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大最具学术影响力中青年教育学者:刘 铁 芳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2:2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大最具学术影响力中青年教育学者:刘 铁 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3:56:18 | 只看该作者
刘铁芳教授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好的学校教育如何可能》正式登陆爱课程网站,欢迎各位朋友观看指导。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2693f8701426a304df400c0
课程简介:学校教育在当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人们对优质学校教育的欲求日渐提升。关键问题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好的学校教育究竟如何可能?选题融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于一体。本课程以教育哲学的思考介入当下学校教育,抓住如何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这一教育的灵魂性的问题,展开学校教育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哲学解读,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教师、教学、学校和校长六个关键词,借以阐发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而展现好的学校教育之可能性。该课程讲授语言优美,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把人带入对学校教育的美好期待之中。

刘铁芳新著: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新著:《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近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亚马逊有售。http://www.amazon.cn/3/dp/B00MNZF9N8

探寻学校教育的灵魂

文章来源:教育时报 发表时间:2014-11-05  

文如其名,他的文字,是“铁”与“芳”的组合,刚劲中有一种温情,理性中有一种诗意;人如其文,他的为人,朴素中有一种睿智,谦和中有一种坚持。
  读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的著作,总有一种启智开蒙的感觉。他把我们的教育之思带到生命的出发点,为教育行为寻找最初扎根的地方,从本源上梳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教育”“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信仰”等等这些最本质的问题。
  这些思考均具有让教育者脱胎换骨的潜质。刘铁芳教授出版的一系列著作,都在做着这样的思考和回答。从《守望教育》,到《走在教育的边缘》,再到《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等等,都在关注着生命,关注着人文,关注着师生的校园生活状态,因此大受一线教师的喜爱。
  日前,刘铁芳教授的新著《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出版,记者结合此书与他进行了对话——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发表论文及学术随笔200余篇,代表著作有《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守望教育》等等。其颇具特色的问题视角和话语方式,深受一线教师喜爱。

  ★  教育哲学的根本意义就是要激活老师们思考自己周遭教育生活的可能性,以促成老师们教育生活的自由自主。
  ★  学校教育的灵魂就是激活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让他们在人生初期就能不断地获得真善美的生命体验,由此而自己去寻求自我发展的合理路径。


□ 刘铁芳         
  本报记者 杨磊   


  从现实、从情景出发的教育哲学
  记者:您的很多教育著作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成为教育图书市场的“畅销书”,这在高校教授的著作里面是不多见的,特别是您的著作许多是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目前,已有的教育哲学,很多存在于学术世界中,从事教育哲学研究的人,基本上不指望一线教师成为他们所创造的教育哲学文献的读者,而您的著作,有很强的实践关怀。您的这种研究视角和写作风格是如何形成的,是否与您有过中小学的教学经历有关?
  刘铁芳:写作风格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曾经的中小学教学经历以及这么多年来对中小学教育持续关注的兴趣。我1986年中师毕业,之后回到老家乡村中学任教4年。这4年的经历是弥足珍贵的,它给予我的不仅是一种教学的经历,更是一种对鲜活教育实践的生命体验。当乡村中学教师的经历,使我更能与老师们沟通,更能带着理解的姿态走进中小学、走进课堂、走进今日学校教育实际,从而能尽可能多一点地避免一种理论研究者容易犯的理智虚构与强加的毛病。二是我的研究大抵能体现一种文学的细腻感与哲学的敏悟性的结合。我从初中读书开始,就慢慢地喜欢文学,虽然个人并没有在文学上有什么建树,却通过文学之爱培育了一颗对生命与世界的温热的心和细腻的感受力。我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喜欢哲学,一点点从零散的哲学阅读转向稍微系统一点的古典哲学阅读,让自己的思考一点点走向深入。因为有文学的基础,所以自己的哲学思考不是一种概念化的思考,而是始终能够从现实、从情境出发,避免教育哲学思考的空洞。我一直努力尝试一种贴近实际,更重要的是力求贴近中国人原初的生命形式的教育思考方式。当然,我的努力还很有限。身虽不从,心向往之。

  用教育哲学促成教师教育生活的自由自主

  学校教育的根本是激活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欲求

  记者:《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这本书中,集中呈现了您对学校教育的哲学思考。没有晦涩的理论,而是充满着诗一般的教育理想状态的描述。在内容结构上,您抓住教育中“最重要的事物”,将“教育”“学生”“教师”“教学”“学校”“校长”等概念重新定义和赋予内涵。您认为,学校教育最本源的内容是什么?以此为准绳,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有哪些特质和要义?
  刘铁芳:学校教育的中心就是儿童,是儿童生命的积极成长,并最终归结为儿童生命的自由自主发展。一个人走向自由自主成长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对美好事物的不断的、开放性的欲求。学校教育的根本,或者说好的学校教育的灵魂就是不断地、全方位地、在所有学校细节中,激活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让他们在人生初期就能不断地获得真善美的生命体验,由此而自己去寻求自我发展的合理路径。这是灵魂,是根本。以此为基础,学校教育当然还需要给孩子们提供知识能力发展的切实训练,但这种训练如果没有灌注我们前面所说的教育的灵魂,我们就是在培养奴才,培养工具,学校就成了加工厂。
  好的学校的特质和要义,还是用我的书结尾的一段话来表达:“且让我们重温好的学校教育的要义: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学校教育就是以对美善事物的欲求来激励个体成人;学校教育的根本着眼点是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的根本在于积极向学的生命;教师之所以为教师就是活在师生关系之中,成全学生的生命;教学就是师生一道,让学生学习,促成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人文校园给师生优良的学校教育生活提供背景,学校教育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师生在人文化校园中所发生的活生生的交往;好的校长把教育的本质带入当下,让学校教育的理想一点点向着现实转化。”
  记者:当下,不少学校以“高效”为追求目标,各种各样的高效课堂模式层出不穷。对此,回到教育的本源,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刘铁芳:我前面已经说了,缺乏足够教育理性和必要教育理念的教育行动可能是十分危险的,它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伤害了一个、一群孩子的一生。我们不要忘了,不好的学校教育其实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同样的道理,缺乏足够教育理性引领和教育理念支撑的高效课堂,也可能是十分危险的,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剥夺孩子们感受事物本身、感受世界的可能性,使教学变成高效的流水线,孩子们在教育过程中缺少生命的切实融入,无法唤起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命愉悦感。这样的教学当然不能切实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只是作为高效率的智能机器被置于课堂情境之中,而不是作为完整的人。这样的课堂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孩子们的自由自主发展,而是所谓的高效。一旦离开了孩子们的自由自主发展,一切高效都是要诅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8:16 , Processed in 0.11528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