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开:“教材体”选文祸害深远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6:5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叶开:“教材体”选文祸害深远

2014年11月18 来源:山东商报
  《收获》杂志副编审、作家叶开因出版作品《对抗语文》,将公众对语文教育长期积累的负面印象激发出来,引发大众热议。如今,他编写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诗歌分册(上)》旨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抗现行语文教育,其写作姿态已然成为一个新的现象。
  【诗歌之美】
  《收获》杂志副编审、著名语文教育改革者叶开选编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是一套系列丛书,《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诗歌分册(上)》是其中第四册。
  本册分为“时间与季节”“亲爱的动物们”“花树与果实”“火车与旅行”四个部分,选入穆旦、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海子、顾城、北岛、郑敏、孙毓棠、张枣、于坚、柏桦、食指、宋琳等众多名家的优秀诗歌作品。
  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青少年的文学启蒙也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时期看了很多诗歌,喜欢的也不少,像北岛的《回答》等。雪莱的《西风颂》对我影响比较大。中小学时期,面临着升学、高考的煎熬、挑战和青春期的困惑与黑暗。与其说是对这首诗的欣赏,不如说认可这首诗对我的昭示:处于黑暗、痛苦之中的人,勿忘找寻希望与光明,勿忘黑暗至极即是黎明到来之时,不放弃希望与抗争,要勇于迎取春天与胜利的光芒。”诗人吴少东这样告诉本报记者。“成年后,随着阅历的加深和写作的深入,我更喜欢能够震撼灵魂的诗篇,如博尔赫斯、里尔克等人的诗歌。如果非要选一个,那么,我只能说之一,里尔克的《秋日》。”
  诗人陈先发则表示,在诗歌写作的初期,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北岛与叶芝的诗。他们的方式、经验和他们特有的个人气息,不是哪一首,而是整体的感受。“虽然我现在觉得北岛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处时间节点的特殊性,以及他对北欧东欧部分诗人写作经验的横向移植,但他对中国一代诗人的启发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另外,不得不提一本书,即赵毅衡先生译的《美国现代派诗选》,对我早期的干预较大。成年后,不同阶段精读过一些诗人,如杜甫、鲍照、米沃什、奥登等等,还有对《诗经》的重读,都有影响。还有,为什么对诗人影响大的,非得是另一些诗人呢?我觉得小说家卡尔维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对我的影响要大过诗人。”
  要在浩如烟海的诗作中选出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诗作并非易事,在诗人安琪眼中,将谈诗歌的书分为“时间与季节”“亲爱的动物们”“花树与果实”“火车与旅行”四个部分来选取诗歌,在迄今纷纭的诗歌选本中是一种创举。“它们不沿袭古意,也不晦涩阻滞,既可打开青少年的想象力,也可提供青少年书写同类题材的全新思路,每首诗在语言表达上都有作者自己的匠心独具在。编者在每首诗歌甚至每节诗歌后都进行了精炼且富有哲思的点评,提供了编者自己的视角,青少年读者可以借鉴,也可以反对并提出自己的评点视角,客观上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感悟。”
  【当代诗歌】
  在叶开眼中,当代诗歌毫无价值,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带给老师和学生的最大成见之一。
  过去的教材中,很多在学习的黄金时代的中小学生,与当代诗歌隔绝。中小学生有必要学当代诗歌吗?如果有,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对此,叶开回答说:“当代诗歌与当代的语言关系最为密切,当代诗歌与当代生活密切相关,不学习优秀的当代诗歌,我们的语言感觉会迟钝很多。我常举例说,海子的一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很多房产商发了大财,他们纷纷用这句诗来给自己的房产做广告。因为,这句诗呈现出了一种新时代的特殊气质。中小学生正处在智力最敏锐,情感最活跃的时代,他们最应该阅读当代诗歌,从而磨砺自己的语言,以更为独特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世界。”诗人于荣健也认为有必要学习当代诗歌。他表示,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辨别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千万不要以大人的话语权来代替孩子的学习权。“他们不在教材里读到这些当代诗歌,难道他们不会有别的途径读到?空白是坏事,但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叶开先生编写这个教材,也可以说是他‘一个人的教材’,但这个尝试显然是有益的,也是值得的,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皆有可能。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诗歌选本更多的诗歌读物进入孩子和家长们的视野,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选择权。千百年来的私塾里,有全国统一教材么?几乎没有,它靠的是知识精英们代代相传的审美价值的默契和共识。熟视无睹或故意遮蔽、轻视当代诗歌,都是糟糕的选项。当然,这里面还有个编写者的趣味及靠近孩子的欣赏趣味和水平的问题,但为何不能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并相信优胜劣汰的规律呢?”
  【挑战语言秩序】
  近日来,诗人乌青的诗作备受争议。对此,叶开坦言:“因为你从来不敢挑战语言的等级秩序,你不敢冒犯那些石头的尊严,不敢得罪语言稽查官。乌青童鞋帮你干掉了这些语言的看门人,你才发现原来那个神秘、恐怖、威慑的庄园可以长驱直入。”“挑战语言的等级秩序为什么格外重要?语言看不见摸不着,似乎是柔软无力的,但语言才是驱动世界的底层技术,是核心力量。我们都知道,有些魔法师拥有极大杀伤力的魔咒,能置人于死地,如《哈利波特》里的那个‘阿瓦达索命咒’。但思想上有偏差的政治思想家,他们的话语更具有庞大的影响力和杀伤力。”叶开说。“因此,语言绝对不是与我们无关的,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个核心部分。也因此,陈腐语言所承载的各种社会的、政治的、思想的成见,对人的影响也特别大。我们总是被陈腐的语言所驱使,而不敢稍稍动弹。一名杰出的语言魔法师,是敢于挑战这种陈腐语言的天才。只有挑战语言的等级秩序,我们的心灵才会被激活,我们的想象力才能获得丰富的水分。在人的一生中,表达很重要,准确生动的表达,具有影响人心智的功力,因此,我们要学会释放生动的语言,而不是被陈腐语言所控制。”
  而在安琪眼中,现在,新的诗人要自己开辟语言的新路,这就是乌青式的语言之路——它必然充满对此前语言的冒犯,直到有一天,它被接受,再有一天,它被后来者冒犯。“这就是诗歌语言不断拓展的方向。”
  对话叶开
  “教材体”选文祸害深远
  山东商报:青少年时代和成年后对您影响最大的诗歌分别是哪一首,为什么?
  叶开:青少年时代记忆最深的还是北岛的《回答》,就是因为那两句怪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完全违反了我们“青少年”的世界观,实在太震撼了。成年后我比较喜欢张小波的《雨披》,觉得太厉害了,诗人能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情态,而且栩栩如生。
  山东商报:这本书的编排是以“专题”选诗,当初如何从那么多诗歌中选出适合某个专题,比如“时间与季节”的诗的?这个工作量大吗?
  叶开:我以“专题”选诗,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因为这意味着“海选”,阅读量确实太大,我花了足足一年多时间来阅读和挑选各种专题的诗歌。我针对中小学语文老师、家长、学生做过问卷调查,觉得这样更合适他们的阅读,也可能更有效果。如果以市面上那些通常的诗选以作家老幼顺序排,各选几首,那就太容易了,几个星期大概就能糊弄完。不过,我这个人常做笨工夫,事事亲为,不断琢磨,喜欢挑战,希望能给读者更好的选读导引本。我的书中,有我撰写的大量文字,不仅评论诗歌,还纵向联系传统文化,横向对比不同诗人不同风格。这个工作量也非常大。
  山东商报:参考书目有哪些?
  叶开:我的参考书目很多,例如《九叶派诗选》《朦胧诗选》《穆旦诗全集》《北岛诗选》《多多诗选》《海子诗选》等,还有《昌耀诗选》等我虽然读了,选了,但是最后因为各种原因而割舍的各类诗人专辑。另外我还收集了各种诗歌年选,精选,还包括著名诗歌网站“诗生活”等版主做的年度精选。当代诗的范围特别复杂,因为其体裁更灵活的原因,更多的诗人都把自己的诗歌活动延伸到网络社区,还有很多著名诗人把诗歌放在自己的博客里,例如我就把翟永明博客里贴过的几百首诗从头到位翻阅过一遍。此外,我还收到很多诗人给我寄来的诗集。我的一些诗人朋友,还热心地帮助我挑选各种他们认为合适的诗歌发来给我。如安徽诗人陈巨飞、广东诗人李之平都帮我推荐了很多诗歌。广东诗人黄礼孩是一位热心的诗歌活动家、出版家,他给我寄来安徽女诗人红土的诗集,让我注意到了这位之前不熟悉的优秀女诗人。山东商报:您被称为著名语文教育改革者,希望藉由《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系列,带给读者特别是中小学生读者怎样的新概念?
  叶开:我编写《语文书》的最初愿望,是想把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小学生,让他们知道一些当代的状况,并且学会离开单薄的语文教材,进入更为广阔的文学、文化和智慧的海洋。在持续的编写和思考过程中,我慢慢延伸这个系列,把视野从文学作品中扩大到各种文类,例如我在《散文分册》里,就选入了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李淼教授写的《中国上古神话与现代宇宙学》,选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教授写音响器材达人的《好声》。我深感“教材体”选文的祸害深远,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把自己的目光稍稍偏离教材,而抱有一个更为博大的视野、更为宽厚的胸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7:00:50 | 只看该作者
创作风格的重建与回归
刘金祥

  在当下文化背景下,部分作家的创作个性日益泯灭,创作风格渐趋消失,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正在淡化和削减。尽管这种现象绝非当代文学创作的主流,但如果任其滋长蔓延,将对中国文学健康发展构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吁求和呼唤作家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的重建和回归,成为当前文艺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在文艺理论的研究视域中,关于笃化作家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早已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这一话题构成了中国当代文论发展的重要维度和主要脉络,一些文艺理论家借助于苏联著名美学家赫拉普琴科的思想观点,不仅厘清了这个为社会历史批评研究所始终规避的理论命题,而且打通了横亘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的思维障碍,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审视和剖解这一问题,以至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一度掀起一股关于作家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的研究热潮,并初步构建起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依托和统领的理论架构,且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达成共识。用美学家王朝闻的话来概括就是“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个性的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艺术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创作个性,那么不论他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的意义如何重大,反映的知识多么丰富,其成果都不可能具有为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所不能替代的特殊的美和感染力。一切伟大的艺术家都是由于他们具有自己的鲜明的创作个性,才能对艺术的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用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作品丰富了人类艺术的宝库,使社会的多种多样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

  文学创作既是作家的心理需要,又是作家的心理活动,作家通过文学创作抒发心绪,表达心愿,摹绘心迹,袒露心性,因此,揭橥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必须首先借助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人的自然个性定义为人的全部心理状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所有心理征兆的集合体,呈具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在这四个特征之中,独特性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尤为重要,作家个性有别,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辨别和对内部世界的感知、判断就会不同,付诸于作品的主题内涵和语言表述也会大相径庭,这种由外而内的区别也是造成作家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迥异的根本原因。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即使在很多方面非常相似,但作为自然人整体心理状貌的个性也不会完全一致。就人的个性演化过程而言,“个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个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个体的人,其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贮存着不同的心智资源,婴幼儿时期为个性的产生积累了先天的生理素质;稚童时期的人开始对自己、对生活萌生看法,开启了个性发育的阶段;青少年时期的人不断强化自我意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完善的阶段,也是个性趋于成熟的阶段;在其后的人生历程中,伴随自身生活经历的增加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个性也会相应地调整健全完善。个性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内宇宙,从个性的心理结构来看,它由独特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两个维度构成,其中,心理倾向大体涵纳需求、情趣、兴致、精神追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主要是经后天社会实践磨砺而成,“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常态性地显露出来的内心活动征兆,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部分。而创作个性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主观方面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明显特征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世界观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审美理想以及创作才能的结晶”。王朝闻的这一结论表明,作家创作个性兼容了心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两方面的特点,同时又与自然个性有所区别,即创作个性格外注重个体内心独特经验与文学作品的深度结合,也就是说创作个性是通过作家的主观努力付诸于作品之中,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独到感受,它更加注重创作者对现实的审美体验和对作品的审美要求。个性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而创作个性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卓异而鲜明的创作个性是作家艺术家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创作实践中,对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以及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规制整合与综合协调,只有将这些主客观因素予以统摄和融合,并借助于独特方式加以表达和展现,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个性。由此可以看出,创作个性与自然个性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作家主观心理感受与客观存在的文本之间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关涉作家诸多方面的不同,比如对社会生活的体察、对素材体裁的遴选、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等等,都会使作家在客观上显示出迥异于自然人之处,正如黑格尔所言:“独创性是和真正的客观性统一的,它把艺术表现里的主体和对象两方面融合在一起,使得这两方面不再互相外在和对立。从一个方面看,这种独创性揭示出作家的内心生活;从另一方面看,它所给的却又只是对象的性质,因而独创性的特征显得只是对象本身的特征,我们可以说独创性是从对象的特征来的,而对象的特征又是从创造者的主体性来的。”用黑格尔这段论述来解释文学创作实践,就是读者感受到的独创性来自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又来自于创作者,正是创作者将创作个性完美地融汇于作品之中,才使作品呈现出独有的美学价值。

  当前文学创作的不尽人意,表面原因之一是作家创作个性的放逐,深层根由则是创作风格的流失。我们知道,创作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说,创作个性早已为作家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所浸润、渗透和点绘,同时又凝结和承载着作家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取向,因此,一个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个将创作个性有机转化为创作风格的作家,是一个视创作风格为生命的作家。歌德把创作风格看作“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黑格尔则将创作风格解释为“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个性的一些特点”。二人的论断殊途同归,既表明创作风格对于作品的成功和创作者的艺术成就至关重要,也表明创作风格和创作个性一样,不是每个作家都具有的,而是少数作家在其创作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创作个性见之于作品逐渐形成的,是主体个性、表现对象、表现方式和手段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生命和精神的体验方式,建立在这种体验方式基础上的创作个性经过积淀和升华,便递嬗为一种创作风格。

  我国文学界对创作风格的关注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曹丕。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八种文章的创作风格作如下阐发:“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并对当时一些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点评:“徐干时有齐气”、“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这是见诸于史书的关于创作风格的精辟见解。之后,陆机在曹丕论说的基础上提出创作风格多样化的观点,即“体有万殊”,认为作家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创作就会相应地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中国古代文论中对风格论总结得比较系统而深刻的是南朝时期的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专门论述了“体性”,在他看来“体”就是创作风格,“性”就是创作个性,认为“体性”是一个“因内而附外”的统一体。刘勰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启发了后世文学批评家对创作个性与创作风格关系的深入探究。明代李卓吾对二者关系做了比较严谨而生动的表达:“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舒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这些均说明,创作个性是创作风格的灵魂和骨殖,创作风格是创作个性的延展和升华。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虽与创作个性密不可分,但更受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文学家是自己时代的儿子”。任何创作风格都毫无例外地要与作家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发生联系。这些联系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多方面的,既影响作家的世界观和创作观,也影响作家的文化心理和情感意绪。杜甫感时忧世的情怀和沉郁奇崛的诗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感和犀利、尖锐、冷峻的文风,都是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状况的折射和反映。另外,一定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审美趋向,对作家创作风格也有所浸染。法国理论家丹纳把社会审美心理称作“精神气候”,认为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仿佛在各种才干中做着‘选择’,只允许某几类才干发展而多多少少排斥别的”。丹纳此言具有充分历史依据,古希腊雕塑艺术的繁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众多才华出众的文学艺术大师的出现,都是与特定的时代潮流和社会审美趋向分不开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与人们的社会心理,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礼记·乐记》写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音乐如此,文学亦是这样。也就是说“文变染乎世情”、“与世推移”的文化心理直接影响着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变迁。因此,作家创作风格是其创作个性的外在体现,而时代则是培育作家创作风格的深土厚壤。作家只有在把握时代发展走势、秉持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追求创作个性对创作实践的影响,努力涵育自己的创作风格,才能卓然于作家群体之上,才能赢得文坛的关注和读者的青睐。

  反观当下的文学界,许多作家为了取悦市场和大众,忽视自己作为审美主体所具备的超脱、轻盈、澄明、纯粹的心境,逐步放弃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不仅直接降低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且间接影响了读者审美趣味的提高。作为以问题为导向的21世纪的文学工作者,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启发作家淬炼创作个性与创作风格,引导作家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观察社会体悟生活,用自己的独特方式书写作品言说故事,以丰赡充盈的创作个性和绚丽多姿的创作风格,将当代文学推向新的精神高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9:50 , Processed in 0.34196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