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晗峰:回忆我的父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1:5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忆我的父亲
                           
                     孝南区实验中学  吴晗峰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已有一月有余了。如今已物是人非,只能睹物思人。几十年的父子历程,仿佛尘封已久的纪录片,沧桑影像历历在目。
    我的父亲吴松清于一九四三年七月初二出生于孝昌县邹岗镇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和祖父一样,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因为他是祖父母最终盼望的独儿子,所以,家里能让父亲读完了高小。16岁那年,他被祖父送到邹岗木器厂学木工手艺。尽管他中等身材,其时也显瘦小单薄,但他对木工手艺比较感兴趣,所以也就勤奋好学。他花了三年的时间学完了“方活”(做柜子一类的方形家具),又接着花了三年学“圆活”(做木水桶和木脚盆一类的圆形家具)。父亲学成出师后,不久便成了远近比较有名的木工师傅了。
    在我一岁半那年,我和孪生哥哥同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哥哥是急性的,当时在邹岗镇医院就离开了人世。母亲将哥哥抱回家进行安葬。这在父母心里是多么惨痛的一件事情啊!父亲忍着失子之痛,请了二个工友,连夜用摇篮抬着我,步行四十多公里,将我送到孝感县专署医院(现在的孝感市中心医院)进行急救。经过长时间的医疗救治,我最终保住了性命,并能健康地活到现在。
    父亲忠厚善良,为人实在,思想觉悟比较高。六十年代末,他在一次给供销社(那个年代销售商品的店铺)修整屋架时,在屋架和土墙交接处的空隙里,发现了一捆钱,大约有几百元,有的钱还被老鼠啃缺了,父亲想必是老鼠拖到这里来的。当时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场,没有任何人知道。这几百元在当时相当于父亲几年的工资啊!在金钱面前,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父亲没有动心,而是将这几百元钱交还给了供销社。此事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自此以后,凡是涉及到财经重地的维修,单位都是安排我父亲一个人去做,不要其他的任何人参加。
    我从小学起,就跟随父亲在邹岗和芦管两地辗转读书。跟着父亲读书的那几年,他还教我做饭,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会做饭了;他也培养我的胆量,到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哪怕是我一个人睡在木器厂里白棺材(没刷黑油漆)或黑棺材(刷了黑油漆)的旁边也不怕,还能在腊月三十的凌晨经过坟地走夜路回家吃年饭呢。
    在我读初二时,父亲就把邹岗木器厂芦管分厂承包了,我也就在芦管中学读完了初中。
    那段时间,每次放学回家,饭还没熟的时候,我就帮父亲做木工活。有次我觉得累了不想学这个,父亲就对我说:“凡事学着,宁可不用。”我明白父亲的意思:凡是好的技能或手艺,能够学的尽量都学着,哪怕学着现在用不着,说不定今后什么时候能有用的,到时也不用求别人啊!我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了,就跟着父亲学会了刨木、打眼、拉大锯;也学会了雕花、填色、画图案。那几年,木工活的基本技能我都学到手了,还学着做一些简单的小用具呢!而且,由于长期的锯、刨、打、砍,我的身体也锻炼得很好,肱二头肌和胸肌蛮发达的,臂力也不错,身体还极少生病呢。
    就因为父亲的那句话影响着我,后来我也学会了不少的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小事,我就基本不求人的,能够随时处理。这都得益于父亲对我的教导,我深刻的体会到父亲的那句话是多么的有用啊!
    父亲很是疼爱我,他尽量满足我的愿望。记得初三那年,我非常羡慕别人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父亲知道我的心思后,很着急。因为我家兄弟姐妹六个,是大家人口,所以家庭条件一直较差,是买不起一辆新自行车的。于是,父亲就到镇上买来“五羊牌”、“飞鸽牌”、“凤凰牌”等自行车的零部件,利用课余时间,用他的巧手在家里组装了一辆“联合牌”自行车。我如获至宝,骑着这辆特制的自行车,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啊,有事没事就想骑骑,哪怕是“屁远一点”的路程也骑着呢!我是发自内心的感谢父亲用能干的双手,圆了我的“飞车”梦想。
    八十年代中期,我好奇地把父亲曾经读过的那些书翻出来看看。印象比较深的有《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我还饶有兴趣的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论持久战》等文章。其次是记得有学算盘方面的书,还有一把老式算盘,我便学着用算盘书上的图示从1加到99,反复练习多次,直到珠算加法很熟练了呢。印象最深的要数学校发给他的印刷装订本了。内容是关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的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和作品鉴赏。是用薄纸单面印刷,然后对折进行装订的。这些装订本我非常喜欢,也引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后来,我读初三的时候,由于没钱买学习资料,就把同学的化学资料借来,然后将这些装订本从中缝裁开,把资料上的化学题目抄在没有印刷的另一面,每抄一题,就空一块,等赶着把所有的题目抄完了,就急忙把资料还给别人,随后再跟着学习进度做这些题目。非常遗憾的是,父亲的这些保存了多年的书籍和我抄有化学题目的印刷装订本在几次清理中,不知不觉地丢失了,但至今仍然是我最为美好的少年记忆。
    父亲也很注重培养我多方面的能力。为了我学会写毛笔字,在我大约十岁的时候,他就要我过年学着写对联。我当时拿着毛笔,颤颤巍巍的。开始是写自家的对联,后来就帮忙邻家写,再后来我读师范时专门练过毛笔字,就这样坚持着写对联有30多年了。其中有近10年的腊月份在孝感城区南门一带写对联卖以贴补家用。这些都得益于父亲在我小的时候鼓励我写毛笔字的良好心愿啊!   
    八十年代末,由于生意不景气,父亲承包的木器厂关门没做了,人到中年的他回到了家里,开始了清苦而艰难的农夫生活。
    由于此前,父亲从没有接触过农活,又是家里的主劳力,所以,他不得不拿着他亲手做的农具从头学做农活。不出几年功夫,他学会了扯秧、栽秧和捆谷,也学会了犁田、耙田和平田,俨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种身份的转型、工作的变换,对于当时的父亲来说,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也克服了多大的困难啊!
    父亲一生在穿的方面非常节俭,几乎没穿过像样一点的衣服。年轻的时候,穿的大都是我大姑妈手工做的粗布棉衣。到了晚年,穿的大多是旧衣服,很少买也很少穿新的衣服。只是偶尔买件新衣服,在过年的时候穿着喜庆和吉利。而平时的时候,兄弟姐妹给他买了新衣服,他也总是埋怨后人瞎花钱,也舍不得穿。
    由于年轻时做手艺的原因,父亲喜欢抽烟、喝酒和喝茶,是一位典型的“三剑客”。从我记事起,我就无数次的跟他跑腿去买烟。什么“大公鸡”、“圆球”、“游泳”和“大前门”等等,都是一些低档次的香烟。等父亲把烟抽完了,我就拿烟纸盒来折“纸翻”在地上拍。后来长大了一点,就把香烟纸盒订起来,做作业的时候用来打草稿呢。
    对于喝酒来说,他近乎是个“酒麻木”。他说他不喜欢喝卖的瓶装酒。也许是因为节约怕花钱吧,过年时亲戚送的瓶装酒总是留着,说是让我们去拜年的时候送人,他就只喝他所说的“粮食酒”。所以,他经常用板车拖几袋子谷到附近的酿酒厂去换酒。为了喝上头槽的好酒,他不惜起早或苦等,硬是要亲眼看见头槽的酒流进酒壶他才放心。他只要有酒喝,不吃饭也可以的。哪怕只是一瓶酱豆、一盘臭豆腐,或者一碗咸菜、一碟花生米都行。为了解决下酒菜,他时常到“食品厂”(当时专门杀猪卖肉的地方)弄回别人半卖半送的猪心肺,用开水煮一下,然后搞点辣椒炒着;也常常从“抱鸡库”(当时专门孵小鸡的库房)拿回“损鸡娃”(没有孵化成功的小鸡)弄干净,用佐料和辣椒炒着。小时候的我也常常抢着吃父亲的这些自制的下酒菜,我和父亲一样吃得心里美滋滋的,到现在还时常回味着。
    至于父亲喝茶,自然也是一些低档茶叶,只希望喝的水能变一下颜色。有时候我给他买好一点的茶叶,他也是不怎么舍得喝,说是过年要待客。
    因为我不抽烟、也不喝酒,所以,一向反对父亲抽烟、喝酒。有时我因待人接物手里有烟,也不愿意发给父亲一支。过年吃团年饭时,跟父亲坐在一起,也不陪他喝二口酒。到了晚年,由于身体的原因,在我们几个子女的再三劝说下,他才艰难的戒掉了烟酒和辛辣。现在想来,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也不知道那些时候我做的那些事对不对,也有些许的后悔啊!
    除了这些喜好外,晚年的父亲也喜欢听戏。为了让他好打发时间,我买了一个视频点唱机。他特别爱惜,生怕别人弄坏了。一有空闲,就拿着它听楚剧,他喜欢听《四下河南》、《三世仇》等戏。前不久下葬的时候,这个点唱机也随同他老人家的骨灰一起放进了墓穴。我们这样做,是希望父亲在九泉之下不感到寂寞。
    晚年的父亲得了心脏病和严重的贫血。尽管经济困难,但我还是坚持想跟父亲进行彻底的检查。但由于多种原因,最终也没弄清楚父亲的贫血属于哪一种。医生的诊断结果是疑似白血病。对于这个结果,我们也无能为力。但现在看来,也不是这个病。不然,他也多活不了这么近二年的时间。
    几十年来,我与父亲很少言语,缺乏沟通和交流,也很少回老家去看他。有时回去坐在一起,三言两语之后,几乎没什么话可说,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但在一年多前,我在只有我和他两个人的情景下,平生第一次大胆的说了父亲,语气中带有不满、焦急和训导情绪。细数了父亲一生中的缺点和不足,特别是晚年生活的心态和有些做法,并强烈建议他凡事看淡一些,心胸放开一些。当时的父亲就像一个犯错的学生一样,一言不发,静静的听着我的肺腑之言。我也无从知道父亲当时的内心的感受。我只觉得应该给父亲一个劝告,为的是希望他能好好珍惜不多的晚年生活。
    父亲身在农村,自然有他的寄托和愿望,希望祖先能保佑我们平安顺遂,保佑家业兴旺发达。每年过年的时候,父亲就在家里堂屋烧香祭祖。记得小时候,年幼的我不懂事,也很任性,觉得烧香跪头是封建迷信,无论父母怎样说我,我都不会在堂屋跪头作揖的。现在想想,我那时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也让当时的父母操心怄气了。近几年,父亲为了传承这些礼教,他有意识地教我烧香祭祖,还说等他不在的时候,能熟练的完成这些祭事,不至于被村里人笑话。可惜,我那时没有往心里去,也没有认真学。如今父亲真的不在了,在即将到来的过年里,我只能行祭思亲,求他原谅了。
    父亲走的那天,是我最为悲痛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住在弟弟那里,那天上午,母亲打电话给我,说父亲感冒了,吃了感冒药,他想去孝昌县医院住院治疗。我便安排好了他去住院时的吃饭问题,也做好了在医院照顾他的准备。我当时以为父亲只是感冒了,不怎么要紧的,没怎么在意,就在家呆了半天,准备傍晚去父母那儿告知第二天送父亲住院的有关事宜。当我刚骑车到弟弟小区门口时,就突然接到前几分钟赶回家的弟弟的电话,说父亲不行了,可能已经走路了。当我一二分钟赶到父亲身边时,他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了呼吸。我连喊了几声,他都没有了反应,只是眼睛还睁着。我摸着他的手指已经冰凉,手臂还有余温,我就意识到父亲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走得是那么的匆匆、那么的突然,以至于在他离去的时候,他养育的六个子女没有一个能在他身边送终。正因为他的匆匆离去,所以,没有给子女半点拖累。虽然我没法知道父亲在弥留之际的心情和感受,但我痛惜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能跟任何一个子女说上一句话。他的死不瞑目,主要原因是我的婚姻、家庭和生活让他放心不下。而作为长子的我,在他离去的时候没能跟他见上一面,没能守护在他身边,没能听他说上一句遗言。这个哀痛是刻骨铭心的,让我感到愧疚一生。
    我愧对父亲。我没能在他病床前尽一天的孝道,没有跟他端一次茶、送一口水或喂一次药,没有为他擦一次身或洗一次脚,也没有因要照顾他而耽误一天的工作。回想这些,我倍感自己是一个不孝之人。我深深知道对他应尽的孝心和孝道已无法弥补,我也无法原谅我的疏忽与过失。我只能在内心深处,央求升入天堂的父亲能原谅我作为长子的不孝。
    如今,父亲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他的容颜只有在回忆中去搜寻,他的话语只能在脑海里去追忆。望着他的遗像,我们这对阴阳相隔的父子,依旧是保持着彼此的沉默。他的沉默,是对我无声的殷殷期盼,是对家人无言的依依不舍。而我的沉默,是对他深深的忏悔与愧疚,是对他无尽的感激与哀思。
    回想父亲的一生,是好学上进的一生,是老实厚道的一生;是历经艰辛的一生,也是勤俭节约的一生。他在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与母亲一道把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养大成人已实属不易。我们应该感谢父亲:感谢父亲给了我二次生命;感谢父亲教会了我很多生存技能;感谢父亲给了我人品上的榜样和意志上的磨练,也感谢父亲给了我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坚韧顽强的性格。父亲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使我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仍能淡定地面对;使我在家庭最困难的时候,仍能乐观地生活。
    父亲,你安心的瞑目吧!因为,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父亲,你放心的远行吧!因为,我们的家道会更加兴旺的!
    父亲,愿你在九泉能够含笑;父亲,愿你在地下得以安息!
         
                                        2015年10月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6:52 , Processed in 0.10690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