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称“泥腿子专家”的刘永和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14:0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告诉记者,之所以自称“泥腿子专家”,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出身农民家庭,当过4年标准的最为辛苦的农民;二是在农村学校从教19年;三是做了13年的“草根”教育研究,主要研究的也是教育教学实践……

自称“泥腿子专家”的刘永和
本刊记者 赵逸萍

走进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书记办公室,记者惊讶于室内的简陋,靠墙两边两排旧得有点发黄的书柜里挤满了整齐摆放的书,除了一个旧的布艺沙发、旧的办公桌和一个旧的小案台,还有角落缝隙里码着一捆捆报纸和一摞摞杂志,几乎没有太多空间。不大的办公桌上除了电脑和书,桌边周围还有各式各样可爱的盆栽植物,它们按序排开:有的枝叶四垂;有的傲然直立;有的翠绿欲滴;有的紫色艳丽。花色相间,饶有风姿。不大的办公室充满勃勃生机且散发着浓郁的植物清香,沁人心脾。窗边的小案台上,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刚写好的书法行书,笔法秀逸,行间玉润,气韵生动……打量这间既小又旧的办公室,再端详身材高大气质儒雅的刘书记,记者无比诧异,怎么也不能跟采访对象联系到一起,兴许是觉察到了记者的诧异,刘永和书记笑容可掬,轻言轻语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呀,环境怎样,不重要,关键在人,一句朴实的话语拉开了采访序幕。
刘永和,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书记,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厅评估院专家组成员,江苏省省特级教师,中国教科院国内访问学者,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国家视导员……
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刘书记已走过三十余年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路,在任书记之前,曾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处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的常务副校长,南京市教科所所长……岁月赠与他不同的人生角色,赋予他不同的人生历练,记载了他从模糊到清晰的教育研究之路,使他对一线教师和校长的心理、思维及处境都有切身的理解,也使他在教学研究方面显得实在、具体而深入。
荣誉总是与辛勤耕耘者相伴,辉煌一直与刘永和同行,但成功背后必然有最辛勤的汗水、最刚毅的担当、最果敢的创新、最执著的信念和最动人的故事……

挫折——人生难得的财富
1956年秋,刘永和出生在南京市江浦大桥乡河北村一个“成份不好”的农民家庭,童年在田边玩耍,童趣、童乐孕育着童真,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小学的他与“红小兵”无缘,中学的他与“红卫兵”无份,初中毕业后刘永和差点就与高中生活擦肩而过。当时全班22位学生,他考了最好的成绩,但他与考得最差成绩的同学都没有接到通知书,原因就在他的家庭成份不好。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他大哭了一场。老师不忍心看着这么优秀的学生被毁,就写了一封推荐信,到田间地头找生产队的社员一个一个按手印,一张按满了红红手印的推荐信,总算换来了迟到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他感慨地说:“当年要不是生产队那些善良的农民,我就没有读高中的机会了,打心里感激他们。”
在高中的两年半里,碰上邓小平搞的“回潮”,学校上课回归正轨,刘永和学习努力、成绩优异,还是学校宣传队及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除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与同学一早踏着晨露在乡间小路上朗诵和背书。也许,正是这样一个机遇加上自己的努力,为他后来在“文革”后首次高考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刘永和说:这是一种“奠基式”学习。
高中毕业后的他想上大学,但那时的工农兵大学生需要根正苗红。于是,刘永和只得回乡务农,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巍巍老山赋予了他坚定和勇敢,涛涛滁河养育了他勤劳和善良。刘书记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太多的第一次让他记忆犹新。
第一次割稻。当时种“双季稻”,刘永和刚刚毕业正赶上“头季稻”夏天收割。妈妈如此这般教,他依葫芦画瓢学。第二天天没亮,跟着妈妈去干活。天上朦朦胧胧的月色,田里隐隐约约的水稻,他第一刀下去就把左手拇指割开深深的一道口子,血一直流个不停,也不敢吱声。妈妈就在前面,刘永和犹豫了一下,未经任何处理就又继续割稻。天亮时才发现,割过的稻子一整排都留下了一滴滴殷红的血迹。妈妈看后抓着他的手哭了,然后说了两个字“够种!”从那时起,也开始练就了刘永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第一次插秧。刘永和回忆说:“弯着腰,时间一长就受不了,夏天,太阳直射非常历害,站在田里的水是滚烫的,脸上的汗一滴一滴的往下躺,两只手要配合,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擦汗。看着长长的秧田,我心里想着,这要插到什么时候啊?我的腰还能坚持下来吗?妈妈对我说:‘眼是孬种,手是好汉!’果然,孬种是眼睛,好汉是双手,终于我也能够坚持到胜利。”
第一次挑河堤。“我当农民的时候,是中国农民最为辛苦的年代,‘农闲’时期比‘农忙’时期更忙:那时候要修水利。住在农户家中,睡在泥地的堂屋,一层稻草一床被,穿着衣服裹着被。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干活,干多少活记多少工分。挑河堤像流水线:取土与卸土,一道田埂相连,一人耽搁大家受阻,任何人都不能‘偷懒’。而且,‘挑不挑,一头两大锹’,挖土的人根本不看你是谁。不能泼洒,不能掉队,中途顶多歇‘一肩’。一天下来,两个肩膀血肉模糊。妈妈心疼地说:‘三日肩头,四日脚头’。肩曾经数次磨破皮,脚曾经多次走起泡。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衣服粘着破皮的肩膀还得继续。”
挑稻子、挑把子……太多的第一次。
“余家湾闸工地有我的足迹……高里山洪沟工地有我的身影……黑扎营河堤工程有我的汗水……三合圩工地大年三十我们还在挑河堤……”刘永和说那时的劳动让他真正领略了什么是真正的辛苦,更理解了吃苦耐劳的涵义。
“做农民也要做一个优秀的农民。”刘永和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四年的农民生活,让他学会了男人的更需体力的农活,也学会了女人的更需耐力的农活,成为全队“一等劳力工”,“工分”在全队名列前茅。他说,这样的学习是一种“磨练式”学习。
因为表现很好,大队长准备任命他为生产队队长,征求大家意见时,有一个老农民说:“我们贫下中农不当队长,却让地主子女当队长,这不是‘篡党夺权’吗?”于是,刘永和只能当生产队的“记工员”。
溪流总要曲折穿越才能汇入大海,人也需要在积淀中等待逐渐成熟。随着高考恢复,刘永和欣喜若狂,复习迎考“跳龙门”是他最大的愿望。经过不懈的努力,他通过了预考、高考,“政审”……1978年2月,他接到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通知书,成为十多年来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刘永和说,这是一种“边干边学”式的学习。
在大学里,他们班里年龄差距14年,应届毕业生很少,大多都是在社会上“混”过多年的。因此,把“文革”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是所有学生的共同愿望。同学们很少逛街,很少游园,很少娱乐,晚自习抢占座位,星期天泡图书馆,大家争做“全优生”。大学期间,刘永和的论文《“丈人”就是“丈夫”吗?》发表在杂志上,成为南京师范学院77级中文系学生发表论文三篇中的一篇。
    四年的辛苦农民,四年的大学生涯,刘永和总结为:“八年抗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正是这“八年抗战”为他后来的一路高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追求——专业成长不竭的动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刘永和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毅力和过人的聪颖,很快创造出了令人刮目的成绩。在教学上,他独辟蹊径,创新特色教学。作为永宁中学的一位教改实验教师,他积极参与撰写和修改教案,与教改人员共同试上课文,共同讨论研究,并由他对外上研究课。1984年,南京市教研室高中教改组全体成员专程来到江浦听他的公开课。当时,永宁镇还没有招待所,专家们只能住宿在老山林场岔路口招待所,然后徒步6里路来到永宁中学听课、评课。当时评委专家说,如果南京要出“魏书生”,永宁有希望。这是对刘永和极大的鼓励!
所谓“不平凡”的人,就在于把平凡的事做好,把好的事做精,把做精的事做得有新意。从教以来,敢挑重担、脚踏实地的刘永和不仅自己发表了教育实践论文,还一直致力于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他开设的公开课、观摩课很受欢迎。当时,江宁县教研室一批教师专程来永宁中学,要看看一个乡村的中学里这位既能上课、又能写文章的教师。这一年,刘永和基本上每个月都会上一次公开课,由此,他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的创新性设计和课堂教学有效驾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非常感谢江浦县当时教研室的教改实验。”他笑着说。
由于长期致力于教学研究,在江浦县中学他成为语文教学的市“学科带头人”。带过的八届高三学生,升学率总是一届胜过一届,他创下的“奇迹”在当时轰动一时。主持学校工作后依然坚持高中语文教学大循环,并任班主任。他说:“这样对自己是很大的锻炼:一是高三年级的把关教师。高三教学课时较多,内容较深,要求很高,压力很大,是锻炼自己的重要平台。二是市级教学视导。江浦县中每学期都要请南京市教研室高中部的全体教研员来学校视导,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等级评定,听课率超过85%。我积极开课,每一次评价都是A级。三是教育教学研究。科研促进教学,教育教学只有走上了科研的道路,才能够达到新的高度。”刘永和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开展的主题式教学研究,参与学校市级规划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不懈的努力终有回报,1995年,刘永和成为中学高级教师,并获得南京市“行知教学奖”;1998年被评为第二届“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成为江浦县中学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
点滴的收获,无尽的甘甜。正是对教研的痴情热爱,让他汲取了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力量。2000年4月,刘永和参加公开招聘成为南京市中华中学的副校长,他一再坚持上一个班的语文课。第一次参加语文组活动,同年级教师上“同题异构课”,他自告奋勇上研究课。对于刘校长的研究课,大家感到新鲜,语文教师全来听课,其它学科的老师也来了不少,最后大家的评价就四个字:“滴水不漏”。一年来,他的班级在参加期中、期末4次大考的8个平行班中, 3次第一,1次第二。
十九年的历练,十九年的进取,刘永和把人生和事业拧成了一股绳,育成了一片林,结结实实、郁郁葱葱,有思想、有担当、有能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十九年的深厚积淀创造了这样的机遇——2001年刘永和调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但他仍然心系语文教学,情牵语文研究,积极参加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在新的岗位上,他宛如奔腾的河流汇入了大海,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展现在刘永和面前。

研究——境界提升不变的“支点”
无论何时何地,刘永和在每个岗位都践行着“不平凡”的信念,一串串足迹闪烁着“不平凡”的光芒。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拥有了更敏锐的观察力、更深邃的思考力,能够准确把握最细微的动态,而教学科研已然成为他教育理念的根基和管理思想的核心。
“我是教育科研的‘新兵’,也是教育科研的‘尖兵’。创新已经成为我的习惯。2001年4月的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到任之时,就是我学习之日。”2001年起,刘永和主持的多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被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
11年所长历程就是南京市教科所全国知名之路。课题研究全省领先。省级规划课题数量全省第一,国家级课题研究南京市占全省“半壁江山”。科研管理开创新模式。南京市“金字塔式教科研管理模型”经验在杂志刊登后,受到广泛好评。刘永和在南京市首创教师“个人课题”。为一线教师量身定做的“个人课题”2006年一经推出,即引起强烈反响;连续两次在南京市召开“全国“个人课题”研讨会。不断创新的教学研究改变了地方教科所的研究方向,推动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发展。
繁忙、压力、偶尔的焦躁,交织成了一名教研领导者的工作;理想、务实和每日的勤奋,造就了一名教育者的不平凡。刘永和不仅是教育教学实践一线的学者,更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专家和创新教育思想的传播者。刘永和从教师身边的常见教学现象入手,开设教学经验讲座,巧举实例,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并富有睿智,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启迪了教师的智慧。刘永和先后开设讲座100余场,遍及全国各地,受到一致好评。
2012年2月刘永和调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书记,他一如既往潜心教学研究。第一个学期做“文化”。“南京教研”文化创新实实在在地进行,“先行”核心理念受到广泛赞同。第二个学期建“联盟”。创建“南京三星高中联盟”,成员学校从16所发展到20所,活动积极主动,高考成绩显著。第三个学期创“文明”。在大家的支持下,刘永和书记主持了“南京市文明单位”创建,卓有成效,当年南京市教研室被批准为2010——2012年度“南京市文明单位”。本学期建“制度”。借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查摆问题,建章立制,计划修订完善南京市教研室工作的规章制度。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作为曾经的校领导,刘永和在潜心研究教学时,发现教学管理是对学校教学工作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对于如何进一步通过优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他思考了很多……

管理——“校长四个一”工程
延续和发展他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凭借对多年来一线教学与管理的思考,以及对不同时期学校管理特点的分析和学校管理研究的梳理,加上对现代教学管理要求的深刻总结,刘永和书记认为:率先垂范,为师师表是最好的校长管理。“校长四个一”工程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体现。他说:“教育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办学条件,不同师资队伍,不同的教学环境,就有不同的教育管理。非要说那种管理方式好,那种管理方式不好,都是片面的,因为在“理念之上”已经形成的方法与策略应该都是有效的,是各有千秋的。”
“1997年开始,我在南京市江浦县中学有过一段为期4年的‘校长四个一’的管理改革实验。即校长们要担负四项工作:一是教一门主课。能进课堂才能深入了解学校中心工作的具体情况,才能在学校管理上更有话语权。二是带一个班级。校长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并为其配一个年轻的副班主任,这样既可了解学校德育工作,还可以培养新班主任。三是蹲点一个年级。许多教育教学工作都是由年级组负责实施和管理的,抓住了年级组,也就抓住了关键,就抓好了学校。四是管一个部门。学校的部门往往有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教科室,有的还有办公室,这些工作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需要分工合作。”当时,刘永和是负责学校全面工作的常务副校长,带头实施“校长四个一”工程,教语文,带班,蹲高三组,分管后勤,还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事实证明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就学校的高考升学率这一项关键指标看,“校长四个一”工程是卓有成效的。
刘永和从意气风发的书生到为人师表的教师,再到教育研究的弄潮儿,一路艰辛,一路欢歌,一路收获,他搅动了一座圣园、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省市教育改革的池池春水,并激荡起了“一江春水滚滚来”的连动效应。从他内心生长出来的朴素而深刻的教育情感,在教育科研这个平台上生根发芽,正把爱之绿荫殷殷播洒。的确,刘永和选择了教育职业,就很难割舍得下了,因为这,已经成为他的一项事业、一份追求,并最终成就了刘永和的丰富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06:46 , Processed in 0.08145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