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语文踏上回归之路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10:2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语文踏上回归之路
梦醒时分12


今天,我又上了一堂生本公开课,执教《长城》。不过教室里又多了两位客人——教研室的柯主任和文老师。说实话,心情还是稍稍有点紧张,因为昨天下午才临危受命,晚上才做课件、设计导学案,准备仓促,怕有纰漏,更担心“生本”表现得不到位,“朗读”重点凸显得不充分。结果,学生的表现比预想的要好一些,课前三分钟的小组准备较好,内容丰富,主讲有序;不足的是,汇报的小组分工不够明确,总结不够精炼,组员补充也不够到位,走了弯路,花了时间,朗读时间缩短,“读”这一重点没得到凸显,而且拓展阅读、写作训练也没有涉及其中。总的说来,是因为自己思考不够深入,重了生本的“形”而轻了文本的“质”,没有充分地触摸到语文的魂。一下课我就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小侯也先于我上了一堂语文课,亮点颇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借着我俩的课,教研室俩领导和全校语文教师一起谈了看法,提了建议,最后柯主任和文老师针对我们的疑惑和问题做了解答与指导,真是受益匪浅,他们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我的课堂我做主!生本课堂一样遵循“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也感谢这堂不成功的课,让我们看到共性问题,揭开了盖在“生本”之上的神秘面纱,也让我再次深刻地提醒自己——不要被“形”绑架,从容踏上语文的回归之道!总的说来,有如下收获:
1、 留住语文的根  
语文有语文的主旨与脉络,有语文的形式与特点。听说读写的训练,字词句篇的赏析、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都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根。然而,当一种新的模式或提法介入时,我们的大脑容易发热或骤冷,思维容易失衡,忘却自己应该遵守的常识。开学以来,我们只顾忙着搬桌椅,制定班规、口号,设计导学案,训练学生发言、讲课,组织学生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以及每周的评价,把大量的时间用来造“形”了,然而对文本的解读,对课堂的设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等这些本质的东西没作深入的思考与潜心研究,所以在我和小侯的课中,都出现了重“形”轻“质”、重“内容分析”轻“朗读写作”的现象。柯主任说,我们语文教师不能舍去“知识、技能与方法”而一味去追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本体与非本体混淆倒置。的确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有时也存在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倾向,注重教师的表演和课堂的热闹开放,而忘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什么。钱理群先生在《语文门外汉》中,阐释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最终效果应该体现在:每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实实在在的成长。再看今天我的设计初衷是以读引读,给学生更多读与说的机会,可是结果,还是不自觉地受了“形”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实践生本语文课堂的同时,不要被模式束缚,把准语文的脉,留住语文的根,努力追求“形”与“质”的完美结合、 “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一境界。
2、 牵好手中的线
议课时,文老师说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都能放得开,把更多的机会教给了学生,教师已经淡化了自己的角色。不得不说,这是生本教育带给我们的一种成长。就两堂课来说,小侯班上五年级的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与表现的欲望更为明显一些,而我的则自认为放得不够开。针对这种状况,文老师打了一比方:学生都是一只风筝,一旦放出去,任由他自由飞翔,而不去拉好手中的线,就有可能收不回来了,那我们的目标就成了虚设。是的,我们的课堂不能只放不收,游离得太远,就没有实效可言,做教师的就要拉好自己手中的那根线,做到收放自如。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放多远,收多长,都要把握一个“时”与“度”,这个“时”与“度”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读教材,去思考学生,去实践课堂。当然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假如不做,风筝或许飞不起来,或许半途扎下来。
3、 把好前行的舵
在议课中,柯主任并不就课说课,而是站在语文学科的高度上给我们指明了课改的方向,他说,语文的根本就在于多读,不要被导学案束缚,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这话让我惊喜,更让我放心,他是务实的,也是高瞻远瞩的。他让我想起了蔡兴蓉老师说的一句话:“语文如水,哪里都可以游泳——博览群书才是正理。”因为教材无非就是例子,犹如一片水域,如果只让学生在其中某一处“游泳”,是学不全本领的,只有在不同的地方或更宽的水域里“试水”,才会比较全面地掌握“游泳”的技能。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读更多的书,拓宽视野,扩大积累,才能丰富语言储备,习得写作技巧,提高人文素养。同时我也觉得,语文如同一艘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交际能力”是大方向,阅读与表达是两支木桨,只要你把好这个舵,划好这两只桨,最终都能将语文之船成功地送到岸边。这个过程或许很长,所以需要你去不断地坚持。最后针对老师们说阅读时间从何而来,柯主任建议说用少量的时间学习课文中的知识,再用大量的时间来拓展阅读。原来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还没有大胆地行动起来。既然他也这么说了,那就再次认准那个方向,划动那两支桨,盯住学生终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培养,盯住孩子们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用耐心和智慧去慢慢等待,相信终会有到达彼岸时的惊喜与幸福。
4、保持从容的心
说实在的,从上学期接手语文以来,自己的日子不再从前那么天高云淡、悠闲浪漫,严酷的现实让我有些心痛,有些焦急,但好在自己终于走过来了,而且日渐从容。看着有的学生状态依然老样,阅读提不起兴趣,知道着急不起作用,只得慢慢影响,因为语文是个慢功夫,需要“文火炖老汤”。再就从这学期的两节课来看,不说内容与形式,首先进步的是心态,上台不紧张,不害怕,充满自信,哪怕上不好也敢于面对。因为我相信,没有谁是最好的,也没有谁是最差的,只要用心,自己就可以做好自己。读谢云老师的书时记得这么一句话:“用一辈子去写一首诗。”是的,功夫在课外,只有多读、活用,跳出语文教语文,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才能让自己在三尺讲台上,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更加从容,更多微笑。
其实,以上这些语文之道我都懂,只是在“生本”介入的今天,自己似乎乱了阵脚,缺乏深入思考的时间和持续实践的经历。我敢说,假如近几一直坚守在语文课堂,今天的我会更好。不过,错过了也回不去了,只要从现在起扎根课堂,安静地探究教学,冷静地踏上回归之路,以生为本,不为“形”缚,只为“质”钟,从门外跨到门内,相信,“做一个幸福的语文人”不再是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7:19 , Processed in 0.12041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