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深度报道的终结和新型深度报道的开启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22:3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深度报道的终结和新型深度报道的开启2015-05-27 15:40:20作者:叶铁桥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叶铁桥
  2014年有不少纸媒关停休刊。进入2015年,关于纸媒的坏消息依旧接踵而至。一直被外界贴上新锐标签的《壹读》和《博客天下》两本杂志,前者果断放弃了纸质版,后者由旬刊改成了半月刊。繁荣时期动辄上百版的都市报,则纷纷减版瘦身,中国报业物资供应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报业用纸量为276万吨,预计2015年这一数据将下降到约264万吨。纸媒人逃离出走的消息纷至沓来,“改行”和“转型”成了纸媒人当下的两个重要关键词。

  一向被视为纸媒救命稻草的深度报道,不仅没能展现出这种天资,反而显得与时代落落难合,因而处境尴尬。国内几家以深度报道见长的报纸,其深度报道部门也在调整中。3月31日,《南方都市报》改版,取消深度周刊,恢复深度报道版;《新京报》的“核心报道”版则因人员流失过多,生产力大不如从前;我所供职的《中国青年报》,则干脆取消了“特别报道部”。

  哀鸿遍野中,也有亮色。门户网站加强了原创,腾讯的“棱镜”和“探针”、网易的“路标”、新浪的“新知”、搜狐的“新闻当事人”等,在深度报道上都有惊艳的表现。侧重点由纸媒转向移动端的上海报业“澎湃新闻”项目,更是频频出击,成为国内深度报道的一支生力军。

  旧载体老去,新势力崛起,作为承载其上的深度报道,将会发生何种变化?

  一、传统深度报道面临困境

  在移动互联网来袭之前,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早就面临危机。我甚至有个这样的判断,深度报道中的深度调查性报道,其规模性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下一步,它将恢复到作为普通报道品类之一的状态。某个深度报道也许会大放异彩,但整体不会如过去10年那么耀眼。

  所谓的过去10年,是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始,到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初期,为期大约10年。这10年中,深度报道、尤其是深度调查类报道经历了一个繁荣期,好的产品不胜枚举。

  但近两年,纸媒的深度报道(我称之为传统深度报道)却遭遇了比较大的困境。所谓传统深度报道,在我看来,一是“长”,很多纸媒的深度报道都以整版面目出现。像四开的《新京报》的“核心报道”,往往要跨两个整版(每个版3000字左右),同为四开的《南方都市报》的“深度周刊”,甚至有3个版规模的稿子。对开的《中国青年报》,每个版常规承载7000-9000字,也曾出现过一篇深度报道占两个版的情形。二是“单”,受载体所限,呈现方式单一,都是以文字加图片的方式呈现。三是“全”,不仅展示时间的核心事实,还展现采访过程、专家态度等相关内容。

  传统深度报道的衰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报道空间的限制。受新闻政策的影响,我国的深度报道一直局限在某种领域内,虽然媒体同行做了大量努力,有许多开拓之举,但从整体格局上看,仍然显得狭窄。一些本应常态化、属于“富矿”的深度报道领域,媒体虽有涉及,却一直处于“伪深度”的状态中。媒体在面对常规深度报道题材时,也经常因考虑特定因素导致的成本问题而陷入“派不派记者”的困境中。

  二是选题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深度报道要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非常依赖于跟政府治理的良性互动。如媒体报道孙志刚事件后,国务院废止了原有的收容遣送办法,媒体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引发了社会治理的深刻变化,凸显了报道的价值。但是这几年,深度报道着力很大的领域,如非法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问题等,治理进展却不大,导致这些领域频频有同质事件发生,使得报道题材“被”同质化。这类报道,如果抽离血肉,骨架都是一样的。同质化报道使受众无感,媒体人也变得麻木,以至于事件若没有新奇的情节或是有特殊身份的人物,就被视为缺少“新闻价值”了。新闻报道如果不能实现跟政府治理的良性互动,很容易陷入困境。

  这也是我判断深度调查性报道的规模性历史使命已结束的主要原因,媒体没有报道过的社会问题领域并不多,大量的重复性使得这类报道很难再放光彩。

  三是版权保护不力。传统媒体生产的深度报道,由于丧失渠道优势,影响力有限。但被新媒体无偿一键转走后,却给这些有渠道优势的平台增添了不少价值,传统媒体沦落到“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境地。近来财新传媒频频发出侵权公告或起诉侵权媒体,正是当前版权保护不力的侧证。

  四是受媒体转型环境影响被纸媒本身的困境拖累,从事深度报道的精英们因为失落感和低收入纷纷出走,导致整个行业的生产力下降。

  上述因素导致的结果是传统深度报道难出精品,很多冠有深度之名的报道,其实是“伪深度”,有的是观点和信息的叠加,有的是堆砌材料,采访外围,还有的从题材上看就不是深度报道。

  二、移动互联网宣告传统深度报道的终结

  大量数据显示,新闻的受众已经历史性地转向了移动互联端。面对移动互联网冲击时,被视为纸媒黑暗阶段中曙光的深度报道却先遭遇了“水土不服”。

  我在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工作8年多,现在转为负责报社的一些新媒体项目。就我现在负责的《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情况来看,如果直接照搬报纸上的深度报道,公众号推送文章的阅读数一般会远低于平均阅读数。

  所以,部门同事纷纷视报纸上的深度报道为“票房毒药”,总结出的规律是:越是长的、越是涉及到某个地方的个案化的报道,阅读量越低。

  为什么会这样?《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他说,作为媒介,印刷品和电视本身并没有思想,然而作为工具,它们对于文字与图像的不同偏好,却决定了不同文化的发展。这是一种技术决定论的表述。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纸端、PC端和移动端的内容要求差异很大。

  我曾在多篇文章中谈到这样一个观点:跟纸端和PC端不一样,移动端基本实现了与人类生活的无缝对接,这造成了阅读仪式感的急剧下降,殆近于无。受众的阅读习惯因此发生改变,他们不用郑重其事地翻开一本书,不用好整以暇地打开一份报纸,也不用把椅子挪到电脑前,不用连接网线,不用开机关机,只要打开移动端,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

  从受众需求出发,阅读障碍和仪式感的丧失,使得内容生产者需要生产在任何环境下都适合阅读的内容,这种内容要使得阅读者能在任何身体状况和心理情境下都能被接受,再加上移动终端的屏幕偏小,长篇深度报道确实很难再在移动端生存下去。

  一个例证是,有研究者运用主题建模的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 年1月间Twitter上的内容和同时期以深度报道见长的《纽约时报》的报道进行比较。他们发现Twitter和《纽约时报》的报道重心有所不同。Twitter上,家庭与生活、艺术以及时尚是发布最多的信息类别,而在《纽约时报》中,艺术、国际新闻、商业新闻则位居前三。这说明,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确实更为轻悦。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 Twitter和《纽约时报》上同一类报道的覆盖面有差别。比如在《纽约时报》,艺术类新闻会涉及书籍、小说、博物馆、历史等,覆盖面较广;而在Twitter上,艺术类别的信息则集中在流行音乐和明星上,覆盖面较窄。这更说明了传统深度报道与移动端产品的不适配。

  基于上述原因,不止是我,很多同行也都认为,传统的深度报道的时代将被终结,走向式微。

  三、新型深度报道的开启

  不同于传统纸媒的颓势,大型门户网站和新创业的媒体平台,却在深度报道上频频发力。

  大型门户网站,较早做原创深度报道的是搜狐。早在2013年,搜狐就在上海法官招嫖事件报道中有精彩表现。这两年,腾讯“棱镜”发出的《“国师”曹永正的朋友圈》、《滞留香港四季酒店的大陆富豪们》;网易“路标”发出的《山西省塌方式腐败背后:经适房小区里的省领导别墅群》;新浪“新知”发出的区伯涉嫌嫖娼事件内幕等,都在业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门户网站为何要做原创深度报道,我访谈了几家网站的原创内容负责人,其中一位回复:1.与其转载靠别人,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2.提升媒体属性,打造新闻品牌;3.自媒体都快把传统媒体搞死了,接下来就是门户,坐等对手上门,不如主动出击。另一位则回复:1.避免同质化;2.树立口碑;3.内容发展所需。

  这说明,门户网站把深度报道当做核心竞争产品,并将其作为提升内容品质、树立机构品牌的重要手段。他们还不约而同地提及,对于门户网站而言,深度报道的原创团队已经成为了标配。

  不仅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澎湃新闻”和“界面”也是如此,除了在更为迅捷的动态新闻上发力外,深度报道也是这两大平台着力甚深的领域。这也进一步说明,深度报道的去纸媒化并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深度报道完全可以脱离纸媒而单独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新载体上的深度报道,核心特征仍跟传统深度报道一致,就如同手机功能进化,但核心功能仍是通信一样,新型的深度报道,核心特质仍展现在对新闻事件开掘的深度和力度上,但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题材更挑剔。新型深度报道,会更注重选择有传播力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能刺激到社会敏感点的事件,追求爆点。观察上述新平台的深度报道题材,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如上海法官招嫖事件的轰动性,《“国师”曹永正的朋友圈》背后直指周永康,《滞留香港四季酒店的大陆富豪们》则连着反腐,区伯涉嫌嫖娼事件内幕也有足够的爆点。

  二是长度限制。搜狐采访部主编王鹏曾在《京华时报》从事深度报道。他说,从文本呈现上来说,在PC端和报纸上阅读体验几乎没有太大区别。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直接的一点是长度有限制,“我们现在要求文章一般在2500字以内,太长就会影响阅读感”。

  三是多种方式呈现,表达更轻悦。不同于报纸只能配图,移动端的报道,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还可以综合运用音频、视频、HTML5等技术手段,推出适合移动端阅读的多媒体产品,腾讯新闻推出的产品《知青病人》即是如此。财新传媒在刊发《周永康的红与黑》时,也推出了数据新闻可视化产品《周永康的人与财》,以人物关系动态图的形式展现了新闻事件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呈现效果令人震撼,成了2014年数据可视化的标志性产品。据财新传媒CTO黄志敏介绍,该产品把文字报道中至少3万字的文字内容浓缩到了一张图里。在语言上,新型深度报道更为轻悦,像《南方都市报》深度部运营的微信公号“深℃”,同样的题材,放在“深℃”上时就会进行重新改造,使其更加轻悦化。

  四是传统深度报道以事件为主,但新型深度报道以人为主。像腾讯“棱镜”发出的篇目中,很多聚焦于人,搜狐的原创栏目干脆直接叫“新闻当事人”。这也是根据移动互联网需求做出的调整。

  威廉·C·盖恩斯在其著作《调查性报道》中就曾强调:“最重要的调查性报道往往是以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主题,而不是以人物为主题。但是,人物在报道中的作用会随着调查的深入逐渐凸显。尽管事件比人的意义更显著,但读者总是对报道中的人物印象深刻,并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角色来记忆整个事件,而不是首先记住事件或问题本身。因此,人物调查对于调查性报道具有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意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凸显。

  当然,门户网站启动的原创栏目的时间还不长,“澎湃新闻”和“界面”的成长期也还不足一年。传统深度报道和新型深度报道的形态将如何演进,仍然值得继续观察。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官微运营室主任)


互联网时代深度报道的困境与求索2015-07-14 16:33:18作者:官建洪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官建洪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3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 面对汹涌的互联网浪潮,新闻业是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的兴起,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传统纸媒的广告利润也迅速被互联网瓜分。2011年,互联网广告收入首次超过全国报业广告收入之和。艾瑞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在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20个年头,互联网广告市场已经超越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市场之和,确立了其传媒业市场的主导地位。

  互联网的强势发展,不断挤压着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此外,新闻管制环境的变化,也对传统纸媒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双重压力之下,纸媒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而深度报道作为报纸生存和竞争的重要报道领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深度报道行业的三大变化

  传统纸媒时代,深度报道是衡量一家媒体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从2003年起,《南方都市报》凭借深度报道,逐步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南方周末》凭借其高品质的调查报道和舆论监督,成为业界的标杆。可见,深度报道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其树立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这种报道形式对记者的素质要求高、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时,其遭受的影响不容小觑。

  第一,传统纸媒的深度报道开始压缩成本、调整部门,深度记者队伍开始萎缩。近些年来,业界频频传出报纸深度部门调整或撤销的消息,比如,2013年初,河南《大河报》特稿部被并入了社会新闻中心;《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也进行调整,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改革方案,2015年1月1日起,特别报道部撤销,并入全媒体协调中心;2015年5月,《京华时报》深度部被撤销的消息被业内证实。在此阶段,深度报道的记者队伍也在萎缩,优秀人才转型或转行。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相关政策调整,报刊深度调查范围和数量大大收缩,不再需要大量的专职调查记者,甚至不再需要专门的调查记者部门。

  此外,互联网的冲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互联网的快速成长,不断压缩传统纸媒盈利空间。为了生存和发展,传统纸媒不得不求新、求变,力求压缩成本,而投入较大的深度报道部门成为了改革的首选。

  与此同时,媒体遇到重大事件时,新闻报道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原先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各大报社纷纷派出特派记者赶赴前线进行调查采访,而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报社开始考虑更经济快捷的方式——综合网上信息,或者联系当地的非专业记者,进行电话采访或其他方式的连线采访。如此一来,成本得到大大压缩,但新闻的质量和深度都难免随之下降。

  第二,商业网站开始强化深度报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将读者从报刊纸媒转移到网络平台中,商业门户网站赚取了大量利润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对内容的投入。以新浪、腾讯为代表的商业门户网站,凭借网络平台实时、快速的先天优势和持续加大的投入,在深度报道方面,商业门户网站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有传统纸媒无可比拟的优势。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在同一单元无法进行内容更新,一般是静态的内容呈现,对即时获得的最新材料和最新进展只能在下一个作品中进行增补和使用。与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不同,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不受发行机制的影响,能够实现信息的动态呈现,即时信息可以做到随时发布和上传,因而能够不断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不仅让受众通过最新的背景资料对事件获取最全面的了解,而且让受众看到一个事件的连续发展过程。此外,互联网平台具有超强的交互性,在某条新闻上网后,网络平台能够调动读者的各种感觉器官,与受众实现有效的互动,在吸引受众关注的同时,也能获取更多的新闻线索。

  当然,目前门户网站仍旧没有新闻采访权,其深度报道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一是从传统媒体中转载和改写;二是网上碎片化信息的综合呈现;三是网络数据的深度解读。商业门户网站虽然也在积极尝试做原创深度报道,但不得不处处谨小慎微。

  第三,移动新闻平台的深度报道兴起。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盘点与2015预测专题报告》数据显示,在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7.3亿人,与2013年相比增长11.8%,继续保持着超越PC端用户量的态势。移动互联网端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又一增长点,网络媒体也瞄准这块蛋糕,持续发力。在移动端深度报道方面,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上线,作为上海报业集团调整后的新动作,澎湃力求打造深度移动阅读产品。澎湃新闻致力于做原创内容的生厂商,深度报道的篇幅控制在1500字以内,主打时政和思想。其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在内容生产上,澎湃新闻整合《东方早报》的优质采编团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高品质的原创新闻,在反腐和人物报道方面,成绩斐然。此外,近些年来,网易新闻客户端也在内容生产和运营上动作频频。

  深度报道行业的反思与隐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深度报道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度报道从业者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互联网的发展压缩了纸媒广告的市场份额,纸媒收入下降,导致人才大量流失,纸媒深度部门被调整。而网络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虽然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受限于体制和观念,网媒深度报道未能形成规范。可以说,目前深度报道领域正处在纸媒渐退、网媒势如破竹但未成体系的“阵痛期”。在此期间,深度报道行业存在隐忧,也值得憧憬。

  1.成本压缩导致真相减少,“真相值得高成本投入”的理念逐步消解。

  互联网逐渐成为广告收入的大赢家,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份额持续削减,而目前来看,广告收入仍旧是传统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的下降,使得传统媒体对报道的投入减少。近些年的情况看,传统媒体在深度报道领域不断压缩成本,原先值得派出特派记者的突发事件,如今,往往采用连线采访、综合网上的方式生产新闻,“真相值得高成本投入”的理念在互联网时代逐步消解。而互联网深度报道更多的是门户网站在没有新闻采访权的情况下,主要依据转载和综合网上信息来进行深度报道,往往以“专题”和“链接”的形式存在,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如此一来,虽然民众获取的碎片化的信息越来越多,但经过专业调查而呈现出的系统的真相却在不断减少,这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危机。

  2.环境管制导致突破难度大,但互联网突破管控,呈现真相的能力得到验证。

  2004年,中央某部门下发文件,要求媒体禁止跨地区监督,禁止异地监督。该文件使得作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主要形式的调查报道几乎陷于停顿。 诸如禁止异地监督等政策对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形成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发行量等市场利益的功利诉求又迫使很多媒体减少深度报道的生产成本, 直接影响着从业者的心气与管理者的自信。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平台在深度报道的采写突破和传播方面展现出天然优势,为真相的挖掘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2年8月26日,陕西延安境内发生重大车祸致36人死,2人重伤。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视察事故现场微笑的照片引发网友对他进行了人肉搜索,网友从这位官员身上“搜”出了各种名表,被网友们称为“表哥”,最终纪检部门介入,“表哥”被“双规”并被起诉判刑。在网络舆论狂潮中,信息无孔不入,快速发酵和传播,真相也逐渐明朗起来。由此可见,互联网平台与广大网民协同生产,是互联网平台深度报道突破管控,进行舆论监督的有效渠道。

  3.调查记者队伍萎缩,记者忠诚度减弱。

  据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调查记者的职业忠诚度整体比较低,约46%的调查记者表示5年之内不会再从事一线调查记者的工作。实际情况中,优秀调查记者转型甚至转行的案例不在少数,大量优秀的调查记者离开深度报道一线,导致调查记者队伍总体素质的降低。虽然每年都有不少的年轻记者投身到深度报道领域,但由于经验和阅历的不足,报道的水准难免趋于下降。人数的减少,直接导致调查报道的数量下降,而队伍的年轻化,则会使得调查报道的品质降低。

  总结

  互联网时代,网民能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但碎片化的信息是否能够让社会公众达至真相?目前而言,还难以定论。人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中,往往缺少对信息的判断和甄选的能力,社会公众仍需要专业的深度记者生产专业的深度调查作品,给社会呈现更多的真相。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公众不缺少信息,但仍然缺少真相。

  在笔者看来,在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下,深度报道应该是传统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日常的短消息最容易被网络碎片化信息所替代。传统纸媒在转型过程中,抛弃深度报道无异于自废武功。

  可喜的是,不少都市报正在深度报道领域开始了新探索。3月31日,《南方都市报》又一次改版,在深度报道方面,取消原来固定每周三出版的“深度周刊”,恢复2009年改版中取消的日常“深度版”,力求实现时效和深度的结合;2014年3月17日,《东方早报》改版,新版加大加重了新闻分析和深度化报道。希望诸如此类的探索能够为深度报道领域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




移动+互联网时代,深度报道的重构空间2015-05-27 15:40:27作者:王莹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王莹
  当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谈论深度报道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一篇5000字的长文章,几个整版图文并茂报纸版面报道的移动端呈现,一次微信公号上前缀以“深度”的稿件推送,又或者是APP客户端上存在时长有限的一个首页头条?

  越来越多的大众信息获取,正在从纸质媒体转移到电脑网页,又从PC端转向移动端。由此带来的资讯的传播与发送,已经从专业媒体机构发布的职业行为,转变为手指尖触手可及的“廉价商品”。与此同时,作为传统媒体内容高地的深度报道,虽依旧是具有专业性要求高、可替代性弱、生产成本高的“奢侈类”特质的新闻产品,亦在经历着由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的现实冲击。

  3月31日,《南方都市报》进行了新一轮的版面优化调整,其中,取消此前固定在每周三出版的《深周刊》(原《深度周刊》),在最核心的新闻版面A1叠恢复常设深度版,引发了业界同仁的关注和讨论。

  事实上,在我个人看来,在深度报道的“用户”需求因“移动互联化”而打破获取时间和空间固化的趋势下,都市类媒体深度报道的价值体现,最核心要素在于:尽快让自己的独家、稀缺、高性价比内容产品在信息超市中上架并保持其品质和上架率,加速有价值信息产品的生产及供给能力,打破“计划供给”时代的深度报道惯性操作范式。

  “信息超市”中的深度报道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门户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同,移动互联时代最大的信息传播特征在于:公众对于信息的获取,脱离了由传统媒介介质属性设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这种局限的被打破,第一时间消解了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播的“媒体中心”。此前,这种传播中心由包括报纸、电视、广播在内的机构媒体,将资讯的获取设定为特定时间或者特定空间下的“行为议程”,由此来实现大众传播中的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而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开始具有“自助超市”特质,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的各种信息,就像一个电子商务时代可以自由打理的“信息超市”。对于媒体来说,传统的“受众”成为信息超市,并且是物品“供大于求”的信息超市中具有挑选资格的“用户”,在纷繁复杂的超市货架上,选择自己所需要、所感兴趣的信息产品,而不再需要在信息单向供给下的定时、定点的“计划型”排队领取。

  移动互联网下的这种特质,在解构传统深度报道基于媒体发布的“中心属性”的同时,同样在解构深度报道的传统操作模式。

  以4月6日福建漳州PX项目漏油着火事故为例。事件本身的传播轨迹有着清晰的“移动端”特质:南方都市报在安排采访时,根据最先在微信朋友圈中零星看到的图片和爆料安排记者跟进,记者在手机端上搜集发现更多的碎片化信息和资讯,然后通过第一时间的联系采访,南都APP在当晚第一时间开启了实时滚动直播模式。

  就资讯提供来看,这种操作模式已经成为融媒体语境下的一个新常态。但当爆炸着火的事实确认、现场目击还原、伤亡情况、官方处置等资讯性信息在第一时间告一段落后,按照传统的深度报道操作模式,深度记者在现场经过对事件的深度采访与挖掘,在一段时间后完成一篇探究爆炸原因、项目背景、公众影响、政策反思等角度的全景式或充分延展性深度报道。但在漳州PX项目中,我们看到的是几乎是与事件的碎片化信息同时,移动端上就出现了有关这一项目的背景、第一次爆炸的调查回放、甚至项目背后曾经被叫停等信息。在第一时间内,不仅仅回答了发生了什么,怎样发生、为何发生,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全部成为移动端当天最热门的信息。

  这一报道案例,其实突出地表明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表现在对传统深度报道上的“解构”:公众越来越习惯在碎片化的时间中用信息获取来填补,不论是第一时间的信息获取,或是第一时间的专业化、深度化、背景等的报道。由于信息超市上架的物品迭代更新太快太多,是否能够在一种“热销品”主打期提供匹配的高质量内容产品,已经成为对深度报道的现实要求。

  深阅读的注意力“门槛”在提高

  如果说,热点事件的深度报道在时间、呈现手法、专业反应等领域,颠覆了传统深度报道的时间理解概念。以“独家”性为竞争力的深度报道,也在面临着移动互联网阅读时代的重新定义。

  提供到信息超市上的深度报道产品市场反应如何?即传统深度报道的传播价值如何量化?在越来越强调的用户思维下,传统媒体从事深度报道的专业人士,在有关深度报道何去何从的讨论中,开始面临这样的尴尬现实:一篇投入了大量专业采编成本,花费了高昂的时间成本完成的深度报道,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引爆”公众关注的优秀报道?

  我认为,一个必须承认的现实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于传统的深阅读本身的注意力“门槛”在提高。尤其是传统的,基于单一事件性的调查所引发的公众传播的注意力,规模效应在减弱,持续时长也在缩短。“引爆”式舆论热点传播功能的实现,更多由短平快的核心消息类报道来承担,比如《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于去年底设立的国内即时新闻报道组,以及此前《新京报》已经开始尝试的即时报道。这些基于将简单个案事件事实搞清楚后,随机以短稿、快速发布为特点的针对移动端的报道,往往成为当日舆论热点生产的最主要来源。

  事实上,根据微信首次公开的公号平台内容阅读数据,在微信公号的阅读文章阅读人数中,排名第一的为情感资讯类,第二为养生类,阅读人数均超过了2亿人。新闻类上榜的两类一为政法类、一为财经类,阅读人数分别为1.9亿和1.2亿。而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的三个200以上成员的微信群做了一个小调查,收回的230多个反馈中,能够有耐心在手机上详尽阅读一篇超过3000字文章的人数仅有28人,比重仅为一成多一点。其结果是,传统的单一事件的深度报道,已经成为深度报道中的“低端生产力”,也就是信息超市中的大众货,在深度报道产品的稀缺货架上,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第一时间占据稀缺货架,才意味着内容生产力和内容产品的竞争力。

  而当我们直面移动互联网给深度报道带来的这些冲击时,在一个信息获取去壁垒化、去固定化的移动传播时代,固定化的呈现(固定时间、固定载体)和人为设置信息获取壁垒以及增加信息获取的复杂程度(如单设深度新闻叠次),显然已经是需要“转向”调整的思路。

  深度报道的重构空间

  这种解构在当下,往往会让从事传统深度报道的我们生出一种隐忧:深度报道在移动互联时代,会成为“被抛弃的贵族”吗?

  在一个强调轻质化阅读的分享时代,传统的带有厚重感、强调穿透力与张力的深度报道的生命力是不是在衰弱?一方面,是我们强调深度报道不可替代的内容竞争力,另一方面,当越来越多的优质、精致的周刊、期刊做出的大量深度报道,越来越难以在当下传播中产生早期在社会公众中的“爆炸式”传播效果时,业界的各种困惑和声音也在不断发酵。

  事实上,回到移动互联这个当下媒体传播的现实语境。有一点是一个鲜明的利好:早在门户网站出现,大家谈论起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冲击时,曾经发生过的“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议,在移动互联时代,似乎又回归到了一个共识:即以任何传播渠道抵达的信息,优质内容本身永远具有竞争力和稀缺性。

  在我看来,机构媒体是否有能力完成:好故事的讲述、好人物的刻画、复杂事件的抽丝剥茧、专业热点的独家解释。上述这些领域的内容生产能力,决定了深度报道未来的空间重构。

  简言之,就是基于出色文本,带来“悦读”感的深度特稿类报道;基于媒体专业新闻判断和资源渠道完成的典型、有特质、有故事的人物报道;跳出单一个案纠纷、单一事件,帮助公众完成一个自己无法获取的事件的层层追进、抽丝剥茧的复杂事件的深度调查;热点事件中,第一时间提供专业的、公众能够理解的,满足大众信息诉求的解释性报道。

  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颠覆与更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切都似乎变得不可预知,任何传统的经验、垄断的平台都可能随时随地被打破、被消解。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以媒体为点,线性向受众传播的形态早已被“非线性”和“不确定”所取代。但在任何传播介质及其所构建的传播范式之中,基于专业知识的生产与创新,仍是过剩信息中的稀缺产品。

  而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到深度报道本身,考量上述四类报道,现实远非是满货架的优秀深度报道被抛在一边无人问津。而是作为深度报道的生产者,作为拥有专业优势、组织架构优势等的传统生产团队,在自身生产能力上的人才储备、知识结构、调查技能等方面的严重不足。

  不久前,我认识的一位国内媒体深度报道部门的负责人转型去了上市公司,在交流中谈到证券市场的研究员完成市场研究分析报告等的撰写时,他说其对数据、资料等的处理、挖掘、分析,足以令传统调查记者感到汗颜。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在一个我们使用手机百度地图,即可以一目了然获取数亿中国人迁徙路径和规律的当下,我们的深度报道生产者,具有足够的数据抓取和分析能力吗?具备社会科学的调查和归纳能力吗?最直接的表现,从MH370失联,到台湾复兴空难,再到法航坠机,经历了这么多次报道,我们就有了能够对一架飞机的构造和所有安全风险环节如数家珍的记者吗?

  当我们在做一个涉及黑幕的公司报道时,除了投诉方与被投诉方的你说我说,能够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工商注册信息、法人信息、公司交易信息等资料的挖掘和查询,建立起基于第三方独立调查的取证与发现问题吗?

  我想,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也许就是我们当下重构深度报道空间的一个入口。这当然需要专业机构系统的采编培训、采编人员对涉及到公众利益的专业领域的长期积累,而这二者,对于国内的深度报道来说,似乎依然稀缺。

  (作者系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12:31 , Processed in 0.12657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