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历史教师魏勇:捍卫人生“一厘米主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5:1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历史教师魏勇:捍卫人生“一厘米主权”
2015年03月27日 作者:王仙仙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魏勇


  想看看魏勇的课堂究竟什么样吗?欢迎您扫描二维码,查看中国教育报刊社“好老师”微信推送的魏勇《洋务运动》课堂视频,并欢迎您添加“好老师”微信,查看更多魏勇相关文章!

  别人介绍魏勇时都说:“这是北京十一学校的历史特级教师。”但实际上现在的他已经非常不像一个中学教师。这不但表现在他不再教毕业班,他甚至连主修历史的文科班也不教。他爱历史,广读书,写起文章文笔老辣;另一面又摆得起龙门阵,打得了小麻将,还会玩玩四驱车。他有滋有味地过自己的生活,修自己的人生,至于带出了多少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那似乎都是副产品。

  如果你是看守柏林墙的士兵,你的任务是射击翻墙者,你能不能把枪口抬高一厘米呢?如果你是纳粹集中营的看守,你能不能拉长处决的周期,最后少处决一点人呢?生活固然艰难,但绝对没有选择的情况很少,大多数时候,人都拥有“一厘米主权”,是否使用它,是你的良知和思想在起作用——这是魏勇的观点。

  他总是试图让学生们明白:人生固然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但是否使用“一厘米主权”,仍然能使我们成为迥然不同的人。

  就如他自己的人生,就是坚决捍卫“一厘米主权”的过程。

  走夜路的人总想抬头

  脸上挂着笑,眼神却若有所思——这是魏勇惯常的表情,好像精神总要跳出肉身去遨游远方。在回答记者“你2008年来的北京,那时候感觉怎么样?”的问题时,他给出的答案是:“就像回到了精神上的故乡。”

  他语气平静地讲了一连串理由:他爱文化、政治,爱丰富的信息,爱随处可见的思想盛宴,而北京提供了这一切。尽管一直生活于川渝地带,但他内心里一直对北京有着亲切和归属感。2008年,他看到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写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义无反顾地决定进京。

  彼时,他已经在重庆教了7年书,成绩一流,深受学生喜爱,拥有特级教师头衔,又是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可算功成名就。可他依然选择了告别家人进京“北漂”。多年后他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作类比——初进监狱的人排斥、痛恨,然后是习惯,最后就离不开。这个比喻的潜台词是,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囚徒,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中摸爬滚打,活得很“拧巴”。

  他在朋友圈写:“去20多年前工作过的校园逛了逛,没有感动,只有羞愧。看到的是一个心机重重,总想在分数上超过别人的人,一个为蝇头小利而算计的卑微生命。”

  卑微、算计的感觉让他难受。他从小就向往有神圣感的生活,最大愿望是当兵。他在基层学校教书,靠五斗米养家糊口,这样的生活烟火气十足,却毫无“神圣”可言,所以他一直有一种游离感。

  他的朋友差不多都是那种不肯随波逐流的人。其中一位叫范美忠,也是教师,在汶川地震后写了一篇《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帖子,承认自己在地震发生时先于学生逃生。人们为他贴上“范跑跑”的标签,各种痛斥潮水般涌来,却很少有人去看他的原帖,看他如何剖白内心,反省作为一个人的脆弱和无力。

  魏勇和范美忠一样固执地要保持思想独立,但是与毕业于北大的范美忠比起来,他更懂得妥协。他在中国教育生态链的最低端生活多年,从不试图站在整个体制的对立面。像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他一面用智慧适应生活,所教班级成绩斐然,一面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一厘米主权”,坚持大量阅读,坚持思考和写作。

  他用心琢磨教学方法,帮学生梳理知识点,让他们把历史图景了然于胸。讲历史之余,他会给学生讲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还有其他很多他阅读体验中感到精彩的东西,“用思想点燃课堂”。他成功了,但是并没有陶醉,或者说短暂的陶醉后很快清醒,因为培养考试机器这件事,绝不能让他热血沸腾甘愿付出整个人生。

  就像一个走夜路的人,老老实实赶路之余,他总想抬头仰望一下星空。


站立如灯

  十一学校给了魏勇很大的自主权,他得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上课。受益于班级的安排,他可以毫不顾虑知识点,专心开讲历史这件事。他似乎找到了向往中的那种“自由呼吸的教育”。

  十一学校实行走班制。魏勇的历史教室墙边放着一排书架,摆着他从学校图书馆选来给学生们阅读的上百本书。里面既有古代经典,也有通俗一点的《一本书读懂民国》、《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有兼跨学界和民间的畅销读物《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也有冷门一点的《毛泽东与蒋介石》、《高岗传》等。

  魏勇说自己是一个“上岸”的人,应试教育的苦海游过来,终于拥有了一点空间。现在教书,他觉得最有价值的事就是启蒙年轻的心,“为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魏勇认为第一重要的是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思维的人。在一节时事课里,魏勇定下的主题是“批判性思维”。话题缘起新华社一位老编辑公开认错,说自己当初翻译了“美国西点军校学雷锋”一稿,那本是外电在愚人节开的玩笑,可是他却信以为真,还把稿件编进新闻教材,导致谬误流传至今。

  魏勇说他在20多年前第一次听说此事,就感觉不太可能。他从事实和逻辑、作者的立场、作者的背景和利益关系等角度,分析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学生们终于明白在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时期,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顶尖军校,学习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小战士的先进事迹,是何等荒谬可笑的事。

  他说,中国人没有求证的传统,只要一看大快我心,就广为传播。然而要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必须要有批判性的思维,要有一颗逻辑清晰、思维缜密的大脑,社会需要这样的公民。

  今天的魏勇,似乎已经做到了一个中学教师的极致。还能怎么做?方向是哪里?他显然不甘心这样止步不前。他依然在勤奋地阅读、写作,热切关注各种新闻,保持着随时学习的姿态。

  他非常看重自身修养,说不希望学生把“魏勇”和“魏老师”割裂开,“如果我想在学生心目中显得高大,那我就必须真的高大,而不仅仅是投影高大”。

  他保持着与20多岁时一样的求知欲,甚至率性。他在朋友圈里上传了一段视频,飘着冬雨的街头,一位白发长者高歌《you raise me up》,他的评语是:“无比高贵,浩然之气才是最有力量的美,才能让人流出纯正的眼泪。”

  如果把教书看作一个产业,实在是容易使人灰心:生产周期长,成本投入大,而收益不明显。要等到许多年后,那些“产品”,也就是接受了老师言传身教的学生,才可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并且这影响很可能隐而不显。

  或许最能安慰人心的想法就是,教书者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朝着自认为有价值的方向修行——顺便带出一些好学生。这是一种“功夫在诗外”的方法,当一个教师有足够的学识修养,他站立如灯,总可以给学生以帮助。

  看上去魏勇正在这样的路上奔跑。

  他依然专注,他说专注使人幸福,一个人如果专注于有创造性的事情,总会魅力四射。 (王仙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19:25 , Processed in 0.07840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