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内容的思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5:3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内容的思考作者:伍福常
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内容的思考
2  
简介
巢宗祺,1944年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长。主要讲授现代汉语、文化人类学、语言调查方法等。已发表的论文有《语文高考的导向作用》《汉语语法构造的跨层次相似性》《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透视》《马氏文通语法模型试析》《吴语里与普通话“给”相对应的词》《粤闽湘赣客家等方言及书面材料里和普通话“给”“和”相对应的词》等。已出版的专著有《从排瑶语言看瑶壮关系》《排瑶语言概况》《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系属问题》等,参与研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内容的调整
要认识语文课程的功能特征。“工具性”与“人文性”价值并重。这本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学生读一篇文章,能读到什么?有什么收获?我回忆上学的时候,语文基础是在小学打下的。我给你们布置的作业题是《我学习语文的经验与教训》或者《回忆我的语文学习经历》。十年前对语文教学的批判,历时两年。大家争论的话说的差不多了,教育部要组织一些人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要我主持《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当组长,参与人员由我选定。我是研究语言学的,不是搞课程的。有一名硕士生要报考我的博士研究生,以为我是研究语文课程论的。我说我不太懂,他特地打电话问我,你不懂,怎么要你主持课程标准的研制?我说,你问教育部去。其实不然。我是根据我做学生的体验,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通过回忆、思考,来讨论《课程标准》的。
第二个根据是我当中学教师的经验。我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中学教英语。后来改教语文。所以我建议大家回忆自己的经验。
这些经验汇集起来,首先是读书。原因有二。当初我上学的时候,教材不好,里面充斥的全是政治材料。高中教材尤其差。初中语文分《汉语》、《文学》,不瞒大家说,《汉语》我是从来不看,但六本《文学》我是翻烂了的。尽管现在我在大学教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博导。我最喜欢读的是《文学》课本上的小说和古代诗歌。所以我们认为,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是读书,包括阅读和速读。而读书主要是小学期间,我小学三年级读《三国演义》。老师搞了一个图书角,要同学们将自己的书也带到班级来,还让我第一个选书,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认为我选的书是最好的。那是一本《失街亭》,看完以后,因为想知道之前之后发生的故事,于是想方设法去找《三国演义》的书或连环画。到了夏天,我给村里人讲三国故事。这样就扩大了识字量,增强了语感,又提高了表达能力。尽管我很多字不认识,将“庞统”读成“龙统”。而那是影响我一辈子的事,也许老师只是无心做的。讨论《课程标准》时,大家主张《三国演义》放在高中,《西游记》和《水浒传》放到初中。我到初中,在课本上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于是去找《水浒传》读。当时完全是凭兴趣,还不知道这就是学语文,以为只有在语文课堂上才能学到语文。但实际上,我从读书里获取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远远超过课堂上。我读小说,于是崇拜关羽,讲义气。这就是人文性价值。一方面是作品中传递出来的,另一方面是个人爱好的东西,两者结合,就是“人文性”。就是将一个自然状态下的人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人、文明的人、社会化的人,这就是人文性。人文性的第一个含义是文明性、社会性;第二个含义是人性。西方强调过神性,后来再强调人性,两者结合。现在有些老师上课,上半节课是工具性,下半节课是人文性,这是瞎胡闹。割裂而非联系。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经常从课文中申发出去,讲一些文学评论、作家掌故,于是我对文学评论感兴趣,去读一些文学评论类的书。读书就是对话,跟小说里的人物对话,读了文学评论,对小说故事不满意了,就是跟作者对话,跟评论家对话。
我的一个失误是背书太少,小学 、初中贪玩,没有积累,高中再背就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就是那种教育的受害者。我自己与老一辈的学者的差异就是背书太少。
“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把握?
工具性是练出来的,有人劝酒的本事很高,总能劝你把酒喝掉。这种语言能力就是训练出来的。而且是不知不觉地训练出来的。
要控制阅读材料的人文性。2001年《课程标准》颁布,其中有推荐书目。有专家称,要让学生自己选书读。这是要出事的。一定要给学生最好、最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验也要有度。要控制学生讨论的话题。
内容的调整要考虑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体现社会进步对语文课程的要求。不能总停滞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上。一方面要继承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与三个面向相统一。
二、要强调语文积累
我们正在做国家语文水平考试。许多西方国家都有。考虑要有听说读写,但听说读写是水面以上的,水面以下看不到的冰山是积累和语言内部机制。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很重要的是靠积累。
九十年代,我见到一名高中学生,他数理化英语都很好,就是语文不好,尤其是作文不好,他问我能不能教给他一个作文公式。我知道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生作文公式。开头如何如何,中间如何如何,结尾如何如何。有老师教学生作文开头用“屈原向我们走来……”然后如何绕到作文题上去,本事很大。但这是要掩饰学生的作文真实水平,最终是要露馅的。有一个教研员跟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位语文老师水平很差,每次上课前都要问别的老师怎么上,然后在自己的课堂上批发给学生。但是他每次课上到一半就把准备的内容讲完了,没话讲了,于是只好让学生读书。老师就督促学生读书。天天如此,课课如此。结果很奇怪,他教的班级学生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校第一。很多老师都气愤、不解。我认为可能原因有二:一是他讲的全是重点,因为他不会延伸拓展;第二,他让学生读书,积累了语感。
语文积累,要积累什么?语言、范例、知识、经验等。首先是语言。其次是范例。古人下笔千言,立马可待,范例的作用。第三是知识,语言运用的知识,如何使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得体。探究性作业,我选两个词:亲密无间、相敬如宾。前者没有距离,后者保持距离。语言如何得体?就是距离恰当。知识离不开素材。第四是经验,知识与经验结合才好。
如何加强积累?阅读、诵读、实践。积累还要靠笔记。要让学生经常看一看笔记。语言的掌握有领会式,也有复用式。看别人的文章用了很多词,自己复用的词汇量少,老师要鼓励学生将这些词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来。一个词用过两三次之后才是自己的。还要讲讲诵读的作用。诵读是重要的积累手段。书读百篇,其义自见。这是聪明的办法。诵读不仅储存语言材料(第一),还“塑造”语言模型(第二),形成和强化语言反应机制(第三,如播音员对到手的语言材料的反应),受到情感、审美、文化的熏陶(第四)。国家语委要搞一个中华诵读,一个人能熟背二百首古诗,他走到哪儿都是中国人。我到韩国首尔讲学,正好遇到韩国血统美国国籍的一名学生枪杀人的事发生,韩国有理性,向美国家属道歉,美国被害人家属也向韩国人表示原谅,这是宽容。学习语言也受到该民族文化的熏陶。
关于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目前,有教研员质疑,传统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还需不需要?我反问,中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什么?他心目中的语文优良传统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我说不对,应该是读书。几十年下来,放弃了读书,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司马迁、曹雪芹知道语法吗?但他们写出了最典范的文章。我不是说语法没用,我就是研究语法的,要看什么时候有用。孩子们天天吃脑白金,营养能好吗?营养不良呀!所谓的科学化是害人的。吕叔湘先生说,一个人发现一个句子有语病,主要是靠语感。句子顺口,就是语法得当。有些人凭语法写成的文章,反而不顺口,不流畅。
三、语文课程中的“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
有人把中学语文做成大学语言学的中学版,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学科本位、过度理性化的倾向。
有一次,我到上海一所学校,校长向我介绍一位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他是语文教研组长,他向我介绍,小学生要掌握语汇意义,初中生要掌握语法意义,高中生要掌握语用意义。如何掌握呢?就是让他们背定义。这是不讲理的教学法,我找一个最简单的词,你也未必能解释这个词的意思。什么叫书?什么叫走?什么叫痛苦?解释不出来就要罚抄。什么叫“蘸”?就是用一根小木棒放到液体里轻轻一沾就拿出来。如果这样解释,那么我要问,什么是木棒?什么是液体?什么叫“轻轻一沾”?这是词典编写者的事。要让学生掌握吗?把词典上的字的意思背出来叫语文吗?我真想把那些教师集中起来,让他们来解释“书”、“走”的意思。
我们要研究儿童学习语文的特征。一位研究者研究4岁小孩的语言发展,小孩说“勇敢”就是“打针不哭”,实际上词汇意义(打针不哭)、语用意义(褒义词)都有了,而且是在特定的语境里的。下一次,如果孩子跌跤了,想到“勇敢”,这个词的意义就丰富起来了,上一次是形容词,这一次是动词,语法意义就有了。这样学“勇敢”多有意思。词典上对“勇敢”的解释是“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全中国人都不会去研究“勇敢”的词典义,但都会用呀。有没有这个说法,通不通,这是按语感来说的,而不是按语法来说。语感是感性的。语文教学中要讲究“品味”,就是要品呀。用身体上的感觉器官,去感觉、体验。孩子年幼的时期,没有感性培养,过了这个年龄,就培养不出来了。孩子为什么喜欢吃糖?因为糖给小孩带来幸福感;年轻人喜欢吃酸,因为酸让人感觉生活的五味俱全;中年人喜欢喝茶,因为茶给人带来沧桑感。除了法国香水品味师,大多数成人的感觉器官是要退化的。让孩子早熟,就是让孩子早死。让孩子进入文本,跟作者一起编故事,这就是创作,就是想像力的培养。我到中学时看到一本《水浒人物论》,读过这本书后,就过早地理性化了。我认为,观察不是第一步,体验、感受才是第一位的。让学生进入文本体验、感受最重要。观察、分析是理性的。过早地让学生观察、分析课文,是不当的。现在看到电视上孩子接受采访,说的话都不可爱。
在“解放感觉”、“培养感觉”的基础上,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逐步增强理性思维培养的力度。到高中阶段,才可以开始用梳理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归纳知识。香港一位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跟我说过一个案例,高中时候,每节课,老师要让学生记住五个成语。到了高三,老师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按结构进行分类,联合的、偏正的……有些词学生搞不清楚,如“开门见山”不是联合而是连动。老师适当指导。然后再让学生做相似性分类。这样做过几次后,语法就清楚了,这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不是老师告诉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知识也丰富了。我想说明的是,知识要让学生自己梳理发现,要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不是老师告诉学生死记硬背出来的。建构是过程,记忆是结果。那个4岁孩子对“勇敢”的认识是准知识、前知识,后来再建构自己的知识。至于系统的理性的知识,那是老师自己应该做的事。
四、加强综合的学习
过去我们常常把语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一课一得,得得相连”(这本身是好的,但有人一用就走样了),希望能一个一个地在课堂上解决语文知识的教学。其实,语文也是综合课程(如小学初中的科学课、艺术课)。以往过度追求单一目标、线性序列而产生的缺陷----看似“科学”,实质繁琐、高消耗低效率。过去我曾主张小学老师进修,读高学历。现在看来是错误的。现在的小学教师不像当初的中师毕业生。现在我们培养的小学老师像大学老师一样,只会讲,不会唱歌、弹拉、写字……这实际上是走了错路。
所以要内容综合,目标综合,方法综合,功能综合。有一名教师做一个“桥”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其中涉及到“桥”的多方面知识,但语文性弱了。如果从《中国石拱桥》开始,让学生学会说明、议论、描写,学生的收获也是多方面的,但语文的收获最大。
有人问我写作教学的序列,两个星期抓选材、两个星期抓立意……可以设计目标,但要知道,实际上语文是多方面整合的。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像农业而不像工业。过去我们总想语文教学工业化,汽车可以先装这个,后装那个;但一棵树先长什么?小孩生下来先长鼻子还是先长耳朵?小孩出生后,有一段时间语言学习是停滞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学字,每天都有进步,能认多少字;但认到2000字左右时,又停滞了,因为他在阅读上增长,不是在显性的认字上增长。小孩长到十七八岁时,我们不再为他在墙上画线标高了,但他还在长,长在内部心智。语言学习也是这样。语文阅读、语文实践,这是新课程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积累,只有积累到一定时期,才能产生质变。
五、建立语文课堂“三个维度”的模型
我上学的时候,语文高考,理科只考作文,文科还要考语文知识。80年代以前,语文教育的模型是知识传授;80年代末,能力训练模型取代之;现在则是素养养成。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是语文素养。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学科中的体现,就是语文素养。要抓住语文学习的核心知识。语文课程的模型,从一维到三维,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这次课程改革是适应社会的发展的,我们是九十年代开始研究,直到二十世纪初发布,与此同时,有的国家已进行过两次课改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教育的紧迫任务。
为什么我们要搞课程改革?为什么叫课程改革而不叫教育改革?
先讲第二个问题。以前是国家统一课程。只有教育部有权设定课程计划。我写过一篇文章,《走出麦当劳式的思维》,标准化,服务、设计、原料、食品……一切统一,培养出的是全国统一的人才。其问题一是同质化、二是标准化。人与人间的差异被抹杀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的需求被掩盖了。所以,这一次要改课程,叫课程改革。允许多种教材并存,一纲多本。
关于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搞课程改革?主要是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当然还要培养劳动者。最近很多外资企业因为中国劳动者的成本提高,想转移到其他地区,但是发现其他地区的劳动者素质不如中国价廉物美。当然,高素质的劳动者也有,如德国、日本、韩国,都比中国高,但是价格不菲。
国际竞争的加剧,主要靠人才竞争。美国曾担心日本会全面超越美国,于是化了大量人力、资金到日本做了两年的调查,结论是日本不可能超越美国。原因是日本在传统制造业上已经发展到极致,但美国已有英特尔等新兴产业产生,必将引领世界走新的发展道路。果然,美国的信息产业引发了世界的新一轮发展。
中国已经错过了很多机遇,不能再错过世界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否则,中国人永远给别人打工。做到白领又怎样?高级打工者而已。应该做老板。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但高素质人才不只是高科技人才,还应该是高情感人才。还要有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讲究个性,流水线的思维方式不行了,信息化社会,吃、穿都信息化了。面对这样的社会,既要高度的个性化,又有高度的竞争性。所以,我们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还要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要改变过去单一接受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有一位北京的语文特级教师说,语文不要创新、探究了。我告诉他,语文也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语文课程也应该重视“发现、创新”。但是,如何做,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很重要。
七、探索语文教育的特点
第一,是人文性的特点。所以至少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课文材料要精心选择,因为它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要选“含金量”最高的文本。有人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拿着这句话,随意选文,对课文随意处置。这是一个误区。过去《古文观止》、《昭明文选》等的编选标准是什么?我看首先是学语文之必需读的文章,其次是最好的语文材料。其水平就在于编选者眼光独到。现在有的语文课本,选文不长,但前有阅读提示,后有练习题,文字量远超过课文。让学生读这些二流三流的文字,来代替一流的正文,怎么可以?二是要重视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要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
第二,是实践性的特点。把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对比,语文学科有主观性、具体性、模糊性。同样是人文学科,把语文同历史学科比较,语文学科有应用性、实践性。
第三,母语教育的特点。我们把语文与外语学科比较,语文有母语教育的特点。过去我们向外语教学学习,故意把语文陌生化。我在广州,有一位老师教美国留学生汉语,教他们语法,他们不懂。后来我跟他们熟了,就教他们英语语法,他们感到很有意思。他们在本国学英语时没有学过语法。西方很早时有拉丁语的语法学校。但学母语不学语法。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不一样。
第四,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学英语,26个字母,一个星期就够了。汉字,够吗?现在我们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3500字。我在苏北发现,那里的学生读英语有一个特点,好像是受当地方言影响。于是我学习当地的方言,然后对照《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比较差异。《新华字典》我从头到尾读了两遍。后来,我专门做过一个研究报告。现在学生握笔姿势错误。过去练字,手上如端一碗水,要平,还要练腕力。当然外语也有书法,但不像汉字这样讲究书法。我教的那几个美国人,有一次把“达到”分开来理解,查词典寻找“达”的意思。汉字书写是不讲究分词连写的,而拼音文字的书写是讲究分词连写的。有一个词“谢幕”,谢什么?是幕吗?是动宾结构呀。还有一个词“卖钱”,卖什么?是钱吗?掌握了汉语语法,就行了吗?
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但是,我们可能是一场空。因为我们参照的是现在的自然科学模型,客观性、精确性,把这些东西移植到语文上来,搞科学化、序列化,认识上出了问题,做法上也出了问题。
黑箱法(如中医,凭感觉、经验)、白箱法(如西医,什么都要弄清楚)、灰箱方法并用。老中医,一把脉,看出几百种脉像,什么病都搞清楚了;而且往往头痛医脚。现在的中医,进去以后用听筒,看化验单,只会头痛医头,把传统中医的东西都弄丢了。现在有人抵毁中医,说是伪科学,影响很坏。我认为中医是前科学。但西医也未必能进入科学的殿堂。生物学进入科学殿堂还只有百年的历史。还有人文学科,也还不能算是科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化的提法值得警惕。吕叔湘先生1978年提出语文教学的问题在于“少慢差废”。有道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我们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如何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培养多元人才》焦裕录当年种梧桐,这种树有什么用?海南的花梨木,要五十年才成材,有用。还有紫檀木,要百年才成材,但寸木寸金。道理一样。
八、重视语文教育在文化心理建设中的作用
我们在制定《课程标准》之前,要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专家提出,要缩减语文的课时。还跟我打招呼,要我不要生气。我是少数派。
我现在谈谈语文教育在文化心理建设中的作用。我到安徽去,看到高速公路上有人骑自行车,有人在悠闲地散步。在内地某地宾馆旁的小街上,有人在晒太阳,有人在打牌,有人在聊天,真悠闲呀。据说,昆明以前的警察早上10点钟起来第一件事是敲人家的门:“可以开门营业了!”据说,要是空中找不到成都,只要去寻麻将声最大的地方,成都人都在打麻将。像我们,整天被鞭子抽着一样忙碌。这是地方的文化心理。日本人提出,“设备----技术----文化心理”是一条路,看起来见效快,但不长远。而“文化心理----技术----设备”的建设道路,见效慢,但更长远。我们语文课在建设社会文化心理,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更有优势,更有作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5:36:15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深入理解的几个问题
                                 巢宗祺
  
    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次修订中作了大量的修改、补充和调整。以下根据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作一些简要说明。
  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涉及丰富的内容和多方面的目标,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可能只抓住一部分,而疏忽了其他方面,脱离了核心的目标。例如,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脱离课文中相关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讨论、评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
  课程标准这一次的修订,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上,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语文课程的实施模式
  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素养”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的教师说必须加强训练。我想,训练是必要的。语文素养的内涵很丰富,包含语言积累和语感,语言感悟、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读书的兴趣、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有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以及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发现、创新能力,等等。这里面有的部分要靠训练来培养,例如,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范、习惯和常规技能,这其实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内涵的一个部分。语文素养有的部分则要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动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引导他们读书,丰富积累,投入到广泛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中去,使他们在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中获得提高,在追求发现、创新的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总之,语文素养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养成。
  关于汉字教育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切实转变汉字教育理念,应该认识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提高审美感受力,还有利于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在第一、第二学段,对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不要急于赶进度,先要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功夫,而且必须抓紧抓实,持之以恒。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确保语文课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字,教师要关注学生练习的过程和写字的质量,及时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书写技能。
  要用好“字表”。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个基本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些时间和力气,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标中有关“识字、写字”的目标,这一次修订作了比较明显的调整,在加强写字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最近教育部又发出关于加强书法教育的通知,并且把有关任务落到语文课里。加强书法教育,既要在技法上下工夫,也要重视在养成良好习惯、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方面的作用。学习书法重在书写实践,要落实学生的书写时间,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书写实践,并加强指导。小学阶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
关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也有一些修改、调整。这里举出几项略作说明。
  在阅读教学方面,进一步强调要认真抓好读书这一根本环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还针对阅读教学中一些常见问题提出要求,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关于写作教学,在“教学建议”中,把“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一句改为:“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进一步突出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教学建议”继续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同时还要求“抵制抄袭行为”。还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成练字的过程。”要“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在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要求“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关于“语文知识序列”和“内容标准”的问题有教师提出,希望在课程标准修订时补充“语文知识的序列”和“内容标准”。修订工作组曾经试图对有关语文知识及相关建议尽可能“细化、系列化”。但是在征求意见时,有一些教师提醒,过分细化和系列化,有可能使课程标准显得繁琐,并对教师造成束缚。修订工作组对此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研究。
  中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性质特点,它是实践性课程,它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不像这些学科都有由一系列概念、定理、公式等构成的逻辑性体系,具有比较清晰的学科边界,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语文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工夫。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在于,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多方面的知识,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力,获得情感、文化和审美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来安排,不可强求与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完全一致。(作者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与修订工作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年3月1日  版面:8   作者:巢宗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21:59 , Processed in 0.08696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