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蔡兴蓉:教师的正面精神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21:2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蔡兴蓉:教师的正面精神

   偶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发现这么个故事:一个男老师为了给一个女同学做思想工作,而特意带女同学到影剧院包厢看了场电影。事后,校长很是猜疑,其道德境界大概跟我们隔壁的张大妈或李大婶差不多。校长当众指责这个男老师,没想到那男老师勃然大怒,指着校长的鼻子说:“滚出去!”周围知情的老师也都愤怒了,纷纷喊道:“滚出去!滚出去!”  
  我估计这个校长最终是“滚出去”了,因为这是在俄国。
  任何民族都有其正面精神。我理解的正面精神,是该国精神文化——而不是政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俄罗斯民族是个神圣而奇妙的民族,说她神圣,是她任何时候都把道德感和精神救赎看得很重;说她奇妙,是她在这一点上,既不像东方各国,也不像西方各国。最有力的例证是,无论是十月革命,还是苏联解体,莫不是道德原因所致。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作为文学界的代表,当然也都成为了道德的楷模:一个因捍卫爱情决斗而死,一个因精神痛苦出走而死。在这样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下,“滚出去”的故事当然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曾几何时,我听一个大学教授慷慨陈辞,主要是说中小学教师如何缺少气象,如何缺少格局。我当时私下嘀咕,大学里教授伪造论文,校长让女大学生陪官员跳舞,其气象与格局又安在焉?当然,我无意于“互掐”,因为他虽然说漏了,却没有说错:在众所周知的荒谬体制下,中小学教师确实少有拍案而起者。我也无意于“推诿”,因为教育无限庸俗化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教师严重缺失正面精神,却绝对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的教师有足够的正面精神,那么,如上述“滚出去”的类似事件就会时有发生,集体沉默和集体服从将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
  或曰:你所说的正面精神,或者说,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当真有这样大的改变现实的力量么?
  想起来十分幸运:我因为下决心做了一名家教老师,从而拥有了按照自己心愿和特长安排课程的自由。北洋政府以现代文取代文言文,我则用文言文取代了现代文,如《论语》、《浮生六记》、《史记》、《资治通鉴》等。有趣的是,本来是用这些经典来教育学生的,谁知长期浸染在传统文化中,首先受到教育的却恰是我本人。还是刘梦溪先生总结得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四个字:敬,恕,和,耻,并且说这四个字可以纳入中国人信仰之维。一手缔造了中国人人格的孔子的一生,正是这四个字的代表。拿“敬”来说,他如果当天哭过,则一天不唱歌;跟服丧的人同桌,就不吃饱;路上看到老人或盲人,一定收敛笑容。由此可见,“敬”的本质乃是自性的庄严。拿“恕”来说,他不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特别善于欣赏别人,赞美别人,如他见过老子后,称赞老子犹如“乘风云而上天”的龙,而自己“不能知”也。拿“和”来说,则孔子绝不是和稀泥的老好人,相反,他特别坚持原则,主张“以直报怨”,主张“和而不同”,还说“乡愿,贼也”,意即人人都说好的人,无异于强盗。至于“耻”,则孔子既不能容忍自己合污,也不能容忍天下无道,我们或者可以说,推动他周游列国的,不是牛,而是强烈的耻感!
  孔子是教书的,我们也是教书的。我常常不免想:往深处比去,我们失去的,是内心的温暖,又不仅仅是内心的温暖。(作者:蔡兴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8 18:27 , Processed in 0.26187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