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3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名家高慧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00:5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名家高慧敏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别署阿敏。男,汉族,江苏无锡人,1948年生。幼承庭训,先后从师高二适、王遐举、欧阳中石,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达10年。曾任剧团领导、教师、美工和机关干部。1980年任电子部第六研究所出版编辑部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书法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结业,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书法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导师,书法教研室主任。兼任《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书画师,北京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书画顾问,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硬笔书法天地》网站高级顾问,中山书画社理事,中国电子神剑学会书法部部长等。
书艺主张精用宏,杂取多能,对篆隶行草诸体多所专擅,气质上不强求雄强博大而直追明人“清丽疏朗”之风。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权威级展览并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并被收入《现代中国书法选》、《全国第二、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中日书法联展作品集》、《中国新加坡交流展作品集》等数十种书法专集。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其书迹并于全国20多处名胜、园林刻碑流传。曾几度应邀出国讲学、展出,与日本书法界交流尤为频繁。1992年曾在日本国际书法展览中获“外务大臣赏”,1993年于国际书画展中获“最高荣誉赏”。《读卖新闻》、《产经新闻》、《东京新闻》、《神奈川新闻》以及书法专业杂志《墨》、《书道》、《修美》、《水茎》都曾介绍过其作品、论文及艺术业迹。《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中国》等十几种国内权威报刊也有过多次报道。热心硬笔书法教学工作,著有《怎样写钢笔字》、《成语联句行草书例》、《阿敏硬笔理论与实践》、《行书千字文》、《篆刻史话》(日文)、《中老年人书法速成》《篆书浅鉴》、《赵孟頫书法严寺记临摹研究》、《行书字帖——名人名言录》等二十余种及各式毛笔、钢笔字帖。传略见于《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古今书法家辞典》、《世界华人当代名人大词典》等大型辞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21:39:38 | 只看该作者
高惠敏与书法——奇人奇书“这点事”
罗大佐

广东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高惠敏(阿敏)著《书法这点事儿》,着实在书法爱好者中激起一点涟漪。






这本书太杂太怪了,一方面,它给书法爱好者泼凉水,用大量的事例来说明“书法不是天大的事”,“凡事都是自己学会的”,还说到比赛得奖和加入书协的种种现象和动机,以及书法名家政协委员的傻帽表现等等;另一方面,又介绍书法操作的细节,相当具体地讲述了书法该从哪里悟,课应怎么上、题该怎么出、好坏怎样判断、对错如何比照,以及“碑帖”和“使转”这些词究竟是什么意思,规律和美学在书法教学中各有什么价值。作者的文字也风趣调侃、文诗混搭,比如一篇《楷书卢中南》,读起来既幽默又押韵,整个是一段陕北说唱。
高惠敏先生是早期的中国书协会员,是文革后第二代的书法名家。前辈著名书家高二适、王遐举、启功和欧阳中石等都是他交往甚密的老师,高在他们的带领下,又一同活跃于国内书坛和国外讲坛。中央电视台就特邀他主讲“学书法”节目,用一套、四套节目连续两年向国内海外播出,反映好、影响大。在国际书道联盟,他还荣获了主办国日本授予外国人的最高奖“外务大臣赏”,当年《人民日报》也曾著文介绍。呵呵,说起来,这都已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情了。

高先生的书法著述,多是启功、沈鹏、中石、刘炳森等题签或作序,其中沈鹏先生和中石先生的序文还破例亲笔用墨迹书写,而炳森先生在序文里则表示,高“从元明消散空灵的书风中得益最多……没有故作陈腐老态的衰败相”,与自己“对得起别人,对得起自己”的书法态度不谋而合。
按说,高老师名高望重,书法在琉璃厂也有一平尺几千元的行情,本可以安心在家做寓公了,但他偏不安生:零六年中国书协封他一个什么专业委员,因为事先没跟他打招呼,被他公然在网上发帖拒绝;今年教育部下令要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进“书法进课堂”,高先生却认为这解决不了青少年书写整体滑坡的问题,最近还在某报刊上连续发文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新出版的这本奇书,收集了高先生近年来在纸媒和网络上发表的多种文章,书名只称“这点事儿”,就反映了他对书法与众不同的低调评价。他的根据是,无论是个人成就还是书法本身,不过只是与烹调、驾驶差不多的“这么点事儿”,甚至够不上一个专业行当,因为无论古代还是当今,所有真正的书法代表人物,写字全都是主业之外的“捎带”,他们的精力当然要放在“正差”职务上——这就是最有力的明证。

众所周知,高惠敏先生不仅在毛笔和篆刻方面卓有成就,而且在硬笔书法方面还是“精神领袖”(习殊语)和几十年的“老玩家”。他除了非常重视和关注年轻硬笔书家的成就,自己还用钢笔写了各种有意思的书法作品,一本《怎样写钢笔字》,开印第一版就是50万,这在如今是不可想象的。对广大青少年的日常书写问题,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研究和普及工作,还对总结汉字造型规律多有心得、情有独钟。在《书法这点事儿》中,除了有他对多种硬笔的社会生存状态的中肯评价,还着力强调怎样用“数学坐标”来帮助那些对写字缺乏灵性的大多数学生来过关、达标。他还认为,能对大面积的“抢救”运动有作为、有贡献,应是书法家责无旁贷的任务,而且,这比自己写得棒或引导少数人比赛得奖困难得多,因而需要更宽的胸怀、更高的眼界和更大的本事。

什么是“书法创作”?高老师认为基本没有这回事;怎样为“碑帖”正名?高老师认为永远不可能实现。他还认为书法家谈美学,多属郢书燕说、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因为美学谈论的话题和逻辑,根本不是书家心中的“北海如象、右军如龙”;他对热热闹闹的书法比赛也一向不苟同、只作冷处理,还认为“大家都可以做评委”,因为只需在评选现场按自己的标准把人家的书法比出三六九等,所以不必自己笔墨超群;他与启功先生过从甚密还有诗词唱和,但最后写的纪念文章却是《俺们不敢学启功》;他在首都师大书法博士点担任研究生的书法技法课多年,最终却慨叹书法技法“其实是个大空门”,与美术的“素描”“色彩”课的成型程度完全不能相比。如此等等的矛盾和误区,在《书法这点事儿》这本书中被阐述的透彻见底、屡见不鲜。

看起来都是“非主流”的“旁门异说”,但按作者的逻辑推演,却又大多是合实情、没毛病。以笔者的感觉,高先生不仅对书法富有艺术感性还喜欢对它作理性思辨。在书中,他举例说任何思想史,都只是主流精英思维系统的延续和归纳,但其实民间作何想,大部分人的倾向常常与主流“满拧”。因此,即使思想史说的高屋建瓴、头头是道,但仍只是各时期全部意识的一方面一部分(本书P4/P5)。为此他主张,真想要了解全面的真实,就应该多看不同层面和各个角度——只认一头,肯定不对、不行。笔者与作者当面交流,他还是强调“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同”这个理念:假如只有一种说法一个“主流”,肯定有问题,或者是表达不全面,或者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闭目塞听,只听一种意见。比如见到开车压死人,大家对司机义愤填膺,但如果又听说被压者闯红灯,那么结论又会瞬时颠覆。

高先生的这些特殊见解,被编辑形容为“圈外全反对,圈内都支持”(见本书腰封),这个发现很有意思!笔者以为,不论对这些“高见”同意不同意,都不妨把这本书拿来翻翻。咦,真新鲜、真大胆!噢,原来还有人这样想、这样做——开眼界、长见识人人需要,多知道些另类,即使对理解主流意识,也有百利而无一弊。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6:59 , Processed in 0.07141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