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先生—由信王军的《民国先生》说开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4:4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生—由信王军的《民国先生》说开去

文/贺疆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因时因对象不同而所指不同。然而指称有学问的长者,则始于孟子。衍伸之处也指有较高修为德高望重的社会女性,比如宋庆龄先生。
      第一次接触“先生”一词,则是小时候,父亲牵着我的小手,走进学堂,指着一个戴眼镜的老人让我鞠躬,说:“快叫先生。”只一声“先生”,只一个鞠躬,就让这两字在我心中庄严神圣起来。中学时,读鲁迅的《藤野先生》,白描的手法,无端端勾起对已故的儿时老师的回忆,心生亲切。
      随着时间推移,世间种种称谓被拿来反复烘烤,变了味道。独独先生一词,不曾被大肆玷污。尽管这是一个人人皆可为大师的时代,然,先生二字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冠之,可以担当得起的。不为别的,只为这两个字的平和大气背后的深邃和凝重。更多时候,先生二字在我心中已经是一种风骨、一种精神、一种思想的象征,而不是一个具象的人。

      先生,关于这个题材,其实并不陌生,早年,有深圳广电局邓康延做过纪录片《先生》,讲述了十个教育界的先驱人士。也掀起来一阵对民国教育与文化的探索和今日教育之反思。陈丹青也曾说过:“这些人在民国的影响,远远大于今天在阅读界的影响,当时真的是全社会的影响,几乎改变了整个中国当时的文化。”只不过,他创作的民国人物,依旧沿袭他的写实风格,并没有做到与之言论的比肩。
      信王军的《民国先生》素描小品,小到宛若不甚清晰的黑白老照片翻拍或扫描,像素不高,却平添一份怀旧情愫。画幅之小与风神宛然成反比并非易事。画幅愈小愈显功力,而形神兼备则需要钩沉与神遇。信王军的小像侧重眼神与表情的表达,藉此揭示一个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精神气质。每一个人的性情、命运、修为,既卓尔不群又以身济世,影响深远。 每一个名字,都值得大书特书,树碑立传。
      百年已逝,语境不再。然而,当一个个独立特行的先生,以集体的形式亮相时,竟有时空错位的穿越感。顿觉,历史不是无生气的记录,而是一批人营造了一个时代。以为国传承之担当,弱身御乱世,示范风骨与风度,为民族之文化与风神做最清明最尊严的书写,只需点墨铁线浅勾便鲜活顾盼狼烟而起。一帧帧炭笔小像,细细勾勒,线条细腻而柔暖,读来温馨而忧伤。回望,一排排小像如一列列人墙,排山倒海而来,磅礴呼啸酣畅淋漓。这些《民国先生》与其说是对一个个先生的致敬,倒不如说是对一个时代的致敬,对一种风骨与精神的致敬。
      曾经一度尘封落寞的名字,在流年的觥筹交错中,背影渐行渐远。在当下,读一个个名字,跌宕起伏的人生和九曲回肠的国运交相回应,为一个时代泼洒浓墨重彩。一双双悲悯的眼睛,凝望你凝望到你的内心,然后在你心里长出一棵树,枝枝叶叶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家国的和煦。信王军对民国先生素描写像,在此有了一份追寻意味。追寻“先生”们,重新审视和研究他们。
世间事,往往是,看上去远离的人和事,总能找到相通之处。信王军的《民国先生》于历史钩沉中缅怀追寻,其实只为一个主题“吾道一以贯之”。他以艺术画影的方式,将历史和现实嫁接起来,把历史记忆深处的陈年往事激活。那些远去的风云在某个节点,突然至情至性、有声有色、有棱有角起来。让我们遂想起,在并不遥远的历史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对今天是陌生的。《民国风度》简洁的素像,没有赘笔繁琐的絮叨,却将民国那些人物的风骨和气节勾画得栩栩如生,宛若一剂醒脑汤,一饮而尽,心中泛起怀旧追古和家国的文化情怀。尺寸的篇幅,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具有流泻千里之势,犹能令人低徊不已。追寻历史与臧否人物,若拥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则为难得。其意义远远超越打捞一段不可复制的记忆,还原一段段精彩的人生。
      其实,为每一位先生画像,但凡受过学院系统训练者,画得像是必备之功。然而要抓其神,需要在故纸堆里翻检,需要心灵上重走一番先生之路,在心灵羁旅中踏起尘土,再尘埃落定,之间必然历经一番辗转轮回生死涅槃。其实,对信王军并不熟悉,然而,就其落笔成像的气质,知其应是外表沉静而内心肆意激越。风吹乱了书卷灯影,只怕吹不散他心头的印痕。沧桑注定落生命里,在时空之外与故人故国对话,矍铄高古,出世入世,虽千万人亦独往矣。是清醒?是觉醒?是回望?是守望?是期冀?是反思?还是立场?还是其他,或许都有甚至更深,也或许只是客观书写,至于解读是读者之事。
      信王军的细笔小画,颇有寄情于静谧之倾向,叙事语言独特。素写勾勒成全了其富于哲学意味的精神探求。后现代时代的世界里,追溯或温习一个时代的宏阔,寻找灵魂的归宿,实现着精神的突围。淡淡的笔墨和黑白灰的明暗过渡,平淡自然的细致勾勒,读来松弛、自然而亲切。然而,貌似平淡的背后却是振魄之弦,深沉的忧患和质朴的含蓄,坦率的倾诉和赤子的情怀,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体悟直指人心。跋涉于万物皆于吾心和健行不息的一份古今苍莽情怀,对人性之灯的召唤和追怀,在此意义上成全了他漂泊的皈依。于是,那一个个民国先生,就有了暗示性的魅力,营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性的另一个完美世界和氛围,让读者入境、思考、领悟和审视。艺术家的创作体现着极强的主体人格精神和鲜明个性色彩,却在亘古与时下做高妙的衔接组合,不露半点痕迹,怎不令人诺诺连声!

      细算来,逝水匆匆,已是百年。何谓先生?先生何为?信王军不是学者,他是艺术家,他没有给先生加以任何定义或框定,但却有着他自己的解读、阐释和无声的立场表达。细读每一个小像,眼神内涵的坚守就是对“先生”一词最好的诠释,也给每一个读者以方向的指引。
      总想起,在台湾,胡适墓碑上题写着蒋介石的字“智德兼隆”,以及穿越古今的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二人政见思想颇多不和,私下互相也颇多指摘,但在学问与修为上却又是惺惺相惜。风骨二字,兹事体大!

      宋代张咏诗云:“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信然。
      数日前,古城西安某新闻摘录我的文章,在我名字后加上了先生二字。固然知道,其对我性别误读多于尊重。汗颜之余,却也闪过一丝旖念:身后百年,也愿有人喊一声先生。那么,你呢?

于梨花苑         
2014-5-3
当代艺术的主要使命是反对愚蠢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4-5-6
    展览名称:《民国先生》——信王军个展
    展出时间:2014年5月4日—5月31日
    展出地点:北京798太和艺术空间
   北青报:民国是中国近代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你为什么选择这一时期的人物来创作?希望通过作品传递出什么样的想法?
    信王军:其一是追忆,对过去的历史进行认真思考和追忆,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
    其二是历史感,有人提出这系列作品没有通过个人化的方法“转换”成艺术,没有直面当下。显然,这样的理解太过片面。面对这样一段有价值的民国史,我们并不需要为了显得“很艺术”而去刻意“转换”,在当下,能干净地面对真实的历史,已经非常艺术了。
    其三是史料的修复与深刻,在这些小画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作品不是简单在描绘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一个历史事件,而是描绘了一幅历史照片。这一点尤为重要,体现的是对史料的尊重。因为我们并不希望为了一个理想而去想当然地美化另一个事实。众所周知,我们活在一个缺乏历史感的社会中。
    北青报:为什么想到用铅笔这种工具来再现照片?
    信王军:强调一下是0.3毫米自动铅笔,这种铅笔比较普遍,随便一个小朋友人手一支。我的大多作品都是拒绝奢华、昂贵的材料与工具,《民国先生》系列作品适合回到非常朴素的铅笔素描形式。绘画过程是强调时间性的,正如值得回顾的历史与我们现在是有时间距离的。
    北青报: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寻求新、变,你为何用这种非常“原始”的绘画方式?
   信王军:在我看来艺术家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真诚的态度,所以一切花哨新奇的语言与强烈的外表在我看来只能证明作品内在的虚弱。在时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不再是为了震撼这个时代,更多的是——为了感动。
    北青报:你觉得历史情怀和人文视角对当代的艺术家还重要吗?这似乎已经被很多人忽略了。
    信王军:我认为艺术家首先得是一个提前“觉悟”了的人,然后再是思考艺术在今天为何存在。我个人理解当代艺术的主要功能和使命是反对愚蠢,是为人类的彻底觉悟起到一定的反思与提示的作用。沿着这一个脉络,只要是好的深刻的,不管是历史、社会形态、文学、教育等任何一方面都可以被艺术家提取转换成艺术的语言与形式呈现出来。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像一盏明灯一样,不管你是否能理解,它都一直在远方照耀着。
    北青报: 很多当代艺术的作品常是巨幅、系列呈现,挂在美术馆里让人远远观看。你为什么选择画小画儿?
   信王军:首先要让大家明白作品的巨大与强烈其实与艺术本身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消费时代的艺术呈现出的主要特点就是膨胀、巨大、快速、故弄玄虚,在我看来都是浮躁的表现。我个人喜欢选择一种挂在美术馆不一定能被人看到,但只要看到就想静静地欣赏与思考的一种作品方式。
    北青报:铅笔小画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和视力的创作,为什么要用这种特别辛苦 近乎苦行僧一样的方式来创作?
    信王军:民国系列小画作品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体的体验,我用两年多时间消耗自己的身体与视力完成了它们。从我内心的角度认为民国的文化精神、思想教育、人物气质与礼节都是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崇敬的。
    我选择一种最为消耗时间、视力与体力的方式正是对民国时代的尊重与向往。在我们的生活中,能转化为具有仪式感的事物并不常见,唯有具有类宗教的精神所依才能产生神圣感和仪式感。所以我认为艺术在今天是具备了开悟与宗教功能的,至少对我是有效的,让我慢慢地修正着自己。
    文/本报记者  史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6:52 , Processed in 0.07693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