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理群:兴趣是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07:0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钱理群:兴趣是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在学习经验会上有个发言,至今不忘,因为它照亮了我的一生。当时我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把每一门功课都当做精神的享受,学习就是探险的过程,每一次上课都会发现新大陆,要带着好奇心,怀着一种期待感甚至神秘感走进课堂——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个独立的学习观、读书观,以后就发展成为我的研究观和对学术工作的一个基本理解与信念。
永远处于婴儿的状态
   怎样使自己始终如一处在探讨、发现的状态,并由此获得永恒的快乐?这是我的人生道路、研究生涯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里我介绍林庚先生的一个观点以及它对我的影响:
   那是1984年左右,我刚留校做助教,严家炎老师是系主任,他提出要举办学术讲座,请中文系已经退休的老师来做最后的公开演讲,让我来做具体组织工作。于是就请来了吴组缃、林庚、王瑶、朱德熙这样一些一流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那真是一次辉煌的“演出”。我记得林先生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几易其稿。那一天,他的穿着看似朴素,但是很美,很有风度,他一站在讲台上,那种说不出的风度,就把大家给镇住了。讲完以后,走出教室,他几乎要倒下了,是我把他扶到家里去,他回去就病了一场。他是拼着命来讲这一课的,讲完了人就倒了。正是在这次课上,他提出:“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我当时听了,心里为之一震:这正是说出了学术研究以至人生的真谛啊!所谓“永远处于婴儿的状态”,就是要以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次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去倾听,去阅读,去思考,这样才能有不断的新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怎么使自己永远处在一种婴儿状态。
黎明的感觉
   后来我们的《新语文读本》选了梭罗《瓦尔登湖》里面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黎明的感觉”。“黎明的感觉”就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你便获得了一次新生,你的生命开始新的一天,就有了黎明的感觉:一切对你来说都是新鲜的,你用新奇的眼光与心态去重新发现。这就是古人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样一种新生状态,就是真正的学术状态,或者说是一种最理想的学术境界、人生境界。我们讲“赤子之心”,就是指这样的状态与境界。
    我很同意梭罗说的另一句话,“人无疑是有力量来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的”。外界的环境我们管不了,因为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但你可以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小环境。
   直到今天我还形成了一个习惯,我的周围人都知道,我总是给自己设置大大小小的目标,或者读一本书,或者写一篇文章,或者编一套书,甚至是旅游,我都把它诗意化,带着一种期待、想象,怀着一种激情,兴致勃勃地投入进去,以获得写诗的感觉。我强调生命的投入,全身心投入,我跟前几届的北大学生都说过,“要读书你就拼命地读,要玩你就拼命地玩”,这样,你就可以使自己的生命达到一种酣畅淋漓的状态。我追求这种生命的强度和力度,酣畅淋漓的状态,这同时是一种生命的自由状态。我的全部研究,最终的目的,就是追求精神的自由、生命的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07:22:40 | 只看该作者
许锡良:保护儿童的惊异感与好奇心  
    我们传统的教育的要害之一,就是千方百计地挖掘儿童的记忆力,用所谓的知识把儿童的大脑填充满,就像把垃圾完满一个垃圾箱一样,而且评判的标准就是越多越好。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重大的误区。真正的教育不是这样的。儿童的大脑不是用来填充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火把。所有的知识的价值,都只是用来促进儿童思考,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知识不是用来储存在大脑里的,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爱因斯坦曾经多次论述过关于教育的问题。他特别强调的是教育要保护儿童的想像力、惊异感与好奇心。他认为这些品质远比一个人掌握的专门知识要远为重要。同时他认为一个人提出问题的能力,远比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这里的重要性的顺序是不能够颠倒的。其实一个人的惊异感是非常重要的。柏拉图也说过,哲学根源于惊异。亚里斯多德也说过,由于惊异,人们就总想去探究,去弄清那些奥秘。在西方的学术传统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特别值得用来填充脑袋的。而问题的产生,才是关键所在。看出问题,不仅仅是用肉眼观察的结果,更多的时候是视角的转变,是心眼观察的结果。因此,真正的“看”其实是大脑思维与灵光闪现的结果。只有智慧之眼,才能够在一般人看来平淡无奇的地方看出惊异之感来。2+2=4,本来是一道最普通的小学算术题,但是,在刚入学三个月的小爱迪生看来就是感觉特别奇怪的。正是这种惊异感与好奇心,使得他后来成了世界发明大王。一个儿童常常惊异于成年世界里的平凡事物,那就是发现的原动力。困惑是必要的,那是真正求知的动力源泉。
    但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就在于,我们重视有形的知识,远比无形的惊异感与好奇心重要。不能够看到,人类正是因为存在着惊异感与好奇心,才导致了问题的产生,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必然会导致新的知识的产生,人的质疑精神才导致了批判与问题的提出,才导致人们追求新的确定性。一个人只要有了丰富的想像力与惊异感与好奇心,那么他不但能够掌握旧的知识,还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他就总能够保持创造的热情与冲动。总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知识与思想。这就是人类不竭的创造力的来源。保持了惊异感与好奇心,就保持了知识的源头。就像河流保住了源头一样。
    惊异感与好奇心,是每个儿童与生俱来的心理品质。只要不被破坏,这本身就是儿童的天性之一。陶行知先生说过的,别小看儿童。他提出的每一问题如果能够解决,都足够获得一百个博士学位。三岁的儿童已经能够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人死后去了哪里?这些问题仔细想来都是人类的基本问题,都触及了人类的终身境况。因此,大哲学家必然是那些保持了儿童天性的人。有的还终身保持了儿童天性。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本身就是最形象的说明。他因为具有这份好奇心,使得他总能够在别人看来平淡无奇的地方看出惊异之处。他曾经感叹,我们的传统教育居然没有把儿童的惊异感与好奇心完全灭杀,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那些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居然仍然保持了这份儿童天性的人,就是那个具有高度创造力,并且能够为人类创造奇迹的人。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练,常常是与这份惊异感与好奇心是相反的。尤其是当那些知识被当成袪的材料,完全依赖人们的记忆,而不是对问题追问的时候,这样的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训练都会损害儿童的这种天性。只有让儿童围绕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来掌握知识的时候,这些知识才是有利于思考的。也才是真正掌握了的。爱因斯坦在解决相对论的时候,感觉缺乏数学工具的尴尬与欠憾,于是去重新掌握数学工具。这样的掌握就不仅是牢固的,而且是鲜活的。知识就被驾驭在能力与问题之下,而不仅仅是填充在脑袋里,成为妨碍思考的垃圾。良好的知识状态就是每次获得一个新的知识,都会导致更多的疑问。从而越来惊异,越来越好奇,越来越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怀疑与批判精神才会导致确定性。任何一开始的未经深入思考的盲目信从,都最终以怀疑而告终。只有经历过深入批判分析之后,那点确定性的知识才会在内心深处深深扎根。
    我们为什么容易用死记硬背换来的教育成果?那是一种无视人的尊严,不尊重人的天性的野蛮做法。把人降低为单纯的记忆的机器。是专制社会最喜欢,也最容易获得市场的做法。因为,这里的思考能力是次要,想像力,发明与创造也是不重要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记忆之所被反复强调与滥用,完全是听话与服从的要求的结果。听话与服从确实需要有良好的记忆力,以便把权威的话都牢牢铭记在心,或者把圣贤的话牢记在心,以应付科举考试,在权威面前随时调用,对应对来自上面的追问。一种教育方法,一种学习方式,后面都是源自一种对人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特别是对价值的追求。教育质量如何来评判?这要根据一个社会对人的要求,对学习的理解来把握。简单地说,哪里的社会发明创造多,哪里就具有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不能够教儿童创造与发明,但是,却是能够较好地保护与培育儿童的必惊异感与好奇心。在做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班制教学,都是围绕着保护儿童这样的天性而设置的。
                                                                        2009年3月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07:36:52 | 只看该作者
李子勋:很乖,但也许很平庸
    7岁的孩子还远不是可以做个性判断的时候,因此也不能说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从孩子幼年发展来看,多少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一般爷爷奶奶照看孩子比较重视养育,在规矩与行为的管理方面可能不会那么认真。过去人们认为是老人的溺爱,其实我觉得是老人的人生经历太多,价值观已经与年轻人大大不同,对大多数事物常常容易接受和认同,孙子淘也好,动也罢,觉不出什么对与错。很多父母不愿带孩子,反过来又抱怨老人溺爱是很不公平的。
  
  孩子的行为规则是从两岁时的教育开始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这个时候要让孩子在吃、喝、拉、撒、睡、玩中建立一种秩序,并对孩子按照规则行事给与及时鼓励,以强化他的自控能力,使他在遵守规则的行为中得到快乐并获得欲望满足。这样的教育一直要持续到孩子青春前期11岁左右。

  在直线关系里,我们的确可以说孩子错过了规则形成的重要期。他已经7岁了,已经发展了一套如何对付大人和获得欲望满足的行为技术,用简单奖励或责打方法也很难奏效。

  但是,如果此时我们得出孩子的行为是教育的失败的结论,不管这个结论对错,对改变孩子都没有多少好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父母一旦形成这种概念,就会在管理上无意识地变得严厉,使孩子的反抗加强,执拗、生气、肌体行为就会增多。而一旦父母感觉不可收拾,让步的时候,又强化了这些糟糕行为,结果越想管理结果越糟。这就是心理学经常关注的悖论情景。

  孩子的欲求不满,遭到拒绝时怒不可遏,激发撕、打、破坏的行为最好以预防为主,惩罚为辅。预防的方法是回避可能激发类似行为的场景,或采用拖延战术,说:“好孩子,等妈妈办完事就……”“真傻!说不定前面还有好的……”用类似的话茬岔开。或采用讲条件:“可以啊,不过今天回去你得做……”让孩子感觉获得一些满足要承担一些责任。慢慢地,他就不那么随意提要求了。当然,开始可以让他回报一些容易做到的事,慢慢地提高行为代价。

  必须提醒父母的是,为了避免孩子的冲动行为升级,比如发展到破坏东西,父母需要暂时退让,因为很多行为一旦升级就会反复出现,甚至步步升级。而如果孩子损坏了什么东西一定要他承担责任,比如一个月不给零用钱,不给玩具零食等,在一段时间要让他活得不舒服。这个时候,心疼孩子可能害了他。

  另一方面,孩子的攻击性是一种生命的能量,如何把这种攻击性引导到身体锻炼、学习与社会竞争,父母需要多动一些脑筋。大多数聪明并富有天才的孩子性格都是有些怪癖。孩子的动能很大,学习上静不下心,那么让他充分释放他的动能会怎样呢?培养他运动的才能,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怎样呢?攻击性很强的孩子可以让他去学跆拳道或足球、篮球等有肢体碰撞的运动。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孩子会不会更糟,其实大多数爱动的孩子,动能释放到一个极点的时候,身体会主动偏向静的一面。对更大的孩子,如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比孩子还多动,孩子反倒容易安静下来。

  如果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孩子纠缠、较量,试图把孩子变成一个行为上很乖的孩子,可能消耗了孩子这些动能,结果成年后仍旧是个平庸的角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7:01 , Processed in 0.2072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