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上最牛美术老师”邹华章的个性课堂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21:5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话名师

他最早被“发现”,是因为学生。
他教的学生,创意和思想与众不同,令人刮目相看。
他做出的“壮举”闻所未闻:抱着蟒蛇和蜥蜴上课、变厕所为美术教室的“原木坊”、扛纸枪演阅兵、身穿汉服站在桌子上和学生手舞足蹈地上课……
一个上课视频的网络传播,让他迅速蹿红了大江南北,被民间称为“麻辣教师”、“史上最牛美术老师”、“中国最疯狂的美术老师”……
他叫邹华章,只是湖北省武汉市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普通美术教师。
他不是为了“出格”而“出格”。十一年如一日,他一直就是这么上课的。在这样一所只有百余学生的“小”学校里,他的“折腾”“合情合理”。走进他的日常教学,你会发现,他的“出格”,完全是创意使然,而创意,完全是投入使然。教学在他这里完全变成了一门充满激情的艺术。
这样的教学,本身就是美的,又何愁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呢?

仅仅是创意吗?
——“史上最牛美术老师”邹华章的个性课堂
●   《湖北教育》记者 张华英

    穿过汉正街高楼林立中一条狭窄破旧的小巷,记者来到武汉市59中学,探访各大媒体铺天盖地宣传的“史上最牛美术老师”邹华章。
    59中的校园安静而空旷,课程不多的他整理学生纸塑作品、构思创意盐撒画、写美术课案例、拍摄图片……近距离访谈,记者发现,他并不是传说中的“疯狂老师”,在激情课堂创举的背后,他只是一位新课程的“劳动者”。

靠什么“震”住学生?
    “用5分钟激活40分钟,5加40等于45。老师如果能有绝活,学生才会信服于你,课堂就会变成老师和学生的天堂。”——邹华章
                           
    最开始美术室因场地不够受到限制时,邹华章动了很多脑筋。59中学女生不多,四楼的女厕所少人“问津”。邹老师仔细考察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厕所改造成美术室。经领导批准,他挽起手,说干就干。十多名爱好美术的“小兵”跟在他的身后:给“画室”用消毒水消毒,敲敲打打拆除厕所“原件”,买来墙面漆粉刷墙壁,找到废弃的原木薄板,用锯条切割成一块一块的木条给“画室”装点门框;不能拆除的下水管,就用彩色布条和卡纸包围起来,画上一个一个的创意图像;窗户经洗刷后整洁铮亮;墙壁的四周围,有邹老师的亲笔水墨画,学生的卡通动漫画,稚嫩的书法作品,废旧塑料瓶和酒瓶盖做成的风铃……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一个颇具特色的“原木坊”就这样成型了,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美术基地”。
    来“基地”的学生多了,美术作品挤满了画室。邹老师走到哪个班,学生就会争着抢着跟在他身后,激动地欢呼:“哇!又是美术课啦!”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成为学校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一次报告会上有老师问他:“邹老师,我们小学科是副课,别说孩子们不重视,连家长甚至班主任都没当回事,可我在网上看您流传的各种上课视频中,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听您的话,那么‘疯狂’呢?”
    靠什么“震”住学生?邹老师很早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超高的美术水平”。他给新生上第一节课时,班上的同学都很紧张局促地坐着,他则二话不说,将计时器交给前排的同学进行计时,转身在黑板上飞速作画。作画时身手敏捷,浑身剧烈抖动,两手左右开弓箭,粉笔在手笔走龙蛇、上下飞舞,还配有和作品意境相关的音乐。幻影闪动间一幅巨幅武汉黄鹤楼线描图样就出现在了黑板上,前排学生激动地猛然站起来喊了一声:“天哪,28秒!”全班顿时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和掌声,一些学生还兴奋得控制不住自己猛捶课桌,欢呼过后全场肃然,真是连声咳嗽都很刺耳,孩子们被“震”住了,他们“服”了。
    邹华章觉得,“我在课堂上示范的时间越短,留给学生的时间就越多。但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课,老师的修改和演示能快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效果,比如用语言描写一个人的美丽,恐怕千字文也未必能准确描绘得出来,但如果用图形人们看一秒钟就能彻底感受到了,用图形来传达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练习快速画粉笔画,完全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的“最牛”其实并不牛,甚至人人都能做到,不过是长期苦练罢了。邹华章上课时,常备有两件衣服,因为和学生一起激情投入,不管春夏秋冬,一堂课上下来,后背衣服湿透,都能拧得下汗水了。换下来放在一边上下一堂课,一天中两件衣服反复换穿。就是在这样长期的刻苦训练和思考提升中,邹华章逐步造就了一手“绝活”。

痴迷,因为有创意
   “美术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她是一切学科的点缀使者。我在尝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研究,美术和语文的共鸣,美术和数学的联系,美术和生物的产生……把美术的元素引进其他课堂,学生将会拥有一颗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心灵。” ——邹华章

    教学“实体迷宫课”时,邹华章请来了数学老师,摸索设计一系列立体几何形给学生练习,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为了上好这节课,邹华章专门到书店去收集了一些立体迷宫的画册,一大摞抱到了课堂,当学生们得知是老师自己出的钱购买的这么多资料时,都很惊讶,看见美术老师和数学老师一起出现在课堂更是惊讶。在向学生分析了迷宫的构成原理之后,他和数学老师开始布置画迷宫的作业了:“来呀,看哪位同学能把我们给难住,那就佩服他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点燃了,他们绞尽脑汁设计起来。当有兴奋的同学举起立体迷宫要老师穿越时,邹华章当场用铅笔指着三下两下就给走出来了:“这太容易了,同学们快开动脑筋设计点复杂的呀,看谁有本事难倒邹老师。”“我们能!”学生抱头苦苦思考,重新修改,以图再次来考倒他。以挑战者的姿态,邹华章和数学老师分头行动,不断快速走出他们的迷宫,一边指出他们设计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督促指导他们改进。有两位学生设计的迷宫让大家眼花缭乱,许久都找不出出宫路线,这让他和数学老师实在是大吃一惊,连连夸赞。到最后,每个学生都画出了精美而又复杂的迷宫,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同学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课前他还带了一批学生去公园玩“孔明阵”——用无数根竹条围成的立体迷宫阵。在这里,邹华章开始感到实体迷宫的难度了,很多平面图纸中看起来很简单的路线,一旦进入到里面却很难走出。用实体组成的立体迷宫似乎更能锻炼空间思维能力?思考中,邹华章决定将实体迷宫引入到课堂。
    他带着学生将体育室里新旧几条绳子搬到学校操场上,组织他们用粗绳子盘成了实物迷宫。为了让迷宫更具难度,又搬出体育室的长短跳绳来组成更复杂的迷宫。迷宫做好了,大家兴奋地在自己亲手摆的迷宫中穿梭,中途还不断地进行修正,同学们一个个兴高采烈。
    在邹华章的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学生在操场上尝试了很多迷宫制作方式,将全班和其他班级借来的书包摆成书包构成的迷宫;用粉笔在地上画迷宫;还用数以千计的枯树叶摆成迷宫……学生纷纷奇思妙想,迷宫设计课开始让学生着迷了。
    看到学校保管室堆积如山的旧课桌时,邹华章又突发奇想,决定动员学生去将保管室的旧课桌拼接成真正的立体迷宫。保管室的课桌和椅子都堆到了天花板上了,他带领学生在里面搬运堆积造型,大家不断冒出的创意令邹华章十分高兴。学生做的桌椅迷宫十分奇特,走这样的迷宫,一会要爬上几张课桌钻过,一会又要从课桌搭建的门洞中穿过。
    为保证桌椅迷宫的安全,邹华章专门带去了成捆的“草绳球”,每一个桌椅造型都要求一定要用绳子给牢牢绑住,整个穿越过程中,学生一直欢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搭建迷宫,又穿越其中,孩子们个个都玩“疯”了,他们能不喜欢美术课吗?
    这样的启发创意的美术课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创想能力,让邹华章迸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他还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去寻找迷宫。课下带学生回家,路过汉正街老街附近复杂的小巷时,又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出现的“迷宫”。汉正街有些小巷实在复杂,很容易在转来转去中瞬间迷失方向感,只有仔细观察,并加以思考寻找到方法,才能在生活中“成功地穿越迷宫”。邹华章和学生一起制定“穿越汉正街”的方案后,家住这个方阵的学生,放学后冲出了学校,开动脑筋,在复杂的街巷中穿越,看谁能记住并快捷地抵达预约地点。这样的美术课,因为和数学老师的联动,成功地增强了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他们对学习产生了近乎痴迷的兴趣。

“重要的不只是对教学的热爱,
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花有花的美丽,高楼有高楼的壮阔的美,破旧的小巷有残破的美丽;倦鸟归巢,老奶奶眼边的皱纹-------到处都是艺术!重要的不只是对教学的热爱,更是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是美好的,尽情发掘生活的美好和乐趣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 ——邹华章

    邹华章的画室里,摆放着一个又一个的古木“断壁残垣”:暗褐色的原木古色古香,花鸟虫鱼的雕刻精致,“这是古时候人们做房子时用在转弯处做支撑的木件,它叫‘牛腿’。别小看,它是早些年我从民间各地淘来的,这可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古董哦!”邹老师激动又兴奋地介绍着。他的办公室里还有着许多的“宝贝”:邹华章亲笔绘制的《武林秘笈》,做成了折扇形状,形象生动的简笔画配以简约的招式介绍;破旧发黄甚至有些霉烂的明末清初的《清代私塾木版雕印刷教材》;大红的毛泽东头像、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课本,“你读读,这里面每一篇文章都和‘听毛主席的话’有关系,强烈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征。”邹老师边翻书,边介绍。
    “人家旅游看风景,买土鸡蛋、买土特产,我就去淘宝:旧书,老房子的瓦片,村民家的木头床件,院子角落里的石头……”爱好旅游的邹华章,他的兴趣点和其他人很不一样。
    游览世博会时,邹华章躺在靠椅上看张艺谋导演的情景剧《印象西湖》,宽阔巨大的荧屏播放着图景,吸引着游客的眼球,邹华章的心里却想起来了另一个点子,“巨大图景强烈地震撼了我。如果我让学生合作在操场上画一幅巨大的粉笔图像,会不会也给他们带去震撼呢?”回到学校后的邹华章,迅速地将这一想法变成了行动。全班40多名学生,一箱子的粉笔,跪着画,趴着画,……操场上不一会儿就创造出了一幅巨大的“五星红旗”图像。“这幅图铺满了操场的四分之一,我愣是到处弯着走,就是不敢下脚踩啊,要不玷污了神圣的国旗啊!”时间过去许久了,邵副校长提起来这一幕,大笑着,印象深刻。
    还在陕西旅游的时候,邹华章就开始对秦兵马俑赞叹不已,巍峨巨大的秦陵、整齐划一的兵马俑方阵、精美的彩绘都深深吸引了他。邹华章在现场考察拍摄了专家们是如何小心翼翼地考古,挖掘出兵马俑出土的过程后,还专门到当地的市场上收集了一批兵马俑的小型复制品,带回到武汉的课堂上。
    他首先准备了一个边长1.5米、宽30厘米的木边撑起的盒子,带着学生挖来泥土填进去,并将兵马俑埋在里面。在教室里拼起几张课桌,在鉴赏课时,有一个环节就是要学生分组来进行“发掘”。“发掘”中他准备了很多专门的工具,为引导学生按正规的考古步骤来进行发掘,他为此还到湖北省博物馆请教文物专家,课堂上就用这个人造沙盘十分形象地边动手挖边讲解自己在陕西博物馆的亲眼见闻,学生逐步清晰地了解了当地发掘的全过程。大家先用大铲挖大形体,再用小铲和小勺刮去浮土,最后再用刷子将细节上的尘土细心扫除,中途还用家中带来的放大镜仔细观察。学生一边自己动手挖一边学,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学生兴奋,可邹华章还不满意,沙盘还是显得太小了点,一些同学在动手,总有同学要分组等着,影响效率。能不能让全班所有的学生同时进行挖掘?可能做这大的沙盘吗?邹华章灵机一动:小时候不总爱在沙坑里挖来挖去吗?对,可以尝试带学生到沙坑里去体验学习文物发掘步骤。正好这段时间新闻播放的河南发掘出曹操墓,成为同学们课前课后感兴趣的话题。报纸上也整天刊登了不少曹操墓挖掘的现场照片。于是,他找来一张曹操墓分布图来作教具引导学生发掘。
    交代完正规考古步骤后,一声令下,早已坐立不安的几十名学生蜂拥上了操场,围在学校沙坑和沙坑旁的土地上激动地挖掘起来。邹华章不停地穿梭在各小组中进行指导,不久按图纸挖出墓穴轮廓来。学生们首先按照图样挖出各墓室,然后再用厚纸板进行隔断,排列出准确的曹操墓各墓室分布图。几名学生进行回填后,另一些学生开始了“发掘”,他们先用自制的“洛阳铲”伸到沙坑模型进行打探,找准位置后找手挖掘,不一会儿“曹操墓”就在59中学操场上被“发掘”出来了!同学们一阵阵疯狂地呐喊,他们用最直观的形式亲历了一次重大的“文物发掘过程”,终身难忘!
    “我其实一点也不疯狂,也不是‘最牛’。当年美术课改新课标出来后,我做过仔细深入的研究。媒体近些年报道了我,被大家关注,其实我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这么些年我不过是一直默默地践行着新课标的实施。……如果每个人都能从所教学的学科中,去挖掘素材,去发现学生,去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或许未来我们中国的孩子就会出现‘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不断涌现的激情教学,要依靠两个规律,教学就永远会创意常新:第一就是要从生活中去汲收丰富的营养,教育不是简单的一门学科这么简单,只有不断丰富它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二,教学思路可以源源不断地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去寻找,紧跟时代就会有新的创意,新的点子,新的思路,我们激情的创意教学思维就永远不会枯竭。”
○采访手记
有尊严地坚守
○《湖北教育》记者  张华英

    繁华的汉正街背后的武汉市59中,一百余学生,一个年级一个班级,锈迹斑斑的栏杆,水泥夹杂着泥土的操场,这衰败的萧条,让我们大吃了一惊:这就是那位网络达人邹华章所在的学校?邹华章坐在他堆满各种类型学生作品的办公室。上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穿了进来,这位已经有了白发的四十岁“不惑”者,洋溢的活力和激情,在他手舞足蹈介绍学生和课堂的时候,感染了我们!
11年前,学造型设计的邹华章从武汉市装潢学校来到59中时,他也曾被眼前的学校震惊过。学校周边教育生态环境贫瘠,弱势群体学生比较集中,这使得学校办学质量近些年来举步维艰。邹华章并没有退缩,他选择了留下。
    出生于教育世家的邹华章,深知“教育育美”的重要。要让这些弱势群体的学生养成美好的人性,形成美好的人格,并最终拥有美好的人生,这种培养过程是艰难而又长久的。思忖良久,他选择了一条适合学生和自己个性特点的另类美术课堂——激情教学中的以美育美。他几乎用尽了自己所有时间去思考研究课堂教学、去收集教学素材(为上古代建筑课到处搜集古物、为上面雕课蒸的馒头在家里堆成了小山,为上好手工模型课可以通宵达旦的制作),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带着学生去进行美术实践,目的就是为了抛弃传统的固定思维模式,将流行、时尚元素引进课堂,让这些没有受到基本美术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产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感受和享受生活的美好。
    只要走进邹华章的课堂,你会惊讶于他每节课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多样和丰富,有时扮古人、有时扮魔术师、有时扮军人,甚至你有时都无法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来评价他,他有着不同于其他教师的教学思维和个性,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教师。赞同的认为教学独到,反对的认为他的课堂乱轰轰,学生无规矩。但在近距离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感受到他对教育全身心的投入和热爱,他的朴素与真诚。
    在他的课堂上,不管学生有没有学习的天赋,他们都能大胆地发言,有自信、有自尊;他们都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忙碌着;他们自愿学习,有着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他们能为了探求感兴趣的知识主动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这对于薄弱学校处于学习边缘、大量厌学的孩子而言,是不可思议的。
    学生这样评价邹华章:“读了7年书,要问我哪位老师最亲了?答案肯定是——我的美术邹老师了!有这样的老师来教我们,我敢说谁都会羡慕我们的。他带着我们边作画边唱歌;他上课手舞足蹈;他上课能像刘谦一样变魔术;他可以把教室的一整面墙当作范画背景;他讲得兴奋了可以和我们一起跳上课桌体验木雕;他把著名的明星请进了课堂;他把我们带向操场,让我们尽情发挥创意,挥洒激昂……”
    邹华章收获的不都是喜悦。
   “我的这些孩子们很多都是初中一毕业就去照看摊子了,在汉正街卖早点的、卖货的、挑扁担都有我的学生。他们中间有很多颇具才华的学生,这些孩子如果给他们释放的空间,我相信有一天他们会让世界震惊的。可惜……每天穿过这条街道,听着熟悉的‘邹老师好’的声音,我心里都会格外难受……”
    或许正因为这一点,他极珍惜每一次给孩子上课的机会。“假如能通过我的教学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生活的美好,我就会努力这样去多做一天!”
    一份铺张,一份奢侈,原来都是为了那些普通的年轻生命。
(责任编辑  余慧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01:06 , Processed in 0.10794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