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错过的周作人手稿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0: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错过的周作人手稿

作者:韦力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






    周作人《秉灯后谈》手稿本之一页。
    ●失书记之十九
    韦力 收藏家,北京
    周作人算不上书法家,但我却很喜欢他的字,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有多种,我觉得其中一条比较关键,那就是自己的字太过丑陋。2011年之前,我先后买到周作人的书法作品十几幅,他的手稿我也买到了两幅。我在这里专门把2011年作为一个转折年,是因为从这一年开始,跟周作人有关的所有物品价格大涨。这种涨幅有点平地而起的意味。以我的这点经济实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都不能与之相匹配。此后的几年,周作人的墨迹我再也没能得到过。这次涨价的原因,源于嘉德的那场拍卖会。
    2011年秋,嘉德上拍了一组鲍耀明所藏的周作人手稿,数量是16件,这么大量的周作人墨迹同时出现在拍场上,这是第一次。以往我觉得,自己所藏的跟周作人有关的书法作品已不是少数,颇以此自矜。那天我很高兴地在嘉德公司,把这批东西细看了一遍,也听到了这批东西来源的八卦故事。这些八卦颇有趣味性,但可惜双方关涉之人都还健在,我当然不会冒失地都说出来。我们还是接着说这16件拍品。16件中仅有一件不是周作人亲笔所书者,这一件是沈尹默给周作人的书斋所书的匾额,当然就是那有名的“苦雨斋”三个字,而恰恰这一件,是我最为喜欢者。当然就想像着,把这件匾额挂在我的书房里,那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冷静下来,觉得不太对味,等书友们来我的书房看书时,人家会认为我太过“托大”:你以为挂上“苦雨斋”,你就是周作人了?这么一想,就放弃了购买的心思。此匾额最后拍到了65万,能卖这么高,我也没能想到。
    除此之外,大多是周作人的手稿。可能是他的东西价格太过珍贵,拍卖图录上把他的每一篇文稿都数出了页数,因此定价的高低,跟页数的多寡有直接的联系。我不妨例几个让大家看看:《药堂杂文》81页,估价是80万至120万。《书房一角》中《桑下丛谈》总计31页,估价则是35万至50万元。《书房一角》中的《看书余记》总计33页,跟上一篇页数差不多,所以定价也相妨,是35万至45万。而《秉烛后谈》页数是最多的,有105页之多,估价当然也是最贵的,是100万到150万。拍品中余外还有几封周作人写给他人的信,或是他人写给周作人的信,数量最多的一批拍品,是周作人赠送给鲍耀明的个人著作签名本,有33册之多。这类拍品,我少有涉及,应该是谢其章兄等人的“菜”。周作人的手稿,虽然标价已经很高,但我觉得还是应该能够拍到几件,可是最终的成交价远超我的想象,结果是一件也没买到。拍卖的前几天,北京出版社的杨良志先生来电话,他劝我把周作人的这批东西全部拍下来,然后拿到他们出版社,影印出来。我跟他说,不可能让我一个人都拍到手,我尽量地跟别人争,能买到多少算多少。杨老师说这样也行,但这个空手而归的拍卖结果,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再跟他见面了。这个万恶的周作人!
    俗话说,不是我无能,是“共军太狡猾”。拉不出屎来当然怨茅坑。因为那场拍卖的成交价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把价格列出来,你也就明白,我为什么不能跟着别人争下去了。《药堂杂文》200万,《秉灯后谈》300万,这个价格还不包括佣金。我以前买到的周作人手稿,那叫一个便宜,从来没有超过这个价格的十分之一。记得十几年前,中国书店上拍了一批吴晓铃旧藏,其中有不少周作人著作的初版本。谢其章兄在拍场上奋勇拼搏,终于拍得了几件,我印象中其中一本他到手的价格是900元。为此,他惊诧了好一阵子。而本场上拍的那批周作人签名本,数量是33册,拍卖结果是62万。我猜不出,老谢看到这个结果后,是气得痛骂,还是偷着乐。
    我佞于古书,有着厚古薄今的偏颇心态,所以对书圈中很热的新文学版本不甚措意。在中国书店的那场拍卖会上,经陆昕先生之介,以结识谢其章先生,由此开始了跟他的十几年的交往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很多观念感染了我,让我对新文学版本也知道了一些皮毛。尤其他对周作人的喜爱,也让我开始留意跟知堂有关的书籍跟物品。我称赞他对知堂老人如此熟悉,他谦虚地对我说,哪里哪里,今后我带你去认识一位真正的专家。后来他就把我带到了止庵先生的府上。在此之前,我读过几本止庵著作,也在鲁迅博物馆开会时,跟他见过几面,但未能深接。此次在其家聊天,方知其对周作人的研究,有着自己特独的视角。也许是因为学医出身,止庵先生作文、作事、作人都有着苛刻式的谨严。我觉得这种由理入文的人最为可怕,他们能把一件天造地设的尤物解剖成一堆杂碎,可谓直杀得花残柳败休。这种个性的人,我还认识一位,那就是台湾的黄一农先生。他的本业是天文物理,我听说他在外太空领域的研究上,有着自己的创建。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转为研究中国历史。我在台北的酒桌上听他讲,如何用正史来研究《红楼梦》。那种奇特的方式,把睿智的张大春先生也带进了沟里。跟止庵兄聊天,他也有这种本事。你不赞同他的观点,他会百折不挠地从各个角度让你屈服。
    我是在止庵先生家里,第一次把玩周作人手稿。在此之前,虽然在各种展览中见过不少,但都是隔着玻璃浮光掠影地仰一下。其实在止庵家里,我还看到了不少其他文人的墨迹,然却唯独对周作人的手稿印象深刻。这源于他给我讲解了此稿来源的本末。止庵告诉我,这几页手稿是香港的鲍耀明先生赠送的。1949之后,周作人生活还是困难,而鲍耀明先生却常年给周作人提供生活上的补贴,给他寄来了许多国内买不到的食品。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周作人把自己许多的稿件以及物品都赠送给了鲍先生。好像是止庵告诉我,周作人把这些东西赠给鲍先生,也有着他深层意义上的考量。许多年之后,鲍耀明在河北大学出版社,去出版周作人的著作,为此还跟周家后人打上了官司。止庵兄说,鲍耀明为人很达观,他有不少周作人的手稿,都赠送给喜爱者。某次,一下就送了三份,一份给了止庵,一份给了王世襄,还有一份送给了鲁迅博物馆的馆长孙郁先生。孙先生将自己所得,后来又捐给了鲁博。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的十余年,没想到鲍耀明所藏的周作人物品,却上了嘉德的拍卖会。我觉得止庵恐怕也没有想到这一点。嘉德公司古籍部拓先生告诉我,鲍耀明卖出这些东西,并不是为了变成钱。因为他卖出这些物品的前提是,所拍得的资金全部给了自己妹妹所办的残障学校,并且这个学校,也是公益性质的。所以嘉德的图录中,在每一件拍品的后面都备注着这句话:此件拍品所得款项,将捐赠香港英华渔人协会,用于发展中国大陆聋童教育。像鲍先生这样达观坦荡的人,可惜在今日大陆并不多见。从某种角度来说,大陆的慈善已经有了另外的味道。
    谢其章和止庵这两位仁兄,虽然是难得的书友,但他俩人也有让人难看的时候。这起因就是止庵和黄裳先生打笔仗。而笔仗的起因,似乎也是跟周作人有关。这个过程很是热闹,在这儿我也就不啰嗦了。在此阶段,黄裳先生在中华书局重印了一部书,其中精装本仅有100册,属于非卖品,是黄裳先生专门送友人之物。在书圈内,黄迷甚多,所以此事一经公布,很多人都想成为那百分之一。谢其章兄也想得到一册,他托我向黄裳先生索要,并要求提上上款儿。黄裳果真送给他一册。此后不久,谢其章在一篇文章中,似乎是支持止庵的观点,这引起了黄裳先生的大不满。他来信指责我,说我怎么推荐这样的朋友。因为我在推荐信中,当然会说些好话。说谢先生如何如何的崇拜他等等。因此,黄裳认为我这是说谎话。但事已至此,我只能写信向老先生解释之。因为止庵跟黄裳的笔仗打得正酣,这个过程中,确实让我无法发声,支持哪一边都是伤朋友,这让我真正体味到了“忠孝不能两全”的另一层含义。在那个时候,我心里明白黄裳先生很想让我表态,按照“文革”的说法,那叫“站队”。但我却让他失望地缄口不言,他当然对我的这种暧昧态度很不高兴。此事之后,老先生很少再给我来信。在此之前,黄裳很关心古籍拍卖市场,让我把能搞到的古籍拍卖图录都寄给他。有时他收到后,也会高兴地告诉我,哪些书应当将其买下。在这场论战之后,他再也没有以往的指点江山。跟朋友保持良好关系,并不那么容易,但得罪一位朋友,竟然如此的轻而易举。而今,黄裳先生已归道山,不知道他到现在是否已经原谅了我当时的噤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7:17 , Processed in 0.08917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