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省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心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3:4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省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心得
光谷二小:范建民
这次我很荣幸参加了在襄樊举行的湖北省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比赛活动。全省、市、区县的专家、教研员和教师将近2000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在为期2天的活动中,来自湖北省各个市、地区的20位优秀教师,带来了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高质量的语文课。
我们东湖开发区听课的教师全部集中在襄樊铁路文化宫赛场,这个赛场虽然比较简陋破旧,但是依然抵挡不住老师们求知的热情,整个会场上座无虚席,连走廊上都挤满了听课的老师。从11日到12上午,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欣赏了这个会场10名教师的精彩表演。他们带来的课型有别,风格各异,却是各有千秋,精彩纷呈,与会代表如饮甘霖,如沐春风。现在我就来谈谈我的一点肤浅认识。
首先说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两节课。第一节好课来自东道主——襄樊人民路小学张贝老师上的一节二年级的童话故事《酸的和甜的》。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最终也获得了一等奖。我总结了一下她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合理。她教学的是第二课时,首先复习上次课的生字词自然而然的导入,接着初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随后品味语言,通过有感情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研读课文,然后通过提问:你们想对四个小动物说些什么自然而然的揭示出寓意!最后教学生字,整个教学过程清晰,环节完整,读写结合、讲练结合浑然天成,堪称完美。
二、注重了朗读的训练:开课之初就首先提出,“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目标非常明确,并且指导学生读书很有章法:我印象很深的是在开课之初,要求读出“小狐狸摘不到葡萄的难受,生气、着急”,在这里,起初一连几个孩子都读得慢吞吞的,可老师并不着急,而是让学生做出迫不及待向上爬到葡萄架的动作,于是学生马上动起来,再请学生读,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学生读得很到位。每一次读书前老师都有明确任务,使每一次的朗读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三、注重了教学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回答,她总是能及时给学生一个充满鼓励的语言;注重了学生的相互评价,如:她让学生在别人读完后给一个“V”的手势表示胜利,或给一个“小拳头”的手势表示还需要加油。
四、注重对学生方法的引导:如在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告诉学生眼睛要看着对方,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和动作。能够抓住重点的词语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如开课之初紧紧抓住“迫不及待”体会小狐狸的急切心情。教学之中抓住小猴子“大口大口”吃着葡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松鼠和小兔子没能,抢先品尝到这美味的葡萄呢!”这样一来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课文的寓意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被同学们挖掘出来了!五、注重年段教学的重点,重视学生字词的学习,课的最后部分专门留了5分钟教学生字“颗”,从分析字形结构,比较形近字“颗”和“课”,出示小练习分析用法,最后指导书写。
概括来说:张贝老师,年轻漂亮,落落大方,教学基本功非常的扎实,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生动活泼的好课。
其实我最欣赏的还是来自咸宁实验小学的汪力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古诗教学《枫桥夜泊》,听了他的这节课使我对古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他的这堂课上老师们情不自禁为他和他的学生鼓了三次掌,现在我就来说说他的教学过程吧!
  开课之初,师生谈话聊天,聊聊襄阳的历史名人,学生谈到了杜甫、杜审言、孟浩然、皮日休、张继……相机复习读背古诗。正式上课,齐读课题,指名解诗题。情感撩拨:“这首诗让一个名不见经卷的寺庙,让一个平平常常的石拱桥举世闻名,让张继成为名垂千古的著名诗人。可见这首诗的魅力多大啊!”,话一说完,学生马上如同磁石般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首古诗上来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谈感受“伤感、凄凉、忧愁、寂寞”,指名学生读出这种情感,学生怎么也读不出韵味,于是老师上阵了,汪力老师声音浑厚而富有磁性,配上韵味十足的古琴,一下就吸引了会场所有人的注意力,等汪老师读完,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第一次掌声。
再读课文,品读诗句,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来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学生很容易找到一个“愁”,如果是我可能认为已经是大功告成了。然而汪力老师并没有满足,而是再次提出“你从哪些诗句,能体会到诗人的这一情感的?于是教学逐步推移到了高潮,通过比较“月落乌啼霜满天”和“月落乌啼霜满地”来体会,清冷,凄凉的景象。继而告诉学生学习古诗要像品酒品茶一样品出味道来。再次朗读课文第一二句,出示句式练习:我仿佛看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畅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江枫渔火对愁眠”抓住一个“对”字,江枫可以与渔火相伴,可张继有人相伴吗?出示一首自己根据诗的意境改编的现代诗,指名学生配乐诗朗诵,由于汪老师入情入境的教学,这位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朗诵十分投入,又一次与会的老师们将掌声送给了汪力老师的学生。
教学最后两句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学生朗诵完后课件中顿时恰到好处的传来悠远,宏亮的钟声,让人的心灵为之一震,老师再结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客”来理解本文中的“客”,相机提问:“由‘客’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再次回归到诗人的身在异乡的愁苦。“半夜的钟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可在短暂的钟声结束后留给诗人的又是什么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再次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读出“余音绕梁,不觉入耳”的味道来,有了老师的示范,有了情感的铺垫,这次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老师们再次把掌声送给了这个完全陶醉在汪力老师创设的诗的意境中的学生。
学到这里,老师相机让学生讨论张继如何了不起,竟然能用如此平凡的事物,创造出如此深的意境。从而让学生领悟到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最后又给大家展示了后人围绕《枫桥夜泊》创造出的灿烂文化,无数文人墨客,画枫桥,赞枫桥、唱枫桥,这节课在优美的乐曲和汪力老师激情的朗诵中结束。我不得不承认,我自己在这节课结束后十分钟钟还没有回过神来,直到下一位老师上课,我才从汪力老师给我们创造的诗的意境中走出来。
概括来说:汪力老师,成熟老道,很有文化底蕴,教学功底深厚,给我们上了一节值得研究的好课。
当然在这次赛课中,一些老师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崔峦曾经在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上明确指出:“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任。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都没有准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如:这次有位教师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承认这位教师也是一位极具感染力的教师,课上得非常煽情。在课上,她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由题入手,要求从文中找出一个同“中华崛起”相对的词语,学生找到了“中华不振”这个词,于是这位教师紧紧抓住这个词,从文中找出大量中华不振的句子赏析体会,将学生对洋人的气氛进行渲染达到了极致,于是全场孩子们群情激愤,又要报仇的,有的捏起了小拳头恨不得把外国人碎尸万段。可难道这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吗?显然,这是对教材把握的不够准确,解读教材不够到位,课文的重点显然应该放到文中的重点人物“少年周恩来”身上,让我们学习他少年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可想而知这位教师的课没有获得好的名次。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还是教师的舞台?——这方面我们和港台地区以及国外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现在老师们已经在改,但是做得还很不够。学生到学校是来学习的。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有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要多一些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在生生互动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只要教师放手,给机会,给时间,学生一定会让老师一次次惊喜。好课应当把“彩”出在学生身上。这次有位老师上《普罗米修斯盗火》,课堂上老师教学设计新颖,通过一个鸡蛋引出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又由中国神话故事过渡到外国神话故事,并能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四个人物两座山,来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概括文章的内容,实现整体感知这一环节,课中也能抓住重点的词句品读课文,并且注重了句式的训练。整个课堂老师非常有激情,煽情极富感染力的过渡语和制作精美的课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就是这样一节课却没有取得好成绩,刚开始宣布结果时我们都很纳闷,后来遇到担任本次大赛的武汉市教研室罗主任才知道原因,这节课老师的表现很好很出彩,可是反观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思维受到限制,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仿佛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听课,或者是欣赏老师的表演。
    通过这次观摩回来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要求简约、实用。
  一、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二、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
三、在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通过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中国光谷语文教学群:
满园春色群:16694263(群组织部)
小芽尖尖群:47489147(1.2年级);
舒枝展叶:57727662(3.4年级);
花开朵朵:57727768(5.6年级)。  
邮箱:pingwangyi2@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9 13:22 , Processed in 0.16824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