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诗歌何以淡出中学校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09:0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诗歌何以淡出中学校园
2011-8-24
   现今中学生所写的记叙、议论、抒情、说明诸文体,都只是文章学意义上的体裁,对其优劣高下的评判有相对客观并易于把握的标准,可是一旦写成诗歌,便由文章学意义上的写作,跨入文学意义上的写作了

  教师节前夕,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学生手捧红烛参加“师烛颂”诗歌朗诵会。董乃德 摄(新华社发)

  中国高考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再一次得到印证:6月7日,即全国高考第一天,“2008中国诗歌高峰年会暨独立诗歌奖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文学江湖上被称为“梨花教主”的女诗人赵丽华获此桂冠。而当她登台领奖时,却“涮”了评委一把——声明拒绝这一奖项,包括数万元奖金及出国旅游的机会。

  诚如于坚所言:“前卫艺术在中国仍然是事件而不是传统。”诗人大多特立独行,对于诗界隔三岔五制造的“事件”,对公众的眼球已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了,可是赵丽华拒奖并非行为艺术,她针对的是高考作文再次对现代诗歌设禁。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良苦用心,倒顿时把我辈教书匠给吸引过来了。我非诗人,却很能理解诗人的悲哀与愤怒。

  中学校园进入无诗时代

  对于现代诗歌在中学校园的没落,年长的教师感受是最深的。在上世纪80年代,尽管升学竞争也很激烈,可是这丝毫没有熄灭那个狂飙年代人们的热情,有限的物质条件并没有影响到文学社团的红火,落后的信息传播手段也丝毫不能阻挡诗人前行的脚步。“每一个年轻人都是诗人”,这句名言曾经是中学校园的真实写照。最能使为人师者欣慰的还是每届学生中都能出现几个“校园诗人”或“准诗人”,他们通过诗歌受到最初的语言锻炼,通过诗歌走进了文学殿堂。

  俱往矣!在社会生活被商业文化全面覆盖的今天,中学校园里已然是另一派风景。近几年,我曾针对中学生的浅阅读现象进行过多次调查,而我所关注的浅阅读,主要是指日益疏远经典名著,日益亲近快餐读物的现象,而新诗日益淡出中学生的阅读范围,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

  没有了读诗的热情,自然更不会有写诗的闲情。确如赵丽华所言,应试教育堵塞了新诗通向中学生的渠道。在我所教过的文科班学生中,倒有几个可称为“文学青年”,但令我费解的是,挺秀气的女孩子,能写出像模像样的武侠小说;人高马大的男孩子,能写出柔肠百结的言情故事,可是没有一人涉足他们这个年纪最应该抒写的诗篇。

  再看高考。其实,高考对新诗设禁,赵丽华所看到的仅仅是写作这一块。一份语文试卷的构成,大而言之可切分为语言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三大部分。前者是指汉字读音、书写、标点、词汇、病句,等等,自不必说。就说阅读部分,有科技说明文阅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文言文阅读,有诗歌鉴赏(包括旧体诗、词、曲),有现代文阅读(散文居多,也偶有小小说等)。不难看出,在阅读板块,新诗同样没有方寸之地。

  时代发展和高考对现代诗歌造成双重挤压

  对诗歌门庭冷落现象的探讨,不可能脱离当前的文化语境,而这一语境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这个价值多元时代对文学需求的影响,比如文化产品样式与品种的增多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版图的切分,比如高科技对艺术的祛魅、对诗性空间的挤压,等等。这是后工业时代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以至于国内外有人发出“文学终结”的悲叹。黑格尔预言,在人类社会由古典到现代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将从诗歌(史诗)的时代过渡到散文的时代,其突出表征就是英雄、理想、激情的消退。我等躬逢其世,幸耶不幸耶?一言难尽。

  其实,在我看来,高考阅读与作文之所以拒绝诗歌,倒不是因为它们是什么“禁区”,最表层的原因只不过是存在操作上的难度罢了。如何准确地、至少是较为准确地考查考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高考阅读及写作测评信度(即科学性、客观性而非文学性、主观性)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给阅卷人一个相对客观并易于把握的评判尺度,尽量减少其因主观好恶而导致的误差便成了高考决策层的关注点。

  明乎此,便不难理解在高考语文的诗歌鉴赏检测中,何以只取旧体诗词曲设题,而将现代诗歌排除在外了。这除了文化传承的价值取向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操作上的便利。当然便利是要付出代价的,旧体诗词由于时空的距离,也由于其严格的格律,反倒很容易将陌生的东西转化为熟悉并易于把握的东西:内容早已固化为诸如怀古、思乡、惜别、归隐等基本类别;意象也提取出诸如春花、秋月、杨柳、寒蝉等常见模式;手法则概括出诸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类的常用技巧。而命题范围毕竟有限,不可能考虑其间的细微差别。如此这般,师生两方面都有个抓挠的地方。与旧体诗词相反的是,现代诗歌虽与读者有着时空的贴近,却因其“自由”与缺乏自律,偏偏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了。优秀诗人总是在寻找一种个体话语,冲撞现存语言秩序,挑战话语规范,命题人很难降服它们,将其类型化为几种固定的表达模式。

  明乎此,也就不难理解高考作文何以对诗歌设禁了。现今中学生所写的记叙、议论、抒情、说明诸文体,都只是文章学意义上的体裁,对其优劣高下的评判有相对客观并易于把握的标准,可是一旦写成诗歌,便由文章学意义上的写作,跨入文学意义上的写作了。诗无疑是最个体性的写作了,而对它的解读同样也是最个体性的解读,如同诗评家李元洛所言,这一解读过程是一种“灵魂的冒险”。越是好诗,就会越排斥公共理解,而一旦公共理解不在了,评价客观性的尺度就随之丧失了。就拿眼前的例子来说,赵丽华的“梨花体”,这边说其唯一的技术就是敲回车键,那边却声称其中有微言大义。倒赵拥赵,报刊网络上可以争论得热火朝天,可是面对这样的诗,阅卷教师要在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内判定一个尽量公平公正的分数,谈何容易。

  赵丽华等人可能绝不会想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她开创的“梨花体”将新诗从高考作文中排斥了出去。我们不能指望每一个教师,更不能指望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梨花体”的文化颠覆意义,倘起而仿效,在网上游戏一把是可以的,在考场上赌一把则是不敢的。这正如杜尚将一只小便器陈列于美术馆,可以在艺术史上博得芳名,而我辈若不知趣而东施效颦,除了被保安轰出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现代诗歌淡出中学校园导致多种负面影响

  首先是对语感能力培养的影响。“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标为我们设立的课程目标之一,也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之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恐怕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落实这一目标,当然并非读写新诗一种途径,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诗歌是最纯粹、最精微、最简洁、最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词义的推敲、韵律的把握、音响的区分乃至于色彩的感应,恐怕非诗莫属。而相比之下,旧体诗词的束缚又太多,那么最佳的语言锻炼途径,恐怕非新诗莫属了。

  其次是对鉴赏能力培养的影响。无论是中国古典文论的“诗无达诂”、“见仁见智”,还是西方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空筐效应”,都隐含了在这一领域内。可是如前所言,诗词鉴赏一旦作为考题出现在考卷上,体现公平与公正的“用一把尺子衡量”的判分标准,是不能容忍个性化阅读的。实践的功利诉求使师生不可能摆脱公共理解所强加的意义,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当语义的模糊与多义不被具体与单一所替代,含咏品味的鉴赏变为按图索骥的操作时,这已同诗的原初精神风马牛不相及了。如此训练出来的学生,恐怕永远不知诗为何物。有鉴于此,尚未被高考“整合”与格式化的新诗阅读,还有望冲击阅读教学中年深日久形成的僵化模式。

  再其次是对写作境界提升的影响。如朱光潜所言,“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语文界对个性化写作的呼声一直很高,而且基本上是达成共识的,只是这种呼声在新诗面前便显露出叶公好龙的面目来。最容易彰显写作个性的新诗遭到禁止,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受到大多数教师欢迎的。中学生诗情滋润的缺失导致诗心的泯灭,诗心的泯灭导致作文的日益平面化,导致做人的日益世俗化。

  现代诗歌如何靠近中学生

  诗人自有诗人的作派,赵丽华们在愤怒、悲哀与悲凉之余,“倡议全国所有诗人联名向教育部呼吁让诗歌回归高考”。这一“诗歌请愿”的背景,是“5·12”汶川地震带来的短暂的诗歌复兴。鉴于上述方方面面的原因,现代诗歌进入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进入高考,虽最终要寄望于高考改革,但究其根本,恐怕不是教育部一纸命令所能奏效的。且不说有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即便在我们有限的控制范围之内,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诗人们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看得简单了。

  当前,语文教师的诗歌素养,尤其是现代诗歌素养亟待提高。应试教育对学生的伤害所论多多,对教师的伤害却鲜为人见。就我所知所感,语文教师对当代文学尤其是对新时期诗歌的疏离与隔膜,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则是对当代诗歌艺术感觉的钝化,以及久而久之审美判断力的丧失。当教育者不具备对现代诗歌阅读与写作的指导资格时,再热切的呼吁又有什么用呢?

  王家新认为,“只有诗人们通过这次巨大的灾难对自己的创作作出的深刻反省和调整,才会对诗歌的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笔者深以为是,至于反省些什么,又该如何调整,可惜语焉不详。在我这局外人看来,诗人一味强调“向内转”,以纯粹个人的语境勉力支撑诗歌的意义,是否是横亘在诗人与大众之间的一堵墙?语言的实验与反叛是否应该有一个度?我比较有把握的是,进入语文教学的现代诗歌,既不会是晦涩一派,也不会是口水一派,而极有可能是这两者的中间地带。比如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中,“打工诗人”郑小琼的诗,毫无阅读障碍,每每读之,便心有戚戚焉。

  至于诗界的先锋若想通过教学渠道进入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则必须假以时日,以待时间的严格检验与洗汰。能否耐得住寂寞也是对诗人定力的考验。我想真正的诗人是无须悲哀的,还是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君不见蒙眬诗当年也遭遇风风雨雨,也有过艰难的“崛起”,而今堂而皇之的被主流文化接纳,由反叛而终至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现今的前卫诗人也可作如是观,当然,如果到了那一天,新的颠覆与反叛又将开始。(湖北武汉洪山高级中学 吴平安)

  《中国教育报》2008年8月28日第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8:56 , Processed in 0.09303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