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有六品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8:1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有六品   

作者: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程少堂 《人民教育》2010,13-14

      眼下,国人对“大师”一词很抗拒。若干年前有学者著文,嘲讽中国学术界谁的胡子长(活得比同辈学者的年纪大),谁就能成为“大师”。我认为,教师或学者可以分为六品,即六个层次。而“大师”,只是其中第三个“品级”或层次。

一品:百世师

“百世师”这个名词诞生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孟子说:“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尽心下》)在孟子看来,只有圣人才够得上称“百世师”。

那什么是圣人呢?孔子曰:“所谓圣者,得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始终,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逐成惰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只有圣人,就是品德和学问可以做百事楷模,才能被称为“百世师”。考察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关于“百世师”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性现象:

——思想有巨大的原创性、简洁性、包容性、模糊性,具备吸引后人不断研究阐发的巨大魅力。例如孔子的“仁”和“礼”。

——思想核心有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因子。

——有众多的“铁杆”学生,不仅能把老师的思想理念四处传播,而且能“与时俱进”地将其师的思想理念发扬光大。

——所谓“百世师”,在活着的时候并非完人,且生前大都不太得志,甚至处境很不妙。他们所谓的“完人形象”是后人神化、圣化而成。

“百世师”或“圣人”的这几大特点,不独中国为然,放眼世界,大都如此,孔子如此,韩愈如此,苏格拉底也如此。

二品:宗师

“宗”是敬仰、尊崇的意思。所谓宗师,在古代为官名,后来指为众人尊崇为师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将“宗师”解释为:“指思想或学术受人尊崇而奉为楷模的人。”这种解释大体不错。我对“宗师”的理解是:指在某一领域货多个领域内有着极高成就,能够推陈出新,自立门户,甚或是容纳百家,自己创建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体系的大师,即有能力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无论哪个一个领域,被称为“一代宗师”的人,都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深厚的中国古文化底蕴。

二是必须具备创新素质,特别是首创素质。在任何一个领域,照猫画虎是弟子,亦步亦趋是学徒。任何领域的宗师,起最关键的、最重要的素质与素养,就是“创新”、没有首创精神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三是必须具备反叛精神,特别是反传统精神。意味着给所在的领域带来一场革命。而所谓的革命,其最根本的含义,其实就是翻盘。反叛者,反其道而行之也!真正的一代宗师,都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如此往复不已,进而在批判的基础上反叛,最终开宗立派。

三品:大师

所谓大师,按字面意思,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这个解释少了些“文化味”,尤其是对“大”字的解释。谁对“大”的解释最有文化味?我看是孟子。孟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留下一句名言:“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

成为大师,就意味着进入所在领域的一流行列。大师的共性,集中体现为“大”。被称为“大师”者,一般都有“四大”,即在学问大,成就大,影响大,个性也大。当年西南联大大师云集,那些普遍都具有学问大、成就大、影响大的特点,其中不少人个性也大得不得了。有关这些大师性之大的鉄闻趣事,甚至积淀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宝贵财富和亮丽风景。由于大师精神世界的无比“充实”,所以他们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美人”——那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人”,而是身上充满知识和智慧的“气场”,也就是闪耀着“光辉”的“文化美人”。

更具体点说,大师应该具有“五个一流”:一流的人格,一流的学识,一流的思想,一流的胆略,一流的文采。五者缺一,就是遗憾;五者缺二,极为少见;五者缺三,那就不及格,不能进入一流,就不是大师。

大师和宗师不应该视为一体。大师是指在某一领域或多种领域内读取的极高的成就,但未必就有开宗立派的能力;而宗师则必定能够开宗立派。换句话说,大师就是大师,大师也不过就是大师,大师并非一代宗师,更不是百世师。

四品:名师

名师,一般理解为有名的教师。而“有名”,在信息时代,只是一个中型概念,就是说只要名字为大家所熟悉,就可称为“有名”。这种解释其实把“名”和“誉”混为一谈。这和我们日常或者习惯上使用“名师”这一概念是的“语感”或“文化感觉”相悖。一般说来,在我们称呼某一位教师“名师”的时候,这个“名师”并不是中性词,而是褒义词。因此,按我的理解,所谓名师,应该是有名又有誉的教师。

除此之外,名师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有“名学生。”名师出高徒。古今中外的名师,都培养出了有名的学生。没有“名学生”的教师很难说是名师。当然这里的“学生”是广义的学生,不一定是课堂上上课的学生。

——有名课。一位名导演,一定有他导演的出名的戏剧或电影;一位名小说家,必定写出来出名的小说;一位名歌唱家,也必定有他唱出名的代表歌唱家。几乎找不到相反的例子。同样,名师一定是教出过名课的。在20世纪,鲁迅的中国小说史,刘文典的庄子,闻一多的楚辞,钱穆的中国通史,陆宗达的训诂学,王力的古汉语,顾随的古典诗词鉴赏,林庚的唐诗,宗白华的美学,华罗庚的代数,苏步青的几何等,都是名师教出的名课典范。在中小学,也有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名师由于课讲得好而被学生尊为“语文张”“数学李”“物理王”的。

——有名文。所谓名文,是指写出有重要影响的文章。名师之所以以为名师,一个原因是勤于思考,勤于研究,其标志之一是写出了有影响的文章。名师的影响乃至层次甚至可以从他所写的名文的影响来判断。在基础教育领域,真正有影响的名师,也是有名文的;而没有名文的所谓名师,是上不了太高档次的。

——有名气。赔养出名学生,教出了名课,写出了名文,名师的地位就不可动摇,名气自然就有了。

五品:良师

所谓良师,就是使人得到帮助和教益的老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老师。有一个调查显示,高中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排在前五位的是:

——对学生真诚地相待,富有幽默感,课堂上充满快乐。以占调查人数68.11%的得票率被学生排在“高中生心目中好老师”标准的第一位。

——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63.06%的得票率排在第二位。

——善于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以60.18%的得票率排在第三位。


——善于与学生沟通。以58.56%的得票率排在第四位。

——班级管理非常民主,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以58.38%的得票率排在第五位。

由此可见,敬业爱生、有幽默感、公平公正、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善于和学生沟通,是良师的基本特点。

六品:匠师

这里所说的匠师,是指那种墨守成规、不锐意求新的教师。具体来说,匠师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缺二化一无”,即:缺少智慧,缺少才干,缺少激情,缺乏创造;工作熟练化,工作模式化;教学无大错误。

也就是说,匠师是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工作没有或少有激情,不能或很少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但是工作合格的教师。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要想使自己在教师层次中成为良师以上的优秀教师,就要努力掌握这门艺术。而一切想成为优秀教师、特别是那些想成为大师以上教师的人们应该牢记国际知名心理大师埃.弗洛姆的忠告:“学会一门艺术的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理论的掌握,其二是实践的掌握”,“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直到最后的理论知识的成果和实践,直到最后理论知识的成果和实践的成果融为一体——我有了直觉(这是掌握任何艺术的关键技巧)”,我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但是除学习理论和不断实践之外,还有成为任何一位艺术大师所必需的第三因素——艺术的追求,这才是头等重要的。”(埃·弗洛姆:《爱的艺术》,康革尔译,华夏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02:1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三重境界


来源:中国教师报(2010-6-2)  
理想的教师,我觉得一定会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进取。在我看来,如果一个教师达到了下文所举的第三重境界,那么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教师的第一重境界:精通本学科知识,能够给学生以知识关怀。
    凡教学,最后都落实在具体学科上,教学是具体学科的教学。要想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首先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试想,一个连自己本学科知识都不过关的老师,他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在这样的老师手里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学生对这样的老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除此之外,对于整天和学生打交道的老师来说,他还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在和学生打交道时,他就会容易得多。作为一个教师,我认为在专业上至少应该做到:精通教材、研究教材和对于本学科能够触类旁通、烂熟于心,是一个业务尖子。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学和心理学要有所涉猎。达到了这种境界的教师就具备了今后继续发展的基础,并能够给学生以知识关怀。目前,各校的优秀教师基本上属于这一层次。
    教师的第二重境界:做一个教育、教学研究者,给学生以心灵关怀。
    达到了第一重境界的老师,虽然不失为一个好教师,但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他还必须沉下心来,全心全意地投入教研。他不但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生,研究教育规律。如果能够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研究几年,我相信每个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都会上一个新台阶,都会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家长信赖、校长放心的好老师。
    达到了这一步,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名师或专家了。如目前在国内讲学的老师基本上都属于这一层次。
    教师的第三重境界:做一个人文学者,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先让我们回溯到上个世纪的民国时期,当时产生的教育家灿若群星。个中原因,自非一言能尽。仅就教师而言,人文素质的缺失,使教育失去了她的核心和最本质的东西——人的教育。学生来到学校,不是走进最广阔的天地,而是走入了知识的死胡同。心灵的禁锢和封闭,使学生没有了博大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专家教师,仍然培养不出第一流的学生,他只能培养考分第一流的学生和思想品质都不错的学生。要培养第一流的学生,必须由人文学者和教育家来担当。上个世纪20年代,在浙江上虞美丽的令人心醉的白马湖畔,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在那儿创办了“春晖中学”。他从国内聘请了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匡互生、王任叔(巴人)、刘懂宇等许多一流学者来春晖任教。蔡元培、李叔同(弘一法师)、蒋梦麟、何香凝、黄炎培、柳亚子、张闻天、俞平伯、吴觉农、于右任、吴稚晖等曾在这里居住或讲学。一时间,象山脚下,大师林立。那时,中国教育界有“南有春晖,北有南开”之语。迄今为止的中学,没有一所学校的师资能够超过这所学校。
    80年前的北师大附中,共产党人石屏梅曾在那儿任教。她曾对一位来自家乡的学生说:“在这儿求学,真是幸福啊”!这名学生,就是后来的著名文学家李健吾。石屏梅的去世,让几百名她曾经教过的学生失声痛哭。每想到这些动人的场面,我不止一次地怦然心动。大师们学贯中西,人格光风霁月,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求学是一件快乐至极的事。学生们大量阅读,视野开阔;老师们思想开明,能紧紧把握住世界主流文明的脉搏,自然就能把学生引到求真、求知之路上。
    在学生漫长的成长之路上,学生的精神发育,离不开老师的呵护。不同的老师,境界不同,培养的学生自然不同。我希望中国的老师们都能成为专家、学者型教师。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4:52:5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家渐行渐远

程红兵

  教育分享了经济发展的红利,大部分学校告别了寒酸简陋的时代,学校盖起了高楼,拓展了校园,有了塑胶跑道,有了比较现代的实验室。即使是乡村学校,也有很大的改观。

  教育分享了社会开放的红利,进入了一个告别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请进来,把大学教授请到中小学来,大学教授们把发达国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请到中国来,请到中小学来,培训校长,培训教师。走出去,走出校门,到县城去,到省城去,到沿海发达地区去,学习新思想,学习新经验;走出去,走出国门,到英国去,到德国去,到欧美发达国家去,学习新理念,学习新思路;我们的中小学校长、老师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教育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染上了经济这只“动物”身上所固有的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病症,一度甚嚣尘上的教育产业化虽然被强行压制,但教育界诸多顽症都或多或少地与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更有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

  教育在分享社会开放成果的同时,也沾上了社会浮夸、躁动不安、虚假繁荣等多种病症,今天的中国教育已经是一个理念爆炸的时代,几乎所有的校长、绝大多数老师都能说出许多新的理念,都能喊出一两句代表性的口号,但应试教育等教育异化现象并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课程改革无以深入,停留在形式变革,停留在表面文章,停留在热闹的口号,教育的表面化、形式化、浅层化造就了教育的虚假繁荣。
  当下促产教育家的方式却是南辕北辙的。

  教育家应该产生于相对自由、宽松的文化土壤里。教育应该允许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自由办学权力,可以按照自己对教育的正确理解,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对教育的哲学思考,来进行独立自主的自由办学,没有强大的外部力量强制性地压迫你按照一种模式办学,没有一种无形的枷锁粗暴地限制学校,没有一种或者来自社会、或者来自教育内部的力量强力阻挠教师自由地按照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学。

  但是眼下我们恰好缺乏这样的土壤。其一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弥漫的是急功近利的价值思想,升学第一,分数第一,分数是教育的GDP,GDP是官员的分数。这强大的文化气场压抑着校长,压抑着教师,没有升学率就没有学校基本的生存条件。其二,政府的强势介入也是导致校长无法自主办学的又一重要原因,今天学校在享受政府所提供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的同时,必须接受政府事无巨细的领导和管理,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体制机制,统一的规程,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评估考核,一所学校要接受来自政府或政府派出机构的考核、检查、督导、评比、评审、审计,从教学到德育,从安全到卫生,从实验室到食堂,从消防到垃圾,从音乐到美术,从教师专业发展到课程领导力,从校本教研到校本课程,任何一样工作都要接受官方的督查,校长还哪里有什么自主办学的自由权力?其三,有些教育的专业结构,借助政府力量强力推进一种所谓的教学经验,有些校长为了树立政绩强行推行统一的教学模式,用一种十分机械的标准衡量教师、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哪里有个性教学的自由空间?这样下去教育家又如何产生?

  教育家的产生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个性色彩很浓。校长在自己的学校,利用自己的办学条件,创造性地解决自己学校的办学问题,推动学校的发展;教师在自己的课堂,针对自己的学生,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自由愉快地成长。对于教师来说,发现儿童就是发现自己,在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校长、教师自身也发展成长了,最终他们当中成就巨大的佼佼者水到渠成地成为社会公认的教育家

  但是我们眼下却用工业化的模式来培养造就教育家,以工厂生产标准器件的方式来批量生产教育家,经济上的唯GDP主义“生产—消费”逻辑不可避免地被复制和移栽到教育家的生成逻辑之中,这种“工业化”模式背后的依据正是一种如同商品批量化流水线般生产加工的逻辑,从我们经常听到的“打造”一词即可看出,像打造一个物件一样打造教育家,教育家是可以人工或机器打造的吗?我们各个师范大学、各级培训机构,响应政府的号召,举办教育家高级研修班,举办教育家论坛,实行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一问:教育家是培训师培训出来的,还是通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产生出来的?今天大量的培训导致我们有些校长、教师成了受训专业户,校长当中有的连续几年,每年都有3个月以上的培训,最多的甚至一年不在学校;教师当中有每个星期三个下午都在外面接受培训。这样下去,我们是否想过:如此培训是不是表明我们需要不在学校的教育家?不在课堂的教育家?二问:教育家是论坛论出来的,还是在办学实践、教学实践中历练摔打出来的?今天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家高峰论坛、尖峰论坛,导致我们不少校长、教师整天热衷于参加论坛、发表高见,进而养成了满嘴跑理念、时时喊口号的教育生活习惯、校长生态特征,不再深入课堂,不再深入学生,不再研究真问题,而只研究时尚的教育理念、时髦的教育口号,我们是否想过:我们需要的是不是口号教育家、理念教育家?

  教育好比农业,需要精耕细作,需要日积月累;教育家的诞生一定是在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长跑过程之中,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坚持不懈;教育家的诞生是自然而然,是水到渠成;教育家的成长是倾听花开的声音,需要慢慢的等待。教育是阳光的事业,普照大地,并不在乎任何的回报。钱理群先生说的好:教育的急功近利、粗糙、急迫背后,仍然是教育本质的失落:人们不愿承认,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但我们眼下却用商业化的模式培养、包装教育家,这种模式是通过投入试图赚取回报为主要特征,以追逐实际功利为主要目的。通过政府的大量投入以求教育家的批量产生,我们看到教育界使用的“投入”“产出”概念,所反映出的正是这种模式的典型话语表征。商业化的培养模式特别注重包装和炒作,像娱乐圈包装歌星、影星一样,包装名牌教师、校长;像炒作歌星、影星一样,炒作名牌教师校长;为明星教师提供舞台,上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为名牌校长造势,开某某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办学经验交流会;为名师提供阵地,发表论文,出版著作;为名牌校长做宣传,购买报纸版面加以介绍,购买期刊专集加以宣传。教师只要有名就是名师,校长只要有名就是名校长,名师、名校长进一步包装、炒作就是教育家,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思路,这就是我们荒诞的逻辑。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的一些大牌教师,基本不在自己班级上课,而跑到各种各样的舞台上去上课,在聚光灯下上课。这样的课是公开课,更是表演课;这样的课是示范课,更是作秀课;这样的课不乏漂亮,但却是没有灵魂着落的课!我们的一些大牌校长,基本不在自己学校呆着,而是到处传经送宝、参观考察,在报告厅演讲,在大会堂演讲,在体育馆演讲,他们的眼里只有芸芸众生,却唯独没有学生!他们的耳朵只享受听众一次次的掌声,却唯独听不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沙沙的书写声!而那些千篇一律、剪刀加浆糊似的论文、著作,那些除了自己看、其他人基本不看的报纸宣称、期刊专集,最大的功能就是制造华而不实的泡沫,聊以自慰的虚假繁荣!因为在这些文字当中并不缺乏理念,但唯独缺乏自己的思想,真正教育家的思想绝不是把别人现成的理论、现成的口号、现成的概念搬过来就是,那充其量只是鹦鹉学舌,教育家的思想应该是对当下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深入的思考和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建构属于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哲学观,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孜孜以求、实践探索。

  对照一下美国杰出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即可知道,作为一名教师他倾其所有精力、美德、创造力,他为学生做出了令人震撼与惊叹的工作——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以他的坚守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56号教室是雷夫永远的课堂,是雷夫永远的精神家园,是雷夫安放自己灵魂的殿堂,是雷夫和他的学生共同营造的精神家园。

  教育家身上不应该有匠气,不应该整天营营苟苟地计较于分数,计较于升学率高出几个百分点,重点大学多了几个人,充其量也就是匠人而已!

  教育家身上不应该有明星气,不应该以“作秀”为基本状态,即使表演得再老练,说到底就是一个“秀”而已!

  教育家身上应该有几分傻气,不唯利是图,不热衷时髦,而是执着地在自己的园地静静地耕耘,痴迷于教学始终不变,痴心于教育永远不改。

  教育家身上应该有几分豪气,关心眼下的现实,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教育的整体现状,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担当,这样潇洒,这样豁达,这样大气。

  教育家身上应该有哲学家的气质,教育家的事业应该是教育哲学的事业,教育哲学的事业应该是思想的事业。教育哲学思想和思维不是一回事,我们有些校长、教师的思维也许真的很发达,这种思维是用在如何应对上级要求,如何应对高考分数提高,如何应对各级各类的评比考核上,但思想却是极为匮乏。面对教育日益深重的危机,人们还是在用一些早已证明问题重重的教条来应对和回答,用空洞无物的时髦话语来回答,却很少有深入的思想。

  不知为何,教育不缺乏知识,教育界却缺乏常识!我们许多人不知不觉地把常识丢弃一边,而丢弃的结果是南辕北辙:教育家渐行渐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05:03 , Processed in 0.09365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