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年概念的几种视角及其分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15:4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  出  迷  思(《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1期)
——童年概念的几种视角及其分析

■王友缘
摘   要:当下童年概念纷繁杂陈,童年概念与儿童概念、童年的概念与观念混淆不清。文章尝试厘清童年概念的多种视角,即作为一种生物现象的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童年、作为一种意义体系和过程的童年。提出童年概念的另一种理解:童年即一种由儿童与成人共同建构的结构性的社会现象。强调在处理有关童年的论述时,首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童年概念的多种视角,其所论述的童年究竟是在何种意涵与维度上。对于童年概念的有益辨析,不仅有助于推进对于童年的理解,也会有助于改善目前童年研究纷乱的局面。
关键词:童年;童年概念;结构论取向;建构论取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标准化童年的生产——基于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项目编号:CXZZ12_034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4)01-0068-05
作者简介:王友缘,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童年社会学(江苏南京   210097)。
当下,童年研究已经跃上历史舞台,涌现出众多研究成果与研究领域。童年史、童年社会学、童年文化学、童年哲学等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纷纷将目光投向童年。童年成为研究的核心范畴,而童年概念却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阐释与厘清。在日常用语乃至学术用语中,儿童与童年的概念往往是互换的,没有明确的区分。关于童年的概念与童年的观念更是混为一谈。而对于童年概念本身,由于学科体系、理论视角的差异,人们在表述和分析童年时,所使用的概念及其内涵不尽相同。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与研究旨趣,人们对童年的概念各取所需,随意使用,童年概念本身很少得到系统的考察与反思,童年概念成为童年研究的迷思。
童年概念的模糊性体现了童年本身的张力与生机,也说明童年概念尚未引起普遍的关注与反思。本文尝试厘清纷繁杂陈的童年概念,为进一步推进对于童年的理解,走出童年概念的迷思做一些可能的基础性工作。
一、童年与儿童概念辨析
在诸多学术领域抑或日常用语中,童年与儿童的概念往往是互换的。实际上,虽然童年与儿童总是被混为一谈,二者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辞海》把儿童界定为“较幼小的未成年人”,而对童年的界定是“儿童时期;幼年”。在朗文词典中,把“child”界定为“youth person”(幼小者),“childhood”界定为“the period of time when you are a child”(作为孩子的那个时间段)。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有“幼小”之意涵,然而,儿童更多指涉的是处于特殊生命阶段的个体;童年更多指涉的是个体生命中的某个阶段。
熊秉真先生对于儿童的意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指出儿童通常有至少三种意义解读。[1]第一层意义,指的是人生阶段的起始,也就是狭义的年龄、身材均小,从刚出生几个月到几岁的“孩子”。(注意这里的表述,“起始”是一个时间维度,对应于childhood。)第二层意义,代表的是一个“社会地位”或角色,不只指年幼的孩子,而是如五伦中“父子”中的“子”。这“子”实际上可以是30岁,甚至60岁的成人。第三层意义,指的是“抽象意涵”的儿童,近乎“童心稚情”之意。
无独有偶,台湾学者李舒中对于“儿童”的概念也进行了相应辨析,[2]指出童年至少可作三个层面理解,分别是作为历时性的发展主体、作为共时性的社会关系性主客体以及作为概念与象征的文化体系。李舒中对于儿童意涵三个层面的划分与熊秉真先生的解读基本一致。李舒中指出,此种意义上的“儿童”主要对应的概念是涵括性较强的“childhood”,而不是“child”或“children”。
“儿童”这个词语,既指某个现实中的经验儿童,又是一个经过成年人探讨、形成、解释和表达的概念。[3]而童年的概念要远为模糊暧昧得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说那个两岁的蹒跚学步的孩子是“儿童”,却指不出童年在哪里。事实上,儿童与童年是非常不同的概念,而且也指涉着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方式。“儿童”既是个体性的实在,又是抽象的社会角色,因而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而“童年”则是一个抽象的时空概念,在其中儿童度过他的早年生活,参与社会行动,建构社会角色,然而童年却无法落实为个体的儿童,一旦剥离了儿童,又无法指认童年的实际存在,这种悖论使得“童年”无法具体化。
埃里森·詹姆士(Allison James)曾经对儿童与童年的概念进行了有益的辨析。他指出,童年是由儿童占有的结构性的集体场所。正是在童年的集体空间与制度空间里,作为儿童这个类属的成员,个体的儿童发挥着他或她独特的能动性。[4]如果我们把“儿童”作为对象性的概念,那么“童年”就可以说是一个分析性与解释性的概念。虽然有学者提出,“儿童”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如柄谷行人提出:“所谓孩子不是实体性的存在,而是一个方法论上的概念。”[5]但由于“童年”概念本身的涵括性、模糊性,使得它更具方法论的意涵。
当童年尝试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范畴时,对于儿童与童年的区分就变得必要。如前所述,童年概念更具分析性与解释性,因此更具方法论的意涵,而儿童的概念大多时候则是作为对象性概念来使用。
二、童年的概念与童年的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概念与观念常常被混淆,但是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差别。戴维·阿查德(David Archard)在考察童年的概念时,区分了概念(the concept)与观念(a conception)。童年的概念指的是儿童与成人的普遍差异,童年的观念是指这些差异的具体化。简单来说,童年的概念是指儿童与成人的非具体差别;童年的观念则要清楚地说明这些差别是什么。[6]这里,要注意“concept”之所以加上定冠词“the”,强调的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结构性区别,作为某些普遍性的差异存在。即无论处于何种历史阶段与文化脉络下,儿童与成人的差异总是存在的,至于差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则将受到conception的影响。而加上“a”的“conception”,意指童年概念的普遍性差异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文化、组织和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戴维·阿查德对conception和concept做出区分,其用意在于凸显关于童年的观念(conception)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政治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脉络下,我们可以发现看待童年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童年观念。对某些人而言,童年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他们强调儿童的共同社会或文化特征,威廉A. 科尔萨罗(Willam A. Corsaro),莉娜·波洛克(Lina Pollock)等人的研究属于此种类型。而对于另外一些人,童年的观念很重要,他们强调童年观念的多元性与童年内部的多样性。如戴维·阿查德,克里斯·詹克斯(Chris Jenks),柯林·伍德(Colin Heywood)等。童年的概念与童年的观念实际上是关于童年的同一与差异的思考。本文中的“童年”,更多地是从概念(the concep)意涵上进行阐述,旨在探究不同视角下的童年概念,以及童年概念内在的张力。
三、童年概念的不同视角
一如儿童概念的多重内涵,不同论述下的童年概念也具有多重含义。本文拟从以下三种不同的视角对童年概念进行把握和省思。
(一)作为一种生物现象的童年
童年作为一种生物现象,意味着用年龄来界定的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不可更改的生物学事实。如《辞海》中对于童年的界定“儿童时期,幼年”,即是基于个体生理发展的角度所做的界定。“所谓童年,是鉴于儿童的未成熟状态,需要专门隔离出一段时间,使他们免于生活的危险与负累。”[7]“童年,一段专门用于学习与想象的时光,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关键。”[8]这些童年概念的描述性定义,则将重点放在儿童的未成熟性上,而这种未成熟性,一方面以生理的未成熟为基础,另一方面,理所当然在生理未成熟的基础上推论出儿童心理、能力的未成熟状态,与成人的成熟形成对照。
对于童年作为一种生物现象的理解,最充分的当属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建立在自然发展思想的基础上,以皮亚杰的线性发展理论为代表。理性是成人的普遍标志,而童年则代表着发展的“学徒期”。因此,童年被看做是单纯的生物学事实,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着固定的普遍序列,儿童在通往完满成人状态的路上。儿童的自然性不仅控制着他们的普遍性,也被他们的普遍性所控制。这实质上是一个进化模式:一个儿童发展成为成人,代表着思想从简单到复杂、行为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过程。当下,此种意义上的童年概念盛行于生理学、心理学领域,受到来自社会学领域的批判,尤其是新童年社会学者的批判。
(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童年
单纯把童年作为一种生物现象受到众多批判,在这样的概念中,儿童被看做是不成熟的、非理性的、不完整的、前社会和前文化的,而成人则是成熟的、理性的、完整的、社会的和自治的。肇始于阿里耶斯,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获得广泛认同。诸多学者认同此种意义的童年概念。早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期,欧洲实施“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现象”(Childhood as a Social Phenomenon)的研究项目,其焦点便在于将童年视为一种社会结构的恒久特性。这个方法起源于这样的假定:儿童不是未完成的人类,他们形成了特定群体,是社会行动的主体,同时是具有需要和权利的公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童年,实则是在社会史、社会学领域发展起来的。基于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视角,对于童年概念的界定有两种主流观点。
1.作为社会结构形式的童年
科尔萨罗在《童年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Childhood)一书中提出童年是社会的结构形式。“当我们说童年是一种结构形式时,我们是指童年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或者是社会的范畴,如同社会阶级与年龄群体。”[9]在这里童年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对于儿童自身来说,童年是他们要经历的一段时期;但是对于社会来说,童年同其他社会结构的范畴(阶级、年龄、性别等)一样,“是永不消失的社会结构或社会范畴,即便它的成员会不断变化,它的本质和概念也会随历史而变化”。[10]童年既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也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特定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所有儿童都拥有童年,所有社会也拥有童年。埃里森·詹姆士把童年界定为由儿童占有的结构性的集体场所即属于此种观点。
2.作为社会建构的童年
社会建构论取向的社会学家反对把童年看做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反对可形成确定童年形式的社会结构的提法。克里斯·詹克斯对于童年做出了以下界定:“童年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社会建构,与社会身份有关,随着时间以及社会的变化,童年自身的边界也不断地变化,它内含于社会结构中,形成特定形式的行为并通过这些行为表明该社会身份。”[11]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不同的社会力量作用于童年,建构出形态各异的童年。不论何时何地,儿童从来都不是一样的。“童年被年龄、性别、地域等分割,被文化、价值观、阶层等浸染,能够折射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12]在此基础上,童年有着自己内在的冲突性与斗争性,呈现出不同与多样性。再如波茨曼对于童年产生与消逝的论述也是基于童年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观点。
同样是把童年看作社会现象,一个看作社会结构,一个看作社会建构,其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前者侧重童年的恒常性与结构性,后者侧重童年内部的差异性与多样性。虽然所有儿童都拥有童年,但是多样化的文化、社会、阶级、种族、性别差异使得儿童的日常生活是不同的。虽然童年在每个社会中都具有基本的结构性地位,但是成人对于童年的理解以及不同文化以及代际的差异,则因社会的不同而不同。那么,是谁建构了童年?是成人是儿童抑或是浸淫着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的社会结构?对于社会结构论的观点来说,他们更强调社会的结构性因素,童年的社会条件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童年作为社会结构则保存下来,正是在其中儿童度过他们的个人童年时期。这样,童年就脱离了特定生命时期、脱离了儿童个体,成为抽象的社会结构形式。这个抽象的社会结构形式则与整个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社会结构观点很重要的意义之一即在于引导我们关注影响童年的社会结构因素,考察总体的童年。这样,在建构童年的力量中,儿童个体的力量以及成人个体的力量都隐匿不见了。社会建构论则走了与结构论相反的路径,他们更加侧重行动者主体的能动力量,强调儿童是能动的创造性的社会行动者。儿童主动建构和决定其社会生活,以及与他人生活的方式,儿童不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历程的被动主体。而更为激进的建构主义者则强调成人在建构童年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童年是论述的产物。“童年完全没有实体,也没有真实的本质,纯然只是迷思、解释与视觉的再现”。[13]这一激进的建构主义观点则又走上了成人建构童年的极端。事实上,不论是把童年看做是社会结构,或是看作社会建构,把建构童年的力量归结为社会结构、成人抑或儿童自身,都有一定的限度。
(三)作为一种意义体系与过程的童年
童年作为意义体系,指的是童年作为一种概念或意义的文化体系。这在哲学与文学论述中较为常见。“所谓童年,就是一组抽象(观念)、想法或是概念,用以界定儿童本质及其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类型。”[14]“童年是人类心灵的原乡,既是起点,也是一个不断回返并寻求意义的终点。”[15]儿童与童年被理解为主体存在与精神特质层面的意义,指的是一个已开悟、已进化完成的终极理想状态。[16]而童年作为一种过程,指的是童年是一个主体慢慢开展的过程,[17]童年本身是在独特的社会关系中时间性地展开的过程。也有研究者把童年界定为儿童的生活,突出的亦即童年的过程性特征。
作为意义体系与过程的童年,是一个更具抒情色彩的概念,更多的是基于童年本质特征的抽象引申与升华,表示孩童般的精神特质,无忧无虑的纯真时光,充满幻想、浪漫与游戏的精神家园,甚至是人生的一种完满状态。这时的童年不仅仅与那个幼稚纯真的孩童有关,也与那个葆有赤子之心的“耄耋老人”有关。
童年作为生物现象,童年作为社会现象,童年作为一种意义体系与过程,三种不同视角下的童年概念,实际上指涉童年的不同论述,反映着不同的学科属性与研究旨趣,同时也反映出童年无尽的生机。作为生物现象的童年概念多见于生理学、心理学的学科视域,作为社会现象的童年概念多见于社会史、社会学的学科论述,作为一种意义体系与过程的童年则多见于哲学、文学的学科体系。正如社会建构论者所指出的,童年实际上是论述的产物。在这里,并非是要辨明哪一种童年概念更为准确,更接近童年的本质,也并非是意图在封闭的领域里追求精确的定义与描述。每一种视角下的概念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也有其他视角无法抵达的他乡。我们在处理有关童年的论述时,首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童年概念的多种视角,其所论述的童年究竟是在何种意涵与维度上,在何学术脉络下。
四、也谈一种童年概念
在分析了不同研究视角、学科背景下的童年概念后,研究者尝试在社会学的视野下给出个人对于童年概念的认识。
如前所述,社会学特别是新童年社会学对于童年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把童年视为社会建构的建构论取向,二是把童年视为社会结构形式的结构论取向。这实际上是关于童年是一个普遍的存在还是一个文化的特殊性的存在,是强调童年作为结构对于儿童的制约作用还是强调儿童作为行动者两者之间的矛盾。事实上,无论把童年看作社会结构还是社会建构都有其限度。
把童年看作社会结构,我认为这是极富创意也极富争议的一个观点。童年与其他社会结构的属类或者范畴(阶级、年龄、性别等)一样,成为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的形式。这实际上是童年认识论的重要转变,从把童年看作是一种生物现象,转变为把童年看作是一个历史变化的社会现象,从把童年看做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转变为把童年看做是基本的社会结构。通过作为社会结构属类的童年,我们或可更加深入地认识阶级、文化、教育乃至教育变革,甚至可以期待童年在社会学、教育学、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地位。然而,正如社会建构论者所担忧的,把童年看作社会结构,容易忽视童年内部的多样性。想要得到一个超越不同社会的童年与儿童的概念将面临很多困难。而把童年看作社会建构,把童年消解成各种社会力量的形塑,过于强调儿童的行动者地位,同样也有一定的限度。童年虽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然而当下跨文化的童年比较研究却也非常丰富。如果说童年是由不同文化形塑的,那么在什么条件下童年的对比是可以实现的?这些都追问着两种不同童年界定的限度。
艾伦·普劳特试图从童年的双重性角度出发,来协调童年的结构与建构立场,以超越童年的二元论述。他认为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儿童作为社会能动者,他们的行动可以影响社会结构的变迁;另一方面,童年是超越任何具体的儿童或成人行动的社会结构形式。普劳特强调在把童年视为结构与在既定结构中儿童的能动性之间,还存在着理论空间。[18]
普劳特关于童年二重性的思考实际上受到吉登斯结构二重性观点的影响,在吉登斯的眼里,行动者和结构并非两组彼此独立的现象,即不是一种二元划分的状况,而代表着一种二重性,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二者是相互联系和彼此依赖的。这集中表现在组成结构的规则和资源不断被纳入行动者的行动过程中,并通过循环往复的实践而不断再生产出来,而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利用了结构,即社会情境中丰富的规则和资源,才使得他们的行动成为可能。行动与结构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是结构二重性的表现。因此,不应将结构等同于制约。相反,结构总是同时具有制约性与使动性。[19]这样一来,结构的二重性是可以化解行动与结构间的矛盾的。
在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的启示下,研究者把童年界定为一种由儿童与成人共同建构的结构性的社会现象。在强调童年结构性的同时,也强调童年的生成特点与儿童的行动者地位。童年也就具有了吉登斯意义上的结构二重性。承认童年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现象,把童年看做社会的结构要素,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透视社会制度结构的途径,也使得对于童年普遍特征的探讨成为可能,诸如对于同一社会中童年与其他年龄群体的比较,再如跨文化的童年研究。承认童年是由儿童与成人共同建构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强调儿童自身在建构童年过程中的行动者能力与地位,另一方面也强调作为历史生成的童年概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成人对于童年的理解及所赋予童年的意义。同时,作为社会结构的童年,虽有其普遍特征,但是在不同的情境脉络下其结构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作为社会建构的童年,无论是儿童的自我行动还是成人的话语建构都须借助已有的童年结构。由此,童年具有了结构与建构的双重性。
对于童年概念的有益辨析,不仅有助于推进对于童年的理解,也有助于改善童年研究目前纷乱的局面。如果说童年概念的追寻是一段开放的旅程,而厘清现有童年概念的脉络无疑是这一旅程的开端。
参考文献
[1]熊秉真.童年忆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
[2]李舒中.西方人类学研究中“儿童”概念与意涵的转变[A].张盈堃主编.儿童/童年研究的理论与实务[C].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51.
[3]何卫青.小说儿童:1980-2000:中国小说的儿童视野[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
[4]Allison James, Adrian L. James. Constructing Childhood: Theory, Policy and Social Practice [M]. Palgrave Macmillan. 2004.14.
[5]柄谷行人.现代日本文学的起源[M].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124.
[6] David Archard. Children: Rights and Childhood. [M]. London: Routledge, 1993.21.
[7][8]守护童年.三联生活周刊[J].2012,(22).
[9][10]William A. Corsaro.The Sociology Of Childhood. [M].Pine Forge Rress, 2005.3. 6.
[11]Chris Jenks. Childhood. [M]. London: Routledge, 2005.7.
[12]王友缘.新童年社会学兴起的背景及其进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1,(5).
[13][14]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M].王瑞贤,张盈堃等译.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9.15,4.
[15]王瑞贤,王慧兰.训规的客体/神宠的诗人:投射成人矛盾的儿童论述[A].张盈堃主编.儿童童年研究的理论与实务[C].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4.
[16]刘育忠.待实现的小大人或返璞归真的赤子:试探哲学中的孩童图像与主体修为[A].张盈堃主编.儿童/童年研究的理论与实务[C].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37.
[17]萧百兴.小说儿时空间:一个记忆空间与主体养成关系的社会文化考察[A].张盈堃主编.儿童/童年研究的理论与实务[C].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37.
[18]Alan Prout,Allison James. A New Paradigm for the sociology of Childhood?Provenance,Promise and Problems.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Childhood: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ldhood[M].London:Falmer Press,1997.28.
[19]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89-90.
责任编辑:程方生         
Getting out of Myth: Pespectives of Conceptions of Childhood and Analysis
Wang Youyuan
Abstract: At present, concepts of childhood are very complex. A concept of childhood and the view of childood are confused, so are the concepts of childhood and childre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concept of childhood. The childhood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biological phenomenon, a social phenomenon and a system of meaning and process.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concept of childhood are related to different discour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childhood as a social phenomenon, there is an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childhood and it is that childhood is the structural social phenomenon co-constructed by the children and adults. When dealing with the discourse of childhood, people must firstly be aware of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concept of childhood.  
Key words: childhood;a concept of childhood;structure orientation ;construction orient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22:19 , Processed in 0.1494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