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阅件]: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及其对国史研究的重要启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4:5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及其对国史研究的重要启示

2011年09月28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纂历史是一门大学问,中外古今许多历史学家都曾研究过。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学 家刘知几作《史通》、章学诚作《文史通义》论述历史编纂的理论与方法。中国近代的 梁启超专门作《历史研究法》,总结了中国以往的历史编纂学,并吸收了外国研究历史 编纂的一些成果。外国也有许多这方面的探索,如德国的兰克学派,英国的著名历史学 家汤恩比,法国的年鉴学派,美国的边疆历史学派,等等。我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编纂法 的,所了解的只是一些皮毛的、粗浅的知识,大概地作一介绍,可能有不妥当的地方, 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中国编写历史的传统中国是世界上惟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从甲骨文、金文、《尚书》,到 《春秋左传》,到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从《五帝本纪》黄帝记起,至汉武帝《 今上本纪》,成为一部通史,略古详今,最详细的是秦汉时期。如此连续未中断的历史 记载,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埃及、巴比伦也是文明古国,但它们那里变化很大,今 天在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居民已经不是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直接后裔,历史已然中断。文 明古国印度也没有完整、系统的历史记录,关于中世纪的史书很少,有的需要依靠中国 唐朝《大唐西域记》的有关记载。
  
  而中国的史书十分丰富,中国古代将知识分类为经、史、子、集,“经”即古代圣人 传下的十三经,“史”即历史,“子”即各派学说——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纵横家等,“集”即诗文集——主要是文学作品,史部列第二位,可见其重要性。
  
  为什么中国历史有连续未中断的记录,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中国人历史意识强烈,认识到历史学的重要性,以研究、编写历史作为自己 的责任。
  
  “孔子作春秋,其事则齐桓晋文(霸王之间的斗争),其文则史(文字成为历史),其义 则丘窃取之(包含的道理、观点,为孔丘得到了)”[1],表明孔子就十分重视历史。汉 朝的太史令司马谈曾言:“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2]其子司马迁继承父亲志愿 ,作《史记》,流传后世。重视历史,不仅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而且中国古代统治者 也十分重视历史。唐太宗,就是一位非常重视历史记载的皇帝,二十四史中有八部是他 与其子在位时完成的,占1/3。唐太宗强调修史可以“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镜鉴”[ 3],也就是说要以史为鉴。元世祖忽必烈,虽是蒙古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也同样重视 历史,言“不可亡前人之史,若不立史馆,后世亦不知有今日”[4],命令建立史馆, 编纂历史。清朝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5],把历史提到了国家存亡的 高度。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和台湾,就禁止讲习中国史。人类社会有昨天、有今天、有明 天,现在的社会是过去的发展,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治理国家的理念、方 法、政策,都是过去经验的总结。所以人类要开辟未来美好社会,离不开学习历史,总 结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吸取智慧。只有借鉴历史,才能够胜利地走向未来。 中国人的历史意识非常强,这是一个优秀传统,也是中国有凝聚力的表现,是保证中国 悠久文明传承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中国所以有连续不断历史记录,还因为有制度上的保障,即开馆修史,专门设立 国史馆,专门设立历史研究、历史编纂的政府机构,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优秀传统。
  
  关于中国远古的史学机构记载较少,但《礼记》上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6]。古 代还有很多类似与史有关的官职设置,如内史、外史、太史等等。春秋战国普遍设有史 官,所谓“孔子作春秋,观百二十国宝书”,“宝书”即指各国的史书。西汉设太史令 ,而且是世袭官职,如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东汉设兰台,不仅是藏书机构,也是史学 机构,其官称兰台令,如班固,也是世袭的,其父班彪,其妹班昭都供职兰台令。魏晋 设有著作郎修史。魏晋后,分裂割据,出现了许多国家,许多朝代,虽然政权不稳,经 常改朝换代,但都修纂自己的历史,非常盛行,出现了修国史的高潮。三国都有自己的 国史,但多已失传,只有陈寿《三国志》流传,连同裴松之的注本都保存下来了。因为 《三国志》不完整,只有本纪、传,没有志、表,裴松之的注释将其时的三国史料记载 下来,保存了三国历史的丰富记录。晋人修晋史达13种,可惜未能流传。十六国修史书 29种,其中16种是写国史,即本朝人修本朝史。南朝有很多史书,尤其是宋时,开设儒 学、玄学、文学、史学四个馆,史馆之名可能始于此。除记述当代史外,还有“起居注 ”,记录君王的言论行事,《魏书·经籍志》记载有41部两晋南北朝的起居注,这些著 作只有沈约的《宋书》、肖子显的《南齐书》、魏收的《北魏书》等少数史书流传下来 ,沈、肖、魏三书后来列入二十四史中。其他史书的失传既有社会原因,如战争多、印 刷术不发达,也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多数为私人修史,所见不广,资料的搜集不完备, 仓促成书,有局限性,水平不高,当更好的史书出现时,就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了。 唐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私人修史转向政府修史,史馆设置正规化、规范化。唐太 宗非常重视修史,从唐太宗到唐高宗,通过设立史馆修成8部纪传体史书,由宰相监修 ,如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还有所谓御修史书,如《晋书》中的《王羲之传》等 是由唐太宗撰写的。故《晋书》冠以御纂之名。这时,政府开始参与修史,正史的编写 逐步制度化,成为政府行为。政府修史是必要的,因为历史所跨年度很长,数十年乃至 数百年,资料很多,涉及人物事件复杂,史家个人的精力难以顾及,个人修史很难,并 且越到后世,越不可能。唐初由史馆修八史,集体创作,国家领导支持,宰相监修,既 有政治上的权威,也有学术上的权威。从此史馆修史成为中国的历史传统,史馆在修史 中的地位、作用得到确立。唐朝国史馆除修国史外,还修“起居注”,记载君主言行, 修“实录”,用编年体记国家大事,但流传至今的只有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和 韩愈的《顺宗实录》,这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起居注和实录。为了使国史馆了解当代 的事情,积累文献史料,朝廷颁布“诸司应送史馆事例”,规定各衙门将档案移交史馆 。由于设立史馆成为固定的制度,修史也成为国家的重要政务,史馆修史保证了有连续 不断的历史记录。为前代修史的传统也沿袭下来,唐朝为前朝修了8部史书,宋朝为唐 朝修史,元朝为宋辽金修史,明朝为元朝修史,清朝为明朝修史,直至民国为清朝修史 ,但民国所修的清史不太理想。
  
  新中国建国初期,董必武建议修两部历史,一是重修清史,一是修中国共产党史,受 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20世纪50年代,吴晗同志与我谈及此事,当时周恩来总理委托吴 晗同志搞一个修清史的规划。吴晗想建立清史馆,但当时缺乏研究清史的学者,所以考 虑先从招收学生进行培养开始,但“大跃进”时被搁置下来。20世纪60年代批判《海瑞 罢官》前夕,中央宣传部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 清史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将建议重修清史的一封人民来信转到中国社会科 学院办理,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百废待举,未能进行。2001年中央再次关注修清史 的问题,现正在酝酿清史编纂问题,可见修清史的问题受到了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关心。
  
  二、对史学家的素质要求中国史学著作很多,主要的体裁有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将史书分成15类,还有三通——通典、通志、通考,地方志等等。中国史学评论也 很多,并且明确提出了对史学家的要求。
  
  作为史学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唐朝历史学家刘知几当被问及为什么文学家多而 史学家少,他解释道:“史家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7],提出了对史学 家三个方面的要求——即才、学、识。
  
  所谓史才,是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对史料的组织,要有条理性、逻辑性、生动性、 文字要简洁,条理要清楚,叙人叙事要生动,文笔简练,又要抓住要害。典型的例子是 新旧唐书和新旧五代史。宋朝大文豪欧阳修认为旧唐书、旧五代史修得不好,太啰嗦,叙述冗杂,于是重修新唐书、新五代史,新史修好后,旧史无人使用,以至失 传了。直至清朝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了旧唐书、旧五代史的大部分内 容,拼凑还原而成,与新唐书、新五代史并列入二十四史。欧阳修自称其书“事增於前 ,而文省於旧”。但后人也批评欧阳修“事增於前”,网络野史、笔记中的记述,不足 为信,“文省於旧”,但唐朝文章用骈体文,新书将旧书压缩节略反而晦涩难懂。新旧 唐书、五代史,从其简要、文章条理而言,新胜于旧;从记事详细、保存史料多且完整 而言,旧胜于新,各有千秋。
  
  所谓史学,是指史学家历史知识的广博,掌握资料的丰富,考证史料的严谨。既要求 史学家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又要求能鉴别史料的真伪。这一点,越到后代越难,因为 现代知识领域更宽更广,而且史料积存越来越多。就拿清史来说,《清史稿》有536卷 ,《清实录》达4000多卷,这些还都是第二手资料,第一手如中央档案基本上完整地保 存下来,达1000万件,而这一件并非是一片纸,而是一个卷宗,大的一件可以装一汽车 ,有100多人在管理这些档案资料,切实地掌握浩瀚的历史资料,很不容易。作为史学 家就是要坐冷板凳,钻进去,下苦工夫。资料的海洋无边无际,一个人穷毕生之力也只 能探索这片海洋的一个角落。掌握的知识越多,史料越丰富,才能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我记得《第三帝国兴亡》一书的作者利用纳粹档案,数量之多要以吨计。现在各国政府 档案多得不可胜计,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50余年的历史档案,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来 形容,不为过分。
  
  所谓史识,是指立场、观点、方法,也就是说如何认识历史,如何认识历史规律,如 何判断历史。尽管史学、史才很好,叙述很有条理,文章很有文采,知识也很丰富,考 证也很精细,但只要认识错了,观点不正确,其著作也会丧失价值。
  
  刘知几提出“才、学、识”,到清朝的历史学家章学诚提出“史德”。“史德者何?著 书者之心术也”[8],是对史学家人品、道德、修养的要求。历史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 事求是,要求客观公正地记录历史,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中国古代史学家非常 重视史德。所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9]是两个典故。春秋时齐国崔杼权力很 大,杀了齐庄公,齐太史记“崔杼弑其君”,崔杼大发雷霆,下令把齐太史抓来杀了。 齐太史的弟弟仍然写“崔杼弑其君”,又被杀害。其三弟继续秉笔直书,亦被杀害。第 四个弟弟也视死如归,崔杼见状,只得将其放了。当齐太史的四弟走出门时,看到南史 氏拿着竹简在门口等候,就问他干什么,南史氏回答道:听说齐太史一门都被杀了,我 怕这段历史无人记载,就想由我来记下来,现在既已写上,没有我的事了,可以回家了 。这些古代史官不畏强暴,为维护历史真实甚至不惜牺牲生命,难能可贵。还有晋国晋 灵公时,赵盾是一个有权势的大夫,也是一位贤人,但和晋灵公产生矛盾,于是离开了 晋国国都,其弟赵穿起兵政变,杀了晋灵公,把赵盾迎接回来,赵盾于是恢复了权势。 晋国的史官董狐记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晋灵公乃赵穿所杀,当时我已经离 开国都,与我无关。董狐答道,你是“行不出国,归不讨贼”,实际上你就是赵穿的后 台,责任在你,你是想要避开弑君的恶名,但历史要写真相,不能被假象所隐蔽。孔子 称赞“董狐者,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10]。秉笔直书,才能成为信史,是中国历史 学的优良传统,历史学家须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三、编写当代史的特点与难点中国古代修史,多写通史,常常包括国史、当代史在内。孔子作《春秋》,其实就是 鲁国的国史,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死于鲁哀公十六年,所以写 《春秋》对孔子而言是从古代写到当代。司马迁作《史记》也是如此。直至魏晋南北朝 时期,编写当代史、国史的还很多。但唐朝以后,修当代史由国史馆承担,私人编修的 少了,写的也主要是局部的历史而不是全国的历史。为什么?我估计编写当代史有一些 特点和难点。
  
  首先,当代史与现实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修史者必须有正确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同样一件史实,从不同的政治立场看待,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例如辛 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是一件人民拍手称快的好事,但是 如果站在清朝遗老遗少的立场上,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评价。《清史稿》就是这样,其 作者都是清朝的遗老遗少,对清朝是忠心耿耿,对辛亥革命很仇恨,因此歪曲历史,颠 倒黑白。如写武昌起义,“宣统三年八月,革命党谋乱于武昌”;写中华民国成立,孙 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举临时大总统,立政府于南京,定号曰中华民国”[11]。至于 谁是大总统,不写,不愿写出孙中山的名字。《清史稿》中根本不谈孙中山的活动,关 于兴中会、同盟会也一句没有,无从知道清朝是怎样被推翻的,其中有一处提到孙中山 的地方,其言为“光绪三十一年,太后懿旨,赦戊戌党人,唯康有为、梁启超、孙文不 赦”[12]。提到革命烈士秋瑾、徐锡麟等时,用“伏诛”一词。相反提到辛亥革命中被 革命党打死的清朝官员如端方、恩铭、陆钟琦等,却大加歌颂,赞曰:“慷慨捐躯,从 容就义,示天下以大节,纲常伦理赖以不废”。[13]这部书是民国政府出资,袁世凯下 令编修的,竟把中华民国的烈士大肆辱骂,而对反革命敌人却大加歌颂,所以北伐胜利 后,国民党人评论道“诽谤民国,乖谬百出,开千百年未有之奇”[14],禁止它的出版 。
  
  其次是历史发展,其后果、影响要经过一个长时间才能判断。当历史上新生事物刚刚 出现,历史矛盾刚刚发生、还没有充分展开的时候,不容易看清楚,很难预见它将如何 发展,很难判定其结果和影响。如今天的巴以冲突正在激化,结果如何,是和平还是战 争,难以预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在历史事件中间,就看不 清这段历史的全部情况,不容易把握其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向。所以研究当代史最需要有 慧眼,需要有深刻的洞察力。例如,法国拿破仑第三政变,在政变当时有三个人写了这 段历史,一个是雨果,一个是蒲鲁东,一个是马克思,其中马克思写得最好,最正确, 最深刻。马克思说“本书是根据对事变的直接观感写成的”。恩格斯在马克思《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序言中说“紧接着这样一个事变之后,马克思写出一篇简练 的讽刺作品,叙述了二月事变以来法国历史的全部进程的内在联系……他对活生生的时 事有这种卓越的理解,他在事变刚刚发生时就对事变有这种透彻的洞察,的确是无与伦 比”[15]。因此,我们研究当代史,必须要学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观察当 代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三是资料方面的困难。研究当代史资料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不容易 看到。当代史由于时间距离近,资料被完整地保存,散失少,所以有大量的资料。搞一 个专题,资料就浩如烟海。例如研究抗美援朝,既要涉及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外 交的方方面面,又须掌握中国的、美国的、朝鲜的、韩国的等其他国家的不同文字的资 料,仅此一个专题,个人的力量就难以穷尽。古代由于文化不发达,资料较少,加上战 乱等破坏,损失比较多。我国唐朝以前历史资料很少,一个人穷毕生精力可以读完。宋 朝以后,由于印刷术的发展,资料大大增加,读完就困难了。例如《全唐诗》,有唐一 代300年诗作共40000多首,宋朝陆游一人剑南诗钞就有10000首,到清朝乾隆皇帝一人 御制诗文集就有40000首,相当于一部《全唐诗》。史料积累越到当代越多、越庞杂。 另一方面,虽然史料很多,却又不容易看到。因为许多重要的史料没有公开,造成研究 上的困难。国家档案一般规定有解密期限,常常是30年、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看不 到原始档案,很难知道历史事件的底细和真相。不仅档案,即使是其他史料,其搜集、 整理、发表也有一个等待时间。例如张学良的档案至今没有发表;又如李鸿章,中国清 朝末年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的资料已经发表的有300多卷、1000多万字,其家中还 有2000多万字。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购买了这些资料,保存在上海图书馆。1993 年,顾先生邀请我与他合作整理,又集中了七八个人编辑,至今尚未完成。这些是资料 方面的困难。
  
  第四点困难是,由于当代史距离时间很近,历史人物很多还活着,或者是他们的后代 还活着,牵扯到利害关系、感情因素,写当代史要秉笔直书就更困难,会碰到很多干扰 。古代司马迁作《史记》,因为在“今上本纪”中批评汉武帝,该书被称为“谤书”。 北魏崔浩写国史,其中讲到北魏的祖先鲜卑族是落后民族,有许多野蛮习惯,崔浩因此 被杀,并满门抄斩,不仅如此,还牵涉到其他许多人。写当代史,容易得罪一些人,会 遭到反对、打击、迫害。
  
  【参考文献】
  
  [1]《孟子·》。
  
  [2]《史记·太史公自序》。
  
  [3]《册府元龟》卷554。
  
  [4]《元史·董文炳传》。
  
  [5]《龚自珍全集》172页。
  
  [6]《礼记·玉藻》。
  
  [7]《旧唐书·刘知几传》。
  
  [8]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5《史德》。
  
  [9]文天祥:《正气歌》。
  
  [10]《左传·宣公二年》。
  
  [11]《清史稿》卷25《宣统本纪》,见赵尔巽:《清史稿》第四册,中华书局1976年 版。
  
  [12]《清史稿》卷24《德宗本纪·二》,见赵尔巽:《清史稿》第四册,中华书局197 6年版。
  
  [13]《清史稿》卷469《恩铭》,见赵尔巽:《清史稿》第四十二册,中华书局1977年 版。
  
  [14]易培基:《呈行政院文》,民国18年12月16日。
  
  [15]《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恩格斯写的1885年第三版序言”,《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82页。
  
  转自《当代中国史研究》(京)2002年04期第4~9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2:09 , Processed in 0.08794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