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6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黄埔8期】2015.07/中国温州-【管季超工作室】友情推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6:5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矢志盗火,上下求索,执着教育真问题;
痴心燃灯,相信未来,心向孩子那畔行。

中国卓越教师的黄埔军校
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
【黄埔8期】
2015.07/中国温州
开始报名

主办:第一线教育研究中心   《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
承办:温州翔宇中学
时间:2015年716日—23日(716日报到)
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永嘉瓯北罗浮大街北端(靠近104国道) 温州翔宇中学
人数:240

研修特色
激活生命状态,提振教育精神,完善知识结构,修炼教育智慧
A.核心课程融实用性与大视野为一体,着眼发展,凸显前沿
B.营造一个高质量的对话场,在对话中生成,在对撞中跃迁
C.全天候密集研修,高强度,高实效
D. 国内顶尖人文学者、文化名人及一大批个性名师鼎力加盟


课程结构
人文科技视野+教育新知+课堂实战+对话风暴+主题沙龙

部分学者、专家、教师介绍

陈丹青
知名艺术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闻名于世界画坛,1982年移居纽约。2000年应清华大学艺术学院邀请回国,2004年辞去教职,激烈指陈中国教育弊端丛生,从此进入公众视野,并多次成为热点话题。谈教育、谈青年成长,被目为“老愤青”,口无遮拦地批判;谈鲁迅、谈自己的文学导师木心,又不吝赞美之词,一往而情深。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笑谈大先生》《荒废集》《草草集》等多部作品问世,文风自然率真,内容不拘一格。

傅国涌
历史学者,自由撰稿人,当代著名知识分子。以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家的本土传统为主要研究方向,善于以客观全面的视角解读历史。有《金庸传》《追寻失去的传统》《历史深处的误会》《百年寻梦》《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一种读法》等多部著作出版,编有“回望民国教育系列”丛书、《回到启蒙》等书。

吴岩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幻创作、科幻研究、科幻教育三栖明星。著有《心灵探险》、《生死第六天》等长篇科幻小说,《科幻六讲》《追忆似水的未来》等科幻研究作品,主编过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国外科幻理论名著丛书世界著名科学家科幻系列丛书等丛书。有英文专著《(重新)想象世界:儿童文学对变化时代的应对》(合著)。1991年起,在国内首创科幻文学课程,2003年与王泉根等在国内首创科幻文学硕士方向,2015年将首招科幻方向博士生。

蔡朝阳(阿啃1919
文艺中年,资深奶爸,《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核心作者,参与撰写《那一代》、《我有这样一个母亲》等多个重大专题。获评《时代周报》“2010影响中国时代进程100人”之“十大教育工作者”,曾应邀在上海“一席”、“2014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发表演讲。著有《阅读抵抗荒诞:蔡朝阳中国教育观察》《寻找有意义的教育》《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合著)《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东西买回家:一种有趣的孩童经济学》。

王晓磊(六神磊磊)
媒体人,腾讯大家专栏作家。一年前侠义情怀蠢动,开设六神磊磊读金庸微信公众号,受到百万粉丝热捧,成为一个胖子横行的自媒体世界里珍贵的瘦子。主业谈金庸,手痒写时评,见地独到,文笔诙谐。著有《你我皆凡人:从金庸武侠里读出来的现实江湖》。

杨庆
著名儿童心理咨询师,在高校执教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25年,从事儿童心理咨询工作9年。曾在《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开设“儿童心理咨询师手记”专栏,备受好评。

张宁
网名蓝色冰川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二期学员。2006年进入互联网企业,从一个人开始,在3年之内把优酷西安分公司团队扩展到300人,成功实现跨界转行。历任优酷网用户中心高级运营经理、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高级运营专家、沪江网运营总监,目前致力于在线教育创业。

2004风起宝应,
2005铸剑新都,
2006击水洞庭,
2009劲歌草堂,
2011扬名无锡,
2012指点狮山,
2014与人同辉,
……
那些年,他们在研修班一再留级——
范崚瑱,第13456期学员,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夏昆,第2346期学员,著名中学语文教师,著有《唐诗的江山》《率性教书》;
武凤霞,第1235期学员,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李勇,第23467期学员,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校长;
魏勇,第234期学员,著名历史特级教师;
蓝继红,第347期学员,著名校长、特级教师;
郭初阳,第134期学员,新生代语文教师,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学负责人;
何金钟,第125期学员,南京“童学教育”创办人;
周迪谦,第234期学员,研究员级教师;
丁莉莉,第235期学员,著名校长,获评“威海十大杰出青年”;
吴群,第13期学员,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茅卫东,第247期学员,《当代教育家》杂志编辑部主任,著有《心平气和当老师》《重寻教师尊严》;
张康桥,第23期学员,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校长;
唐锋卢,第14期学员,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童蓓蓓,第45期学员,“越读馆”专职语文教师;
周晓玲,第45期学员,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刘发建,第56期学员,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著有《亲近鲁迅》等;
……

他们说——

不去参加“第一线研修班”不仅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俺那时就觉得俺怎么那么幸运啊,遇见这样一帮人,他们拥有大视野、大智慧,他们让你说话,也听你说话。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愚蠢,你就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怎样才能不愚蠢;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狭隘,他们能让你看到怎样才是不狭隘。你想上出真正的好课,想写出真正的好文章吗?这里有一流的教师、学者、媒体人给你平台、机会去交流、展示,给你真正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即便你在这样的研修中没有脱胎换骨,但也决不会空手而归。
——闫学,第13期学员,著名小学特级教师。
作为研修班的“老留级生”,我是带着我校班子成员一起来接受教育的。
我认为“第一线研修班”是国内最高端、最适合人的全方位提升的培训。
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激发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思考问题;其次,研修班的讲座带给人的思考不仅仅是业务方面的,更多的是对人生的、对社会、对价值观的思考,这种培训可能会影响人的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很多参加过这个培训班的老师一再留级,就很能说明问题。
——柴东升,第1257期学员,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校长。
全新的知识结构,自由的研讨勇气,理性的思维方式,这就是“第一线”给我的。10年来,我的专业发展得到很大提升。10年了,这些珍贵的东西一直在我的教育教学行为里起着“酵母”的作用。
——刘恩樵,第1235期学员,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研修班,是梦开始的地方,让所有来的人都变成了追梦人,万水千山走遍,只为最初那一个单纯的心愿: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好教师。参加研修班次数多了,你会发现,有些人,每次见他们都在变,他们的观点越来越精辟,他们上的课越来越有内涵。他们就是汲取了研修班的精华,然后努力吸收、消化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更上一层楼。
——徐洋杨,第357期学员,小学教师。

说实话,研修班最让我震撼的不是那些讲座,而是见识了一个个不同寻常的生命。那是一群草根教育狂人,现场的气氛,让你不得不放下心灵的淡漠,感受一种叫激情的东西在你心中来回冲撞,有时候那种激情中夹带的柔软又叫你几乎流泪,那是他们对孩子的爱,来得那样触手可及。
他们笃信得寸进寸,一点一点改变现实。他们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最有意义的事,并为之努力,为之奋斗,那种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会让平庸和世俗远远走开,也借此火带动自己周围的人起而行之。                 
                             ——毛魁文,第37期学员,小学教师。

报名须知
1.研修费用为2800元/人,含学费、资料费、餐费。住宿自理(住宿推荐详见附件二),费用自理。
2.报名方式:请在630日前填好报名表(见附件一)发送至信箱:diyixian_yx@163.com
咨询电话:18980032123(编辑部)  13881768917(许老师)
因名额有限,为确保学位,请提前将研修费用汇至以下账号:
开户行:渤海银行成都分行
名:成都问对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号:2000  1407  5200  0130
途:“第一线教师研修班”研修会务费。
个人汇款请汇:
名:李玉龙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第八支行
号:6227  0038  1401  0256  703
*特别说明:汇款后务请来电或短信告知,确认收到款项后在报到时统一开具发票。
3.报到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永嘉瓯北罗浮大街北端(靠近104国道)温州翔宇中学(71618:30见面会开始之前报到即可。外地学员如果很晚抵达,可在7178:30到校报到。)
   4.加盖公章的邀请函会在报到后连同发票一起交给学员。如需邀请函提前报批,可联系先行寄发。


附件一:         
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8期】报名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单  位
职务
联系电话
E-mail或QQ
住  宿
1






入住学生公寓
(  )人

2






3







4







5







注:表格可加行。务请在6月30日前发至:diyixian_yx@163.com

附件二:住宿推荐

温州翔宇中学学生公寓,四人一间,空调、独立卫生间、热水洗浴。
    费用:¥300/人(7天,配备床上用品,洗漱用品自带。)

学校周边酒店:请自行致电酒店,说明是翔宇中学会议即可按协议价预订。
1. 人人国际酒店(四星),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双塔路,270元左右。联系人:周经理13868471170
2. 瓯楠湾精品酒店(三星),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塘头东大街58号,170元左右。联系人:李经理18064760777

附件三:交通指南(仅供参考,可自主在网上地图搜索最优路线)

【火车】
1.永嘉火车站(首选),5.5公里,的士10分钟。
2.火车温州南站(动车站),16.5公里,的士30分钟车程。公交74路(9站)到达黄龙商贸城,转乘50路(9站)到达瓯北镇府站,沿罗浮大街向北1.5公里即到。
3.火车温州站,离校直线距离9公里,的士约25分钟车程。公交51路,到达瓯北镇政府站,沿罗浮大街向北1.5公里即到。

【汽车】
1.温州北站(首选,就在瓯北),出站往东走(罗浮大街方向),离校1.5公里。
2. 温州双屿客运中心,2路或301路公交到达黄龙商贸城站,5051号公交到瓯北镇政府站,沿罗浮大街向北1.5公里即到。

【飞机】
1.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安澜渡口—对岸罗浮大街—学校
乘坐41路或71路到“陡门头”站下车,步行490米至安澜渡口,乘坐瓯北轮渡至对岸罗浮大街,直行3000米即抵温州翔宇中学。
2.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温州火车站(非“温州南站”)—学校
乘坐71路或73路到“工业北街”站下车,转48路到“温州火车站”下车,转51路(或50路,或60路)到“瓯北镇政府”站下车,前行20米左拐即看到人人国际酒店,前行100米左拐即罗浮大街,沿罗浮大街直行3000米即抵温州翔宇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7:54:30 | 只看该作者

【管季超工作室】网站群邀请您加盟
《教师之友网》
www.jszywz.com



《中国书画家论坛》www.shuhuaw.cn


《教师生活365》www.jssh365.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8: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8:32:3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黄埔8期】讲师之——
陈丹青。
知名艺术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闻名于世界画坛,1982年移居纽约。2000年应清华大学艺术学院邀请回国,2004年辞去教职,激烈指陈中国教育弊端丛生,从此进入公众视野,并多次成为热点话题。谈教育、谈青年成长,被目为“老愤青”,口无遮拦地批判;谈鲁迅、谈自己的文学导师木心,又不吝赞美之词,一往而情深。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笑谈大先生》《荒废集》《草草集》等多部作品问世,文风自然率真,内容不拘一格。
本文选自《盗火者》一书。
[size=1em]教育有问题,但不是教育问题
盗火者:您怎么评价中国的教育现状,您心目中的理想教育什么样?
陈丹青:我离开大学五六年了,教育现状我已经不太清楚,但据我所知没什么变化,过去的那一套还在继续执行。现在大家认为北洋军阀时期的教育可能是中国现代最好的一段教育,第二段就是西南联大时期,第三段是五十年代的教育,教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都远远超过今天。再下一个阶段就是“文革”以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相对来说也不错。
但1949年以后的两三个阶段,加起来都不可能像北洋时期那样,因为那时候的国家不能介入教育,那时候的北大、清华根本不听政府的。国民党接管以后,一度想渗入到大学教育,但一直不成功。咱们说的教授治校,在军阀混战时期和一部分国民党时期,甚至抗战时期都是贯穿下来的,彻底改变是从1950年开始的。
盗火者: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五六十年代的教育是什么样子?
陈丹青:我刚才说五六十年代的教育好,其实是要加引号的,因为五六十年代的教育已经开始有党化教育了,党的意识和国家的意识开始混同,然后就是爱领袖,几乎没有真的历史教育了,也没有所谓世界视野中的教育了。很多课程砍掉了,很多事我们不知道了,都简化成一种革命教育--雷锋、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接班人?
五六十年代普遍的理想主义,现在看来有很多虚幻成分,但它是真的,因为那是一个新的政权,充满希望,很多恶果尚未呈现。那时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尤其是大学里最好的教授,都是从民国过来的。这些人的素质和人格,大多是在民国时养成的,然后留在共和国教小学、中学、大学。他们比现在的老师爱教育,更无私,更单纯。
学生不用说了,像今天这种全社会的功利主义、机会主义,完全机械化的考试,那时候没有。所以我会说那个时候比现在要好一点。以蒋南翔为例,他是清华大学的校长,现在大家怀念他,因为在他治校期间,跟今天的清华大学比,要宽松得多。他其实是党派去的,但毕竟还是一个民国青年,他的学术人格,他的行政作风,跟今天的大学校长比,还是要好得多。
[size=1em]对教育,我没有资格失望
盗火者:现在有一股潮流是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比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免费午餐、募师支教等。您怎么看他们的行为?
陈丹青:我很尊敬他们。我们那个年代,大量知青下乡是被迫的,现在终于有人愿意主动去,当然是好事。好人永远都会有,傻人也永远会有,这叫作理想主义。我知道有个德国人长期待在云南,受尽各种挫折、屈辱,但他仍然待在那里。这不奇怪,西方传教士几个世纪都在做这样的事,中国一定也有这样的人。
但是,所有人在这几十年里都活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赶紧多捞,赶紧安顿好自己的生活,不要管这个社会。你是救不过来的,你真的到下面走走,就知道,完全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大家都信奉丛林法则。这个时候,居然还有这样一些傻子,愿意反方向地从城里往乡下走,去从事这些公益事业。我敬佩他们,但我不知道他们能走多久。
盗火者:您还是比较失望的?
陈丹青:不是失望,我没有资格失望,我也没有资格希望,因为我自己没有做这些事情。我很惭愧,现在总被当成一个可以来谈教育的人,但其实我更相信教育是一件去做的事情。我非常尊敬他们,我只是担忧他们能走多远。不能要求他们牺牲自己的前程、家庭幸福。你难道真要把自己全部奉献给这个穷村子吗?那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先得把自己安顿好、把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才是,你现在把自己奉献出来,我很尊敬,但等到你40岁、50岁了,你还拿那么点儿钱,你又该怎么办?
当然,会有很多财团、企业家愿意资助,但是我也听到很多负面的消息,里面有很多猫腻,事情办起来了,最后发现不是那样,变质了。
[size=1em]要听话,不要一流人才
盗火者:钱学森临死前问了三个问题,其中一个是现在的中国教育为何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您的答案是什么?
陈丹青:我的回答很简单,中国的教育就是希望不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且做得很成功。这五六十年来的教育只在做一件事,就是控制青年,让你被动,不要主动。
盗火者:很多年轻人觉得中国的教育体制没有大家抨击的那么差,比如说对从小所接受的一贯的教育,他们觉得这样过下来也挺好的。
陈丹青:所以我说这个教育控制得很成功嘛。我们那一代,他打你你还觉得痛,现在这一代你再怎么控制他,他也不知道痛了,因为他的生活全是这一套了,他不知道还有其他成长方式,他会很奇怪你们为什么说这个教育不好。
盗火者:您上大学的时候是怎样的?
陈丹青: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可以举办化妆舞会,可以自己找各种人来讲演,每个宿舍都亮着灯辩论,大家互相赞美,也互相不服。这是80年代的气氛,现在有吗?我有时候到大学去,总能感觉到现在的学生有多无聊,那根本不是青春,简直像待在高级监狱。
[size=1em]我非常重视奇怪的人
盗火者:有一个学生家长,把孩子带到国外去之后,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全世界最扎实的,甚至有华裔把子女送回国内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您怎么看这种做法?
陈丹青:这个情况一定是真实的。中国这样的教育制度,一定会产生全世界所谓基础教育最扎实的一个群体。但什么叫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如果是指考试能力,中国学生绝对世界第一。这是一种大规模的长期渗透的强制教育,几乎等于军事训练,它一定会见效的。
我在美国接触过很多留学生,他们告诉我,所有中国学生进入学校,立刻就成为这个学校最好的学生,美国学生根本不是对手;但等他毕业后进入他所从事的那个领域,最优秀的立刻全变成美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了。差距就在人格培养,缺少了个性、自由、想象力、勇气和好奇心。我非常重视奇怪的人——用通常的规范无法解释的人,美国多是这样的人。
盗火者:这样的孩子在国外会不会受排斥?
陈丹青在美国,你想干嘛,想变成什么人,你都可以试着做。在中国,如果你是个特别的人,从你的家里开始,一步一步,一直到学校、社会,没完没了的管束和指责,耽搁你、恶心你,甚至毁掉你。
[size=1em]家长是第一凶手,学校是第二凶手
盗火者:您认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在哪儿?
陈丹青:真正改变的动力、改变的可能性,尤其是改变的具体方案,还是来自党,来自政府。哪一天真的想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了,哪一天真的想改变教育结构了,上面发命令就行,真的能做到。70年代末就是一个例子,恢复高考恢复自费留学,全部是自上而下的。我对民间机构试图改变中国某些领域的做法不抱希望。我尊敬他们,但我不抱任何希望,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权力。
盗火者:您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陈丹青:我们都给绑起来了,但如果你是个有些想法的人,你会让绑着的四肢没有那么痛。“文革”中斗人,斗完以后有些老先生会交流经验:“我跪了四个钟头,因为我发现有种跪法没那么累。”我不是讲笑话,每个青年在今天的形格势禁之中,都要自己想办法,找到哪怕一点点空间,让自己能够相对正常地成长那么一点点。绑是肯定要绑着的,只要大环境不变。
盗火者:那家庭教育呢?
陈丹青:多数家长都是失败的一代,扭曲的一代。我很少遇到有眼光的家长,但我也理解,他们只有一个孩子,只是这孩子太惨了,那还叫孩子吗?所以,我认为家长是第一凶手,学校是第二凶手,他们合伙把孩子弄成跟他们一样,这些孩子长大后又成了下一茬凶手。每个中国孩子的自杀之路,从他生出在一个中国家庭的那天起就已经开始了。
盗火者:您倾向于家长让孩子看什么书?
陈丹青:我主张给稍小一点儿的孩子看最易懂的东西,外国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都挺好。如果要读比较艰深的、复杂的、有哲理的,等孩子到高中和大学时可以让他自己去选择。
我女儿在美国读小学时,《圣经》他们会读,希腊神话也会读。木心先生给我们上第一堂课讲希腊罗马神话时,他问在座的哪位读过希腊神话,班里面年龄有快50岁的,也有我们这一辈30岁左右的,没有一个人举手,我们全都没有读过,因为教科书里没有。只有我女儿举手,她说我读过希腊神话,木心讲的故事她知道。
她到了大学,要选六门课,其中有一门就是《神曲》,结果来了个老头子,这个老头子教了一辈子《神曲》,将近40年。他会讲维吉尔带但丁游地狱,游完以后要到天堂了,维吉尔就消失了。老头子每次讲到这里都会泣不成声,在课堂上大哭起来,这就是我说的善良。咱们今天有这样的老师吗?他讲了40年,重复了上千遍,可每次讲课还会受不了,眼泪喷出来,这就是教育。
了解问对教育(第一线)团队:请在腾讯视频上观看凤凰大视野播出的《盗火者》视频:《第1集:重回人的语文》和《第7集:课堂风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06:5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00:43:44 | 只看该作者
窦桂梅:“先见之明”与“真理在握” ——参加 “第一线研修班(第四期)”有感

文 | 窦桂梅,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2、4、5、6期学员
[size=1em]研修班上的“暴风雨”
2009年7月19日晚,“‘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四期)”专题沙龙。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大家畅所欲言,会场气氛热烈而明快。
主发言人“泥土”(周迪谦),用他的《三尺讲台的坚守》,表达了对高考弊端说“不”,对教育的假现象说“不”的正义与尊严。
之后,学员互动。“老纪”(纪现梅)发言了:我对泥土说的那个“不”特别有感想。我是自己那个地方知名度最高的老师,因为我曾经办过一张假文凭……结果全县通报。现在我也是我们学校知名度最高的老师,因为我不写教案、不写教学反思、也不批作业,考勤、点名也与我没多大关系,所以我们校长看到我就觉得恶心,我对校长也……我有时候下午没有课的时候,就带着鱼钩钓鱼……每年评优的时候,我表面上装得挺脱俗似的,但其实我也在乎,我也跃跃欲试。我得的最大的一个奖,县里的二等奖。我感觉我很有才,为什么就没有伯乐呢?……
我之前没有关注过她的文字。亲耳听到这样的话,再加上头几天她的几次发言,留下的印象一是我行我素,二是过于玩世不恭。
几个老师发言后,李勇把话筒给了我。我告诉她自己比她大,于是,把老纪改成小纪,提醒她语言表达一定要注意方式,用词要舒服。任何时候对校长,对身边的同事都需要尊敬。接着,我强调,不是什么人都能说“不”的,说“不”的时候,一定要看什么立场、什么事情,什么内容。小纪刚才举的那些例子,让我觉得和泥土大哥说的“不”是不同的。泥土大哥是研究员级教师,是有真水平的,他说“不”,是他拥有专业的底气。我还补充到,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个“不”,但是我们在说“不”的时候,要先想好我们是否拥有说“不”的学识、是否站在正义的立场……总体感觉我的语气还算义正词婉的,当时自我的感觉良好,因为那是我习惯了的表达方式与态度。
接着“绽花007”(周晓蓉校长)发言了,她语重心长地说了自己的体会。李勇校长也就他自己的经历告诉小纪不要本末倒置,老想着说“不”,对于一个老师而言“本”应该是自身发展。
受到了三位校长的“教育指导”后,老纪态度特好,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刘支书助理(魏勇)挺身而出:为什么评价一个老师只能有一个尺度?其实评价老师应该和我们评价学生一样,可以有两个或三个尺度,你们做校长的,就不想想,为什么老纪要这样?这里肯定跟校长的管理有关系。出现这些问题,身为校长,你们为什么不反思是不是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魏勇(刘支书助理)在“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眼睛很有杀伤力。
话音刚落,我立刻指出,教师和学生不同,学生是成长中的人,而教师是持资格证书的成年人。任何时候,教师旷课,或者没有遵照学校基本点秩序去做,就是触及学校制度的底线,是不行的。正所谓“规定动作不折不扣,自选动作方可有声有色”……。话还没有说完,魏勇又站起来反驳。
没想到,孙茂从台下座位里猛地站起,“抢”过话筒,声音在颤抖:“……至于老纪,学生对她的评价就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些校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掌握着话语霸权,你们这些既得利益的权贵们……”他几步跨到台前,继续澎湃自己愤怒的批判——犀利如电的目光,似乎有着巨大的仇恨要在瞬间爆发:飞扬而有力的手势、快速而凌厉的语言、激昂而兴奋的气势,会让你想起五四时期在街头呐喊的勇士。正如一位网友形容的,那一场现场生成的发言真是气势磅礴!
此时,魏勇喊:“打倒……”,接着完整地朗诵了北岛的《回答》,全场轰动!
收场的,是承办单位负责人蓝继红校长艺术的表达:“其实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没有矛盾……”再加上李勇真诚的解释与收拢,沙龙就这样结束了。大家依旧意犹未尽,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场风波并非指向台上的三位学校管理者,而是持久“压抑”积聚在一起之后的爆发……
事件的结果,从泥土大哥的“不”,引发老纪的“不”,最终演变成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
[size=1em]研修班结束了,反思才渐渐开始
我们姑且不评价发言者内容的是非问题,单看这三位老师“爆发”的后面,反映的是,社会大背景下,教育环境的逼仄,导致老师心理的压抑;学校管理中的集权,导致的老师对领导的反感;老师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话语权被剥夺,导致的反抗;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理解与信任,导致的反击……
欣慰的是,事件中每个人的发言,都是真实、真诚的声音,是教育理想光芒照耀下的直言不讳、袒露心扉。我更感叹社会的进步,言语的自由表达,能让我们彼此袒露心胸。过后有人评价,导致矛盾激化的,不在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心照不宣的“根子”上的问题!那么,把问题都推给“根子”,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吗?作为事件的引发者,反躬自省,我们自身难道就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第一,听听得见的,更要听听不见的。
回想当时,听了老纪的发言后,站在自己的角度说出意见,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这里也一定有老纪的调侃成分吧。为什么我把此刻的话语当真,还一本正经地“教育”人家?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不能像刘支书助理说的那样,也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学校的管理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老纪会有这样的表现?老纪的遭遇,是否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群体的生存现状?这一切,我都没有细细考量,就以“听话教师”已有的“先见之明”的身份,告诉老纪这样做是不对的,是有风险的。回想当时自己的言语、态度一定是“家长式”领导者的作风,居高临下,不容置疑。现在,静下心来回想,老师们激昂的表现后面,是否真有我因不在其位而忽视的问题?
事后,我悄悄地看了老纪网上的文字,也看了今年《读写月报 新教育》第五期“行者”中刊登的她的“自话”。文字中透着真与善,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笑声与泪水一同迸发。也了解到她的“日记作文教学”在当地的影响。老纪的形象在我心中产生了变化:不写教案的老纪,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蕴藏着她很多高效创新教法的生动的课堂,更是博得学生们的赞扬。但若非“日记作文集”被意外“披露”,老纪被当地教研员“发现”,这块“美玉”或许只能藏诸深山,一生蒙尘。
还有那年轻的孙茂老师,有真性情,更有清醒而人道的教育情怀。我了解到,他爱书如命,善于思考,他的学生非常喜欢他。我们的话,引起他那么大的反应,一定触痛了他敏感的心灵。
瞧,当你对一个人有了整体的认识——尽管是初步的——你就不会因为她某一时的某一句话而产生定性的评价。人,有些时候的发言,或者说有些时候的行为,是不能确切反映内心真正动机的。特殊情境下的语言,必须进入特殊情境下理解,切不可断章取义。尽管老纪的有些措辞不合适,有些做法或待商榷,但我当时理解的她的“不”,是想当然的,武断、仓促。
人无完人,我相信“老纪们”身上,一定也和我一样,有很多的缺点。他们的话语内容和方式,难道不是和我一样带着主观和片面吗?但不能否定的是,他们是有个性的教师,这是非常难得的;他们是有思想的教师,这更是特别罕见的。这就提醒管理者们,是否有勇气打消自身的陈旧观念、世俗眼光,是否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这类有个性、有思想、有创新的人?
在学校里,总有“孙茂、魏勇”式的教师,或者说是“老纪”这样的“刺儿头”。在自己的学校里,这样的人物同样是我作为管理者感到棘手的问题。这样的教师缺点很多,不完美,但在他们的个性背后,那敏锐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对真理的渴望……难道不是我们的教育得以保留新鲜活力的最根本的动力吗?
所以,老纪的叙述、孙茂的演讲、魏勇的反驳,这样的真情和执拗,像是一场夏日的暴雨,痛快淋漓地下过,扫尽校园那些厚重的积尘和腐朽的枯叶,催发出清新、单纯与阳光。那一刻,敏锐又敏感的触角张开它的翅膀,思想的锋芒变得愈加锐利。
然而这样的声音,在我们今日的校园几时曾经听到?君不见,越来越多的场合,老师们的沉默变为一种惯式。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早在公元前400年柏拉图的时代,就倡导以平等、活泼的对话方式授课,而现如今,如果连教师都失去了对话的能力与愿望,我们还能期望孩子们有怎样的发展呢?上述事件中,几位老师的发言,不就是在争取为师的民主,夺取应有的话语权、对话权吗?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感谢他们带来的暴风雨,他们所维护的,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苦苦追求而不得的。
所以,不论为人,还是身为学校管理者,要多一双眼睛看人、看物,看看得见的,更要看看不见的;要多一对耳朵听声、听话,听听得见的,更要听听不见的。或许,不能对所有的意见都吸纳与赞同,但要拼命维护所有人发表意见的权力。
写到此处,确当自省。
第二,想想得到的,更要想想不到的。
现有体制下的管理,平衡、平等、公平,往往都是奢侈的词语。平衡只有一种理想,失衡却让我们日日困扰。但从哲学层面分析,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尽管你不愿意被管,但管理与被管理总是有的,关键你怎么化解,经营一种尽可能和谐的局面。
有着管理身份的我,曾经的教育生活虽然有风雨,但更多的是荣誉、鲜花和掌声。到了一定程度,自以为“真理在握”的心态就会潜伏于胸,就会情不自禁流露在言行当中:指点江山有之,臧否古今有之,甚至普度众生、兼济天下亦有之。

清华附小团队在玫瑰(窦桂梅)老师带领下唱《北京欢迎你》
自己虽不敢自诩为学者、智者,但以长者、过来人的经验为“真理”,诲人不倦的心理是非常明显的。这样的真理,充其量不过是所谓“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的经验累加。其实,学海无涯,人力有限,谁能全知全觉?人生经验固然重要,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没有了相同的境遇,其他人的经验恐怕也只能仅供参考。
这种“真理在握”的心态也体现在我的生活中。作为母亲,面对早已长大成人的女儿,我仍然要对其学习、生活、为人处世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结束研修班回京后,我带着女儿到了扬州参加“亲近母语种子研习营”,打算让她一边学习一边旅游。逼着她跟着我听小学语文课,听专家名师的报告。头几天,她硬着头皮听了,但表情甚是无奈。后一天让她听台湾儿童作家的报告和课,没想到被几个同去的伙伴怂恿着,脚底抹油、溜之大吉。过后,我反复以“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才会优秀起来”的理论进行说服。结果,她们这些“90后”给我开了一场批斗会。现在想想,子女的成长“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她的世界观,以及生活方式,又怎么能是我们这些作壁上观的家长们能左右的呢?
自渡渡人。不要老想着教育别人啦,先从教育自己开始吧。
庆幸的是,那一晚的辩论,并没有因为主持人宣布结束而结束。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孙茂。他有些不好意思,以为我不会理他,没想到我主动和他打招呼,令他很感动,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才好。走着说着,一行来到了茶楼。老纪进一步发表感慨,你们校长都是出于好心诚恳劝导。刘支书助理呢,也申明,是为了引起话题,并无伤害校长之意。当我真诚地告诉他们,我感谢他们的反驳,得到收获最大的是我,回去要好好反思一下,掌声热烈地响起来。
不打不成交,坐下来和孙茂在一起聊了好半天。真诚,让我们的沟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理解对方。此后,在会议的过程中,我上课,孙茂认真地听着,我做“朗读”专题报告,他针对我选择的课文材料提出建议。坦诚交流,彼此收获良多。
没有绝对的坏教师,也没有绝对的坏校长。

窦桂梅在“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
当然,作为管理者,不管是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往往身负各种重压,也都在努力期待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尽量让学校获得更大发展,努力满足更多教师的需求。其实,面对上级,他们也是被管理者。从另一个角度,“老纪们”面对自己的班级,又何尝不是管理者?
一般说来,不愿意被人管理的人,常常具有对权威的反抗性,而这种反抗性常常来自于其过去被压抑的经历。尊重这样的教师,是对他们过去被压抑的一种正面补偿、反抗性升华。这样说来,恰恰这样的教师是让人心安的,他心中所想就写在脸上,远胜于那些深谙官场之道,把对上级无条件、无是非判断的服从作为自己升迁资本的人。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打破万马齐喑、当权者一言堂的局面,追求民主、平等、个性,鼓励每一个人发出自己的声音,推动社会的进步,对于管理者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看来,不论是管理还是被管理,都需要一种人格品位。现在的学校管理,一味忙着研究如何管理别人,却唯独忽视了被管理的学问。追寻这种状况的成因,恐怕还要联系管理学的历史土壤——封建文化。但历史无从归因,需要的是我们在现实中不断更新认识,改变自我。
不管怎样,每一个人,要在职场获得尊重与影响,不仅仅要对下级管理得成功,还要成功地被上级管理。实际上,若是能够明白这一点,也许才能够真正明白管理的本质:不仅仅是行政命令,不仅仅是过程监控,靠的是管理与被管理双方人格魅力的吸引,操行、人品、学问、经验……只有那些真正过得硬的素质,才能让别人诚服,并彼此带动,实现发自内心的遵从与尊重。
一个人,将管理与被管理统一起来,或许才能达成哲学层面上的成熟。
修炼吧。
【暑期.第一线全国高级教师研修班.黄埔8期】那些天,我们听过的课

第一线的传统是颠覆,没有强大的内心和勇气,请不要来站台。所以首先我们要把掌声送给六位勇敢的献课老师(掌声雷动)。
以上,是我对这六节课的总评,无关优劣,只有尊重,赠品是经过发酵的小小的羡慕。
都说大家下手太狠,狠到最后成了鸡蛋里面挑骨头。大概有的献课老师从教以来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狂风暴雨的洗礼,不知道有没有谁感觉自己欠抽啊,跑这来吆喝,这都是一群什么人呐,好明显的仇富心态。但我却觉得,拍得越狠爱得越深啊。底下哪一位不巴望化身为你,然后傲骄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所以,批评越多,说明提升的空间越大,提升的空间越大,说明你前路风景无限。亲,“愿你的生命中有足够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六堂课,终于还是女人占了大半边天,绝对是语文的主会场。我在想,主办方真应该让一位英语老师来上一台展示课,还必须得是高年级的,那气场,一开口大家都得傻眼——听得懂不你!看你还怎么贫嘴。不过我有位同事倒是真敢评,他在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情况下去听过一节英语课,居然洋洋洒洒写了二千多字的评课心得叫《语文老师的英语课堂实录》。他说,我听不懂,我看热闹会啊,我就看学生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看老师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呃!纪老师,你得庆幸他没有来听你的课,听人家说的那话,多外行,多外行啊!可是如果真是那样,你不还得让他给批惨了呀。所以接下来我说的,绝对是温柔的坚决。
纪老师的课,内核是极好的(我就不表扬了),但外包装就不是有点low了。纪老师自黑为“巫婆”,不彻底啊。你果然以前是教初中语文的(知道那句话是谁说的了吧),一定没有看过白雪公主的童话绘本吧,皇后假扮的那个巫婆笑起来就象一朵开败了的老菊花一样,一点攻击性都没有。所以纪老师,我还是叫你“灭绝师太”好了。茅晨鸣同学已经具体分析过你的肢体语言了,我深以为然不再赘述。你会改的吧,你答应改的啦,人家对你好期待的,因为人家也不爱家花爱野草呐。

再说谁?当然还得说美女。帅哥请走开。
我喜欢钟鸣,因为她认真的眼睛。我真没有想到那个跑前跑后的第一线后勤工作人员会摇身一变上讲台当了小鸣老师。但那一身黑配红往台上一站,我就挪不开眼了。小鸣老师的课果真值得上是孩子们最爱的课,因为“好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假如每一次的上课都那么好玩,那会是多么幸福的学习生活啊!至于“炸学校”“偷看洗澡”,童言无忌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他们说得那么自然天真,谁信谁是真傻瓜。评课的时候,她往台上一站,一副“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的执拗劲,叫人忍俊不禁。到最后你来我往,颇有你再不听我的我打你呀(对,你没看错,不是“来呀,你咬我呀”),是的啦,人家争的不是对错,人家争的是情怀。只不过关于三级跳,A到B,第一跳;B到C,第二跳……说好的三级跳呢?我是语文老师,我数学不好。
接下来要说徐建利老师和张学青老师的课了。我可以一锅端么?我这是为了详略得当。
听过二位浙江女老师的课,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底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我们完全歪楼了,我们对江浙地区对老师的扶持和帮助羡慕得哈拉子流了三千丈。真的,江浙地区的教育就象他们发展经济一样,找准了对象就会舍得投入,他们往往是集团队之力打造一个名师,所以江浙地区的名师特别多。名师多名师工作室就会多,名师工作室多带出来的名师就会多,带出来的名师多名师工作室就会多,名师工作室多带出来的名师就会多……虽然蔡朝阳老师并不推崇名师,他说:“你才是名师,你全家都名师。”搞得“名师”象骂人一样,可是我吧,还是觉得,名师只是称号,我所推崇的是肯接受,敢求变,不愿拘于眼前,有育人情怀的名师内在。就象我的老师——余映潮老师傅,用言语激励你,用行为影响你,用思想引导你……那是我高山仰止的神呐!
又歪了?那就别回来了!
再说说张清老师那节课?某些人(请某对号入座)特别喜欢纠结于文本,讨论文本适不适合学生,文本里道德准则,会不会给学生造成如此这般的影响,《一千张糖纸》同样也引起了这样的质疑。傅国涌老师说:“语言的指向就是真善美。”同样,对假丑恶的反省也是语言应该有的指向。张老师处理文本的留白艺术让人耳目一新,因为他营造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跟着文本一起上路。但我认为,有的点是可以有其它解读方式的,比如大人和小孩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年龄代沟的存在与消融。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基于文本解读的个性和习惯。只要能引起共鸣的,能让人反思的,都是好的。只是后来的讨论,又歪到了“宽容不宽容”“原谅不原谅”之上,可是关宽容和原谅什么事?明明主题是“欺骗”和“伤害”好不好。可大家歪得那么认真,显得歪楼都象是件很有技术含量的事。
陈耀老师的课不歪,但够长。首先,这节课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前台已经布置得极文艺范了,台前摆满了玫瑰(还有月季),古朴的木桌,漂亮的坐垫,美得大家拍个不停。可是,人呢?逛校园去了。新鲜!终于孩子们心满意足地回来了,团团坐下,热热闹闹地开场,探讨月季和玫瑰的区别。孩子们果真是个个都有事做,根本停不下来。这节课中结论应该前置还是后置的问题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可是有什么关系,无论是前置还是后置,只要学生们学得有趣,他们都忘了要吃饭;只要学有所得,他们学会了举一反三,技术上的问题何必纠结。我担心的是他这样上课成本是不是太高了,一般人做不到哇。不过据说,这就是他的一贯风格。有钱还真是任性!哼。
六节课听下来,舒坦。这舒坦主要来源于大家听得真实,评得真切,偶尔还会出现集体钻牛角尖的场景,噢不对,应该是顶牛。尤其当数据哥第一次站起来,仅一个人就技惊四座。到了他第二次站起来的时候,已经俨然有一个小团队了,让讲课的人一身冷汗呐。至于学生评课,孩子们或天真,或较真,稚言嫩语,初露峥嵘,我也是真醉了。但不管你听得舒服,或是觉得刺耳,所有的声音都是我意本善。为何我砖拍得专业?只因我爱你爱得如此深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7#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9:52:34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培训应走出唯技术倾向的误区

    教师专业素质的技术层面与精神层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必要方面,在当前和今后的教师培训工作中更加强调、更加侧重教师专业精神文化的塑造与培养是大势所趋。

    ■高鹏 宋月

    伴随着社会的转型,教育也必然转型。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转型性要求,即从注重如何“上好一堂课”转到注重“如何培养好一个人”的发展取向,从追求“纯技术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转向包括人文向度和精神价值属性在内的全面教师文化的提升。而教师专业发展的转型和升级,又难以避免地引发以其为根本目标的教师培训工作的转型。

    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唯技术倾向明显

    当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唯技术化倾向较为明显,突出表现就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知识化、技能化和专业精神文化的边缘化、冷冻化。

    专业素质知识化、技能化。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和学科专业的不断分化,拥有专而精的学科知识和程序规范的教学技能被认为是现代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特征,而教授专而精的学科知识和培训程序规范的教学技能也被认为是现代教师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特征。几十年来,为实现教师知识的专精化以期把他们培养成为各学科领域的“专才”,中小学教师教育一直将学科专业知识的教授放在工作中的绝对首要地位。与学科知识专精化相伴而行的,则是教师教学技能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复杂的教学过程被“肢解”为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甚至可量化的程序和技能,并由此衍生出众多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如教学设计技能、课堂组织和管理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正确评价学生技能等。

    专业精神文化边缘化、冷冻化。当内涵丰富的教师专业发展越发聚焦于单一的“知能”培养层面、沦为纯粹的“技术”过程时,以人文向度和精神价值为核心内容与实现标志的专业精神文化,就越发让人感觉虚无缥缈,感觉“不实用”。

    教师培训工作的现状:陷入技术化误区

    现代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高效发展。在时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几乎所有的校本培训、绝大多数地方实施的区域培训以及不少国家级教师培训,奉行的都是“实用主义”,走的都是“技术路线”——学校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一线教师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最缺少和最需要的是教学成绩,所以教师培训的重心就落在能够尽快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师教学技能上。不仅如此,这种“技术化”的教师培训往往“短、平、快”、“小、巧、灵”,易操作、易出成效,多属于显性度和出镜率高的“快餐式培训”。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部门把教师的“专业属性”完全置于其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成熟度之上,对“技术化”培训“情有独钟”以至于趋之若鹜。

    技术化产生的弊端:片面性与低品位

    应当承认,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合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那种以“按需培训,学用一致”为宗旨、以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需求与问题为立足点、以增强教师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培训内容的教师培训行为本无可厚非。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毕竟是显性的、表层的教育专业素养,而更具教育价值的因素还在于内在的、深层的东西——教师专业精神文化。

    一方面,过度局限于知识和技能而冷落专业精神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培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将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整体和教育活动整体割裂开来,如此只会严重损害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性,带来育人的片面性。从本质上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是一种“育人”的“技术工具”,如何合理运用这种“工具”,实现什么目的,则完全取决于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脱离了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支撑,缺乏正确的思想观念引领——只知道“如何做”,不知道“为什么做”和“应该如何做”,这样的教师只能作为“被结合到机械体系中的一个机械部分”而沦为一个“机械工具”。

    另一方面,过度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培训行为,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冷落专业精神文化,如此会导致教师文化品位大大降低。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滋生与蔓延,二是孤立的甚至相互敌视的专业个人主义的产生和教师职业必备的合作行为的缺失,三是创新意识的退化和教育教学活动的低水平重复,四是教育手段、方式应用的不全面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错位,以至于“能教书、会教书”但道德不良的“好教师”不断受到学校的庇护,而“业务骨干”则成了“优秀教师”的代名词和最好的注脚。

    教师培训转型的要求:目标、内容和方式

    要革除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培训工作中的唯技术化倾向和误区,教师培训工作必须转型。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不能因为时下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片面的技术化倾向就断然否定其作为教师培训根本目标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只是需要我们更理性地去思考、研究和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与目标,这就是应该充分重视教师专业性的整体特点和要求,应以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建构、转型和结构优化为根本目标。

    内容上注重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建构、转型和结构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的技术层面与精神层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必要方面,在当前和今后的教师培训工作中更加强调、更加侧重教师专业精神文化的塑造与培养是大势所趋。在对教师专业精神文化进行塑造和培训时不能忽视三个方面的努力:一是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意识,它要求培训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既要明确教师教书育人过程的文化特性,更要明确专业化的教师应是具有高文化品位的人。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培训应致力于包括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情操、思维品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在内的教师文化品位的全方位提升。二是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如注重建立“文化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既能够评价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够评价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意识、道德风貌等精神文化的发展,以重建教师的精神世界。三是启发教师文化自觉,如教师学习与工作环境的设置、培训内容尤其是案例的选取和培训方式的选取和优化等,以促进教师自身能够努力领悟职业的文化内涵,努力提升职业境界,确立更高的价值追求,真正体验到教师的幸福。

    方式上注重反思,帮助教师形成善于反思的文化品格。真正融入教师自身,推动教师自身发展内部机制的反思行为,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文化更新,走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泥沼,不断修正自己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和教育行为,逐步完善自己。反思性培训,如开展“同素材对话”、“同情境对话”、“同同事对话”等活动,以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发生转变;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针对自身存在的观念或行为上的不足,大胆设想问题解决的途径,通过分析比较或教学实验来确定这些途径的优劣,促使教师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引导教师在将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实现其建模、丰富与扩充并逐渐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对自身的尊重。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8#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10:58:47 | 只看该作者
刘恩樵老师网名“大潮河”,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在线论坛总版主,“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1、2、3、5期学员,因为连续担任研修班班长,被研修班老学员亲切地呼为“老班长”。上图为刘恩樵老师在“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2期上。
特此向读者朋友和“老班长”致歉!并分享“老班长”在2006年湖南岳阳第3期研修班开班式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新教育第一线的各位朋友、网友、学友:
上午好!
我遵本届研修班主办方的安排,做个简短的发言。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我发这个言呢?也许因为我是个留级生的原因吧,应该说,我是研修班的“之最”之一,留级时间最长。研修班到今年是第三届了,我也从全国莲藕之乡江苏宝应追到全国状元之乡四川新都,今年,又跟到了人杰地灵之地湖南岳阳。用小品演员范伟的话说,这叫“缘分啦!”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每年给我这10天,足矣》,与其说这是我发言的题目,不如说,这是我的心声更为准确些。
还是从一幅对联说起吧。今年,新教育第一线高级研修班在湖南岳阳举办,消息一经发布,我马上杜撰了一幅对联跟帖。
上联是:岳阳楼下聚几拨豪客把酒临风纵论人文思想盛筵上其喜洋洋者矣
下联是:洞庭湖畔汇一批志士执杯品茗大话课堂教育大餐间亦乐融融也哉
横批是:我还要去!
当然,这横批的内容,我没有写出来,只是写在了心里。现在,事实证明,我又来了。
为什么说“我还要去”呢?原因很多,容我主要列举三点:
一、岳阳是个好地方。不怕大家笑话,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唯一能够一口气背下来的文章,只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么一篇。今年来岳阳,我要亲自登上岳阳楼,在没有他人的情况下高声朗诵《岳阳楼记》,亲眼看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也感受一下“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风范。我还曾与网友们开玩笑地说,我这次在岳阳,要完成一篇《岳阳楼后记》,网友笑我吹牛,我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要小看我的创造力!”话说回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创造条件登上与语文课本一直有关的岳阳楼,能不说是一场遗憾吗?2006年暑假,因为新教育第一线,使我了却了这个遗憾,登岳阳楼,这本身就是一次高级研修,我再教《岳阳楼记》应该更有底气了吧。
第二个原因。要说岳阳楼那边风景独好,我要说,新教育第一线这里风景更好。因为,在这里,聚几拨豪客,把酒临风,纵论人文,思想盛筵上其喜洋洋者矣,一批志士,执杯品茗,大话课堂,教育大餐间亦乐融融也哉。今天,我们从南国远乡,东海之滨,屈原故里,美丽泉城、古城西安、首都北京等地,从四面八方汇聚岳阳,为的就是赴一场思想的盛筵,赴一场教育的大餐,赴一场真情的聚会。说真的,新教育第一线这个名词行走在教育的大地上,跳跃在火热的论坛中,驻足于我们的视野里,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意义,一种精神和一种思想。新教育第一线,它应该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应该是一个不变的信念,更应该是一种前行的力量。今天,我们会聚在新教育第一线,就是为了从庸常走向奋进,从虚空走向坚实,从现实走向理想。
第三个原因。新教育第一线高级研修班有个显著的特色,就是自由与思想同在,观念与技术共生。在这里聚集着一群值得我们追随的教育狂人和学界高人,能与他们自由对话,真的是一种幸福。这样的研修,在内容上,人文、教育与课堂结合,在方式上,对话、交锋甚至与炮轰共舞,在感情上,真挚、友善而又和谐。自由、思想、观念与技术,在这里能共和共融,这是真研讨,这是真修炼,这是真练兵。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到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今天,一群“先教育之忧而忧,后教育之乐而乐”的理想主义者从各地汇集到洞庭湖畔,岳阳楼下,研讨什么是理想的教育,怎么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新教育第一线这拨教育豪客与志士,我还能和谁一道呢?
还记得04年在宝应时,我们常说的一句话,“阳光打在我们的脸上,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留满面”,也记得在05年在新都时我们常念的一首诗:
我们毫不讳言/我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这理想根系教育/这理想滚烫于心/这理想紧帖地面/这理想向上生长/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赴一场思想的盛宴/在这里/我们探讨/什么是好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彼此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这一切/缘于一种信念/我们坚信/理想与现实并非不可连接。
那么,06年的岳阳将给我们留下什么呢?作为我,我将说:每年给我这10天,足矣!
谢谢大家!
注:第三期研修班和朱永新老师领衔的新教育实验合作,冠名新教育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9#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11:00:3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您是一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研修班会使您重新燃起教育追梦的激情;
如果您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研修班会帮您找到专业发展的最佳路径;
如果您是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研修班会让您感受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课堂;
如果您是一位追求教育理想的校长,研修班会是您送给老师们最好的福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8:30:45 | 只看该作者
文 | 杨银华。
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4、6期学员,网名“宋词清韵”,江西横峰县第一小学校长。
今日分享杨校长2009年参加成都第4期研修班后的回忆文章。上图为杨校长在研修班听课。


小狐(童蓓蓓)说:写写研修班有什么有趣好玩的事儿,叫花絮。就把这些给了我深刻印象的人物当成一片片花絮吧,你看,早已铺了一地的芬芳。



花絮一:摩西(夏昆)。三人风尘仆仆,赶到成鑫苑报到,酒店已客满,三人茫然相望,不知该投奔何方。会务组一卷发浓须老师主动驾车帮助我们联系新的酒店,我怎么打量都觉得他像艺术家,心想肯定是位在线大侠,果然,有另一热心老师(应该是野树老师)趁搬行李空隙告诉我——此人是大名鼎鼎的摩西……曾在他的文字《我的宋词之旅》中想象过作者的模样,不知道有着那样一份细腻情感的文字背后藏着的是怎样的一个人。而此刻,这个人就平平淡淡地和我们坐在一起,做了我们的司机了。摩西老师说话不慌不忙,吐字清晰,语言的清晰通常代表思维的清晰,这在后面的活动中都有着非常具体的呈现。
成都打的特别困难,因此,在每一次艰难的等待中,我们三人都会无比期待摩西。
[
夏昆(摩西)辛苦地做直播】
花絮二:老纪(纪现梅)。没有哪一次培训活动我们的笑声有这样的多,这些笑声一半是老纪带来的。老纪身上大概天生是有许多幽默的元素的。她一露面,不用说话,那表情和神态的,就足以牵动我们身上的笑神经了。
老纪的外貌不是会去用“漂亮、美丽”这类词去形容的,猜想这会是她觉得遗憾的事情,可是却也成就了她的魅力和光彩。她似乎对美有着天生的强烈的感受力,而且最最让人惊叹的是,她能对自己的感受给予最真实准确传神的表达。
她的真实和大胆也是我佩服的,她能超越了人们的眼光的打量,在众人面前那样和盘托出自己的不算是光彩的经历和心理以及面临的遭遇,能直言不讳地对草堂小学的那堂课提出自己的质疑——或许是研修班特殊的氛围所致?
奇怪这样一位受大家欢迎的有能力的好同学竟然会得不到她学校校长的欣赏,我多少是有些想不通的。那是怎样的校长呢?
衷心地祝愿老纪能获得更大的超越——相信一定能!
【纪现梅(老纪)与钱佳音(阳光)论剑】
花絮三:孙茂。研修班的另一位明星学员。至今还能清晰地记住他那犀利如电的目光,那一场生成的发言真是气势滂沱啊!让我想起了五四时期在街头呼吁青年们觉醒的勇士们。这样的真情和执拗,像是一场夏日的暴雨痛快淋漓地下过,拍打下厚厚的积尘和腐朽的枯叶,而后又返回了清新和单纯。
听同学介绍说,孙茂和老纪在各自的学校都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想,这就很了不起了。教育是需要如此纯净的激情的,希望他敏锐又敏感的触角不要被社会钝化。

【孙茂同学态度诚恳】
花絮四:蓝继红。一位脸上写着幸福和美丽的诗意校长。她说,我是一个热爱和痴迷教育的人,打算永远做一个教育人。没有目的,喜欢就是我的目的。最幸福的事情是梦想和职业高度统一,“我是那种不需要力量推动我就能自觉做好的人。”她说自己活得很自然、很自由,不用掩饰和伪装,“天马行空是很容易让智慧和机遇来造访的。”
那晚,从蓝校长口中吐出的每一句每一句话都好像是从我的心底流淌出来的。或许同是女性,或许都对执着于美和诗意的追寻,或许都做着教育管理,感同身受着她叙述的点点滴滴,完全能真实地想象她一路走来的热爱和付出。我的目光不断追寻着她的身影,连晚会上逃离唱歌的小儿女情态,也觉得特别的真性和可爱!
我也是喜欢教育的,可是我没有那份坚定。就算现在,也还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永远做一个教育人”,只是可以确定,如果我在做,我就会坚持我认同的样子去做。
【蓝继红校长讲座】
花絮五:绽花007(周晓蓉)。也是一部分笑声的发源地。那是一种如铜锣响起又如波浪一样铺陈而来的笑声,她的笑是有极大感染力的,听到会意之处,我们还来不及体悟,那边突然有笑声传来,就好像是一声号令,让人是不由自主都要跟上去笑的。这个女人仿佛裹着一团火,浑身都是热情。如果说到“巾帼英雄”,我今后会很容易和她相联系的。绽花007是排比句,是感叹号,总之是和“气势”有关的。她和宁静的萧望野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她满腔热忱地送给萧望野一连串的“时而……时而……”,萧望野淡淡地回上一句:“我做自己就好了。”坚定的话语也是用柔柔的声音表达的。在研修班里,弱小和强大就这样和谐地并存着,相互认可甚至欣赏。

【周晓蓉校长(绽花007)评课】
花絮六:姬十三。年轻可爱的姬博士,让科学从此可亲可近!一定要让儿子去看看他的“科学松鼠会”。
【姬十三是研修班讲师】
花絮七:朱雨晨。那么一个潇洒的大个子的媒体资深记者,中场休息和讲完课后,竟然会很“可爱地跳向”(这个词语是我身旁一位听课老师概括我也觉得恰当)一直在第一排一同陪同聆听讲课的女朋友,哈哈!
【朱雨晨讲座】
花絮八:萧瀚。一个有魅力的思想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任何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异性学生的仰慕乃至爱慕,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有问题;如果教师滥用了这种人格魅力,那是职业道德有问题。”也很认同他的文章中对师生恋的意见:“对于每一份诚挚的感情,无论什么样的感情,只要是善意的,都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虽然我并不教条主义地反对师生恋,但我原则上反对师生恋。……如果两情深挚,等不及学生毕业或者摆脱学业利害关系,那么教师先辞职了再来恋。”
【萧瀚讲座】
花絮九:刘支书助理(魏勇)。最初看到这个名字感觉很老气横秋的,没有什么情趣的样子。没想到助理很帅气!特别是即兴背诵北岛的《回答》时,——“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好听的男中音配上潇洒的身姿,几乎征服了所有在场的学员们。当时我想,好的诗歌什么时候才有最大的魅力呢,那就是多让一些像助理这样的人去激情朗诵。
后来端端正正做了一回助理的学生,上的是一节高中历史课——《太平天国运动》,没当过高中生的我很激动。为了不成为最差的学生,我努力地啃着发下来的有关资料,争取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当老师夸奖我回答正确时,就像儿子经常在日记里写的那样“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学生时代真有这样的历史老师启蒙,大概我是能够分得清那些混淆的一塌糊涂的年代的。多希望我的儿子能在人生的路上遇上这样的老师!
【魏勇讲课】
花絮十:钱佳音。我在与她合影的照片上的描述是:“看起来像一个帅帅的酷小子,有着一种让人羡慕的洒脱风格。课上得倍儿棒,歌唱得倍儿好!”我以为她开拓了女人的新境界。
【钱佳音(阳光)讲课】
花絮十一:郭初阳。上完了历史课,舍不得下去,继续做起了郭初阳老师语文课上的学生。这节课学习的是顾城的诗歌《远和近》。郭老师很亲切,话语斯斯文文的。我们一会儿看诗歌,一会儿看郭老师,我觉得,诗歌很朦胧,郭老师很深邃。

【郭初阳讲课】
花絮十二:窦桂梅。很多平日景仰的大师也是我们的同学,好让人骄傲的感觉。有几场课幸运地坐在窦桂梅老师的前面,任何一个学员的精彩,窦老师都会用标准的朗读语音由衷地赞叹:真好!真好!讲台上老师发言的话筒音响效果不好,她会比自己要上场还操心。
【窦桂梅上课】
花絮十三:卢志文。“睿智”这个词语和卢总是最匹配的,听他的报告总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即使是相同的内容,再次聆听也仍然有新鲜的感觉。卢总把玩灯谜时的神情就和窦桂梅老师讲到朗读一样,有一种“沉醉不知归路”的忘我,也让在座的我们“不知今夕是何夕”。
【卢志文校长讲座】
花絮十四:小狐(童蓓蓓)。一个有着变幻的魅力的女人。似乎不能用太具体的语言概括她。
【童蓓蓓(小狐)听课很专注】
花絮十五:李玉龙。那么多的优秀聚拢在一起,是什么力量?参加完整个研修班活动后,我们下结论:这个人不简单!
李玉龙吐槽,魏老师呀,你给的材料太少啊)
花絮十六:卢志文、李玉龙、茅卫东……当“老师”的话筒递到身边的时候,他们都像个听话的学生那样配合着,朗读就朗读,发言就发言,表演就表演,没有任何架子却又尽显大家风范!
可亲可爱的同学们。相遇的都是笑脸,每个人都是一处美好的风景:淀边渔者和淀边芦笛——一对引人注目的教育路上同行的夫妻;优雅的萧然雪;积极发言的正E;如画的依水;美丽活泼可爱的小朱老师;真挚热情的李晓华老师;还有浙江景芳中学两位伶俐好学的小妹……
本来远远的人,因为这样一次特别的相聚走近了,于是平添了一份亲切。网络里的点击便也因这样的亲切而多了几份刻意的寻找。
自由和民主,科学和宗教,新闻谎言,范美忠、谭千秋形象的重新建构,……等等,或多或少地冲击着我的思想。
回来之后,我依然是我;又或者,我已不是我。
十八子(李勇)说:“一个人的成长通常决定在某一个时刻遇到什么人,在某一个时刻遇到什么书。”
(李勇校长站不住了,有问题!)
萧望野说,心脏一直在跳动为什么不觉得累,因为它有适合自己的节奏。
我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助理(魏勇)说:“人的表达欲望必须在有意义的表达情境当中产生”,没错,正是研修班如此这般深刻的情境引发了我强烈的表达愿望。

(魏勇讲座)
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黄埔八期学员见面会

7月16日晚6点半,“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黄埔八期学员见面会正式开始。作为研修班的传统之一,见面会可以说是糅合了庄重、风趣、温馨、机智、欢快、热烈、明亮……各种色彩的第一朵鲜花。
见面会分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相遇
三位主持人或热情或诚恳或诙谐,带领大家迅速high起来。
三位主持人风格各异,又能完美搭配,这也是研修班的传统之一。

第四位班长——翔宇中学的方沫老师告奋勇为大家提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当地信息咨询。


第二篇章:相识
北京河南,从山东陕西,从东北到浙江,从内蒙到贵州……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将近200位同学,分成4个大组,8个大组,各自讨论公开亮相的姿势。




第三篇章:交融
每一位都在舞台上激动地秀风采、表心声。研修班学员大部分是优秀的第一线中小学教师,也有媒体人,有自由职业者,有幼儿园老师,有高中生和小学生,不但有夫妻学员,还有兄妹学员……多次留级的自费生们沉浸于“回家”的喜悦,初来乍到的新同学惊喜于研修班学员的藏龙卧虎。以抽牌游戏始,以记人游戏终,大家在游戏的欢乐中一见如故。







最后,翔宇教育研究院邱华国院长介绍了温州翔宇中学的前世今生,让大多数第一次来到翔宇的同学艳羡不已。


特别篇章:看,这些笑!





高潮迭起,笑声不断的见面会,直到晚上9点过,才落下帷幕。意犹未尽的同学转战校外,继续吃喝腐败,高谈阔论;在网上神交已久的同学三五成群,一路欢声笑语回到学生宿舍,重温学生时代的“卧谈会”……“私自外出”的同学会翻墙回来吗?“闲话不绝”的同学会被寝管敲门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v.qq.com/page/i/c/7/i016047lmc7.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3 21:23 , Processed in 0.14872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