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正的图画书”从哪儿来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8:1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真正的图画书”从哪儿来


    选自安东尼·布朗《我喜欢书》
    丰子恺的画
    儿童是天生的超现实主义者。对儿童来说,一双腿有着无限的可能;袜子和鞋子只能算作最无趣的起点。
    创作《大猩猩》一书时,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创作图画书的真谛,即在任何场景中,文字与图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
     ——安东尼·布朗
    以前的概念认为,图画书就是给儿童看的,而我却是一个爱看图画书的大人。
    创作中遇到困难时,主角会告诉你接下来怎么办,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进入创作氛围,会形成神秘的空间。
    ——幾米
    ■本报记者 王珺
    不了解绘本的人,也许会认为那不过是哄小孩的“小孩书”——页码少,文字少,用图画讲述的故事简单易懂,翻几下就看完了。但真正读过一些优秀的绘本后,大多数小读者都会缠着大人“再讲一遍、再讲一遍”,而大读者更是从中感受到一种简单的丰富,纯真的深刻,并深深为之吸引。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如此描述这种神奇的阅读体验:“即使是小小的或薄薄的一本书,里面所包含的内容都极为深广。只要看过一次,它就会一直留在记忆中,如果被偶然想起,就会使人心神摇荡。”
    绘本也称图画书,一般是以图文合奏的形式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好的图画书,其图与文的关系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其所讲述的故事来源于儿童的经验、视角、想象。正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虞永平所说:“图画书里有一个丰富的世界,蕴含着充沛的情感。”
    11月9日、10日,来自英国、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图画书创作者、教育学者、出版社编辑欢聚南京,出席第三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暨第四届华文图画书论坛,探讨“藏”在图画书里的秘密——什么是真正的图画书?真正的图画书是如何打造的?我们离真正的图画书有多远?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心系儿童,精雕细琢:真正的图画书”。
    看过英国图画书大师安东尼·布朗的作品的人,都会对他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印象深刻,并深深地为他书中的隐喻着迷。11月9日,安东尼·布朗在图画书论坛的演讲中说,儿童才是天生的超现实主义者。
    什么是真正的图画书?
    事实上,论坛的主题已经给出了答案,“心系儿童,精雕细琢”,真正的图画书一定是为儿童、为艺术的。在这里,“儿童”是起点也是终点。
    谈及本届的得奖作品,台湾儿童文学评论家、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顾问柯倩华说,这些作品之所以获奖,是因为其“在‘儿童’与‘图画书’两者的专业概念上把握得较其他参赛作品优秀,既满足儿童的普遍性需求,又创造了图画书的艺术价值”。要有儿童的立场,要表达儿童的心理、情感和愿望——这种“儿童观点”是从第一届书奖评选开始就为评委共同认同的一个标准。
    丰子恺曾在文章《儿女》中写道:“近年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从他的漫画“儿童相”、“学生相”中,同样不难看出他对儿童的热爱与亲近。
    小时候,安东尼·布朗和哥哥迈克尔一直以为是他俩发明了“形状游戏”。所谓“形状游戏”,就是第一个人画一个很抽象的图形,第二个人要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将它画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后来他发现似乎所有的孩子都很喜欢这个游戏。当他成为一名画家后,更是深刻地意识到,从本质上说,这个游戏是关乎创造力的。“我们每画一幅画,每写一个故事,每创作一段音乐,都是在玩形状游戏。”他的意思是,儿童充满了创造力,真正的图画书,既是为了儿童,其实也来源于儿童。安东尼·布朗认为,好的图画书应该充满童趣,而不是一副说教的面孔,在这样的书里,孩子才有可能读出人物的表情和人物间的微妙关系,不仅听到书中的见解,还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近年来,随着图画书概念的普及推广,我们得以看到越来越多来自欧美、日本等地的经典图画书,但原创的优秀华文图画书却数量很少。
    陈范俪瀞女士时常看到孙儿女捧着儿童图画书埋首阅读,她很好奇:究竟是什么这样吸引他们?“当我参与了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和书伴我行(香港)基金会的义务工作后,才明白:原来优质的童书可以让孩子百看不厌,他们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学习。”其后,基金会的同事观察到大部分中文优质童书均是翻译本,翻译过程中无可避免遗失了部分原文的特色和神髓。因此,当陈一心家族基金会计划设立一个类似美国凯迪克奖的奖项鼓励华文原创童书的创作时,她便提出赞助这一奖项。征得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允许,2008年创立了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
    可以说,丰子恺图画书奖就是为寻找“真正的华文图画书”而设立的。
    真正的图画书是如何打造的?
    对于作为一种艺术门类而存在的图画书而言,仅有“儿童观点”还不够,还必须用"精雕细琢"的态度去追求艺术之美。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认为,图画书本来就是一种精品概念,要靠长久的生命力取胜。
    1999年,台湾绘本作家幾米因创作反映都市年轻人情感经历的《向左走,向右走》而开创了一种新的绘本形式,掀起了“读图”热潮。但就是这位作品风靡两岸三地的大名鼎鼎的绘本作家,无论是创作自己熟稔的成人绘本,还是为孩子画儿童图画书,仍然会“把自己折磨得很惨”。谈到新作《乖乖小恶魔》,他说这本书完成后自己进步很大。“画每一张草图的时候,我就进入了自我折磨的状态,要花很多时间调整它们(指小恶魔)的表情、动作、比例跟时空的关系。”
    他认为,创作就像健身,必须每天坚持,才能保持好的体形。“我尽量让自己每天都工作,都在画。就好像作家,写不出来也要坐在那里。”幾米说,创作一点也不浪漫,所以当他听到画家讲画画的故事,眼睛都会含泪。
    近几年,幾米与英国老牌儿童出版社Walker合作推出了《吃掉黑暗的怪兽》等三本图画书。每一本书都是编辑与他反复沟通、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建议,一本几十页的画稿修改了一年多才最终付梓。这样的合作经历使他大呼:“原来国外是这样做图画书的!”
    本届丰子恺图画书奖的首奖颁给了科普图画书《我看见一只鸟》,日本福音馆资深童书编辑唐亚明给出了这样的评审意见:书中的每一只鸟都画得那么真实细致,甚至连每根羽毛都一清二楚。作者用虚实对比的手法,把写实的部分和引导的部分区别开,而又统一在一起。作者力图把科普知识的书画得生动且有吸引力的努力值得赞赏,他对大自然的热爱跃然纸上。
    作者刘伯乐生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曾任台湾教育厅儿童读物出版部美术编辑,并从事插画工作。担任“中华儿童百科全书”美术编辑期间,有机会接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进入野鸟世界以后,更是将观察、记录大自然作为乐趣,孜孜不倦、不畏艰难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并用自己的画笔纤毫毕现地描摹所观察到的动物、景物。
    唐亚明说:“我想,作者如果没有长期观察野鸟和写生,没有对鸟类生态和森林的研究,是很难画出如此形象、如此具有国际水准的作品的。而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显眼的辛勤耕作,有时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这一点正是我欣赏这本书的关键所在。”
    “精雕细琢”,“N年磨一剑”,唯有在细节处经得起推敲,在逻辑上经得起追问,在艺术上经得起琢磨,才能抵抗时间。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才称得上“真正的图画书”。
    我们离真正的图画书有多远?
    11月9日是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音乐、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的诞辰纪念日,在这一天为第三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获奖者颁奖颇有深意。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顾问柯倩华认为,虽然丰子恺没有创作过现代形式的图画书,但是他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对文学与绘画的理念,使他足以作为彰显现代华文儿童图画书精神的代表人物。
    第三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从送选的227件华文原创作品中,经过初审选出27件入围作品,最终评出首奖1件、佳作奖4件,分别为《我看见一只鸟》及《很慢很慢的蜗牛》、《阿里爱动物》、《看不见》、《最可怕的一天》。
    谈及评审作品时的感受,画家蔡皋说,那些源于儿童生活体验、符合绘本创作规律、编辑者和创作者配合默契的作品占有明显优势。
    评选是一个评出佳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纵观华文图画书的整体状况,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认为,尚处起步阶段的华文原创图画书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儿童想象力未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和满足,二是创造精品的意识尚未真正确立。
    日本福音馆资深童书编辑唐亚明对获得首奖的《我看见一只鸟》十分赞赏,这主要缘于这本书的作者甘于寂寞、潜心创作的态度。针对目前一些作者、出版社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很短时间就出一本图画书的现状,他说:“精心做好一本图画书,至少要花数年的功夫。”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提倡认真的精神,提倡不懈的努力,摒弃闭门造车、异想天开、灵机一动、潦草下笔。
    过于强调图画书的教育功能也是当下华文图画书存在的问题之一。台湾艺术学教授,图画书创作者徐素霞在评审中发现,有些送选作品图像上乘,故事立意也好,但文字叙述太过于教育功能性。她分析认为,这种现象除了部分来自文以载道的观念外,也许受到教育长期以来偏重单向教导、被动吸收、重标准答案的影响。“图画书可以单就好玩而存在吗?如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真是一门大学问。”她说。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虞永平十分强调图画书的儿童性。“儿童性意味着把儿童当作真正的读者,倾听在前,叙事在后。超越年龄阶段的规约和无趣的说教是图画书的大忌。”他认为,在这种意义上,图画书不是为了“被教”而是为了“被读”,不是期待“记得”而是期待“共鸣”。
    那么,教师、父母与图画书应该构成怎样的关系?日本著名绘本作家松居直说:“作为念书人、讲述者,大人被置于一个复杂的立场,那就是与作为听者的儿童读者共同拥有绘本阅读体验。”
    在本届书奖评审主席柯倩华看来,图画书不仅能帮助小孩子从家庭到学校、从玩具到书,它还是带领孩子从图像世界进入文字世界的钥匙。
    看似简单的图画书,其实蕴藏着丰富的可能性。
    对图画书的讨论还在继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思考,让不了解图画书的人有兴趣找一本来读;让已经读过不少图画书的人,合上书之后还能想一想书里的故事、书外的孩子;让图画书的创作者、出版者,心里时刻装着孩子,奉献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正的图画书”——这是所有热爱图画书、热爱儿童的人的期待。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8:20:2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绘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原创绘本的发展与思考



    编者按:
    绘本发展的历史和插图的历史是分不开的,今天的绘本创作对插画艺术有很大影响,而且绘本的出版也改变了儿童的阅读方式,对整个出版业发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绘本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国内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绘本展,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梳理中国绘本发展的历史,展现近百年来中国绘本创作与出版的成就。同时,团结广大绘本艺术家和出版人,让全社会来了解绘本艺术在儿童教育、文化传承及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但我国原创绘本的发展状况如何?它和欧美绘本有何差异?它的创作、阅读和推广及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与社会影响力如何呢?这是值得思考的。

    ■谭旭东

    中国绘本的发展历程
    欧美绘本的历史似乎比我国的要早,1658年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出版的《世界图绘》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带插图的童书。我国绘本的创作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候手绘的插图书也并不少见,尤其是到了清末民初,随着现代出版业的开端,带着大量插图的图书和杂志开始进入日常家庭。作为现代艺术和现代出版物的绘本,在中国的出现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清末民初及现代时期。到了清末民初,随着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大量插图的图书和杂志开始出现。当时的《儿童世界》曾刊载“图画故事”栏目,用图画来讲述故事,图画清新朴素,文字朗朗上口,被视为中国绘本的萌芽。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国语课本也带着很多插图,也被认为是现代绘本的雏形。还有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东郭先生》,张光宇绘制的《西游漫记》和丰子恺的儿童漫画,既是我国连环漫画的代表作,也是本土绘本的开拓性作品。
    第二个阶段: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原创绘本发展的重要时期,专业儿童出版社和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优秀连环画,它们大多数运用民间艺术手法,或以版刻、壁画的形式,或以国画水墨及工笔重彩为主。如1954年王叔晖创作的《西厢记》和墨浪创作的《牛郎织女》,主要是彩色工笔画,故事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或古典戏剧、小说;1977年孟庆江创作的《毛主席的望远镜》和1977年姚志华创作的《小鬼,你为什么参加红军》等都以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为主人公,展示了他们和孩子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其故事属于革命题材,绘画多以中国画为基础,完全是画家的手绘品。
    这一时期,原创绘本以连环画的形式得到了很快发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了大量的连环画,连环画出版社还创办了《连环画报》等刊物,它们以图画和故事有效地匹配,宣扬主流价值观,直接为儿童读者服务,也给儿童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审美空间。不过,“文革”十年,与其他文艺样式一样,原创绘本发展的脚步也几乎停止。不过,“文革”后期因为儿童绘本与政治较为远离,所以也出现了具有童趣的作品,如根据寓言作家彭文席的同名作品绘制的《小马过河》,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根据1973年的年画改编的。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至今。随着我国儿童出版业的发展,插图书、绘本和画报期刊得到蓬勃发展,涌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如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俞理的《老鼠嫁女》、于大武的《哪吒闹海》,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刘巨德的《九色鹿》、杨永青的《神笔马良》等,是一代代中国读者的美好的童年记忆。不过,这些绘本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绘本。
    值得一提的是王晓明和周翔,他们两人最早启动了儿童绘本的创作。如1996年周翔创作的《贝贝流浪记》和1997年王晓明创作的《皮皮鼠吃跳跳糖》,都以童话故事为线索,绘画风格既有本土特色,也吸取了欧美绘本的优点。后来,儿童绘本创作者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多,如2009年吴带生创作的《小熊掰玉米》、2005年熊亮创作的《京剧猫》、2006年周翔创作的《一园青菜成了精》等绘本,超越了简单的插画艺术和连环画艺术,从而形成了真正的原创现代绘本。

    我们的问题在哪里
    就已经出版的我国原创绘本来看,其内容和形式有几种:一是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原型的绘本,多以国画艺术形式重新讲述民间故事。二是以古典文学名著和经典戏剧戏曲为题材,多为线描画,也有的是彩色工笔或水墨水彩。三是讲述革命领袖和名人故事,多为线描和水彩画。四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年画手法的借用,体现了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民族风情,给读者明快而热烈的视觉冲击。五是布贴画和插花艺术等的借鉴。六是对日本和欧美绘本的借鉴,这类绘本无论是画风上,还是故事讲述方式上,都接近日本绘本和欧美风格,在绘画用料上,也多用油画材料,或其他现代艺术材料。
    从首届中国绘本展上展出的400多种作品可以看出,原创绘本创作和出版已经形成了多元纷呈、色彩斑斓和风格多样的局面,但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绘本创作队伍不大。老一辈以连环画起家的艺术家,无法和今天的童书概念里的绘本艺术接轨,而且中年绘本艺术家的创作重绘画,不重故事,或者说无法创作故事,文字功夫不行。而年轻的绘本艺术家,虽然已有熊磊、姬妱华、画儿晴天、保冬妮等出现,但总体来看,还缺乏集结型团队,在童书出版界还没有形成市场规模效应。
    第二,与欧美绘本相比,我国原创绘本无论从绘画上,还是文字上,都存在很多的差距。如欧美绘本的整体性很强,一个绘本无论从封面还是到内页,每一页、每一个图画和每一个文字都连接得很紧密,意义都是互相诠释和提升的。但我国原创绘本在构思的精巧、绘画的精细、文字的张力等方面,还需要大加努力。而且在印制质量方面,我国原创绘本也不太精致。
    第三,欧美绘本创作很多是一个人完成的,作者既是画家,也是故事作家,或者是诗人,他们能够把绘画和故事有机地融为一体。另外,欧美绘本主题很突出,都是关于爱、友善、亲情和美等的表现,但又不是为了表现主题而刻意为之的,往往是把教育意义很自然地融入了绘画和文字里,又展现了童心趣味的。但我国原创绘本在这一方面还不够,很多画家的画功很好,但文字理解力差,而有些儿童文学作家故事好,又找不到合适的画家。
    第四,欧美绘本读者定位很准确。充分考虑了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家庭亲子阅读的需要,这既说明欧美绘本完全理解了童书的市场化特点,也说明欧美绘本艺术家、作家和出版人懂得市场规律,善于以恰当的文本来培育读者意识和阅读群体。但我国原创绘本有的概念很好,但过分突出了本土概念,却忽视了市场分层和读者的趣味。

    未来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原创绘本在努力与欧美绘本接轨,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但绘本创作和出版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首先是读者的挑战。无论是成年读者还是儿童读者,都对绘本艺术有更高的审美要求。但要想获得更多的读者,在市场上赢得效益,原创绘本还要进入亲子阅读视野,让绘本走进更多的家庭。
    其次电子媒介的挑战。现在电子媒介尤其是新媒体的发达,影响着人们的阅读,绘本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图的需要,但它毕竟是纸质出版物,因此如何在电子书渐渐增多,而且通过新媒体来阅读越来越普遍的情形下实现艺术上的突围,是值得思考的。
    当然,绘本艺术未来如何发展,还要考虑科技进步的因素。如何把绘本创作和传播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如何把绘本的创作和阅读与科技、新媒体等有机融合,如何更新绘本的阅读形式、体验方式,等等,这些都是广大绘本艺术家、出版人和阅读推广人面临的课题。
    (作者系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1:55 , Processed in 0.08242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