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慎言“诊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17:0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慎言“诊断”
田农
又到了工作室新一轮培训做方案的时候,收到了“管理办”发来的通知和表格。阅读表格,看到填表说明有“培养方案应深入分析学员的专业发展水平,制定恰当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然后看到与之相匹配的表格第一栏是学员分析,包括对学员专业发展主动性、发展水平、发展优势、主要问题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办公室的同志动了脑筋,把去年的“学员诊断”改成了“学员分析”。学员分析比学员诊断要恰当。
记得去年基地工作室开场活动,有主持人介绍了她的诊断经验,我不知道她后来的培训结果,诊断、措施、成效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有没有值得我们分享的地方。
我不敢说“诊断”这个词。对诊断心存敬畏。
诊断是一个医学用词,它使我想到了每年的体检。我们去医院体检,会查血压、血常规等项目。医生根据血压高低告诉我是否有高血压病,医生的依据是血压的标准,指标在90/140时,医生告诫我要注意血压已经在临界状态,希望我多运动或者休息等等。一次我血脂偏高,医生说要控制饮食和多锻炼身体。果然,遵照医生的话做,一年以后血脂降了下来。
医学有一套常模和标准诊断病情,我们教育有吗?没有。所以要对学员进行诊断,我没有标准和常模,不知该怎样进行。
如果我依照经验做诊断,那只能是拍脑袋、凭感觉、用经验,那样做跟科学沾边吗?我没有自信。
在要求主持人对报名的学员做面试时,管理办发来了一张《学员申报表》,里面要学员填写个人的情况,特别是与学员发展水平、优势有关联的内容,比如学员的公开课、专业荣誉称号、校级以上的奖励、课题研究,这对我们主持人了解学员提供了方便。
但是,我总觉得依据这些内容,还很难判断学员的真实水平,也没有我需要了解的情况。
公开课的情况是,一位教师上课,背后有团队支持,课已经反复打磨,所以这节课的水平有可能反映了开课教师的真实水平,也有可能不可作为评判这位教师的依据。
荣誉称号,大概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之类的称号。评审这些荣誉是否有常模的建立,好像还没有。获奖也是,今年的获奖和明年的获奖有可能在同一水平上,有可能相差甚远。因为也没有常模做标准。只是以百分比评定获奖数的比例,参加的教师水平高低会导致结果的高低。
这样的误差在今天的条件下,还在所难免。再深究一步,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人情分”的干扰,还有评委对评价标准理解的高低误差存在,所以,有时会出现水平高者下,水平低着上的难堪一幕,尽管这种例子不多,但是很伤教师的心。
能否消除误差?我们怎样减少误差?我想到的是需要建立常模。这项工作很重要,但是很费时间精力,在目前的世态下,几乎就是天上的彩虹,好看不可及。曾经看到过有研究教师素养标准的课题,和研究校长入职标准的课题,但是几乎都不了了之,没有得到预想的研究结果。以教师素养的标准来组织培训,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未必就好。
没有常模和标准做评判依据,怎么办?用什么代替诊断,我尝试了用调查。
发给新学员面试通知时,我附上了一张登记表,请他们写上自己的情况。有各人的基本情况,除了学科、教龄、职称、通讯方式外,还有“求学经历和就读学校”,“参加工作室培训的想法和要求”,“自我发展的愿望”。
“求学经历”反映他过去的学习,初中高中的学校办学质量相差甚大。大学也是分档的,名校和普通大学还是存在差别的。“对培训的想法和要求”既是询问,也是为我制定培训方案作依据,还可看出各人的心气高低。“自我发展的愿望”是了解他的进步要求迫切否?自我发展的期望值高低如何?
我还加上了“其他”一栏,问的是“目前你每周任课多少节?另外还在参加的培训班有没有?从你学校到达浦东教发院惠南院区,路上约需多少时间? 你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自驾车?公交车?地铁?你的家庭住址?(可填可不填)”这些因素对培训的出勤率、以及培训效果的相关性密切。
没有要求学员填写公开课、荣誉称号、得奖情况,我的培训旨在使前来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进步,至于能否达到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能否有写作和研究的提高,一看培训是否有针对性,二取决于学员自己的造化。孙明霞老师说,只要起步,什么时候都不迟!对学员而言,也是的,你只要起步走,什么时候都不迟。我不敢在培训目标中写上,经过培训使学员中的多少人成为什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之类,但是我可以让学员在原有基础上进步。
在设计面试时,我想到了用一张问卷调查表做调查的方法。我工作室在招收告知上有“读书、交友、写文章”的文字,学员目前对读书和写作持什么态度,他对读书和写作有没有准备?这是我想了解的。
调查表有选择题。举例说明:
近2年中,你读过几本书?1、0本;2、1本;3、2本;4、3本;5、4本及以上。这道题旨在了解学员的阅读情况。
假设,如果让你担任自己学校读书小组的组长,你希望组员的阅读量是:1、每年阅读一本书;2、每年阅读2本书;3、每年阅读3本书。这道题有情景设计,看看教师希望的读书量是多少?
    如果要教师经常阅读教育类文章,你认为教师的阅读量以多少为宜?1、每周阅读3篇文章;2、每周阅读2篇文章;3、每周阅读1篇文章;4、每2周阅读1篇文章;5、每月阅读1篇文章;6、每2月阅读1篇文章。这为我以后组织教师阅读时文新论做准备。
调查表有开放题。我给出了思考题。每人写一篇小文章,题目自拟。作为书面访谈。
引题为:有人说培训好得很,有人说培训糟的很。请根据你自己参加培训的经历,说说对培训的看法。写一篇短文作为访谈的应答,题目自拟,但是需要有“我”、“培训”3字出现。例如:《我参加过的培训》、《我对培训的看法》、《我看培训:想说爱你不容易》、《我想对培训说“不”!》……。文章长短不论,只有说明白、说完整就行。
我在设计访谈题目时,心里有一个标准。凡是写“我经历的培训”,这只能算第一类文章,因为作者只是告诉读者“我知道什么”。凡是能够写出知道和感悟的文章属于第二类文章,因为作者不仅“知道”,还有感想。凡是写出对培训的主张的文章可算第三类文章。水平高于前两类文章。
希望能够了解到学员内心的真实想法,目前的真实水平,而不是去比较学员间的高低优劣,更不是对他(她)以往的情况做评判,所以用分析一词较合适,不用诊断。了解有限,调查不够,无从谈起学员的长处和短处。也不需要对长短说三道四。给学员提供他需要的帮助,是我作为主持人的职责。
不可能把教师培训到同一水平线。“鼓励先进,允许落后”,一位校长对教师的态度,彰显了这位校长的管理智慧,也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主持人的学习榜样和行动准则。
                                           五
翻阅我自己以往的文章,曾经写过一篇《教育科研指导需要诊断技术》,提出过诊断要有技术的主张。那是我参加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时,对所谓专家的评议的有感而发。今天重新审视当初的文章,需要做修改完善。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对一所学校如何选择合适的课题,如何推进课题研究,需要和校长、教师对话,做深入的调查,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里的“诊断”指的是“号脉”和“开方”。这是一对一的调查和分析。
然而,当我们需要对受训教师这个群体做“诊断”时,一对一的调查还不足以支撑群体性的“诊断”。况且我们对教师的调查研究十分有限。单个被调查对象的分析好做,把单个对象放到群体中定位时,粗浅的经验判断已经不足以把单个对象置放到群体中定位了,更难的是要以科学的“诊断”来下结论,研究的深度远远不够,所以还为时过早。
我们以往常常用按比例录取、按比例发奖这种简单的方法做工作,如优秀学员的确定占20%,是一种简单快捷的做法,做是可以做的,但是这种做法还值得商榷。
没有建立在常模和标准之上的所谓“诊断”,有很大的缺陷,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警惕。比如,此基地和彼基地的学员的培训成效和水平不一定一致,所以同样获得“优秀”称号,可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只有先建立常模,再诊断,才可以说跟科学沾上了边。然而建立常模二字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所以在目前的条件下,我觉得做调查和分析很有必要,对“诊断”,还是慎言为好。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星期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07 , Processed in 0.1265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