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爱华自传——我的教学天堂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10:4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爱华自传——我的教学天堂

    仔细想来,生命真是个奇异的过程,从一个充满稚气的孩童,经过几十年成长为一个身材还比较结实、戴着副眼镜,有些书卷气息的中年男子,这其中恰逢的人和事,回望起来,竟不由心生疑惑,就是特定的那些人,那些场境,才让自己走到了今天么。

一、我的童年
    我出生在苏北小镇的一个干部家庭。翻开早年的相册,可见我小时候胖胖虎虎、纯真的样子。听长辈们说,在我们姐弟三个中,我是最淘气的一个,总喜欢刨根问底,一直问到大人无话可说。我也喜欢串门子,东家游西家藏的,常常是外婆去满镇的街坊邻居中寻找才拽回的一个。母亲是一家工厂的领导,平时工作很忙,但也从来不曾打骂过我。那时,街头巷尾满是对联、诗画,引起我浓厚的兴趣,面对那些飘着浓郁墨香的龙飞凤舞的字、画,我常常说出它们像什么又像什么的句子,并且总是煞有介事地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呀,画呀,引来大人们发出一片啧啧的赞叹声。渐渐,他们常用天资聪颖、古灵精怪等词语来评价我。在儿时小伙伴眼里,我也成了他们的“领袖”。后来发展到在孩子们所有的游戏中,我都被他们尊称为王,有指挥一切、统领全盘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就连,邻里中摇着蒲扇的长胡子老人见到我都会笑眯眯地喊我一声:“孩子王!”。那些日子,我过足了“领袖”瘾。
    我的家庭气氛是很融合的。父母很少争吵,对我们仨,他们总是极具耐心。教育方式也不是简单的说教,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尤其是母亲,在今天看来,她是个极有智慧的人。她总是说凡事都要“悟脑”。就是自己要仔细想清楚,弄明白这个事的前因后果。大概就是谨遵母命、多思慎行吧,我成了最受父母宠爱的一个。头脑也跟着渐次灵活了起来。小时在学校里任少先队大队长、成绩非常优异的表现令母亲看到了希望,她更期望我能够出类拔萃了。记忆中,那时的我也特别乐意于看到我报喜讯时她那种发自肺腑的开心笑容。我感到有一丝满足、骄傲。这也在我幼小的心中悄悄地潜伏了一件事,之后多年来,我对获胜的执著与渴望便是从那时埋下了种子吧!当然,母亲那种在生活中跟人和谐交往,在合适的时机办适宜的事,谦和老实地做人也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直到现在我都感到震惊,母亲那双明亮的期盼的眸子,似乎一直跟在我的身后,经年不断,如影随形。

二、老师的宠儿
    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所遭遇到的学校、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我不得不感谢命运的眷顾,小学、中学时期,我的老师们把我引入到一片广阔的天地。当时,老师都是来自于上海和南京的知识青年,他们中的有些人回城后最终还去了南京各大学任教。他们带着都市人的视野与胸襟,带着迥异于旁人的性情与心灵来到我们面前。他们在课堂上讲生活中的学问,绘声绘色地讲许多有趣的故事和道理,每每这时,我都会如听天籁般沉醉其间。在课外,他们又把同学们当朋友,会把学生带到他们的家里。那时的我就是他们家里的常客。在乡镇单调的生活里,听着他们脚踏风琴的旋律,和唱着或欢快或抒情的歌曲,是件极其畅快的事。我至今都记得一个叫傅志琴的老师,她非常喜欢读书,常常把好书推荐给我阅读,我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泡在她家里。长大后我广泛的兴趣爱好大抵便始于也是那时吧。在她那儿,我还能领到特别的任务,那就是帮她出数学单元试卷。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活儿。我记得第一次老师把她的教参和其他资料给我时,我的手不住地抖动,手心直冒汗,要知道那时在孩子的眼里,这些都是很神秘的东西,绝不敢轻易去触碰的。当我翻阅资料,试着从老师角度来给同学们出考题时我的心真正是狂喜不已。我的字写得好,也成为当“老师”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黑板上抄题目,布置作业,帮老师抄评语。这样的经历我相信是一般孩子没办法涉及的。同学们是羡慕不已。在他们心中,我俨然就是个“小老师”。在那段时间里,我体验到了强烈的优越感,并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现在成为一名数学教师。
    近年当我应邀回到老家作课,我当年的的个别老师坐在台下当我的观众,注视、聆听我的课堂时,课毕我都会深鞠躬,向那段难忘的岁月,向他们特别的教育方式,向给予我早期诸多塑造的老师们致意。

、影响了我一生的人

    不论我对未来的生活怎样想象,我都不会想到,在我师范毕业真正走上讲台时,我会遇到那样的两个人,不仅改变了我的教学生活,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
我被分到一所重点小学。在学校里,在我的身边竟有两位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卢专文,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是给我“课堂教学”影响最深的人。我初上讲台,一切都是那么稚嫩。对我的懵懂,卢老师充满了爱护,总是很有耐心地教诲,超越了平常师父的界限。他会经常性地来我的课堂听课,细致做出指导,在我没有领悟时会亲自上示范课给我看。他也常邀我去他家吃饭,在吃的过程中,讲得兴起时,他就拿着筷子在墙上比划起来,某一个知识点的突破,某一块板书的设计,某一句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评价,某一个情境的创设,也许就在饭桌旁生成出来。他极其投入,一顿饭常常会停了再停,往往延至二三个小时。在我刻苦学习,不断改进自己,对教学找到些许感觉,教学水平与日俱长时,又是我的老师积极为我创造了很多机会,策划了很多活动,指导我上了很多各种级别的公开课、比赛课,为我搭建了锻炼与展示自己的平台,铺就了一条崭新的教学之路,也让我品尝到了教学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为前进的步伐注入了更大的动力。
    1986年我认识了小学数学教学法专家、特级教师邱学华。他是国内著名的尝试教学法的创始人。他看到了年轻的我身上有着对教学的满腔热情,便开始了又一个艰巨的扶携工程。我们常常在一起促膝谈心。他告诉我,上好一节课还不行,还要沉静下来写好文章,写作是一种提升,文句组织好了认识才会更深刻。经常笔耕的人,课堂教学品味与不爱动笔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他的教导下,我开始提笔,跟他一起帮中国少儿出版社编写少儿读物。又与卢专文三人合作编写《数学大世界》,搜集整理尝试教学法的论文,编辑《尝试教学文集》等。并且在全国尝试教学研讨会上他还多次让我作报告、上课。在我后来独立写作的日子里,他经常会询问我的写作进程,为我答疑解惑,有了他的点拨,所有困难都迎刃而解。在文稿基本成形后,他又主动为书题词,不分昼夜地修改,那些圈圈点点记录了一个老师培育学子的心血。邱老师所做的这一切,为我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渐渐培养了我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习惯。
    一个人走路的姿势正是在最初的一段路程上定型的。我永远感谢这两位恩师。他们的教学艺术让我赞叹,他们对教育的执著一直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奠定的。在我初涉教坛,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他们做了我的引路人,把我带到了教学殿堂的大门前。尽管我在这个殿堂里只走了很小一个角落,但是,一旦走了进去,看见过了瑰丽的东西,我就获得了基本的鉴赏力。在江苏的六七年时间里,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淮阴市、江苏省多次获得了课堂教学、课例评选、论文评比一等奖。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数学教师。

四、我的宝贝

    人与人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所为和所不为。我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知识的支撑,智慧灵性就会逐渐枯竭。我的闲暇时光大部分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为了掌握教学规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寻求新的突破,我深钻教材,翻阅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近年来,我研读过数学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以掌握儿童发展的认知规律;分析过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过国内外不同教法的特点,不断探索儿童认知的最佳建构过程。每年伊始,我都会列出书目,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每年至少读五本教育专著,读中外教育史,读中外教育名著。我还养成了做好阅读札记的习惯。记得那时在卢专文家的书橱里看到一本《特级教师课堂实录》,我如获至宝,卢老师答应借给我一个星期。在那一个星期里,我干了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我沉醉在上海教育专家:封礼珍、乔永洁、王祥美等生动鲜活的教学艺术里,每天只是拿方便面充饥,睡眠也相当少,不停地写啊记啊,竟写下了近十万字的笔录。现在,每当我翻阅这厚厚的一本笔记时,我都能感受到自己当时那种血脉的喷涌,那种激情的流动。还有一次,我在同事桌上发现了一本200多页的好书,便要借阅。那位同事脱口说道:借你一晚吧。就在那晚,我看到凌晨四点,作了详细的摘录。第二天,我把还了回去,周围的人见我眼皮浮肿都惊呆了。多年来,我所做的笔记有八十多万字。我留连书海,页页精读,行行品味,句句琢磨,不知疲倦,如痴如醉。我的笔记也成了我每到一处讲学或上课必带的物品。书、笔记在我心中形成了一个秘密园圃,每每让我赏心悦目,它们成了我生命中的宝贝。

五、走向深圳
   
    生命中有很多事出自偶然。我是怎样从苏北来到另外一个完全未知的城市呢。那是一次旅游,我来到了深圳。我走在干净整洁,繁花似锦的深南大道上,天空无比的蔚蓝,空气格外清新,行人步履匆匆,个个神采奕奕。这是个多么年轻、多么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啊。仿佛,它的欣欣向荣,它建设的如火如荼,暗合了我内心的律动,我多么需要这样一块地方让我的教学之花更绚丽地绽放啊。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它。 1992年,我毅然离开我教学生涯曾停泊蓄积的码头,怀揣着与人合著的《小学数学专题研究》,只身南下深圳,找到了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永林老师。陈老师看了我的资料后说:欢迎你投身深圳的教育事业,只是……原来,我当时的户口在内地县里,按规定是不能调进深圳的。尽管如此,却丝毫未能阻止住我安身深圳的心。
    在陈永林老师的推荐下,我来到广东省一级学校深圳市园岭小学去任教,当时的校长黄春生非常欣赏和重视,为我的调动四处奔走,终于,我作为特殊人才调进了深圳。这件事在我心里产生了莫大的鞭策与激励,我在由衷感谢深圳博大包容胸怀的同时,更加感谢黄校长对知遇之恩,也只能加倍努力地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来报答。
    刚来的时候,不仅体会到了地域上的差别,更感到在知识、文化、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记得当时深圳教学已开始引进现代技术教育理念,面对这样一块新鲜的垦荒地带,当时连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的我,又一次感到了自己知识上的欠缺,没有任何捷径,只有努力学习,既然选择了三尺讲台,选择了这个时代前沿的城市,就不能滞后,否则你就不能开好带学生领略学习风景的火车头,不能赶上这个年轻城市快捷的步伐。我每天晚上都会留在办公室几小时,潜心学习电脑知识。终于,我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基本操作,并开始学习课件制作。我知道,我已经逐步融入深圳,试图成为这个城市里活跃的一员了。

六、出征全国
   
    机会可遇不可求呀!我永远都会记得命运给我的第一次大的机会。通过我的努力,我牢牢地抓住了它。我取得了成功。1994年,我作为福田区的代表参加深圳市比赛,从抽签到上课只有六天时间。那时恰巧我的母亲从老家来看我,我只能“很”下心来让她一人在家守着,而待我上完课,她已回老家了。当然她等到的是我荣获市级比赛第一名的荣誉证书。紧接着,我又代表深圳市参加全国的比赛。这是全国第一次小学数学计划单列城市课堂教学比赛,竞争异常激烈,对手实力都很强。在那段时间里,我每天几乎是整晚呆在办公室,不断调整教案:兴趣的激发、氛围的形成、重难点的突破、引导的策略,乃至导入语、过渡语和结束语,每写一次都有不同,每一次都有进步,每一次都更趋向完善,真正经历了一个不断思考、琢磨、推敲、试讲又否定的过程。仿佛每时每刻都沉浸其中,在深夜骑单车回家的路上,因脑子里一直在思考教学方案,竞撞在小区停车的护栏上,几位好心的值勤保安扶起我时,都笑了,最后还是他们把我送回了家。竭诚尽智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第一名。课上完,一千多人的礼堂里响起了持久的雷鸣般的掌声。专业委员会的李润泉同志在发言中说:不用再评了,掌声已说明了等级,一般领导的讲话完后,掌声是礼节性的,而黄爱华上完课后的掌声是在场同志们由衷的、发自肺腑的热烈的鼓掌。当时,我的课在青岛被当地各大媒体形容为:刮起了深圳旋风。应该说就从这次开始吧,我的教学得到同行们的认同,我探索的脚步迈出了深圳、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10:42:19 | 只看该作者
七、与思考结伴
    这些年里,我为创设出一节节精彩的课堂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多的。
    教学是门艺术,但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学生只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里,不断地积累和丰富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更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经验世界。在生活里,我像猎人似的,随时随地捕捉、琢磨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转换成教学之能并将之巧妙地应用起来。
    (一)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在解决的手段中,数学无疑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果,学生的学习内容,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在熟悉的环境里认知、体验、发展,那么,就能一步一步地“长大成人”,迈向成功。
    在“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节课里,我紧紧抓住中国足球队历史上首次进军决赛阶段比赛,全国上下男女同庆、妇孺皆欢的有利契机,将为中国足球欢呼的热情,自然而然地转移到数学课堂上来,将枯燥乏味的内容,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极具人情味的“五环旗下”的主题。这样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一节课里,将学生非常熟悉的本地特产或引以自豪的人和事,作为学习的内容,学生一听肯定是马上就喜出望外,不得了呀!不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学生一定在想这老师够大胆的),竟然把我们家乡的特产或我们家乡的人或事当成了教学内容,这可是免费宣传我们家乡的大好机会,那么这节课我们一定好好努力,为我们的家乡也尽一份力吧。接下来的一切,既有了强烈的心动,又有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年、月、日”一节课里,我设计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子明年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奶奶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生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但出现奶奶过得生日数比孙子的少却是极其罕见的(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听都没有听过的)。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急于揭开谜底的迫切心情,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自觉自愿地展开了讨论与探索,得到了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
    在“游深圳野生动物园”一课里,按照我们传统教学的说法不外乎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外乎是老师出几道题,教给学生计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而已。但这一节课,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熟悉的环境之中,按照他们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设想,为这些设想寻找有力的证据。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摈弃了那种“除了计算还是计算”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心情愉悦之中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不仅学会了计算,更重要的是初步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公民都应有的“经济头脑”的雏型,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教师从生活中选择教学内容,我个人体验到: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强胜的思考力是不行的。
    (二)有趣的情境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问题情境创设的好,就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在每节课的设计中,最让我花时间来思考的是如何创设好一个有趣的情境。这让我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寻找灵感。春节联欢晚会,我不仅看节目,还琢磨它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像赵本山这样的小品放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掀起高潮最好,如果这种结构安排放到我的课上来是什么效果……
受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启发,我在上《24时记时法》时,我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在上面写上“昨天”、“今天”、“明天”,然后说,如果用这条直线表示时间的话,昨天和今天之间有一个分界的点,今天和明天之间也有一个分界的点,这个点用你学过的记时法表示是几点呢?新颖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有的说是0点,有的说是24点,还有的说是夜里的12点,还有的说是今天的0点就是昨天的24点;今天的24点就是明天的0点……
在“圆的认识”一课,我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小猴子坐方形和椭圆形车轮的小车颠簸起伏的画面,乐得学生哈哈大笑;在“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课的结尾,我别出心裁设计了“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要求学号数能被2、3……整除的学生依次出教室,全场的学生都要说出谁是谁的倍数。当最后剩下学号是质数的同学时,我便问:“老师出一个什么数时,我们都可以离开教室?”学生们大声回答:“1!”……在一次全国的公开课上,当课上到这里,全场800多名教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读出含有百分数的句子:(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2)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2%。(3)人脑的重量约是人体重量2%—3%。然后引伸出新的问题:(1)把第一句和第二句联系起来看,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想到很多问题,其中有两位学生想到:我国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如果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占世界的15%,甚至更少,我们的生活水平会更好。(2)人脑的重量约是人体重量的2%—3%,人体除大脑以外的重量占人体的百分之几?这个2%—3%重不重要呢?立即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
    在“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里,我精心设置了“绍兴黄酒”与“足球比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让知识发生于经验世界之内,营造了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
     在“循环小数”一课里,用人尽皆知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谣,作为本课的“开场白”,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听故事、讲故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之中,初步感知了“无限”、“不断”、“重复”等概念中重点词的含义,起到了分散化解教学难点的作用。
    在“约数和倍数”一课里,我带领学生高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一首歌,引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生活中的事例作铺垫,在“张阿姨是王小倩的妈妈,王小倩是张阿姨的女儿;王小倩是张阿姨的女儿,张阿姨就一定是王小倩的妈妈”胜似绕口令的欢笑声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相互依存关系”,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在“小数的性质”一课里,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1”,接着向学生提问:这三个1相等吗?学生回答相等后老师用等于号连接起来。接着,教师在第二个1后面写上一个0,成为10;在第三个1的后面写上两个0,成为100,再问学生:现在这三个数相等吗?(学生回答: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课进行到这里,我们是否已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一股强劲的学习热情即将“喷发”出来,一番积极探索、主动发展的场面就要在我们的眼前“上演”了呢!
    (三)自主地探索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我始终在想如何把学习数学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呢。
    听过我的课的人都会发现,我的每节课中都有大量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如“游深圳野生动物园”里设计了“价格计算单”,“三角形的高”里设计了“看谁先摘到花”,“给老师出谋划策”里设计了“装修方案”,在“长方形、正方形”里设计了“涂色、对折”,在“一个数除以分数”里设计了“必须将手中的纸条对几折之后,才能用手中的尺子一次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等操作的内容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其次,我总是在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上下功夫。我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两位数与11相乘的速算法”,一开始让学生给老师出题,学生发现老师竟然“对答如流”。这时学生不免疑窦丛生问:要么就是老师把结果都背下来了,要么就是一定有什么秘密。学生通过讨论一致认为:老师不可能把那么多的结果都记下来,老师肯定有“窍门”,只不过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而已。在发现了“两位数与11相乘”一定有“窍门”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师生的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步步为营,最后觅得了“真经”——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小组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在“多位数加减法”一课里,我将学生按照“组内质异、组间质同”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研究报告,里面有研究对象、估算、计算结果等,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再填写,之后组内的四个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做法,针对组内每位成员的情况进行评价,最后将在小组内形成的最能代表本组水平的结论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一个人吃一个苹果,最后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苹果;但一个人说一种思考的方法,你将会得到更多的方法。这就是合作交流的魅力所在。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
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一课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得出了“无盖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五种解法。每一种解法都有其合理的依据,只是思维的角度不同而已,其实很难就某一种解法得出好与不好的结论来。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不同的解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解法罢了。这也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数学学习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激荡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实践延伸
    当课堂教学活动告一段落、行将结束之际,而学习活动却并未“就此打住”,也不该只是练练习题,做做作业就 “草草收场”,乏味的结尾有着曲终人散的清冷。为了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持续探究的态势,我总是在此时浓墨重彩地添上一笔。
    如在学习完“奇数和偶数”之后,向学生提出“x是奇数还是偶数?”。在学习完“约数与倍数”后,我面对全班同学,从容地说:“同学们,快要下课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离课堂’,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数是卡片上的数的倍数,你就可以走出教室了。走的时候,必须先走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话,再走出教室。你说的这一句话,可以是‘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或‘几能被几整除’,其中的任意一句。”新颖有趣的游戏,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效果,还进行了纠正错误和个别指导,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举多得,这比简单地布置一些习题或作业,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在学习完“统计图”后,让学生调查:第一,个人喜好方面的问题。如,喜爱的玩具、小动物、花草;爱吃的水果、蔬菜;最受喜欢的电视节目、卡通人物;喜爱的运动、球类;爱喝的饮料;班上参加各类兴趣小组的人数。第二,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如,奥动会各国取得的金牌数;濒临灭绝的物种及数量;比较熟悉的一些动物的奔跑速度等。第三,研究专题。如不同地段对商店营业额的影响等。这样的课外作业,蕴含了鲜活的内容,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踏上了“做数学”之途。
我就是这样,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做“数学试验”,亲身体会如何解决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开放小教室,做活大课堂。我始终在课堂的“新”、“趣”、“实”、“活”上下苦功。我力求教学设计的新颖独特,教学风格的与众不同。我还曾用音乐课上的“节奏练习”,用体育课上的“踏步走”,来教学生难以掌握的数学概念。给学生讲“猴王分饼”的故事来教学重要的分数性质,用学生的学号数练习区分质数和合数。我还和学生谈“亚运会”,说“党的生日”,让孩子们“跳一跳,摘果子”,把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愉快教学融会贯通,不断把学生带入新的境界。我要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数学并不抽象和枯燥,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学。孩子们要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而我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适宜的点拨者、亲切的慰藉者、无私的协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
    思考,让我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正是思考,让我的课堂呈现出别样的风采;还是思考,引领着我的人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的思考不是某个时间的聚集,而现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朋友时常会惊奇:你是个时时处在工作状态的人。我说,不是,如果那样会让自己的神经绷得太紧了。在我的生活里,思考并不是种负担,它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随时随地自然发生的事。

八、师友无间
   
    亲其师,信其道。我永远都会记得我经历中的老师们给予我的亲近,与他们快乐、平等、宽松的交往,使我的终生受益。而今,我也面对张张幼嫩的面孔了。在新时代下,他们比过去年代的孩子更加富有主见,个性更加张扬。我怎样才能做到令他们喜欢,与他们达到就象当初我和我的老师们间那种其乐融融的状态呢。
    学生由于在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中的“差参不齐”。课堂上有时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真是“牛头不对马嘴”的,有的学生缺乏自己的见解,习惯于“随声附和”,有的学生总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使教学活动暂时处于“断路”——这些仿佛都是教学中教师碰到的最为棘手的,感觉最为 “尴尬”的事情,作为教师的我,是把这些学生狠狠地批评一通,还是视而不见地把大手一挥,来个军令如山倒式的“请你坐下”,如此了事?我非常明显地看到,这都不是“上策”,都会极大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严重的是可能有的学生就会从此“一蹶不振”,走上与发展相背离的“不归路”。
    我在尊重学生的问题上,做到了两个字:“和”与“平”。“和”指的是“和谐融洽的气氛”,“平”指的是“地位平等的交往”。我所把持的是,教学的过程教师不应该是一位“独裁者”与“特权者”,应该是一位致力于帮助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良师益友”。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表扬与鼓励、蹲下身子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合作,摸摸学生的头,为他们竖起大拇指;我常真诚地送给学生“再想想看,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一定行”、“你的想法真得太伟大了,坚持下去前程似锦”等许多沁人心脾的话语。课外,我也会跟他们谈谈心,讲些有趣的问题。我知道在学生的眼里,有一段时间我是他们的大哥哥,到现在,包括在网上,我真诚地回复各地的学生的邮件,我大抵就是个他们还比较喜欢的、比较亲切又很幽默的叔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10:42:57 | 只看该作者
九、与计算机亲密对话

    在众人的眼里,当初离乡背井闯荡深圳,我是个勇者。然而,我真正体验勇者精神的,是我在教学改革的路上,那段难忘的岁月。
    初到深圳工作期间,我从数学教师到教导主任再到担任副校长。当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深圳掀起波澜时,我敏锐地感觉到,现代教育技术不再是浪漫的田园牧歌,它正以明快的节奏走进每一位现代人的生活,不能再以过去的手段来让现在的孩子去做未来的事情。于是我带领学校骨干教师在学校开展“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的实验。扎根实验就如一头扎入无边的大海。多少资料、报告,要分析、比较、书写,多少个日日夜夜啊。我们最早编制、开发的《鹏博士》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特区一炮打响,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后来,这套《鹏博士》教学软件在全国引发了一场现代教育技术的新的革命。这是怎样的进取、创新、探索、开拓呢。完全凭着执著、韧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
    后来,我又清晰地看到,网络化学习将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为了真正实现形式丰富的交流,提供数学多媒体教学与虚拟现实之间的衔接、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与协作学习,2001年,我带头开通了一个专为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者量身定做的网站——“华博士小学数学热线(www.mm6.com.cn)”。
    在这里,我和老师们交流体会、取长补短;争论教学难点,与名师对话,及时解决问题;分享精品教学案例,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和技巧。而且它还搭建了师生网上交流咨询的平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我要通过“华博士” 开展一系列创造性的研究工作,真正让教师和孩子们在此获取更多的信息。
    我的讲台已超越时空,得以延伸。这是我最为自豪的事,这不更是一个勇者的幸福吗。

十、一个笔耕者

    我是个不能忍受平庸,可以忍受甚至享受寂寞的人。我喜欢那种一人坐定,全世界都变得沉寂而缥缈,思绪也开始一点一点翩翩飞落的感觉。长期笔耕不辍,使我尝试到了写作的兴味。我知道写东西是一种促进思考的最佳方式。我的头脑,在那样的夜色里,总能处在一种清晰透彻的状态,让我总能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上去看问题,思考事情。多年来我挑灯夜战,在国家级和十多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写少儿读物、教学参考用书和教学研究专著两百多万字。在深圳,我从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到一位省一级学校的副校长,以至而今从事教研工作,我从未停止过手中的笔。讲台之外,我总是去反思自己或他人在课堂上的所得所失;去总结今天和昨天的课堂,去思考将来的努力方向,结合生动的课例,去深刻地剖析。为自己也为喜欢数学教育的朋友留下一点值得咀嚼的东西。1997年,我出版了第一本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个人专著《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2003年,结合我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对许多课改课例的尝试,在《人民教育》杂志社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又推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流派·中青年专辑《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此书在老师们中引起强烈反响,一再地加印。我的《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信息载体,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一文获得广东省首届中小学计算机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等等。
    我的个人专著,得到了大家的厚爱,有些老师甚至来信说把它当作案头的“活字典”,数学教学的“掌中宝”。这让我深受鼓舞,也更加充满信心地继续去做一个作者。

十一、享受数字

    深圳以它特有的胸怀为我搭建了多姿多彩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全方位地呈现了属于我的数字世界的精彩。我感到我是为它们而生的,我的生命因它们活得极具意义和价值。
    一次次的公开课,一次次吸引了听者的目光。《河北教育》用了两年的时间,连续刊登了我的60篇《课堂教学艺术例说》。我应邀出席全国各地举行的教学艺术和课程改革等研讨活动,所作的专题讲座,场场爆满。几年来,我的足迹遍及江苏、湖北、安徽、福建、海南、四川、上海等二十多个省份,举办讲座60 多场,公开课达400多节,近十万人跟我分享了数学教学的乐趣。
    老师们说:“听黄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听黄老师的课,确实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学生们说:“我们最爱上黄老师的课。”
    恩师邱学华鼓励我:课堂趣、活、实,路子是对的。
    还有专家评价我的课说:课堂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陶醉。课堂过程不是预设生成,而是互动生成,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听了我的课后评价说:“师生精彩”、“新课程倡导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体现到位”、“特级教师实至名归”。
    在教学收益上,我的新教法、新思路、新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做到了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所教过的毕业班,参加统考,平均分、优秀率高,合格率为100%,培养尖子生范围之广,参加全国性的数学竞赛奖项之高、获奖人数之多,也都是超乎寻常的。
    在鲜花和掌声中,我面对热爱自己的学生,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是的,我生命的激情都在孩子们身上,都在课堂上,我的每一个手势,每一副笑容,每一句表扬的话,每一道信任的目光都期待孩子们的情感回应;我的每一节课都是我和孩子们的情感之旅,我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在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里。

十二、妻儿与我

    初来深圳,我是学校唯一有家却一日三餐吃食堂的人。家住得并不远,我却不与妻儿共餐。因为我的单身公寓内没有一张属于我的平静的书桌,我迷恋办公室的书桌,确认那是我安身立命、可以朝夕与共的地方。没有了它,我就没有了一切,我就没有了魂。所以我把我自己留给了办公室,把整个人整颗心交给了校园的深夜。我时常在茫茫的夜色里,一句句练习课上要启发、点拨、解惑的每一句话,似一个在夜里喃喃自语的疯子。我会反复推敲这一句话的用词,做到妥贴才罢休。在深圳中学的超常班开始招生的日子里,我主动承担起辅导的任务,除了平时的教学外,周末也是坚持和学生们在一起讲技巧,教方法,点路子,让学生们拿到解题的“金匙钥”。我跟学生泡在一起的时光似乎短暂又漫长。我自己都分不清是忘了还是无暇顾及我的家人。到深圳四年的时间里,我竟没有利用一点时间陪他们出去玩一次。儿子那时还很小,经常会嚷着爸爸上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带我去公园阿。我非常感谢的是我美丽的妻总是把儿子哄得很乖,对我的忙碌总是理解又理解,没有任何怨言。学音乐的她还常在我的创作过程中给我很多启发,经常是我作品的第一个读者。曾经有人说过,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个伟大的女人,我的成就还远远不够,但细想我的妻,我觉得她已是万分的不易。
    而这几年,儿子大了。回家搂搂儿子,与儿子聊天是我空闲里不可或缺的开心事。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和发明家,他的奇思妙语令我无比惊喜,让我读到了未受污染的人类心智的原本。这些年来,我和儿子谈着谈着就会自然进入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去,就能进入到一种状态,也许他冥顽时早就感觉那是他父亲这辈子最钟爱的事业。渐渐地,他能站在我的角度来思考,为我出谋划策,跟我一起探讨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甚至为我动手准备教具了。在他身上,每每会让我获得很多灵感。似乎他也成了我的教学伙伴。
    我感谢上帝对我的垂青,给了我这样一个温暖的小家,他们母子成为我生命的港湾,随时让我栖息停泊,又再度促我扬帆远航。

十三、痴迷讲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知名度的扩大,一些大大小小的光环套在了我头上。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深圳市鹏城青年功勋奖章获得者、广东省特级教师……我体验到了一个奋斗者的骄傲。在深圳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城市里,朋友们常会笑问我:这些荣誉给你带来多少实惠,你著书立说一千字多少稿费?我回答:一千字25元。上帝,你几十万字要付出多少心血?换来多少钱呢?以你的聪明才智如果转行的话,你知道可以给你带来多少财富吗?我的朋友们给我勾勒起了“宏伟蓝图”,并极其认真地为我展望我在特区“下海”的种种收获——一个人年轻时,外在因素对他的生活信念和生活道路会发生较大影响,而在我的这个年纪,它们已经大大减弱了。教坛的磨砺,让我已经牢固地确立了一种做人原则,我已经更多地看重精神性成就远超过外在的社会性成功。我的世界在哪儿呢,我的才能,我的尊严,我的荣耀,我的价值在哪儿呢,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在我的教学田地里。在这个天地里我尽情的发挥,去尝试登峰造极,是这平凡的工作带给我内心万分的镇定从容,十二分的饱满。这是件非常愉悦,非常享受的事情。内心的情感因为热爱而热烈。我怎么可能动摇呢?那些课堂上孩子们殷殷渴求的目光,那些书本上神奇的阿拉伯数字,都已深深地镌刻在我心里,任何东西都洗刷不去,它们是我生命里最痴迷的东西,它们构成我内在的重大的精神财富,让我过上一种舒适的、惬意的生活,让我获得了生命中一种由衷的快乐。这不是可以轻易拿金钱衡量的。
    所谓“一朝闻道,终身不移”,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潜心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努力追求,永不停息。

十四、做个有魅力的人

    课堂教学中设计的精妙、指导的精巧、用词的精辟、教师语言的风趣幽默,语气上的抑扬顿挫,灵活的教学机智等让一节课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地把人吸引住。一个有吸引力的教师何尝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家,一个充满魅力的人呢。爱琢磨的我总是想着镜中这个先前有点缅腆的男子,除开课堂本身的设计之外,在自己的个人表现力方面究竟怎样展现出一些魅力呢。语言是最直接的名片。记得那时在读师范的时候,学校老师就让我们苦练普通话和书法,课前五分钟即兴讲话,锻炼人前从容说话的胆量与口才。又组织同学们参加演讲比赛。音乐课上老师耐心教我们发声方法,找到共鸣腔,练习优美地不费力地发声。我记得我还是班里的宣传委员,每周三组织同学们声情并茂地唱歌。回想起来,原来老师是良苦用心,如此种种细节,为的是让我们能拥有一个教师最扎实的基本功。我的男中音大概就是在那时训练出来的。我的一手好的粉笔字也得到较大的长进。工作实践中发现,教师的语言功夫的确是相当重要的。相声、小品演员的语言常常强烈地刺激我欢笑的细胞,话剧演员的语言又常常把我带入故事的情境,他们良好的语言表现能力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在反复模仿练习中找到了一种优美而文雅的与人与学生交谈的技巧。渐渐把准确贴切、生动活泼、极富幽默感的语言用在课堂上,让设计与表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课堂上教师的部分做到极富吸引力,如诗如画般地呈现在课堂上,感染学生。事实上,技巧还需内涵支撑的。生活里,我觉得自己是个亦静亦动的人,性情上也是个乐观、向上、有着积极心态的人。我广泛涉猎各个层面,听音乐,打球,玩游戏,读书等,宽广的视野与活动空间在某种程度上说,丰富我生活的同时,也极好地滋养了我的心灵。常听人说,我的教学语言是轻松的、诙谐幽默的。我知道,这跟人的心态,性情有关。也有人直白,你是个有魅力的人。我想说的是,就像琢磨我的课堂一样,为了完美课堂,我在长期地修炼我的心,一个有魅力的教师,那是我努力的方向。

十五、走在路上

    荣誉永远是过去式。一个人,在爬山的途中已经看到些许风光,但如果停滞,那就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峰顶最美丽的景致。已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有这种心理近视。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倾向,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未来,我想要的是什么呢。在博大的网络世界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多的数学老师们,以及在灯下奋力汲取知识的孩子们,他们还挤拥着、投着期盼的目光为我守候,等待着我与他们一道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他们答疑解惑;小学课本中涉及到的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各色精彩的教学案例在我这儿还只尝试探索了一部分;在新的时期里,孩子们的思维、所经历的生活每一天都在变化、在跳跃,课堂教学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如何做到不断更新,依然是摆在我面前最深邃最需思考的课题……课堂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驾驭自如得益的就是不断创造。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激活创造力,艺术之泉才不至于枯竭,才会源远源流长啊。时间是个贼,一不留神它就偷走了年华。在人有限的生命里,我比从前越发地加快步履了,我像先贤那样挤时间读书、学习、钻研、琢磨;我仍携带教具去异地交流,下一站永远会在不远处等着我。我相信,探索是幸福的,创造者是幸运的。既已选定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就必定欲罢不能,乐此不疲。这是在路上行走的感觉。充满自信与定力的感觉。永远年轻、神清气爽、意气风发的感觉。我万分庆幸自己走上了这条合乎我天性的道路。
    人群中闪现一个相当风趣、富有干劲、生气,每个毛孔都散发出活力的人,我看到,那就是我,和从前别无二致,多了的,是步履的更加稳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01:46 , Processed in 0.08615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