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饶毅:未终结的太监化现象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1:0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饶毅:未终结的太监化现象
                来源:南都周刊
虽然我国百年前已结束沿用时间和规模领先世界的太监体系,但作为文化习俗、个人行为的太监化倾向尚未绝迹。
由于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并未被广泛认识到,反而不时被“发扬光大”,因此太监化问题应该提出来反思。太监化现象太需要批判,因为:在有些时候、有些范围,太监化过度显现可以毒害社会的健康,阻碍国家的发展;太监化的人和行为越多,国家发展就越希望渺茫。
什么是“太监化”?没有人格、不负责任地讨好强权,没有是非、不择手段捞取利益,没有理想、不利国家而寄生于社会,皆是文化习俗行为的太监化。太监化的人格没有理想,获得生活资料苟延残喘就是其生命的意义,无异于宠物;太监化的行为没有是非,只有利益之争,无异于野生动物。
历史上的太监无需负责,只要讨好强权,多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服务于权势,似情有可原;现实的太监化也不为公事、公众利益担责任,而自愿选择献媚于强权而牟私利,却难以谅解。古时太监服务的对象单一,现代太监则顶礼膜拜所有可以一时提供利益者。
目前不少人被公认“成功”且必须“夹着尾巴做人”,其实就是太监化潜移默化的结果。不仅有人自豪“夹着尾巴”成功,而且有不少父母、老师还教育后代应该“夹着尾巴”,不知不觉成为培养太监化的后来人。“夹着尾巴做人”就是不要有想法,宁可人云亦云;行为不要突出,宁可少做不做;做事不要做得太好,宁可不尽心尽力;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摆出“乞摇状”,以彰显无能而不会威胁他人,通过讨好人获得资源掌握者的接纳和支持。
有些人一时夹尾巴后,待有适当的职位时确实做事情,可以算是被动的太监化;但不少人夹着尾巴久而久之成习惯后,最后无论获得什么机遇、条件,都不能恢复正常做人的样子,一生将太监化进行到底,还因获得权钱而洋洋自得,不知自尊何物、羞耻何事。
太监化对社会有多方面的危害。社会重大问题,本需多方面积极参与,提出多种方案,在争论和批评后提炼出试用部分,经过探索而推广。太监化的做法实际上并不是帮上级的忙,只是给上级撑一时的面子,更不为国家长远着想,只顾监管、压制下级,只顾将责任都往上推,出了事情大家听之任之,多层面呈现外战外行、内战内行,长期内斗、热衷内斗。
在文学艺术方面,太监化的现象表现为:一些本来有才华的人变成了不仅自己不出产创造性的作品,还不准许其他人大胆探索;一些本无才华的人成为“艺术家的太上皇”。太监化的作风禁锢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导致艺术质量低下,产出让全国多数人不满的幼稚化娱乐。
太监化的问题在科技界算比较轻微,因为国家鼓励科技创新而未设限。但太监化仍以习气的方式,渗透进入科技界。一些研究者信仰“夹尾巴做人”,做研究也以看人眼色、拉关系为标准。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如何在科学上有建树?“夹着尾巴”如何做创造性工作?
科学创新是每一代新人别出心裁、敢想敢干的结果,不是听从其他人指挥、顺从大家想法的产物。科学研究,要求在关键之处不能四平八稳,而需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自己的探索,有自己的思想,走自己的路。对多数杰出的科学家来说,在创造力高的时期,通常都不是表现出四平八稳,而是与众不同,不容易调和。如果大家都很快能认识和接受的新颖观点和做法,一般也就不是很有创造性。在大量与众不同的想法中,多数可能并非很好,但要允许这些想法大量产生和探讨,才能发掘其中的少量真知灼见,让它们生根开花结果。在不同做事方法中,也只有少数最终能够引领社会发展,但如果不能提出新做法(包括错误的做法),也就不可能探索出新的道路。
在太监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前,恐怕难以全民动脑筋发掘真知灼见、竞相努力做好事情,而且大家不负责任,也就难以使国家变成世界领先的国家。个人耻于太监化,社会摒弃太监化,国家警惕太监化,乃是强国之必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1:17:10 | 只看该作者
叶哲:奴隶化的中国教师
作为一个教师,深刻地感受到,整个教师阶层都在奴隶化,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已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
我们知道,整个中国社会奴性化非常严重。但其中最严重的,却正是中国国民灵魂的塑造者——中国教师。
   在教师中,奴性化尤其严重的是广大的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稍为好一点,但并非没有。
   下面分三个层次来讨论中小学教师的奴性化问题。
   首先,中小学教师是制度上的奴隶。这个制度便是高考制度(对初中教师而言,便是中考,而小学教师以及幼儿园教师,则被高考与中考的余威所驱使)。在这个制度下,中国的中小学教师最大的用处便是一个传声筒的用处,成了传送教参知识与报答案的一个工具。失去了一切能动性。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啊。不错,我们是可以发挥一点点,但也就一点点而已。稍不注意,离开了教科书的内容,不仅是学生会有意见(学生都很现实,一旦所讲的内容与考试无关,虽然他们当时表现出很高的兴致,当你一转头,他们就很可能已经跑到校长室去反映意见去了),家长也会有意见,领导也会有意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吃不了兜着走。
   中国的中小教师的价值确实相当于一个传声筒。下面举一个例子:
   何为教学?翻阅现代汉语词典1996版,发现它是这样定义的——教学: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但翻阅最近的一期《教学与管理》(一份在教育界算高档次的期刊)时,发现在一篇题为《教学教育  教学的教育性》文章里,作者是这样定义教学的: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将一定的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手段传播给学生。这个作者真有眼光,取消了教师的能动性,赤裸裸地把教师表述为一种工具。
  而今,这种教师的工具化倾向更严重了。因为教师职业“铁饭碗”被打破了,大多数学校都实行了聘任制,有的学校还实行末位淘汰制,实行所谓的优胜劣汰,而孰幼孰劣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哪个教师教的班级的考分成绩好。考分成绩好了,这个教师就是优秀的。考分成绩差了,这个教师就是差的。再没有别的标准了,其他的如一个教师的人品、气质、人文修养、道德修养全都是扯蛋。
   俗话说:身正为范,艺高为师。在当今的制度下,那些“优秀”的教师并不需要身正(尽管办补习班好了,尽管多收费好了),也不需要艺高,而只要你教的班级考分高。至于你是用暴力手段逼出来的,还是用心理战诱骗出来的,还是用题海战役得手的,这,没人来管。即使来管,也是过过场。你还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而如果你教的班级考分不高,那你就是一个差的教师。不管你有多少理由为你自己辩解。
其次,中国教师是校长负责制统治下的奴隶。
   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实行校长负责制,而校长负责制显然是一种权利失衡的制度。由于校长掌握了一切权利:教育管理权;人事权:招聘权、续聘权、提升权、撤免权、解雇权;以及财务权。广大的教职工根本没有发言权。虽说工会与党组织有监督权,但由于没有实在性的内容,这种监督权只能是空的。并且,由于校长不是广大教职工自己选上去的,而是上面任命的,校长也就没有一种为广大职工谋福利的紧迫性,在他的意识里,也就不会有替广大教职工负责的观念。结果只能是,大部分的教职工在校长面前失去了发言权,而只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只有逆来顺受的权利。人格,精神,日益萎缩。
   第三,教师是学生和家长的奴隶。
   人们都以为学生是教师的奴隶,却不知道教师也正是学生的奴隶。现在实行学生打分制,一旦学生觉得教师上课上得不好,这个教师就倒霉了。而学生的打分也并非总是公正。教师唯一能避免这一厄运的方法就是把考分提上去,当你考分够了,即使学生的打分再低,学生也奈何不了你。
   因为家长会支持你。现在的家长只有一个唯一的要求,就是子女的分数高。
这就是一切。假如你做不到,家长就会从原先恭敬如奴仆的脸换成一张恶主人的蛮横的脸。所以说,教师也是学生与家长的奴隶。他们时刻在监督着你,是不是在认真上课,是不是在讲一些与考试有用的内容。
   正如商品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金钱关系一样,现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赤裸裸的分数关系。学生分数考得好了,就会对教他(她)的老师有好感。反之,则差。
老师也一样,喜欢分数高的学生。
   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与老师都成了一种工具。一种为分数拼搏的工具,当一个人成了工具以后,他(她)离奴隶也就不远了。
   从某种角度说,正是生存资源的紧张,导致工作机会的稀少,正是工作机会的稀少,导致高考竞争白热化,正是高考竞争的白热化,导致了分数的极端重要性。分数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其他的一切在它面前都相当于无。
   再说大学里的教师。虽说不用受制于分数,但他们现在也早已失去了儒雅的风度,他们被划成了不同的等级,如浙大,教师分成九等,每等的教师工资都不一样。而把教师分等的主要根据就是看教师发表了多少论文,何等级别。结果,大学教师们都在那里忙着互抄论文,对上课马马乎乎。学生在一所著名大学里学了四年,看到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拿着一些半黄不白几十年不变的讲稿在上课,就像当官人做报告似的,既无生气,更无激情。
   他们已经成了职位、级别、名利的奴隶,在他们身上,也同样找不到人格魅力,找不到人生的闪光点,再无激情与生气可言。
   教师,作为人类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本来应该是最有人性味的、最有人文思想、最有人格力量,最起楷模作用的,但由于这个社会制度和伦理精神的畸形化,教师已毫无精神优势可言,毫无楷模意义可言。
   而中小学教师则已完全蜕变成了一种教学工具,失去了主动性与能动性,除了传送教参知识这一价值以外,再无别的价值。
   中国的教师,再也不是道德的楷模了,再也负不起传播人文精神的重任了,因为这个社会已经 势利到这个地步,以至于再也不会有哪个家长会打听你的人品道德如何如何,因为这个社会已现实到如此地步,以至于人们除了考分外再也想不出别的东西去衡量一个教师与学生了。
一个民族精神的衰亡始于知识分子精神的衰亡,而知识分子精神的衰亡则始自教师。
                                    来源:《师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1 00:35 , Processed in 0.0953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