乐和忧伤,收获与喜悦,感受着一波一波的荡漾,享受着一路不同的风景,仿佛观赏着天堂寨群瀑飞扬的飘洒淋漓,犹如漫步在南海海滨看水涨欢闹的场景,欣赏西湖湖面清雅幽深、潋滟波光、清洌楚人美景,聆听着大别上山间清纯的泉水、叮咚悦耳地歌唱,领略着虎跳峡的奔腾咆哮的激流壮观景象。这样地课堂就有了灵气、大气和豪气,也就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和时代脉搏的跳动。如教学《最后一课》中那悲壮浓郁的爱国情,需要师生心灵交互,彼此产生共鸣;《背影》中那催人泪下的父子情,需要师生细细体悟、慢慢咀嚼,方能顿悟人间真情;《乡愁》中那强烈忧郁的思乡情,也需要师生怀着拳拳之心、爱国之情,发自心灵深处的去体味游子眷恋的真情。心灵的交融,情感地唤起,就像潺潺的河水,有着流动的韵律,无时不在张扬着语文所特有的活力,看风起云涌,听澎湃的涛声,我们仿佛徜徉在有水滋养的大地上,万物生灵皆在心中,用心去感悟,坚持信念、始终如一的教学生学习语文,努力构建生命的课堂,创设一切良好的学语文的氛围,让语文教师充满着豪情和洒脱,赋予学生的是无比地感动。那样,我们永远不会在漫漫的语文的长路上迷茫和无助。

当然,一个富有魅力的语文老师一定是一个具有浪漫情怀,心怀诗情画意的人,无论生活多么落寞,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现实如何残酷,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永远不要丢失心中的梦想。语文本身是充满情趣,富有诗意、拥有激情的,在课堂上开怀大笑,被作品感动得流泪,既要渲染课堂气氛,还要能够带领学生走进作品,感受文本的深情,感受文章背后的美好,感受人间的真情,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里,在生活的空间里,永远拥有美好的梦想,相信梦想会开花。

三、有水一样韧性和渊源——充满智慧和思辨

语文教学的艰难是不争的事实,教好难,学好更难,在艰难历程中,我们总该思考一些问题吧。曾记得《孟子》的“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柯而后进,放乎四海”,说的是水流汹涌奔腾,昼夜不息,填满它一路上遇到的每一个坑洼之后继续前进,直到汇入大海。能够最终汇入大海的水流必须有足够深厚的渊源,因为它一路上需要填满所遇的每一个坑洼。我们语文教师也同样如此,不仅需要有不断加深的文学素养,有如水般的沛然气势,有一往无前的勇气,还需要有如水一般的细致和灵动,能够不断弥补我们各样的缺失,随时调整方向调整状态,遇礁能够溅起浪花,遇崖能够跃成瀑布,以一种完整饱满的生命状态向前进发,和学生一起创造生命的风景,让文学如汩汩清泉来滋养学生的生命。

首先,对语文执着是走向成功的航程,有水一样韧性。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却无坚不摧。一滴水它太小,几乎被风吹散,然而,山崖滴落下来的水,终年不断,其潜在的力量则是无与伦比的,这就是“滴水穿石”。再看弯弯的小河,溪水潺潺流淌,永不停息,遇到山川、树木、岩石,自然取其道、行其间,永不终止,这就是水的韧性,我们应从中得到启示。语文的课堂要像水一样在广阔大地上恣意流淌,不是槌的敲打,乃是水的载歌载舞,永无止境,那才会似水一样永恒、久远的品格。教师探索语文教学艺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打下文化底蕴,丰富人文涵养,发掘语文的美。将学生引入一个无比奇妙的水天世界,在“润物细无声”中语文将流进学生的心田,取其琼浆醍醐去滋润学生的精神家园。

其次,师生都要有一种语文情结,寻找语文的活水源头。如果把整个语文学习的课堂比做河床的话,那么读书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但如果没有河水的流动,就会很快消失或者枯竭。语文学习就像水一样有渊源,那就是濡染文学的墨香,在文学的殿堂里过滤,有一种“才如江海文如壮,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魄,又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快感。读书是溪水汇聚而成的大海,广阔无边,深不可测,涉足其中,需要有韧性和毅力的。只有河水的冲洗和打磨,才能有美丽的鹅卵石,金灿灿的细沙,光鲜漂亮的贝壳,语文亦是如此。师生只有汲取中华精髓,扎文化之根,读经典之作,树精神高度,览天下之书,张世界之目,那是语文的源头。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才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些多彩的人生,丰富的语言,厚重的文化,绵绵情思,博大的情怀,深邃的哲理。学生也一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老师的感召下,其思想、情感和人格变得充实而深沉,纯真而又成熟,坦率而又有智慧。其实,语文元素时时在,生活中处处有,我们可以坐在海边,仰视星空,俯看贝石,可以身处闹市安之若素,处之泰然;站在群山之巓,远眺广袤美丽的自然,走在人群中,体味多姿多彩的生活,漫步在月夜地庭院中,遥望茫茫宇宙里闪烁的星星,生发出无穷的遐想,这些不都是语文情愫吗。我喜欢读《清明》节奏明快,一扫愁绪,是一种生活体验,让人率真、回归自然。也喜欢读《论语》、《史记》、“四大名著”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状态,心境平和,悟出大道、心生感慨;我喜爱朱自清的散文《绿》,以水拟人,暗示“黛绿少女”;也喜爱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来的激荡的感情,如潮水喷涌、犹瀑布飞流、似江河奔流,还有许多文学作品读罢如小溪涓涓细流,象湖水泛起的阵阵涟漪,在心中荡漾……教好语文就要贯通中外今古,语文课堂才会纵横千里,学生才会产生高涨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看水似“镜”,课堂才能成为最坚实的河床。

最后,我们教师需要有水的胸怀、智慧和精神,灵动而不失思辨,充满智慧的教学就像仁爱的哲人,面含微笑地帮助我们修缮知识结构、调整价值选择、积聚人格力量、提升生命质量,使我们获得了水一般的胸怀,拥有了水一般的性情,浸染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堂应是学生心灵舒展、个性张扬、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应成为师生“精神的栖居地”。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语言和智慧分析,甚至肢体语言的演示等手段,挖掘出灵动的美感,从而使教学双方均达到一种默契共进的效果。

似水的语文课堂,是需要积蓄和储备的,不可像山洪爆发,泥石流般的冲刷,它是自然天成的。任何人欲立竿见影、急功近利,是达不到理想的境界的。似水的语文课堂是细雨缠绵,而不是飘渺、浮躁的,是真切可感的,而不是空灵虚无的。似水的语文课堂更是滋养和浸润着我们心灵的,一定是有情的涌动、语的呢喃、心的呐喊、灵的呼唤和生命的灵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5 23:58 , Processed in 0.07952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