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说学与“习、思、问、做”四门功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13:3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说学与“习、思、问、做”四门功课



江苏 刘古平

  这些年,国内的基础教育出现许多新鲜经验,这是好事,但是就课堂教学而言应不应该提倡模式化有很大的争议。模式(Pattern)基本解释是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就课程论而言属于教学的方法,但绝不可能建立一统的模式,由于教师本身的差异,以及受众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是不可能用一种模式解决所有课堂教学的方法。企图用几个模式一统整个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就误入形而上的模式之中,这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按照“学”的本来的字义来讲有两个意思,《说文》中把“学”解释为“觉悟”,就是说:“觉悟者所未知也。”朱熹注《论语》说:“学者,学其不能者。”这里又把学习解释为“仿效”。但这都没有讲清楚“学”的本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取得了各种活动的基本要领,也就是学会了这种活动。这种“学”是一种自觉的;而在实践活动中,有常取法于前人,或者用别人的实践经验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这种“学”不是自觉的,是一种仿效。“觉悟”是发诸内的,“仿效”是发诸外的。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教学的模式,这只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深刻反映的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角色互相转换的规律。一个“学”字还有四门功课要做,这就是:习、思、问、做。

学与习

  “习”《说文》解释为:“教飞也”。是说小鸟反复的练飞叫做“习”。《礼记·月令》:“鹰乃学习”,这里讲的学习是中国文化中最原始的学习。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与“习”之间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国当今的教育改革的思路就是要实现学生在“学”和“习”.之间不断的转换。

  习的繁体字:“習”,上面半部分是“羽”,正是鸟儿练习飞翔。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复习,温习的意思。孔子说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学生的做作业就是“习”,关键词是“做”,这个“做”也是练习的意思。学习不做作业,或者根本就没有作业是不符合规律的。现在往往被说成“写作业”。“写”与“做”有很大区别,“写”往往是被动的,机械的,应付而已;而“做”是主动的,有积极性的,这样就能产生乐趣。

  “习”究竟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觉悟”还是“效仿”取决于需要和兴趣。

  小鸟学飞,不容易,但这是存存的需要,需要有顽强的毅力,这是主动的;做作业,也需要这种精神;可见刻苦学习精神和学业负担过重不能相提并论。“习”需要刻苦,但不做无用的功,不是机械的重复。现在的孩子学习不快乐,原因就是机械的重复,成为做习题的机器,反复练习,往往都属于无用的功,那么为什么还要写下去呢?就是应付在考试中不出偏差,如果是为考试而学习,那么要激发学生兴趣就很困难了,厌学也是这样产生的。

学与思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尽管他努力学习,但不善于思考,这种学习往往是徒劳。可是一个一天到晚苦思冥想,而不学习新鲜的东西也是不会进步的。这也是孔子对学习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而“思”在学习过程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中有三种情况造成学生没法思考,也没法提出问题:

  不会:教师灌输知识,形成单向活动,学生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形成学生不会思考,也没有问题可问。

  不容:有些问题不容学生思考,在教育中形成禁区,譬如我在中学学哲学的时候,只准学习唯物论,不准接触唯心论,学习只能被动接受,不容有思考,也不容提问。

  无法:有一些问题由于知识本身就是不全面的,学生也就无法思考与提问。譬如我小时候读鲁迅的文章时,就不能读到梁实秋的文章,对整个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现状无法思考,也无法提问。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去思考,学生只求答案,不求所以然,更不会去思考,所以学的知识并不牢靠。毕业之后所学的知识基本就又都还给老师了,往往在实践中一旦又需要这些知识了,不是顺手掂来,而是需要重新再学习了。

学与问

  学问:学习,问难。《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后通称各种知识为学问。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周易·乾坤》:“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这些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非常具体而有鲜明的说明了“学”与“问”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活动,而孟子又把“有答问者”(《孟子·尽心上》)列为教学方法之一。因此中国传统的教育经验是把“学”和“问”结合起来,特别是孔子一贯是以勤学好问来勉励学生,孔子本人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因此“学”与“问”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当今的教育改革中所倡导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学”与“问”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应当由学生提出问题让老师回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把已学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时,这时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就更加有意义了,不允许这个学生超越,简直就是一种扼杀。

  教学中的“学”与“问”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也不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就出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只是教师需要好好去体会,并如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而已。

学与做

  “做”汉语中的常用动词,在教育中的“做”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学了之后又亲自做一下,在做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原本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仅有学,而不实践,了解的都是理论知识,比较空泛,也不一定就能用。

  把做与学结合源于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也是“经验”的过程。即所谓“从做中学”和“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这就是说,只有通过“做”才能获得经验,有了经验,也就有了知识。

  杜威的思想是经验积累,于是主张学习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特点的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于是他想拟定一套以社会性的作业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从做中学,做中积累经验就属于杜威教育思想的精粹。

  先学习前人经验,然后去做,去实践,一样能够获得完整的知识。如果不去做,那么学到的只是就不是活的知识,并不具备生命力。

  这两个方式都需要做,没有做就不能形成知识的完整性,前者是实践到经验的过程,后者是经验再实践的过程,现代教育主张两者的统一。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公鸡只叫不吃。他又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退后,公鸡自己就吃了起来。

  陶行知先生这才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输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教育如喂鸡,很忌讳用一个模式去一统所有的课堂,教育着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学生急需要什么?如何让他们得到最需要的教育。

  只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后,作为知识的传递过海程必须具备“习、思、问、做”这四门功课,尽管有的时候侧重并不一样,但是这四门功课是缺一不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13:21 , Processed in 0.0963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