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经历,定义自己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10:0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经历,定义自己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5月07日   16 版)


    一位全球最具影响力商业思想家的人生新路 一次次寻找自我,是一个独立和塑造的过程
    求知的修道院
    来到哈佛第一年,神经是紧绷的。到了第二年,我终于可以略放松下来,仔细打量所在的这个求知的修道院。
    在波士顿剑桥镇,我住在哈佛广场附近,从这里步行到主校区最远的教学楼或图书馆,也只需要15分钟。关于这些图书馆,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让人可以管窥美国社会进步的动力。
    闻名世界的哈佛大学是波士顿的著名旅游景点。好奇心重的游客会停留在一座铜像前合影。铜像是坐姿,伸出的左脚鞋面被游客摩挲得闪闪发亮。据说,这是美国摄影留念最多的四大雕像之一,与自由女神像、林肯纪念堂的林肯坐像和费城自由纪念馆前的富兰克林塑像齐名。
    他是何许人也?铜像的大理石基座上写着:约翰·哈佛,创立者,1638年。
    旅游者满心欢喜地同哈佛大学创立者的铜像合了影,但哈佛的学生却一笑了之。他们开玩笑说,这里边有三个谎言;第一,这座铜像并非哈佛本人,而是以一个学生为原型雕塑的;第二,哈佛先生也不是大学的创立者,而是学校的捐资人;第三,学校建于1636年而非1638年。
    即便如此,哈佛先生对哈佛大学的贡献还是无法忽略。1638年,担任学校校务委员的约翰·哈佛病逝,他将一半遗产和私人藏书捐献给学校,学校也因此更名为“哈佛”大学。哈佛的捐献构成了当时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主要财产和藏书。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哈佛大学图书馆不仅是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藏书达1000多万册。有5位总统和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这里留下求学的身影。图书馆下设100多个分馆,包括各学院的图书馆和各类专业图书馆。其中的燕京图书馆收藏有中国的珍贵善本,以及异常丰富的中国研究图书、资料和文献。
    记得2003年访问哈佛时,我在一位来自上海的哈佛本科生陪同下,参观了燕京图书馆、学校专供本科生使用的拉蒙特图书馆以及规模最大的韦德纳图书馆。指着韦德纳图书馆内犹如迷宫的层层书架深处,这位本科生略带自嘲和得意地说:“哈佛本科生毕业前必做三件事:一、裸奔一次;二、在韦德纳图书馆做爱一次;三、在哈佛那座铜像的脚面上撒泡尿,哈哈,当然是晚上没有人看见的时候。”
    韦德纳图书馆是哈佛的“旗舰”图书馆,也是全球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门外的石碑上的纪念碑文:韦德纳是哈佛大学毕业生,生于1885年6月3日,死于1912年4月12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这座图书馆是韦德纳母亲捐赠的,这是爱的纪念。1915年6月24日。
    韦德纳家族是一个十分富有的家族。1912年,27岁的韦德纳与父母从欧洲搭乘泰坦尼克号返回美国,船沉没前,老韦德纳把妻子和女佣送上小艇,自己和儿子留了下来。据说小韦德纳爱书如命,在临死前,仍欲奋力抢救一本弗朗西斯·培根的散文集。从灾难中幸存的母亲以儿子名义给母校捐赠了一个图书馆,藏书容量可达500万册。对校方唯一的要求是,在为小韦德纳保留的房间中,每周都换上一束鲜花。100年来,这个房间每周都会换上—束鲜花。
    可以说,哈佛就是由毕业校友捐赠建设起来的大学。在韦德纳这座迷宫一般的大型图书馆中,你能呼吸到特殊的气味,感受到美国社会进步的动力,包括社会财富的积累,乐善好施的慷慨,还有不懈求知的渴望。有人说这个图书馆是呼吸着的,“呼是指学期开始时,大量书籍从书架上被席卷而去;吸是指学期结束时,这些书又飞了回来。韦德纳图书馆的书架比其他地方更意味深长,我常暗想,宇宙是由书这个单一元素的无穷变化形态所组成,所以,人类也是由书构成”。
    参观哈佛的游客,还少不了要到“哈佛桥”看看。哈佛桥横跨查尔斯河,连接波士顿市和剑桥镇,麻省理工学院就位于大桥的北岸。问题来了,为什么位于麻省理工学院校园前的大桥却以“哈佛”命名呢?—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就学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哈佛大学认为,哈佛对
    教育的贡献卓越,提议该桥命名为哈佛桥。麻省理工学院分析了桥的结构后,认为不稳固,出于不愿‘躺浑水’的想法,就同意了哈佛大学的提议。哈佛桥建成后才5年,由于交通量剧增,桥居然真的垮了。”
    现在的哈佛桥是后来重新兴建的。当年兴建的哈佛桥不够坚固这是事实,但这位留学生所说的八卦却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对哈佛的调侃。
    事实是,该桥建于1891年,而此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址还远在波士顿市的后湾区。25年之后的1916年,麻省理工学院才从后湾区迁址到现在的地方。为什么从波士顿迁到剑桥镇?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会继续调侃“因为哈佛实在太糟糕了”——虽然是笑话,但对哈佛的微妙情绪却表现出两个美国名校的竞争姿态。
    相对而言,哈佛的学生更为正统,有才华、有能力,出了许多政治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总统就出了8位。而麻省理工学院却汇聚了一批最聪明的人,创造了无数令人称奇的产品和设计。例如建筑方面,国防部五角大楼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杰作,即使其中一个角被袭击严重破损,其他四个角仍照常使用;成功登月的4位美国宇航员也全部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
    不过,你要就此认为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水火不容,那就错了。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之间的竞争一直是友好的,或者说是良性的。今天,两所学校的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不相上下,有很多合作的研讨会和项目都是互通的。我作为访问学者到哈佛才一个月,所参加哈佛亚洲中心举办的讲座中,就有两次是在麻省理工学院举行的。
    在哈佛城市规划学院攻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常征,选择的3位博士生导师中既有哈佛教授,也有麻省理工学院名师。实际上,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对方学校注册,而不需增加学费,获得的学分也被各自学校承认。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关系颇类似中国名校北大和清华的微妙关系。实际上,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中,也以来自北大和清华的学生最多。而这两所美国顶级高校竞争并合作的关系,也值得我们学习——不仅仅是在教育领域。
    用经历,定义自己
    2011年底.《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李栓科给我打来电话,杂志社合作方克莱斯勒想在中国物色一名形象代言人,为全新的J““P大切诺基拍摄一部视频广告。想来想去,觉得在认识的人当中,跟J““P品牌的精神气质最符合的还是王石。有意思,我已经很多年不开车了,现在正在美国重新捡回这门“手艺”。决定接下这则广告,并像往常一样,广告收入全部捐给公益基金会。
    几乎是前后脚,瑞士手表品牌百年灵也邀请我参加一年一度的飞行节,并且探讨广告合作事宜。知道百年灵,是主打航空的手表,崇尚冒险、自由精神、精确性。此前曾有另一家瑞士名表找到我,婉拒了,因为对方是顶级奢华的形象,和我一贯风格不同。百年灵呢?我表示:喜欢飞滑翔伞,也有滑翔机驾照,但没有动力飞行器驾照,不可能驾驶动力飞机。瑞士人回复:可以先教会王石先生开飞机,再拍广告!
    自2000年开始接拍广告,感觉每次参与都是新的体验,获得报酬全部做慈善公益,何乐不为?收到拍广告的邀请,什么邀请接,什么邀请不接?我的原则很简单:第一,双方品牌必须是帕累托最优,精神气质配合,互相给对方加分;第二,既然广告收入要捐给公益,做广告的产品不能与公益内容有冲突。多年前接的途锐、中移动是这样,今年接的“深航加入星空联盟”广告,则是出于为深圳企业加油助力。
    拍摄安排在北京,导演和摄像是2010年金马奖最佳导演钟孟宏,来自台湾。广告公司暗地里叮嘱我:“请到钟导拍广告可不容易!”接触之后,感受到钟导团队非常专业,为我拟订了详细的拍摄计划,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一清二楚。拍摄前给我准备了三种风格的服装备选:正式西装,休闲西装和登山服,还特意叮嘱我带一套自己的深
    色西装,以防他们准备的服装尺码不合适。重视细节的专业态度,让我非常欣赏。
    第一天在石京龙滑雪场拍摄登山画面,给我安排的到场时间是早晨8点,工作人员6点多就到了现场。登山画面拍完,紧接着拍汽车在路上奔驰的各种场景,还有路牌等元素。第二天移师怀柔篱苑图书馆,拍摄读书镜头。这是清华大学李晓东教授设计的一个公益图书馆,依山傍水,钢架结构,全玻璃外窗,建筑四周以几万根柴火棒环绕,既可以透光,也避免强光的暴晒。内部宽大的空间和错落有致的台阶设计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最后片子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第三天去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拍摄,最后用到的镜头是我逆着进站的机场轻轨列车行走,这个镜头的意思很明显,所以是成片里的最后—个镜头。
    片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我端坐,凝视着桌子上一条被激怒、昂着头的眼镜蛇。导演介绍:计划入镜的我和眼镜蛇分别拍摄,后期合成凝视对峙的画面。
    “不能一次完成吗?”我问导演。“你不害怕被毒蛇咬吗?”钟导演反问。
    “你不招惹蛇,它是不会进攻的。怕什么?”
    导演采纳我的建议,镜头一次拍摄完成。
    成片主线是我的画外音叙述:“当你仰视着我,你看到的是王石,还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充斥着,被世俗反复夸耀的成功,却跟我毫无关系。真正靠近自己,你明白那些融进你生命里的,不是万科,不是珠穆朗玛,或是乞力马扎罗,而是走向它们,和告别它们时,留下的脚印,正是这样的经历,而非名字,决定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我,和一个独一无二的你。用你的经历,定义自己。”
    广告播出后,许多朋友和同行问我,这段话是不是我亲自执笔撰写?嘿,我哪里来这么好的文笔?大家公认,这是最符合王石个人气质的一则广告,而这段画外音,如同心声。
    大切诺基选择了欧洲杯战火时段播出广告,万科同事发来短信:看欧洲杯,中场休息时间,突然出现老板的广告,感觉好像是在加班!
    不少企业通过朋友渠道来打听:哪位导演拍的广告?能不能介绍给我们?遗憾,据说钟导演志不在此,一年只接一两部广告,一拍完,就进山去继续追求他的电影艺术了。
    伊甸园与垃圾厂
    11月7日,从波士顿飞伦敦,当地时间早晨5点15分落地时,美国大选结果已揭晓,奥巴马连任总统。
    同万科建研中心考察组会合,驱车前往位于康沃郡的伊甸园植物园。途中,薄雾升腾,村庄隐现起伏原野中。行程四个半小时,在车上看到了日出。
    宛如藏在山谷里的四个巨大气泡,像电影《魔戒》里的神话场景,又像电影《独立日》里的外星基地。我很自然地想起去年赖特建筑之旅途中造访的美国“生物圈2号”,那是一组形似玻璃金字塔和玻璃天文台的建筑,坐落在亚利桑那州荒野的沙漠上。1989年,得克萨斯石油大王爱德华·巴斯主持,花费1.5亿美元,造成一座巨大的人工生态系统封闭式温室,包括珊瑚礁、热带雨林、海岸荒漠、热带稀树草原等热带、亚热带的生态系统。1.25公顷的系统包含有17万立方米大气、150万升淡水、380万升海水和17000立方米土壤,旨在模拟太空封闭状态下,人类自我生存和生态平衡的可能。系统真实性、密封性堪比太空舱。六位志愿人员在内生活了两年,发现水循环能够平衡,氧气含量却下降了30%。“生物圈2号”热带雨林的植物茂盛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在封闭循环下,多数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繁殖,灭绝速度比预期要快。这表明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几年后,实验宣告失败,转为—个旅游项目,同时也是—个全球气候变化效应的研究中心。
    探访世界各地植物园,已经成为必选项目,几年中走过华盛顿特区国家温室植物园、纽约植物园、费城植物园、圣保罗植物园、苏黎世植物园……
    眼前的伊甸园占地面积12公顷,原址是一块被当地人称作“死地”的废弃陶锡矿坑。1995年,暴风雨袭击康沃尔郡,造成很多历史建筑和植物的损毁,热爱植物的蒂姆·斯密特有了建设一个伊甸园的构想,发誓要在人类制造的生命绝地上创造明天的伊甸园,但这显然是一个耗资上亿英镑的构想。蒂姆·斯密特不是巴斯那样的富豪,他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建筑师,而是—个出身考古学家的音乐制片人。
    一年后,建筑师格雷姆·肖形成了最初的建筑方案,方案慢慢变成今天的气泡状,因为气泡能适应任何地形,尤其是不规则的矿坑。筹款耗去蒂姆5年的时间。但没等筹到全款,1998年,蒂姆就迫不及待开工了。他想办法改良矿坑里的土壤,不是从别的地方移来优良土壤,而是将当地的黏土废弃物与绿色废弃物堆肥混合,开发出正常地质过程需要百年时间才会形成的8.5万吨肥沃土壤。项目刚开始建造的几个月一直在下雨,现场积水超过了4.3万吨。
    2000年9月,项目基础设施完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温室,占地1.56万平方米,最高处54米,最大跨度109米,没有任何内部支撑。温室由双层ETFE膜覆盖,结构重量比它所包裹的空气还轻。室内保持18N35摄氏度,有人工加湿、造雨系统,里边有超过1100种不同物种。建设工程使用了370公里长的管材搭建脚手架,被录入吉尼斯世界纪录。10年后,伊甸园获得许可建设地热发电站,采集地下5000米的热能,为项目和周边4000户家庭提供电力和供暖。
    伊甸园正式开放那天,数千游客涌入伊甸园。到2008年7月,即已录得1000万人次访客。园内先后开设了园艺课程、真冰溜冰场、绿色汽车展……2002年8月,一支乐队在这里举办音乐会,此后,音乐节成为伊甸园最著名的活动。
    2006年,英国女王造访伊甸园并发表演讲,呼吁人们珍视生活、保护环境。2011年,伊甸园创始人蒂姆获得荣誉爵士勋章。
    如今,伊甸园的日常收入主要来自门票、会员费、出售纪念品、培训费和捐赠。其中门票是第一大收入,它是英国第四大生态旅游景点,年接待量超过100万人。
    走出“气泡”回望,充满未来主义色彩的蜂巢式穹顶,展示出人类对于自然的正面力量,集园艺、生物信息、艺术创作、娱乐休闲、环保教育于一体的环境再生典范。叹为观止!
    “晚上住这边,还是回伦敦?”收回赞叹的心,回到现实问题上来。
    “呃……今天参观用时比预计要长,现在回伦敦,到那儿恐怕已经很晚了,舟车劳顿……不过明天中午还安排了和BRE餐叙,下午Powerday考察。”
    “那就还是到伦敦住宿吧!工作重要。”
    8日下午,在英国建筑科学研究院(BRE)未来住宅主任奥利弗·诺瓦科维奇陪同下前往Powerday公司考察,这是伦敦地区最大的建筑混合垃圾、公共垃圾处理公司。我们参观的是它位于伦敦北郊的工厂,工厂在两条铁路之间的树叶形地块上,对居民区的影响降低。万科同事打趣:“刚从伊甸园出来,就一头扎进垃圾厂,反差太大了!”不过,这不正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真实写照吗?
    Powerday市场营销部主任赛门·李图带领,挨个车间参观。“这个垃圾厂总投资约3亿元,年处理能力为160万吨,运营3年即收回全部投资。”
    “嗯?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伦敦地区垃圾平均运输成本为每吨31镑。”
    “好家伙,这几乎是惩罚性的收费标准。”
    “对极了。对于伦敦居民来说,这很心烦。但从投资角度看,垃圾处理是很有吸引力的项目……哎,哎,司机先生,开错路了!”
    进入垃圾场时司机开错了路,开到了垃圾车的称重平台上。大家会心一笑:“今天我们都算入场的垃圾量。”
    李图先生继续带领参观:“公司拥有3个大型垃圾处理工厂,这是其中之一。最昂贵的设备、最高效的垃圾运输网络,可以一周7天一天24小时接受垃圾回收处理服务。Powerday的工作涵盖垃圾的产生、现场管理、运输和回收处理。”
    “涵盖垃圾的产生?这话怎么讲?” ’
    “对于建筑垃圾,我们可以从项目规划之初就介入,帮助业主提出减少垃圾,提高废物利用的完整方案,并且全程跟进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
    “效果何评估呢?”
    “我们会给业主出具完整的垃圾处理报告,跟踪记录各个环节,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当前项目,并为下一个类似项目提出改善建议。对于建筑混合垃圾和公共垃圾,目标是做到100%回收,目前实现了90%,不到10%仍然需要填埋……”
    考察伊甸园和Powerday一行,是为了给东莞建研中心和未来的北京绿色建筑公园提供借鉴。一圈走下来,却发现问题不在方式方法上,而是理念上的巨大不同。探索绿色建筑未来之路,我们想好了吗?
    初访剑桥
    考察结束,下一个行程是前往剑桥大学,并在商学院演讲。
    事情的起因要从2012年初一次回国公务时说起。一天,助理冯楠问我:“剑桥商学院EMBA考察团下周拜访万科中心,您有没有兴趣见一见?”
    “好啊,十分乐意!”
    率团的是剑桥商学院MBA主任赛门·勒蒙特教授。参观交流、问答环节结束,教授问:“听说王先生结束哈佛日程后,有意到英国继续游学?”
    “啊,是,目前正在接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瞎,去什么伦敦政经?要去英国,当然是去剑桥,别无他家!剑桥商学院现在开始就对您敞开大门!”
    我感谢了教授的好意,但没有明确表示。不管剑桥还是伦敦政经,在我看来都是好学府,去哪一家都很荣幸。话说回来,我心里也不乏有一点点虚荣:最好的哈佛我也去过了,下—个是剑桥还是伦敦政经,区别有那么大吗?
    半年后,收到勒蒙特教授发来的邀请:希望王先生有机会到剑桥商学院来演讲,并洽谈游学事宜。
    11月9日早上,车行进入剑桥校园,即刻感受到震撼:与其说我是震撼于那些古老、庄严的建筑,不如说是震撼于游荡在古老校园里的精灵——处处令人感觉到,仿佛真有一个求知的精灵在校园游荡。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哈佛大学最初即得名于此,是不是有一些东西,是在哈佛无法体会到的?
    走上演讲台,听众席上坐满了人。这一次,不像哈佛那样满满是青年学子,而是许多白发苍苍的教授,身着长袍。辨认出前排是刚才勒蒙特教授为我介绍认识的:彭布鲁克学院院长理查德·迪尔洛夫爵士,商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拉齐教授……稍微感到紧张,似乎自己不是来演讲,而是来作毕业论文答辩。
    演讲主题是“创新”,其中—个故事:日本人从中国学会了精湛的瓷器制作,但并未能超过中国占领欧洲家用瓷器市场,怎么办?中国人生产的茶怀,窄口,上下差不多—样大。日本商人注意到西方客户的特点,作了创新:敞口茶怀,更加适合高鼻子的欧美人。
    听众席上的高鼻子教授都会心地笑了。
    演讲结束,勒蒙特教授安排校园参观,导游是镇上的一位老太太珍妮·杰科克。刚一走到街上,老太太珍妮突然拽住我的胳膊:“王先生,您去过牛津吗?”
    我一愣:“嗯?没有。”
    “啊,太好了!”老太太认真地说,“千万别去!”脸一板,很严肃。
    “哎……那是必需的。”
    “关于剑桥,您一定听过许多故事,比如皇后学院的数学桥,据说是牛顿设计的,没用一根钉子。后来有个学生心想,牛顿有什么了不起,就把桥拆了想重装,然后……就装不上去了,所以现在桥上有钉子。这些孩子气的传说,我就不重复了。今天,我先带您去一个酒吧。要知道,酒吧才是剑桥的特色。”
    珍妮把我们引到一家酒吧门口,推门进去,找到一张桌子,背后墙上镶嵌了一块铜牌,凑近了看:“克里克和沃森在这里宣布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嚯,好家伙!
    老太太介绍道:“沃森的自传中说,1953年的一天,克里克冲进老鹰酒吧,大声宣布:‘我们发现了生命的秘密!’沃森认为,这样说过于自大了。不过克里克也在回忆录中说,他不记得自己曾这么冲动。”
    “就算克里克真的这么说过,我也不觉得他过于自大呀。”我回答。
    “我同意您的看法,”珍妮乐呵呵地说,“剑桥有89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个数字只计算学生或fellow-ship,还不包括曾经在这里工作或执教过的人。类似这样的奇人异事,在校园里比比皆是,每个角落里都能找到故事。现在,您抬头看天花板上的字迹,这是‘二战’时期,英国和美国飞行员用打火机烧出自己名字和部队番号,然后从附近的一个军事基地出发去轰炸德国!这个酒吧出去不远就是老卡文迪什实验室,1897年,J·J·汤姆逊在那里发现了电子。”
    推开酒吧门,回到街上:“好了,现在我带你们去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碑。顺便说一下,许多人来到剑桥,都会对这里优美平整的草坪印象深刻。还有,学院里的草坪,是只有穿袍子的fellowship才有资格踩上去穿行的!”
    “剑桥的草坪这么美,有什么秘诀吗?”
    “噢,并没有特别的秘诀,只不过要用比较长的时间来修剪。”珍妮回答。
    “那么,得用多长的时间呢?”“800年,王先生,要修剪800年,哈哈哈!”老太太边走边说,从包里抽出一张纸,扭头对冯楠说:“对了,蒂姆,我打印了《再别康桥》的中文,一会儿到了那里,你要为我们朗诵一遍哦!”
    说到剑桥有名的中国人,一个是徐志摩,一个是金庸。一提到剑桥,中国人就会想到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不过,在剑桥这个知识殿堂中,一首咏别诗恐怕还排不上位子。金庸则是82岁到剑桥来读书,读完了硕士和博士,都是硬邦邦拿下来的,令人钦佩!
    参观校园结束,回到彭布鲁克学院办公室,与理查德爵士、拉齐院长、勒蒙特教授会谈,口头商定:2013年秋季学期,我将进入剑桥大学开始访学,开展犹太文化的研究课题。
    理查德爵士:“欢迎您,王先生!这只是一份口头协定,随后学院会准备正式合同,与您或您的授权人共同签署。”
    嘿,我心想:老牌帝国主义跟哈佛还真是不一样,访学这件事情都这么正式、严肃啊!事实上,待来到剑桥后我才发现,他们对待访问学者确实是严肃认真管理,要求老老实实做功课、做学问的。
    (本文摘自《大道当然》,王石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定价:49.00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6 04:39 , Processed in 0.13569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