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973|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慧园》论坛欢迎傅德锋先生主持[新视界]‘书法评论’系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0:5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阵营”序   2012-08-21  星期二
  


  
图为曾来德先生在为我题写《第一阵营》系列评论刊头(左起刘京闻、傅德锋、曾来德、王厚祥)

  
“第一阵营”序

  


  
曾来德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

  


  
“第一阵营”并非是第一,他只是具有先头部队意味,但也是危险性最高的工作,能够活下来的便可能是英雄。当然,“第一阵营”也是一种形式上的选择和阶段性价值认同。最近《青少年书法报》特邀近年来活跃于各大书法专业报刊和书法网络论坛的青年书法评论家傅德锋先生开展“当代青年书法篆刻家系列评论”活动,率先选择沈鹏课题班作为第一批书家群体研究和推广,并命名为“第一阵营”,其意义十分深远。不可否认,近年来,中国国家画院在书法篆刻院教学上成绩卓著,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精英和优秀书家,为中国书法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创新的道路。这些成就的取得,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院长沈鹏导师既是倡导者、又是引领者和教育者,先生制定的教学十六字方针“宏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是教学和成才的大纲。先生的言传身教如同近水楼台先得月,同学们在艺术和学术上的全面提升,还得益于一个强有力的导师组集体的力量,一个优秀的个体往往受人尊重,而一个优秀的群体当更使人刮目相看! 《青少年书法报》自创刊至今,已历二十余载。从发展壮大、到厚积薄发,现已远非青少年为界,面向的群体也已扩展到其它年龄层面以及各个领域。推动中国当代书法的繁荣和发展功不可没。 《青少年书法报》并没有以年龄来限制其传播和研究对象。青少年思想活跃,创造力强固然是其特点;但思想活跃、创造力强的书法家并不限于年龄,齐白石、黄宾虹都是晚年变法的艺术大师。《青少年书法报》为当代书坛中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和途径,受益者与日俱增。二十年前我也是其中之一。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近五十位书家,从年龄上讲既是青年,有的也近中年,他们都各有所长。长期以来他们对传统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并自出新意,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绩,引起社会各界的全面关注。青少年是中国书法未来的指向。以青年书法家为对象的群体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是一种开创性的工作。愿这一群体的成长繁花似锦。应《青少年书法报》和傅德锋先生之约,在此谨致数言,既是对《青少年书法报》一度致力于宣传和推举青年书法人才的一种感激,也是对课题班所有成员的一个良好祝愿。







图为曾来德先生口述《第一阵营序》,课题班班长王厚祥(穿白衬衣者)先生在做笔录。




图为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协理事、廊坊市书协副主席、国书会执行会长、沈鹏课题班班长、廊坊市建设局书记王厚祥先生(中间左边满脸笑容者)在廊坊设宴款待醉墨,并一起商谈《第一阵营》细节

控制好书家评论的分寸和尺度(第一阵营前言)   
 
  

前言

控制好书家评论的分寸和尺度
  ——写在“第一阵营”(沈鹏课题班)系列评论之前
  傅德锋
  

我写书家评论,向来有自己的主张,那就是对已经取得较高成绩和社会地位甚至声名显赫的书家,即使他们“德高望重”,而我“人微言轻”,我也会“初生牛犊不怕虎”,往往多些挑剔。因为浮躁的时代造就了人们浮躁的心态,身居高位而炙手可热者,往往会产生骄矜自满之心,待步入晚年之后,未能“人书俱老”,水平不进反退甚至大幅下滑,故他们正需要不乏善意的批评,甚至需要比较尖锐犀利的批评。但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此类批评在具体操作起来,难度还是显而易见的。但无论褒也好,贬也罢,总要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遵循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来展开自己的评论。那种完全带着个人好恶的极端情绪化的批评,看似尖锐犀利,其实是苍白无力的。随意全盘否定一个书家的艺术成就,是个人私欲膨胀之后的结果,任何评论当尽可能肯定一个书家的为书法所付出的艰辛以及其所取得的真实的成绩,在此基础之上,客观地指出其不足,则较为有利于书家的及时调整和社会对书家的再认识,也比较容易被评论者所接受。这种情况下,批评也就实现了自身应有的价值。
  



  
而我对于正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的中青年书家,则相对比较宽容,因为他们还没有在书界站稳脚跟,他们为之付出了很多,因此需要社会对他们给予更多的也是必要的关注和爱护。对于他们的评论,则主要以分析其学书和创作方式为主,帮助其理清思路,以便使他们能够从理性的高度对自己所走过的路有一个系统深入的回顾,同时也能够使读者从他们的成长历程和学习、创作的观念意识当中有所启发。《青少年书法报》自创刊以来,一直以培养青少年书法人才、推举书坛新人为己任,以务实的办刊理念的前卫的办报风格,刊发了数量可观的书法篆刻作品和理论批评文章,因此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青少年书法报》在持续发展的20多年里,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书法人才,使大家成为了书界深受关注的人物。本人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即是该报的受益者之一。自2006年秋天在《青少年书法报》发表《要书协,不要书邪——对一些基层书协组织的透视与期盼》一文以来,连续在该报发表了100余篇书法理论批评文章。因此受到了书界同仁的关注和首肯。那是因为刚刚涉足书法评论,所写的文章还不够成熟,我在《青少年书法报》第一篇文章的发表,就是源于该报总编辑何昌贵先生的修改和肯定。后来写的《当代著名书家二十人系列评论》在该报的连载,无疑也是因为何昌贵总编的错爱和器重。当然,这里面自然少不了该报副总编辑、理论版编辑葛世权老师的辛苦劳动。

  


  
今年六一节,我从西安、北京和长春做名家系列访谈,一路辗转到佳木斯,方才首次和《青少年书法报》的编辑老师们会面。何昌贵社长和葛世权副总编以及报社的其他编辑老师热情接待了初到佳木斯的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撰稿人。这让我深受感动!在佳木斯期间,我和何昌贵社长进行了一个关于书法专业报刊如何持续健康发展的访谈,何老师作为自身媒体总编,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的独到的见解,他的谈话精彩到位,很有参考价值。谈话内容有待整理。访谈之后,我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希望和报纸合作,搞一个新的评论专栏,何社长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并委托我和副总编辑葛世权先生具体策划。我和葛世权先生随即交换了意见,葛先生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好的想法。达成一致后,决定先做一个“沈老课题班的系列评论”,于是我们便分头行动。

  


  


  
我返回北京之后,立刻和王厚祥先生取得联系,然后马不停蹄赶到廊坊和王老师面谈。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由王厚祥及时向沈鹏课题班执行导师曾来德先生征求意见。曾先生对此给予很大支持,并约定第二天面谈。于是和王厚祥、刘京闻二位赶赴北京曾来德艺术中心,当即确定了具体人选,曾先生还特意为系列评论专题题写了“第一阵营”刊头并作了序言。课题班成员接到通知后,陆续寄来了自己的详细资料和相关图片,笔者也就开始认真撰写每位书家的评论文章。四十位书家的四十篇评论,数量不少,担子不轻。我自知水平有限,不可能做到让大家完全满意。但我会尽量做得好一些,以便不辜负报社和沈鹏课题班成员以及广大读者的厚望。我写的这一批评论文章,因为面对的大多是出道不久的青年书家,所以更多地还是以分析、宣传和推举为主,没有太多的“尖锐和犀利”的批评言辞,非不能也,而是目前还不十分需要。再者说了,“批评总是根于爱”,有问题要指出,有成绩更需要正面肯定。或许在“谈批色变”的当下,尽可能客观公正的正面分析和评价,对于课题班的这一批青年书家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他们的作品并无没有缺点,而是正处在勇于显露缺点、不断探索实践的特殊阶段。

  


  
假如若干年之后,我再次写到他们,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而我本人也并非功成名就的所谓“批评家”,我作为书法理论批评方面的一个新出现的作者,我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和磨炼。对于我撰写的评论文章,大家也只能作为我的一家之言来看待,是否公正客观,是否准确到位,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但无论如何,对撰写书家评论的分寸和尺度是必须尽量把握好的,既不过度拔高,也不随意贬低。要以一种相对公正的态度,把他们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好在报社给我提供这么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还有这么多同道师友的支持和帮助以及热情参与,我只有对大家心存感激!在这里,一并对所有参与策划和支持相应的师友们致以由衷的谢意!



























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第一阵营系列评论之四
 


  


顾柯红,女又名柯渱,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中国美院书法专业,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书法硕士研究生、自由撰稿人
   作品及论文发表于《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青少年书法》杂志等。书法作品先后举办过个展及联展若干,参加“太湖书女”三人书法展,第二、三届书法男女二十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藏风聚气汇京华”沈鹏书法课题班毕业作品展,中国书画博览、北京三品美术馆在北京普度寺举办的“经藏·全国书法名家写经展”第二届中国30位优秀女书法家展等。



创作心得:
  我在中国美院系统学习了书法技法,梳理了书法史才真正发现书法的魅力。正草隶篆无不临摹,学院教学非常严谨,临摹要求做到极其相似,并不要求找到自己,毕业创作我写了隶书结合魏碑的大字对联,我喜欢魏碑的厚重与隶书的凝重,但一直没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美院毕业后一度经历创作的痛苦,涉猎民间书法,喜欢其中的质朴天然,又喜欢草书的狂放不羁,于是试图写草书,包括钟爱的民间章草,终于在草书中找到自己的情性依托。草书的丰富表达让我觉得其中趣味无穷,从王铎傅山到二王、张旭怀素到日本书法、以及简牍草等。然后以小楷和篆隶作为滋养,探寻草书的自我表达语言。


琐言碎语(顾柯红)
·
我喜欢品味创作时灵魂出窍的瞬间。

·
有一些事情,只有一个人去经历;有一些心情,只有一个人去过渡。

·
没有完整的幸福,没有绝对的自由!唯有绝对完整的追求是可以支撑起生活的意义。

· 我像只城市的猎豹,丧失了方向感的目光变得暗淡无光,可还是用这双狐疑的眼睛搜寻着猎物。
· 所有的人生路都是会迷路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每条路都是不完整的,是断裂的。
·
总觉得文字是我打印出来的脑电波,在寂静的时候无声地拉出一长排。有时却又是一片空白。

·
于人行道,逆流而上。穿过的不仅仅是擦肩而过的人群,还有光阴。

·
寂寞的人各自孤独却能彼此感受到。同类的人总容易互通,因他们之间有一条唯独对同类开通的密道。

·
凌晨三点,很困但不想睡。

  
书法是有生命质感的,生命质感不是法,不是理,是情。


· 一个人若丧失了宁静的存在,就丧失了自我和发现自我的眼神。
  
所谓宗教,就是在宁静的存在中去恢复这种眼神。但可惜的是,这个世界很多人找不到宁静存在的方向和入口。
此时的马路上还是车来车往,这些游走的生命永远在缺失自我的螺旋形中前行,直到终点还未找到起点。
· 极度疯狂之后的极度孤独!从极度疯狂的草书创作状态回复到现实世界,人有种不真实的虚脱感。那阳光、人流、草木似乎是另一世界的,而我,似乎脱离得很久了,陌生得有些难以融入,恹恹然找不到支点,一下子觉得人生所谓的俗尘乐事我一点沾不上边,只在自我的快乐与激情中消耗着生命。这,应该是悲哀呢还是该庆幸?
  现实中的极度孤独让我不断向往着那一世界的痛快,而那一世界的激情却愈发使我陷入极度的现实孤独。在这周而复始的旋转中我泪流满面,我激越万分。
  · 问我为何喜欢书法,我无法找到非常准确的完整理由。因为从未去思考过,也因为用不着去思考,就像爱一个人,真正爱就找不到理由,也未想过缘由。那是由无法抵挡的荷尔蒙决定的。享受其中的激情、踏实、苦乐、纠结,足矣。
  


作草心手相忘   下笔志趣高远
  


——我看顾柯红的大草创作
  


傅德锋
  




  


当下书坛对“美女书法家”给予了太多的关注,无论是在展厅还是报刊、网络,只要有“美女书家”登台亮相“,则立马出现“万人空巷,趋之若鹜”的热闹景象。然大多所谓的“美女书法家”却只展现出了“美女”的一面,而书法倒似乎成了某种有意的点缀。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有的娱乐化心理状态。
  


孙晓云、胡秋萍等几位女性书家已是书界的热点人物,虽然褒贬不一,议论纷起,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出了妇女在当代历史背景下,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人审美情趣的张扬。继孙晓云、胡秋萍等人之后,新一代女性书家纷纷崛起,暂露头脚,成为当下书坛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在这条风景线上,有一个江南才女满怀自信地向我们款款走来,身影日渐清晰,以一手功性兼备的大草书法闯进了人们的视野,她就是江苏无锡的顾柯红女士。
  


面对顾柯红长达近一丈的巨幅大草作品,使人很难想象如此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竟是出自于一位江南秀女之手!从其大草作品可以感觉到顾柯红女士是一位富有激情的书法家,从与她手机通话当中能够感受到其为人的豁达与豪放。言语当中既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和谦虚,亦有经历颇多生活历练之后的特有的超拔和自信。用“秀外慧中,志趣高远”八个字来概括她,当不为过。
  


在她的笔下,怀素狂草的精妙的结体、用笔和张旭笔下那种颠逸洒脱的笔情墨趣皆有恰到好处的表现。气势酣畅,先声夺人,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英迈气概。我觉得当下写大草的两个青年书法家比较引人注目也值得人们寄予更多的关注和厚望,一位是河北廊坊的王厚祥先生,一位就是江苏无锡的顾柯红女士。他们两位都是沈鹏课题班的重要成员,两人都以大草逐步确立在书坛的位置。
  


平心而论,当代书坛,敢于涉足大草者并不乏人,惜乎功性兼备、志趣高远者无多。能够在大草领域引领时流,卓然成家者尚属阙如。当代的一些以大草书家自我标举者,往往大多性情有余而功力不足,志大才疏,名不副实,给人们留下了不少质疑的口实。一些以草书擅名的书界大腕,更多地是以自己的社会身份来竭力掩盖自己在书法基础功力上的严重不足,只能以持续的炒作和接二连三的“社会事件”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一类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个人光环的逐渐褪去,最终有如昙花一现,过眼烟云,只能给人们留下一丝与书法并无太大关系的淡淡的记忆……
  


顾柯红用她的比较出色的作品,让我看到了大草书法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也用她的勤勉与刻苦、高蹈和自信竭力寻求着属于自己的一条艺术之路。
  


大草书法,因为其在笔法上无所不包的丰富性和技法技巧的高难度以及对书家综合实力的高要求,使得很多试图涉足者或望而生畏,不敢问津;或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或无视古法勉为其难。古人云:“世之所贵,必贵其难”,惟因不易,故能进入大草并卓有建树者,可称“草圣”,能此者,张芝、张旭二人而已!当然,狂僧怀素亦足可当之。
  


在展览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书法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倾向甚至时尚,很多人的作品着力讲究“视觉冲击力”,一味狂驰,线条蛮横,搔首弄姿,张牙舞爪,透过其作品的表面,我们会很快发现其审美情趣的低下和综合素养的贫乏。看似丰富多变的节奏安排和墨色变化,实则表现出太多的刻意与造作。而在顾柯红的大草作品当中却很少有这种有意卖弄的东西。她的大草讲究汉唐时期经典大草作品结体的精准和笔法的到位,其中智慧而自然地融入进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情趣追求。
  


事实上,对于当下的从事大草研究者而言,我们不是要求他们尽快确立自己的面目,而是期望他们尽可能深入经典。如果说古人的经典大草作品是进入大草的一道“关键之门”的话,当一个人刚刚一脚踏进门里,一脚尚在门外,在进退两可之间,你说他是“进门”还是“出门”?谓其“进门”,为时尚早;谓其“出门”,则从何说起?尚未“进门”,何言“出门”,只是还在门外左顾右盼耳!面对顾柯红的诸多大草作品,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她目前已经不再徘徊于门外“左顾右盼”,而是已经进入了这个“关键之门”,接下来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深入经典,直至登堂入室。
  


进入狂草,自有门径可循。首先须具备较好的正书功底。一个书家在不缺乏艺术灵性和草书情怀的情况之下,正书功底越扎实越有利于写好草书。历史上任何以草书名世的书法大家,都不是只会写一种书体。即便他除了大草作品传世之外并无其它书体的作品流传,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其不擅它体。我们从张芝、张旭、怀素的代表作当中可以看出,其用笔的精微细腻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他们驾驭结体和用笔的能力是一般书家所难以望其项背的。张旭的小楷《郎官石柱记》,其艺术功力达到了让专门的楷书家也无言的地步,而其大草作品则至今依然是衡量狂草艺术水准高低优劣的一个尺度和标杆,使后人难以跨越。而顾柯红除了对狂草情有独钟之外,她在其它书体特别是小楷方面亦颇为用心。对魏晋时期的经典小楷作品下了很多实际的功夫,这对提升自己的书境和丰富其草书艺术的信息含量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顾柯红学习书法的目标很明确,路子也很纯正。她既没有限于一种书体,只在草书世界里“死缠硬磨”,也无意把自己标举为“诸体皆能”的书法多面手。她对其它书体的广泛涉猎,就是为了真正进入自己心爱的大草艺术,一切以能够借助大草酣畅淋漓的笔墨线条而抒写自己心中的志趣为目的。一般而言,多能不如专精,一个人一生时间精力有限,很难全面铺开,面面俱到,能够在有生之年做好一两件事已属不易。
  


顾柯红大草整体上笔酣墨畅,神采飞扬,既不乏视觉冲击,又颇耐仔细品读,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她具有承袭经典的意识,从结体到用笔,能够以古法节度自己,如此就会得到高古的格调和气息,让然感觉到明显的师承关系;二是注重技法技巧的深度锤炼,技术不过关,再好的想法和性情也无法体现,即便勉强为之,毕竟难遂人愿,从其作品可以看出,她的技术是比较过硬的;三是对节奏的控制比较到位,其实大草的节奏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用笔的疾速快慢,结字的欹正大小,章法的疏密起伏,墨色的浓淡枯湿等等,她都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她在每幅作品的具体创作当中,较好地体现出了古人经典大草作品的几个关键。奔放的感情能够在理性的管领和约束下发挥,笔下绝无那种“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低俗之态,行笔磊落潇洒,气势畅达,笔意若断还连。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笔墨能够和书写内容之意境紧密衔接,突出作品的高潮,节奏感很强,却又很和谐。局部的突兀提醒了全篇却又不显失之过份,这充分说明她对大草书的理解是比较深入的。
  


以她这般年龄,即有这番功夫,使我们不得不对她满怀期待,她的未来当不乏精彩。终篇之际想问一句:狂草书家皆善饮酒,不知下笔汪洋恣肆的柯红女士尚能酒否?


顾柯红书法作品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0:51:54 | 只看该作者
书兼五体   广取博收

——我说周剑初书法
  傅德锋


  

  

  

  
供职于“二炮”的军旅书法家周剑初先生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书坛的广泛关注。这源于他在书法方面孜孜以求二十余年,如今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他的作品不断在国字号展览上入选获奖,并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一次好评如潮的个人书法展。平心而论,在沈鹏书法课题班的所有成员里边,周剑初是属于那种做人低调谦和而为艺志向远大的人。这种行事品格也恰恰是我所尤为看重的。

  
按理说,从参加国展的角度来讲,周剑初应该属于出道比较早的。七届中青展举办的时候,他即有作品入展,28岁便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此后他一直保持比较平稳而且强劲的发展势头,一边读帖临碑,不断丰富学养,一边参与展览,频繁入选获奖。他这种把书斋历炼和展览检阅的有机结合,既使自己避免与时代脱节,又不至于让展览风潮遮蔽自我。的确是殊为不易的。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那就是,书斋静守是对个人心性的磨炼,就需要时时去抵御外界的诱惑。而展览则必然带有功利的因素,他既可以使人获得某种“成就感”,促人不断进取,也可以挫败或者让一个人热衷于此而流于喧嚣浮躁。仔细分析起来,其实这也并不十分矛盾,关键在于当事者本人的个人定力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如何。

  

  

  
作为一个有志于学问、书艺的人,长期的书斋静守,刻苦用功是必不可少的。读书、临池,都需要在超逸中下实际的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讲求好的方法,方法得当,则无不如意。方法失当,则空耗岁月。因此,个人天分以外,有无名师点拨,就显得非常重要。有时候,哪怕是有一位高人能够及时告诉你这种路子走得不对,都是极为幸运的。而刘洪彪先生之于周剑初的意义恐怕正在于此,故遇到刘洪彪也是周剑初的一种机缘和幸福。但作为当代的青年书人,而立不惑,风华正茂,如日中天,正当进取。经过一番书斋静守,读书临帖,待基础扎实之后,就必然会产生在展览上跃跃欲试的想法。而参加全国大展的好处则一方面在于及时检阅自身创作水准,一方面入展获奖了可以据此见知于世人。周剑初在这两方面可以说都做得非常好,立足书斋,角逐展览,临创结合,相得益彰。

  

  

  
周剑初在书法上具有远大抱负,这从他的《书家当习“五体”》一文当中可以感受到。古来书家,兼涉五体者并不乏人,然五体皆精者却是屈指可数。盖因天分、禀性、志趣、学养以及时间、精力等等人各有异,故选择和结果也就迥然不同。世称赵孟頫精于六体,然其真正之建树却在于楷书和行书。其它书体之于赵孟頫而言,虽能熟练写来,应规入钜,然殊乏个性,艺术境界并不高。可“日数万字”而彪炳书史的一代宗师赵孟頫尚且如此,况他人乎?!不过兼习各体的好处则在于各种书体之间可以互相生发,习之既久,锋毫起伏之间或可得神鬼莫测之机,却又非以毕生之力专攻一体者所能体会也。古人所讲的“图真不悟,习草将迷”即指此也。

  
周剑初楷书主要经意小楷,取法在钟繇、二王及唐宋元明诸家之间,贵在得其高古灵动之气。仅小楷一体,其笔下亦能呈现多种面目:或以古朴自然为尚,直取钟王小楷之原貌;或以灵逸散淡为趣,兼撮唐宋元明人之小楷特点。无论是取静穆之态还是得飞动之势,皆能法有所本而略参己意,甚为难得。小楷以外,他对魏碑亦有研究,所作雄浑朴茂,古意盎然。

  
周剑初行书以二王为本,兼撮众法。行书创作上也能写出多种面目,或纯以帖意为之,潇洒俊朗;或碑帖结合,巧拙相参。但整体上都能给人一种崇尚古法而不失个性的感觉。在体现共性与表达个性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入点,可以据此横涂竖抹而笔墨飞扬。章法布局上多受乃师刘洪彪先生影响,比较注重画面构成的现代展厅视觉效果。此或为长处,但我认为,此法偶尔为之并无不可,多则趋俗,盖有着意“讨巧”之嫌,宜当慎之。

  

  

  
周剑初草书其根亦在二王,于此基础之上,广泛涉猎唐宋元明清诸家草书,对黄山谷与王铎的取法尤为明显。所作开合有度,气势畅达,观之令人怦然心动。看得出来,他对陆机《平复帖》、孙过庭《书谱》亦下过一番不小的功夫,其章草、小草温文尔雅,清纯有趣。他的一些具有现代探索意义的章草味道甚为浓厚的草书作品,从用笔、结体、章法、墨色变化方面惨淡经营,用心良苦,体现出自身较好的综合能力,亦颇能打动人心。

  
周剑初隶书本于汉隶经典,同时兼取时人隶书灵巧之姿,拙朴厚重中寓含飞动之气,将草情篆意杂糅其间,加大了作品的信息含量,颇具匠心。这也是当下隶书创作的一大特点。趣味性的过于张扬,可能对展厅效果的强化不无好处,但隶书纯粹性的不断流失可能也会导致汉隶精神的消解。

  

  

  
相较于隶书,周剑初在篆书方面的表现似乎更为纯粹一些。笔下反映的是《散氏盘》《石鼓文》这些大篆经典的笔情墨趣,结体自然,线条苍茫,一派金石气象。加之他善于经营章法,长于多种书体,互相适当搭配,便又陡生些许书卷之气。使其作品清俊可人,引人注目。

  
以上是对周剑初五体书法的一个简要评述。综上所述,我觉得,周剑初作为一个从社会的最低层完全依靠自己打拼,一步一步走向书坛,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的70后青年书家,他所走过的路,在当今众多青年书家当中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关键在于整个的奋斗历程和最终的结果如何。他不仅从思想认识上对“书兼五体”有着很深的见解,而且尤为可贵者,在于他能对此付诸实践,数十年如一日,朝斯夕斯,孜孜以求。他这种上下求索,甘之如饴的学书精神和学习方法对更多的学书者而言,的确是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的。因为他的实际成绩,即他在五体书法的学习和创作方面的诸多喜人成绩,充分表明,至少对他而言,不啻是一条虽然坎坷但却可走远的通途。

  
一个有志者,无需刻意于“成名成家”,但必须对自己的一生有所规划,唯有做到心中有数,方能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达到一种始终朝向理想的状态。周剑初即是这样做事有谱的人,他以自己在书法艺术上的特长有效地整合了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功塑造自我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打动和影响者周围的人。所以不仅他的现在可圈可点,他的未来将会更加值得人们拭目以待。

  

  

  
                                                                                          周剑初近照

  

  
周剑初,别署湘客,号抱阳。1971年生于湖南隆回。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二炮兵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艺术系书法研究生,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助教,“国书会”及“沈门七子”成员。供职于第二炮兵司令部。

  
作品30余次在全国、全军书法比赛中入展获奖。曾获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奖,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大赛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大赛二等奖,“翁同和奖”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提名奖,全国首届行书大赛提名奖,文化部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比赛优秀奖,“岳安杯”国际书法比赛优秀奖,全军书法比赛一等奖4次等。

  
入选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八、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军第三、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军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文化部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作品展,全国书法名家工程千人千作、500人书法邀请展,第四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墨舞神飞”全国草书名家上海邀请展,中国美术馆“情境书法大展”等。

  
1997年在大连市举办个人书法展;200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周剑初五体书法展”,同年12月举办“周剑初五体书法展”走进军营活动,2010年在湖南省美术馆举办“周剑初五体书法回乡展”;参加“沈门七子”书法联展等十余次。被中国书协评为“2008年度中国书法家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出版《周剑初书法艺术》《周剑初书法辑》《北京大学艺术系首届书法研究生班作品精选集·周剑初卷》《周剑初五体书法》《周剑初五体书法·廉政诗文》《周剑初五体书法·图文集》。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体育馆等文博单位收藏。

  

  

  
书家当习“五体”

  
周剑初

  

  
2008年10月,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周剑初五体书法展”。因为此展的举办,居然使得习书30余年的我渐渐被书界友人所知晓,并相继在展览前后的首届册页书法大展,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中分获一、二等奖。故常有书友问及我学书之心得,即以六字相告:书家当习“五体”。

  
书家为何要习五体?从生活角度而言,犹如人不仅要食“五谷”杂粮,还要晕素搭配。光吃肉必缺维生素,反之,吃素多了定缺蛋白质,导致营养不良。

  
从书法本体而言,也自有道理和根据。其一,今人染翰,除纯属修心养性之业余爱好者,多视书法为挚爱而定为主业。然书法之于当代,大抵已失却实用功能。斯世之书家,若只攻一体,千篇一律,长久循环往复,虽具一格一调之面目,却难免自感单调乏味,人觉视觉疲劳。至于笔法、结字之变化,谋篇、布局之创新,将无能为力,无计可施。其二,五体虽各体独立,实乃一脉相承,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苏东坡云:“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周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习楷书,难在姿态飘扬书写放松,减少规矩束缚,字的姿态应尽多横生自然之趣,体现天真的流露。有人写楷几十年,功力不可谓不深,但拘谨呆板,毫不生气。如以篆隶入楷,字里行间可透出生拙的金石意趣,以行草写楷,书写可自然流畅,拘谨呆板之态顿可化解。有人写小字得心应手,可写大字却神采全无。小字写大,需对字形重新整合,如练魏碑,便可迎刃而解。有人对草书情有独钟,尤其是大草,最能抒发书者之性情。当今草书创作,主流是好的,但无视经典、自我作古、任笔为体、狂涂乱抹之现象充斥书坛。解决的办法,除了多读书多临帖,重要的一条是在取法上要“博”。篆隶可解决草书线质之轻飘浮滑,习行书可使书写自然轻松、结字美观大方,习楷书尤其是小楷,可使书者关照书作之细节。其三,习五体乃书家日课之基本功,好比习武站桩、唱歌吊嗓,习五体不是书家之终极目标,乃由“博”向“专”过程中之必要手段、重要过程,五体积淀越深,个人书风的创建越“健康”,否则容易形成“怪胎”。

  
有不少朋友还有这样的担心:人生时间与精力有限,学书当主攻一体,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以防“肉多嚼不烂”,终而一世无成。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历览古今书法大家,五体皆能者不多,五体书作皆流播于世者甚少。但我认为,书家不能五体,不见得不涉五体,前贤五体书作流播于后世者少,不见得不习五体。往远看,古贤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怀素等作书乃“余事”,为实用,以书名世无不在行政、从军、为文、传教诸方面绩伟功丰,且琴棋书画诸艺兼能,或诗书画印数项融通,其时间精力并未见匮乏。近者说,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同时也是杰出的书法家。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从没有放弃对书法的阅览和练习,建国后,即使日理万机,尚有余闲读书习字,终成当代杰出草书大家。相对之下,我等如能穷毕生之功,极全部精力,兼攻五体,实不至于就那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假以时日,吾辈如能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五体“全能”之修炼,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之良好愿望乃指日可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0:52:45 | 只看该作者
 潜心书印 艺道情深 ——刘建国书法篆刻漫谈

傅德锋



地处大西北的甘肃,远非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似乎满目荒漠戈壁,处处人烟稀少。这不过是未曾到过甘肃者之猜想而已。其实,甘肃也有山清水秀之地,亦有出类拔萃之才。甘肃文化底蕴厚重,自古至今,名家辈出,人文荟萃。就经济发展现状而言,虽不及先进发达省份,然甘肃人喜好艺术,收藏书画作品之风一度盛行,至今不衰,以致时下凡活跃于书坛的人士几乎都争先恐后前往“走穴淘金”,多有满载而归者,从中亦不难看出个中端倪。近年来,甘肃优秀书家不断涌现,或以书法创作,或以理论研究活跃于当今书坛,为业界人士所推重,反映出甘肃书法在当下良好的发展态势,令人欣慰。毕业于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的刘建国先生,即属于从甘肃大地走出去的书坛“弄潮儿”,他不仅是甘肃书法界的骄傲,也是全国书法界的佼佼者。刘建国之家乡甘肃平凉,古称渭州,非凉州(凉州乃指甘肃武威)也。地处于黄河、渭河和泾河交汇地带,是陕、甘、宁的三角区。此地物阜民丰,文化厚重。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公刘》、《风月》、《皇矣》等都是出于当时平凉、泾川、灵台、崇信一带的民歌。展览文化盛行三十年以来,平凉出了很多书画名家,大家所熟知的书法篆刻家、甘肃省书协常务副主席翟万益先生即是。而刘建国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喜欢上书画篆刻艺术,情有独钟,孜孜以求,想来亦是顺其自然之事。 刘建国书印俱佳,兼习国画,皆有可观。其人刻苦勤勉,聪慧好学,为人低调,处世豁达,在书法圈,颇有口碑。他学书先自二王入手,后对钟繇、杨凝式、苏轼、米芾、王铎及黄道周、傅山诸家皆有涉猎,并致力于金文、魏碑、简牍、帛书等,以古为法,广取博收,为自己的书法篆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虽早年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硬是凭着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执着,一路打拼,在中国书协举办的诸多展事上显山露水,摘金夺银,成为甘肃在全国书展当中入展获奖次数最多的作者之一,诚属不易。对于刘建国的书法,偶然在相关报刊和书法网络见过一些,但印象并不深刻。因为相较于他的书法而言,其在篆刻方面之成就则更为突出。这次因为为他撰写《第一阵营》评论文章,他从北京给我寄来自己的一本新出版的《刘建国篆刻选》和两件书法作品,细品之后,则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他的书印创作之印象。刘建国书法,以篆隶为主,亦作行草。总体上以苍浑朴拙之风格追求为旨归,局部上也存在一些相应的变化。其篆书创作以金文为主,参以隶意,古朴自然。其隶书多出自于《乙瑛》、《华山》、和《石门颂》,有朴厚之气象。其行草虽植根于二王,而最终落脚于明清。近来似乎对傅山书法颇为用心,从他给我寄来的这张拟傅山笔意的四尺行草中堂来看,用笔稳健沉实,行气洒脱自然,墨色枯湿并用,可谓颇得傅山书法之机趣。但其不足者则在于对傅山行草结字之大小、欹侧之变化略有差失。然,好在其有深厚的篆刻功底,字里行间自有一种拙辣厚重之金石气息存在,也就冲淡了某些不足。由于其印风格古朴,富于变化,钤盖于书法作品之上,也为其书法作品增色不少。由于篆刻是刘建国之强项,也是他赖以生存并藉此成名成家之根本。且书界知其书法者少,而知其篆刻者多,故接下来重点谈谈刘建国的篆刻。刘建国是曾翔先生的得意门生,在学习和创作理念上自然会深受乃师之影响。曾翔之篆刻,气息高古而善于变化,在古与今的结合上有诸多耐人寻味之处。而刘建国自入师门之后,算是真正步入了篆刻正途。他学篆刻先自秦汉印入手,旁参明清流派并及当代诸名家,最后仍然主要以秦汉印一路风格面貌示人,不失为一种聪慧之选择。当代印坛的创作现状大致可分为古玺形式、汉印形式、宋元朱文形式和当代探索型形式四大类。秦汉印尤其是汉印形式,可以说一直是当代篆刻的一大主流,但伴随着篆刻审美风尚在当代的趋于多元发展,传统的汉印形式则相应地显露出了陈陈相因、因循守旧的劣势的一面,如何转变新的思路,力求找寻新的生成因子,从而给已有的秦汉印创作注入新的活力。而刘建国正是一位在秦汉印研究和创作方面身体力行,不断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的青年印人。事实上,篆刻艺术,无论是从继承的的角度还是从出新的角度,都不外乎从篆刻三要素(即字法、章法、刀法)上进行着手和变法突破。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也就可以首先通过系统临摹研究传统经典印作,特别是对秦汉印的研究取法,来进一步为自己今后的主攻方向确立下一个基本的调子。印宗秦汉是很多印家所极力倡导的,是一条最基本也是切实可行的路子,是本着“取法乎上”的原则,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取法乎上”实质上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年代的久远,也就是历史时期的“上”,为的是获取古朴之意;二是作品水准的“上乘”,也就是对经典作品的取法,为的是求得精微。当然,也有从明清流派印入手的,明清流派从年代上而言,无法与秦汉相提并论,但其中也有很多上乘之作,况明清流派也是从秦汉印中化出,事实上师法明清流派也是对秦汉印的间接师法。但我们必须搞清楚它的源流关系。刘建国对传统篆刻自上而下的临摹学习,最终为自己定下一个基本的调子,这说明他对篆刻艺术的本质认识是系统而到位的。他的印,无论朱白文作品,最大之特点就是古朴与自然。从字法上来讲,他直取三代吉金,深加研习,广参秦汉名印结字之法,灵活变通,为我所用。对偏旁之搭配,线条之排叠,颇具匠心。在生冷之字的印化处理上尤见功夫。这与他对篆刻入印文字的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对篆书有着专门而深入的临习研究是分不开的。因此,他的入印文字看上去既有三代吉金的原汁原味,显得古朴幽远,又进一步强化了文字线条的笔意(即书写性),使线条充满动感和生机。章法安排上,他能够充分借鉴古玺、汉印的优秀之作的经典范式,并吸收当代篆刻的一些新的构图技巧,在单个字的点画线条之间、在字与字之间、在所有印文与印框之间的疏密开合、虚实收放关系的处理上用意精深,视觉效果浑朴、大气、和谐、自然。刘建国的刀法更具自身特色,冲刀之爽劲利落与切刀之拙辣苍茫互为配合,入刀、走刀、收刀精益求精而能从容不迫,在和谐中求痛快,在痛快中求稳健。从他的很多印章来看,很少有那种因功力不逮而致迟缓苟且之痕迹。其用刀的成功,也就为他在字法、章法大局已定的前提之下的最后落实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再好的想法、构思,最终都要通过扎实而灵活的刀功去一一实现。刘建国的做印手段也是不同寻常的,刮、削、划、磨、敲这些做印手法在他手里皆可驾轻就熟,因此,他的印作,几同古印而不露人为痕迹,令人钦佩。其边款朴茂苍浑,与印面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体现出良好的综合素养。书印之外,刘建国还兼事国画,所作在工写之间,凡花鸟、山水、人物,皆力求避俗而务趋清雅,与其书法、篆刻之审美理念互为合辙,书画印三位一体,互相生发促进,用心至诚,涵咏不已。若更假以时日,则前途未可量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0:53:32 | 只看该作者
创研兼顾 志向高远——白锐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述评   2012-01-11 20:24 星期三

  


  


  

在当今70后一代书家当中,白锐的确是颇受人们关注的一位。她先是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研读郑晓华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后又转学于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受教于沈鹏先生和胡抗美先生。并以比较突出的学习成绩和创作研究成果得到了上述诸位导师的赏识和首肯。白锐在近年来一直比较活跃,这源于她不仅在书法创作方面有她优秀的一面,更在于她还是一个在书法理论方面有着系统研究和独到见解的青年书法家。在创作和理论研究之外,白锐与课题班同学、青年书法家丁剑合作,持续进行《丁白访谈录》的系列名家访谈活动,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也由此引起了书坛普遍的关注并得到广泛的好评。

  

白锐学书,其路子走得比较纯正,一是源于她身居京城,可以随时得到高手名家的指点,二是她本人作为书法博士,对整个中国书法史有着深入系统的了解认识和梳理研究,因此,她能够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在这一点上,白锐应该还是在当代书坛的青年书家之中做得比较突出的一位。

  

书坛上曾经有一种不良现象,那就是因为某些原因,有的专门从事书法创作的人士往往对书法理论和批评不屑一顾,时不时就流露出一种对书法理论的轻视心理。这源于他们认为某些从事理论研究者的创作水平并不很高,从而感到所谓书法理论都不过是“纸上谈兵”。事实上这是一种对书法理论的误解,也是对从事书法理论研究者的一种偏见。

  

一般而言,作为一个优秀的书法理论研究工作者,能够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搞好书法创作,固然更好,求之不得。但创作水平不是很高的人,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研究没有高度,一无是处。有时候,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他只要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艺术鉴赏眼光以及丰赡的综合素养就可以了。这样的例子,古今都有很多,无需一一展开来谈。而像白锐这样,双管齐下,同时在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两个方面狠下功夫且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书家,无疑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白锐在书法上主要致力于对二王亦即魏晋书法的研习,凡经典小楷、行草法帖,无不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学习研究。她不仅关注二王书法的技术问题,更将她的研究触角深入到了魏晋书法的精神层面,能够主动从“道”的角度来把握书法的深层内涵,因此,她在临习前人法帖的同时,也是在进行理论上的拷问和研究。比如她在《<兰亭>——中国书法传统的“双刃剑”》一文当中,就对《兰亭序》和王羲之手札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兰亭》难以和王书手札在行草书体系的层面比肩,而最终也只能是行楷书的典范。所以无论是《神龙兰亭》,还是《定武兰亭》,乃至于若干个有名的、无名的《兰亭》版本,它们与王字的风格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其笔法、章法、气韵与魏晋风韵相去霄壤”的观点。她认为“《兰亭序》的风格异化在很大程度上便是由来自唐“ 法” 的侵袭。因此,如果《兰亭序》不经过唐人的歪曲, 而能够保留王羲之原迹的风格精神,则后世帖学也许会成另一种格局。从这个意义上看, 《兰亭》对帖学而言关系至巨, 真可谓成也《兰亭》, 败也《兰亭》”。

  

无论这种观点是否能够完全得到大家的认可,但白锐是实实在在在进行着这样的研究探讨。这至少可以说明,她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品格的青年书家。她的理论专著《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对《兰亭序》的方方面面做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其中不乏精彩之论。此专著曾获第三届全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这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书界对她的理论成果的看重与认可。

  

白锐在前段时间举办了自己的个人书法展,同时在网上做了声势颇为浩大的报道宣传。从网上众多网友对她的密切关注和跟帖的热情来看,广大书友对她的书法创作成果显然是比较认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白锐的书法作品不仅在技术(包括笔法、结体、行气、章法、墨法、形式等)方面做得足够好,能够见出明显的师承关系,而且其创作作品,自成体系,具有相应的学术指向。由此可以看出她在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上的远大抱负。白锐的小楷写得很生动,她没有把魏晋人的小楷写死,而是较好地演绎出了魏晋小楷高古渊雅的萧散气息。她的行草书本于二王,特别是王羲之的手札,但也有对乃师沈鹏先生和胡抗美先生的吸收和借鉴。甚至有些作品,与胡抗美先生之作十分相像。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完全不必大惊小怪,以为她的这些作品是对胡抗美先生作品的翻版。盖因胡先生是在当代草书名家当中的卓有建树者,他的草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白锐对胡抗美草书的心仪自然有她自己的想法在。相信她对此也是有清醒而理智的认识的。

  

对当代书家的适当借鉴,未尝不可。对于“取法乎上”者,亦不可做机械的理解。学习今人对古人法帖的上好的临习方法,也是“取法乎上”的某种表现。而关键的反倒在于无视古人,一味迷恋于时人,则不知有汉,遑论魏晋也?!白锐的行草书,总体而言,重在体现她所尤为推重的“魏晋风度”,用笔讲究规矩法度而不拘执,行气追求洒脱飘逸而不狂野,补白体现空灵虚淡而不造作,墨色注重变化多端而不刻意,这无疑是她的成功之处。但她笔下的行草书也有多种面目,盖因白锐学书,有一定广度,她试图对历代经典碑帖都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把握和体现能力。行草以外,白锐对篆隶书亦有较多用心,但她似乎对粗犷豪放一路篆隶经典更为倾心,所作雄浑朴拙,豪放大气,颇为逮人眼球。这一是她个人性情使然,二是其之所以为此,也有对二王清秀飘逸一路书风的一种反正之考虑。而二王清秀飘逸一路书风反过来也会对粗犷豪放一路篆隶书创作造成抵制过于粗疏的弊病。这无疑又是白锐的一个聪慧之处的体现。

  

在从事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同时,白锐也比较注重参与具有一定学术含量的书法社会活动,特别是他和沈鹏课题班另一位具有一定独立思想品格的青年书家丁剑一道,联袂进行《丁白访谈录》这样的大型系列名家专访活动,以当代比较优秀的青年书法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来完成这项工作,则可以尽量做到有备而来,有的放矢。她的许多富有针对性的对于名家的访谈对话,能够比较默契地和一些书法名家,文化名人形成学术交流上的互动,把诸多具有深邃的思想和独立的思考的文人、学者的思想成果行诸文字,一一展现给广大书界学人以及更多的读者,这又是她对当代书坛的一大贡献。而“吴悦石、周有光、莫言、陈传席”等等“当代名公”对她和丁剑“谒见”他们的欣然接受,也充分表明这些文化名人、专家学者对年轻一代的器重和爱护。

  

因此说,作为青年书法家和理论家的白锐是幸运的,也是成功的。尽管她的未来之路还很长很长,还有很多的未知领域等着她去勇敢开拓,但她站在今日的起点上,其未来无疑是无限广阔而光明的。

  


  


  

【白锐学书感言]

  


  


  

小时候爱幻想,曾对长大后办个展充满了期待、想象与遥望。那天,个展近在眼前,心情却好生复杂。我深知这不是一份满意的答卷,怀着忐忑的心情,真诚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和同道的批评和指导。

  

我不是个自信十足的人,但常常会做出些“蚍蜉撼树”的事情。回想当年从文学专业读完硕士,转而报考书法类的博士,一心只为圆那儿时的书法梦。殊不知,书法理论文章写不好、仅有五、六年的书法童子功的我,有多么地自不量力。 “帖到用时方恨少”,其间,内心经历了无数次的怀疑、动摇与否定,这种挣扎与坚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成长的痛苦与快乐,也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个展理应是创作者艺术理念的较为全面的呈现。我始终坚信,那些优秀的书家可以做到兼顾书法传统与个性发扬的二元发展。这对我而言,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向往魏晋,心归二王,由来已久,这也必将是我艺术追求的旨归。同时,书法最终是要表达情感的,它之所以不同于写字,而成为艺术,需要立足于书法本体,展现审美之境。展览挑选的近四十幅习作,与魏晋传统、与自己的审美理想,尚存很大的距离,选用“轻描淡写”作为我前段时间的个人展览的题目,权且是如此心境的一种表达。
  展览是综合的艺术,个人创作能力的发挥仅是一个部分。 我会把那次展览作为新的起点,书法艺术追求的道路上,继续“浮士德”式的征程。

  


  


  

白锐,美学博士,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导师郑晓华教授。毕业后进入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学习,师从沈鹏先生和胡抗美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协理事、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副研究员。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项展览,获全国第二届草书展三等奖。专著《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获第三届全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数十篇书法理论文章刊于《文艺报》《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0:54:28 | 只看该作者
文墨兼备 儒将风范——王文杰将军书法述评  
 





我和军旅书法家王文杰将军第一次见面是于2009年盛夏的某一天在北京曾来德艺术中心,当时来德先生赠我一套他出版过的书,正在书房内给我认真地签名,当时进来一位仪表堂堂气度轩昂的先。由于他当时身着便装,我一时并不知道是一位军人。王厚祥兄及时给我们做了介绍,方知来人乃一军中儒将,我和王将军稍作交谈,还顺便合影留念。王将军当时给我的感觉极其沉稳干练,温文尔雅,举手投足之间果然处处流露出一种儒将风范。他的富有亲和力的言谈举止和平易敬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与王文杰将军会面是今年1212日上午,在兰州军区政治部。当时我去深圳和赣州进行书法交流活动,结束后返回兰州。因王文杰将军是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的重要成员,而《第一阵营——沈鹏课题班系列评论》正在连载和持续撰写当中。我此番正好顺便去军区拜访他,适当做些了解沟通,也好使评论文章写得更加客观实际一些。文杰将军刚好就在军区,联系很顺利。他派人把我接进办公室,我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依然保持着第一次见面时的那种亲近感,谈话不拘一格。我首先把《青少年书法报》已经连载过的20期《第一阵营》评论专题拿给他看,他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然后,一边谈自己对书法的理解,一边顺手拿出一些介绍他的专业报刊资料让我看。特别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当文杰将军把自己近期内创作的手卷拿出来打开让我仔细欣赏的时候,我被眼前的具有深厚传统书法功力和颇具书卷气以及个人审美情趣的数件小楷和行楷作品所深深感染和打动了!无论是二王一路小楷还是唐人写经,其作皆能笔法精到,结体自然,形式优美,洋洋洒洒,挥运自如,从容不迫,多有清雅萧散之姿而毫无拘谨板滞之态。

  




通过对这几件作品的亲眼目睹,我完全改变了社会上一些人对现今一些将军书法家的惯常看法。一般而言,当今很多喜欢书法的部队高级将领,于书法一道,也仅是爱好而已,作品的水准往往大多停留在一种很初级的水平线上。盖因将军们平日军务繁忙,可以用于染指翰墨的时间精力并不太多。然文杰将军却是个例外,他作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官,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过硬,而且在部队文化建设方面卓有贡献。

  




王文杰将军首先是一位作家,长期坚持文学作品创作,著有散文集《大风歌与垓下歌》、《蛛网》等多部文学作品。他曾担任《解放军日报》副总编辑,不仅自身勤于笔耕,还亲自批阅过难以数计的各类文艺作品稿件。因此,其生活阅历、艺术涵养和综合素质是一般的书法家难以相提并论的。中国书法,历来讲究文墨并重,书法一旦离开了文气的滋养,离开了深厚的文史哲思想和综合知识的有效支撑,是很难真正自成一家而为世人所见重的。古人所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有所指,绝非泛泛之谈。一个人的眼界和见识,决定着他的思想认识高度,而他的思想认识高度决定着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我从王文杰将军的文章分明可以读出他宏阔的文化思想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文杰将军在《说“忠”谈“患”》一文中讲道:“岁月如河,我们每个人都是划舟击水的过客,而我们祖先是一批聪明而极富智慧的过客,他们为后人留下一笔取之不尽万世不竭的财富——中国汉字。汉字的构成,可谓丰富多采,别有意味。最近,无意中看到两个字,一个是‘忠’,一个是‘患’,把这两个字一点点地拆卸开来分别剖析以后,会觉得很有意味。一个‘中’字,底下加个‘心’,上下搭建,成了一个‘忠’,其意不言自明;再看看‘患’字,本来一个‘中’字加个‘心’字,恰好构成个‘忠’,可偏偏又多个‘中’来凑热闹,两个‘中’字串起来,把心死死地压在下面,喘不过气来,于是就有了‘患’。 如果我们的眼睛不仅仅把透示焦点集中在这两个字表象上,还会看到隐含这两个字后面的许多东西。”从这一段颇有意味的分析论述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汉字的理解认识之深。一个经常能够对先辈的文化遗产进行深度思考并不断反躬自省,藉此检阅自身言行的有心者,既是一个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更是一个把思想上的吉光片羽行诸文字而对他人有所启发和教育的智慧之士。对此,他进一步阐释:“人这辈子,只要认认真真干一件事是没有干不好的。条件是:一门心思,专心致志,就是专注。专注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蓄势,是一种博存约取的积累,是与轻浮焦躁全然有别的安宁和沉静,是隐默自守淡定从容的一种修养。是不悔初衷锲而不舍的一种坚守。”读这样的文字,真是悦目赏心,可谓只嫌其少,不嫌其多。而文杰将军之思想情怀也由此可见一斑矣!

  




正因为文杰将军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思想情怀,所以在做人和为艺方面才会有这样的深刻认识。而他的书法研究和艺术审美理想的逐步实现,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他自幼即对书法颇感兴趣,10岁前曾临习魏碑,有一定的童子功。近年来,经过适当调整,开始对二王书法展开深入系统的临习研究。二王书法的艺术高度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方面,更多地还是体现在思想境界方面。二王雍正典雅的书法风格,不仅当之无愧地确立了他们作为一代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师的历史地位,而且为晋代以后书法的发展提供了足资借鉴取法的经典法式。作为后世书家,学习二王,应该不仅仅是学习其技术(如笔法和结体)性的东西,而更应当学习二王立足前人,大胆变法的创新精神。很多人学习古人,终其一生而未能自立一家之体,其因不在于古人所创立的已有法度,而在于自身之天赋、功力、才情和创造力有限。

  




而对于处在学习和提升阶段的书人而言,未入传统而奢谈创新无疑是画饼充饥,空中楼阁。但找到打入传统的契入点之后,就需要清静自守,淡泊为怀。哪怕是面对种种世俗的诱惑,也要不为所动。那种朝秦暮楚,浅尝辄止的作法最终都会一事无成。

  




对此,王文杰将军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特转录一段其《滴水乾坤》一文当中的话:“清,是一种基调。唐代有个书法家叫怀素,他酷爱书法,整天拂砚伸笔,埋头写字,写坏了的笔头堆起来成为一座山丘。于是就挖了个坑来掩埋,并赋之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笔冢。中国人造字在造出冢字的时候,另外和它相象的字也诞生了——家。家与冢,两个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字:秃宝盖上有个点叫‘家’,也许古人造字是用那一‘点’比喻房梁上升起一颗太阳,喻示生命的起始;宝盖上的那一‘点’挪到下面就成了‘冢’,可能是那颗太阳落山人入土为安了,比喻生命的终结。家是人生的起始,冢是人生的归宿,一个‘点’构成两个字,像标图一样简洁地标示了人的一生。从山丘一样的笔冢,可以想象怀素当年独守清净,潜心练字,用了多少精力。”此处绝非空发感慨,而是意有所指。若非对人生和艺术具有丰富与深刻之体验和思考,焉能有此见识?!

  




综合前文,也就对王文杰将军醉心于二王书法,孜孜以求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系统拜读了他的数篇妙文,掩卷沉思,不觉会心一笑。文杰将军之书法,最大的特色,就是清静二字,清以养气,静以修身,乃其书学审美思想之大要。他不仅对二王小楷深研细究,而且对二王行草条分缕析,逐一掌握。且能从外围触类旁通,寻求突破。他对唐人写经和赵孟頫行楷书的精打细磨,形神俱得,充分表明,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直奔他自己心目中的书法审美主题——清静境界而去。他这种自上而下,再由下而上,从源到流,复由流及源的学书方式,显然属于学书正途。如此久之,早晚必得古人精义。

  




因此,对于他的书法作品的方方面面,我无须多费笔墨,也不必一一评点一番。单就从他目前的学习创作状态来看,无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其作品点画清俊,气息渊雅,下笔有由,动静相宜,在一种书卷之气的统摄之下,全然一派传统文士风范。





以王文杰将军如此之好的综合修为致力于书道,登堂入室,自成一家,不过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王文杰艺术简历





王文杰,现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军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书画研究院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成员,兰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名誉院长。书法、文学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著有散文集《大风歌与垓下歌》、《蛛网》等多部文学作品。书法专集有《中国书画博览·当代名家王文杰卷》,书法专论有《滴水乾坤》。自幼爱好书法,10岁前曾临习魏碑。近10年临帖不辍,专攻二王,书法渐成风格。沉静而有书卷气,飘逸而不失古拙。近几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书法家网》等多家媒体对王文杰的书法作品作过介绍。




















王文杰将军与沈鹏先生















                               傅德锋与王文杰将军

                     傅德锋与王文杰将军在其办公室合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0:55:09 | 只看该作者
陶然其间 独抒性灵 ——我看李明及其书法状态
  

  
青年书法家李明先生给我发来他的相关资料,其中有一篇文字,名曰《琢庐夜话》,内容为其在学习书法当中的诸多感悟。在看完他的书法作品之后,乘兴读之,觉语句清新,见解独到,古雅含蓄,颇为可观。不由使人马上想起经常翻阅的前人名篇《围炉夜话》来。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这本书是作者王永彬“于清·咸丰甲寅二月,于桥西馆”的 “一经堂”完成的。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该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围炉夜话》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炉边围坐,会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安详。在如此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下,白昼里浊浊红尘蹇塞的种种烦闷,会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悟……

  
而李明的《琢庐夜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将自己的书法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简练隽美而颇能启人心扉的语言娓娓道来,足见其日常生活之充实,文学修养之丰厚。这在很多书法人大多都趋于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当下,显得何其难能可贵。这就使得他和当下有如“书工”“字匠”而乏综合修养的那些书法人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而这种素质也恰恰是深为我所看重的。

  
李明学书从元明入手,特别对赵孟頫书法有过很深的研究。尽管他后来逐渐脱开了赵孟頫,但赵氏书法那种温文尔雅的气息还是挥之不去的。

  
李明后来转向对墓志和米芾书法的心仪,充分表明,追溯和求变心理永远都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书家的必然选择。从对米芾和墓志书法的研习,他从中得到了奇崛多变的灵机,从对魏晋书法的参悟临习,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书法的品位和格调,同时也为日后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书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课题班的成员里边,李明是那种从外表看起来就颇有一种“书生气”的人,当然,这里的书生气不是“文弱”,更不是“迂腐”,而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从其外貌到他的《琢庐夜话》,再到他潇洒俊逸的书法作品,感觉很统一,颇有“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的感觉。在他的书法里边,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和起伏跌宕,而是在一种相对平和的心理状态下对艺术理想的精微表达。他的书路既不同于王厚祥、顾柯红,也不同于梁铁民、黄胜凡,而是属于比较中和、内秀一路风格。

  
李明在五体书法当中,小楷和行草书属于其长项,在众多展览当中,这也就成为了他的一种招牌式艺术语言。无论何种书体,李明首先对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书法既然特别注重“由技进道”,那就需要首先解决好最基本的技术问题,否则,“道”就无从谈起。反过来,心中有“道”的概念,在解决技术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把技术当做死的东西来理解,在“道”的精神统摄下的“技”,应该是一个鲜活的内容,而不是纯粹的工匠式劳作。假如只是从技术到技术,由形式到形式,怕是永远也走不出技术的藩篱,从而使自己无法进入一种更高的境界。对此,李明有着比较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说:“我观古人小楷经典作品,精神流露处与草书作品无异,神采逼人。”所以,“我写小楷与写其它书体一样,离不开古雅的感觉和各种矛盾关系的处理。” (李明《古雅为尚》)他笔下的小楷,法度俱在而神采毕现,楷法草情,自然显露,非常耐人寻味。赵孟頫的灵巧,唐人的机趣,魏晋人的高古、简淡都能和谐统一地反映于作品当中,且于不经意之间,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意识。这样的作品,也就具备了较多的艺术含量,不至于落入直白和浅陋。

  
李明的行草书在经过一番比较取舍之后,最终落脚到了魏晋,钟情于二王的经典法式。他所希望达到的艺术境界应该是精准的技法技巧和高雅的品味格调的高度结合。目前来看,他的实际状态和发展趋势是令人欣慰的。

  
当下以二王面目一路书风活跃于书坛者,并不乏人,但有两种不良倾向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一种是始终停留在二王书风的表面,技术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笔法、结体、行气、章法等等,在二王时代,是以手札、书信的小尺幅来表现的,而当下要面对高大的展厅,尺幅变大之后,这些具体问题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目前展览里边有相当一部分学习二王的作品,尽得二王皮相,未能深入内核。另一种不良现象表现为“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很多作者企图在一幅作品当中承载太多的信息,且技术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其用心不可谓不良苦,但与晋人清逸超绝,简约为尚的本意相去甚远。作者们太多倾向于“炫炫技斗巧”,从形式到形式,千篇一律,热衷于制造“假古董”,正所谓“七窍开而混沌死”,恰好走向了事物的反面,并不为真正的识者所看好。

  
但李明在这一方面似乎有着较好的表现。他的作品不是不考虑技术和形式问题,但更为注重思想内涵的表达。他懂得把古人的东西化作自己的表现能力,敢于在学习和融汇古人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创造性发挥。用笔讲求精确但不乏率意,行气注重畅达但懂得节制,墨色追求丰富但力避花俏,形式讲究精美但远离低俗。因此,李明的作品,无论何种书体何种幅式,都能体现出一种清逸自然、法趣兼容的美感。他的作品所要体现的那种视觉张力不是十分外露的类型,而是相对比较内敛。用笔沉着大胆,提按转折自然而然,绝无拖泥带水之感。笔法方圆兼备,既保持了行笔的流畅性,又体现出线条的力度和质感。分行布白和谐自然,没有那种刻意和做作。

  
其实,李明的行草书在二王的基础上,把元明人的审美意趣和唐人草书的飞动之势都做了适当的消化吸收,同时对同时代人特别是课题班里同道书家的一些长处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借鉴,作品给人的感觉很独特,古今结合,收放自如,行云流水,气息古雅。

  
我偿以为,作为一个称得上优秀的书家,书内功和书外功应该是同步而表里如一和谐统一的,对书道精神的理解也应当是系统而深入的。对于古人,既要心存敬畏,但绝不能一辈子匍匐于前人脚下,亦步亦趋。更要充满一种自信,不宜妄自菲薄。而是要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然后再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于当下的年轻书家而言,现在最需要的是首先“打进去”,深入到古人经典里边去汲取营养,现在尽管不十分需要马上打出来,但必须要有早晚一定要“打出来”的思想认识。

  
而李明作为一名青年书家,目前已经在展览文化的洗礼下取得了令人称羡的艺术成绩,展览上的摘金夺银并没有让他忘乎所以,而是使其更加冷静清醒,理智地看待所取得的一切荣誉。他钟情翰墨,陶然期间,朝斯夕斯,笔耕不辍,用一管毛锥自信而洒脱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我虽不能说,他已经获得了极大的书法艺术的真谛,甚至可以说,他还需要不断调整,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修炼。但我坚信,以他这种内外兼修的学书方式和谦虚低调的为人品格,将来一定会获得更大的真实意义上的成功。

  

  
李明艺术简介

  

  
李明,字明之,1971年生于安徽怀远。斋号寻常斋、琢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创作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2007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国家画院沈鹏导师工作室和曾来德导师工作室助教。

  
作品二十余次在全国大展中参展获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九届国展提名奖,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一等奖,全国二届扇面展提名奖等。

  
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九届、十届书法篆刻展,第二届书法兰亭奖,全国首届、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四届正书展;全国二届扇面展;全国首届草书展;全国首届册页展,全国二届隶书展;全国首届手卷展,“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展;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全国邓石如奖作品展,中国书协千人千作展;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全国楷书名家邀请展,全国“渊源与流变”二王书风研究展;晋唐楷书研究展,“秦皇岛之约”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全国百名中青年名家书法作品展,北京.四川书法双年展;“翰墨华章”新中国60年书法名家学术提名展, “翰墨石鼓”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纪念赵朴初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等。

  
书法作品及相关文章散见于《书法报》、《书法导报》、《书画产业报》、《书法》、《中国书法》、《东方艺术》、《中国书画博览》、《水墨味》、《国尚》等多种报刊杂志及各大专业网站。作品被全国多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收藏。出版《李明书法作品集》、《李明小楷册》、《李明书徐渭小品文四则》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0:56:19 | 只看该作者
弄潮墨海 年轻有为——“少年老成”许飞飞
  

  

  
如果让我说出一位在当下活跃于书坛的80后青年书家,我可能就会毫不犹豫地推举沈鹏课题班的书法才俊许飞飞。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许飞飞其人,我和他曾有一面之交,是在曾来德艺术中心举行的学员作品点评会上。厚祥兄作了介绍,两人有短暂的交谈。飞飞给人的印象特别好,乐观,活跃,积极向上。一脸的笑容是那么灿烂和真挚,体现出他良好的生活和艺术状态。二是在好几年前就从专业报刊上看到过他的一些作品和作者介绍。感觉这个年轻人不同寻常,虽然从外貌看上去,一脸的稚气,但其作品却有老成之态,各体皆能,尤擅草书,属于艺术感觉特别好的那一种类型。

  
许飞飞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系。作为一位80后书家,许飞飞还非常年轻。但他的书龄与比他稍年长些的同道相比起来并不算短。他很早就在书坛上显露头角,作品时不时就在各种报刊发表,并在展览上入选获奖。这源于许飞飞学书起步早,路子正。经常能够得到名师的指点。他初学书法,始自于颜真卿《勤礼碑》,稍后转学《祭侄稿》与《争座位》帖。他对书法的领悟具有很好的天赋,用功也很刻苦勤奋,所取得的成绩就是顺理成章显而易见的。他当时的一些作品,颜体行草的味道很浓,笔力凝重,气韵畅达,颇具颜鲁公形神。由于他生于河南,他在审美理念上,就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原书风之影响,他曾一度用意于曾经风靡一时的王铎草书,到现在他的狂草当中还可以看出王铎草书的一些因素,奇肆开张、雄浑拙朴,重在酣畅气势的的淋漓尽致的表达。只不过这个时期的书法创作,他还是处在临古集字阶段,尚未进入自觉的表现状态。

  
2005年,许飞飞北上京华,求学于中国书法院第一届研究生班。书法院的老师,大多都是当下颇具理论和创作实力的名家大腕,学员们则大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已在书坛渐露头角、小有名气的青年书法作者。这种学习和生活面的拓宽,对许飞飞的进一步成长,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在书法院的一年学习过程当中,飞飞接受了新的学书观念,不仅加大了临古的力度,有效调整了学习方法,还进入自觉创作的状态,临习与创作,交叉进行,互相结合,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在高等学院里面,有很多新的信息是他此前所没有接触过的。学院里浓郁的艺术氛围和学术气息,有助于他了解和认识当代各种书法“主义”和艺术观念。在中国书法院这个大熔炉里,各种艺术观念的互相交汇、碰撞势在必然,在此情况之下,每个人都会面临一次新的抉择,都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新的定位和不断探索。这段时间里,许飞飞遍临铭文、竹简、木犊、魏碑、汉隶等,也对王羲之《圣教序》有过悉心揣摩。对于右任、何绍基、齐白石书法进行广泛取法参悟,甚至对现代书法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中吸取有益养分。他这种不乏杂学式的积极实践和切身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给他造成一些审美取向上的困惑,但好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多方探索则极为有利于拓展自己的书路,一旦找到一个契入点和突破口,就会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

  
2007年,许飞飞有幸成为了《中国书画博览》杂志的一名编辑,这就为他接触更多的优秀书画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要做好杂志的编辑工作,就会促使他加强对文史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艺术素养。这对他将来的艺术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也是一个有效地支撑。书法创作上的真正成功,绝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淀。厚积方能薄发,每一个学书者都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

  
200811月,许飞飞参加了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的学习。这是一个大多由国展获奖作者为成员的高级书法研修班,它几乎囊括了当代书法界的青年精英,学员中的很多人均为当下书坛的活跃分子和骨干力量,不仅在当地极具影响力,就是在全国也能为人们所熟知。比如王厚祥、刘京闻、顾柯红、梁铁民、卜庆中、方建光、张志庆等等,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对许飞飞无疑是如鱼得水。许飞飞本来就对各种书体有着广泛的涉猎,且对大草情有独钟。而课题班有很多在大草书创作方面的高手,这对许飞飞的刺激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许飞飞的创作也由此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审美层次。

  
许飞飞的小楷直取魏晋,融进时代意趣,静穆中透出飞动之势,写得亦古亦今,见功见性。从他的小楷可以看出,许飞飞对精微的把握能力是非常到位的。能把小楷写得格调高古而不板滞,神采飞扬而不轻飘,足见他过人的艺术审美眼光和不俗的艺术表现能力。

  
许飞飞的篆书更多取法于齐白石,苍劲老辣,雄浑大气,一派金石气息,颇耐细细把玩。齐白石乃一代篆刻大家,他的篆书自成一家,驱刀如笔,用笔如刀,结体开展,笔势雄健。而年轻的许飞飞能够从中窥得各种消息,沉浸于此,且有不俗之表现,诚为不易。

  
许飞飞行书走的是碑帖结合的路子,重在体现一种既雍正典雅,又灵活多变的笔墨情趣,从他的作品来看,他对碑帖结合的时代主流审美意识的认识把握能力是比较深刻到位的。学帖者,易流于甜俗,能得典雅之高格,允为正解;法碑者,易涉于怪诞,能获灵变之机趣,方称入妙。而碑帖结合的意义,就在于两个好的方面的充分融合。许飞飞作品,既无甜俗之弊,又无怪诞之态,说明他是比较成功的。假以时日,他在行书方面,会有更佳表现。

  
需要重点评述一下的是许飞飞的草书特别是大草创作。关于大草的学习和创作的难度,人们一再言及,我也曾多次在文章当中专门论述。要学好草书特别是大草,学书者的天分一定要高,天分高,方法巧,用功勤,才可能会真正有所作为。而许飞飞有比较扎实的楷书、篆隶书和行书基础,且在草书方面花费了很大力气,不仅具有一定的二王行草书功底,且对王铎、于右任等草书多有心领神会处。他后来认识到,大草的高境还是在于唐代,在张旭怀素那里。故而,他加大了对张旭怀素经典大草作品的学习力度。他的进步是很快的,创作上也出现了新的提升和突破。

  
他的大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气势酣畅,痛快淋漓。用笔灵活而富于变化,结体随机生发,摇曳多姿。行气布白,一任自然,疾风骤雨,飞花散雪,云烟满纸,一派豪放之气。他的用墨富于变化而不显刻意,在笔势的裹挟之下,浓淡枯湿,自然显现,很具视觉感染力。他的有些作品非常精彩,让观者很难相信会是出自于一个80后之手。

  
作为一个青年书家,许飞飞无疑是幸运的,也是优秀的。但要成就一个大才,他还需要继续深入到与书法相关的传统文化当中去不断探寻、挖掘。笔墨毕竟最终要靠学力的滋养和支撑,当文化学养如同汩汩清泉涌流不息的时候,书法的未来空间才不至于单调和枯燥。

  
谨以此文和飞飞共勉。

  
许飞飞艺术简历

  

  
1983年生,河南洛阳人,先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博览》杂志主编助理、五号线书法群体成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成员,文章发表于《东方艺术-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等专业报刊。作品在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第九届书法篆刻展中获奖,并参加全国多项名家提名展、邀请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0:57:1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阵营的评论记事——有感于徐树良大校
  


   徐树良,山东淄博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系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课题班成员。现供职于济南军区某部,大校军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会员、山东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艺术研究部主任委员。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书法展,并在各种书赛中获大奖。作品先后在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展出。其艺术成就和书法作品曾在山东电视台和《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羲之报》、《解放军报》等数十家报刊专题介绍或刊载。多有作品被国内外友人和博物馆收藏。

  

    数天前,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成员、南京军区某部中校陈宇给我发来手机短信,言及可否给他的朋友徐树良先生在《第一阵营》做个个人专题,我说徐树良先生原本就是课题班成员,完全可以的。陈宇说他先向我联系,然后让徐先生亲自和我谈具体事宜。我说甚好。前天下午,徐树良先生打电话来,又再次复述了陈宇的那番话,我说你本来就是计划内的,但《第一阵营系列评论》已经快接近尾声了,下一个系列即将开始。请尽快准备相关资料,徐树良先生表示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内把资料寄来,并盛情相邀我有空到其部队所在驻地山东日照一游,我则欣然答应。今天写完了课题班成员王亦农(系江苏省常州市驻京办主任)和马汉跃(系三联书社总执事、《中国书画博览》杂志总编辑)二人的专题评论,即时发给葛世权先生。之后,在网上百度徐树良先生,发现徐先生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人,而且书法功底也非常好。想想其为大校军官,尚且谦虚低调若此,不禁令人感叹不已也!故一边熟悉其相关事迹,一边酝酿腹稿。到此时,已经胸有成竹,明日抽空动笔,便可一挥而就也。

   醉墨先生傅德锋记于古风堂西窗下,时2012年2月27日凌晨12点整

  

  

                                  徐树良大校在创作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0:58:04 | 只看该作者
书兼五体 心怀六艺——廖廷建的书艺人生

  

廖廷建,字伯瀚,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兼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华书画协会常务副主席,中韩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学员、广西珠城书画院副院长。曾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研习书法近30年,擅长楷、隶、行、草。所作楷书质朴凝练、雄浑博大;隶书宽俊遒密、灵活洒脱;行草则风致清丽、宕逸。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型书画展和国际艺术交流展并获奖。1999年随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团访问过日本、韩国、新加坡,2006年随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访问欧洲七国。著有《六朝碑版风格与技法》、《书法鉴赏与临帖》,与他人合作编写出版了《中国行草书法大字典》。2008年荣获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特殊贡献奖。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城楼、故宫博物院、中央电视台等单位收藏;30多幅作品被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北京电视台等单位作为礼品赠予日本天皇、前韩国总统卢泰愚、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等国际友人。北京2008奥运期间,10件作品被奥组委作为礼品赠与各国政要。


  

  

  
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可谓群英荟萃,众星闪耀,在社会上赢得了较高声誉,在圈内形成了较大影响。故笔者与《青少年书法报》策划《第一阵营》系列评论专题,进行整体推介。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是书法家,还同时是画家、篆刻家、作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廖廷建先生就是一位将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集于一身的代表性人物。

  
我始终坚持认为,无论古代还是现、当代,几乎没有所谓纯粹的“书法家”。书法,原本就是文人的一种必备修养,只会埋头写字而不关注其他的人,即便笔下有一定功夫,也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书法家,而只有首先取得文人身份,再通晓书法,才可称之为“家”。在展览文化时代,许多书法人,很少读书,更不会做学问,根本上缺乏文化涵养,于书法一道,也仅是抄抄写写而已,偶有一两幅作品进入展览,获得一个书协会员的名衔,便以书法家自居,其实是很荒谬的。“书法家”称号的大幅贬值,也可以说是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文化素质整体下滑的一个重要标志。

  
沈鹏课题班里面的大多数成员,都具有良好的综合修养,他们在书法以外,还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由于他们人数较多,在一起学习进修的日子里,互相选择志趣、性情相近者,自发组合,成立了各自的艺术团体,以沙龙或是雅集的独特方式,进行艺术探讨和交流。现在尽管他们结束了课题班的集体学习,但他们依然在各自的阵营里一如既往地圆着各自的书法梦想。以王文杰、王厚祥为代表的“国书会”和以廖廷建、马汉跃为代表的“三联书社”即是这些团体之中的佼佼者。

  
三联书社聚集了一批书法精英,每个个体的出色表现决定了这个团体的整体品味,廖廷建先生是三联书社的总执事,由此亦可见出他在同道当中的威信和影响。

  
廖廷建先生是一个大忙人,出除了忙本职工作之外,还在忙与书法相关的各种生活事务和社会活动。去年六月初,我和葛世权先生策划了《第一阵营》,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课题班执行导师曾来德先生欣然为之题写刊头并作序,与此同时,我和负责本次系列评论统筹联络工作的王厚祥先生给课题班的成员们发去了约稿通知,大家纷纷积极响应,大部分人及时准备了相关资料。7月底,《第一阵营》开始连载,时至今日,已经刊出30多期,读者好评如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廖廷建先生年前给我发来短信,说自己出差在国外,等回国后即和我联系。

  
其实我对廖廷建的艺术事迹还是比较了解的,由于他是一位比较活跃的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因此相关网络和报刊便有大量关于他的记录和报道。

  
廖廷建是陕西汉中人,早年当过兵,在部队上接受过严格的训练,因此在为人处世上至今依然保留着一种军人特有的风范。廖廷建结束军旅生活之后,转入银行系统,长期工作生活于北京,这为他学习研究书法提供了地域上的便利。他很早就开始迷恋书法,中学时期即在老师指导下勤于临池,到部队后愈加酷爱,稍得空闲,便把笔操翰,乐此不疲。学书先自唐楷入手,以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人法帖为师,特别对欧体有很深的研究和体会,从他的欧体风格的楷书作品来看,用笔精准,结体到位,且能在似与不似之间有所取舍与变通。扎实的楷书功底,对他进一步学好其他书体提供了保障。后来转入对二王行草的临习,并于此用功较多。二王书法,温文尔雅,平和简静,不激不厉,雅俗共赏。无论是笔法还是结体,都可称之为书道“正宗”,能够深入汲取二王书法之神髓精义者,可免于堕入旁门左道。

  
但二王书法也有其局限性,既为“正宗”,则习之者甚多,很容易造成风格面貌上的雷同,较难形成自家面目。况明清帖学末流,书风靡弱,气息衰微,千人一面,俗不可耐。以至于后来包世臣、康有为相继起而呼之,由是“尊碑抑帖”,碑学大兴,书坛风气为之一变。流风所被,延至今日,碑帖兼容成为主流。

  
廖廷建曾购买了大量的书法资料,或理论文献,或经典碑帖,平日里,一边悉心研读,一边刻苦临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步非常迅速。在北京之后,他又认识了沈鹏、和欧阳中石等前辈书家,经常得到指教,对他真是如鱼得水。平心而论,一个人在学书的过程当中,特别是确定主攻方向的关键时刻,有无名师点拨,结果完全不同。自古至今,凡在书法上有所造就并自成一家者,无一不是得到过名师指点。而有的人,尽管学书热情很高,但因种种条件所限,难以拜谒名师,以致摸索多年,终难登堂入室。

  
廖廷建对米芾、王铎书风的迷恋与追摹既是个人性情和审美喜好使然,也存在当时书坛创作观念之影响。当年,米芾、王铎书风在全国性书展上风靡一时,趋之若鹜,其实,这也是对书法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复苏之后人们仅仅追摹唐楷汉隶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反正。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王铎书法体势连绵,雄浑朴拙,颇为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需要。只不过,无论书坛流行何种书风,难就难在书作者未能做到“精深”与“蜕变”。精深者,是对古人法帖深研细磨而心领神会之谓也,入之深,方能学之精。蜕变者,乃以古为法而不拘泥于古法之谓也,渐悟渐变,形成自家风貌,抒写自我之胸臆,方为学书正途。从廖廷建的行草书作品来看,他对此具有深入的认识和较强的把握能力。

  
他的行草书,使人一望而知是出自于二王以及米芾、王铎,但又不完全依附于某一家。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参悟、实践,他已经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他把雅俗共赏作为自己的书风追求,他笔下的行草书,用笔细腻,结体多变,行气自然,章法处理上尽量符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而又不失古法的制约。墨色也是随着用笔的节奏和章法、行气的需要,自然出现浓淡枯湿的变化。从总体上观之,其行草书,既有二王、米芾、王铎经典作品的韵致,又有时代观念的适当融入。平正之前提下,追求奇崛,体现雍正典雅,和谐自然,而力避荒率与怪诞。这也是他的书法作品颇受人们喜爱并在世界各地广泛流布的一个主要原因。

  
廖廷建在隶书创作方面也颇具个人特色,作品自经典汉碑如《张迁》《石门》等名碑而来,在注意到体现汉碑浑厚雄健之气的同时,表达自我心性。他的隶书作品,绝无时下所流行的那种“展览体“隶书的涉奇猎怪,头重脚轻之感,他所体现的依然是雍正典雅,格调高古。而当代隶书的趋俗倾向,是书坛一味强调“创新”使然,急功近利思想的趋使,导致跟风现象甚嚣尘上,愈演愈烈。隶书创作,互相克隆,搔首弄姿,恶俗已极。廖廷建能够自始至终不为各种诱惑所动,坚定地捍卫隶书的本质精神之体现,深入古法,以古为新,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各体书法的创作上,廖廷建都有自己明确的价值取向,各体之间,互有融汇,总体上审美感觉互相一致。研习书法之外,他广泛参与和策划各种社会活动,关注现实当中的方方面面,这对他的书法实践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之所以用“书兼五体,心怀六艺”作为本文之标题,原非实指,乃说明廖廷建先生非独擅书法一技之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0:59:18 | 只看该作者
胸中锦绣 笔底波澜——夏鹏程书法刍议  
  

  
夏鹏程,湖南益阳人,中国书法家网董事局主席,中国三联书社总执事、创始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2009年联合多位艺术家和企业家、多家机构与团体,投入巨资在北京倡立中国书法家网,出任董事局主席,并聘请当代书坛泰斗沈鹏先生亲题网名和出任总顾问。依托中国书法家网的新媒体平台,又相继策划了若干书法活动和专题品牌栏目,为推动书法艺术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高等美术系列教材编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三联书社总执事、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助理导师、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2009年度湖湘书坛十大物、益阳市政协委员。

  

  

  

  

  
遍观当代书坛,从事大草研究及创作者并不乏人,特别是近年来,草书特别是大草似乎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然而透过热闹喧嚣的表面,适当清醒一下我们的头脑,就会发现,一些以草书称名的所谓“名家”、“大家”甚至是“大师”,都是徒有虚名,他们的那些所谓“得意之作”,说白了,不过是“皇帝的新衣”罢了。假如一旦摘去罩在他们头上的那些耀眼的光环,估计曾经的那些被人们称之为“墨宝”的东西,我们只能毫不客气地把它谓之为垃圾。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金钱和强权压倒一切的思想的泛滥,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胡吹乱捧、唯我独尊的不良现象随处皆是。这无疑是当下时代最大的恶俗。

  
有些搞大草创作的人,往往志大才疏,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恍恍惚惚之中,就觉得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我曾经采访过某位书家,竟大大出乎我之意料,口出大言,任何草书家都不放在他的眼里。然后来的一切事实表明,此人草书作品其实很低俗,满纸恶札,且做人毫无信义。故我自此对此人坚决“敬”而远之。

  
如今反过头来看,其实真正能够在草书创作方面有一定实力者,却不在曾经那些“名声显赫”者的队列,更不是那些人为制造出来的“大师”。我倒是觉得,在沈鹏书法课题班里面有几位年轻书家,他们的大草很值得大家关注。在此,我可以列出一个名单:王厚祥、顾柯红、夏鹏程、梁铁民、张德林、王凯英、董伟国、黄胜凡、许飞飞。他们这些人,尽管年龄不大,名声也并不显赫,但他们在草书创作方面的确具备了一定的功力。他们的作品,比之当今那些占据高端而名不副实的所谓大家之作,要好上许多。

  
所以,今天在给夏鹏程先生写的这篇评论文章里,我特意要说出这么一段话,自有我之深意在。但我绝非信口开河、危言耸听,而是道出了当下草书创作方面的实情。这段文字倒不是为了给夏鹏程这篇评论做行文上的铺垫,而是情之所至,一吐为快。对于当下书坛的诸多恶俗,种种弊端,更多的时候,一旦牵扯到个人,碍于人情等等因素,往往抹不开面子,或缄口不言,或闪烁其词,或听之任之。盖因吃力不讨好的事,大家多不愿为之。但夏鹏程是中国书法家网的总负责,作为新兴媒体的创办者,那就是一个从事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的本质,想必夏先生是比我还清楚的。因此,对我的这番言语,他一定会心领神会,予以理解和认可的。

  
夏鹏程最初是从事油画创作的,但他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喜欢上了书法,尤其是对大草情有独钟。从此,把笔临池,一发难收。大草创作,起于汉末张芝,兴盛于唐代张旭怀素,此外尚有北宋之黄庭坚,明清之祝枝山、徐渭、陈道复、傅山、王铎等等。一个有志于大草研究和创作者,在他的学习历程当中,是无法跳过这些草书大家的。不管你是倾向于哪一家,但对其他诸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对各家各派的广泛参悟与取法,将会有利于自己的深入研究和长远发展。从夏鹏程的草书可以看出,他的作品里面,上述诸家的迹象都有所显露。

  
大草是书法各体里面难度最大的一种特殊书体,也是最具有抒情达意功能的一种特殊书体。惟其很难,故而大草被誉之为是镶嵌在中国书法艺术皇冠之上的一颗明珠。要写好大草,必须具备一定的正书基础,我们从夏鹏程的楷书、隶书和行书一望而知,他的基础是相对扎实的。具备了基础之后,从事大草创作,除了要较好解决识草、笔法、结体、章法等等这些技术问题之外,还需要具备相当的胸次和涵养,具体而言,就是要有草书情怀。不然,纵然你正书功底再怎么深厚,也很难进入大草,遑论登堂入室,自成家数?!但我从夏鹏程的大草作品来看,发现他的确具有浓郁的草书情怀,他的笔既能收得住,也可放得开,这就是他写好大草的某种优势所在。

  
夏鹏程的小楷写得很是平淡自然,以晋唐为基调,融进了一些墓志碑版的意趣。乍一看,平淡无奇,仔细品味,还是颇有意味的。平淡不等于平庸,但平淡与平庸之间却的确仅有一步之遥。高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在若不经意之中,达到一个很高的品位。我倒不是说夏鹏程的小楷优秀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而是说,相对而言,他的基础功夫还是比较过关的。

  
夏鹏程的小行草书写得颇具文人气息,他能够把二王手札和南北朝墓志的意蕴柔和起来,给人似曾相识而又颇不相同的感觉,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从他《夏鹏程书宋词一百首》可以感觉到,夏鹏程对历代经典行草书的理解和认识是基本到位的。其中二王的因素、唐人行草的因素、米芾的因素、赵孟頫的因素、王铎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相比之下,大王和米芾、王铎的因素居多。一百首宋词,洋洋洒洒,一气写下来,能够做到风格统一,神爽力健,殊为不易。由此可见,他在行草书上所下的功夫和具备的实力。

  
篆隶书对夏鹏程而言,似乎是偶一为之,但下笔已然不俗。这种对多种书体的广泛涉猎,对他进入大草,可谓好处多多,不言而喻。

  
夏鹏程的大草,以张旭怀素为基,特别是张旭《古诗四帖》对其有很大影响。但他最终还是把目光聚焦在了明代徐渭和陈道复大草之上。特别是徐渭的大草,乱石铺街,纵横争折,风驰电掣,气势夺人,令人不可端倪。他那种兴之所至,长枪大戟,不计工拙的激情挥洒,不是一般人所敢为之的。故徐渭被称之为“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诚为的论。以徐渭之才气和横扫一切的英迈气概,原本可以在当时的社会一展才华,有所作为,但也恰恰因为他的性格,仕途上大不如意,甚至差点丢了身家性命。可见,有的时候,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正是其弱点。徐渭坎坎坷坷的一生,对后世学子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不可低估。

  
夏鹏程与徐渭大草形成了共鸣,这倒与对身世的感怀关系不大,而直是喜欢甚至偏爱他这一路书法而已。因此,无论在笔法上还是墨色变化上,夏鹏程的草书创作与徐渭草书特别相像,尤其是徐渭大草的构图形式,也就是章法,对夏鹏程而言,显然多有精神兴会处。相距数百载,隔世相望,审美意识产生了极大共鸣,书风面貌也就有意接近了。这种纵无行、横无列的布白,被人们称之为“雨夹雪”,笔墨淋漓,气势开张,往来驱驰,了无阻隔。在这方面,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草书里面表现得相当突出到位,而且其宏大的气势,也是他人不及的。

  
夏鹏程似乎骨子里边有一种情愫,他这种特殊的感觉只能通过这种雨夹雪式的大草才能够得到尽情宣泄。这恐怕也就是他半路出家,从事大草创作而能有所作为的一个根由吧!但夏鹏程懂得“图真不悟,习草将迷”的道理,也懂得一味狂驰而不知节制,终归会流于低俗的道理。当下很多所谓大草书家的作品,用孙过庭《书谱》中所批评的“云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来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夏鹏程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大草之旅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死胡同,他始终能够以强化作品的经典意识之支援为主导,一边大胆摸索,一边及时调整,因此,他的大草书创作始终没有偏离正常轨道。

  
只不过,在某些人看来,夏鹏程的书法似乎有失狂乱,也正如徐渭时代的一些人对徐渭大草的不理解一样,其实都很正常。时至今日,徐渭书法的艺术价值深为历代识者所推重,并且冠之以“八法散圣”、“字林侠客”之美誉,这岂不是最好的证明?!曾经“离谱”和“出阁”的东西,并不能为人们所广泛认可,但芸芸众生,自有识者。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虽略有偏激,但其中之道理,还是不言而喻的,对此,不必机械理解。

  
故而,我看好夏鹏程,也祝福夏鹏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8:15 , Processed in 0.09945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