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吕胜中:艺考摧残了艺术英才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5:3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吕胜中:艺考摧残了艺术英才




文、图/记者金叶
近十年,作为当代艺术家的吕胜中似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不怎么出新作品,也几乎不再有著作问世。这并非因为灵感枯竭,而是眼下他在做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投入到中央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央美”)实验艺术专业的院系教学工作中。迄今,吕胜中已陪伴央美实验艺术专业走过十年历程。当年只有14名学生的“先锋班”,也已从一棵幼小的树苗长成为茁壮的大树——“实验艺术学院”计划今年9月在央美正式挂牌。
以“观念先行”为主要特征的实验艺术,其教育方法和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有怎么样的不同?固有的艺术院校选拔机制,对实验艺术的发展构成了怎样的阻碍?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吕胜中。
思想
创新
做“家庭审美调查”
将实验艺术纳入到学院教育,以弥补当代新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在原有专业美术教育结构中的缺位——这个想法最早诞生于2004年。经过一年的筹备工作,这个新的专业于2005年在中国最高美术学府诞生。
吕胜中还记得,那一年夏天,14位学生成了央美实验艺术系第一批“先锋班”的成员。和造型专业其他系科相比,刚刚入门的学生们发现,实验艺术系的课程方式有很大不同。每门课开始不是先动手画画,而是思考、讨论、写作,直至思路越来越清晰,再动手实施。
到了暑假,当其他院系的学生背着画架满世界写生的时候,实验艺术系的学生则化身“社会工作者”。每人要选择十户家庭,进行“家庭审美调查”,去观察和记录普通百姓的审美趣味、审美用品。
许多学生对此感到不解:学艺术为啥要搞社会调查?事实上,在筹备实验艺术系之初,很多人提议像国外的艺术院校那样开设哲学课。因为所谓的“观念艺术”大都有某种哲学思潮的导引,但吕胜中却设想了美术青年学生学习哲学课有可能导致的情况:“一种可能是他们的作品成为西方各种哲学思潮的艺术化图解,因为只接受了‘理’的结论,而难以获取‘道’之体验。另一种可能是他们的作品动辄以‘太极图’或阴阳学说符号代替中国传统思想的真谛。多年来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薄弱、国学在国民普遍文化教育中的地位冷落,使我们的学生不太可能从这样的课程学习中突发‘尽精微致广大的奇迹’。”而吕胜中又确实希望学生是善于思考并有独立思想能力的人。因而他觉得,“家庭审美调查”这样的“社会学切入”方法是比哲学课更为恰当的选择。
而今,十届的学生在对社会的考察中完成了个人的社会知行,并树立了审美大众层面的立场与关怀。而他们做出的调查报告,连续起来就是一部十年来中国社会基本层次的审美思想的演变史。吕胜中深信,这不仅仅是同学们眼前的一种宏观文化,更是他们能够独享的一种资源和财富,也必将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
跨界研究
文学和电影走进课堂
实验艺术系看似“先锋”,但依然重视对传统的学习研究,也开辟有相关的研究方向,如“传统民间文化田野调查”、“中国年俗考察”、“现当代剪纸艺术鉴赏与创作”,目的是“试图在对传统语言的研究中获取现代思想表达的可能性”。同时,实验艺术系也增添了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现状”的学习。他们请欧阳江河给学生讲“诗人的目光”、邹静之讲“故事的力量”、廖一梅讲“中国当代先锋戏剧”、崔峤讲“关于中国实验电影”……诸多艺术相关领域“先锋”人士的加盟令实验艺术系的学习变得更为异彩纷呈。
在吕胜中看来,“实验艺术”虽然沿用国际当代艺术普遍使用的术语,但在院系教育的方式上,却没必要全盘按照西方当代专业艺术教育的模式来建设,也不应以“实验艺术”或“实验性”教学代替或否定近百年来形成的原有教学体制中的优秀传统。
如今,央美实验艺术专业已成立十年,教学结构、课程系统趋于成熟完备。强调“实践检验”既有的艺术经验与社会有效性,并赋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内涵,如“传统语言的当代转换”、“社会与大众化立场”、“艺术表达的物质化呈现”等,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教学与学术成果,已不同于欧美为代表的国际当代艺术教育模式,体现出中国文化理想与实践的立场和趋势。
实验艺术系目前毕业或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约有200人。其毕业生每年的毕业作品被收藏的比例在美院中是最高的。而这其中,很多人更受到国际国内艺术界的关注,如王郁洋、邬建安、董媛、陈明强、叶甫纳、李洪波等人以及他们的作品。
技法训练
“解剖观察”《历代帝王图》
在实验艺术的教学中,一直有个焦点性的问题:既然是“观念先行”,那么以素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技法,在实验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是否仍有必要?
吕胜中对这样一件事情记忆深刻:去年6月20日,潘公凯先生陪同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院长托尼·琼斯、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教务长杰夫·南辛等人到中央美术学院基础部参观座谈。他们看了大量基础部学生优秀的素描作品,流露出赞赏的表情。吕胜中于是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真的喜欢吗?为什么你们的专业艺术院校不继续做这样的训练?”在短暂的沉思之后,聪明的杰夫·南辛这样回答:“我们曾经因为拥有它而倍感自豪,后来放弃了它是一种必要。今天,看到你们这样的作业,会略微觉得若有所失,但是,我们一定不会再回去捡起来了。”
这番对话令吕胜中思虑良久:西方真的丢了什么吗?我们真的捡到什么了吗?
在吕胜中看来,仅是秉持写实的绘画功底对于实验艺术系的学生而言已远远不够。实验艺术家不应是某种技术的化身,而应该是技术语言的驾驭者。“来实验艺术的学生都会画画,但我们不希望他们只是掌握一门技术,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有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思维逻辑的能力与充足的知识储备。诚然,艺术家不是思想家,但应该是一个有思想并能够传达思想的人。”
在实验艺术系的实践中,跟“画画”有关的课程依然存在,但内容却已不止于图样的描摹与手艺的修习。技法的训练过程中融入了“头脑风暴”的色彩:比如在“视觉方式”课上,要求每个学生自选一个对象,制作12种不同的图像,工具材料不限;或者,每人选择一块直径不超过10毫米的小石子,对它进行放大观察的造型练习;再或者,对《历代帝王图》进行“解剖观察”,理性严谨地画出帝王们身体的内部构造,又不能篡改原作中的外部形态……吕胜中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洞察力与表现力的训练,是对人类科技发展导致新的视觉可能性的研究。他希望学生通过这种训练,可以突破肉眼视觉感知的局限性,接收到前所未有的真相与质量。
吕胜中的期望——
一是要加强中小学美术老师的理论水平与艺术能力方面的培养,提高地位,不再把美术当成“副科”,而应和数学、语文老师一样得到重视;
二是建立选拔高中生当中优秀的美术人才进入高等专业学校的方法机制,让有全面文化素养、又有志于艺术的青年得到实现理想的机会;
三是进一步修订中小学美术教材,在基础教育的“共识性”水准层面上,加强作为“专业性基础”的内容,以通畅有志者进入高等专业教育的路径。
素质教育
不能无视“艺考”
与中小学美术教育脱节
针对备受诟病的以素描、造型为主体的艺术院校学生选拔机制,吕胜中也认为有改进的必要。但和“应对此标准本身进行改善”的主流观点有所不同,吕胜中认为应从和中小学美术教育接轨方面做文章。
“我曾下功夫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发现素描写生在整个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中占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其整体结构趋于完整艺术修养、具有创造能力的目标,我觉得是很不错的。而高中阶段的‘课标’要求更高,其中‘美术鉴赏’部分的教材囊括古代、现代当代艺术史、艺术语言媒介形式、民间艺术以及美学风格、艺术评论等内容。而这些知识与能力目前都不是专业艺术院校招生考试的内容。我常想,如果美术学院基础部(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都能达到这样的‘课标’要求,那将是一群令人‘不亦乐乎’的艺术英才。”
尽管这个“课标”志向远大,但吕胜中发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状况堪忧。“这和高校‘艺高’与其脱节有推脱不掉的干系——那些艺考得中的艺术青年被视为文化成绩较差的特殊型人才,他们在高中并未完成应有的基础能力训练,能够进入美术学院,很大程度上是在民办的‘艺术考前班’中临时抱佛脚的结果;而那些考入清华北大的人,也从来不认为自己在艺术上一窍不通是文化储备的残缺。在全民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的实际列表中,‘美术’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名词。”
“很多人认为,原有的招生选拔机制需要改善,我个人希望能够与中学美术教育接轨,艺术的发生发展不能无视全民文化艺术的基本素养与审美要求。我也希望,在将来有可能招收具有全面文化素质并有艺术理想和相应能力的青年人到实验艺术系来学习。”
日前,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教育部将从2015年起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吕胜中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只是测评还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
原标题:吕胜中:艺考摧残了艺术英才
原文链接: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40223/0839143820.shtml
稿源:新浪收藏


美术联考之怪象种种:联考可以背标准答案2014-04-03中国文化传媒网


一年一度的各大艺术院校校考正如火如荼。在参加校考前,每位考生还都必须跨过一道门槛,那就是参加生源所在地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简称美术联考或统考)。考生首先要取得联考合格证后,才可以参加校考。
相对而言,联考无论是从准备或是考试,难度都要低于校考。于是,联考也成了不少“半路出家”的美术生通往高校的敲门砖。
近些年来,与校考大刀阔斧地改革不同,联考的范围尽管有所扩大,但多年来已成“气候”的“应试”模式却愈演愈烈:突击背诵范画参加联考的考生屡见不鲜,作弊手段层出不穷,甚至有中学和培训机构在联考上动起了歪脑筋。另有数据显示,通过类似联考考进艺术院校之后,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又要“回炉再造。”
美术联考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一部分,其“指挥棒”的地位可想而知。美术联考考什么、怎么考?应当是到了要反思和变革的时候了。
联考可以背“标准答案”
“有些人突击两三个月,背背‘标准答案’,联考也能过。”在杭州转塘某画室“攻坚”的一位浙江籍考生对记者说,联考是“差生”才考的,也是“差生”的一条不错的出路。
这里所谓的“标准答案”,就是在考前突击训练几个素描头像模板,如中年女性、中年男性,不论联考时考什么,都把这几个头像用上,尤其是遇到素描默写时,更是百试不爽。
为什么联考可以背标准答案?
由于美术生的文化课要求较低,不少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在高二甚至高三时,才决定走上艺考的道路。而不少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也鼓励成绩一般的学生半路转向艺术道路。这些“半路出家”的考生往往没有任何美术基础,为了通过美术联考,这些考生才不得不想出一些应付考试的“招数”。
记者查看了2014年各省的联考试题,发现有不少省份的素描确实考的是默写。如浙江省今年的考题是默写老年妇女3/4侧面头像,福建省是女青年3/4侧面,山西省是默写女青年侧面,河北省是3/4侧面老人头像默写。
据知情人士透露,有的学生只准备了一两个头像,无论是考什么,都拿这个照搬。“明明是考老年妇女,有的考生画青年男性,这显然就是偏题,但他们还是能拿到分数,甚至分数还不低。”一位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美术联考背诵头像范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个现象存在了很多年,近几年情况更严重。的确,如果碰上这样的考题,考生可以集中训练某几个头像,不论是造型方面、表现结构,还是光影的处理,都会更加成熟和完整,也更容易得高分。但这种情况,对那些一心学画、花了多年心血苦练基本功的学生来说,显得就不那么公平了。
对于那些背诵范画就能在联考中取得高分的现象,不少要继续参加校考的考生也心知肚明,他们说:“只参加联考的学生大部分就只是为了考个大学而已,本来他们就不是很喜欢画画的,但对我们就不一样了。联考不及格,这么多年就白学了。”
联考“默写”带动小抄经济
一成不变的默写考题,除了在方便突击训练外,也给了一些考生空子可钻。
最近有读者向记者报料,说在某美术考点外的画材店里,看到有店家公开销售美术考试用的“小抄”,邮票大小的白卡纸上,分门别类地印了素描、色彩、速写科目可能考到的各种范画,以备考试作弊之需。
记者随后在一家购物网站上也搜索到了销售类似“美术考试小抄”的商家,不少商家公然以“美考必备”、“美考给力神器”等字眼吸引顾客。以某商家出售的美术小抄为例,小抄16开本大,一页上印有25幅范画,每幅画的边缘都打上了齿孔,可以轻松撕成小卡片。这本号称“应试范画1200例”的小抄内容十分丰富,仅素描部分就涵盖了男女青年、中年、老年的正面、侧面、3/4侧面头像与半身像。记者查看了一下该商家近3个月的成交记录。以2013年12月为例,该小抄一共售出了近50笔,为3个月内成交数量最高的一个月,这与各省美术联考的考试时间基本重合。更有意思的是,其中最多一笔竟然一口气买了120本!甚至还有家长特地给孩子买的,不少买家都表示“东西不错”。
事实上,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这种卡片小抄早在2004年就已经出现了,过了10年仍有销售,可见其市场之大。通过采访发现,除了这种专门印制的画样小抄,还有考生想出了诸如参考身份证照片、参考人民币头像、临摹周围考生等等应试手段。
“枪手”、买分、集体舞弊
此外,记者还发现,找“枪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长江商报》2007年12月的报道,在联考考场外,家长接收学生从场内发来的考题,请专业美术老师根据题目描述画出画面内容,再拍成照片传给学生,以供参考。虽然素描考试的构思没有标准答案,但教师的作品在构思、布局、画面效果上都要比学生成熟,在评审上会占优势。
2012年,《信息时报》也曝光了某美术考点发生老师给学生代考的事件。为了不轻易被监考人员发现,代考的枪手一般都会用电脑软件把考生和枪手的照片进行综合性的修改。并且在某些画室还有联考“包过协议班”,费用从28000元至45000元不等。这其中除了培训费用,还有“疏通关系”的费用。“在考试的时候做个记号,统一在左上角或右上角点两个点,别人也看不出来。”甚至还有替联考没通过的学生“买分”的情况发生。买分必须在考试之前操作,基本包过,价钱多少就看学生需要多少分。
在今年1月份,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通报了8名考生在参加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美术统考和音乐统考中的违规行为。违规行为包括: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等。
另有某知名论坛报料,今年各地还出现了培训机构在美术联考中集体舞弊的现象。说的就是当地某画室在考题出来15分钟左右,就在考场外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通知考生,要求学生统一构图,统一把考题中的“深棕色衬布改成蓝色衬布、灰色罐子改成黑色罐子”等,甚至画上都有统一的记号。还有网友爆出某些省份的美术联考可以“买名次”,明码标价称“前100名15万元、前200名13万元、前500名10万元”等等,令人触目惊心。
原标题:美术联考之怪象种种:联考可以背标准答案
原文链接:http://collection.sina.com.cn/yjjj/20140224/1529144005.shtml
稿源:新浪收藏


火爆的艺考该降降温了2014-04-24中国文化传媒网


表侄女从高一起参加校外音乐培训班,每月培训费1600元。她还去大城市参加名师一对一培训班,学钢琴600元一堂课,声乐800元一堂课,试唱练耳600元一堂课,加上车费、住宿吃饭,去一次没2000块下不来。此外,还要参加一些学校的艺术考试和各种各样考试,表姐粗算了下,到全部考完差不多要花10万块。这让表姐家压力巨大。
现如今,艺术教育应试化倾向愈演愈烈,艺术教育偏离了正轨。很多学生将艺考当作成才捷径,埋头于培训班,奔波于各考场,耽误了文化课,最终得不偿失。随着艺考队伍不断壮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艺术专业录取率大幅降低,艺考路也越走越窄。而且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走低,一些毕业生不得不选择其他行业工作,让多年努力和梦想化为泡影。其实,很多艺考生对艺术并不太感兴趣,只觉得这行业风光,来钱又快,所以存在很大盲目性。而许多艺术培训班为赚钱只会传授应考技巧以达到升学目的,无视艺术品质的培养。艺考能否改变考生的“钱途”和“命运”还是未知数,更别说成为艺术家成长的阶梯了。
另外,各种名目繁多、收费昂贵的艺术培训班是否都具有教育培训资质,有没有乱收费,艺术培训市场是否得到了有效监管和规范?希望火爆的艺术培训降降温,也希望家长和学生祛除浮躁,理性对待艺考,别被海市蜃楼式的“艺术光芒”眯了眼,被昂贵的通关费压弯了腰。姚孝平(浙江职员)
原标题:火爆的艺考该降降温了
原文链接: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40226/0956144209.shtml
稿源:新浪收藏

教育時評:美術教育更該“因材施教”
2014-04-09
   来源:光明日報
  近日,流行於網絡的一則熱帖“我是美術生”,道出了我國每年數十萬的美術學子求學的辛酸經歷,這是對社會上存在的對美術生的誤解和自身困惑的申訴。
  當代我國社會對文化的需求現狀令人擔憂,社會沒有達成的對美術內涵的普及,致使美術專業的學生,很多進入大學以后顯得不知所措。學什麼,到底為什麼學?成為一些美術專業孩子面前的最大困惑。他們對美術的興趣從開始學習就未得到明確的定位,美術專業的教學方式單一,往往脫離不了灌輸模式,本應興趣十足的專業,變得枯燥而乏味。
  學習的興趣是建立在對某一學科的認知基礎上的,這種興趣的建立首先要尊重學生的選擇。美術作品的產生是建立於創作者的心理所需和心理表達基礎上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尊重孩子質朴、真誠的表述,不要在畫面中總是追求像不像、對不對這類帶有家長或老師個人情感的評判,讓學生先從自我的情感理解看待事物,尊重他的選擇,並鼓勵他去延續自己的創造力。在美術創作領域有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就是大師和畫匠的區別。從古至今能夠被界定為藝術大師的人,在其創作領域都具有高度的獨創性,這種獨創性標志著開啟了一個時代美術創作的方向。可見,他的創造是具備獨我性的,而且這種創造是別人不可模仿的,每個個體的人的創造力是不同的,所以,在孩提階段就應保護和發掘每個孩子獨有的創造力。
  在美術的學習過程中,不要隻單一學習某一種繪畫技巧,應更多地側重對美術規律的學習,感悟個人適合用什麼樣的語言表達自己對藝術的感覺,學生的思維此時應是開放式的,不應單獨從應試角度強化和規范學生的創造性思路。應先讓他們懂得藝術創造的真諦,了解如何創造藝術,用審美情趣去看待藝術。在感受自然的同時,學生應動手去觸碰和選擇能夠再現其靈感的繪畫手段,再現出與自己生活相關的作品。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美術的存在方式、涵蓋文化的推廣方式、品牌與藝術家,明確藝術主題與社會元素的聯系等多元主題並置的重要環節,提升藝術獨創性效應在社會中推廣的方式。
  美術作品的產生偏重於感性,單靠書本上的知識、概念,不足以確立一個學苗成材的動機。在兒童少年期的教育課程中,應建立較完善的藝術普及課程,不要在少年時期形成拿起畫筆的目標就是為了考試的單一局面,這也是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基礎之一。應大量推廣生動、淺顯、易於動手的創造方式,讓兒童想象的魅力再現於他們的作品中。還可根據學生所處的地域,發掘地域文化中美術的特征,進行與實際相結合的美術普及化教育。(趙勇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22:16 , Processed in 0.07989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