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36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昌名师:徐莉文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0:5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把差异定义为偏差
小意的画大小不一。最初她几乎把全部的注意力倾注在正画着的人与物上,纸的边沿仿佛不存在,画完之后,她再用剪刀剪出一个她觉着合适的尺幅。画得好好的画儿,剪了多可惜。可仔细看过小意的画,我发觉她有自己的理想框架,只是并不按照老师所教授的,一开始便把画画到纸的框架内,合理布局,而是通过事后裁剪纸张调整框架的大小和样式。看似胡乱的裁剪,却说明孩子非常清楚框架的重要性,这种意识管理着她分布形状和空间的方式,它不是毁坏,而是创作的继续。是因为有了这一层的理解,我才能乐滋滋地看着她画完画再把画纸剪个七零八落。 究竟需要多少细致、耐心、信赖和理解力,才能在偶然读到“对我思维方式的表达不仅止于人脸上洋溢着的热情或某个剧烈的姿态。我画中所有的安排都具有表现力。身体或物体占据的地方、他们周围的空间、所有的比例关系,都有其意义所在。”(亨利.马蒂斯《关于绘画的笔记》,1908)的时候,联想到孩子奇怪的裁剪,豁然开朗,并由衷感叹:“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样的理解力,总觉得太少。
不论父母还是教师,出于责任与爱,我们往往能轻易觉察孩童对常态、准则、要求和规范的偏离,迅速作出判断,果断予以干预——矫正、惩罚、消除,我们时常义正辞严而鲜少犹豫反省,谁曾用心体会正处在不平等和不对称的微观权力系统另一端的孩童,省惕手中的权力滥用?“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年人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的误解越来越多。”(蒙台梭利)懂得严苛、严厉的引导易为专制,明白“并非所有的爱都天生正确,不容置疑”,你才不会轻言探究、打碎和重新编排,得意于制造出驯服的、训练有素的肉体,“驯顺的肉体”。
我们囿于教育是否需要惩罚的争论,热衷于探讨惩罚的底线和技术,却忽略了,更加迫切的是增进对孩童的理解,对究竟是差异还是偏差的认定的不确定、不安乐。在犹疑中照见自己的偏好和局限,认识并克服无意识犯下的错误,这才是教养之责的沉重与艰难所在。“所有心灵上的进步都是经由把不自觉变为自觉,并进而征服自觉、征服自己的思想而取得的。”在这个意义之上你才可以说,我们正和孩子一同成长。


拓展阅读: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4月版。
时间表是一项古老的遗产,其严格的模式无疑是由修道会提供的。它很快就得到传播。它的三个主要方法——规定节奏、安排活动、调节和重复周期——不久就出现在学校、工厂和医院中。……精打细算并支付费用的时间也必须是毫无瑕疵、毫无缺损的。这段时间应是高质量的,肉体应自始至终被投入其中。精确、专注以及有条不紊,是有纪律的时间的基本优点。(171)

纪律不再仅仅是一种分散肉体,从肉体中榨取时间和积累时间的艺术,而是把单个力量组织起来,以期获得一种高效率的机制。(184)

规训权力的主要功能是“训练”,而不是挑选和征用,更确切地说,是为了更好地挑选和征用而训练。……它不是把所有的对象变成整齐划一的芸芸众生,而是进行分类、解析、区分,其分解程序的目标是必要而充足的独立单位。它要通过“训练”把大量混杂、无用、盲目流动的肉体和力量变成多样性的个别因素——小的独立细胞、有机的自治体、原生的连续统一体、结合性片段。规训“造就”个人。这是一种把个人既视为操练对象又视为操练工具的权利的特殊技术。……这是一种谦恭而多疑的权利,是一种精心计算的、持久的运作机制。……规训权力的成功无疑应归因于使用了简单的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它们在该权利特有的程序——检查——中的组合(1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0:57:47 | 只看该作者
“最好”是“好”的敌人按:刊于《教师月刊》2011年12月年度专号之年度观察。因为迟交对茶居有份深深歉意,也正是其中未道出的曲折,令这篇急就的文字多了故事,但愿有一天能向他笑着说说这段。
今年五月的小长假在关注“五道杠少年”风波中度过,一是因为身在武汉,二是因为我身在被卷入风波的另一个“五道杠少年”曾就读的学校,切己。关于黄艺博的文字和照片最初来自父亲为他注册的博客,按照媒体引述的父母对他的描述:“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一百多篇文章。”报道勾勒的天赋异禀、心怀天下的好少年形象,随着他肩挂“五道杠”的照片、几篇在公开场合的发言稿里泛滥的中国大小会议的标准语句引来网友如潮的谩骂,以致黄艺博的经历、家庭成为舆论关注热点。
激怒网友的是官样、大话文章、两岁看新闻联播、七岁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的异样,引发质疑和反思的是黄艺博父母可能并不自然的“顺其自然”(报载黄艺博父母的教子经验)的教育,父母被指培养官员从娃娃抓起,功利。黄艺博一家在十数年充满正确、荣誉、赞扬和远大理想的正统教养之后被迫面对现实的另一面,他们困惑、无奈、愤怒,“有的人要把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在我儿子的身上”。
记得骂声汹涌的日子,学校里的大队委、中队委都不怎么佩戴“三道杠”了——相较而言“一道杠”们平日便很少佩戴袖章,算是事件的影响吧。看后来的追踪报道知道,“五道杠”只是武汉地区的做法,已使用二十年。“有这么久了啊”,我又惊讶了一次。
第一次看到四道杠是因为我所在学校的学生甲当选区少先队总队长,看到她的袖章我当场惊呆:“还有四杠啊!”忍不住好奇地追问:“武汉市少先队总队长多少杠?湖北省少先队总队上多少杠?全国少先队总队长多少杠?”最后不忘玩笑一句:“如果联合国有少先队,那又该戴多少杠?”数年后,当下一届的武汉市少先队总队干部竞选结束,我看到学生乙佩戴着五道杠的袖章回到学校。
其实,不必一味指责家长和学子出于虚荣与功利看重“杠杠”,透过现象,应更多思考某种行为背后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教师,我经验了不少“杠杠”激励孩子、正向导引的例子,但这些经验并不能说服我完全支持这种做法,对于小学里早已算是传统的入队、评选先进、队干部竞选等一系列活动,我始终保有不同程度和向度的质疑甚至反对。联系十月另一件引起广泛批评的西安“绿领巾”事件——在我看来“绿领巾”与“杠杠”同质,时下的教育,整体地倾向于甄别好的和不好的,致力于树立榜样,通过各种形式的肯定和否定,令一部分主动或被动地向另一部分学习。一道杠二道杠三道杠四道杠五道杠,红领巾绿领巾……表现级别或显示区别,即便不戴各种杠杠、不戴绿领巾,也总有其他的办法给孩子们标示一下:你是榜样、被学习的对象,要保持先进性;你仍需要努力,就是说现在还比较差。仍然是我的亲历,“五道杠少年”风波平息后,“二道杠”、“三道杠”乃至“五道杠”依然作为一种荣誉存在,那是优秀的明证,是一部分孩子和父母的骄傲,另一个群体的失落感。
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童都必须应对各异的外在标准——由所生活的地区、父母亲朋、学校和教师提供,而成人世界鲜少真正了解、在意孩童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需要,因为对自己所坚信的正确有所犹豫和质疑,认真反省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进而有足够的智识和勇气承认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许多人都知道天分、运气是与个人努力程度无关的变量,许多父母和教育者都会侃侃而谈:“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和特别的,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命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在着,在生活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但是实践层面,奖优罚劣早已是公认省时省事又有效的做法,才有了如今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早、过度的竞争。
无论什么样的竞选规则、评比规则,最终都会决出胜利者和失败者,确定最优秀的一个或者几个戴上显示出区别的一道杠二道杠三道杠四道杠五道杠、红领巾绿领巾;习作之后,老师宣读、评点最好的文章,供大家学习;频繁的考试、练习之后,最优秀者得到赞许、奖励,最劣者被批评、惩罚、羞辱……一日、一周、一月、一年看下来,从学校每一件教育教学事件中,都能感受各种有意或无意的竞争,见证教师和管理者有意或无意对竞争的积极强化,不断地树立榜样,营造比、赶、超的氛围。强烈的竞争性氛围中,每个人的安全感和成就感都必须以他者的失败为前提,这百舸争流胜景背后的巨大阴影令人担忧。
在没有或少有自我意识的小学低年段,在自我意识初萌和生长的小学中、高年段,孩童之间过早、过度的竞争带来过于频繁地比较,这种比较破坏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影响了孩子的自我感受和自我判断。长期处于失败经验中的孩童过分的自卑、不必要的负疚感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于习惯了成功、获胜的孩童而言,他们对失败会过度敏感,需要更久才能从失败的痛苦中走出来。为了避免失败,为了获胜、成功和得到表扬主动选择忽略自己的感受,无条件地接受各种外在的标准,付出更多努力——有些努力已然超出了他们的年龄所能提供的体力和智力,因此表现出令人不适的世故、老成,思维、情感、行为上的分裂。
罗斯福说,在每一片土地上,时刻都有使人分道扬镳和使人走到一起的种种力量在发挥作用,在为各遂其志而奋斗的时候,我们乃是个人主义者;但在作为一个国家而寻求经济和政治进步的过程中,我们就成了一个整体,不是全体向上,就是一起坠入深渊。当下教育的悖谬在于,一面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一面通过过早、过度的竞争让更多人从孩童时候起成为彻底的极端个人主义者。这种对每一个孩童的伤害最终成为对整体的伤害,集体既然从未真正存在过,那么这样的整体便只能一起坠入深渊。
强烈的竞争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无法消除的焦虑感不恰当地在孩童尚无自我意识的时期出现并伴随一生,在过度竞争的环境中,推行的是丛林法则,忽略平凡人的努力,鲜少对具体个人的理解、关怀与切实的帮助,鲜少基于正面相互依赖、集思广益的合作。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的自私让越来越多的人坦然放弃公义,即便有对个人利益的放弃、对集体利益的服从,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牺牲者和服从者等待、期盼着集体给予更多的利益作为奖励和补偿,真正的公民越来越稀罕。
当日朋友在微博里说:“总队长是我家儿子现在的同班同学,见过这个孩子,非常懂事,孩子们也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同,只是略显成熟,对时事很有看法。网络上这样的嘲讽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赞同。对一个少年、一个家庭的教养方式可以质疑、讨论,但不应随性的揣度、肆意的嘲讽谩骂。于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风波中武汉少工委回应少年戴五道杠袖章系传统延续,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思考和努力不能因为“这是传统”、“这是制度规定”而停顿。再大的风波也会过去,作为教育从业者、管理者的我们,作为规则设计者和执行者的我们之后有怎样的反省和改进?“如果我说我们对它既是不能忍受的、又与它相处得不错,你会理解我的意思吗?”(萨特语)唯效率和效果是从的整体,热衷于营造我追我赶、你死我活的氛围,习惯成王败寇并拒绝改变,只好一切如故。
我知道,时下,连这样的评点和商榷都开始有潜在风险了,异样的观点长被直接视作批评乃至挑衅,处在过度竞争中的人们,太少经历心平气和的自我表述、相互的说服,于是观念之间的交流统统归入是非对错的交锋。你说得有道理就说明我错了,我错了便是我失败了,那是多么恐怖和令人沮丧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0:59:04 | 只看该作者
学期末,写给大朋友和小朋友按:本学期承担三年级(D)班社会、科学和美术三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通过包班教学和学科整合,努力呈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课程世界和生活世界。学期末,对应《成长记录册》中的三个页码,给大小朋友写了信,算作回顾和展望吧。
之一:社会
大朋友和小朋友:
你们好!
本学期的社会科的学习涉及四个主题:自我成长、我的家庭、我的班级和我的学校。通过“我与众不同”和“全家福”这两个主题的交流(班级写话周刊),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孩子们良好的自我认知,感受到孩子们良好的家庭氛围,家人对他们的关爱,孩子们清晰流畅的表达带给我很多乐趣。
本学期,我们通过班级大事记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班级事务、关心班级中的人;通过班级座次表的制作,引导大家关注关心班级中的同学;通过阅读《图书馆的狮子》等书籍,并展开讨论,让孩子们明白身边有他人,遵守规则是个人内心的自律;通过校园寻宝活动,带动大家制作并使用平面图;通过垃圾减量行动,帮助孩子们将环保意识化为公民行动;通过组织班级美食节,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服务、乐于自我服务,体会集体生活中因分享带来的乐趣;通过自由阅读日的活动,给孩子尽力腾出自由阅读的时空,体会自主阅读的快乐;通过一起吃腊八粥、吃汤圆,贴近民俗、了解民俗……
这个学期书本上呈现的社会知识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关于自我成长,关于与孩子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家人、同学、朋友、老师好好相处,却是贯穿一生需要做好的功课。需要说到一些要求和期望,其中的一些在之前写给大家的信中已经提到过,但在学期末,因其重要性仍要被再次提起:
1、请整理好各学科的档案夹(本学期重要的作业、作品)、书包、书桌、玩具、书柜,不随手乱扔垃圾,保持个人物品的整洁。
2、坚持做静定的练习:通过均匀、缓慢的呼吸运动打开自己的耳朵,感受声音的力量和丰富,凝聚心神。
3、坚持自由阅读。
4、坚持自我服务项目的学习和实践,下学期我们班将举行第二届美食节。
5、本学期的班级创意展延迟到下个学期,请每位同学至少准备一件作品参展。
6、下个学期的重点是: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做任何事以尽力不打扰妨害他人为原则。
非常感谢美食节里辛勤工作的家长们:吕锡坤爸爸、葛奕洋妈妈、侯博轩妈妈、杨艺璇妈妈、施凌昕爸爸,你们的参与让美食节成为本学期最令人难忘的活动,下学期的实践活动期待更多大朋友的参与。本学期收到吕锡坤在家开展垃圾减量行动后提交的记录表,他因此获得本学科的加分,希望下学期有更多同学参与到自主选题的活动中来。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个学期的开始,期待一段同样美好的旅程。

                                                               徐莉
                                                          2011年12月28日



之二:科学
大朋友&小朋友:
你们好!
本学期科学课的学期涉及四个主题,生命世界里的植物和动物,物质世界里的各种材料、水和空气。我们花了许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除了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更重要的是想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引导他们对身边植物、动物这些生命世界里神奇的一份子有了解、有关心、有喜爱,对身边的物质世界有所了解和充满好奇。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们成绩喜人,他们一次次超出自以为的知道,在观察中收获惊奇,改变自己的定见。我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因为他们非常热爱科学而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慰。
通过班级问题篮的活动,我告诉孩子们,问题比答案更有力量,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大胆提问,小心求证。通过小纸条,孩子们和我有了许多的交流和沟通,这些问题也激发了我的思考与探索。看着教案本里密密麻麻的小纸条,我希望小朋友们继续保持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的好习惯,多看、多思、所问,且用书面的形式把一个个问题留存下来,留待在进一步的阅读、观察中找到答案。不满足于“我知道”,不满足于随性的感悟,这是热爱科学的人必须具有的品质。
希望因为记录本上的记录完整、整洁而获得免试资格的十二位同学,和希望获得下学期科学、社会免试资格同学,在下个学期做好你们的活动记录。特别提醒:记录不是抄黑板,而是将每次科学、社会活动中的发现、感悟、问题记录在记录本上,它能向我呈现你课堂参与的状态和参与活动的效果,我非常重视它。
本学期收到周芸吉提交的种植记录单,她因此得到本学期本学科的加分,希望下学期的种植和养殖活动有更多同学的参与,也看到更多同学的长期作业单。
小朋友们,因为你们,我更爱做老师。道一声感谢!

                                                              徐莉
                                                         2011年12月28日




之三:美术
大朋友&小朋友:
你们好!
本学期的美术课学习按照学校课程重建的内容安排,主要是学习剪纸,为了给下学期的色彩做铺垫,还做了几次彩墨练习。孩子们在团花、对折剪、二方连续纹样和简单地色彩练习中都有特别出色的表现。
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小朋友们喜欢动手做的内容,兴致勃勃地剪纸、画画,自信满满地主动要求展示,他们无穷无尽的创意,自得其乐的别出新裁,带给我非常美好的感受。造型与表现的技巧学习并不复杂,要想提高技艺只要坚持练习就可以了,难得是他们在其中感受到了乐趣。在间接知识越来越多的中年段,保持对直观形象世界、多元感受世界的热情和喜爱显得格外重要。
课堂上的时空太有限,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多做些造型与表现活动,比如用剪纸装扮自己的家、做几张新年贺卡,用水墨色彩画作品为家里增加写过年的气氛等等。
享受乐趣是我对小朋友最大的期许。


徐莉
2011年12月2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1:00:06 | 只看该作者
孩童的权利 按:特别不愿与同行、与父母讨论教育是否需要惩罚、如何惩罚更加有效之类的问题,在这片普遍不把孩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主张孩童权利的土地上,每天我都在听闻、目睹对孩童身体乃至心灵的戕害。打骂是最容易看见的,还有一些恶关乎心灵,则由自以为是的成年人加诸,比如我今日目睹的彩排,让孩子作为饰物:喊歌、喊口号、模仿成年人的疯狂。曾在酒桌上玩笑,作为女性,男女权利关系中较弱的一方,被当作人,获得受教育、外出工作等一系列权利还不到一百年,虽然仍感到需要争取更多的权利,但我最想做的不是成为女性主义者,而是吁请尊重和保护孩童的权利。转帖一次讨论的发言,表明对今日喊歌事件的态度。

做辩论赛的时候,我琢磨出规律,如果是正方就从应然说,如果是反方就从实然说,只要材料足够,立场坚定,想赢往往容易。正是因为这样的琢磨,让我悟到,辩论不是讨论问题的好形式,因此在高年级的课堂上我明确表示,不组织辩论赛之类的活动。
相对于思维的敏捷清晰,表达的自信流畅,我更看重思维的品质,赢不是最重要的,讨论诸方都努力达成共识才是,明白了这一重,哪怕你只是听,都比加入混战的收获要大。打开自己,而不是预先画一个圈,坚定地站在里头誓不摇移。我每每为讨论诸方移动自己的重心而感到欢欣鼓舞,以为这是有价值的讨论,不是以输赢作为标的的比赛。
承认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和父母老师一样的权利,平等即便不是事实,父母和老师打孩子,侵犯他们的身体,就是不该不对,如果没有这样的共识作为基础,其余的讨论就是沙中之塔了。只从教育效果出发,便连这样的前提也要拿出来翻来覆去地怀疑,只能说我们活得太现实,至少心里没有真正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念,才有数不尽的变通。我理解现实的复杂与我要求前提正确并不矛盾。
拿实践的复杂性说事,觉得不打就是没有履行教育之责,就不是好的教育,这让我立即有非常不舒服的联想,戒除网瘾就可以施以电疗?你可以说程度不同,但本质上仍是一样,“我有不惜一切挽救你的权利。”归根结底,孩子还是自己的,像样的父母老师要对孩子对社会担责。
我的童年在太多地打骂羞辱中度过,那几乎是我们那一代人共同的回忆,爱我们的老师和父母都是施虐者。成年后,我们常拿这些玩笑,大多长得不错,不恨不怨,都理解父母老师的艰难和用心。那是成长带来的,不能拿来证明打骂本身的价值。
作为母亲我打过孩子,作为老师我看到不少同行打骂孩子,我知道关起门来,不受约束的权利有多么可怕,我不想孩子经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伤心与疑惑。理性和感性的反省之后,慢慢形成我自我约束的力量,我相信自己,能不打骂学生,就能不打骂自己的女儿。我失控过,但是不能说打了效果很好就是对的,没有太大伤害就是对的,孩子依然信赖深爱我,我的教育就是正确正当的?这是不是又一种简单化呢?
即便没有成文的法律约束,即便你做不到,老师也不能打学生,父母也不该打孩子,如果面对这样的前提都还有摇摆和数不清的藉口,很难相信老师和父母口口声声说的尊重理解及其他了。有必要吗?只需父母教师以为正确就好了。
说得再开一点,我很不乐于参与同行间教育是否需要惩罚的争论,因为常感难过。事实是,即便是坚定的“不打”,也常常无法自控,勿论那些纠结者和强势的非打不可者了。
近来学校让女儿制定班规校规,说白了就是用“民主”方式让学生自己制定制度对学生行为不端进行规训和惩罚,令我欣慰的是,女儿提出的建议是“老师多提醒”,这不是教育的应有之意吗?
学校是不是该有别于监狱和军队?老师和父母该不该用严刑峻法追求卓越?何况我对平庸未必有和你一样的理解。学校和父母该做的是教化,教化,还是教化。我坚持,作为父母、作为教师有些事一定不可以做,绝不是放任。但愿女儿所处的环境,但愿我们这些良善的父母和老师不会努力地或有意无意地教她残忍、残酷。
弟弟在丹麦,他作为第一代移民因为自己不能随手打孩子而烦恼,他小时候挨的打骂也不少。丹麦法律保护孩子的权利,弟弟不想惹警察,只能憋着怒火。每每看着他对着儿子怒吼,我心中感慨无限。他得想别的办法教育孩子,而这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太有意味了。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有此律法是群体认识文明水准的表现,这些规定也在教化弟弟。我不觉得他儿子因为今日的调皮,今日的没有打骂,将来会长得非常糟糕。孩子不是魔鬼,打孩子的人才是。
我不主张强行立法规定父母不打孩子,我们所处的群体还没有这样的认识基础,但不能说我们就这样破罐子破摔了,尽力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更好的,不好吗?特别是教育从业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1:00:46 | 只看该作者
活在更好的未来 按:记录3月6日贾瑞明在武汉汉阳江滩厚朴堂自然农法讲座。
三月,每天都会有惊喜:蒲公英、碎米荠、白车轴草、车前、婆婆纳……今年我还发现了续断菊、繁缕。有花的星星点点,即便无花,也一律活泼泼的水灵灵抖擞样儿。上周就带小意去江边挖过野菜了,看着江滩由鹅黄转翠绿的一蓬蓬烟柳笑。清晨,你又可以在鸟鸣婉转中醒来,痴望祂们的快活。
喜欢厚朴堂,那一溜的小轩窗正对着一江水,对着暗香浮动的腊梅,对着今日濛濛的春雨。满天满地的水气、花香、草腥。腊梅树上仍有新开的花,嗅着还是香,从农历腊月初开到二月二,此时正与春梅共美。因着主人对自然农耕的支持,我一次次来到这里,参与、聆听、辨认、找寻。
贾瑞明的讲座从反省说起,自然农法是对现代工业化农业的反省与反动:我们一定要用化肥与农药吗?人类对提高产量的追求可以是无限的吗?作为农人该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贾瑞明喜欢讲述和描述,而我透过平实的语言,悟到其中的理与道——要相信大自然的智慧和力量。
贾瑞明用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告诉大家,广谱性的除草剂使土地寸草不生,光秃秃暴露在阳光下,单一的农作物难以保持土壤的水分,无法抵抗大旱。而使用化肥,则让农作物虚胖,看似茎叶肥壮,其实根系短浅。当农作物内部的蛋白质、氨基酸失衡,作物会越来越虚弱,虫子特别喜欢攻击这样的对象。但凡爱生虫的植物,要么是因为孤立存在——被种植在花盆、散碎土地上,要么就是土壤有问题——土壤肥力差、粪肥沤得不够。证明植物长得不好就爱生虫,最有趣的例子是,他发现大树底下被阴影笼罩的部分生了虫,阳光下的那些水稻就很健康。是,大自然在选择,祂通过虫子的选择淘汰掉病弱的植物,使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为土壤增加肥力,以获得土质改良,实现植物的更替——这是了不起的智慧和力量。
贾瑞明说,他不担心虫子只担心草。因为虫子绝大多数无害,少部分有害的也都有其他生物形成对祂们的抑制。但如果天时不好,农作物的叶子生长缓慢,被快速生长的草挡住了阳光,则会真的令人困扰了——只有农作物长得茁壮,草才会少。但他又特别强调,植物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共生、互感,祂们相互合作,朝着适合更多生命生长生活的方向演进。随着土壤的变化,植物呈现有序的更迭,只有发现并信赖自然的智慧,才能安心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要尊重土地的选择”,我认同并喜欢这个说法。当他说到水花生时我会心地笑起来。武汉人叫祂革命草,水陆两栖植物,在稻田里时水生,一路蜿蜒,触到田埂就把根扎在泥土里,陆生,蓬勃向上。“植物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祂们是有生命的,祂们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祂们是自然之子,是自然之美、之智、之力的体现。
坐在讲堂里,悟到大家今天的努力是为了供需双方在共识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价格。至少是让更多农人接受一定程度的损失,让更多消费者愿意承受更高的价格,从而获得安全健康的食物。通过更具理性的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合作,相对于呼吁立法和加强管制,我个人更信赖和偏爱这样的努力。
道别之前,我同小迟交换了联系方式,诚挚邀请他在合适的时候再来武汉,与我的学生们一起生活一段日子,同我们细说他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他辞职有三年多了吧,一直在临终关怀医院做义工,即使在投资失败负债之后,仍然坚持这样的行走——“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我坦陈自己的好奇:你如何有尊严的生活——没有钱你吃什么、住哪里?他给了我一个特别的回答——他曾一次次面对没有着落的明天,不断克服自己的焦虑、恐惧,却发现每当明天来临,那些帮助他的人突然就出现了,所有的问题奇怪地、意外地就那么解决了。他现在已懂得不必为明天和未来特别忧虑。在普遍的习惯预支未来和明日的生活心态的现世图景中,他显出难得的安然、平静,我以为,这是他无数次面对并承受之后获得的力量与智慧。不为不确定的未来费劲思量、机关算尽,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说人和自然终于相合相契。
这个群落中的每一个都有一份美好的相似,站在贾瑞明、小迟面前,我的心感到安适,因为当下,我再没有对今日的忧伤、对明日的忧虑,已生活在确定且更美好的未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1:01:52 | 只看该作者
不协调的角色
小学教师聚到一起谈论最多的是什么?撇开女性的公共话题——自家先生和孩子,多是领导、学生和家长了。谈话完毕如果还愿意回想,可以嬉笑着小结如下:领导变态低能、学生愚蠢顽劣、家长偏执无理。曾几次好事地指出,但是,即便闲谈伊始大家一致同意“说点别的”,刻意避开,说着说着又会不知不觉折回这里。教师群体在私下——后台,交流分享的经验所涉事件大多可以为上述结论做注脚。这是一个怨气冲天的职业。
可进入校园日常的公共生活——一所像样的学校的前台,你看到的又多是对领导的恭敬顺从甚至唯唯诺诺,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做事做人一律概之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幅把学生当自家孩子一样尽心尽责的情态,一点一滴地严防死守,但凡自己班上的孩子有一点差池,真心真意地气恼、沮丧。更有意味的是,教师站上讲台,分享教育教学心得,讲述的无不是对职业、对学校、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扶助、相互感动的美好瞬间。无数次在预见到可能的声泪俱下时赶紧地低下头去,当啜泣声毫不意外地响起,整个头皮立即麻了起来,很多次还禁不住陪着抹起眼泪,以至狼狈退场——我感到非常不适。
而领导们多数喜爱迷恋这样动人的场景,他们十年如一日地热衷组织师德征文、师德演讲、名师讲堂、先进人物报告会……相信眼泪是效果的明证。而我的同行们依旧一面在私下里数落抱怨这类思想教育的无趣无聊,宣泄对之只增不减的厌恶憎恨,一面在讲坛上流露或受宠若惊、或谦虚谨慎之态,绝不吝惜自己和别人的眼泪——我感到非常迷惑。
戈夫曼把这种行为称为“戏剧实现”:“当个体处于他人面前时,常常会在他的行为中注入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戏剧性地突出并生动勾画出了若干原本含混不清的事实。”[1]因为“作为人,我们也许只是被反复无常的情绪和变幻莫测的精力所驱使的动物。但是,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观众面前表演,我们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所以“我们用与我们不可分割的角色外衣优雅地把自己包裹起来。”[3]教师群体的普遍理想形象是对学生有爱心、负责任。
戈夫曼提供了一个工具,帮助理解这些现象,但我随手用过后却深感这样观察判断的残酷。如果全然接受他提供的解释——人们在前台情境中的自我表演是高度自我控制的,甚至是刻意营造或设计的,每个个体都在有意无意地接近某个理想形象,是不是就可以安心地结论,虚伪是普遍事实。那么,我能因此说每个人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吗?似有不妥,这也绝非他的本意。若理解仅仅只是理解,理解只是为了作出判断,并因此结束对问题的追索,进而失去从现实中超拔出来的意愿,不再有作出某种改变的努力,那么理解和判断不仅妨碍思考还妨碍理性的社会选择。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工具需要清楚地知道,所获得的“真理”、“解释”从来不是最终的,不仅真理本身需要不断地受到根本性的修正,所有解释、判断的努力还都应指向对现实的完善,指向一个随人的智慧、力量而来的更好的未来。
我不在乎理解是否达成,因为思考的彻底性很多时候比答案更重要。戈夫曼的观点用来自省比用来理解客观现实更有助于思考。戈夫曼提醒正视这种不一致和不协调。
朋友苦恼地告诉,一位大家心目中公认非常谦逊谨慎,有爱心、负责任的老师在班上如何强势,甚至屡屡对学生动手。“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件事呢?我的孩子感到压抑恐惧。”在我给出一些建议之后,朋友反复强调,并不想伤害老师,“何况老师这些行为并没有直接作用到我的孩子身上。”当我的朋友感到这位老师前后台形象反差巨大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指出,而是选择与大家一起共同完成教师固有的形象。我知道,许多父母都会这样,出于各种各样的考量放弃努力,宣泄一下,寄希望于学校、教师自己作出调整和改变。父母们也在尽力维护一种自我形象——我非常支持并配合教师和学校的工作,按照学校和教师期望的方式。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教师、学校管理者有一个更加周全、复杂的自我认知?从而少些专断,多些对孩童、对父母的理解、安慰和切实的帮助?
这在普遍缺乏自省,缺乏清醒、深入思考的当下是非常严重问题。每个人都自顾自地扮演,多数无知无识,事情总难有改观。我因此向朋友感叹,当下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室,面对着少有或没有自我意识的孩童,关起门来哪怕良心足够也未必能保证尽力减少了伤害,增进了孩童的福祉。对于教师、教育而言,良心太不可靠了,一时的感动太不可靠了,技巧和方法太不可靠了。多一些对人的了解、对人性的了解、对儿童的了解,多一些对自己的认识和反省,多一些清醒、深入的思考才是最迫切的,在父母们选择支持、配合之后,作为教师的你我能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多的诚意去自省,需要更为艰难地自我修炼么?
我们需要那些最伟大的心灵的关照,祂们如何面这种不协调,那些同样难以自洽的说法如何一次次将人带到新的境界。
而小学教师读得最多的是什么?看时下的图书销售排行榜,看教师的案头,撇开算不上书籍的教辅资料,这是中国图书销售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全体国人的耻辱。一类是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术: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经验介绍;另一类是心灵鸡汤——原谅我背离了这个词的本意,小故事大智慧——透着实利计算的人生感言,半通不通的玄学禅理。教师喜欢趁手好用的技术和方法,喜欢被故事感动得或流泪或微笑,喜欢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关于这样的喜欢和感动,米兰.昆德拉有段极有意思的表达:“Kitsch让两颗眼泪快速出场。第一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动了!第二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动的感觉实在太棒了,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尤其棒!使Kitsch成为Kitsch的,是那第二颗眼泪。”没有人比昆德拉更懂得庸俗的真谛——热衷并满足于自我抚摸。这样的感动再多也不指向整体的改善和进步,之后要么是该干嘛干嘛,要么是简单地模仿复制,一旦遇到新问题,又转过头来抱怨一切——回到日常的只有消耗没有建设的循环之中。
没见识过太多美好,读不懂伟大、崇高、美妙的心灵在试图让另一些心灵见识并明了什么是伟大、崇高、美妙,这是多么糟糕。
[FSage]
作为教师的你我怎么看待自己的不一致、不协调?至少应该省惕——在办公室里、酒桌上一贯地咒骂抱怨,在讲台上、舞台上抒情赞美;说起理念,新词大词滔滔不绝、与时俱进,日常与孩子的相处却仍是一面满口仁爱一面专制暴戾,数十年如一日的依然固我。要知道,即便完整是不可得的,大致完整仍然值得人去付出努力。
很多功课只能自己来做。

[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5页。

[2] 同上,第45页。

[3] 同上,第46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1:02:20 | 只看该作者
不协调的角色
小学教师聚到一起谈论最多的是什么?撇开女性的公共话题——自家先生和孩子,多是领导、学生和家长了。谈话完毕如果还愿意回想,可以嬉笑着小结如下:领导变态低能、学生愚蠢顽劣、家长偏执无理。曾几次好事地指出,但是,即便闲谈伊始大家一致同意“说点别的”,刻意避开,说着说着又会不知不觉折回这里。教师群体在私下——后台,交流分享的经验所涉事件大多可以为上述结论做注脚。这是一个怨气冲天的职业。
可进入校园日常的公共生活——一所像样的学校的前台,你看到的又多是对领导的恭敬顺从甚至唯唯诺诺,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做事做人一律概之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幅把学生当自家孩子一样尽心尽责的情态,一点一滴地严防死守,但凡自己班上的孩子有一点差池,真心真意地气恼、沮丧。更有意味的是,教师站上讲台,分享教育教学心得,讲述的无不是对职业、对学校、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扶助、相互感动的美好瞬间。无数次在预见到可能的声泪俱下时赶紧地低下头去,当啜泣声毫不意外地响起,整个头皮立即麻了起来,很多次还禁不住陪着抹起眼泪,以至狼狈退场——我感到非常不适。
而领导们多数喜爱迷恋这样动人的场景,他们十年如一日地热衷组织师德征文、师德演讲、名师讲堂、先进人物报告会……相信眼泪是效果的明证。而我的同行们依旧一面在私下里数落抱怨这类思想教育的无趣无聊,宣泄对之只增不减的厌恶憎恨,一面在讲坛上流露或受宠若惊、或谦虚谨慎之态,绝不吝惜自己和别人的眼泪——我感到非常迷惑。
戈夫曼把这种行为称为“戏剧实现”:“当个体处于他人面前时,常常会在他的行为中注入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戏剧性地突出并生动勾画出了若干原本含混不清的事实。”[1]因为“作为人,我们也许只是被反复无常的情绪和变幻莫测的精力所驱使的动物。但是,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观众面前表演,我们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所以“我们用与我们不可分割的角色外衣优雅地把自己包裹起来。”[3]教师群体的普遍理想形象是对学生有爱心、负责任。
戈夫曼提供了一个工具,帮助理解这些现象,但我随手用过后却深感这样观察判断的残酷。如果全然接受他提供的解释——人们在前台情境中的自我表演是高度自我控制的,甚至是刻意营造或设计的,每个个体都在有意无意地接近某个理想形象,是不是就可以安心地结论,虚伪是普遍事实。那么,我能因此说每个人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吗?似有不妥,这也绝非他的本意。若理解仅仅只是理解,理解只是为了作出判断,并因此结束对问题的追索,进而失去从现实中超拔出来的意愿,不再有作出某种改变的努力,那么理解和判断不仅妨碍思考还妨碍理性的社会选择。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工具需要清楚地知道,所获得的“真理”、“解释”从来不是最终的,不仅真理本身需要不断地受到根本性的修正,所有解释、判断的努力还都应指向对现实的完善,指向一个随人的智慧、力量而来的更好的未来。
我不在乎理解是否达成,因为思考的彻底性很多时候比答案更重要。戈夫曼的观点用来自省比用来理解客观现实更有助于思考。戈夫曼提醒正视这种不一致和不协调。
朋友苦恼地告诉,一位大家心目中公认非常谦逊谨慎,有爱心、负责任的老师在班上如何强势,甚至屡屡对学生动手。“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件事呢?我的孩子感到压抑恐惧。”在我给出一些建议之后,朋友反复强调,并不想伤害老师,“何况老师这些行为并没有直接作用到我的孩子身上。”当我的朋友感到这位老师前后台形象反差巨大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指出,而是选择与大家一起共同完成教师固有的形象。我知道,许多父母都会这样,出于各种各样的考量放弃努力,宣泄一下,寄希望于学校、教师自己作出调整和改变。父母们也在尽力维护一种自我形象——我非常支持并配合教师和学校的工作,按照学校和教师期望的方式。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教师、学校管理者有一个更加周全、复杂的自我认知?从而少些专断,多些对孩童、对父母的理解、安慰和切实的帮助?
这在普遍缺乏自省,缺乏清醒、深入思考的当下是非常严重问题。每个人都自顾自地扮演,多数无知无识,事情总难有改观。我因此向朋友感叹,当下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室,面对着少有或没有自我意识的孩童,关起门来哪怕良心足够也未必能保证尽力减少了伤害,增进了孩童的福祉。对于教师、教育而言,良心太不可靠了,一时的感动太不可靠了,技巧和方法太不可靠了。多一些对人的了解、对人性的了解、对儿童的了解,多一些对自己的认识和反省,多一些清醒、深入的思考才是最迫切的,在父母们选择支持、配合之后,作为教师的你我能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多的诚意去自省,需要更为艰难地自我修炼么?
我们需要那些最伟大的心灵的关照,祂们如何面这种不协调,那些同样难以自洽的说法如何一次次将人带到新的境界。
而小学教师读得最多的是什么?看时下的图书销售排行榜,看教师的案头,撇开算不上书籍的教辅资料,这是中国图书销售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全体国人的耻辱。一类是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术: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经验介绍;另一类是心灵鸡汤——原谅我背离了这个词的本意,小故事大智慧——透着实利计算的人生感言,半通不通的玄学禅理。教师喜欢趁手好用的技术和方法,喜欢被故事感动得或流泪或微笑,喜欢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关于这样的喜欢和感动,米兰.昆德拉有段极有意思的表达:“Kitsch让两颗眼泪快速出场。第一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动了!第二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动的感觉实在太棒了,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尤其棒!使Kitsch成为Kitsch的,是那第二颗眼泪。”没有人比昆德拉更懂得庸俗的真谛——热衷并满足于自我抚摸。这样的感动再多也不指向整体的改善和进步,之后要么是该干嘛干嘛,要么是简单地模仿复制,一旦遇到新问题,又转过头来抱怨一切——回到日常的只有消耗没有建设的循环之中。
没见识过太多美好,读不懂伟大、崇高、美妙的心灵在试图让另一些心灵见识并明了什么是伟大、崇高、美妙,这是多么糟糕。
[FSage]
作为教师的你我怎么看待自己的不一致、不协调?至少应该省惕——在办公室里、酒桌上一贯地咒骂抱怨,在讲台上、舞台上抒情赞美;说起理念,新词大词滔滔不绝、与时俱进,日常与孩子的相处却仍是一面满口仁爱一面专制暴戾,数十年如一日的依然固我。要知道,即便完整是不可得的,大致完整仍然值得人去付出努力。
很多功课只能自己来做。

[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5页。

[2] 同上,第45页。

[3] 同上,第46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1:03:2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可以从一出生就开始
  
    知道阅读可以从一出生就开始,所以,还在孕期我就为小意订了口碑不错的《婴儿画报》。画报内容很少,担心不积攒一些,更新的速度赶不上阅读的速度。《婴儿画报》每期的主题故事,就是用页面最多的第一个故事一般都比较精彩,画工也极好,我常常被其中的小小趣味逗得咯咯直笑。儿歌和亲子游戏每期都有,看着它,我就自然地陷入未来给孩子念儿歌、带孩子做游戏的美好想象。可小意出生之后,几乎每天都只断断续续地睡上六七个小时,二十四小时不让人休息地折腾、哭闹,这样的生活作息,让全家人一起陷入混乱。特别是在我提前结束产假回校上班之后,工作的压力,加上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情绪非常不稳定,能耐着性子给她读书、讲故事的时候几乎没有。倒是爷爷奶奶,不时拿出《婴儿画报》给她看。小意每次看到画报最后一页小宝宝们的照片,特别是美丽可爱的小姑娘的照片,就会显出激动,有时还能笑眯眯地呆望许久。
    当小意能拿起画报,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翻动书页而是撕书。爷爷奶奶心疼那些画报,一面给她重新粘贴好,一面批评她。我试图阻止,强调小意还不会翻动书页,手部动作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太弱,并不是不爱惜书籍,也不必担心从此养成不爱惜书籍的坏习惯。全家人都非常生气,觉得我是胡说八道,为这,爷爷奶奶渐渐连书也不想修补了。
    留意观察小意的眼神、表情和精神状态,我感觉小意除了在0岁时表现出的,对其他孩子照片的兴趣之外,始终不喜欢《婴儿画报》中的故事和插图。这个不喜欢可能有很多原因,一是越来越破烂的画报经常令她被爷爷奶奶数落,二是当她对画报中的内容感到费解的时候(时常看到她费解的表情),不知道怎么提出疑问,而我自以为是的各种解释也并没有说明白什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读书的热情,大概在她两岁的时候,停止订阅《婴儿画报》。
    两岁左右,小意显现出对颜色和图形较强的感知能力,我便开始给她讲朋友送的一套《大拇指计划》。这套书里的《形状与颜色》让小意得到无数的夸奖,当她在只认识一两种颜色的哥哥面前一口气指认出十种颜色时,我和小意都感到很得意。书中列举的各种几何图形,小意只需看一遍听一遍就能牢牢记住,以后在生活中主动运用:“这个鸡蛋是椭圆的咧。”还喜欢这套书里的《学观察》和《找规律》,我们一起玩着挺开心。
  《好孩子乖孩子》也是朋友送的,一套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图画书,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对两岁多的小意来说都不合适,可是小意偏偏喜欢这套书,千挑万选之后非拿出来让我讲给她听。其中的《守交通》和《好品德》是小意的最爱,先是不厌其烦地求我反反复复地讲,然后一遍遍在那几个她觉得极其好玩的地方激动地鹦鹉学舌,有时突然发挥一下,再自己哈哈大笑,自得其乐。
    同一时期,还有一套《好妈妈讲新童话》,一套《小小宝贝》系列,我和小意一样,更喜欢后者。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小意对这套书中的知识童话的兴趣远远大与经典童话,晚安故事、教育故事再次之。小意表现喜欢的方式就是每次都强烈要求你讲这本不要讲那本。任何说服都效果不好,勉强听完新故事,她马上递过来她的最爱,要求回到那个讲了无数遍的故事中去。
    这个时期给小意讲故事的是我,给小意读故事的是爷爷。讲,每次都会有点不一样,小意听故事的时候时常会指正。如果要求小意照着书复述故事,她复述的大多是爷爷版的,也就是复述中尽量用爷爷照原文读出来的字句表达,少数记得不清楚的地方才自己发挥一下。据说,反复听一个故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所以,我安心地每天被小意拉着讲那几个无数次翻来覆去几乎都要令我发狂的故事。
    其实,当小意能轻松地翻动书页之后,撕书的现象就慢慢消失了。爷爷奶奶认为这是孩子长大了,终于听进了我们的“说教”。可不再撕书的小意又开始在书上各种图形的中间涂色了,仍然是无法精细控制,涂色,就是在书上“乱涂乱画”。买了专门涂色的书给她,还是不行,拿到什么书就涂什么书,忘形起来墙壁、床单、窗帘上……我说:“涂吧,妈妈以后重新粉刷墙壁。”全家人又生气了。
    小意不到三岁上的小班,记忆中那一年最多的就是焦虑。小意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吃饭、睡觉成了她在幼儿园里最重要也最艰苦的任务。饭桌上的责打,日常生活中的呼喝突然多了起来,睡前的阅读成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部分,但也是少有的我们之间显得不那么紧张的时候。是从这时开始,我寻找并大量购买童书。似乎需要赘述一下我的阅读史了。我是读着小人书和武侠度过的整个童年期,甚至没读过几则童话。接触童书是在读师范之后,因为学习儿童文学的缘故有限地了解了一些、阅读了一些——那时对儿童文学实在没有多少兴趣。所以,选购童书,我感到有困难。我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去红泥巴、去一些交流育儿经的论坛搜寻口碑不错的童书,按图索骥在当当购买。后来,还从新教育的“毛虫与蝴蝶”项目中知道了一些极好的童书。突然发现,有太多好看的童书了!腾出的书橱很快装满了,我对自己说,这是小意的书,小意的图书馆,我只是一个召集者、代管者、借阅者。
   《月亮的味道》《彩虹色的花》《打瞌睡的房子》《驴小弟变石头》《活了100万次的猫》《我》《小皮斯凯的第一次旅行》是小意喜欢的,被反反复复讲着、读着的故事。《雷奥与狗》《不想飞的鹰》《五个丑家伙》《一片叶子落下来》《嚓-嘭》《獾的礼物》《快乐鸟的许诺》《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出走的绒布熊》《父亲和女儿》《不是我的错》这些,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缘故,没有入小意的心。隔些日子再拿出来讲、读吧,也许会爱上,说不定呢。喜欢不喜欢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勉强。
    上中班不久,小意第一次指名讨书,虽然闹着要买的是我不喜欢的《虹猫蓝兔七剑传》,但我仍然表现出夸张的惊喜。带她去书店,容许她自己挑一本,由着她喜滋滋地自己一路拿回家,由着她自顾自地“钻研”。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应她的要求,给她讲一讲呢?我知道以小意的阅读能力,根本看不懂这本漫画书。我还知道,多知道一些时下流行的漫画能让小意在伙伴中获得更多愉快体验。可我还是在高调回应了她的购书请求后,非常消极地对待了她的阅读内容。好在睡前还有那些我们共同喜欢的书,它们仍然具有吸引力。一周之后,《七剑》被冷落在地板上,我静静拾起它,放在了不常读的书中间。
[FSage]
    《我的动物朋友》系列、《简单的科学》系列、《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是小意读中班后我们反反复复讲、读着的书。在我看来,都不大容易理解,可是这三十本书却是小意的宝贝。《简单的科学》中介绍动植物食物链关系,《谁吃了幼苗》则是我给小意读的第一本科普读物,它和颇具幽默感的大象艾玛、韦伯一起带给我和小意无数快乐的时光。是从这几本书起,听完我的讲述或朗读,小意会主动要求:“我想自己再看一遍。”
    读完《洞里洞外的老鼠》第一集,我几乎打算放弃了,太难,书里书外的世界,小意一定分不清吧。可是,那个随着书页的打开,由一个变成两个的洞洞实在太有吸引力了。小意每天都眼巴巴地盼着我将故事讲下去,每天都强烈要求先回头把讲过的内容讲一遍,再讲新的一集。故事讲到一半的时候,一天清晨,小意睁开眼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这本书捞到手中,躺在那里自己翻阅。她的心里开始惦记着一本未读完的书了!一个喜欢抱着喜欢的书入睡的孩子。
    观察发现,目前小意已经能独立通过读图,看懂一些书的大致意思,享受阅读中由想象带来的无尽乐趣。我正在犹豫,要不要给小意朗读文字量更大一些的童书。也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在童书阅读中的所获,用不同的方式说给小意听。朗读一本很长很长的书,说不定哪天就开始尝试了。我很期待。
徐莉记于 2008年4月3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1:04:00 | 只看该作者
站在孩子这一边 按:编辑以《好学校的基因》为题刊于《教师月刊》2013七、八月合刊《学校文化读本》。

1 整体温和的教育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教育科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等出版社译介了大量的国外教育理论和实践著作,为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镜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代教育理论译丛中有一本《学习自由的国度》,介绍了美国多种非主流教育,其中一章便是介绍华德福教育。
之后,我陆续从网络上读到越来越多吴蓓、李泽武、黄晓星、张俐等先行者译介、记录的华德福教育理论、实践的书籍、文章。得知成都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想去实地看一看的念头由来已久。我十分厌恶素好乱逛乱问的教育考察癖患者,推己及人,便一再拖延。2008年底,和干国祥老师聊天时他提到,我的想法以及实践与华德福教育的一些做法暗合,建议我多了解一些华德福教育。
短短几年间,成都、广州、北京等地逐步形成了互助共生的华德福教育群落,喜爱华德福教育实践的父母们为了自己的孩子,在各地办起了华德福幼儿园和小学,有志于从事华德福教育工作的人们可以在国内参加2—3年的华德福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培训,获得从教资格。从华德福教育在国内的传播速度可窥见它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我直到2009年春,在朋友李玉龙的帮助下,才得偿所愿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吃着果敏老师做的蛋糕,李玉龙断言:“你二十来岁的时候肯定不如她,因为她有华德福的理念。”之后我报名参加了华德福小学教师培训,想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入手,系统地梳理一下华德福教育的基本理念,厘清华德福教育与近、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探询它为人称道和迅速发展的缘由。
早晨在李泽武老师的带领下去四年级听课。果敏老师班上只有四个孩子,一个孩子因为近来状态不佳不在班上,据说去厨房帮厨去了。另一个男孩子也表示身体不舒服,在数次趴在桌上休息之后,去了医务室。教室里一度只有老师和两个孩子上课,在悠扬的竖笛声中,我开始打瞌睡——轻言细语的老师一直用平缓的语调不激烈地教授着,我几乎可以听到自己心跳和呼吸的声音,整个人放松下来便忍不住瞌睡——被任务清单钉死的我欠下的睡眠账已太多了,干脆偎在沙发上打了一会儿盹。
午餐之后,在张俐老师的带领下去幼儿园看看。孩子们正在午休,老师带着三个孩子劳动,一个男孩穿过厨房去倒垃圾,一个女孩在扫地,一个男孩在和老师一起洗碗。教室就是一个家,寝室、活动区、生活区,很温暖柔和的色调,眼前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老师和家长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狐说,上次她和郭初阳来看时,孩子们午睡后刚起床,惺忪睡眼,一个个朦胧的样子,教室里弥漫的是紫米粥的香气,轻松、快乐、温暖,是家的味道。
下午和周老师一起上园艺课,周老师说,只讲要孩子们做什么,然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孩子们自己用眼睛学习。今天的任务是收菠菜,这样,明日中午全校师生就会吃到菠菜了。他蹲在地里,告诉孩子们挑出密集处粗壮的菠菜,然后掐断根,理掉黄叶,整齐地码放在筐里。今日的任务是三十斤,后来又说是尽可能多,当工作进行得差不多了时,孩子们便用推车将地里堆着的紫菜薹送去喂羊,再一一用跷跷板和收获的整筐菠菜比较孩子们的体重。最后,孩子们一起将菠菜送到厨房里准确称过之后,下午的园艺课才基本结束了。
周老师带我去看故事,比如堆着的枯枝落叶——学校会在节日庆典时点起篝火;学校创办之初,老师们一起动手抠的“华德福学校”校牌;学员和志愿者们一起凿的象征华德福的图腾碑;围着湖的一圈鹅卵石其中的讲究……许多故事,在一个个不起眼的物件背后。
晚些时候,幼儿园放学了,想起下午那个爬上树皮小屋屋顶没有人去制止呵斥的孩子,我温暖地笑起来。一群孩子、家长、老师手拉手围成一圈在做告别活动,几个孩子在沙坑里水啊沙啊地乱搅和,一切莫不显出安详。整体的温和、宁静是在华德福一日的感受。
2 不一样的父母和教师
越来越多的父母为孩子可能会遭受同伴欺负而忧心忡忡,这种焦虑使他们无法面对孩子们之间的冲突,看到自家孩子和别的孩子有了争执、拳脚相向,他们会立即冲上前去制止,失控地抱怨、指责、攻击另一方,甚至当面教唆孩子:
“他打你你就打他。”
“去,打赢了再回来!”
“要打到他下次不敢打你为止。”
父母们很难意识到,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表达能力、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移情能力都没有发展好,一方面容易在交往中言行失当,侵犯他人,另一方面他们会放大同伴的恶意,很难释怀。父母的愤怒和恐惧,以暴易暴的解决办法并不能提高孩子相应的能力,错误的应对只会令孩子更多地暴露于危险之中,增加了对孩子安全的潜在威胁,导致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的恶化。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打人者和欺凌伙伴的孩子也是需要帮助、甚至是受到伤害的孩子。
儿子刚入园时还不到三岁,我陪园了一个半月。当时,园里有个男孩叫石头,攻击性很强,儿子经常被他攻击,最重的一次,被石头用园里的一截木头击中了头部。我在园里也被石头丢出的木头打中过背部,当时痛得我真想跳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形,作为家长,我会让自己努力做到:一是相信老师,对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老师一定是看得到的,有这类行为的孩子一定有他行为背后的原因,老师需要一个过程去引导他,不能为了快速解决问题用错误的方式去解决。二是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适应环境,保护自己,平衡伙伴关系。三是相信这个打人的孩子心中没有恶念。打人的孩子更需要被接纳。在园里时,我常去抱石头,有一阵,石头还总是粘着我。现在石头已经早过了那个阶段,孩子们也相处得很好,儿子心里没有因为过去被他攻击而有阴影。
(整理自武汉华德福群组的聊天记录)
QQ群里的这位妈妈所表现出的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理解能力令我感到吃惊。作为母亲和教师,我知道,即便孩子之间是出于好玩,但父母也非常担心孩子手上的棍棒、石头之类的东西会造成可怕的后果,战胜恐惧、接纳别人的孩子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的事。而在华德福这个关注人的自觉、关注人的心灵和精神成长的群体中,常有让人眼睛一亮、心中一暖的表述和实践:
Tammy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她在示范和孩子是如何相处的,游戏中有一个“孩子”(由成年人扮演)动作特别大,感觉很调皮的样子,Tammy老师既没有用语言指正孩子这样做不对,也没有请他离开现场,而是请这个孩子站在她的身边,在孩子有大动作时,Tammy老师就会用孩子可以承受的、稍稍大一点的力量带着孩子一起做动作。她观察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并提前做了准备,用最温和、最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方式帮助了孩子,看上去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却需要引导者非常清醒、有意识。
有一个细节让我很感动:在游戏时间里,Tammy老师邀请一个小朋友和她一起站在中间,如果这个小朋友表现出紧张和不愿意,Tammy老师会说“错误在我”,因为她没有观察到孩子还没有做好准备。“当我意识到错了,我会请孩子回到队伍里,并表示我的歉意。而如果在我要邀请的那一刻,我发现有小朋友会紧张,我会悄悄地对他说:‘我不会邀请你的,你放心吧……’”在如此放松而又有序的氛围中,在这样充满温情、理解、爱护的等待下,我想象得出,孩子会用他所有的生命力来用心地构建自己,而不用一次一次小心地保护着自己或牺牲自己去迎合或是对抗。
(整理自Tammy老师在华德福学校的讲座纪要,资料来源:http://bbs.liyueer.com/viewthread.php?tid=42210
没有命令和呵斥、没有指责和羞辱、没有害怕和恐惧,只有对孩子特点的了然于胸,以及不着痕迹的帮助,无数的体谅、无尽的等待。这是对时下的许多教师而言非常陌生的家校互动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我知道这有多困难,但它令人神往。聆听华德福教育群体中的各种对谈,非常有助于时下的父母和教师反省,比如,我们所说的对孩子的尊重究竟有多少?其品质如何?我们所说的对孩子的理解包括哪些方面?其品质如何?
3 站在孩子这一边
“我们最伟大的抱负是培养真正自由的人,让他能自主地发掘他个人的使命与方向。”这是华德福教育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说的话。“在自由中学习”是什么意思?让一切都按照它自己的时间发生的观念是必须理解的重点之一。因为对我来说,它抓住了教育中“耐心”这个本质。重要的是积极的耐心,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华德福教育主张什么事情都应该适于其时。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3岁时做3岁该做的事情,4岁时做4岁该做的事,让孩子匆匆忙忙去适应政策引导下的儿童观,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压力。不仅孩子会有压力,家长和教师们同样也会有压力。因此,反复强调“万物皆有时”是必要的。(【英】琳·欧德菲尔德,2006)
晨圈、季节桌、可以像书一样打开合上的黑板、由孩子们自己绘制书写的主课本……这些只是华德福教育的象征物,真正吸引人的是教育竟然可以没有匆忙——孩子意识到在这里有大量的时间做好事情;没有害怕——每个孩子都信赖特定的节律;没有命令——自我选择和模仿的意愿代替了命令;没有失败——每个孩子都能够自由地游戏,即使失败了也能感到满足。教师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在热情、有目的的氛围中是一个平静而稳定的焦点(【英】琳·欧德菲尔德,2006)。
华德福教育创始人斯坦纳所说的自由,首先应放在西方传统的意义上来考量。邓晓芒说自由意志行为涉及三要素:一是自发性,也叫任意性,指个人不受束缚,没有被强迫地做事;二是选择性,经由自己的理性做出选择;三是自律性。但华德福教育所提出的自由与西方传统的有意志的自由略有不同,通过模仿和榜样学习、有节律的生活习得的秩序是介于有意志和无意志之间的一种自由状态,斯坦纳认为通往意志的道路不在理性,“情感是即将成为而尚未成为的意志”,“全力以赴去做,行动就越来越可能成为真实的意志动力”,“通过有规律的做事情强化意志力”。(Michaela Glocker, Stefan Langhammer,2006)
用具有象征性的故事感染孩子,使孩子们在短短几年中再次经历人类意识发展的伟大历程——从形象意识到清晰的思维意识;从幼儿园开始画湿水彩,尽早带孩子们畅游色彩世界,刺激并活化孩子们的各种感知;一年级不学习数学而先学习线画,之后线画的教与学会一直持续;一个主课教师陪伴孩子们八年,向孩子们教授所有重要的学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以自己的方式和个人习惯,安排教学内容……独特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背后是令人感到似曾相识又自成体系的哲学观——斯坦纳的《人智学》——一种关注人灵性世界的精神科学,是自由而疲惫的教师——肩负自由的疲惫。
当Ben老师带领我们通过活动感受、理解人的生、死、再生的过程时,我心里嘀咕,这不就是轮回吗?但我克制自己惯性的“贴标签”,努力让自己“完全开放”地去聆听和感受,对照心理学、哲学、神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基本观点,丰富自己对人的理解、对儿童的理解。
在人智学主导下,华德福教育强调“万物皆有时”,努力让教育中的所有事情都“适于其时”,这份耐心出于对儿童的尊重——必须依照孩子的年龄和他的能力,以孩子的生命和发展需求为引导。这与当代进步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一致——运用人类的问题和事件,为儿童提供合适的课程,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
这种创立之初就有医师参与其中的教育,包含许多有关孩子健康和疾病方面的认知及其转化实践,而作为歌德专家和人智学者的斯坦纳则格外强调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毕生发展的理解、对儿童的理解,关注人身、心、灵和谐,关注儿童头、手、心的均衡发展。这使后来者在迈向“健康”、迈向“自由”的道路上一直不断付诸努力。
华德福的教师普遍认为,“理念和方法最终都要落到对孩子的关注和细节上”(【德】赫尔穆特·埃勒,2011),人际关系和自我发现方面的进展比学科知识的进步更为重要:
“一种充满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培养与形成是比教学内容更重要的课题。”
“师生双方都必须为追求完美的师生关系而努力。”
“充满爱和坚定的地方,恐惧就会消失。”
“当学习被允许慢慢来,学习的障碍就会自然解决,而这样的孩子就可以重拾勇气,踏上正常的成长发展过程。”(Michaela  Glocker, Stefan Langhammer,2006)
4 自由原则
以孩子的生命的发展需求为引导,站在孩子这一边,那么父母和教师作为最亲近、了解孩子的人,必然得担负起更多责任。华德福教育致力于将父母和教师从外部强加的对行动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对伟大的精神价值具有深刻的洞察力,鼓励每位父母和教师发现真正的现实和自由,以超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局限。
在学校里,既然“教师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很难想象身心皆不自由的教师能关注自己和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事实上,令所有华德福学校自豪的正是他们的“自由”—— 所有华德福学校都是非营利的,具有慈善团体的性质。学校财务大部分都是独立的,享有独立、得到自治。他们也非常珍视自己的独立地位,认为国家或主管此类事务的任何其他权力部门干预得越少越好,即使这意味着发展较慢或财务上的困难。
华德福学校的名义校长是教务团队的主席,由推举产生而不是官方指派。教务团队在教师理事会中邀请一些成员组成,二者都只从教师中选拔成员。居于领导岗位的人并不领取额外的薪酬,也没有岗位高低或等级之分,全体教师都是平等的。(【英】吉尔伯特·蔡尔兹,2012)
华德福学校的管理和运作要保证教师能够在任何时候,在整个思想体系的精神范畴内重新设计华德福的全部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以自己的方式和个人习惯,安排教学内容”。这让教师工作显得特别繁重,但是教师们又都因为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获得了内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持续的内在动力,并在行动中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
同样拒绝对孩子予以生理上强制和心理上、情感上操控的还有尼尔,这位誉满全球的教育家创办了夏山学校,坚持“不应该让学生来适应学校,而应该由学校去适应学生”,坚持不对儿童使用压制和权力的教育方式。他相信儿童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有自由才能让儿童本性中的“善”得到充分的发展,没有自由的孩子才会表现出过度的侵略性,由此来表达对控制他们的人的恨意。他把学生的自由发展作为终极理想,认为“如果你对人有着占有心,就不应该当老师”。在夏山的学校自治会上,无论是校长尼尔还是年幼的学生汤姆,都只享有一票的权利,如果少数人想要得到他们的权利,他就必须反复争取,老师也不例外。只要没有侵害到他人,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做出决定。
在夏山,课程表仅只是为老师准备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或不上课。汤姆从5岁起就来到夏山,离开时已经17岁了。这期间汤姆没有上过一节课,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手工房里。在汤姆工作后,他的老板告诉尼尔,汤姆是最棒的员工。在夏山,比书本更重要的是工具、泥巴、运动、戏剧、绘画和自由。在被批评者称为“放纵学校”的夏山,学生们同样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如果说在写字、拼音、四则混合运算上,夏山12岁的学生很难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的话,那么在创造能力上,夏山的学生们肯定要强很多。(【英】A·S·尼尔,2002)
纽约道尔顿学校作为目前美国最负盛名的学校,其毕业生具有高度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意志力,创造了连续20多年其毕业生全部被哈佛、耶鲁等名校录取的奇迹,历经百年的道尔顿制对改革班级授课制影响深远,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典型。
阅读帕克赫斯特女士介绍道尔顿实验室计划源起部分时,我有无数“就是这样的!”感叹,我也认为“班级授课制已经被挤压到了其作用的极限”。她的做法非常彻底,“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自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用以适应其能力、兴趣和需要,从而发展其个性”,她相信“教育中的自由原则就证明了其自身的合理性。”这与同时代的蒙台梭利方法、文纳特卡制有许多共通,他们都是对教与学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能动性和责任心进行一次大胆的重新分配。(【美】海伦·帕克赫斯特,2005)
这项教育方案试图改变过去课程对孩子们干涉、阻挠、管制太多的状况,致力于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通过学校生活的彻底重组,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与可能,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进度达成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组织自己时间的能力、组织自己学习的能力。
杜威说,真正的教育环境,是在受学习者控制的因素与学习者无法控制的因素之间保持平衡的环境。泰勒对杜威的观点做了进一步阐发,“理想的学习在于学生能够识别出自己在学习情境中必须顺应的因素,以及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予以控制的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在理想的学习中,施教者和受教者都必须有意识地控制各种因素,试图与对方不断互动以达至平衡。
实践层面,父母和教师更容易被经验、习惯、可检测的目标等所左右,教师和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控制感,不敢放、不愿放。现时的教育最糟糕的地方就在于,过于偏重秩序、学科体系、表扬惩罚等外在刺激,对儿童需要和兴趣的无视、过度压制和错误引导。当下的教育中鲜少有儿童的主动投入,满眼全是教育者毫无底线、自以为是的胡作非为,以及儿童的被压制、被控制、被操纵。自主性的缺乏导致超出年龄的承受,这些带来儿童学习兴趣、动机和自我价值感的损坏,儿童的很多问题行为是对存在问题的课程设计及错误教育方式的警示,但父母和教育从业者并没有因此及时修正自己。
泰勒认为,在制定教育目标时,教育者首先依据学生的需要兴趣、社会发展需要、学科自身发展先制订尝试性的一般性目标,再依据教育哲学的思辨和孩子的学习心理特点制订精确的具体的目标。实践中,教育从业者最薄弱的是教育哲学的辨析能力和学习心理知识的匮乏,许多讨论争论最终莫不追寻、省思到此。实际上,无论是主张认知过程观、学术理性主义观、社会改造观和自我实现观,最终都要回到一定的教育哲学观来思考和讨论,从而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让我们的实践有所变化——作为复杂事件的教学,需要不断移动重心,求取新的平衡,一次次找回被搁置的重要元素。
无论是华德福教育,还是作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代表的夏山学校和道尔顿学校,他们的教育哲学观都是肯定儿童的“善”,努力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实践、选择学习科目、选择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速度等等。面对“放任自流”的质疑,我们忘了,实践中我们做的其实还远远不够。
迪卡米洛的《傻狗温迪克》,温柔甜蜜又带点儿忧伤的滋味仿佛故事中叫“里德莫斯.洛丹”的糖果。故事里,格洛丽亚替欧宝选了一棵树,让她种在院子里,当欧宝问格洛丽亚那是棵什么树的时候,格洛丽亚回答:“它是一棵等待结果的树,意思是说你必须等它长大后,才知道它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棵等待结果的树。
由此联想到,教育的价值需要在受教育者之后的生活中被反复检验,当受教育者多年后回顾并梳理自己的受教育经历,他们的故事是对曾经的教育最好的诠释——所有的一厢情愿都会被个体经验重新检视效果,我们得以接近教育的真相。
参考文献:
1、【英】琳·欧德菲尔德.自由地学习【M】.李泽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Michaela Glocker,Stefan Langhammer.迈向健康的教育——教师、医师和家长之对话【M】.邓丽君,廖玉仪,译.台北:歌德馆医学部门和教育部门,2006.
3、【德】赫尔穆特·埃勒.与孩子共处的八年:一位华德福资深教师的探索【M】.滴水,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4、【英】吉尔伯特·蔡尔兹.做适合人的教育【M】.王荣亭,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5、【英】A·S·尼尔.夏山学校【M】.周德译,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6、【美】海伦·帕克赫斯特.道尔顿教育计划【M】.陈金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1:04:42 | 只看该作者
北熹:女教师的“临床写作” 按:《师道》编辑李淳为拙著写的书评,刊于杂志2010年第三期。早已告知原刊寄出,不知何故辗转,我并未收到。不想再以此事搅扰累赘,搁置不提,今日方在网络上看到全文,贴出,道一声感谢。一并感谢编辑赵霭雯的引荐,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愿度过,一切安好。愿我能将你曾给予我的温暖和力量传达给你。

如果单说“写作”,女教师只是行笔时可显可隐的一种身份,与所有写作者背后的职业一样不具备特殊性,因为职业身份不是使写作呈露异样的充要理由。如果是“临床写作”,那么,教育的现场便成了写作所指,而女教师的身份自然成为写作最大的标注。一线、即时、细腻,不扭曲事实、不逃避疑惑、不讳言窘迫、不粉饰无助、不隐瞒喜悦,不试图升华为教育理论,呈现出最原汁原味、描述极为精准、性别立场坚定的教育情景和教育询唤是女教师“临床写作”的原貌和特色。这样的写作,不涉功名,心动处便是行笔时,文字蓬勃、绵延有如春草。这里的疑问是,当她们以“教师”“女性”这样的双重身份进入教育写作时,她们的提笔是为了强化身份的认同,还是为了消解身份的焦灼?她们要提起这样的身份还是放下?

徐莉的写作是女教师“临床写作”的奇葩,但她的写作也没有提供答案,反而在自我怀疑与自我肯定中周旋不已,使得问题更加迷惑。她没有停止她的斗争,因此我们得以看到更多温润而又有韧劲的文字。一篇篇日记式的教育教学细节实录,有如散文,娓娓道来,有为师与为母的心切。

徐莉的书名《能说的都不痛》,颇具玩味。那些她已说出来的读起来都有若隐若现的疼痛感,那些她不能说的呢?不免想到在教育的细细碎碎和磕磕碰碰里,面对每一个可爱但却也会有意无意伤害到他人的孩子,想时刻“把孩子抱到心头”的她如何能幸免不断疼痛,久了,她会有痛的免疫体吗?没有。因为文字有温暖也有冷清。这冷暖却没有规律可循,像是风和日丽,突然刺骨冷风掠来一般,让人怅然。若是温情是公认的女教师最应然的姿态,那么苦涩与冷清她们需要藏匿起来么?很明显,没有人可以苛求她的乐谱不出现低音。我甚至怀疑那些低迷和凄清,有着更为真实的教育气息。“当社会缺乏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权利和利益的时候,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最希望得到什么?最需要得到什么?请别回答这个问题好吗?请你先保证无论答案是什么都不要忙着鄙薄我们,那是我们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愿望。”“人事安排出问题的时候,我经常要去代语文或者其他,这使我的专业角色非常模糊,从中我收获了平视学科的自信,但我失去的是自我价值的准确定位。我总寄希望于别人替我着想……可很多时候都是我独自伤心。”“突然心生悲凉,很多时候,我们仿佛一棵无奈的树,被种在一个被需要的位置,难过,却无人知晓。”徐莉说自己是“那个背负着温暖追逐冷清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挥之不去的疼痛感是另一种精神的砥砺,是女性的知觉保持犀利的法宝,也是她们不断调适教育心理的精神养分。有爱便有了痛,我敬重她“始终抱有离开的念头,不断地离开”,也明白她为何不断尝试与外界握手言和,却固执地保有自我的坚持。徐莉的博客叫聆寒驿站,“一路退却中保持一种悄然的进取”,这冷在燥热不堪的教育声线里绽放静默的美。

女教师的“临床写作”,记录最真切的教育细节,描述最真实的痛楚,更有专业的评析。她说来坦然,我们读来跌宕,如茶沁舌,舒然若有所感。“我不认为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如此绝对,本身就有问题,一切事情都有个限度,相信班主任的尽责也有个限度。所谓限度,就是有底线,同时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班主任的限度是不以任何理由放弃一个孩子,同时不轻信那些过于典型的故事和案例。”

当然,更多时候这些笔耕不辍的女教师们不热衷总结,因为总结常有虚伪和夸大,她们的观点往往是水到渠成,悄然新生。在倡导“包班教学制”时,徐莉讨论说“当我们越来越多地质疑班主任负责制的时候,表示我们已经意识到日常的班级生活对孩子的巨大教育意义。为什么班主任抱怨学生教育成了一个人的事?为什么任课教师抱怨遭受了孩子们的不平等对待……一个教师也许永远不能把七八个学科的课都上得和只研究一个学科的学科教师那么精熟,但是所有的知识和品格会在一个教师身上是得到连续的、整体的体现。我的观点是,孩子愈小,这种整体感、连续感就愈重要。”你可以不同意她的看法,但是你会为她对教学的诚恳深深折服。

她们也不好热闹,因为热闹里常有逢迎和牵扯,但她们热渴尊重及启迪。若是有相知的盛会,观点碰撞处,她们的灵慧会在文字里闪耀。交流的快意让她们有了难得的侠气,还有幽默。且听徐莉在与刘良华老师的对谈中说:“做班主任的时候,看到学生在习作中写最喜欢的老师是徐老师会觉得特别幸福,看到少数几个孩子写其他老师,心里会有些别扭:‘在你们身上我付出得最多,为什么你们最喜欢不是我?难道对我还有不满意吗?’感觉很受伤。现在,一定没这么‘有趣’了。萨达姆的支持率倒是100%,问题是那更接近一个笑话。”

教育者的身份还使得她们拥有一种特质,就是叩问灵魂,探寻根源的热情和行动,这无疑是女教师“临床写作”最有价值的地方。哪怕孤独无依,身心疲乏,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时,都坚信通过努力,不久会走出枯竭的困境。她们隐约相信也许在明天的某处,新的指引会跑来照面。文字没有明说这样的自信,只由于她们的文字太认真,她们的思索太用力,我没有理由不这样推断。论及善恶,徐莉这样说“我总认为人性本善,重要的是让恶念得以宣泄,让善念常常得到鼓励,晒晒太阳。有时真叫一念之差,但是回头或者弥补就非常痛苦和艰难了”。这样的写作,说是记录,更是感悟,说到底都是为了新的懂得。

开始,写作是一种不舍得,不舍得教育里的点滴、不舍得心里的涟漪。接着,文字生成,记录矛盾、记录不平,是一种自我激辩、自我设问。但通常问而不答,因为文字本身从不给出路。但文字提供平衡的方式,提供自我对话的可能,诱勤勉的女教师们步入思维深处,用新的言辞对付旧的言辞。文字催逼思维,又和思维如影随形。当我在文本里,阅读到人的心灵成长与文字相谐共生时,觉得答案老早就在她们自己心里,只是当时她们还不自知,待到岁月重了,得失感轻了,它才摇曳而来,有如行云。

徐莉说“我要等待,等待所有的印记相互交融,与我无边界地生长在一起。”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一切最终都是岁月的学习。

这种对抗流失和庸常的教育叙事,渐渐滤去浮沫,开始清丽动人。翻看她们这些独立的思考文本,觉得久违的女性优美从远处踱步而来,在纸上别开生面。沈旎的《不确切的记忆》,也有一样不易的耕耘,她的内心充满了无数敏感细微的教育感受,记录了许多让人深思的生命细节,她的从容也一样让人迷恋——“天渐渐黑下来,起身道谢,走进小区的院子,在最后的一线天光下,发现早晨离开时只稀松开了几朵的杜鹃树篱,这会儿全浸在紫红里,空气中有春的气息,不信,站住脚,闭上眼,和我一起深呼吸。”

[FSage]

在生活里做深呼吸,并像“傻瓜一样去冒险”。另一位原生态写作者许丽芬老师说“我只要像让•休斯顿那样:身处颓境,却依然站在湖边对着银色的月光喊出一声:‘真美’!”

这些美的学习者们,也一定不会让美只出现在里行间,出现在自说自话里,她们会把美带到课堂。“当长长地发被风吹起,我的心弦亦被拨动,奏响秋的私语。课堂上,我问学生,什么在拨弄老师的头发?他们会开心地说,是风。我笑,为这个意料中的答案会心微笑。”读至此,方猜想,徐莉们是用美来对抗教育里的种种无奈,用智慧来消解工作的积郁,并用暂时性的状态来收敛狂放的思绪。说来奇怪,刚开始阅读,你肯定不这么认为。女性特有的笔触,章节零碎的模样一定让你有所提防,而且,作者很不“老实”。当你以为她自怨自艾时,她似又超然物外;当你以为她说清楚了什么,她又说“如果你读懂,也许就是误会”。但尽管是这样跳跃变幻、难以捕捉,你仍可感她心意玲珑,功底扎实。

这些“孤独地走向未来”的女教师,日复一日进行精心的教育、写作与思考,迷乱和焦虑终会给智慧和爱让路,而女教师的身份也终究会在自我成就的脚步里被当成人生的桂冠。

女教师的“临床写作”不是呓语式的简单话语,也不是档案式的教育参考资料,我认为是她们从生命的各处为教育寻得养分,并借此找到自己文化方位的武器。

纸上的论道,花间的舞蹈,祝福这样的写作。

20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7:23 , Processed in 0.48353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