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9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教学100法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8:4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堂教学100法
所谓教法,就是依据教材和学情的实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活动过程中,用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有人说,仓库里有了粮食不愁没吃的。这未免太偏激了。且不说由原粮到食品,既要研究制作过程,又要研究制作方法,还要根据需要选择食品;即使直接吃原粮,恐怕也要讲究吃法!传授知识也一样。好的教法,往往犹如火种,可以点燃知识和智慧的导线,使混沌洞开,傻子变成“天才”;而差的教法,非但于学无补,有的甚至如野马践踏新绿如云的草坪。正如恩格斯批评爱北裴特中学的教学方式方法那样,“半年时间就会使一个学生变成傻瓜”。或如夸美纽斯指责中世纪的学校 是“才智的屠场”一样。

学生的智力犹如无垠的处女地,潜力富厚,而教法则是为了开垦、播种、耕耘和收获。毫不夸张地说,教法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和重视学法的研究和指导,而且必须加强和重视教法的研究和改革。

一、教法研究和改革

教法研究是个传统课题。现代教学要求教法研究和改革同步发展,深入进行。如何使教法与日益发展的教改形势和时代的要求相适应?如何在研究和改革中赋予传统教法以新的内容和体系?如何对当前教法改革的成功经验,从实践到理论上进行系统科学的总结?如何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教法的成果?总之,如何通过教法的研究和改革,开创教学的新局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法体系?这正是教法研究和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教法作为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有利手段,它要求教师创造设计和灵活运用,使讲授有重点,提问有启发性,练习注重实效,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做出分析评价,并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同时,教法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而且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基本训练形成能力,并在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把能力和智力训练结合起来。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并掌握课文,以提高阅读能力;再如,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剖析事理,搜集积累写作素材,启发学生在下笔前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要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这些都是在教法研究和改革中值得加强和重视的问题。

教法是教学法的核心。教学的全部工作,都要通过教师的教授活动才能完成,学生的学法也需要教师去传授。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种基本教法,在教学实践中将教法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教法简介

1、讲授法

教师以口语的形式向学生描绘事例,传授知识,分析事理的传授方法,  就是讲授法。它包括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讲述法、讲评法、串讲法等等。古人非常重视讲授法,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读书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钝着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心不甘也。”

讲授法要注意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就语文教学而言,这里所说的“序”就是字、词、句、篇。教授文言文尤其如此。朱熹在《答陈师道书》中说:“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解;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善于学哉。”程颐在《近思录》中说:“凡看文字,先须晓其字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也。”这些论述,无不强调讲授文章的“序”。

讲授要少而精。少,即抓住重点、难点、疑点;精,指的是讲得精彩、精粹、精要。《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臂而喻,可谓继志矣”。并且要求贯通神理,举一反三。

讲授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且要善于设疑激疑,培养兴趣。正如《朱子学的》中所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 等之弊。教导后进,须是严毅,然亦须以兴起而发之,方得。只任严,徒拘束之,亦不济事”。朱子所谓“ 等之弊”,即不问实际、不顾次序的超级之弊。简言之,“ 等”讲授是完全有害的。

讲授要注意审美的暗示性。讲授时,老师成了主要的审美对象,其学识、仪态、语言、语调、语气、语速都是审美内容,具有深刻的暗示性。如果老师的学识渊博,仪态端庄,语言简洁、生动、形象,语调抑扬,语气亲切,语速得当,无疑会使学生激动,并产生意想不到的学习效应。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身正,不令也行。”

讲授要注意创设情境。一般说来,以老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讲授法,教师是主动的,而学生往往是被动的。要使学生孜孜矻矻,乐之不倦,其重要的方法是创设情境和设置悬念。

讲授法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发挥老师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能够主动地系统地灵活地“传道授业解惑”,倘若老师学识渊博,不迂腐、不八股、不懈怠,这种方法仍然是有效的一种教法。

讲授法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老师讲,学生听,往往教者滔滔,学者瞠目,不容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其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而讲授法只注意一般,忽视特殊,不可避免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作用就大为失色,甚至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不了解儿童就没有学校,没有真正的教师和教师集体。”再次,倘若老师的教风不纯正,讲授法可能助长考据或者照本宣科、无所作为之风的发展。第四,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一般来说,讲授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也就是说,完全用讲授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知识型的,而不是知识加智力型的。

2、问答法

问答法又称提问法,这在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辨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答法的使用价值在于:(1)、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双重发挥。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2)、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良好学习习惯。(3)、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是语文教学,此法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问答法的关键在教师的提问,以及教师引导学生答问或质疑问难解惑。

问答法的运用要点如下:(1)、重视提问的质量和价值。要善于以问题为“诱饵”,把学生导入创造性思维的王国。(2)、提问要精心设计,形成严密的逻辑序列。应紧扣中心、重点、难点、疑点、关键提问(假如是语文教学就应扣住这些方面的词语和句段提问)。切忌旁逸斜出,零碎割裂,大而失当,小而寡味。(3)、提问必须系统连贯,一脉相承,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语言要简明精当,充分发挥提问艺术的功效。(4)、提问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和统一。不仅要有知识型的记忆题,而且要有能力型的思考题。

3、电化教学法

电化教学法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计算机、录音、录像、幻灯、电视、电影、广播、语言实验室和卫星等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采用电化教学对于扩大教育面、传播新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加强理性认识,掌握基本技能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4、涵咏法

涵咏法就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方法。这是一种最古老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吟诵和朗读,前者多用于古典诗文,后者则主要用于语体文。

涵咏法的本质特征是美读。第一阶段表现从视觉向听觉转移,第二阶段表现为由听觉向感受、共鸣转移。

较之讲授法,涵咏法有它独到之处。讲授侧重分析,涵咏既分析又综合。或者说,讲授侧重局部分析,而涵咏则既有局部,但更重要的是综合的整体的表达;讲授往往强调知,涵咏不仅可以知,还可以感受。比如老师绘声绘色的涵咏,可以创设氛围,呼唤形象,产生共鸣,出现奇异的美感效应。讲授侧重字、词、句、篇等因素,而涵咏则侧重文字的情致和韵味。所以,教师的出神入化的涵咏,学生不仅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还能够迅速地把握文章的底蕴,并且容易记忆和迁移。

涵咏必须出神入化,但不能追求所谓的戏剧效果;或只是读读而已。因为课堂不是舞台,而糟糕的读又如同一扇肮脏不堪的窗子,隔着它什么也看不见。因此,只有理解和感受了的才能得于心,会以意,才能出神入化——激昂处还它个激昂,悲愤处还它个悲愤,委婉之处还它个委婉。

涵咏的具体做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示范法,即通过教师涵咏或听录音,引导学生通过涵咏的语气、语调、语速、停顿乃至表情去领会文章的内蕴,揣摩涵咏技巧。第二模仿法, 即让学生模仿老师或录音的语调、语气、语速、停顿,理解文章。第三是角色法,就是让学生分角色涵咏文字,以加深理解。第四评议法,即通过对涵咏的评议,进一步理解课文,学习涵咏技巧。

涵咏是传统教法中最基本的方法。要掌握这种教法,首先,教师必须注意素质修养。二是克服心理障碍,尤其要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三是要防止以涵咏代替其他教法,甚至把涵咏变成“死读”。

5、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1)、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3)、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多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4)、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6)、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7)、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实际问题。(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的优点是:(1)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方案,独立地作出决案,独立地实施方案,独立地反馈信息,独立地评价成果,通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训练,每当碰到新的任务时,就不再会束手无策了,比如处理顾客的投诉,有的学生认真倾听顾客的建议,有的学生仔细地研究消费者权力保护法,有的学生亲临现场,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最终确殊途同归,较好地解决了问题。(2)有利于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形成。比如要求每个同学在半天时间内推销十斤大白兔奶糖,有的学生很快就推销完毕,有的学生磨破嘴皮还是推销不出去,最后只好推销给自己的父母。推销过程中的甜、酸、苦、辣之味只有自己最有体会。但是一次的失败,不等于永远的失败,真是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推销的基本技巧,而且提高了各自的挫折承受能力。

6、社会实践法

社会实践法就是学生学完教学大纲规定的部分理论课程后,到实习场所参观实训,使之学以致用,同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培养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例如,对商品营业员专业的学生,在他们学完商品经营、市场营销学、售货艺术等课程后,可安排他们到商场参观、实习。实习前教师可按教学要求,拟定几个课题分配给各组学生,并按照操作示范——学习观摩——经验交流的程序进行实习训练。首先,把学生分组安排在商场的各柜组,请销售经理、柜组长介绍产品购进、销售情况,并重点就销售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提出具体要求。然后学生按营业员中级工要求轮班站柜实习。实习结束后,每组就各自课题进行总结、交流,并撰写出课题论文;教师对论文进行评判,对优秀论文颁发优秀论文证书。

7、启发法

在传统的教法中,启发法是我国教育家卓越的贡献。如果说古西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倡导的被称为“助产术”的谈话、提问、反诘、辩驳、引申具有启发的意识,那么,我国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早在他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了启发法。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明确地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此,郑玄和朱熹的解释最有代表性。郑玄解释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也”。朱熹的解释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两种解释告诉我们:“愤”、“悱”都是心理活动,前者表现为思考未通,后者表现为表述未畅。使之通叫“启”,使之鲜明、生动地表述“发”。

继孔子之后,《学记》又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见解。其意思是老师要善导,不要强拉;要严格要求,不要压制;要指点疏通,不要代替学生。应该说,较之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启发法,《学记》更接近本质。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启发呢?我们以为:启发法是一种对对象心理的开发,并使开发对象的认识产生宝贵的活力的方法。

启发法的最理想的心理效应,应包括五个层次:感知外部刺激,出现动力定势;产生问题胚胎,出现有意注意;促进内部语言,形成愤愤心理;接通思维流程,获得整体对象;产生共鸣心理,出现迁移态势。前三个层次是孕育,第四个层次是分娩,最后一个层次是繁衍、迁移。所以真正的启发法,不是一种简单的教授方法,而是一种诱发创造心理、开发智力的科学方法。他常常不以表现一个思维指向,一个思维角度,一个逻辑规则,一个评价标准,一个逻辑线索,一个思维结果为终结。

启发要善于控制。首先,五个层次的有序性很强。过早,如拔苗助长,势必事与原违;过迟,则贻误时机、失去最佳心理发展;持续过长,容易疲劳;过短,则可能浅尝辄止。其次,选择控制手段,不可失之偏颇。生理学启示我们,同一信号的刺激或多次刺激同一点,被刺激对象会产生休眠反抗。心理学又证明,人的认知是有选择性的。

启发法应注意整体指向。英国大数学家麦克斯韦幼年时,曾对着一瓶菊花画,他把菊花瓶画成了梯形,把菊花画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形,把叶子画成了大大小小的三角形。这一表象异变的现象给站在麦克斯韦身边的父亲以深刻启发,他认定儿子具有超人的数学天赋。这里,父亲通过启发获得的是整体性认识,并实施了正确的引导,成就了天才的事业,使麦克斯韦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不难设想,倘若父亲面对异变现象,指向杂碎,那么,获得的结果会使双方都失去夺目的光彩。心理学家也做了许多实验,以“复盘”为例:老棋手很容易把一盘毁掉的残棋摆回原来的位置,初学下棋的却感到很困难。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老棋手接受并调节了信息,得到的是整体,而新棋手只接受了信息,未能调节和控制活动的本身,得到的是局部;心理学家从老棋手的活动中分离出来的则是最具概括性与联系性的“组快(chunk)”。这个实验启示我们,在实验启发式的教学活动中,在对对象进行具有强烈的诱发力的信息刺激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调节和控制信息刺激的指向性,即使是局部的活动,但随活动内容的消失,积淀下来的应具有本质和联系的整体性概括。所以,有素养的施教者,总是努力促进对象的心理过程的定向探究,从而获得对施教内容的整体性认识。有一个语文老师在教《荷花淀》时,启发学生去细心品味水生和水生嫂的对话,品味妇女们极富情味的语言,特别注意抓住语言的断裂现象,从特殊的联系中,去把握他们绵长细腻的感情微澜,讴歌他们以国家民族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启发法应该有一个理想的区间,我们以为,这个区间就是“邻近发展区”。

“邻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30年代提出的,后来由赞科夫进一步阐发形成著名的“教学与发展”的观点。所谓“邻近”,指的是熟悉的知识和达到的智力水平,而“发展”则是成长的过程。“区”,是一个范围,即“现有水平”与“未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即知识的差距和智能的差距。因此,教学应依靠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过程,创造“邻近发展区”,施以亲切、惊奇的信息刺激,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达欲,以促进智能的发展。

最优“邻近发展区”的确定,大致就可以避免启发的引爆点选择过近或过远。反之,就可能启而乱发,或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例如在“现有水平”上选点,就很难激发内驱力。因为原地踏步,没有发展的吸引力,学生极易浅尝、疲乏,有意注意的心理状态难于出现;如果在“未来发展水平”上选点,学生则不可企及,同样心理困倦,甚至丧失求知的热望。这恰如刚学完加减法的小学生,就让其演算正负数相加一样荒唐。同样,如果“邻近发展区”的跨度太大,启发也难奏效。总之,引爆点选择过易,台上一呼,群起响应,固然热闹,甚至赞口不绝,但究其实,实在是幼稚浅陋极了;选点过难,则启而不发,调而不动。凡此,都因为违反了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样看来,“邻近发展区”虽然给启发式规定了区间,但只有选点准确,分清层次,才能接通“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水平”,出现最佳心理效应,产生最佳思维流程。科学实验证明:小鸡尾随母鸡的能力是在出壳后10至16个小时学会的,如果在这段时间将小鸡与母鸡隔离,那么,它们就永远失去了分辨母鸡呼唤的能力。例如,有一个语文老师在讲授《火烧赤壁》时,抓住“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的地方点火”这个细节,讨论“不到二里”这个“支点”,并凭借这个“支点”展开联想、想象、分析、比较,理解火攻取胜的条件,所以能一下子收到辐射式的接通效果,实现了知识能力的积极迁移。

启发式要注意选择启发的媒介。运载启发的媒介很多,就其要而言,主要有认知媒介和情性媒介。比如暗示、比较、直观、想象、特征、情感等。

8、讲述法

这是教师以叙述、描述和论述等方式传授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就语文教学来说,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和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的基本事实,分析课文和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其运用要点是:(1)、讲求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严整性和思想性。(2)、讲述内容集中凝炼,中心明确,务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扣住关键点。(3)、语言准确简明,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富有魅力。(4)、讲述时,注意把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者的思路,揉合在一条授课主线上。(5)、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使之感到余味无穷,乐于咀嚼消化。(6)、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兼顾学生的主体功能,一般与其它教法结合运用。

9、谈话法

是在师的主导下,通过对话或问答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孟子、王充、郑玄等教育家和学者都提倡这种方法。完全可以说,一部《论语》就是孔子和学生谈话的实录。但是,由于教育理论的贫困,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教授法居多。拿语文教学来说,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北师大的学生根据在该校工作的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的意见进行教学,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并震动了我国语文界。于是,被称为《红领巾》教学的谈话法,引起了全国语文老师的普遍注意。

谈话法,对教师中心论是一个历史性地挑战。这种方法,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双向交流,有利于调动两个积极性,创造较为平等、相长、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及时发现教与学的矛盾与缺陷,从而寻找战机,因势利导;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好奇心,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谈话法,形式多样,有问答式、讨论式、解释式、测验式、总结式等等。较之讲授法,谈话法的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要活跃得多。

谈话法既有本身的优势,又有容易出现的缺点。主要是不但是费时多,而且不利于学生建构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如果是用在语文教学上就会忽视读写训练;谈话容易琐碎、枝蔓,不得要领。

因此,好的谈话法必须注意:第一,了解学情,提前准备,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且要善于应变,把握对话与问答的艺术,即“谈什么”,“怎样谈”,“何时谈”。第二,要有整体观,目标感。每一次谈话必须确定重点,且重点的选择必须服从于整体的要求。第三,提问要简明、新颖,富有启发性和层次感。第四,态度要和蔼,要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切忌嘲笑、挖苦、武断。

10、研究法

研究法,又称自学辅导法。这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其价值在于:(1)、从教法上突破了重教轻学的传统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2)、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从而深化认识。(3)、有利于学生不但掌握学习结果,而且认识学习过程。(4)、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如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训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运用研究法应注意如下程序:(1)、制订计划,拟编提纲。(2)、布置自学内容,明确目的要求,提供辅导材料。(3)、进行自学前的指导性讲解。(4)、学生自学研究,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辅导答疑。(5)、小结评价。(6)、检测。

11、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通过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变化以直接获取知识,培养实验与操作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法的功能

(1)实验教学法对于理解和建立现代科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实验活动本身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而且对于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实验技能,开发智力,提高科研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2.实施实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编制实验计划。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法之前,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编制出实验计划,其中包括:实验的题目、顺序、所需要的仪器、材料和用具等。说明实验的目的、要求,指明实验所依据的原理,确定实验进行步骤。必要时,教师应先做示范性实验,以求得操作程序和控制条件的准确性,确保实验的科学性。

(2)做好实验指导工作。实验开始以后,教师应巡回指导,纠正实验活动中的错误,并对实验有困难的学生给以启发和帮助,但切不可代替。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观察、测试和记录结果,学会对过程现象与结果的分析,掌握必须的数据处理方法,以便顺利地推导出科学结论。

(3)搞好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指定学生报告他们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指出优缺点,明确改进方向。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交教师审查。

12、讨论法

这是在教师主持或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包括提问讨论、自由讨论、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等。提问讨论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的讨论方法。自由讨论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就座位前后或左右两三人或四五人开展讨论的方法。小组讨论,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开展讨论的方法。其价值在于:(1)、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2)、有利于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互相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有利于促使学生敏锐洞察事物本质,从而深化认识。(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评判能力和论辩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讨论法运用的一般程序和要求是:(1)、讨论前,教师应选择确定具有讨论价值的主题,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结合论题搜集有关资料,酝酿讨论意见,或写出书面发言提纲。(2)、讨论进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虚心听取他人发言,作出正确判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充实自己的论据;应根据讨论进展情况,引导学生就讨论的实质和关键性分歧意见展开辩论,并及时发现问题,作出判断,提供信息,因势利导,使讨论始终沿着健康有益的轨道发展。(3)、讨论结束时,教师应作出评判性的总结,并酌情提出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使讨论的余波扩展到课外。

实施讨论法教学的缺点是,课堂上难免浪费时间和不易得到有系统的知识;加上知识与经验不足的学生们在讨论中可能彼此分享却失之偏颇。因此,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前,务必将确实的答案提出并修正讨论过程中或有的偏差。

13、“自学─提问答疑─总结提高”教学法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强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印象,通过总结形成新的知识。比如,把“变压器的用途和结构”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变压?(2)、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3)、为什么采用高压输电、低压配电?(4)、怎样计算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等。要求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一节课后,进行提问答疑,帮助同学们建立正确的概念。

14、纲要信号图示法

纲要信号图示法(又称板书教学法),这是教师通过精要而醒目的文字和图形信号形式,提纲挈领地把教学内容概括化、系统化、图表化的一种有效教法。其价值在于:(1)、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中心和重点,理清课文的脉络和结构,加强直观印象,强化记忆效果。(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诱使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模仿创造。(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其运用要点是:(1)、必须精炼地揭示教材的整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2)、必须突出地标示课文的中心和重点。(3)、必须简明地反映教学的意图和思路。(4)、必须通过精心设计和书面显示,使其形成知识序列的网络结构,并富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必须充分体现直观性、形象性、条理性、综合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15、“分解—综合—总结”教学法

通过分解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容易理解;通过综合将几个简单的问题归纳在一起形成新的知识,学生容易掌握;通过总结把复杂问题的解法条理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电工基础课程中,在讲授戴维南定理时,首先把戴维南定理分解为电压的计算、混联电路的简化和全电路欧姆定律这三个学生已经学过,并且比较简单的内容,并作详细的复习和讲解;然后将三者综合在一起构成戴维南定理的基本内容;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出用戴维南定理分析复杂电路的一般方法。使同学们在复习巩固简单知识的同时,牢固掌握了新的、复杂的知识。

16、营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设计一个以模拟真实情况为主要特征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并从事教师指定的各项活动,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如教商业企业经营学中“商品陈列”内容时,可采用情境教学四步法,即知识讲授—情境创设—―角色演练――总结评析。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教师讲授商品陈列的橱窗陈列、货柜货架陈列的基本要求、方法、操作要领;其次,通过录像带或光盘播放一个货架前的销售场面,以看――问——答形式进行情境教学;然后,提供二至三类商品(如礼品、玩具、女装),指定二至三组学生(每组3人)扮演售货员,要求每组学生协同合作,规范摆放一类商品(如礼品)在货柜、货架上。最后,当学生演练完毕后,要求其余观评员(未操作的学生)按组分析、评判操作结果,并就商品陈列的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思想性、艺术性等讨论其陈列的成功与不足。教师则补充说明,并提醒注意陈列中常见易犯的错误,帮助其他同学避免重蹈覆辙。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相互穿插,相互配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和应用了知识。

17、民主教学法

民主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文化基础与接受知识信息的心理活动规律,调动起学生参与探索知识奥妙的兴趣与热情。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白:课堂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学生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培养。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升学失败和学业困难者,他们最喜欢的教师是能够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教师,其它是人格力量完美的多才多艺的教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发扬民主作风,充当学生求知和探索道路上的引路人,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让学生自然表达对知识信息的阐释,有着双重意义: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自我的存在;另一方面,学生在求索知识奥秘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感悟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课堂教学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不能把课堂教学作为塑造自身知识权威的工具,而应以一种民主的方式,保护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制造课堂教学的兴奋点,刺激学生进行求异与创新思维。对课堂表现欠佳的学生或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也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带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对民主意识的强化,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这样,也许会在课外学习及其他活动中,学生的视角将由关心个人逐步扩展为关心他人、关注人类、关注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18、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师以解释、解说和说明等方式教授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多用于讲解课题,解释字词,解说概念和定律,破译文言句段等。其运用要点是:(1)、讲解内容要体现重点,用语要间洁明了,既要有科学的解释,又要有系统的概括。(2)、对含义隐微的字词,要鉴别分析,使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刻。(3)、对关键句段中深蕴的寓意,务须抓住要点,扣紧主题,既要深入剖析,又要浅显明白,使学生易于理解,透彻领会。(4)、讲解应根据教材区分主次详略,轻重缓急,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

19、市场调查法

市场调查法是教师根据某一教学内容要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并就某一主题进行实地市场调研,搜集、记录、分析、整理有关资料,并撰写出调查报告的一种方法。其过程是:讲授知识——市场调查——调研总结。如在教市场营销学中“市场调研”内容时,教师可首先就调研的步骤、方法重点讲解(采用挂图、幻灯形式),指导学生如何搜集、记录、分析与营销有关的资料,然后教师拟定几个调研主题,布置学生分组就拟定的主题进行调查。

运用市场调查法教学,可使学生初步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让他们懂得专业知识对实际操作的重要指导作用,学会对资料、数据进行系统归纳、统计、综合分析,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20、质疑教学法

《人民教育》2000年第9期刊登《创新教育的方法与评价操作概要》,文章提出创新教育的四条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置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我们认为,“主体性原则”、“置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的有机结合便是质疑教学法。具体地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具有纲领性作用的问题,进而在阅读、思维、表达等活动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独立地展开自学的教学方法,就是质疑教学法。

那么,如何使用质疑教学法呢?比如说,在语文教学中,质疑教学法就是以“读”为起点,在读中提出不同层面的问题,对应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以“思”为桥梁,连接读、问、答;又以“读”为终点和下一步的起点,问题提出来以后,再次回到读中,在读中解疑,在读中再度质疑……这样,教学过程沿着“读思问读思问……”的线路作不断延伸,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使用质疑教学法,一方面要靠问题组织教学,一方面又不能陷入“十万个为什么”的泥潭。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把提问权还给学生。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自己提问,始终将学生置于被问的地位,导致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受到抑制。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应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发问,自主解答。比如学生在读了“荷塘月色”这个题目,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心理状态是积极的。其次,应将解疑的过程留给学生。不少教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讲得过多,统得过死,总想把《教参》上的分析、自己的理解滴水不漏地传给学生。殊不知这样做既难切入学生的心灵,又耽误了训练的宝贵时机。把解疑的过程留给学生,也就是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去表述。其中,读是基础,只有读好了,才能有所感悟,才能说得精彩。至于感悟,纯粹是学生的心理历程,别人是无法代劳的。在表述方面,教师要甘做火种,也许本身的光亮并不夺目,却能照耀学生的思维让他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而体现出火种的价值。再次,要将学习的支配权分给学生。这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程序由教师设定,学生什么时候学什么内容,往往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无自主权可言而言的。(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主导作用的强弱不在于设计的问题是否精妙,而在于引起学生提出精妙的问题。教师还应当重视创设问题的情境。读课题往往是质疑的大好时机。有时候,问题的提出不能招之即来,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方可达到。(3)把握问题的甄别标准。问题的甄别应抓住两个标准:一是有思维价值,戒粗浅直白;二是能在课堂教学中起纲领性作用,戒繁琐芜杂。(4)实现教学目标的兼容功能。不少教师常常不自觉地走入一个误区:把理解内容作为质疑的终极目标。例如,语文教学的目标多元化(包含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决定了没有兼容功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生命力的。使用质疑教学法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兼容功能呢?办法很简单:质疑教学以“疑”为导,但是“疑”最终要落实到“读”上;“疑”只是导线,“读”才是主线。抓住“读”这条主线,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而以“读”为主线,实现语文教学的诸多目标,这就不是质疑教学法的专利,而是所有教学法的共同任务。众所周知,教学目标因文而异,读的方式又因教学目标而异。比如要求感知内容可粗读,要求理解内容要精读,内化语言需熟读,积累语言靠背诵;训练阅读的速度的途径是浏览,培养细心的习惯的方法是细读,渗透思想教育的手段是有感情地朗读等等。(5)维护文章的整体意蕴。由于学生的提问有先有后,动机有强有弱,质疑教学法中较多地采用变序法。而在变序法中是难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意蕴的。因此,在教学中,怎样把课文的顺序打乱,还应怎样把课文的顺序还原。办法是变序学习后,及时补上顺序读文的环节,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整体意蕴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8:46:12 | 只看该作者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决策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有位教师在进行市场营销学中“目标市场策略”的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三步法,即出示案例──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具体过程如下:

案例:日本尼西奇公司,二战刚结束时是一个生产雨衣、婴儿尿垫、妇女卫生用品、儿童玩具等产品的小厂,产品品种虽多,但无特色,经营一直不景气。一次,懂事长多川博偶然从一份日本人口普查报告中得知:日本正处在战后生育高峰,年均出生250万个婴儿。按每个婴儿用两条尿垫计算,一年需500万条,这是一个潜在市场。于是多川博果断改变经营方向,放弃其他产品,实行婴儿尿垫的专业化生产,以致“尼西奇”牌尿垫供不应求。该厂随后又不断开发新产品,不仅垄断了日本市场,还远销国外,成为闻名世界的“尿垫大王”。

教师问:这个案例是如何成功运用目标市场策略的?

学生讨论:这种营销策略是采用目标市场策略中的集中性策略。在市场细分基础上选择一个细分市场(婴儿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推出一个重点产品(尿垫),并实行了专业化经营。由于采用了这种策略,在一个小市场(尿垫)中取得较大占有率。

教师总结:根据案例总结集中性策略的适用条件、优点和缺点。适用条件是资源力量有限的中小企业。优点是经营对象较集中,生产和市场营销实行专业化,容易在特定市场取得有利地位,获得较高收益率。缺点是目标市场范围较窄,一旦市场情况变化或有新的竞争对手,企业易陷入困境。

案例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明晰、易于理解,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案例教学要注意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南易相当、繁简相宜的案例,切忌贪全求深。具体教学时可根据案例内容确定不同教学形式,如教师阐述、学生讨论式,学生分析、教师归纳式,师生同台、专题讨论式等等。

22、单元教学法

单元教学法并不是新产物。在国外,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运动”的产物。比如:美国莫扎生的单元教学法。莫扎生把单元教学程序分为五步,即“试探、提示、自学、组织、复讲”。朱绍禹先生认为莫扎生单元教学法有两大特点:“一是始终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贯彻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原则;二是重视学习的彻底性,对知识务求领悟,对技能务求熟练”。在我国,梁启超曾主张“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要通盘打算。”毫无疑问,这也是有关单元教学的设想。

究竟什么是单元教学,论说不一。黄光硕认为:“所谓单元教学,就是教师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单位”。张志公、张定远认为,单元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小的一个教学阶段”。朱绍禹和《初中语文教学法举隅》一书认为,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有的说单元教学是系统工程。尽管有“单位说”、“阶段说”、“方法说”、“系统工程说”,但我们认为彼此并无矛盾,只是论角度不同罢了。就运用教材及其教材构成而言,单元教学是一个“教学单位”。就教学过程而言,单元教学是一个“教学阶段”。就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措施而言,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就整合与分流而言,单元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就教法而言,单元教法不囿一格。如钱梦龙的“自读—教读—作业—复读”,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即“起始课—自学课—启发课—作业课和改错课—复习课和小结课”。钟德赣的“六步三课单元教学法”,张沛元的“单元四步教学法”,万兴厚的“比较归纳单元教学法”等等就是证明。

实践证明,单元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这就是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体系,有利于读写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利于多种教法的选择。

诚然,关于单元教学,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目前,仅单元的组编方式,就意见纷纭。我们认为,单元组编必须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智力诸方面的可接受性,切不可一把尺子量天下。唯其如此,才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其次,必须依照相似、相关、相同的理论和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系统。再次,有利于教学课型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一般地说,把一个单元的教材分为精讲课、略讲课、阅读课、迁移课,不但可以比较充分地体现单元教学的优越性,而且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师生的积极性。精讲,就是把分析某一类作品的钥匙交给学生,终极目的之一是为了“摆脱学生”,也就是所谓的“教是为了不教”。略讲,就是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借“钥匙”开门。阅读,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不但要“开门”,而且还要“进入”。迁移,即把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并且用得透脱。因此,精讲—略讲—阅读—迁移的单元教学,又可称之为启导—实验—验收—认可。但无论采用哪种结构和教法,一个基本点是必须求同存异,举一反三,否则,单元教学就无异于单篇教学,其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23、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活动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对以往教学方法体系进行历史和逻辑的考察、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在具体操作方法上与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不大。如活动教学方法体系中既有传统教学的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又有现代教学的发现法、研究法等方法。但从总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认识论基础与以往教学方法体系有着质的区别,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理论的更新和升华。

活动教学方法总的来说是围绕着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能动地认识和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中心而设计的方法系统。一般来说,活动教学是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假设)——指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验、理论推导)——帮助学生展开讨论或者重新审视的步骤,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的过程为基础的。在每一次教学中,不一定都是如此的模式,但必然包含了这个模式中的若干环节,或反映了解决问题的学习,是学生亲身实践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教学任务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文学、艺术、道德等人文学科,可以采用经验—活动法,也可以采用价值的评价,思想的表达和交流法;自然学科,低年级可采取观察自然现象的直观教学,高年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发现事物性质的实验,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在知识的巩固阶段,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心得设计和编制知识间关系的图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模式思维能力;当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作品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的设计,并要求他们完满地完成自己的计划。总之,活动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知识和知识间关系,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过程,其中贯穿始终的是学生主动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而不是如以往教学那样以教师为主的活动。

活动教学方法的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教学中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统一。

活动教学方法的教学认识基础是学生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能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活动教学以学生生活中常见问题为教学过程的起始点,并以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和表现自己能力的心理为学习动机,较之以往教学那种被动地、甚至被迫地学习与学生生活不相关的教材的做法相比,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一个男学生决心独立解出难题,一个女学生决意要做成一条出色的裙子,他们都具有明确的目标或问题意识,并且急切地希望从事该活动;他们将以往个人所有的知识、经验、技能都集中于要解决的任务,进行资料、材料的整理和准备工作,男学生提出解决难题的种种方案并进行筛选,女学生设计好裙子的样式;他们开始自己的工作,男学生一步步地解题,女学生按样式进行剪裁和缝制,他们克服了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激发起更大的热情;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成功或失望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男学生和女学生比在教师、家长的督促下更加努力地工作,而同学和成人的认可和夸奖则更激发他们自信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就是说,学生希望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成长,在独立的、完整的实践活动中他们更能发挥出内在的潜力。活动教学就是根据这一事实,强调设计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和知识间关系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目的不是说服和督促学生去接受知识,而是激发他们探索发现的欲望,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成功地发现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活动教学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忽视或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相反,是使这种主导作用达到一个更为高级的境界,实现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统一。因为在指导学生发现知识和知识间联系的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对学科的内容和结构有精深的了解,能够准确地抓住学科结构中的重要问题、关键问题和典型问题,设计出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学生能够完成的简捷有效的认识途径,同时又能使他们由此深入和扩展认识,这是一种“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高级启发教学,也是一种由“引而不发”达到“跃如也”的“指导一研究”型教学,它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达到整体把握和“无形”控制的境界,是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统一的艺术。也就是说,活动教学方法不是一些具体操作过程和基本要求,而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实施,要求很高的师资水平才能胜任。

(2)能够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努力的目标,但在“传授知识”的思想指导下,教学方法只强调了教师如何传授好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好知识的问题。近年来,一些教学论著单列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一节,说明对学生如何学好知识的环节有了重视,但仍没有脱出“传授论”的局限。或者说,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为配合教师的传授方法而设的,如一般把学习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预习的方法。要求对将要学习的教材有初步了解,找出不明白的问题。方法是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后习题。②听课的方法。要求明确听课重点,即教师教授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方法是看、听、想、记结合。③复习的方法。要求及时记忆、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工作。方法是细读课和理解课文、应用练习、整理笔记等。④练习的方法。要求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方法包括审题、解题和验算等。⑤系统小结的方法。要求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方法有列图表,抓住知识主线深入思考和练习等。⑥自学的方法。要求在课余通过自学扩展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方法有阅读课外书,从事科技兴趣活动,制订自学计划和解决疑难的方法等。

以上方法学生如果能切实做到,确实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可惜真正掌握和实行这些学习方法的学生不多,因此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厌烦学习;课后不练习、不复习,一句话,他们没有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认识活动中来,这怎么能保证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呢?可以说,在“传授一接受”的教学模式中,由于不能保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因而也无法保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甚至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教师除了要传授好知识,还要抓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结果却并不理想。因此,要实现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必须先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认识过程中来。

活动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主动活动为基础的,其目的在于引导和指导学生能动地发现和掌握知识,因而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热忱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避免了以往教学可能出现的个别学生参与性不足,甚至不参与教学认识过程的弊病,从而保证了全体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必要条件。同时由于教学方法的多样灵活,由于讨论和交流的热烈气氛,由于独立努力带来的成功体验,使学生对学生对学习由兴趣向责任、向进一步深入探索的方向过渡,较好地解决了学习态度和习惯的问题,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切实的可能。

(3)、能够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是促使学生主动、能动地从事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只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地、有效地活动起来,并且逐步提高教学认识活动的水平,才能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与该活动相应的能力、态度和倾向。活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事以科学认识为主的活动,指导他们以科学认识的方法发现和掌握知识,从而形成全面的科学实验能力,发展客观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培养批判、创造的思维方式,并且形成民主道德的生活习惯。活动教学方法吸收人类多方面的活动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审美思维能力,并以文学、道德、艺术等方面的活动充实和提高学生素质,而且领悟到人生和宇宙的真理,实现有益的人生。

总之,活动教学方法以激发、引导学生从事全方位的人类实践活动,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主体生命的成长。同时避免了以往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因参与性不足或参与性无效而导致的学习落后,使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24、学导教学法

学导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教材,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弄清疑难,并练习巩固以实现知识掌握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把学生视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及自己的智慧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发展他们的智能。主要代表有中国科学院卢仲衡同志主持的“数学自学辅导实验”,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教学法,以及湖北黎世法同志倡导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

学导教学法根本点在于以学生的自学为先导和基础,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认识活动中来;同时改教师的系统讲授为定向指导、重点启发,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服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学导式教学法的功能

(1)培养自学兴趣,养成自学习惯。

(2)培养探索兴趣,养成钻研精神。

2.实施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是实施学导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组织实施学导式教学法的时候,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精神。

(2)了解和把握学生认知课题的现状。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自学的各种具体情况。教师经过对学生各种学习情况的分析、研究,抓住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在节骨眼上适时进行启发和指导,使学生困惑、纳闷的思维豁然开朗,另见天地。

(3)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提出的关键问题迫切要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相机指点,讲清思路,启迪思维,让学生自致其知。

25、发现法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近年来介绍到我国,比较引起大家注意。发现法实际上也包含着常用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讲”(很少)、师生间的“议”(提问题、谈话、讨论)、学生的“思”等等系列教学活动。不同的是这些活动的比例,以学生活动为主。这种方法有人也称为解决问题法,主要特点是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尽量发展学生认识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知识的思考方法,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1.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探究的要求,明确发现的目标或中心。

2.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一种或几种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开展争辩。

4.对争论作出总结,得出必要的结论。

发现法的提倡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的优点: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使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过程经常伴有猜想、惊讶、困惑、期待,促使他们紧张地思考,寻找理由和证明。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评价现象和过程,学到科学认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是一条不经济的学习道路;它不利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练成必要的技能技巧。因此,在我国目前教材体系的条件下,它只能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在探索某些规律和理论时,或当现象间有因果和其他联系时,适当穿插运用,作为锻炼学生发现能力的一种手段。

运用发现法的要求如下。

1.鼓励学生,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证据获得正确的结论,让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发生内在的兴趣。

2.帮助学生找出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和他们已经知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对比事物,进行思考,促成学生的发现。

3.要帮助学生评价结论。如果只有一种结论,应通过评价各人的结论,得出共同结论;如果问题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结论,也应该在肯定所得到的正确结论以后,评价出较优或最优的结论。

发现法强调学生的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鼓励”“帮助”“指导”“促成”“评价”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活动。

26、活动参与教学法

为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我国的一些实验教师结合传统的启发教学,采用设置一定情境,使学生在其中体验、体味教材思想、情感,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的活动参与式教学,主要代表为南通教师李吉林。

以李吉林为代表的活动参与式教学实质上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直观教学,它有助于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同时又以提问方式启发思维,实现深化理解和情感陶冶的目的。

27、实际训练教学法

这种方法指通过学生的练习、实验、实习等方式巩固和掌握知识、完善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际训练的方法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既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应用。

28、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来的。马赫穆托夫反对苏联当时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要求引进科学实践的方式,把解决课题或问题作为教学基本过程。他提出,可以采用教师带领学生解决课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和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使教学成为有明确目的的、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的过程。

29、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是在人本主义“自由选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由于现代社会变动复杂,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使许多人迷惘,弄不清价值,找不到有意义的生活。价值澄清法旨在协助学生察觉并确认自己和他人的价值,确立活动目的,具备批判思考能力。价值澄清法的前提是“任何人都没有正确的价值可以传达给他人”,强调依靠自身智慧决定个人行为目的,自动地采取行动改变环境。其步骤为:

(1)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

(2)赞赏。重视和珍视自己的选择并公开这种选择。

(3)采取行动。价值澄清法的过程有了解、关联、评价和反省四个阶段,即教师先了解学生过去经验,帮助他们澄清自己思想,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评价和反省。一般采用谈话、书面问卷和讨论这几种形式,教师在其中扮演“中立者”的角色,起“催化剂”的作用,促使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力戒主观评论或暗示。价值澄清法与传统教学预定“正确价值”,以示范、说服和设定规则、限制选择的做法大不相同,也不主张激励或诉诸良心的活动,以及某种旨在促进社会确认价值的教育,反对外力的推销、鞭策和训练,强调个体在毫无外力影响的情况下独立选择价值和人生道路,发展独立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

30、教学做合一法

教学做合一法是杜威的学生和信奉者们倡导和实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法最早由杜威学生陶行知回国后倡导,他根据杜威思想,要求以学法决定教法,把教学法体系逐渐由“传授法”过渡到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做合一法”,最终实现由学生自定步调,自己解决问题的“假设一检验法”。当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也很赞同这个意见,要求把教学方法统一在师生共同活动的“做”字上,南京的陈鹤琴更提出,不仅要在“做”中学,而且要在“做”中教;不仅要在“做”中学与教,更要在“做”中不断地争取进步。

31、比较法

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比较法是研究事物发展及其联系的方法。

比较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教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象的“一切”,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有眼光的老师总是把比较法深入几乎所有的教学领域。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尤其要近义词和古今词语的比较;在句式教学中,尤其注意表达功能的比较;在篇章教学中,尤其注意相同、相似、相异的比较;在作文教学中,尤其注意原稿与修改稿的比较。

比较有纵比、横比、对比、类比,其关键是求同比异。

纵比便于揭示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的发展变化。如《祝福》中几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神,讲授时可以纵比,并启发学生去抓住把握祥林嫂一步一步地推向苦难深渊的那些“黑手”,从而敏捷地把握鲁迅写作《祝福》的意图。

横比便于揭示诸对象的关系,这种方式,对于语文单元教学尤其重要。比如,讲授《药》、《祝福》、《祝福》、《母亲》、《项链》这一单元,可以使学生懂得任何一篇小说都必须具备形象、情节、环境三个要素,而表现则各有侧重。如《药》则侧重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祝福》则侧重环境、肖像和心理描写;《母亲》则侧重心理矛盾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描写;《项链》则侧重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以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玛蒂尔德垂涎“高雅和奢华”的隐秘。因此,横比不仅可以把握对象的整体,还可以把握诸对象的差异。

对比,即通过正反对比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从而提高分析、概括能力。以语文教学为例,在讲授《一件小事》、《反对党八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倘若注意“车夫”和“我”;两种学习态度;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则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观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类比,便于揭示事物间的共同属性,便于迁移和发展。比如语文教师讲授《白杨礼赞》就可以联类无穷,从而把握托物抒情这一类文章的基本特点。还可以先纵比再类比,先横比再类比,先对比再类比。这样不仅可以温故知新,以新统旧,拓宽知识视野,探寻内在规律,而且可以迅速地拓展思维空间,点燃智慧之光。

32、联想法

指运用人往往由一事物(事件)想到另一事物(事件)的心理过程进行教授的方法。联想实际上反映了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联想在促进人的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联想有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讲解和训练联想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的方法是关键。

联想可以选点联想,也可以自由联想,还可以改换角度。

所谓选点联想,即根据教学要求,选择有特征的关键点联想开去。吴伯萧写《记一辆纺车》,以纺车为联想点表现延安的军民的革命精神;矛盾写《白杨礼赞》,以白杨为联想点,歌颂敌后的革命战士和农民。据此,在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选出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点,并指导他们联想。比如,关于泉水、雨花石、枫叶、雪莲、沙枣树、铺路石、荷花、……的联想。

所谓自由联想,即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自学课中,要求学生读文联想。只要注意交流,一方面发现色彩缤纷的奇思异想,启发他人,另一方面纠正错误,以正视听。

改换角度的联想,主要是改变习惯性的形象表述。比如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歌颂献身精神,可有一位学生说:“蜡烛一点燃就流着泪,生命结束了,还把自己的凝成泪的山,仿佛诉说不尽她的怨愤。蜡烛不象春蚕,默默地来到宇宙大地,又默默地献出一切,包括自己的身驱。”由此可见,改变角度的联想训练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好办法。

33、“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

读、议、讲、练教学法是上海育才中学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而提出来的。他们已先后在不同年级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这种教学法的基本精神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它的教学全过程为:首先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读书,互相议论,逐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其次教师作重点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练习,基本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和巩固。“读、议、讲、练”之间的关系是: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是贯穿始终。

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教科书,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基本做法是:对于新课内容要求学生课堂上阅读,阅读前提根据学科内容提出要求,使学生带着要求去读,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阅读时教师来回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议,是指在课堂上的学生议论,是这个教学法的关键,每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可能不同,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给他们议论的机会,使他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明辨是非,以求得正确的结论。同时也改变了过去课堂上那种严肃死板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得生动活泼。

练,在教法上称之为应用。因为学生获得知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少而浅到多而深。读、议基础上可以达到这个要求,但还有一个熟练和进一步再消化和再巩固的问题,这就要练。通过练中发现问题回过头可以再读、再议,务必达到熟练和深化。

讲,在课堂教学里是贯穿始终的。读时更有讲,练时少不了讲。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读、议、练中产生的问题作有的放矢、画龙点睛地讲。教师能做到这样,实际上是提高课堂利用率的最好办法,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一种具体表现。

“读、议、练、讲”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相互渗透。由于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运用上也有所差别。如数学科主要以题目组织材料,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拟就了几套明确概念为主的新旧知识联系、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几类练习题来进行读、议、练、讲,以加深和熟练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读、议、练、讲不能搞成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不可改变的,不能使它流于形式。

34、钱梦龙教法

钱梦龙先生的教法又可称为导读法。即指导学生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关于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地位的争论由来已久。19世纪徳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对老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甚至说:“最可怕的是让学生发展这种认识,即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独立的。”本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则另持一端,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并开设“儿童中心”学校。在这样的学校,儿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学习,教师只是指导者和顾问。瑞士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从儿童开始就有一种顽固的自我中心的倾向,这种倾向束缚了人的认识能力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和适应。他说:“达到客观化要以解除自身中心化为条件”。其时,这些立论都不免失诸偏颇。尽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但双方始终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绝非教师就是一切,或者学生就是一切。

导读无定法,但并不是说导读无法。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1982年提出的“三主四式”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导读的宝贵参照。

所谓“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即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各自既是主体,又是受体。但是,教学又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和发展的主体性这是教师无法代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勿庸置疑的。

说到“导”,无论是传统教授,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导读,无论是“满堂灌”,还是启发式,其实,教师都在“导”。只是前者往往是通过教师为中心奉送真理来实现“导”,后者则通过因势利导,教会学生做主体并发现真理来“导”。正如叶圣陶在《致邹上一》的信中所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钱梦龙认为,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去发展其主导作用:设标、定线、达成。设标,是教学的起点,即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它至少包括认识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育目标、非智力因素目标。中心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定线,就是选择一条通向目标的路线。定线的基本要求是目标集中,环节简明,路线清晰。达成,就是达到目标,完成目标要求。在通向达成的过程,教师要特别注意导之以法。

所谓训练为主线,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和实践。一方面,“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另一方面,“主体”和“主导”的地位和作用在“训练为线”中才能实现。

钱梦龙把“三主”作为指导思想,并体现在“四式”中。自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训练。它包括认读、辨体、解题、问答、质疑、评析。主导的作用表现在教给自读的方法,指点自读各类课文的门径,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教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训练,关键是“教会学生阅读”,目的是“不需要教”。练习,是在自读和教读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应用知识而进行的迁移训练。基本形式是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复读,是把若干篇课文作为“复读单元”而进行的复习性阅读训练,重点仍然在读读、比比、想想、练练,既温故,又知新。

在“四式”中,“教读”是核心,“自读”是目的,“练习”与“复读”是强化,是“自读”的两翼。

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导读法,既不同于“儿童中心”,更不同于“教师中心”,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的结晶。不但有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实践的参照价值。“三主四式”倘能与生活更紧密地耦合,也许将更有洞天。

35、魏书生教法

不说魏书生“六步教学法”,而冠之以魏书生教法,这是因为:“六步教学法”在魏书生教师的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方面,不能概括他对语文教学的卓越见解和实践。

魏书生的语文教法具有深刻的综合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关于方法的探索成果。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汲收了心理学、教育学、思维学、社会学、人才学、伦理学、美学、行为学中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内核”,又接受并活用了现代方法论,构筑了崭新的语文教学观。尽管他的语文教法还有待于充实和完备,但轩邈之势已一稀可见。概括地讲,科学化、民主化是魏书生教法的鲜明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魏书生教法,不只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社会,因此,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超前性。

科学化,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他建立了三个系统,即:“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这三个系统,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把学习语文科学和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冲破了“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藩篱,讲坛宏阔,不仅卓越,而且实绩斐然。

民主化,就是“帮助学习的‘奴隶’们得到解放,成为学习的主人。”表现为:第一,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努力深入到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中去,并在其间架设切实可行的桥梁。第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他认为,教与学的关系是互助的平等关系:一方面,教师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强调逼迫学生去学习,而是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正如魏书生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学习后的学生,越是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就象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愈疑难杂症的患者时提高一样。”第三,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老师既教书,又育人。“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或称个人的欲望)。”学生的需要有许多层次,“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公正的理想社会的需要(我们认为这一理想社会便是共产主义社会)。”学生的个性多种多样,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第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不仅引导学生参与与学,还要引导学生参与教。

魏书生说:“语文教学的民主与科学是互为条件的,民主本身需要科学,另一方面科学更需要在民主的土壤上生存。没有民主常常找不到科学的教学方法,即使找到了,也常因缺乏民主而难以实行。”魏书生实行的“六步课堂教学法”是他的民主与科学的教学法的又一生动体现。

“六步课堂教学法”指的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定向,确定本节课(或本课书)的学习与训练的重点、难点,并事先告诉学生,做到方向明确,攻关有数。

自学,学生根据学习重点或难点自己找答案。学习差的学生,可完成部分内容,即使是理解课文的训练,也不要求他们一次完成,确实做到因人而异,学有所得。

讨论,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放在讨论中去寻求答案。

答疑,学生讨论中未解决或有分歧的问题由教师引导解决。

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后的自我估计,自拟一组10分钟的自测题,并自己评分。

自结,学生总结课上收获,并选一两名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以交流信息,得到反馈,扩大视野,开拓思路,然后由老师作小结。

“六步课堂教学法”,是师生根据实际情形共同协商制订的,因此,在整个教学中,主体性、主导性、训练性非常突出,学生既学又教,是“自为的人”,一扫“陪华”的陈规。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六步课堂教学法”,师生合作,平等相待,双方既注意教法,又注意学法,两个积极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有利于互补、相长。

“六步课堂教学法”,比较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欢乐,有利于大面积丰收。

“六步课堂教学法”,注意听、说、读、写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语文科学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其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受用终身。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观及其方法是我国语文战线一曲振聋发聩的交响曲。但毫无讳言,基调还需完美,整体性建筑还有枝蔓。

36、目标教学法

这是一种把教学、评价、反馈矫正三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分三步进行:一是确定教学目标。依据大纲,把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运用”“复杂运用”“创见”等不同层次,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是围绕目标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授以学习方法,围绕目标进行启发式教学。三是测试与矫正。对应目标编制形成性检测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反馈情况及时矫正和补救。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教育评价”“掌握学习”等理论。采用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旨在大面积提高教学教学质量。

这种教法的特点是教者的教育目标明确,有利于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具体明确,有助于加强求知的内驱力。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评价等功能。采用此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亮目标、议目标、练目标、测目标、评目标。环环紧扣教学目标,信息反馈及时,矫正有效,评价准确。

37、四环节教学法

学导四环节教学法,又称为“四环节教学法”,是学导式教学的积极倡导者哈尔滨师范大学刘学浩根据各地中小学推行学导式教学的成功经验提出来的,一度被称为学导式教学的基本模式加以宣传,并在各地推广。

学导四环教学法的程序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

自学──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提出目标明确,深浅适度的要求;对低年级学生要进行具体指导,还要进行巡视辅导。通过自学,让学生尝试感知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习惯。

解疑──是学导四环教学法的核心。要引导学生质疑,学生不能质疑时教师要适当设疑,进而组织学生解疑。通过解疑,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精讲──是自学、解疑的延续。教师根据学情确定精讲内容。精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新旧知识之间联系。通过精讲,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透彻、完整的了解。

演练──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完成从知识到技能技巧的转化。

这一教学法,简单、适用、适合广大农村教师使用。目前学导四环节教学法已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广泛运用。

38、复习法

复习法是通过对已学过的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系统化知识,做到“厚书”变“薄书”。这是一种巩固旧知识和发展技能的手段。

复习法一般可分为三类:

(1)再现复习──指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复习。如讲数学通分时,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引入新课。它一般用于平时的巩固复习,其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在讲授新教材之后,对所讲的东西由师生一起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总结,进行直接的巩固和练习;②在对知识的运用中进行简短的复习,这是一种间接的复习方法;③过渡性复习,即讲新知识同原来学过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自然过渡,这种复习使学生不会感到厌倦,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

“复习是学习之母,”在平时的复习巩固中,应当把必须记忆的内容(如定理、定义、法则、公式等)和不宜死记硬背的内容(如解题方法)区分开,做到以理解、归纳、总结和运用为主。

(2)对比复习──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复习有密切联系的新旧知识或学生对之容易混淆的知识时,常用这种方法。

(3)系统复习──把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和综合的整理。如讲完分数的加减法后,可边讲例题,边总结,概括成下面的形式。

在运用复习法时,目的要明确,既要注意系统性,又要有重点和针对性,还要做到安排的合理性,要及时、经常,不要连续进行,间隔时间要先短后长,不要间隔过长。

复习法的形式多种多样:

①口头:教师为主或在教师启导下学生为主,或师生共同进行。

②书面:在教师安排下填图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提纲。做复习题。

在复习中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突出重点。在组织复习时,应抓好三个环节,处理好三个关系。

三个关系是:①学生之间好中差的关系;②查漏补缺和系统复习的关系;③讲和练的关系。

在复习中要注意讲练结合,教师应该概括地、扼要地揭示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法则结论,不要象讲新课那样讲解,要多让学生活动,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后,必须让学生独立地做一定的练习题,这样复习效果才好。

39、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学过的基本知识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如语、数、外等课程的学习需要反复练习,才能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法的优点是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独立钻研的学习态度。但是,练习法也不宜滥用,过多的机械训练,必将影响智力的发展。

练习法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1)、教师提出练习的内容和目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示范。

(2)、学生独立练习,有时先进行半独立练习,和板演同时进行,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教师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讲评总结,指出优缺点及产生原因,再一次为学生作示范并提出改进要求,布置相应的作业。

练习的基本方式:

(1)、带着练──教师做一步,学生跟做一步,边讲边练,师生共同完成一道题。多在讲一些较复杂的内容时使用。

(2)、基本训练──运用单一类型的知识进行独立练习。多在讲授一个完整的新课后使用。

(3)、针对性练习──针对学生学习中的某些缺陷,由教师专门设计,组织练习。一般在检查书面作业或测验之后进行。

(4)、发展性练习──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系统地安排的一种练习。可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某一部分知识内容,使之牢固、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时使用。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练习课要抓一个“精”字,精心选题,精心安排。①选题要有目的性,克服盲目命题,不搞单调重复,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练习。②安排要有阶梯性,由易到难,由基本到综合,循序渐进。③练习形式多样性,各种练习形式交替使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问题,提高应变能力。④题目要有启发性,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沟通中发现联系,在辨析中防止混淆,在讲评中加深理解。

40、读讲精练教学法

读讲精练教学法是长春市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希廉和教师在实践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这种教学法以设疑生趣、读讲精练、自批自改为主线,共分八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检查、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  设疑生趣,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需运用新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求知欲。

第三环节  读讲探究,在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读书、讲解、讨论研究,理解掌握新知识。

第四环节  初试验证。通过第三环节的学习,教师设计一、二道基本练习题,让学生解答,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懂得了教材,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新知识,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五环节  系统整理。先由学生系统整理新知识,主要归纳知识的要点,教师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给以肯定,补充或强调。

第六环节  分组精练。按学习成绩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或四组,分别精选习题,每组学生做一组习题,分别巩固练习。

第七环节  自批自改。由于学生做完练习题急于知道对错,因此练习一结束,就立即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知道习题的正确答案,若出现错误,学生自己或在其他同学帮助下及时纠正。

第八环节  概括总结。先由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收获。然后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做总结。

设计读讲精练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①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启发诱导、点拨疏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个学生在四十五分钟里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课堂教学必须考虑学生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学探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⑤减轻学生负担。通过当堂理解、当堂练习、当堂批改,课后不留或少流作业来减轻学生负担。

读讲精练教学法的特点:①不仅适用于计算和应用题教学,也适用于概念教学。②自学课本后,学生讲解教材。③变全班统一练为分组练,变盲目多练为精练。④通过自批自改,变课后批改为当堂批改,变教师批改为学生为主批改。⑤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⑥一般不留家庭作业或流少量的家庭作业。

运用读讲精练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①教学法是以生趣(动力)、读讲(核心)、精练(深化)、自批(效果)为主线逐步展开的。八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应灵活掌握运用。②严格要求,逐步训练。③加强备课。教师运用此法,虽讲得少了,但要求更高了,教师的启发诱导、点拨疏通、临场应变的能力必须加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8:46:51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自学辅导教学法

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卢仲衡提出的自学辅导7条教学原则,吸收我国传统汉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的。(见“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教学原则”一节)传统汉语教学方法中的面向全体的示范朗读、示范书写(字的笔顺)、示范评点,个别辅导时的点拨激励,以致于举其一让学生反其三,“啊其两端”(提出问题的正反两面)让学生各竭其才(各自动脑筋找出正确答案),同一问题因人作答,循循善诱等。
  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其要点是:
  (1)刚入学第一节课,就要告诉学生语文自学辅导教学课本特点与用法。
  (2)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明白,不但知道五个环节,还要知道这五个环节各自的作用是什么,五个环节是怎么样的关系,在每个环节里应该怎么样,并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3)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先独立思考,求之不得,再向老师举手示意,待教师到跟前个别辅导,不要问前后左右的同学,以免干扰别人自学。
  (4)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动笔墨读书的好处与做法,以便自觉去做。一般来说,一个月后,学生便能适应。会运用自学方法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效果逐步好起来。
  (二)教法与教材相互依存
  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教材,包括课本和字典(指定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黄》)词典(指定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因为课本中的一些练习是依据上述两工具书拟出的,学生必须用这种字典才能完成课本中的练习,从而达到〈大纳〉规定的会使用字典词典的目的要求。教材本身承担了一部分辅导学生自学的任务,我们称之为静态辅导。例如动笔读书的方法和示范,词语音项义项的选择,理解课文语言、内容和写法的步骤等,课本用不同形式将其编入,学生在读课文时就有兴趣地方便地接受指令和辅导。教师面向全班的指导和面向个别学生的辅导,要受教材的制约,教材已做了的,教师一般就不必重要。不过教材中的教法只体现共性,把握大局。而教师运用的教法除了发挥教材中的教法作用,还要针对本班特点,具有个性,创造性地因势利导发挥细节作用。例如个别辅导中的无声指点,就很有启发性,对敏捷而不踏实的学生很能起到纠正知识或方法的错误,又端正学习态度的作用。教师用的教法和教材里的教法互相依附而存在。这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呢?普遍存在的好处是节俭学生的时间,便于自学,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学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
  (三)落实因材施教
  班级授课制,在课堂上用老式的口耳授受法,很难做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也就是说课堂上因材施教很难落实,对学习程序不同的学生的发展极不利。自学辅导教学的教法能把“班集体”和“个别化”这一对矛盾统一起来。教师面对全班进行教学的时间大大少于个别辅导的时间。这就在时间上保证了固材施教的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提出统一的进充、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措施,但不要求“齐步走”。自学时快者快学,提高完成进度可以继续向下自池,优生不受压抑;慢者慢学,教师用个别辅导给以帮助,使其赶上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掉队。这种班定步调与自定步调相结合的教法,能使不同思维品质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材施教得到落实。
  (四)省时、高效
  时间宝贵,已是常识,而课堂教学中浪费学生时间的教学却普遍存在。语文自学辅导教学要求学生做时间的主人。教师把课堂上的大量时间交给学生并指导学生用科学方法支配时间,有效利用时间。例如学生在利用字典词典自学课文时,一般是要求查字词与阅读课文(包括评点、回答问题)结合进行。这就节约时间而且有利于从多音多义词中选择适当的音义。教师大量板书,学生大量抄黑板记笔记的做法用不着了,这也节省了时间。无特殊情况,教师在学生自学时不向全班学生发话,保证每个学生的思维自由高速运转,不被打断。这就提高了思维效率。课堂45分钟内学生思维外于主动积极状态的时间持续较长,学习的效率也就较高。日积月累,功效就明显起来。还要特别提出的是这种教法不用预习,因为预习在造成自学辅导课堂教学失探。学生省下预习时间自由支配,可以发展特长,对全面发展教育有利。因为课堂上师生都讲究使用时间的效率,再加上各种速度技能训练(如查词典速度,阅读速度,作文速度),提高了自学能力,自学进度逐渐加快,学习的内容也随之增多,书面作业又基本上在课堂上做完,课外阅读写作便有条件开展。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又赢得课外时间,从容地多读多写,对提高语文水平,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利。学生反映自学辅导教学,课堂上紧张,课外轻松,期终考试不害怕,正说明这种教法的省时高效。
  (五)便于操作
  这种教法十分简朴,一般水平的教师,只要是认真负责,学习了基本理论就能应用。在实践证明,大量实证明了这一点。
  许多青年教师在采用这种教法之前学习了几天有关理论就上岗,有的上岗就敢上观摩课,而且能得到好评。一些少数民族的表年教师(彝族、白族、傣族、藏族等),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种专利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容易操作,就容易普及,这对普及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有利的。
  (六)法度谨严与教师特长可发挥、教学可创造
  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又是班集体,又是个别化;又是“大灶”,又是“小灶”,教学没有谨严的法度是不可想象的,免不了课堂上要乱。“启、读、练、知、结”是这种自学辅导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也可说是课堂教学的模式或法度。法度谨严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必须巡视课堂,进行个别辅导,不能衬手旁观或去批改作业;教师要按课本的设计教学,不能抛
  开课本的程序另组单元另出一套练习题;教师不能违背自学辅导的理论去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擅长讲授法的就45分钟一讲到底,擅长问答法的就用问答来代或干扰学生的自学,这就不是自学辅导教学了。这处教学既然有法度而且谨严,是否会束缚教师的手脚,影响教师特长的发挥,影响教师教学中的创造呢?法度与创造是可以统一的。“出主要新意于法度之中”(苏轼《吴道子画后》)就是说法度与创造是可以统一的。郑板桥赞石涛画竹,说他“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郑板桥集·板桥题画·竹》)。这也是法度与创造的统一。作画与语文教学,其理可通。事实正如此。同样用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教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还有不同的教法的。这里的差异,取决于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师的不同修养。特别是在学生自学时,是教师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教师及时捕捉学生自学的信息,及时处理,因材施教,大有发挥创造力的用武之地。将其它种教学法拿来随意杂交,破坏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法度,导致教师个人表演,干扰学生自学,放弃个别辅导,那就不是自学辅导教学的创新的。
  (七)适用于双语(汉语和少数民族语)教学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回族、满族一般使用汉语(《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554面),学生学习汉语无特殊困难。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是学习母语之外的一种语言,常会遇到音、义、语法上的特殊困难。课堂教学采用自学辅导教法,对少数民族学生有四点好处:
  (1)如前面所说,字典词典列为教材,就在每个学生身边有一位可以随时请教的教师。学习母语之外的语言,特别需要词典,这是人所共知的。
  (2)课本也是学生身边的一位教师,它蕴含的教法,有一部分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的。例如让少数民族学生拿现代汉语或古代汉语的某些语法与本民族语言的语法比较,会发现有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从而养活学生汉语的困难,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
  (3)课堂上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自学又以视觉(阅读)为主,还可以快者快学,慢者慢学,这就比口耳授受、“一刀切”教法任命学习非母语的语言。
  (4)课堂上教师有较多的时间做个别辅导工作,及时因人而异地解惑,能保证中、差生稳步前进。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虽小,但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50-60%,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并处于国防要冲,在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总论》)因此,在义务教育中,提高双语教学的汉语学习质量,对于增强民族团结,振兴中华有重大意义。从这个角度看语文自学辅导教法,也会觉得它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
  (八)多学科同步促进
  自学辅导教学在国内应用较多的是数学和语文两个学科。现在走向同步教学的班级逐渐增多。所谓同步就是一个年级或一个班同时几个学科采用这种教学。语文和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同步实验最早而且面积较大的实验区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从1984年开始,迄今已有十几年。同步实验证明了不仅没有学科教学互相抢时间增加学生负担的缺点,而且对学生自学方法的获得,自学习惯的形成,自学能力的迁移,学习成绩的提高,都优于单科实验。在民族中学还能较早较好地解决学生不习惯应用汉语学习数学课本的矛盾。多学科同步应用自学辅导教学,能在总体上节约课时,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增长率质量。潘菽先生生前的构想是用这种自学辅导教学改革现在的学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从十几年的实验总结出来的语数两科同步的互相促进性,可以看出潘菽先生的构想是有科学预见性的。我们应该加强实验研究,让语数以外的学科也同步起来,继续努力探索其中的规律。
  总之,这种教法方法是为实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高效利用课本,适应学生变化着的个别差异,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服务的。

59、设喻教学法

设喻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比喻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运用得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能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记忆;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便于化难为易。总结其运用规律,大致有三要。
  (1)充分研究本体,准确把握本体的特征
  教学须因文生法,每教一篇课文,都应在准确、透彻地把握课文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适宜设喻教学的内容,需要从如何设喻的角度再作思考,去发现设喻的最佳环节和方式,为取得生动形象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矗倘不如此,抛开了对教材的充分研究而刻意设喻,就只能舍本逐末,流于形式,轻则干扰学生的正确理解,重则可能造成知识传授上的纰缪。
  袁枚的《祭妹文》堪称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其突出特色在于抒情方式,笔者教授时运用了设喻法,效果良好。课文通篇以情贯穿,字字滴泪,声声泣血,手法上,叙事、抒情、写景三者水乳交融,有机结合。叙事不尚完精细,始终抓住一个“情”字,一个“琐”字,以事蓄情,寓情于事,且全为家庭琐事。也正是一件件琐事的叙述,积淀和引发了强烈的感情,手法也由此变为无所掩饰的直抒胸臆。在这里,叙述往事是基础,抒发感情是目的。如果把文章比作一首乐曲,那么琐事就是音符,感情就是旋律,没有音符不成旋律,没有叙述,抒情便也成了空中楼阁,而文中恰到好处的几笔写景,勾勒了旋律,没有音符构不成旋律,没有叙述,抒情便也成了空中楼阁,而文中恰到好处的几笔写景,勾勒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又丰富了曲调,是必不可少的伴奏。如此,则音符构成旋律,伴奏增强效果,叙事、抒情、写景三者完美结合交融为一首优美好听的乐曲,令人百听厌。同时,叙事又必以感情为统帅,感情是选材组材的主要依据,不妨又可设喻:琐事是珠,感情是线,《祭妹文》就是用感情的线贯穿琐事的珠而连缀成的一挂精美的项琏。
  这便是笔者设喻教学的成功之例。由于抓住了本体的特征,设出了形象的比喻,因而确有良效。但离开了对本体的充分研习,设喻将无从谈起,教学效果也可能逊色。
  (2)力求找到常见易懂有趣的事物作喻体
  为了有效的设喻,喻体要选择浅显易懂的事物来充当,并且尽具有趣味性。喻性不为学生熟知,学生不能准确理解,甚至根本无法理解,虽设喻亦无益;喻体过于平淡,索然寡味,也难为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
  学习《威尼斯》一文需要引导学生领会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别致之一就在于期“水上城市”特色,包括“水在城中”和“城在水中”。仔细研究课文并加以联想想象,就可以发现,威尼斯是一个飘在水中的竹匾,匾在水中而水又渗入匾里,条理纹路是小桥,曲径通幽,大小水道如街路,四通八达。再如驳论文常用的归谬法也适宜设喻教学。归谬法就是将错误观点加以合理引申出一个荒谬结论,从而证明该观点是错误的。归谬法的特点在于以退为进,以非作是,错误观点不攻自破。这就好像搏斗的一种技巧,当对方用了大力猛扑过来,我们不要正面还击,可以适当躲避,或者顺他的方向一拉,对方便会扑倒在地。搏斗时的这种技巧,“拉”是方式,“倒”是目的,是为“拉倒法”,论证上的各种技巧,“归”是方式,“谬”是目的,是为“归谬法”,相似在以退为进,斥非有力,又充满机智。
  在写作教学上,同样可以进行设喻指导。古人在写作理论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中不乏以喻说理者,对设喻恰当贴切的也完全可以古为今用。如清代李渔以缝衣喻组织材料,“其初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功,全在针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又如元代齐梦符提出的结构文章要追求“凤头”“猪肚”“豹尾”。都是借浅显易懂的事物来说明抽象复杂的事物,能为教学创造熟悉优美的境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然后运用于其写作实践。
  (3)抓准相似点,务求贴切,新颖
  比喻要贴切、恰当、生动、方为妙喻,设喻教学法亦然,故而必须要对本体和喻体的特点认真分析概括,抓住二者最相似的地方。随心所欲信手拈来,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牵强附会而不当,往往不伦不类弄巧成拙。同时,设喻还须追求新意,“泛而不切,好取华辞”(吴曾祺《涵芬楼文谈》)则无关实义,“熟而不鲜,袭取旧闻”(同上)则牙慧难辞,王尔德关于以花喻美人的评率至今令人回味无穷,都在启示我们设喻要求贴切,力求新颖。
  在教授《文学和出汗》的论证结构时,笔者也采用了设喻法。课文树靶时介绍了梁实秋谬论的论点和论据,这两者构成了一个“人”,论点是心脏,论据是肢体。鲁迅驳斥共用四箭。第一箭驳论据,射中活人靶子大腿,让他摇摇晃晃站立不稳。紧随其后又迅发两箭,一谈“脾气”,一论“出汗”,驳斥论点,射中心脏。这两箭,论据不同,角度有异:举“脾气”,自古至今一直在变,从历史角度纵向举例,说“出汗”,同时同地因人而异,从现实角度横向举例。两箭关系并列又俱中心脏,恰如:一简明射中了左心室,一箭射中了右心室。第四简明借梁之英国文学话题,是“以其人之箭还射其人之身,”亦中心脏。四支箭,阪上走刃,兔起鹘落,活人靶子倒地毙命。这样的分析,选择了学生已知的常识,抓住了本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因而分析深入透彻,听者清楚明白,始终情趣亢亩,产生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教学效果。

60、文学插图导读“六法”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部分作品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在编入课本时,多数配有比较理想的文学插图。据统计,课本的文学插图多达78幅。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文学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的语言”,捕捉斯所“隐含的非常丰富的文学信息”,从而创造性地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鉴赏水平,一些致力于语言教改的有识之士,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有的教师讲《装在套子里人》一文时,先利用插图作“导读鉴赏”:“首先欣赏苏联著名画家库克雷尼克斯为小说精心设计的插图。请你至少说出三点别里科夫与画面背景不协调之处。……初读课文,将小说描写与插图对照,你认为主人公的怎样的人,有何曲型意义?……”从上面的“导读鉴赏”可以看出,教者引导学生欣赏插图的目的在于透过插图的画面,探究和吸收更多的隐含的文学信息,补充和丰富作品的内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并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和把握别里科夫这一文学形象。
   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文学插图的潜在功能,其主要作法归结如下:
  一、介绍作者,先睹风采:由“形”人“神”加深印象。课文中有不少插图是著名作家、诗人的头像,如我国古代的有屈原(《涉江》)、陶渊明(《桃花源记》)、曹操(《观沧海》)、白居易(《钱塘湖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李清照(《如梦令》)、辛弃疾(《西江月》)、蒲松龄(《狼》)等,现代的有朱自清(《背影》)、老舍(《济南的冬天》)、外国的有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这些文学巨擘的头像,能体现他们各自的风度和气质,也能显示其不同的个性。学生对入选教材中的作家、诗人的了解,往往只限于注释介绍和教师的补充介绍,不能将这些文字的材料与其相貌联系起来,只知其“神”,未睹其“形”,形不成深的印象。课本中的头像插图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如讲《涉江》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屈原的头像,并结合画像旁“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上万古悲风”的题联,说说对诗人的第一印象。学生根据平时积累的材料,面对诗人的头像,充头发挥自己的分析、判断和想象力,说出了各自的直观印象——“诗人神态慈祥和善,是位洁白清忠之士”;“诗人宽宽的额头,微蹙的眉宇,肯定是关于思考的人”;“诗人深思沉静,流露出忧心忡忡的神情”;“慈祥中显出刚毅的神态”……学生对诗人的直观感觉,尽管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捕捉的印象,概括得也并非完全了解,但它毕竟是从仔细观察中得到的第一印象,而又以口头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它综合地反映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利用插图像介绍作者,先睹风采,由“形”人“神”,起到了“一石多鸟”的作用,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又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有世界著名的作家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头像,他们神态有别,风采各异。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伟大作家的头像,并说出自己的直观印象,定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对这些举世闻名的作有产生深刻印象,并进一步渴望阅读他们的作品。
  二、赏画入文,由文入画。在一些游记写景散文中,作家按照自己的行踪,或定点写景,或移步换景,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景物别具特色的风貌。教这一类课文,我们要借助插图,赏画入文,由文入画,如教《雨中泰山》时,先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并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思考:插图中画出了哪些景物,近景和远景各是什么,看了这幅插图你对泰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一般都能比较准确的回答上面的问题,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在翻阅课文中,也会得到解决。待学完课文后,返回来再让学生对照课文的有关描写欣赏插图,由文入画,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所描写的泰山全景式的特点。利用游记写景散文中的插图作导读,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赏画入文。先从画面的整体上盾一下文章所描写的景物
  对象及特点,对全文的景物描写有个概括印象,由文入画。再根据课文的具体描写段落,结合插图的部分画面,从局部上把握作者写景的角度及特点,如插图中的“紧十八盘”“南天门”等,图文结合,归纳概括。最后让学生看图叙述文中描写的景物,图文结合,归纳概括出全篇的写景特点。
  三、借助示意图,揣摩作家的匠心。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插图大部分具有艺术性。但也有一些例外,如《孔乙已》有一幅插图就是属于科学性的示意图。《孔乙已》的开篇是一段近乎说明性的文字:“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一段文字的内容,该文有一幅插图就是鲁镇酒店的特殊格局方位示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照小说的开篇一段话,仔细观察这幅示意图,揣摩作者的艺术匠心。按示意图的方位,看一下“短衣帮的”和“穿长衫的”到鲁镇酒店喝酒的位置各在何处,侧重理解“短衣帮”和“穿长衫的”,因其身分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喝酒的方式和所据的位置也迥然有别。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种现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如果我们从小说的全文来看,主人公孔乙已的悲剧,也将在咸亨酒店的“曲尺形的大柜台”前上演,借助示意图揣摩作家的艺术匠心,意义重大。
  四、借助插图,体味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凝练,而表现的境界却广阔深邃,显示的情调亦丰富多彩。对诗的艺术境界,只可“意会”,不可的“言传”。这也是诗歌教学的困难所有。我们都有一样一种体验,尽管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记忆表象,让其设身处地地全味诗的意境,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如果我们借助插图的画面,让学生由文人图地体味诗的意境,就比较容易了。如《琵琶行》的“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插图,就是对该诗第一段意境的生动显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照原文,观察画面的内容,跟自己原来想象中的情景作比较,看一下二者之间的差别,并借助插图进一步体味“秋江夜送客”的画面所表现出的悲凉气氛。如果我们再作深入引导,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和插图的画面所显示出的人物和景物展开想象,作“看图说话”或“依图作文”之类的练习,对诗的意境的全味就会更加深刻。
  五、借助插图,理解人物形象。文学插图最常见的便是小说中的插图。小说中的人物、环境、细节等用文字描写的东西,往往被画面所代替。小说最重要的塑人物形象,因此小说的插图也集中在勾勒人物形象上。借助插图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人物的典型意义,必须有这样的两个过程;由文字到画面——将小说的文字描写对照画面,想一下插图还隐含着哪些文字信息,它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像前面提及的讲《装在套子里的人》插图时的“导读鉴赏”就属于这一类;由画面到文字——审视插图,捕捉画面中隐含着的文学信息,再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将插图再还原为文字描写。这一“还原”不是简单地重复原文的描写,而是在原文基础上的重要创造。如《祝福》的插图是一幅祥林嫂被鲁四老爷赶出家门、成为乞丐的肖像画。画面上的祥林嫂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若已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了。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发现这幅图除了画出原文那段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外,还可以看到画面左下方的背景,是鲁四老爷燃放爆竹“祝福”的情景这幅插图,将“凶人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作了强烈对比,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了小说的主题。利用插图所作的“导读鉴赏”和“还原”为文字描写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读写是大有裨益的。
  小说的插图大多是对一些重要情节、人物形象的勾勒,或显示人物的性格,或深化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暴露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揭露官吏卑鄙阴险嘴脸的“密室谋划”(《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抨击科学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严重腐蚀的“中举喜疯”(《范进中举》),刻画葛朗台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的“看守密室”(《守财奴》),塑造革命母亲英勇无畏形象的“散发传单”(《母亲》),表现群众愚味的“上坟”(《药》)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得用这些插图,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六、以文评画。插图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内容,“补文学之所不及”。因此,插图中的人物、景物和场面都要依据原作的文字描写,将其转化为准确生动的绘画语言。这就要求插图既要符合原作的内容和精神,又要根据艺术规律进行创造。插图的起码要求应该做到不违背作品的内容,符合生活的真实。然而有些文学插图却未能做到这一点。在教《为了六十一阶级弟兄》时,让学生以文评画,对课文中的插图作评析。先证学生找出插图所依据的原作描写:“他们来到了黄河茅津渡口。在微微的星光下,只见那黄河翻滚着巨浪,只听那河水拍打岸头,震人心魄。”老艄公吆喝伙计们“来到岸边,二话不说,驾起船,直奔河心,”“终于打破了黄河不夜渡的老例,把取药人安全送到了对岸。”然后再让学生思考:插图“夜渡黄河”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作的内容。学生对照课文的有关描写,认真观察插图,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画面上只突出了翻滚的黄河巨浪,并没有画出这是“夜渡”的情景,自然也就无法表现为了挽救61个同志的生命,冒着“夜渡黄河容易翻船落水”的危险,“打破了黄河不夜渡的老例,”寻找特效药的高尚精神。显然,这幅插图有悖于原文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经常引导学生评析一些文学插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评价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8:49:12 | 只看该作者
61、文言文讲授“六步法”

文言文讲授“六步法”,即一看、二听、三找、四讲、五读、六总。
  一看。遇到一篇新文章,先组织学生自看。篇幅短的可通读全文,篇幅长的则要分段阅读,使学生先感性认识。这一步骤姑且称为“粗读”。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对高中生来讲这篇课文篇幅不长难度不大,可安排10分钟给学生“粗读”。
  二听。让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认真聆听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特别留意生词的读音,并且对重点实词、虚词做到心中有数。
  三找。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找”的过程也就是“动脑筋”的过程。“找”即学生“听”后找出需掌握的知词及重点并提出疑问。这可称为“精读”。让学生“找”,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比老师开门见山点出来效果更好。在“找”这一过程可以引导竞争意识,看谁找得快、看谁找得准。同学受到教师表扬后学习兴趣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讲。老师讲解同学在“找”中出现的疑点,并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些书本下面注释有的,要提醒学生作记号;没有的则要督促他们做笔记。这一环节,可进行个别提问,也可集体提问,还可交叉进行,相辅相成。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提及的“孰视之”中“孰”作何解,可以提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一句“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学生立刻回忆起此处“孰”是通假字,通“熟”、仔细,这样,“孰视之”中的“孰”也就迎丸而解了。
  五读。完成了上述四个步骤后,应让学生分段分节朗读,这有助于课文的完整性与连贯性。“读”时,应遵循古人“必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六总。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是总结。通常语文老师都是不辞劳苦地“滔滔不绝”,成绩好的学生自不必说;对差的学生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而言,则多半是对牛弹琴。我们认为可以让学生总结。让他们积极思考,归纳出本课的重点。学生踊跃参与,即锻炼了分析归纳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同时又一次巩固了本课知识点,可谓“一箭三雕”。

62、五“一”五“多”作文教学法

所谓五个“一”就是“一例多用、一事多想、一题多议、一体多作、一文多评”。通过严格而有序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写作的习惯,大有好处。
  (1)一例多用
  学生阅读量少而窄,缺少生活经历,手中掌握的素材十分有限。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指导他们注意选择手中仅有的素材尽可能地与文题相切近,使这些素材与题意相一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一棵树在甲地能生长,通过合理移植在乙地同样也可以开花结果。例如,伦敦图书馆的一个座位下,留下了伟大导师马克思长年累月来此学习磨出的两个深深的脚印,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哪一页不闪烁着这脚印的光辉这个例子,在学生中间广为传颂,都很熟悉。它不仅是“书本有路勤为径”和“业精于勤”有的力论据,而且是“革命导师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楷模”的最好例证。又例如“球王贝利,在他踢进一千个球以后,有人问他:‘贝利先生,请问你对哪一个进球最满意’?贝利说:‘下一个’”。这则例子,既是一种奋进超越的精神的表露,又是永不知足,努力进取,敢于胜利,充满自信的豪言壮语。学生在习作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选用,把文章写活。素材多,能写好文章。但素材少,就未必写好文章?当然不,只要我们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同样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2)一事多想
  常常听到不少人抱怨文章不好写,因为似乎没什么好写:英雄人物并非比比皆是,曲折经历又少之又少,名山大川更难得一顾……平时看到的一切似乎都平平淡淡,能写出什么来呢?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一件小事,普通不过。可当你对它提炼、加工以后,就能有质的飞跃。正如清代诸名诗人、学者袁枚所说:“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志;蜂采花,而所酿所密,非花也”。丝绸多么华贵,蜂蜜多么甜美,它们与普通的桑叶,野花有巨大的差别,但它们也确是从普通的桑叶、野花中来,所不同的是它们经过了蚕和蜂的辛勤劳动;丝是蚕的心血所凝,蜜是花的精华所聚。《小街》是一道极其普通的文题,可写人记事,也可状景抒情。有一位同学,从写人记事上分成小街的孩子、小街的青年、小街的老人;从状景抒情上分成青网中的小街、夏雨中的小街、冬雪中的小街。这样分类后,均可绘成几条主要轴,并展开发散思给,在每一条轴上列出尽可能多的内容。文条理清楚,线索分明。即使是一件小事,只要我们对它细心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灵活运用,何愁写不出好文章呢?
  (3)一题多议
  “文无定法”。一个文题,它包含的意义往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想象,不能拘泥成一个定式。例如文题《朴素与时髦》。对于这个矛盾问题,学生常把握不住,简单取舍。教师可启发学生开展议论,首先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而要看到实质。因为朴素和时髦是个现象,关键在于青年学生的服饰应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性格爱好、环境场合等方面来决定,不可同一标准,因此“抓住青年学生的穿着适合自己的特点”这个观点,才能把两种统摄起来。其次,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味地褒贬一方。这里还涉及到,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观点包括: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因和果、质和量、内因和外因、主观和客观、现象与本质、对立统一等。通过反复讨论,正确观点定会产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跑题。
  (4)一体多作
  “站在河边上,学不游泳”,“不敢放枪的人,一辈子着野兽”。这些话,说明一个道理:要想学什么,就得练什么;要想学得好,就得多练才行。有人问鲁迅先生作文的“窍门”,鲁迅回答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则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鲁迅先生这话讲得多么恳切清楚啊!我们说“读书破万卷”,则“下笔”才能“有神”。如果光做到“读书破万卷”,从来不去下笔,怎么能有“神”呢?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因此,光有理论不行,还必须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一种文体的技巧,试图通过两三次作,就能掌握,那是不可能的。必须反复练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多次练习中逐步地摸索,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一个学期主要学一种文体,并将每一类文体,分解成若干个单项,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由简单到复杂,多搞几个来回,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实践证明,这种作法,是行之有效的。
  (5)一文多评
  文章的评改为广大语文教师常用的手段。因为它切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强,学生容易理解,对提高作文水平有很大帮助。但评改的方法要得当,不能由老师唱独角戏。教师可采用假设法、对比法、鼓励法、讨论法等形式激发学生思维,使之司出其中的道理。记得有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写道:
  …………
  星期天的早晨,妈妈把我们换下的衣服泡上,又把我们叫来。她分配我洗衣服,哥哥扫地。尽管我们还很小,便总像战士接到命令那样去做。当看到我洗衣服笨拙的样子时,妈妈忍不住笑了。哎啊!肥皂沫溅了满地、满身,又浪费啦。于是她做起示范动作,说:“看见吗?要这样”
  在讲评时,笔者有意地把原文后面的文字改为:
  当看到我洗衣服的笨拙的样子时,妈妈说:“哎呀!皂沫溅了满地……去玩吧,让我来”。
  两文对比,学生普遍认为原文好?有学生说:“原文表现了妈妈言传身教的美好品德,改动以后就看不出来了”。又有人说:“原文语气亲切感人,动作逼真,体现了妈妈对女儿的爱而不宠,而屐后就差劲了。”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两文比较,的确学生的评论是非常准确的。笔者认为,这样的改方式,对的启发较大,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有帮助的。
  63、形象图解教学法

形象图解是精要语言文字和简明线条的形象结合性,它是以造型艺术为主,语言艺术为辅的。图解充分挖掘了课文的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等多种美的因素,利用形象设计而成,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设计的原则是:
  求美。图形力求结构匀称,布局合理,形象生动,给人美感,值得欣赏、回味,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避免单调、呆板。
  求新。图形力求形式新颖,独特,在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求实。图形力求不脱离教材和教学实际,不搞随心所欲的为美而美,为新而新,面是针对每篇课文内容的有的放矢,适合于高中学生的思维形式和兴趣特点,使教师画图时,省时、省力。
  求精。图形力求构图线条简单和词语精练。给人印象深刻,容易记快,改变雕肿、冗长的面孔。
  形象图解有多种造型,这里主要介绍八种:
  1.植物造型:如《屈原列传》的图形是一棵“翠竹”,《故都的秋》是一棵“小树”,《荷花淀》的图形是朵生长在荷花池中的“荷花”。
  2.几何造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图形是菱形,《季氏将伐顺臾》的图形是曲线,《拿来主义》的图形是圆形,《水调歌头·游泳》的图形是长方形。
  3.人物形‘象造型:如《阿Q正传》的图形是:“Q”,《全我所欲也》的图形是一个“人”。
  4.自然景观造型:如《长江三峡》的图形是一条“峡谷”,《绿》的图形是一个“小潭”,《荷塘月色》的图形是一个“荷塘”,《天山景物记》的图形是“湖泊”和“小溪”,《涉江》是图形是一条“江”,《威尼斯》的图形是一个“河网岛群图”,《游褒禅山记》的图形是一座陡峭的“山”。
  5.汉字造型:如《土地》的图形是一个“土”字,《庄暴见孟子》的图形是一个“王”字,《雁荡山》的图形是一个“山”字,《群英会蒋干中计》的图形是一个“瑜”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图形是“巨人”二字。
  6.生活用品、食品造型:如《影泰蓝的制作》的图形是一个“花瓶”,《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图形是一个“阶梯”,《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图形是一个“荔枝”,《药》的图形是一个“馒头”,《纳谏与止谤》的图形是“两面镜子”,《灯》的图形是一个“灯泡”,《守财奴》的图形是一个“钱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图形是一间“茅屋”,《项链》的图形是一条“项链”。
  7、社会景观和事件造型:如《赤壁之战》的图形是“两军对峙交战图”,《鸿门案》的图形是“宴会图”,《雄关赋》的图形是一座“雄关”,《过秦论》的图形是一个“三方实力对比图”,《文学和出汗》的图形是“打靶图”。
  8、意境造型: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的图形是一条曲折的“路”,《记念刘和珍君》的图形是一把“火炬”,《风景谈》的图形是一个“画轴”,《谭嗣同》的图形是一座“高山”,形容他的精神与高山一样“屹立人间”,《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组“刀丛”,《祝福》的图形是“一座门楼”,由“两扇大门和一个门坎”组成,祥林嫂被拒之门外,《母亲》的图形是一发“炮弹”,象征母亲散发的传单犹如一发发炮弹射向敌人,《屈原》(节选)的图形是“双手托月图”,《窦娥冤》的图形是一个“大箭头”,直刺黑暗社会,《明湖居听书》的图形是“众星捧月图”,《孔省东南飞》的图形是个“爱情碰壁图”,《荆轲刺秦王》的图形是一座“丰碑”,《警察和赞美诗》的图形为两个“问号”,一个“叹号”,《雨霖铃》的图形是两片“残月”。
  设计图解一般从全篇着眼。如《威尼斯》的图形,是个“河网岛群图”,涉及课文内容的各个方面。有的只从文章内容的某一方面入手。如设计《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只从人物描写特点上构图,而结构内容未涉及。有的只取课文一景、一物、一字。如《雨霖玲》的图形取“残月”一景,《项链》图形取“项链”一物,《土地》图形取一个“土”字。诗词、散文的图解要考虑课文的提示。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图形展出一幅历史“画卷”。一般长文章如果从全篇结构上、内容上构图,只考虑文章的第一第二层次,或主要内容要点,具体词语一般不在图中表现出来,否则,图解太臃肿、复杂,难以理解记忆,更无形象可言。
  为了配合图解的使用,每篇课文设计七八个问题,有序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即分析课文顺序,展示图形顺序。
  形象图解的使用对象是学生和老师。学生使用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自学法。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分析每篇课文的问题,初步搞清图解的内容。二是印证法。教师在课堂上分析完问题,展示图形后,学生打开形象图解一书,印证老师讲课的内容,并质疑问难,这时,学生不必在笔记本上画出黑板上展示的图形了,节省了课上时间,而且比笔记本便于长期保存。三是复习法。期中、期末复习时,学生看看问题设计和图解,课文内容就会一目了然,清晰可见。教师的使用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是逐步展示法。分为六步,第一步设疑,教师把设计的问题用投影仪展示出,学生手里有书,直接看书也可以。第二步思疑,学生独立思考展示的问题。第三步议疑,四人小组议论思疑结果。第四步解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边展示图形。问题分析完,图全貌展示出。第五步质疑,学生打开图解一书,质疑问难。第六步测疑,教师检查一下学生对上述问题的掌握情况。二是填补法。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部分图形,另一部分让学生自己画出,教师指导。三是总结法。教师不是边分析问题,边板书,而是问题分析完,再总结画出图形。四是比较法。教师在黑板上亮出图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再设计图形,师生比较图形的优劣。
  形象图解对学生来说,是个使用三年的“大笔记本”,对老师说,是个“微型教案”。它既适合于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又适合于幻灯教学。这种图解线条简单,字数有限,一般每个图只占黑板的1/3,老师上课免上擦黑板,吃粉笔灰,也节约了粉笔,上这种课老师要带着三角板、圆规,有点像上数课的样子,画图时,应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点”出大致轮廊,在指定位置写字,再连线成图形就容易多了。

64、语文“点拨”教学法

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障碍,教给方法,发展能力。目的是运用启发式原则引导学生自学。从效率论上讲,就是适应当代知识飞速发展与当代生活高速运行的客观需要,采取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去加快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进程。在研究如何大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今天,“点拨法”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实施“点拨”教学法的基本方式:
  “点拨法”是一种教学论,它帮助人们端正语文教学思想,明确语文教学过程,运用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在明确“点拨”法基本内涵的前提下,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最关注的还是如何操作的问题。虽然说运用“点拨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应该活掌握;但在教学中,基本的操作方式还是有的。
  1、暗示引发
  在通常用语中,暗示是指人们有意识地用储蓄方式示意某人。心理学上所说的暗示则不同,它是指人从环境中的人或事物所接受的不知不觉或意识模糊的刺激及影响。这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发的刺激影响作用,叫暗示。运用“暗示引发式”点拨,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暗示心理活动,促进学习某事物的需要、兴趣和动机。同时与有意认的心理活动相结合,以充分发挥智慧潜力,取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效果。具体的说,就是在点拨过程的开端甚至结束,并直接提出“学习什么”的目的,而艺术地把学生引入一种境地,来焕发合宜的时机和需要,启迪他们由衷产生相应的情感、想象和思维,使学生自然而又必然地获取某种知识和技能。“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增长率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心灵之路的基幢。”(《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的见解强调了“暗示引发”点拨教育的意义。我们来谈一个例子。高中第四册有一个戏剧单元,有《雷雨》《威尼期商人》和《窦娥冤》三篇课文。学生学戏剧作品有一定的难处,平时见得少,戏剧常识和分析方法也了解不多。为了达到实用而又别开生面的教与学的效果,有的教师打破了常规分析的教法。而是结合五四青年节活动,安排学生演一场戏-《威尼期商人》。把全班学生分成导演组、演员组、舞台设计组、表演评议组。教师将所有的有关材料全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精心准备,然后演出。学生成了导演,成了角色,成了评剧人,兴趣盎然,只知道自己是在演戏,忘记了自己是在带着任务学习。实际上,编导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剧本的过程;承担角色的过程,就是一个领悟台词及人物形象的过程;编导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剧本的过程;承担角色的过程,就是一个领悟台词及人物形象的过程;而评议表演,则是深化各项知识的过程,除了导演和表演,作为观众的部分学生也都在积极地学习。这种点拨,不是正面地直接让学生学什么,而是让他们去做些什么,用“做”表演活动,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和动机,围绕活动来学习知识,顺其自然地学习。在点拨实践中,进行暗示引发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放诗歌或散文朗诵录音,将学生带入作品所渲染的意境中,使其在情感上得到陶冶等等。
  2、引路入境
  境,指美好的境:怎样“入”?强调一个“引”字,也就是点拨。它不是牵拽,更不是灌输,它着重于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在思维上达到同步。“引”,实际上是架起一座引桥,教师点拨学生,校正路线,循序渐进。引路入境的范围很广,既关联到学习方法的点拨,也涉及讲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艺术表现。如教《天山景物记》一文,教师进行配乐朗颂,然后再进行评议式的描述,让学生沉浸在美中,这种在情绪上引路入境是有效果的。再如校正习作中出现思杨情绪灰暗低沉的例子。一位学生在文中散布对农村生活彻底绝望的情绪,堆砌了不少能体现农村生活落后面的事例。引起不少学生的共鸣。怎么校正?一般方法是在讲评时提出批评。这样做,教师说套话多,虽然也有理有据,学生在情绪上却一时不愿接受。如果采取委婉迂回、引路入境的方式,效果就大不一样。教师先谈一点生活美的知识,作为引子,生活中存在着美,客观中存在着美,但又不是俯拾皆是。凡是客观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最能体现出人的本性、为人所宝贵的富有生活意义与人生价值从而易于唤起审美情感的社会生活事物,就是生活美。生活美并不仅仅表现在一些变态生活,如激动人心的社会事件、劳动与斗争的生活等,而且体现得最多的则是平凡的常态生活(普通的日常生活)。学生们常所视后者,这一点要特别强调。继之,教师又引出生活美的主要内容:(1)性格美。如农民任劳任怨的精神等;(2)风尚美,如淳扑的乡村习俗;(3)事件美,如专业户的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移风易俗的新人新事等;(4)氛围美,如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气氛。这样,使学生对农村生活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第三步,避开病文,引导学生每人根据上述提示举出二三例。人声鼎沸,事例很多。同时有意点拨学生举出一些反例。第四步,对正例与反例进行辩证分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学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问题不难解决。通过以上几步引发,学生已沉浸在生活美的境界中,火侯一到,再亮出病文,不待教师讲,便自有认识了,像这样委婉迂回,引路入境,能从根本解决认识社会生活的方法问题,也点拨指导了写作。
  3、辐射延展
  点拨,着重于一“点”的拨动,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篇课文是一个沉重的物体,而拨动的某一“点”是垫在杠杆下的石头。石头支撑杠杆起作用,便顺利地移动了物体。这一“点”,可以是“课眼”,可以是“文眼”或“诗眼”。拨动这一“点”延及其余,抓纲显目。既在知识上放射开来,呈网状结构;又在能力发展方向扩展开来,形成发散式思维走势。这就是进行辐射延展式点拨要达到目的。如扣住文眼,用辐射延展的方法教《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全篇的眼睛是“说”。辐射延展状况如下:
  “说”
  →说的原因:国事危急,但太后爱子,不让子出质于齐。
  →说的过程:从生活起居说起,说将自己的儿子托于太后,说太后为儿子作计,并议为计之短长。
  →说的效果:太后纳谏,长安君质于齐。
  通过上表的扩展,为时不多,学生在知识上至少有两点收获:(1)触龙的说话艺术;(2)文章谋篇结构的特点。在技能上也有两点借鉴:(1)学习说话;(2)学习扣住文眼分析作品。又如教《赫耳墨斯的雕像》,学生觉得好懂。教师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使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从“他笑了”这一不起眼的句子上进行点拨,学生的思维走势是分攻的:
  “笑”
  →嘲笑、轻蔑、看不起。笑声里包含的意思是:堂堂的宙斯,也不过只值一个德拉克墨,没什么了起!
  →满足的笑,得意的笑。含义是:宙斯的像值一个银币,不少啦!赫耳墨斯当然高兴,因为他认为父亲的像很值钱,而自己比父亲更了不起,那么自己的像更贵些。
  教师顺势点拨收拢。提问:当雕刻家说赫拉的像还要贵一些后,赫耳墨斯是怎么想的呢?他会不会也是想,没有
  什么了不起,只值这几个钱?学生联系全文思考,得到结论,赫拉的像只比宙斯“贵一些”,也贵不了多少,因此,赫耳墨斯那种狂妄自大的心理没有什么变化。他仍然是瞧不起的意思。对自己的像,他始终认为“人们一定要出高价来买”。因此,赫耳墨斯的笑是轻蔑的笑。在这个不起眼的句子上轻轻一“点”,学生串起了全文,有两点理解:其一是赫耳墨斯的形象;其二是这篇寓言的主题。由些可见,由一“笑”字让学生进行辐射延展式思维,讨论争鸣,求同存异,取得的效果不是比教师采用单一式的分析串讲要好得多吗?在写作教学中,辐射延展式的点拨也很常见。如下面是一则“观察札记”——
  张二叔家的小院子十分宽敞,院墙四垒起了花坛,种了
  各种各样的花草:有玫瑰、有兰草、有月月红……三间正屋都是青砖到顶、红瓦参差,十分气派。初夏的黄昏,一家人都歇工了,围坐在小院中央的石桌边闲聊。张二叔却闲不了,他正在侍弄培育的“猴头”。再过半个月,“猴头”就要上市了。新月初升,小院清幽。大家都在吃香喷喷的绿豆稀饭,张二叔还要饮两杯“洋河大曲”呢……
  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扩写成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其实,通过点拨,还在以下写作思路:
  文体辐射:
  →实用文(《猴头出售广告》)
  →说明文(《猴头培养方法》)
  →议论文(《从“农家花坛”说开去》)
  →抒情散文(《小院夏夜》)
  内容扩展(以议论文例):
  →赞农民生活如鲜花一样美好
  →谈农民精神生活上的新追求
  →浅浅农村生活美。
  明确以上思路,学生就可以根据需要组织材料、补充材料进行写作了。
  4、逆转爆破
  我们的常规教法是教师备课,然后设计教案,安排步骤。接着是教师讲课,最后布置作业。这种常规教学,沿袭日久,当然切实可行。是否非得如此沿袭不可呢?不一定。如果我们把这种课堂讲授、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循环往复的教学模式看作是顺向教学的话,那么,进行逆向爆破式的点拨教学则恰恰与此相反,所以相应也称为“逆转”。教师把有关课文的材料给学生(成立阅读小组),设计出一整套练习题,也给学生,让学生动完成。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提供反馈信息的过程。教师据此进行备课。批改作业,然后补缺补差,解决疑难,这就是选点“爆破”。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教师完全做到对症下药,点拨能“点”到要害,“拨”到关键。

5、抽换比较
  抽换是指:将课文中原有的重点、精彩点等有意抽去、让学生进行反思。比较的内容更多:或找例文与课文配合,求同比异,或是如抽换一样,将重点、精彩点抽出来,换上另一种内容或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这也是为了打破每上一课都是叫好的沉闷格局,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思维发展。这种点拨方法也适用于写作教学。如教《阿Q正传》,通过标点的抽换让学生们品味鲁迅使用标点符号的艺术。(1)原句中有两个感叹号,充分表现了这个豪绅咄咄逼人的口气,中间的一个破折号活现了赵太爷步步逼人的气焰。而抽换句则不能达到这一效果。(2)赵太爷的一句话仅九个音节,却用了三个省略号,表明四次才说完。“现在”一词,竞争重复两遍,停顿两次,甚至把“阿”与“Q”分开来说,巧妙的标点,维妙维肖地提示了赵太爷之流惶惶不安地心理和神情。显然,抽换句的表达效果也不如原句好。又如教《反对党八股》一文。为了促使学生对本文语言特色的掌握,也可有意将原文中的典型句子抽出,换成另外意思相同的句子,让学生比较思考。如“……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换成:“没有什么内容,显得空空洞洞,而且又拖沓冗长。”再如,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如“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哪一种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不言而喻。在作文批改过程中,也要坚持不随意划去学生的文字,而是将教师的修改文字写在旁边,并略述之所以如此修改的意图。这样也留下让学生进行比较思考的广阔空间。
  6、纲要信号
  有些文章要掌握的内容很多,重点交叉,头绪纷纭,为了使学生自己解决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以便多出手来攻克某一难点,教师有必要用“纲要信号”的形式让学生先熟悉一部分内容(不待老师讲),有些文章浅明如话,几乎不用饶舌,教师干脆将“纲要信号”传递出去,使学生更快地通过学习的关卡。有些构思能力较差的学生,写作时手足无措,文章常常是“乱麻一堆”,怎么办?“纲要信号”传给他,让他明白作文结构的“格”,按照一定的定式来写,进行定向思维。这些,都是“纲要信号”所起到的点拨作用。什么是纲要信号呢?我们用实例来说明。茅盾的《白杨礼赞》从文体上讲是抒情性散文;从构思设计上讲是因物联想;从写作意图上讲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从感情基调上讲是充满了赞美之情,从线索上讲是由描绘、概括而联想、赞美。白杨生长的大自然背景→白杨树的形象→由白杨联想抗日人民的形象。仅这些问题,单靠教师用语文表达既费时(一节课完成不了),又费力(学生可能感到纷纭复杂,难以有清晰的理解)。而如果用纲要形式列出来,变有声语言传达为无声的信号指示,就能事半功倍。如图,学生仔细审读上面纲要图象,其中的箭头方向与文字说明已组成一束信号,很快贮入头脑,再对照课文思考,一系列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样从全局认识到全文之后,再局部剖析课文中的疑点、难点、重点,就具备了成熟的条件,而且思路广阔畅达,节省时间。事先向传送纲要信号与进行一般的板书设计不同,板书设计,实际是为教服务的。一套板书设计结束也是一课内容的分析的结束。板书设计反映了教学思路的走势,便于学生有条理地掌握一课学习的内容。而纲要信号也常常用板书形式出现,但它不是一课内容的全面概括,它主要是突出课文的某一点,某一部分。如《白杨礼赞》的纲要信号就主要突出在作者的思路上和文章的结构这两点上,至于语言特色、修饰艺术等不包括进去。一套板书设计常常是贯穿全课始终的,教师边讲边书。而纲要信号则不用教师去讲析,信号发也,提示学生怎样去思考。因此,板书设计是知识概括,纲要信号是思考方向的点拨。再举一例,差生写记人叙事文章,不会选材,不懂结构,不知详略,不明主次,如果总是讲述文章结构知识,空洞呆板,且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与其重知识上的灌输,不如在表达上语言概述改成信号传递。如上图:学生依上图构思,选材,结构,联缀,就如下棋,有了一个“定式”,有格可依,有路可寻。当然,纲要信号,只是一种思路上的点拨,不是定一种僵死的思维模式。
  7、激疑促思
  “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苏霍姆林斯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线,激疑与促思是孪生姐妹。“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无“思”就不能释“疑”。当学生情感被激发起来,兴趣之潮也激荡起来,再点燃“激”与“促”这个外因之火,就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行激疑促思的点拨两个方面:
  (1)、搭桥铺路
  面对显露的疑难,教师搭桥铺路,牵引学生或正面突破,或迂回冲锋。比如《一面》一文中有一句:“那笑声里,仿佛带有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这句由于故意微其徉,颇有些费解。而解释清楚,又大大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于是针对这一疑难,教师可引导学生“迂回”思考:①文章写于何时,有何背景?②文中提到的内山与鲁迅关系如何?何以见行?③内山是什么样的人?归纳学生的零星见解,便得出如下结论:《一面》成文于1936年。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我大片领土,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民族仇恨已达到极点。因此,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特务分子的狰狞面目已深深地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而内山完造其、内山书店所为则相反,内山是为中日人民的真正友好而奔走努力的。因而作者把他当做“非日本”来写。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那笑声充满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意,全然不像当时一般日本人(指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笑声。故作者用“非日本”这样一种特殊修饰词来加以表达。
  (2)、无疑处激疑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在无疑处激疑,可促学生深思,深思而后释疑,既深入了解内容,又提高了认识。例如祥林嫂之死,常被忽略。人们只关心的是祥林嫂的生前命运。其实,教师半路提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一疑问更能促进学生掌握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课文前没有具体交待祥林嫂的死因。但从内容上判断,可推出祥林嫂是“老死”的,犹如一盏油灯,油竭忒尽灯灭。如果泛深入而谈是因为在封建绳索的捆缚下而死,虽正确但不具体。从实林嫂临死前的神态(肖像描写),从祥林嫂临死前的心理活动(与“我”的一段对话)以及短工的旁证,可见祥林嫂是自然死亡(老死)。这是一个畸形的生命。祥林嫂“老死”的结局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她是那样勤劳、那样善良,希图依靠勤劳的双手度过一生。而她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专制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不断地摧残她。那一幅“丧夫图”、那一幅“丧子图”、那一幅“木偶图”,组成了中国近代末期一代妇女的悲剧形象。而那一幅“中年老妪”图,使她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内涵更丰富了。一个不到40岁的中年妇女,按照生命自然法则正是年富力强之际,然而祥林嫂生命却枯萎了,世上还有比这更惨厉的侮辱和损害么?未老先衰,未到老死之年而老死。这是祥林嫂形象的独特的典型意义。教《祝福》,在这无疑之处发生疑问,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分析,对认识小说的悲剧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点拨法的长期运用,可使学生养成一个反复多思的好习惯,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8、再造想象
  想象力,是一种认识功能。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的各类较多,我们所说的“再造想象”是根据语文的表达或条件的描绘(图样、图解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在讲读教学中点拨学生借助于再造想象来理解他们未曾感知的有关知识,认识他们示曾经历的生活,才能对文章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有深入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比如,社会生活是纷纭复杂的,而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生活的内容都是经过提炼的,是“过滤的生活”。如果教师让学生读作品时,通过作品中的语文信息想象到事物的原理及生活原貌,就能理解作者是怎样由观察生活到表现生活的。如鲁迅《故乡》中的“我”回到故乡后,来到“我家的门口”看到“瓦楞上许多枯草的茎当风拦着”这一句十分简约,但留下了多层次的想象空间,教师可提出问题进行点拨:作者写的是什么?生活的原貌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学生的想象翅膀在款款而悄。首先想象,作者写的不是“房上”的草,而是“瓦楞”上的景。接着再想象“我”既观察如此之细,势必还看到其它种种情景:旧屋、荒院、杂草、枯树等等,可为什么只写:“瓦楞上”的“枯草的断茎”呢?这还要堤泊想象“我”急于见到家中的亲人,匆匆往院内走的情景。想到这些,就可以理解此一句已表现悲凉之情,无须在凄凉之景大力泻染了。这种想象力的发展,对选材、写景诸要领的掌握是很有裨益的。在教议论文时,占据学生要进行“再造想象”,使语言表达的抽象道理形象化,就容易理解得多。这是因为抽象的东西是从具体的东西来的,要掌握抽象的道理最好证自己的思维之鸟飞回到事实原野上。比如教师讲《个人和集体》中的句子:“他骄傲,有了一点成功,就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企图压倒别人……”(还有很多例子),他们就让学生发挥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找出“他”,给“他”画漫画,这样,“他”的形象给人的印象就更深刻了。如果教一些结尾耐人寻味的小说,让学生发挥想象,写点想象作文,就更有助于学生把握人物、理解主题。如学生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在教师的占据下,写成《于勒叔叔回家》,想象“一家人”看到于勒仍是穷鬼就赶紧避开之后,于勒偶然在海边拾到一贵妇人丢失的名贵戒指,发了大财,终于又回到“家里”。“一家人”设宴款待,于勒借机揭露“一家人”的丑态……这样写,说明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9、“挑拨”争鸣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智能潜力,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适时“挑拨”起争鸣的战火,是很好的占据手段。这种形式也适应青少年敢于探寻知识的心理特点。在中学课本中,有很多值得争鸣的篇章,为我们从事这种点拨提供了条件,知识越争越多,思路越辩越清,问题也越议越明。如教《柏林之围》,儒夫上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一个值得争鸣的话题。教师直截了当的提示学生:分析儒夫上校的形象,深掘理论或事实根据,两军对垒,战火纷飞,课堂像一锅沸水。学生的观点有两种:儒夫上校是爱国者,儒夫上校是侵略者。两边都有似乎很实在的理由,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教师不忙于揭底,而是再点一把火,再拨一次灯,点拨学生思考普法战争的性质。学生说:普法战争裨上量声普法统治者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这是学生给自己泼一瓢冷水,看来问题还是难分难解。当学生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教师身上时,教师才亮出自己的看法:只有联系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来分析人物形象,才能正确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入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形成发展的社会根源与阶级根源,对儒夫上校的评价必须了解历史背景。众所周知,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是由路易.波拿巴挑起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自己的统治,扩大疆土,争夺欧洲霸权,力图阻碍德国的统一,以便蚕食它的领土。他的野心同普鲁士宰相俾斯麦的通过战争统一德国的战争政策发生了冲突,于是对普宣战。开始,这场战争在德国方面是防御性的,在法国方面是有侵略性的。这就不难看出,当法国处于侵略性阶段,儒夫上校的爱国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民族扩张主义和沙文主义。在色当会战之后,法国则转为正义的防御性战争,儒夫上校所想的是从本国人民的利益出发,因而是值得歌颂的爱国主义。教师的这一分析,从儒夫上校是什么人物这一点是是息了风波,从学生的内心世界上,争鸣的余韵还在扩散。他们尝到了争鸣的乐趣,这种内存的动力必将越来越发挥较大的作用。创造思想,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映,涉及人的全部心理因素,教师如果在造就良好的心理环境上下功夫,使学生无拘无束,敢想敢说,敢于挑战,那么,学生就会处于兴奋活泼的状态。心理学表明,在这一情况下,学生的智力火花就会得到燃烧。这,这就是我们进行“挑拨”争鸣点拨的根据之一。
  10、举隅推导
  教师讲“一”,让学生“反三”,教师讲“一”,让学生“知十”,并且能充分地调动已有的知识潜力,推导、综合、分析出新的知识,这就是进行举隅推导式点拨的效果。所举之“一隅”,所推导的“触发点”应当是典型的例子,具有一定的知识辐射因素,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点拨方式是深受欢迎的。因为他们已经逐渐的显露出试图独立的探索读写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的心理倾向,他们对难度不大的理论推导较感兴趣,他们的思维能力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不轻信、不盲从,对各种问题能谈自己的见解。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来培养学生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比如学《祝福》一文,学生已经懂得,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主要是通过“眼晴”来表现的,《祝福》中三次较为集中地描写了祥林嫂的眼晴已为学生所熟知。学生们还懂得的鲁迅的名言:“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晴”。学《祝福》是不是就到为止呢?倘若如此,学生还有不满足感。教师适时举隅:如果把鲁迅的“画眼晴”艺术仅仅看作是描写人物的眼晴,只算是狭义的解释。其实,鲁迅的所谓“画眼晴”是形象的比喻,是一个理论上的概括:是艺术创作中典型化的一种手段或准则。这样“拨一拨”,目的是挑起学生对平时所读的鲁迅小说中的“画眼晴”片断来一次综合整理。学生举的例子很多(正是“反三”):祥林嫂四次发出“我真傻”的喟叹,用业表现她凄惨无告的精神状态;《白光》中作者让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陈士成三次产生“这回又完了”!的幻觉,用来表现他隐入疯癫的绝望心理;《药》中仅“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一句话就表现出夏瑜的革命民主的思想:《孔乙已》中孔乙已反复说“窃书不能算偷”,画出他的迂腐;《故乡》中用“细脚伶仃的圆规”来刻画杨二嫂这个病态社会的畸形儿;《阿Q正传》中通过龙虎斗、画圆圈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学生例子举完了,教师再点拨学生归纳,于是就有了结论,画眼晴这种典型化的手段,在鲁迅小说中运用得相当广泛,比比皆是。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其一,让人物反复自己的语言或动作,以显示其灵魂。其二,抓住人物关键性语言,显示人物的灵魂;其三,捕捉人物外貌、性格、行为的特征,显示人物的灵魂。学生这样由《祝福》一篇而串起鲁迅其它名篇,不仅深化了已有的知识,而且掌握了这种方法去攻取新的堡垒。
  上面,我们例谈了十种点拨方法。很显然,这不是齐全的罗列,而是通过一些常见的例子来谈种种点拨方法的特色。应该说,点拨方法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随着教学实践扩展而扩展,随着地点、时间、人事、教材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除了以上介绍的教学方法外,还有许多,如:串讲法、导读和讨论相结合教学法、愉快教学法、讲练结合法(口头、书面、操作)、程序教学法、陶冶法、及时评讲法、微格教学法、反馈教学法、个别辅导法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65、纵向层次结构法

所谓纵向层次结构法,是从某一学科体系的纵向发展的逻辑关系上考察,可以把一个学科的纵向体系分析为若干有机的、有某种从属关系的大小层次。

1.纵向层次结构法的功能

(1)纵向层次结构法把某一知识系统分析为若干有机联系的层次,简约地勾勒出了复杂知识体系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知识体系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有关层次,也便于从各有关层次上认知整体。

(2)知识的层次结构以其内部的逻辑联系为基础,纵向层次结构法把系统的知识结构表现为一定的逻辑结构形式,既是科学的,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过程的,同时又与人的认知过程的“完形”心向相一致。

(3)纵向层次结构法建立的两条认知途径:即学科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内部的逻辑层次结构,相互支持,互为表里,共建于个体对学知识体系的认知结构之中,这不仅使个体对知识的理解、认知具有严密和科学性,并且还使得这个认知结构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事实表明,只有用学科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的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结构为材料建构起来的个体认识结构,才会具有最理想的认知功能。

2.运用纵向层次结构法的基本要求

(1)要正确地认识知识的层次结构及结构的科学意义。

(2)科学地揭示知识层次结构内部的逻辑关系。

(3)知识的层次结构分析必须适应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

66、问题情境教学法

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和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具体问题,以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探索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1.问题情境法的功能

(1)在学生意识中造成的问题情境,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刺激,它能够引导学生认识的兴趣,激起探究的愿望,引起与解决任务进程有关的理性情感和体验。

(2)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由感性向理性、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2.运用问题情境法的基本要求

(1)形式上的新异性。情境是学生感知事物关系和过程的刺激物,一旦情境在学生眼前呈现,就成为学生的感知对象。但是,如果情境是常见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则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创设某种问题情境时,必须首先考虑情境的新异性,尽量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借以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情境的热情。

(2)内容上的生动性。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开拓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提出一些典型而深刻的问题,并为之创设一个新鲜的情境,造成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心理情态,这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是有积极意义的。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有赖于形式上的新异性,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生动性。要使学生在对问题情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时,不仅从中受到教育与启发,而且还得到认识事物的乐趣。

(3)方法上的启发性。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神情动作、语言文字、音乐、图画、电影、直观教具、模拟实验、参观、实习等等。情境本身不是教学目的,而只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手段,因此,在具体实施情境教学法时,必须从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出发,注意方法上的启发性。使学生在感知和理解情境时,从中受到启发、发展智力。

67、激疑法

激疑法是一种刺激学生自动生疑、析疑的教学方法。

1.激疑法的功能

创造教学的激疑法,是一种促进认识活动的积极方法。激疑法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功能:

(1)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积极心理状态,没有兴趣,或兴趣索然,学生的思维则处于消极的,或半休眠状态,结果自然是虽学无成。激疑法犹如魔术师蓄意制作的魔棒,集问题奥秘于一发,吸引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

(2)激起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发于问题,没有思维不是因问题而发的。因此,教师能否有效地激起问题,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关键。

(3)激发思考。古人说:“学以解蔽”。解蔽就是解疑,解疑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质量的优劣。怎样解蔽,由谁解蔽,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在这里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解惑释疑视为教师的当然职责。创造教育则把解惑释疑当作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因此,创造教师教学的最高艺术就是激发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自己解蔽、释疑。疑是深入探索知识的起点,有疑才能有“问”,才能有“思”。学生心中有了疑,才意味着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运用激疑法的基本要求(1)激疑的目的要明确。或为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或为引导理解教材重点,或为启发突破教学难点等等,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不可随心所欲。

(2)疑难要力求设得科学、严密,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注意避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易于导致学生发生误解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3)掌握提问时机。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提问,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4)要研究设疑置难方法,力求把问题提得巧妙、有趣味,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的自觉性。要尽量避免枯燥、呆板的,或“审讯式”的提问。

(5)激疑的目的在于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智力,因此,教师应尽量把疑难设置在学生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内,深浅适宜,可望可及,既引起学生的追求,且经过他们的努力又可自己获取。

68、情感渲染法

情感渲染就是对学生“晓之以情”。它是教师以充满深情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心有戚戚焉”。在讲授《济南的冬天》前,我以高亢激越充满自豪感的语调朗诵了方志敏的这样一段话:“中国天然风景的美丽,不但是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从城市到农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成为流连忘返的胜景。”紧接着我说:“无论冰封万里的北国,还是沃野千里的南方;无论是白山黑水,还是黄土蓝天,正如歌中唱的那样,祖国处处是花园”。运用此法,辞不可不修,话不可不善。此外,说话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都得悉心斟酌。

69、哲理阐释法

即由与课文记写内容相关,富于哲理的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导入课文。它寓庄于谐,寓理于趣。我在教《农村调查序言》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干什么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俗话也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北宋有个裁缝,替人做衣服,除了量身高肩宽胸围之外,还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他不仅仔细观察来做衣服的人的相貌、神色、揣摩对方的脾气、秉性,问及来者的年龄职业,连对方是否考科中举,近来有何喜事、祸事都要摸个一清二楚。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仔细,他解释说:“体胖的腰要宽,体瘦的腰要窄。性急的衣宜短,性慢的衣宜长。少年中举,趾高气扬,走路挺腆肚,衣服要做得前长后短,老年失意,万念俱灰,走路弯腰驼背,衣服就做前短后长。”看来,调查研究必不可少。当然,调查研究也有学问。它的学问在哪里?我们一起聆听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谆谆教导吧1要言不繁。寥寥数语便可点破与携永的哲理相隔的一层窗户纸。

70、语文试卷评讲法

试卷评讲是学生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环,试卷评讲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否,瑞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考试的成败。教师评讲试卷,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是让学生明白“考我什么”,是将学生被动地埋头做题变为主动地审视答题,因此,让学生每做一份试卷,每听一次评讲,都能巩固知识,领悟道理,开拓视野,掌握技巧,提高应考能力,这才是评讲的收获。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高考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讲评试卷应注重“四要”。
  (1)要备好试卷评讲课
  评讲试卷之前,教师一定要备好试卷评讲课,充分做好评讲的准备工作。
  把握试卷内容。试卷内容通常是考查学生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评讲前,教师应当吃透考题内容,明确考点,分析试题涉及到课文内容有哪此,知识在课内考在课外的有哪此;在试题的难易度上,区分这些题目各占试卷分数的多少,在审教化于教师中渗透思想道德及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试题有多少;题型有哪此类别,分数的分布如何。在学生答卷中,主要失误的是哪类题目,其失误的原因是什么。掌握这些情况,以便抓住重点,准确评判学生答卷中的得与失。
  备好评讲辅助材料。评讲前,教师要逐题做好答案,与《考试说明》结合,注明考点。对的为什么对,错的对什么错,错在哪里;为什么选A而不选BCD。涉及到这方面知识的还应补充到答卷上,以便评讲,以96年高考语文试题(以下皆以此卷)为例。如第30题写出文化常识有关的内容中的(3)(4)小题,(3)小题还应补充封建科举四级考试的名称、时间、录取者称谓等知识;(4)小题还应补充古代纪年方法中的十们天干和十二位地支以及相配推算等内容,并应注明这些知识在某册某篇。对那些试题题目容易混淆的字眼,如“表述正确的项”和“表述正确的一项”要打上横线以示区别。
  吃透试题内容,分析失误原因、备好评讲材料,目的是有利于评讲,使评讲达到最佳效果。
  (2)要联系课本知识
  分析评讲试卷,不能就卷评卷,以题析题,而应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评讲,为什么这样做呢?
  第一,更能引起学生对学好课本知识的高度重视。如考题第29题基本源于课本,它要求补名句,评讲时,教师有意要学生先找出这些句词出自何册保篇,通过回忆查找,学生都知道(1)小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选自高中课本第二册陶铸《崇高的理想》文所引孟子的话,(5)小题选自高中课本第三册司马光《训俭示康》中的名句,(2)(3)小题分别选自初中课本中的诗句,只胡(4)小题选自韩愈的《进学解》,是课本没有而课外去常见的,就看你平时对名言警句留心了没有。因此,联系课本内容评讲,无疑对那此平时不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与熟记的学生是一个教训,是一种警示。
  第三,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教师对自己平时讲课中的一些当常不必面面俱到或者未从理论上加以阐释的知识,可借评讲试卷深入讲解。如第14题选择偏义复词,学生对题干“作息”一词都知道偏重于刘兰芝的“劳作”而不是“休息”,教师借此评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这种词是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为词素构成,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词素只作陪衬,不表意义的特殊词。依据理论,再根据选句的文段中的意思来确定选题A中的“奸利”、B中的“宴飧”、D中的“利脖都不是偏重哪一意义,而有C中的“刺诸县短长”是府官派人到各县刺探各县的“短”(找问题)而不是总结经验。因此,根据文段上下内容来确定答案为C。这样评讲,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本中偏义复词的理解。
  (3)要紧扣大纲考点
  教师平时教学以大纲为依据,评讲试卷还应以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为目标,时时不忘不与考点挂铯。
  第一,讲明考点、落实考纲、不就题解题。如试卷第8题将四句按正确顺序填写在横线上,教师不仅仅评讲此题的思路和方法,即按“来到-不顾-扔下-像战士一样...投入战斗”的政党行为动作的先后次序来评判此题(就题解题),还应指明这道题是对我们“语文知识及运用”能否达到“语文规范、清晰、连贯”这一考点的检验。评讲文言文阅读题第18.19题,同时在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选取正确答案的同时,应让学生明确这类题是考查我们能否“正确把握文意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的能力,以使学生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去用心阅读理解文章和准确分析评价人物和主题。讲考点,就是要学生把握考点,明白“考什么”,从而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二,依据考点、变换题型,提高迁移理解能力。评讲试题,教师也有时也可依据考点将原题型适当变换为另一题型为学生思考。如评讲第5题围绕“读懂结构复杂的长句,把握语意”这一考点,可将此题“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一条件去掉,要求在括号中写出各句强调的意思: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通过变换答题要求,学生更加深对复杂长
  理解,更加明确重音不同或者词序变换,句意表达就不同的道理。
  第三,围绕考点、注重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围绕考点评讲试题,尤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如围绕“能正确应用汉语拼音方案”这一考点,评讲第1题选出读音正确的一组,教师不能只判定或错对对,应归纳错误的原因:区别A组中的“箴”和C组中的“璞”是因字形分别与“缄”、“蹼”近似而读错,D组中的“姊”与“姐”是因义同而混淆字音,还有“臭、擂、塞、载”这些容易读错的多音字的区别,教师不可一带而过。围绕“能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点评讲第3题选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说明理由,“而且”表意思进一层。评讲注重了基础知识,学生不仅能理解词义,还可以不变的基础知识来应付多变的考题,在以后的考试中得心应手。
  (4)要授以答题技巧
  评讲试卷不仅要讲透试题,还要授以答题技巧。虽然答题技巧是多种方法,但对那些考查能力的活题至少应教会学生两点。
  一要教会学生寻找与所供项相关的契合点。如评讲第6题选出成语与句意最贴切一组,“最贴切”就是“契合点”,①句填“目不暇接”是因为陈列的东西很多很好,让你来不及看,②句填“美不胜收”是因为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美”欣赏不完,③句填“应接不暇”是因为“奇峰异岭扑面而来”才让你没有空闲来不及应付,④句填“琳琅满目”是因为眼前“摆满了”而且“品种齐全”,抓住了成语与句子的契合点,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二要教会学生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评讲阅读分析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去略读和精读所供文段,搜寻并筛选短文与选项相关的重要信息和材料。如第22题找出不符原文意思的一项,其中ABC都符合原意,D符不符合呢?从第三自然搜寻一句重要信息是这种工艺“使用酒精和水代硫横把木材分解成纸浆”,而选项D说“是以酒精为水为主要原料来制造纸浆”,因此D不符原意。又如第28题,ABD都符原意,只有CE不符。选项C判断“贝多芬的作品常常没有乐式”,而来自短文第二段的材料写道“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一个乐式,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E不符原意就更明显了。以上这种寻找契合点、筛选信息材料的答题技巧,的确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把握试卷,结合课本并紧扣考点评讲试卷,对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考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71、中学语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即:指导预习→检查预习→启发阅读→提炼精粹→练习巩固。“五步教学法”的具体做法如下:
  (1)指导预习,督促自学,信息输入,提示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每学习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之前,在每传授一种新知识之前,都应先指导学生自学,学习预习必须有教师切实的指导。教师应用重点、有盲目地进行布置。比如课文生字的读音和组词、课后习题等,均可根据不同目的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布置给学生自学。有疑难,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翻阅工具书,与同学互相讨论,力争自己扫除障碍。
  这一步的方法是指重点、划范围、出问题、给提纲、提要求,指明所学单元或课文的具体内容以及应该看的参考书等。
  (2)检查预习,纠错补漏,信息反馈,发现问题
  给学生上课时,首先要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对自学效果好的,给予肯定、表扬;发现学生有知识上的错误,教师给予纠正;有漏洞,教师给予弥补。通过检查预习,使学生自学情况得以反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地把握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巩固深化已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领域。
  第二步的主要方法是:问答、板书、阅读、检查读书笔记等。因课文重难点不同、深浅度不同,所用时间也不等。
  (3)启发阅读,开辟新境,信息加工,发现规律
  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本单元或本篇所要传授的知识,做好启发,当好参谋,巧妙指挥,有意设疑,精心设计思维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读全文,可以读段落,也可以读其中的一些语句;可以精读、速读、略读、跳读、又可以细读、精读、背诵。通过反复阅读、讨论、质疑、辩论、回答等,把学生引入新知识,新领域,使学生在开辟新境界中遨游、探索,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视野、开发智能,提高思维能力。
  第三步的方法是:教师设疑、启发、点拨、搭桥;学生阅读、质疑、发问、讨论、辩论、查资料、看参考书、编提纲、写答案、回答问题等。
  (4)提炼精粹,收论综合,信息储存,整理归纳
  第三步是启发阅读,是把学生放开,进入信息交流、传递。放,不是放开不管,而是放而不乱。放要恰到好处,收要把握时机。第四步的重点是把知识讲新、讲精、讲懂、讲透。
  第四步的主要方法是:谈话、归纳、综合、整理、讲述。这样讲能做到精讲、少讲,使学生对自己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能掌握重点,使学生在学习每篇文章时,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都能学到新的知识,有新的收获。
  (5)练习巩固,指导实践,信息输出,信息创造
  第五步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深化。练习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内容可丰富多采。教师应根据所教单元内容和课文的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可以读,可以写,可以说,可以背,可以写作文,可以改文章。这一步的重点是训练学生口头和书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在训练中,学生快速阅读,快速写作,既训练了脑、手的灵敏度,也加强了读、说、听、写能力的培养。
  这一步的方法是答题、阅读、背诵、听、写、改错、评改等。

72、中学语文思维训练教学法

通俗地说,思维训练并不是撇开课本另搞一套,而是在指导学生读写听说的时候,教给学生应该想些什么和怎么去想。这样,不仅进行了思维训练,而且也会把读写听说训练搞得更好。尽管对思维训练的认识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自学或不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进行关思维训练。所不同的是,有的是有意识进行的,有的是无意识进行的。这样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解人物的诸方面思想品质,领会事件的种种性质等,这就是把阅读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一一认识其本质属性,即思维过程中的分析。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总结段落大意,总结人物的性格,总结事件的总体性质等,这就是把阅读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分别的本质属性全盛一个整体,即思维过程中的综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通过课文叙写的人物、事伯等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这就是从具体事实中概括一般原理,即思维形式中的归纳。在课堂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去理解语言现象,这就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的结论,即思维形式中的演绎。上述种种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极为普遍。由此看来,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几乎人人在做,天天在做,并不神秘。问题是,此类教学活动有意识去做和无意误解地进行,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具有进行思维训练的意识,在课堂上进行此类活动时,有意识地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传授一点儿思维方面的知识,传授一些思维的方法。那么,其教学效果比不这样做绝不相同。由此不难看出,做为语文教师,具有或增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训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进行思维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良好的品质。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周密性和创造性,合他们的思维发达起来。
  (1)怎样进行思维训练
  教师要有意识的、不失进机的、从不同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去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品质。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敏捷性,就是使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快,在转瞬之间能够把应该想到的内容思考完毕,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思考问题要做到合情合理。这两个方面是并存的。思考问题速度很快,但不合情理,这样的“快”,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它没有实际意义;思考问题合科情理,但缓慢异常,显然,这是思维质量不高的表现。所以,这两个方面全都做到,才可称之为思维敏捷。
  培养思维敏捷性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1、设情境
  所谓“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写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请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已经暂时变成了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此时思考问题就必须要与该情境的节奏相吻合,不能任意拖延时间。这样,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也是敏捷的。
  例如,《七根火柴》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当讲到无名战士把卢进勇招呼到近前,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拨弄着火些,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时,教师对学生说:“无名战士为什么小心翼翼的、一根一根地拨弄着火柴,口里还要小声数着‘一,二,三,四……’呢?因为奄奄一息地他,要抓紧自己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向战友倾诉自己的心愿。可是,此时他已经没有力气把这些话说出来了。他只能通过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地拨弄火柴这个动作和慢慢地数火柴的微弱声音表达自己的心愿。此时,他有多少话要对战友说啊,可是他已经不能说这些话了。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位无名战士,此时此刻,你要对战友说些什么呢?请你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教师的这番话,已经把学生领入了这个特定的情境之中。他们积极而迅速地思考着并且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发言。学生的发言主要有下列几种廉洁:
  这七根火柴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整个部队的安危,千万不要小看它啊!
  这七根火柴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它是我用生命换来的,千万不能损坏呀!
  请看清楚,这一共是七根火柴,一根也不能少了呀!
  在前进的路上,不管多艰难,多么困难,你可一定要完成任务啊!
  学生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对这样一个并非浅易的问题获得如此的认识呢?这是因为他们迅速地开支了脑筋。学生为什么能够迅速地开动脑筋呢?这是因为教师给学生设置的情境,既促使学生迅速地思考,又例于学生思考。这样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求速度
  所谓“求速度”,就是教师安排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有时间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某种速度上进行。当然,教师提出的速度要求,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应该用学生可能达到的速度要求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某项训练内容的速度要求,可以逐步提高。这样秩序渐进地训练学生,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就会逐步增强。
  例如,教师讲授语法时采取口头练习的形式。词、短评、句子的练习都可以这样做:教师口述题目,学生做出语法性质的判断或语法结构的分析。
  以句子的练习为例:开始时,教师口述一个单句,单复三遍,然后由学生指出句子的主干。几天后,学生熟悉并掌握了这种训练形式,教师再口述题目就改为口述两遍,进而再改为口述一篇。当教师口一个单句,在只说一篇的情况下,学生已能准确而迅速地指出错顺子的主干之后,教师再逐步提高练习题的难度。从要求学生指出句子的主干,到分析句子的六种成分;从一般的单句,到复杂的单句;从单句到复句;最后教师口述一个句子,要求学生判断其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还要分析句子成分,如果是复句就要指出复句的层次和分句间的关系。这样,逐步缩短时间,逐步提高难度,就会使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日益提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解释语言现象能力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语法教学的质量,而且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也大有裨益。
  (二)培养学生思考的广阔性
  所谓思维的广阔性,就是思考问题时想得宽,想得远。这里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思路通畅,一个是思维面广。思路通畅是思维广阔性的必要条件。如果思考不通或思路阻塞,那么,是不可能想得宽和想得远的。思维面广,指的是思考问题的范围,范围越大,思维的质量越高。
  训练思维广阔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两种:
  1、全局性启发
  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措施使学生的思维对课文的覆盖面越大越好。因为为对课文的覆盖面越大,即思考问题的范围越宽广。如果教师的启发,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覆盖全篇课文时,那么,这样的启发便是“全局性启发”。
  全局性启发不仅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浓缩教学内容,用较少的教学时间,取得较多的教学效果。
  例如,《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时,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开始脑筋,看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听了教师的话,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用“骗”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最准确。因为,课文中的两个骗子是骗人的,那个皇帝和两个老大臣、内臣、骑士、百姓等,都是既受骗,又骗已,还骗人。总之,文中的人物,除了那小孩之外,都在围绕着一个“骗”字活动着。
  由于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用一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而要概括得全面、准确,就必须把思维引向全篇课文,因此,这种“全局性启发”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最行之有效的。
  2、添加式拟题
  添加式拟题,指的是:在课文原有标题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修饰性或限制的词语,拟定意思更加充实具体的新标题。这样做有两个作用:由于课文的原标题乙排除在外,由于添加标题也是拟出一个排除一个,因此,这就促使学生的思维伸向广阔的领域,此其一;由于是给全篇文章重新拟定标题,因此,学生的思维就要覆盖全篇课文,进行广泛的思考,此其二。
  例如,讲授《故乡》一文,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任务:读课文之后请学生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一个或几个修饰性的或限制性的词语,把这篇课文的标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
  读课文之后,学生站起来相继发言,给课文拟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标题,并且结合课文做了简要说明。学生添加的标题主要有:
  远去的故乡
  悲凉的故乡
  萧条、衰败、日趋破产的故乡
  不值得留恋的故乡
  使我气闷的故乡
  与我有了隔膜的故乡
  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
  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
  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
  通过学生所拟的标题,不难看出,教师的这个教学设计,已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的领域。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深刻的思维是指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只有这样去认识事物,才可以说是真正地认识了该事物。所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其关键是教师采取措施,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措施,应具有使思维向深层发展的导向性。
  下面介绍两种训练方法:
  1、追根寻源
  学生对课文的领会,往往是搞清了说的是什么和它的性质,便以为完成了阅读的任务。但是,他们不知道如果把思维再向前推进一步。就触及到了更深层的东西,使自己获得对事物深刻的认识。这里说的“追根寻源”,是指对事物刨根问底,非彻底搞清楚不可。
  例如,《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当教师指导学生读懂了文中叙写的事情和人物的性格特点之后,提出:那两个骗子并不高明的骗术骗了好多人,皇帝、两个老大臣、内臣、骑士、百姓都是既受骗,又骗已,还骗人,为什么除了那个小孩之外,这么多人都摆脱不了一个“骗”字呢?经教师这么一启发,学生认识以,这些人有的为名,有的为利,有的为位,总之是一个“私”字使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道:“大家说得很好。正因为这些人都有私心,才成了骗子的俘虏,做出一个桩桩蠢事;只有那个小孩子纯真无邪,才敢讲真话。这就告诉我们:自私自利是罪恶的根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从这个教学实例中不例看出,当学生对课文的领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追根寻源,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思维的深刻性。
  2、椐理析事
  所谓据理析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公认识的理论去认识事物,从而获得深刻的认识。有些事物,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以认识它。由于个人的生活经验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学生尚示走入社会,他们在这方面更显得不足,因此,有些事物单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还不能认识它或者不能彻底认识它。而公认的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的道理,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思想武器,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给学生使用某些公认识的理论去认识事物,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又一有效途径。
  例如,《狼》这篇课文,在教师指导学生读懂了课文的词句之后提出:“课文中的屠户在遇到狼之后,开始是很被动的,后来他主动行事,杀死了狼,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大家请记住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变化的。那么,屠户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的发展变化,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实现的呢?”
  此后学生踊跃发言,相继谈出了他们的看法。最后的结论是:当屠户对狼抱有幻想而采取妥协的办法时,他处于被动地位;当屠户拿起了割肉的刀而采取斗争的办法时,他就由被动地位转到了主动地位。这就告诉人们,对待像狼这样的恶人,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只有与之坚持斗争,才是应有的态度和做法。
  这个教学实例告诉人们,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用恰当的、公认的理论去武装学生,是指导学生深刻认识事物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做到精细、周到、全面,没有漏洞,不疏忽大意。这便是思维的周密性。如果遇到问题只是精略地草草一想,所得到的认识很可能是片面的或存在漏洞的。这就影响了思维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认识。
  怎样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呢?下面介绍两种主要做法:
  1、多方探求
  所谓多方探求,是指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满足于一得之见,而是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寻求种种答案。
  例如,《七根火柴》一文的教学,当教师指导学生读懂了全文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是一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塑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文中的次要人物作者给他起名叫‘卢进勇’,而文中的主要人物作者反而不给他起名呢?”
  一学生回答:“作者不给无名战士起名,可以使记者想到那些为中国革命光荣牲而没有留下姓名的人。就是说,无名战士是为革命牲了生命而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的代表。”
  教师说:“很好。大家再想一想,无名战士的思想、言行,还代表了什么人?”
  又一学生回答:“还代表了为革命献出生命又留下了姓名的革命先烈。”
  教师说:“很好,这样认识问题就全面多了。无名战士崇高的思想,高尚的行为,确实是为革命献了宝贵生命的所有革命先烈的代表。大家再想一想,无名战士还代表什么人?”
  另一学生回答:“我认为,无名战士是全体线军将士的化身。因为,全体红军装士都是忠于革命忠于党的,都具有无名战士这样的光辉思想和高尚品质,如果他们遇到了无名战士遇到的情形,他们也会这样做的。所以说,无名战士还是全体红军将士的代表。”
  教师说:“完全正确……”
  上述教学实例中,教师一南追问,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获得全面、周到的认识,在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周密性。
  2、彼此联系
  如果孤立地去看一个事物,就有可能得出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结论;如果有关事物联系起来认识,就有可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所以,在认识事物时,指导学生运用“彼此联系”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同志的信任》一文时,教师请学生谈谈文中的两个人物——鲁讯和方志敏谁是主人公。结果课堂上出现了两种对方的观点——说是鲁迅,一说是方志敏,而且两方各抒已见,却又谁也不能说服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对大家说:“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的。因此,大家应该从这两个彼此联系中的找到正确答案。具体说就是:想一想文中对鲁讯先生的描述对表现方志敏
  同志有什么作用;想一想文中对方志敏同志的描述对表现鲁迅先生有什么作用。”
  经教师这一指点,学生的思维走了正轨。通过联系起来看问题,他们很快统一了认识。即:文中对鲁迅先生的描述,说明方志敏同志很有眼力,把此事托付给鲁迅先生是正确的。文中对方志敏同志的描述,说明这样一位有着不平凡经历的共产党高级领导人,在这样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把这样异常重要而又无比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鲁迅先生,这对鲁迅先生是何等地信任。这就突出地表明:鲁迅先生虽然不是中国共产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是一个能生命相托的、最忠实可信任的同志。显然,文中介绍方志敏是为了称颂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是本文的主人公。
  由此看来,指导学生“彼此联系”的认识事物,是培养学生思维周密性的又一有效途径。
  (五)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谁的创造力强,准将走在前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施创造教育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而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对书籍事物和求知事物进行所未有的思考。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种层次。对于学生来说,不能要求他们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不能要求他们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在生产或生活方面必须具有实际意义;只要他们所进行的思考,对他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可以了。因为,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只是一种训练,是为他将来具有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打基础的。
  (2)多向思维训练
  所谓多向思维训练,就是训练学生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寻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正确认识,寻求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正确方法。进行多向思维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多种正确思维的能力。进行此种训练,不能满足于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而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寻求新的正确答案,直到想尽为止。
  例如,在《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用“无边无垠”作口头造句。其要求是:请学生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运用“无边无垠”造句,把该词用于可能想到各种事物,而且造句的内容不得重复。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相继发言如下:
  我渴望见到黄土高原上那无边无垠的麦浪。
  见到那无边无垠的大草原上,汽车可以随便驰骋,不用担心超速违章,也没有红绿灯。
  看那蔚蓝的无边无垠的天空,有几朵白支在飘荡,它载着我的理想,载着我的希望。
  在无边无垠的大沙漠上,有一队骆驼在行进。
  知识的海洋无边无垠,我们应该探索,勇于追求。
  陈景润在无边无垠的数学海洋里遨游。
  红军在无边无垠的草地艰难地行进。
  无边无垠的宇宙,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的全部奥秘。
  他坐在收音机上俯视无边无垠的大地,脸上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一个分子虽然极其微小,但对于原子核来说,却是一个无边无垠的世界。
  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无边无垠的原始大森林里。
  1976年4月5日,无边无垠的白色花圈的海洋,涌向天安门广场,花圈下面,是一张张严肃的面孔。
  黄河泛滥了,淹没了田野和村庄,只留下了一个远边无垠的水世界。
  一个人的想象是无边无垠的,在某种意义上,它比勤奋更为重要。
  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受尽煎熬穷苦人感到,人生漫漫,无边无垠,哪里是尽头?
  中国人民能够推翻一个旧世界,也能够创建一个新世界,它的力量可以冲破云天,通达地墁,无边无垠。
  贪婪的欲望就像一个座无边无垠的地狱,你一旦陷进去,就会把你毁灭。
  张海迪的身体残废了,也许你会说她陷入了无边无垠的痛苦的深渊,然而她的意志并没有垮,她在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跨进了无边无限的欢乐的海洋。
  上述造句,尽管有的还需要推敲,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因而,有的造句的内容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
  (3)变向思维训练
  变向思维训练,就是训练学生变方向、变角度、变途径地思考问题,改变习惯思路,摆脱思维常规,取否定作法作了几个口头造句之后,教师对学生说:“遇以象‘敷衍了事’这样的贬义词,大家采取否定的说法,这是正确的。但是,这里通常的说法,习惯性的说法,大家能不能把思路进一步打开,跳出原有的思考习惯的范围,采取肯定的说法继续用‘敷衍了事’作造句呢?所谓肯定的说法,那就是造句的内容应该体现出‘敷衍了事’是正确的,是值得称颂的。大家想想看,能不能作这样的造句呢?”
  在教师的启发下,几名学生都说出了符合要求的句子。其中一个是:
  搞日战争时期,某些敌占区的伪村长,其实是搞日干部,是共产党员。他们供助伪村长这块“金字招牌”,和敌人巧妙周旋。凡是日本鬼子交给他们的差使,他们都尽量的搪塞,应会,敷衍了事,而又不露马脚,不让敌人抓到把柄。他们用这种办法,给老百姓办了很有利的事情。
  这个造句告诉人们,当思维冲破习惯范围,超越常规限度的时候,创造性的成果就随之而生了。
  (4)新向思维训练
  训练学生用前所未有的新方向、新角度、新途径思考问题,弃旧图新,超越书籍,寻求首创性的认识,这便是新向思维训练。其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训练重在求“新”,要设法使学生列辟思维的新角度、新途径、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
  例如,《松树的风格》一文的教学,当教师指导学生读懂了全文之后,告诉学生:本文之所以以脍炙人口,除了别的因素之外,还在于作者刻意求新。作者没有重复前人赞美松树的种种观点,而是选取了一个新角度,即把松树的品质和共产主义风格联系起来了。正是这种首创,使本文大放异彩。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本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习作者这种刻意求新,勇于首创的精神和做法。请大家开动脑筋,能不能‘青松赞’为题,作一篇既与前人对构对的赞美不同,又与本文作者对构的赞美不同,新颖而独具有特色的口头作文呢?”
  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作了几篇口头作文。其中一篇是这样做的:
  桃李绚烂多彩,杨柳婀娜多姿,菊花赏心悦目。在那春风拂面的时节,松树不和桃李争春;在那草木繁茂的夏日,松树不和杨柳争百般;在那金风送爽的秋天,松树不和菊花争秋。到了冰封雪飘的严冬,万花早已凋谢,万树只剩枯枝,那青松,迎寒风,傲冰雪,郁郁苍苍,巍然屹言,吐露出一派生机。它把美好的时光给了他人,把严峻的时刻留给了自己,这种先人后已的精神,不也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的写照吗?
  这篇口头作文有一定的创造性,这正是教师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努力求新的结果。

73、点改法

所谓作文点改法,是写作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教学活动。先由教师在学生作文的眉批和总批里,从形式到内容、从观点到材料,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具体毛病,利用批改符号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由学生动笔,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自做自改。点改法,是一种作文批改方法。它虽然只是作用在学生的作文批改上,但实际上已超出了单纯作文批改的范畴。它不仅包括了作文批改的全部内容,而且也包括了中学语文教学“读”和“写”的所有训练内容。从基础知识到逻辑思维,都可以用点改法来指导学生。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把“读”和“写”紧密地结合起来了,通过对学生作文的点改,不仅提高了学生了作文的能力,也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有了相应的发展。因此,有的教师把点改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使用,用这种方法配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某种情况下,以“点改”代“讲”,以“点改”促“读”,以“点改”促“练”,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点改法作用在作文的批改上,与传统的批改方法的显著区别是:教师不直接说出学生作文中的得与失。而是通过教师的点拔,使学生自己去认识;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修改,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途径和方法,最后完成作文修改的任务。点改法就是通过这种训练的形式,来促使学生提高作文能力,提高语文能力的,因此,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就不能教师一人包办代替,必须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负责点,学生负责改。

1、点改法的批改符号及使用方法
  为了便于教师“点”,学生“改”,原有的作文批改符号已不够使用,在对点改法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中,我们自创了几种符号,其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错字号,2个以上的错字写成“×2”,3个错字写成“×3”,依此类推。
  =别字号,2个别字写成“2=”,三个别字,就成写“3=”,依此类推。
  ()标点误号,表明标点错误,错2处写成(2),错3处就写成(3)。
  -词语误号,表示文中的词语有问题,2处有问题就写成2口,错3处就写成3口。
  一一语句误号,表示文中的句子有语病,语病句多了,则在前面加上A、B、C等序号以示区别。
  一一特提号,需要特殊处理的句子,2个以上需要特殊处理的句子,则在前面加上①、②、③等序号区别开。
  其它的批改符号与传统的批改符号基本相同。
  传统的批改方法,如在文中发现一个错字,则在那个错字上画个“×”,明确告诉这个字写措了。点改法则不然,如发现文中有一个错字,就在有错字的那一行所对的眉批上画个“×”.表示这一行中有一个错字。如果这一行中有2个或3个错字,就写成”×2”或“×3”,学生根据老师在眉批上的标示,自己去找错字,在错字上写个“×”号,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所对的眉批上。学生在眉批上发现别字号,就在所对的那一行中找到那个别字,在下面画上一条线,然后在所对的眉批上写出正字。别字号的其它操作方法与错写号大体相同。
  标点误号是为了纠正学生作文中的标点错误而设的。发现行文中有标点错误,则在所对的眉扎处画“()”号,表示这一行中有一个标点错了。学生找到用错的那个标点勾掉,写出正确的标点。如果学生在眉批上发出老师留下的“口”号时,就知道在所对的那行文字中有个词语用得不当,学生在文中找到那个词语,用一条横线勾掉,在上面添上合适的词语。教师在批改时,发现作文中有一个病句,就在病句所对的眉批处画条”一”线,学生找到这个病句,用长直线在下面标出,如果病句是2个或3个,就在前面加上A、B、C等序号,然后自己在文中改正过来。有些句子,用以上的方式处理不了,这就得动用特提号了。如有一篇学生作文,教师在文中画了3个特提号,在作文的总批中,则做了以下处理:
  (1)句属于哪一种描写,在眉批上写明,并指出作用;
   (2)句改成了感叹句,原因在眉批上答;
  (3)句中有个词用得很恰当,找出来,用“.”标出,在眉批上写出妙处。
  传统的作文批改符号在点改法中也照常应用,但使用的方法必须符合教师点,学生改的原则。如删除教师不直接把学生作文中多余的字删掉,而是在那行所对的眉批上画个删除号,学生在那一行的文字出多余的字用删除号删掉。
  有些符号是为了临时界定而用的。如在批改时发现某一段有一部分文字与中心思想无关,教师则用“[]”把这部分文字括上,然后在总批中出这样一道题:文中用“[]”号括上的部分和中心思想是什么?怎样处理,请在下面答出。此题的后面要留一块地方,供学生答题用。

2、运用点改法,促使学生自己去寻找写好作文的途径。
  通常的作文批改方法,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大部分工作都叫教师做了。错别字改过来了,病句过来了,文章理顺了。学生们拿过作文本,看看就放过一边,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思考。错在哪,好在哪;怎样改,怎么改好,学生自己也不清楚。这种由教师“蚀家包办”的批改方法,常使学生处在下明不白的状态中,这又怎能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呢?而点改法是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实际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使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本身的为文能力如,有个学生作文时由于审题不清,没有把握好材料,写时详略不当,造成中心不突出的现象。以前中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在总批上常写上类似这样的批语:“详略下当”、“中心不突出”。应该说这样的没有什么错误,然而这样的批语在学生中产生什么影响,有什么作用呢?这是我们在作文批改中必须的问题。那样的批语只是教师的认识,不是学生的认识。如果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也不至于把文章那个样子了,学生能否从批语中懂得:怎样写寸详略得当,中心突出,这又是一个不可知论了,点改是针对传统批改方法的不足而设的。学生作文中出现了详略不当的毛病,存在着中心不突出的问题。
  通过批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些问题,自己运用修改方法。比如。一个学生以“一个善于分析问题生”为题作文,他一共用了五个材料,在这五个材料中,只有甲、丙两个材料符合文题的要求,乙、丁、戊三个材料写的是这个学生如何刻苦用功,如何帮助同学解决困难等一些事情,并且还把后三个材料做为重点去写,这显然是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总批中设计了下面的题,让学生去思考、回答。
  (1)、文题为“一个善于分析问题的学生”,此题的题眼是“善于分析问题”,据此,这篇作文应该选择能表现这个学生善于分析问题的事情去写。
  (2)、这篇作文写了这个学生五件事,其中符合文题要求的是甲、丙两件事,另外的乙、丁、戌三件享与文题的要求无关或关系不大,而你却做为重点材料去详写,这样就造成了中心不突出了。
  (横线上的字是要求学生填写的,以下类同)
  (3)、根据答上题的体会,请在下面写出修改此大的方法。
  答:重点详写甲、丙二件事,略写或不写乙、丁,戊三件事。或者将乙、盯戊三件事舍去,再选能表现他善于分析问题的事情去写。
  以上的填空题和问答题,代替了作文的总批。第1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第2题在第1题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第3题则是要学生拿出具体修改方法来。学生只有认真思考1、2两题,才能答上第3题。如果学生要答上1、2两题,才能答上第3题。如果学生要答上1、2两题,就得根据教师的提示。启发,去认真阅读自己的作文,研究自己的作文。这样,才能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和根源,从而产生修改作文的设想,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点改法在学生作文中一实行,打破了那种“万马齐喑”的局面,作文发下后,有的读作文,有的查字典,有的几个聚在一起研究,老师常被学生围住,问这问那问个不休。以前作文发下后,学生看看分,看看批语就放在一边。两种情况,截然相反,形咸鲜明对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点改法从客观上促使学生去认真研究自己的作文了。促使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点改法的主要目的。在这个前提下,形式可不拘一格,方法要尽可能灵活多变,但无论如何,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出题设间,要顾及学生的基础,不要超越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范畴。
 有个学生以“家乡,我要为你添一笔”为题作文。第一段一句话:“我的家乡变了。”第二段是:”家乡变了,这是家乡人民努力的结果。我也是家乡的一员,我应当为家乡做点什么呢?”第三段接第二段谈自己献身家乡建设的理想。家乡变了,变成什么样子没有写出来,这就使文章的第一段成了空洞的话。批改时,我在总批中出了这么一道题:“而文章的开头犯了一个错误。”答案是“内容空洞”,或者是“笼统”。“不具体”。然而学生填了好几次也不符合答案的要求。后来我了解到,学生还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便补了这方面的内容,之后,老师又设计了下面二道题:
  (1)、说话要有理有据,言之有物;反之就是内容空洞。在上次作文讲评时,老师曾讲过这方面的知识,后你认真回忆上次的内容,研究1。2段,看第:段有什么不足。
  答:家乡变了,变成什么样子没有写,读了以后下会给人变的印象,犯了内容空洞的毛病,应该具体地写一些家乡变化的景象。
  (2)、根据答上题的体会,请你具体修改。
  修改:
  我的家乡变了,站在高高的堤坝上遥看家乡,那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显得古朴而秀雅;那一家家宽敞明亮的院落,整洁而又干净。那一个个小山似的粮垛,那一根根新竖起的电视无线杆,显得格外精神。想起以前那些破破烂烂的房子,想起以前那一张张无精打采的脸,我深深地感到,家乡变了,变了!这两道题是结合在一起的。第1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忆教师讲课的内容,发现自己作文中所存在的问题,使自己的认识能力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作文的实际情况修改。由于这两道题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答得比较理想。
  为了促使学生思考,在点改学生的作文时,直接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要求的引导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题为“我的妈妈”的作文为例,作文前,我再三要求开门见山。然而有好几个学生的作文开头却绕了大弯,先写了爸爸、哥哥、姐姐,最后才写妈妈。还有的学生用一多半的文字写家庭如何和睦。幸福,对妈妈这个中心人物只用少数文字轻描淡写。对这类学生的作文,我在作文总批中设计了这样的题:
  如果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会收到怎样的效果?把这种方法同这篇作文的写作相比较,诙谈自己的体会。
  答:这样写,一开始就直接写妈妈,能把妈妈这个中心人物突出出来。这篇作文的开头拉拉扯扯写了很多,写了很长也没接触妈妈,这也不合乎文题的要求。
  学生答上了这道题,要经过比较一番,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思考,这样,修改方法也就自己产生了。
  通过以上几例可以看到,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既要考虑到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又要在开发学生智力上作文章。

点改法,是教法和学法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作文批改方法。因此,每次作文批改的过程,都是教和学的过程,都需要师生共同来完成,这也是点改法的主要特征。教师的点,主要是在方向上点,途径上点。既要点清又要合而不露,既要点透又不能直接告诉,这也是点改法的基本原则。学生呢?在于教师的引导。点拉下,自己去寻路,去探求,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要知道,点改法不是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去改作文,而是让学生自己明白,自己怎样去做才能改好作文,写好作文。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改好作文。写好作文的途径和方法。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作文,也利于学生对作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去练习写作文,使学生摆脱盲目作丈的处境,迅速提高作文能力。

3、运用点改法,利于指导学生在惟文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们语文教师大体上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指导学生阅读时,给学生分析了不少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希望学生能够能这些东西应用到作文中去。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也不遗余力地给学生讲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学生能在作文中发挥作用。这方面的知识、方法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哪个少讲过?然而我们再看一看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不由不发出几声唉叹。老师讲的是老师讲的,学生的作文是学生的作文。学生把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孤立起来了,对立起来了,二者之间,缺少联系,缺少结合。有的人认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只有多写多练。应该说这是一种方法,但是,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去盲目地写,盲目地练,靠时间和数量来磨,即使学生有了一点进步,这合乎科学吗?这合算吗?有人认真地分析了学生作文长时间上不去的原因,认为与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有关系。如果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作文理论,并能有意识地让其指导自己的作文实践,他的作文就会从以前那种盲目练习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批改的点改法,在加强学生作文理论指导上,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说明文时发现,初写说明文的学生,对说明文中的记叙,描写的关系把握不住,常常是写得散文不像散文,说明文不像说明文,他们还对这种非牛非马之作很得意。例如,一次在指导学生写雪这篇说明文时,对学生明确地提出要求:一是写雪的成因,二是写雪的功用。并且还给学生讲了说明文中的记叙、描写、说明之间的关系,并再三强调。可是有不少学生在600字左右的小文章中,用400多字去描写雪,去赞美雪,现引用其中一篇的几段:
  我爱你,北国的雪,飘飘洒洒满山追野……

雪下起来了。多么美丽的雪花呀。在初冬刚来到的时候,雪花就及时地报告了冬天的来临。下课的时候,同学们跑到操场上,有的在欢呼,有的在跳跃,有的张开双手去接那飞舞的雪花。
  看哪,快看哪,雪把大地盖上了。天上,地上,到处是雪。白色的大地,白色的房屋,白色的树林。
  洁白的雪,我爱你,我爱你的纯洁。你把大地装饰得一片银白,你把大地打扮得多么美丽。
  类似于这样的作文,究其根源,主要是学生没有理解说明文中的记叙、描写的作用。针对学生作文存在的这种情况,我们在作文总批中设计了下面几道题:
  (1)、填空
  说明文的描写同记叙文的描写是有区别的,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  (生动)。而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明得准确、更好懂),它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某些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点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具体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2)、口答下列各题
  ①找出自己作文中描写语句,看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作文中的描写语句是歌颂雪,赞美雪。)
  ②这次作文要求写说明文,根据答题后的启示,在下面谈谈感想和对作文修改的计划。
  答:以雪为题写说明文,主要是写雪的形成或者是写雪的作用。我用了许多文字去描写雪,歌颂雪,这不符合说明文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心思想的要求。今后再写说明文时,不管是描写也好,记叙也好,说明也好,都要围绕着把事物说得清楚明白这一点。我要牢牢记住,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好恒,主要起到具体说明的作用。(修改计划略)
  填空的知识,是教师讲过的,学生通过查阅教材或笔记,就能填上。但填上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去巩固,加深理解,做为改好这篇作文的理论指导。学生把握住了这方面的理论知识,认识就清楚了,思想就明确了,就不至于漫无目的的去修改了。尽管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是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他在答题的过程中,毕竟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同自己的作文实践结合起来了。

课本中有一些知识短文,我们姑且把这些短文做为指导学生写作文的理论知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应用在作文实践中,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们就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强化这方面的内容。
  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由于我们经常在这方面点改学生的作文,所以,学生在练习作文的同时也注意了对作文知识和作文理论的学习,加强了学生作文的理论意识,这样,就由盲目作文变为有目的的作文,油多写多练变为精写精练。学生的理论意识加强了,能力。水平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以前,学生面对一篇作文,说不出哪对哪锗,看不出哪好哪差。明明知道自己作文中存在着不足,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修改好,也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改才对。用这种方法训练一个阶段之后,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作文写完后,就能自己修改,还能头头是道地说出理由来。这样,就由过去的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别人的作文,学生们也能有理有据地进行评论。学生之间也开展起了互评互改的活动,从而促使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也得到迅速地发展和提高。

我们用点政法这种方式强化学生的作文理论知识,目的就是想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文,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指导,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这方面的知讽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以前那种盲目作文的状态,踏踏实实地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如果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常想着怎样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在读文章的时候,也经常想着自己的作文,这样,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整体语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就是说,让学生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这一期所刊载的点改法主要是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4、运用点改法,促使学生读写结合。
  叶老曾经说过,“可是如何才能提高语文水平呢?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在阅读中去吸取,去积累;也在阅读中去欣赏,去借监,阅读能力有了进步,必然会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我们运用点改法这种形式批改学的作文,就是想让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学会读文章;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运用点改法指导学生阅读,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这和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有所不同。这种指导,是让学生带着自己作文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选择地去阅读。在阅读中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在阅读中吸取人家的长处,在阅读中借鉴别人的方法,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运用点改法指导学生阅读,不同于讲读课中的阅读,也不同于测验或考试中的阅读题。是针对着自己作文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有目的的去阅读,去吸取,去借鉴他人的方法和经验,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让学生在写作文的同时学会读文章,在读文章的时候学会写文章,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也是我们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作文的又一个主要目的。
  运用点改法,促使学生的作文思路活跃起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会遇到不少这样的学生,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并不差,写作技巧也掌握了一些,但写出的作文往往是颠三倒四,干干巴巴,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不能不考虑学生作文中的思维问题。学生作文的过程,也就是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如果思维不流畅,受到阻碍,受到限制,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方面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我们在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在这方面也要进行一定的努力。我们通过学生在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问题,尽量发挥点改法的功能,指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拓宽他们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有利于拓开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中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知识,但想象力还不够强。在作文中常常是孤立地对待人或事,看不见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在作文中,局限于自己的一孔之见,思路受阻,文思不畅,写几句就觉得无啥可写了。

5、点改的内容。
  中心是否突出,观点是否正确,看问题是否全面,感情是否健康,思路是否清晰,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选材是否紧扣中心,详略是否得当,衔接过渡是否自然,开头结尾是否呼应,遣词造句是否通顺,修辞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否得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点改的方式。
  ①简答式,老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要求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简答。

②填充式,老师通过填充式的命题方式,学生按要求填充。

③标志式,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符号将作文里的有关语句标出来。

④选择式,教师对文中的某个具体问题,列出几种不同的答案,要求学生从中选出正确的一种。

⑤符号式,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修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来修改自己的作文。

7、点改的原则。
  ①遵循作文要求进行点改的原则。每次作文都有具体的要求,老师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先要衡量学生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

②遵循学过的写作知识和惜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点改的原则。教材中的写作知识,体现在知识短文中,体现在课后思考题中,体现在阅读提示中。每次点改学生的作文时,都要考虑学生学过了哪些写作知识,可以借鉴课文的哪些写作方法,在点改中要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做到学以致作。

③因材施“点”的原则。学生的程度不一样,接受能力不一样,同样的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采取难易不同的点拨启发方式。

④少而精的原则。对学生作文进行点改,不要面面俱到。要紧坚围绕作文要求进行点改,紧紧围绕学过的写作知识进行点改,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进行点改。

⑤逐年提高点改层次的原则。使用点改法,学生的年级越高,接受能力越强,就越受益,所以,作文点改,应随着学生的年级升高而加大难度。点评的内容,既要求学生修改有锗误的地方,也要求学生欣赏写得好的地方;不但要提高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还要提高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
  8、点改的方法。
  ①学生自己改。《矛盾论)告诉人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文章,说明他们对教师的点拨启发有了领悟,提高了认识,智力得到了开发。
 这正是点改法的优越性,也是我们运用点改法的目的所在。所以老师“点”后,通常是由学生自己“改”。
  ②学生互改。这比学生自己改进了一步,要想改好,首先要通读他人的文章,熟悉、领会他人的文章,然后才能从全文的主旨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修改,从修改他人的文章中提高自己。

③学生互评。当学生的写作语言基本过关以后,下一步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除了老师在点改中渗透点析,点评的内容外,也可以组织学生互相点评。点评的内容要集中到一两点上,或就形式,或就内容,或就观点,或就材料,提出中肯的评论意见。

74、横向多维结构法

所谓横向多维结构,也即因素结构分析法。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事物及其发生、发展的联系和影响都不是单元的,而是多元的。

1.横向多维结构法的功能

(1)横向多维结构法,把事物及其发展的各个层次(或阶段)分析为若干平行的因素,引导学生从多元的角度认识事物或过程的复杂关系,有利于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事物,辩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诸种原因。

(2)横向多维结构法所分析的各种因素及联系,是事物内部逻辑关系的客观反映,因此,横向多维结构法不仅形象地反映了某一知识层次的诸横向序列因素,而且还清楚地揭示了这些横向序列因素之间的固有逻辑联系,有利于学生在逻辑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全面地把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多维思维能力。

2.实施横向多维结构法的基本要求

(1)实施横向多维结构法,必须引导学生对事物或事物发展的某一具体阶段作多角度地观察和多维度的思考,详尽地挖掘影响事物过程的各种内外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的主次关系作全面地考察,并排成有必然联系的因素序列。

(2)横向分析的因素序列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它必须科学地概括和说明某一事物或事物在某阶段的本质原因及特征。

(3)横向分析的因素序列内部,必须存在一种必然的逻辑联系,这种逻辑联系应该是事物诸因素之间本质联系的反映。

75、作文综合批改法

(1)、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尊奉着“学生写,教师改”的原则,这种作文批发改法沿袭了几千年,如果追溯历史,恐怕自有作文教学以来,就是这样做的。直到今天,这种批改法乃被沿用着,不能说这种作文批改法一无是处,对任何事物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是不符合辩证法的。前几年,曾有人对此发起过讨伐,列举的主要罪状就是“出力不讨好”;老师辛辛苦苦的改,学生走马观花地看,收效其微。老师改一篇作文,至少也得用10分钟,有的甚至要花费半小时。两个教学班,至少100名学生。改好这100份作文,要耗费多少时间、心血的精力!可学生只翻几下,看看批语,就放到课桌洞里去了。这种现象,实在令人不安。但潜心思之,也不能偏概全:你能肯定此法就连一点儿长处也没有吗?如是,它何以立身于作文课堂几千年?稍作探索,就会发现,此法的长处就在“教师改”。作文批改的全过程,应该包括“教师改”和“学生看并改”两步,传统的作文批改法是只走第一步,废弃了第二步中的“学生改”。长处在于走了第一步,短处在于没有走完第二步。如果把此法说得一无是处,连“教师改”也成了弊病,那么教师的过范指导何以进行,教师的主导作用何以体现,学生“改”时何以效法?
  后来,就出现了好多新的主张:自改法、互改法……我们认为这些主张指得好,就探索着做,也搞自改,也搞互改。不停地实践,不停地体味,感到自改、互改各有好处,也有弊玻
  改,是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要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诸多写作大家的经验之谈。传统的作文教学,将学生改的权力剥夺了。自改和互改,给学生提供了改的用武之地,可以说这是无数好处中的最大好处,弊病是:①改的能力参差不齐,能力差的往往走常②自改互改的次数多了,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容易被削弱。
  都有长处,都有弊病,以谁为主?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探索,我们认为这里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扬其长而避其短。就我们的体会来说,作文批改宜用综合法。教师批改,给学生以示范和指导,提供改为“样子”。学生自改互改,从实际批改中,获得修改文章的能力和技巧。这样,既发扬了各自的长处,也医治了各自的弊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批改方式。
   (2)、综合批改法的基本点如下:
  ①教师改,学生自改,学生互改,三种批改形式穿插进行,兼之以其他批改形式。
  ②教师改,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传统的批改法,教师改过的作文不是因学生不认真看而改效甚微吗?这得想个办法,让学生认真看。我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批语后面写出百字左右的“对教师评的意见”来,以督促其认真看改过的作文。评改意见,要纳入作文分数当中计算。
  ③学生自改、互改后的作文,教师要做检查,并做评改总结。检查的数量越多越好,但最少不得低于全班作文份数的1/3。
  ④假如每学期写10篇作文,其比例可定为:4:3:3,即教师改4篇,自改3篇,互改3篇。初中一年级,教师改的份量可适当增加,二三年级渐渐减少。具体安排,有多种格式,我们曾经试用过3种格式:第一种,第一篇,教师改,以做示范指导;第二三篇,学生自改;第四篇,教师改,以做总结;五六两篇;互改;第七篇,教师改,以做总结;第八篇,自改;第九篇,互改;第十篇,教师改,做出全学期的总结评价。这种格式,突出了示范指导性和总结性,宜在一年级使用。第二种,第一篇,教师改,第二篇,自改;第三篇,互改;第四篇,教师改;第五篇,自改;第六篇,互改;第七篇,教师改;第八篇,自改;第九篇,互改;第十篇,教师改。这种格式,穿插性强,颇多新鲜感,宜在二年级使用。第三种,第一篇,教师改;第二三四篇,自改;第五篇,教师改;第六七八篇,互改;第九十篇,教师改。这种格式,体现了集中训练的特点,宜三年级使用。
 ⑤自改或互改胆,要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在修改过程中有所依据。要求应重点突出,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例如,第一次自改可专改错别字,以后再涉及用词、造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语法修辞诸项。要求应体现是否齐全,再看语句是否通,再看脉络是否清楚,再看中心是否明确……
  ⑥要鼓励创新。可能有的学生超出了修改范围,甚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这时,教师可不能斥之为“逞能”,要表扬,要肯定,要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文章修改得更好。
   (3)、综合批改法的形式不只这3种,特别值得提出来一议的是骨干学生批改。
  何谓骨干学生批改?经过初中一年级一学年的实践训练,你会发现若干写作能力和批改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就是班内的批改骨干。这样的学生,如果每个小组有二三个,就可担负起这个小组的批改在务,就可以承担一次或两次作文批改任务。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训练了他们的批改能力,且帮助了其他同学。
  但这种方式,不宜过多地采用。多了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还可能由于骨干学生理解的偏差而影响了教师意图的贯彻。
  还有一些批改作业,也可穿插进行,像集体批,共同批改。集体批改多有议论,不再赘述。共同批改,指找一篇比较典型的病文,让学生都来改这篇文章,看谁改得好,教师最后做出总评讲。
  骨干学生批改,集体批改,共同批改等等方式,可灵活使用,而应以教师改、自改和互改为主,综合进行。
  (4)、前几年有人提出语文教师负担重,究其根源,大概就在于作文批改。又因此法收效甚微,因而成了众矢之的。改革,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其中包括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功效两个方面,但教学改革与技术改革是性质不同的两件事。研制一架机器,可以仿造无数架,而且操作规定也基本固定。教学改革并非如此,它要受诸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情况比较复杂。综合批必法能不能减轻语文教师的负担呢?这个问题,不好断然回答,需做此具体分析。
  可以肯定地讲,一年级省力,很可能还要多付出些劳动。“万事开头难”、“头三脚难踢”!所以,一年级在下大力气,要用细功夫。教师要认真改,确实给学生提供改的“样子”。自改互改,要提出严格要求,并认真检查,把好每一个关口。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出改的真功夫来。“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级多下功夫,改的能力具备了,二三年级小省力了。魏书生教学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造就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学不了他们的全部,可以学习一点,即学生作文批改能力的训练。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一年级就采取“放羊”式,自改,互改,大呼隆,很可能煮成一锅夹生饭,不但不省力,以后的麻烦事还肯定少不了。

76、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是一种谋求典型教材与学习者独立的、能动的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百科全书式的教材所带来的教学内容过多,教学质量下降的严重危机。

1、  例教学的基本功能。

(1)把问题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起来。范例教学一方面以典型的范例问题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又把问题同有关系统联系起来,即由范例提供的窗口窥测全室,探索全局。

(2)把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起来。

2.实施范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①基本性是就学科内容而言,即要求选择一些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便于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

②基础性是就受教育者接受教学内容而言,即教学内容应该是一些基础的东西,这些基础的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③范例性是就教育者传授知识而言,即要求教给学生经过精选的具有基本性和基础性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典型性、代表性、开导性,使教学务必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迁移,使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重基本原理的分析

①基本原理是建构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对学生往后的学习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原理的意义易于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②范例教学强调选择课本中那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通过讨论范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原理、规律及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态度,以便逐级建构学科知识的认知体系。

(3)重视课题的智力作用及其未来意义的分析。课题内容对学生智力活动有什么作用,以及对学生为什么通过这些分析,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4)重视内容结构的分析。每一课题内容都有一定结构,组成整个内容的有哪些要素,各要素之间关系怎样?有哪几个层次,通过这些分析,不仅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教材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获得系统知识,把握知识结构。

(5)重视教材特点的分析。教材的每一具体内容都有各自特点,某一特点只有采用某一适当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具体内容特点的分析,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77、辩论法

辩论是一种强烈地针对问题的正面与反面作讨论。辩论是促进学生们更加熟悉该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们对辩论问题的知识愈丰富就愈能发挥他们的思想。教师应于辩论结束后对正反两个辩论组分别作客观的评估,并提醒学生们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去检讨整个辩论的过程,且避免个人的情绪化表现。

78、作文片断训练法

1、片断训练的涵义
  所谓“作文片断”,指用一段一阳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基训练类型共有三种。
  (1)、描述性训练:就是选择景物的一个方面,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个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个进行叙述描绘。
  (2)、说明性训练:就事物的一个方面作介绍。
  (3)、评议性训练: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影视片简单的谈点个人看法,不求多、不求全,谈清楚某方面的感受或体会即可。
   2、片断训练的针对性
  片断训练
  的主导思想是,从局部着眼,培养学生的“眼力”和“手力”,让他们自己的笔随时写“眼所见”“耳所闻”,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逐步提高,过度到构思作文,得心应手。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之俟“生活的有心人”,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所谓培养学生观察力,就是引导学生增强对各种新变化的敏感性,能留心并发现它,能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用片断形式反映它。
  (2)、作文片断训练,可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促使文章生动的一条有效途径。
  经常写生活细节,有意无意去观察认识生活,就会熟悉生活,即“世事洞明”。当需要反映某些生活断面时,脑中自然就会产生类似的景象,而且还能从这些图景里生发出清晰的生活细节,这就是一种想象。写作、想象、生活实感互相作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想象。也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过程。
  例:在描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者,首先的是古铜色的捡上汗水林淋,进而想到他在不停地挥动锄头等。这是因为你早就有生活实感,在此基础上又加工创造出了新形象。把这些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使想象和写作结合,用“写”促使你“想象”,又用想象使写作内容不断丰富、生动。
  同时片断训练过程中,常写常改,日积月累,写作技巧娴熟了,描述得细腻而适度了,文章自然就生动了。
  (3)、片断训练的可行性。
  作文片断训练耗时少,短者十来分钟,最长也只用一节课的时间。而师生间的反馈却快而多,可当堂评改,灵活性大,训练机会多。因此,这种训练方法方便易行。
  3、片断训练的具体方法
  片断训练主要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笔头练。
  (1)、仿写。教师的教课时,可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
  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布置为作文。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照猫画虎”要画出虎气。例,学习了《故乡》中势利、尖刻、自私的杨二嫂的肖像“漫画”后,可让学生写个有类似性格的现实人物肖像,既写了之相同之处,又表现其不同处:杨二嫂是细脚伶停的圆规,双手搭在髀间,而现实中也许有个胖萝卜,双手叉在腰际。
  (2)、生发。就是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
  例,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后可布置“皇帝的避谣演说”;学习了《变色龙》后,可作“奥楚蔑洛夫见到将军哥哥了”等。当然,不必限于课文,还可以找有关的文章作为范文分析,让学生根据其中适合的材料进行片断练习。
  (3)、修改。可采用面改和学生互改两种。面改时,指出其优缺点,督促其改正不足,发扬优点。学生互改,实际上就是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提高的过程。教师可择其善者作为范文,予以评点。
  其二是口头练。
  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机会,弥补笔头练的不足,避免其单调性,增强作文的趣味性,调动其作文积极性。
  口头练习,题材要选学生最熟悉的,选择范围要大,要多留几个题。除事先布置学生观察外,课外利用几分钟互相讨论,组织材料,以便清楚地表达。
  讨论3至5分钟后,让学生举手表达;教师对他们的口头作文逐一简评,也可让学生针对某一篇或几篇进行评论,最后师生汇总意见,评出名次。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把学校的生活片断讲给家里人听,并提醒他用不同的语言向不同的听者表达,同时记下对方的语言动作。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语文的单调性,学生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在不同的表达环境用不同的语言。
  4、片断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计划性。老师心中首先要有个训练线索:初一,以写人记事为主;初二,以状物说明为主,初三以上叙述议论为主。同时适当加一些其他有关的训练。

(2)、用大作文和周记的训练同步配合。把大作文作为片断训练的综合运用,每周一次,应用文也应在大作文本上进行;小作文用来片断训练;周记本用来作总结。
  作文片断训练是个“积水成渊”的活动,必须把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不能求之过争,不可半途而废,且每前进一步,都作一次小结,写作水平才能竹子开花--节节高。

79、三步上篮五步教学法

行进间投篮是比赛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投篮方法,一般多在快攻或切入篮下时运用,俗称“三步上篮”。在教学中,多数同学感到“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特别难学,尤其是跨步拿球后再上一步起跳技术,学起来不易掌握,特别是女生。本人在读过胡思诺等老师的《三步上篮教学三步曲》后,在实践中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将“三步上篮”分为五个步骤进行分解教学,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练习效果明显,具体方法如下(以行进问单手高手右手投篮为例)。
    一、投篮练习
  由于投篮动作是以手指拨球离手结束,所以手指对球的作用好坏是投篮命中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投篮练习必须重视。练习方法:
    1、熟悉篮下单手定位投篮。
    2、单脚蹬地踮跳投篮。
    3、打准碰板练习。
  按行进间投篮的点的范围,在篮板上用胶布贴成一个方格作为学生的投篮目标。
    要求:
    1、学生在左边和右边篮下做定位的单手投篮练习。
    2、单手持球于胸腹部,由胸部开始提肘、伸臂、投篮,动作要协调一致。
    二、摸高练习
  此练习的目的是为提高学生单脚起跳和起跳后身体姿势的质量。
    1、在篮圈下吊一标志物(高度根据学生水平而定,以多数学生起跳后能触到为宜),教师在行进路线上划三个圆圈,圈内依次写上左、右、左。要求学生左脚踏进左圈,右脚踏进右圈,左脚最后路进左圈后,快速有力地向上起跳,同时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迅速向前摆动争取摸到标志物。
    2、去掉圆圈,练习三步助跑摸高,强调“一大、二小、三上跳”的动作要领,使其熟练掌握助跑动作。
    3、自然助跑两三步,按“一大、二小、三上跳”的练习。要求最后左脚起跳后,要向高跳,身体不能往前冲,必要时需限制起跳到落地的距离,保证上跳的质量。
    三、持球上一步投篮
  1、练习者右脚在前站立,左脚上一步起跳投篮。此练习是解决个别学生跨步接球后.马上起跳,忘记再上一步起跳这一错误动作的有效措施。
    2、跨步接托球上篮。帮助者站在练习者右体前一小步处,一手直臂略高平举托球,练习者左脚在前站立,右脚向前跨步的同时,双手接托球,然后左脚上步起跳脚空投篮。强调右脚跨步明显,腾空拿球,左脚上步小些,往高跳,避免起跳后,高跳向前冲的错误动作。
    四、接自拍球上篮
  1、练习者左脚在前,右手向前拍球,当球反弹后右脚马上跨步接球,然后左脚上步高跳腾空投篮。注意:
    ①拍球反弹点要适宜,不能太近或过远,应在跨步能接到球为宜;
    ②拍球力量要适当,反弹球到达胸前为好。
    2、自抛球后做胯步接球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练习。要求抛球高度远度合适,跨步接球要及时准确。
    3、接传球上篮练习者自然向前鲍动,到标志线后有脚跨步接传球上篮。要求:
   ①帮助者传球及时不要太早太晚;
   ②标志线位置要合适,否则练习者高跳后不能顺利投篮。
   五、运球“三步上篮”
  1、练习者左脚在前,原地运球2—3次,接练习第四步骤的第1练习。

2、适当距离行进间运球2—3次,接练习第四步骤的第1练习。①帮助者传球及时不要太早太晚;②标志线位置要合适,否则练习者高跳后不能顺利投篮。
    80、五分钟身体素质间歇练习法

五分钟身体素质间歇练习是在连续的五分钟内,根据身体练习的内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项目组合,每分钟变换一个内容,且规定活动次数、频率及运动量的一种间歇往复的练习方法。简而言之,就是练习五分钟,休息五分钟,重复循环的一种练习方法。
    一、具体内容
  1、协调性 纵跳→足尖足跟足尖跳→转髋→踢腿摆同侧手臂→左右交换腿跳。
  2、速度性原地小步跑→原地高抬腿跑→原地前踢腿跑→原地快速跑→原地后踢腿跑。
  3、力量性 俯卧撑→深蹲跳→两头起→负重半蹲跳→仰卧臀屈伸。
  4、灵活性 3m移动→变向往返跑→后退蛇形跑→变向移动追逐猎物(摆脱)。
  5、弹跳 原地提踵→兔子跳→斜支撑高抬腿跑→单足跳→蹲立步。
  6、耐力 200m中速跑→200m大步跑→200m倒退跑→200m后踢腿跑→200m加速跑。
    二、分析与讨论
  1.明确侧重点,选择相应的练习方法
  大家知道身体素质是身体机能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只有提高身体水平,才能提高身体技能和基本活动能力。针对这一认识,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及身体练习的间歇运动(在剧烈地肌肉活动中插入轻松的运动甚至休息)的原理,创编了五分钟身体素质间歇练习法,旨在使学生身体素质产生飞跃发展以及学得锻炼的简易方法。
  2.五分钟身体素质间歇练习法的生理依据
  心率是反映肌肉活动时心脏承受负荷大小的简易而常用的指标。运动心理学家认为,当心率在160~170次/分时,呼吸系统的肺循环在实现气体交换的过程中,维持着适宜的关系。即此时的吸氧量为最大吸氧量的80%—83%。在这种负荷强度下进行的练习,机体基本处于无氧代谢的状态之中;而在心率为150次/分时的负荷强度下进行的练习,则以有氧代谢为主;当心率达到188次/分时,心搏量大幅度下降,此时提高心输出量主要靠提高心率;当心率达到200次/分时,心舒张期明显缩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供能需求发生困难;当心率为120次/分时,机体能量系统恢复到开始下一个练习,而不致使这些系统达到负担过度的程度。
  3.五分钟间歇练习法的相关因素分析
  (1)强度因素分析运动实践证明:大运动量、大强度的练习是突破原有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笔者所创编的五分钟身体素质间歇练习法,根据心率统计结果表明:在40分钟的练习中,其中心率在170次/分以上的练习占33.3%,周练习中人运动员3次,比超量恢复的范围略高、但时间短,运动量高点是在情理之中,中等强度练习占一次,中小强度练习占两次。其目的是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生理依据可知,适宜的运动强度刺激能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其机能。
  (2)间歇因素分析从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来看,比赛与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所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紧迫感,责任感也是有差别的。通过做思想工作、目标激励挖掘学生身上所蕴藏的积极性,虽然可以缩小其差别,但要使学生以百分之百的责任感来对待身体锻炼是很难办到的。根据平时抓学生锻炼的经验,间歇期的心率不下降到120。140次/分时的水平,他们总是要耍点花招,或上厕所,或喊腹痛,磨磨蹭蹭,教师是很难安排下一次练习的。
  合理的间歇时间是多少?这就是笔者在创编这套方法之前考虑了很久的事情。从大运动量间歇心率统计结果来看:学/k心率恢复120~140次/分,一般需要4。5分钟:中等强度(120—140次/分)一般需要1~3分钟。因此,大运动量间歇一般掌握在5分钟之间;中等强度间歇5分钟是不合理的,但我们面对的是中学生,同时主要日的是提高身体素质,这一做法应该是可取的。
  (3)练习前后身体素质成绩因素分析练习前后身体素质成绩的统计分析是检查评定教师指导方法及学生练习效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检验客观真理的实践依据。根据统计学检验得知,五分钟身体素质间歇练习法是一种对青少年在短时期内提高身体素质的较为适宜的练习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9:13:24 | 只看该作者
21世纪的教学方法和基本技能
    21世纪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相比,在教学内容、指导方法、课堂氛围、教学评估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21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最重要的行为特征是:激发学生勤于思考与促进学生合作互助。探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区别,进而了解21世纪课堂环境的发展趋势;探究如何提升听说技巧、指导技巧、观察和监督技巧、提问技巧、鼓励技巧以及干预技巧,进而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适应新课改。
   一、    21世纪基本技能
    我们可以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当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他们必须知道什么、会做什么、才能胜任21世纪的工作?
当然答案是开放的,但基本内容是一样的
   在21世纪的工作场所中,工作人员
    ● 分析、处理、并创造信息
    ● 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
    ● 综合使用技术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在21世纪的家庭中,家庭成员
    ● 观赏、创作并参与各种媒体活动
    ● 通过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进行消费决策
    ● 使用各种通讯技术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
   在21世纪的社区中,居民
    ● 使用互联网随时了解地区、国家和世界的大事
    ● 使用各种通讯手段与他人交流
    ● 在家就可以了解政府的各项规定
    因此,21世纪的学校不仅仅要使学生为明日的职场做好准备,教师还必须随时了解学生和家庭在日常生活在中使用技术的方式。在21世纪的学校中,学生要完成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要求他们深入钻研学科知识,自我管理学习过程;学生们要与同伴、教师和专家一起,运用高阶思维完成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使用技术辅助决策,解决问题,提出创造性见解。
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参与社区活动,教师们必须培养学生具备如下的21世纪基本技能,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技术。
   ● 责任感和适应性——既有责任感,又能灵活处事,高标准要求自己;能容忍不确定性
   ● 沟通技能——在各种情境下能够以口头、书面和多媒体形式进行有效的交流。
   ● 创造性和求知欲——能够提出和实施新观点、并把新观点传播给他人,能开放地接受和应对新的不同的观点
   ● 思辩能力和系统性思维——在理解和进行复杂决策时,能够进行合理的推算,了解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 信息和媒体素养——能够分析、获取、管理、综合、评估和创造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
   ● 人际交往和合作技能——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适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能与他人高效合作;富有同情心;尊重不同意见。
   ● 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寻求解法——具备界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自我引导——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要求,获取合适的资源,将学习由一个领域迁移到另一个领域。
   ● 社会责任感——行事负责,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公私场合中的行为都符合人伦常理。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21世纪的工作场所、家庭、社区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的学校也必须变化,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培养他们21世纪成功所需要的技能。
    二、    今日与明日课堂的对比
    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有许多令自己喜欢的,比如书包很轻、作业很少,基本上在学校就能够完成;也有许多令自己不喜欢的,比如罚抄写100遍的生字;学生忘记擦黑板了,有的老师就在上节课的板书的缝隙中写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批评学生使用的语言过激等等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式教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这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非常的有效,特别对于以下情形:
    分享一些在他处不易获得的信息
   ● 以较快捷的方式呈现信息
   ● 激发对所呈现的信息的兴趣
   ● 教授那些能够通过倾听达到最好学习效果的学生
当然,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也有诸多不足,比如: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听讲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 通常较难保持学生的兴趣
   ● 这种方式很少或者几乎不需要学生进行思辩
   ● 这种方式假定所有的学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学习
   21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评估和技术手段均有差异。可以通过下表总结一下它们的差异。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内容由课程决定,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学习同样的内容
学生学习课程和课标要求的内容,在学习内容范围内允许有多个选择。
学生只能获取由教师或学校图书馆选择的有限信息
学生能够不受限制的获取各种质量的信息
学习内容一般彼此孤立,缺乏联系
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其它学科领域相联系
学生机械地记忆知识,偶尔进行思辩分析。学生很少关注知识在各种现实情况下的应用
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经常对各种材料进行高层次的分析、评估和综合。尤其是知识在各种现实情况下的应用
学生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找到正确答案
学生的学习是构建了各种可能答案中的一个

教师按照恰当的难易程度挑选活动和提供材料

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活动中自主选择一种,自己决定研究难度并为之努力
教学方法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讲台上的圣人,帮助学生获得技能和知识
教师是学习促进者——是站在学生旁边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技能,构建自己知识的机会
学习从学生不会的新知识开始
教学是构建的过程
学生完成短小、孤立的活动,通过几堂课学习某个内容片段和技能
学生进行与长期目标相连系的活动和项目,致力于深度和充分的策略应用
课堂氛围
学生被动地学习、教室通常是安静的
教室类似一个活跃的工作场所,学生根据分工不同进行着不同的活动,充满着学习的喧闹
学生通常独自学习

学生经常与同伴、专家、社区成员和教师合作

教学评估
学生们参加纸笔测试,考试时不许说话,独立完成。考试前试卷保密。尽管只考教材的一部分,学生却要复习全部教材
学生在测试前知道如何测试,能够参与测试标准的制定,在学习中能够不断获得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反馈,并有多个测试自己的学习成效的机会
主要由教师负责学生的学习
老师和学生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负责
学生们的学习驱动力来自外部,如:家庭、社会、环境等。若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取悦老师
学生的兴趣和投入激发内在动力,促使其自发努力
教学手段
教师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阐述、展示和说明各种内容
学生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研究、交流和创造知识
不同的教学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优秀的教师非常清楚教学方法不止一种,不同的情境经常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个表格不是为了比较得出这两种教学方法哪种更好,而是旨在说明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适用不同的方法。
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喜欢21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答案。(欢迎留言)
   三、    辅助学习技巧
   在英特尔未来教育成功技能课程中提到,21世纪教师的角色是辅助者,将有90﹪的时间花费在辅助学生学习上,只有10﹪的时间用于直接教学。这一点和新课改的要求有吻合的地方。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讲的一段话:别人都说我数学教的好,我承认。但这并不能说明我的数学厉害,我只是用了和他们不一样的教法,我是“三分教七分导”。可能我的老师都不记得他曾经说过的这句话了,但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的教学观。
   其实,辅助学习需要多种技巧,比如倾听技巧、对话技巧、指导技巧、提问技巧、观察和监督技巧,以及鼓励和干预技巧等。教师必须学会这些技巧,学生也应该学会这些技巧,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也要与其他同学合作。
1、            听说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提高与学生之间的听说技巧
要做的事
要说的话
示范所期望的行为
当我看着说话的人,就会听得更真切
通过指认所期望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他们
我大声说话,让在座的每个人都能听清
提醒学生使用好的倾听技巧
现在轮到王永和李强展示了,如果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看着他们,就很容易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告诉学生听不清楚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举手告诉别人你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重复学生刚才说的内容
张扬,你说Microsoft画图软件是最好的工具。丁娟想知道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用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方式来回应
小丹才说了她的想法,谁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
鼓励学生描述的更加详细
你还想再说点什么
把所有学生包括进来
还有人想提问题吗?
当改变教学内容时提醒学生
让我们来寻找另一种解决的方案

   2、            指导技巧
具有良好指导技巧的教师应该做到:
    给出的指导应该清楚明白地表达意图和想法
   ● 在等待并保证学生们都安静之后才开始提供指导
   ● 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提供指导
   ● 一次只给学生有限的指导意见,避免造成学生的混乱或者不知所措
   ● 为学生示范所期望的步骤
   ● 检查学生理解情况,以确保学生知道对他们的要求
   3、            观察和监督技巧
   做为一名好的教师
    总是知道他的学生们在做什么
   ● 在教室中走动,并听取学生之间的对话
   ● 记笔记或录音
   ● 提问题
   ● 决定什么时候给予干预
   ● 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很特别的
   这里需要强调是我们的教师往往不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你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学生都是特别关注的。同时我觉得肢体语言用好了,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你的课堂教学。
  4、            提问技巧
    提问是扩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一切提问都应该是为了成长和学习而提问,提问还有助于培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和进行规划的能力。
有效的提问策略包括:
    使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语言
   ● 提出的问题不是只有一个答案
   ● 将那些能用“是”、“不是”或一个字就能回答的问题转变为用“如何”、“为什么‘或”哪个“来提问。
   ● 在大组交流之前,鼓励先与同伴或在小组中交流
   ● 随机地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也可以让这个学生指定下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
   ● 主动听取学生们的发言
   ● 避免打断或纠正学生的发言
   ● 保留自己的判断,并用非评估的方式给予回应
   ● 纠正不正确的回答
   ● 让一个学生总结另一个学生的观点
   ● 进行追问:“为什么?”“你能说得更详细一点吗?”“还能再举个例子吗?”
   ● 鼓励学生“暴露自己的想法”,并和大家交流自己是如何形成这样观点的
   ● 让学生自己想出问题问别人
   作为好的提问技巧上午一部分,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思考或等待的时间。思考或等待的时间即从教师提出问题后到学生回答前的这段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后到教师或下一名对其作出反应前的这段时间,同样也是思考或等待的时间。这段时间一般在3~5秒比较适宜,其好处在于:能让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能让学生之间听得更仔细;学生的回答会更准确和自信。
   5、            鼓励技巧
    好的教师能与学生营造良好的关系。认可学生的不同特色。其结果往往是不自觉地表扬学生。然而,好的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而非表扬。
表扬强化了这样的概念:除非获得表扬,否则工作就没有价值。而鼓励不然,鼓励表示对学生能力的尊重与信任,赏识的是努力而不是最后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下表分析下鼓励和表扬之间的不同。
表扬
鼓励
强调他人的感受
强调学生的贡献、技能和进步
经常采用“我...”这种句式,比如“我很为你骄傲”
经常采用“你...”这种句式,比如“你处理的很好”
助长自私自利
培养自我意思
害怕失败
承认不完美的现实
助长依赖性
促进自我满足
伴随评价
没有评价
    从表中可以看出:表扬和鼓励的主要区别就是价值判断。在这里我强烈建议我们的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更多的使用鼓励而不是表扬。在使用鼓励策略方面教师要多采用肯定的语言,强调优点,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鼓励其努力提高,特别注意辨别那些值得鼓励的地方。
   6、            干预技巧
一个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往往会细心观察学生,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干预。教师通过干预可以实现下列的目的:
    在项目工作进行中提供反馈
   ● 合理批准学生的工作
   ● 确保双向交流
   ● 发展良好的关系
   ● 改善过程
   ● 确保公平
   ● 帮助澄清问题
   ● 聚焦问题
   ● 帮助解决冲突
   ● 提醒小组注意基本规则
   教师在干预之前要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说什么
   ● 怎么说
   ● 什么时候说
   ● 对谁说
   ● 为什么要说这些
   下面我列出5个需要教师干预的情景,如果你有好的开场白或者句子请留言,我们一起分享。
  1、当你同意一个学生的观点时...(例如:好注意)
   2、当你不同意一个学生的观点时...(例如:也许还有其他方案值得考虑)
   3、当你需要鼓励一个有点气馁的学生时...(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4、当你想表达同情上午时候...(真为你感到难过)
   5、当建议学生有所改变的时候...
   四、    提升关键技能
    技术素养、思辩能力和合作能力是学生在21世纪中必须得到培养的三大核心技能,然而,要回答如何教授21世纪基本技能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弄清楚学生们学习这些技能所需要的学习环境有哪些特征。提升21世纪基本技能的有效学习环境一般包括下列核心因素,你可以结合你的实际教学,在留言栏里发表你的见解,我们分享交流。我所列出的观点在你的实际教学中都能找到答案。
  ● 主题式教学
    在主题式教学中,一组练习或活动围绕着一个较大或较宽泛的概念展开。在一个共同的主题的指引下,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技能,深化、综合和拓展新知识。(可以分享下你在课堂教学练习或活动的主题)
    相关性
    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能使他们更深入地参与到活动中,而且使思考更有深度。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结合起来,特别是解决他们自己或社区所面临的挑战,更能增强这种相关性。(可以分享下你是如何建立与你的工作的相关性的)
    主动探索
    当学生在学习开始时没有得到清晰的指导或答案,需要自己花时间对挑战或问题进行探究时,他们就会更好地获取并记忆新的信息,掌握新的策略或技能。(可以分享下你的实际工作中的主动探索机会)
    选择与自治
    培养21世纪技能的环境允许学生们自主选择参加的活动、所运用的策略和工具,以及在项目计划中所持有的创新观点。(可以分享下你在实际工作中获得了那些自主选择的机会)
    创造周期
    学生有效运用技术的能力、思辩的能力和它人合作的能力在制作和改进他们的作品的循环过程中,得到根号的发挥。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学生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修改作品、参与反思,分享他们的作品或解决方案。(可以分享你的教学时间经历了什么样的创造周期)
    真实反馈
    在21世纪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所开展的活动或项目并不具有单一、特定的答案,因此,学生们必须要学会评价自己的工作,估计达到目的的程度。从同伴或教师那里得到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改进工作,发展他们自己的批判性观点。学会为他人一共有效的反馈信息,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辩能力和协作能力。(可以分享下你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哪些真实反馈的机会)
    做为21世纪的教师(做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专家,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自己开展研究,掌握和应用各种技能,并创造出原作品。作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挥优势,把兴趣与工作相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9:16:0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设计》参考文献
一、著作
1.张祖忻,朱 纯,胡颂华;《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电化教育司编译;《教学媒体与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乌美娜;《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麦 曦主编;《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6。
6.李学农,丁彦青,温玲;《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广州: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修订版。
8.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9.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李龙编著;《教学过程设计》;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11.章伟民编著;《教学设计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12.徐英俊;《教学设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孙杰远,唐剑岚.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4.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6.王丽娟,张亿钧,李少斌.教学设计.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17.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8.张祖忻.绩效技术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9.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0.L. W. 安德森,L. A. 索斯尼克主编,谭晓玉,袁文辉等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的回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1.Robert M. Gangé; 《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2.Robert M. Gangé; 《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3.Robert M. Gangé;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4.Charles M. Reigeluth;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9.
25. Cynthia B. Leshin , Joellyn Pollock, Charles M. Reigeluth;《Instructional Design Strategies and Tactics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 1992.
26. France Belanger, Dianne H. Jordan ;《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stance Learning : Technologies , Tools and Techniques》; IDEA GROUP PUBLISHING ; 2000
27. Greg Kearsley ;《Online Education :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Cyberspace》; Wadsworth , Thomson Learning , Inc.; 2000.
28.Barbara  Secls;《Mak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Decisions》(Second Edition)rentic Hall ,Inc.;1998.
29.Robert D. Tennyson; 《Instructional Desig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Vol. Ⅰ: Theory , Research, and Models; Vol. Ⅱ:Solv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blems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1997.
30.Charles K. West ;《Instructional Design: Implications  from cognitive Science》;
   Prentice Hall, Inc.;1991.
31.Robert Heinich;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Seven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2.
32.Robert A. Reiser;《I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2.
33.Cary J.Anglin.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Second Edition). COibraries Unlimited, Inc.1995.
34. P.Saettler.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 Libraries Unlimited , Inc.1990.
35. P.L.Smith, T.J.Ragan. Instructional Design(Second Edition).Hoboken: John Wiley & Sons,Inc.1999.
二、论文
1.钟启泉;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课题;《教育研究》;1987;No.7。
2.高 文;教学设计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1;No.1。
3.张 华;教学设计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教育科学》;2000;No.4。
4.盛群力;教学过程系统分析——七要素相互作用模型;《外国教育资料》;1990;No.3-5。
5.盛群力;为学习设计教学——加涅教学设计观评述;《外国教育资料》;1993;No.1。
6.邵瑞珍、李乐天;加涅对教学理论的探索;《光明日报》,1985年8月30日。
7.李乐天;加涅的教学模式研究;《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85;No.4。
8.徐碧波;信息加工理论与加涅的学习观;《外国教育动态》;1998;No.1。
9.皮连生;知识的分类与教学设计;《教育研究》;1992;No.1。
10.马 兰,盛群力;学习事件与教学事件;《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No.3。
11.张丽霞,张立新;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内容分析和组织的模式;《电化教育研究》;1998;No.4。
12.高 文;认知学徒式——一种基于情境的有效学习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98;No.5。
13.高 文;抛锚式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98;No.3-4。
14.高文;认知弹性理论,超文本与随机通达教学——一种折中的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外国教育资料》;1998;No.6。
15.何克抗;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电化教育》;1998;No.10,11,12。
16.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电化教育研究》;1998;No.2,3,4。
17.陈至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报》;1998年5月18日。
18.张 旭,孙立仁;课堂教学设计与认知心理学;《中国电化教育》;1998;No.6。
19.张筱兰;论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1998;No.1。
20.戈登?罗伦德;设计与教学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7;No.2。
21.杨和清;“钠”的教学设计;《中国电化教育》;1997;No.7。
22.程光玮;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概述;《中国电化教育》;1998;No.12。
23.乔立恭;论课程之个体化多媒体教学模式;《电化教育研究》;1992;No.2。
24.乔立恭,安嘉翔,铁新城;对媒体与信息的再思考;《电化教育研究》;1996;No.2,3。
25.安嘉翔、张馨兰;学习过程中的三个基本概念:转移、浑沌、重构;《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专刊。
26.李克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电化教育研究》;1994;No.3,4。
27.高永年、铁新城;物理实验课中电视教学片与CAI课件教学效能之分析比较;《电化教育研究》;1996;No.1。
28.冯学斌,万 勇;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8;No.1。
29.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No.12;1998;No.1。
30.张文杰;计算机网络远距离教学应用初探;《电化教育研究》;1998;No.2。
31.叶立汉;基于Web的远程教学和我国的发展对策;《电化教育研究》;1998;No.2。
32.顾立雄;用学习理论指导基于WWW的网络教学;《电化教育研究》;1998;No.2。
33.刘廷明;微型教学模式探讨;《电化教育研究》;1998;No.2。
34.雷体南,李文胜,彭中;应用微格教学方法大面积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模式的试验研究;《电化教育研究》;1998;No.3。
35.何其坚,朱云东,徐疆钳;认知科学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编制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1996;No.3。
36.滕树学;电教与学习心理;《电化教育研究》;1994;No.3。
37.杨晓宏;多媒体组合教学中媒体系统的选择、制作与运用;《电化教育研究》;1995;No.2。
38.喻立森;教育目的的界说;《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0;No.4。
39.季 震;试论教学概念的界定;《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0;No.2。
40.南国农;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0;No.1。
41.吴庆麟;两种不同理论观点设计的教学之比较研究;《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4;No.3。
42.孙绍荣;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3;No.1。
43.冯忠良;智力技能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No.1。
44.陈 琦;认知结构理论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No.1。
45.柳传长;关于电化教育断层的思考;《电化教育研究》;1999;No.1。
46.蒋家付;当代电化教学模式比较研究;《电化教育研究》;1999;No.1。
47.孙 沛;集成教学设计——ID2综述;《电化教育研究》;1995;No.3。
48.乌美娜,王 铟,罗 敏;影响ISD模式演变的若干因素;《电化教育研究》;1998;No.2。
49.叶力汉;“经验之塔”理论及其现实指导意义;《电化教育研究》;1997;No.2。
50.盛群力,褚献华;优化教学活动——四种方法应用要旨;《外国教育资料》;1994;No.4。
51.孙亚玲;布卢姆教学思想形成分析;《外国教育资料》;1993;No.5。
52.黄志成;布卢姆对影响学习的变量的系统研究综述;《外国教育资料》;1990;No.4。
53.张立红;布鲁姆掌握学习与斯金纳程序教学二种教学策略之比较;《外国教育资料》;1993;No.1。
54.何万国,冯维;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获得成功的因素及其现实意义;《外国教育动态》;1989;No.1。
55.宋广文,张 华;对实施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几个问题的看法;《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0;No.3。
56.张春莉,高 民;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6;No.1。
57.陈向雷;布鲁纳教学论思想的特点与PSSC物理课程的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0;No.4。
58.高 文,王海澜;混沌学与教学系统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6;No.4。
59.于光远;评赞可夫“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外国教育动态》;1989;No.1。
60.吴炜煜;多媒体技术导论;《多媒钵世界》;1996;No.1。
61.张建伟,陈 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No.4。
62.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外国教育资料》;1999;No.1。
63.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9;No.1。
64.Wallace H?Hannum et al; How does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sign differ from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82;No.1.
65. M?David Merrill et al; Limitations of first gener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0;No.1.
66. M?David Merrill et al; Second gener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ID2);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0;No.2.
67. M?David Merrill et al; The second gener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research program;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0;No.3.
68. Robert Munday et al; Technology for learning: Are teachers being prepar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No.3.
69. Thomas M?Duffy; Constructivism: New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No.5.
70. Donald J?Cunningham; Assessing constructions and constructing assessments: A dialogue;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No.5.
71. D?N?Perkins; Technology meets constructivism: Do they make a marriage?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No.5.
72. Rand J?Spiro et al; Cognitive flexibility, constructivism, and hypertext: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for advanc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III –structured domains;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No.5.
73.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Learning Technology Center Peabody College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of gene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No.5.
74. Walter Dick;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view of constructivism;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No.5.
75. M?David Merrill; Constructivism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No.5.
76. Charmaine Connop-Scollard; The ID/D chart : A representation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No.12.
77. Robert D. Tennyson; An educational learning theory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2;No.1.
78. Peter Macchia, Jr. ; Tot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2;No.7.
79. Jaesam Chung et al ; Instructional prescriptions for learner control ;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2;No.10.
80. J?Michael Spector et al ; Intelligent framework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2;No.10.
81. William Win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situated learning: Paradox or Partnership?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3;No.3.
82. Badrul Kahn et al; Educational systems design (ESD) : An integrated, disciplined inquiry in schools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3;No.6.
83. Gordon Rowland ;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Creating futures and appreciating err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4;No.1.
84. Down Ritchie et al; The futur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results of a Delphi study;《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9; No. 1.
85. Richard E. Clark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authentic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9; No. 1.
86. Thomas M. Welsh; Implications of distributed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how will the future affect the practice?《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9; No. 2.
87. Bernie Trilling et al; Learning ,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knowledge age or “We’re Wired, Webbed, and Windowed, now what?”;《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9; No. 3.
88. Guglielmo Trentin; What does “ using the Internet for education” mean?《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9; No. 4.
89. Kenneth L. Myers; Is there a place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the information age?《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9; No. 6.
90. Jerry Willis ;The maturing of constructivist instructional design: some basic principles that can guide practi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0; No. 1.
91. Chris Dede; Emerging influenc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school curriculum;《J.Curriculum Studies》; 2000; No. 2.
92. John Olson; Trojan horse or teacher’s pet? computers and the culture of the school;《J.Curriculum Studies》; 2000; No. 1.
93.郑 葳;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的局限;《外国教育研究》;1999;No. 2.
94.卢盛华;认知心理学的多元化状态与教育研究中的理论选择;《中国教育学刊》;1999;No. 2。
95.毛新勇、孙长根;国外教学理论的新进展——建构主义教学原则及其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上海教育》;1999;No. 1。
96.杨开城;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启示的思考;《电化教育研究》;1999;No. 2。
97.李 康;从行为主义到人本主义——论学习理论对CAI课件设计的影响;《电化教育研究》;1999;No.2。
98.陈小惠、朱新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CAI复习型课件的开发应用;《电化教育研究》;1999;No.2。
99.毛新勇;建构主义影响下的认知技术的开发与评价;《中国电化教育》;1999;No.4。
100.郑永柏、何克抗;结构主义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 一种可行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型;
《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101.李永健、何克抗;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的教学系统设计原则;《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102.盛群力;一种综合性教学设计模式简介;《外国教育资料》;1991;No. 4。
103.高 文、王海澜;一种新的教学系统设计观;《外国教育资料》;1996;No. 5。
104.鬲淑芳、张文兰;ID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1999;No. 3。
105.李 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设计;《电化教育研究》;1999;No.3。
106.蒋永平、徐 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CAI教学模式的思考、探索与实现;《电化教育研究》;1999;No. 3。
107.高 文;教学风格谱系的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95;No.2,3,4。
108.陈元晖;“一般系统论”与教育学;《教育研究》1990;No. 3。
109.李志厚;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外国教育研究》;1998;No. 1。
110.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材.教法》;1999;No. 9。
111.辜筠芳;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学设计;《全球教育展望》;2001;No. 8
112.王文静;贾斯珀系列概揽——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案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1;No.1。
113.裴新宁;“学习者共同体”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综合理科教学中的实践之一;《全球教育展望》;2001;No.3。
114.黄 伟;社会转型与教学设计——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设计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1;No.1。
115.张新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中国远程教育》;2001;No.1。
116.刘成新;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中国远程教育》;2001;No.3。
117.张颖洁,韩锡斌;基于Web的体育多媒体网络课件的教学设计;《中国远程教育》;2001;No.3。
118.杜秀凤;多媒体课件中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实现;《中国远程教育》;2001;No.6。
119.李 龙;教学过程设计中的理论与实践;《电化教育研究》;1999;No.4。
120.秦兆年;现代教学艺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00;No.5
121.谢幼如;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2000;No.1。
122.梁 斌;INTERNET网教学中交互性的探索;《电化教育研究》;2000;No.2。
123.何克抗等;“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2000;No.2。
124.杨 成;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2000;No.3。
125.周 明、龙雪梅;影响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因素的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00;No.2。
126.张倩苇等;让学生学会在协作中学习—信息时代《学习论》课程的教学探索;《中国电化教育》;2000;No.10。
127.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2000;No.10。
128.马 宁等;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现;《中国电化教育》;2000;No.10。
129.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电化教育研究》;2000;No.10。
130.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电化教育研究》;2001;No.4。
131.包国庆;中美教学论与两种文化哲学;《电化教育研究》;2001;No.5。
132.李 康;美国教学技术与我国教学论之比较;《电化教育研究》;2001;No.6。
133.刘世清,刘家勋;现代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过程辨析;《电化教育研究》;2000;No.12。
134.余胜泉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0;No.12。
135.柯和平;学生学习的意义建构过程探讨;《电化教育研究》;2000;No.3。
136.陆 宏,蒋忠英;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上课件的开发;《电化教育研究》;2000;No.11。
137.赵建华、李克东;智能阅读教学系统中的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0;No.9。
138.毛景焕,李蓓春;认知结构环境的教学设计原理初探;《外国教育研究》;2000;No.8。
139.梁 平,论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0;No.2。
140.吴军其等;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0;No.6。
141.张祖忻;从教学设计到绩效技术;《中国电化教育》;2000;No.7。
142.解月光;网络化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方法;《中国电化教育》;2001;No.2。
143.杨开城;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几种机械理解及其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1;No.4。
144.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中国电化教育》;2001;No.3-4。
145.肖国强;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教学设计模型;《中国电化教育》;2001;No.4。
146.雷体南;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的探索;《中国电化教育》;2001;No.4。
147.钟启泉;国外的“教育目标”说及其启示;《外国教育》;1989;No.6。
148.唐瑞芬;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考;《数学教育学报》1993;No.2。
149.皮连生,蔡维静;超越布卢姆——试论“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中的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0;No.2。
150.吴锦良;国外教学目标理论述评;《外国教育研究》;1988;No.1。
151.韩 骅;美国教学目标分类研究评介;《外国教育研究》;2001;No.3。
152.林良夫,吕  澜;布卢姆若干教学策略简介;《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No.6。
153.冯秀琪;关于教学设计方法的几个问题;《电化教育》;1994;No.5。
154.钟志贤,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中国电化教育》;2000;No.2。
155.埃瓦尔德?特尔哈特;建构主义与教学——在普通教学论中会出现一种新思想吗;《外国教育资料》;2000;No.3-5。
156.李其龙;建构主义教学哲学探讨;《教育参考》;2000;No.5。
157.孙立仁;学习原理、教学原理和教学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01;No.7。
158.傅维利,王维荣;关于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师生角色观的比较与评价;《比较教育研究》;2000;No.6。
159.潘永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深化目标教学的研究;《教育研究》;2001;No.10.
160.课题组;目标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报告;《教育研究》;2001;No.10.
161.王映学;“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No.3.
162.黄 伟;社会转型与教学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01;No.10.
163.张玉波、张灵玲;教学媒体的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1;No.10.
164.曾祥翊;教学设计研究发展趋势的探讨;《中国电化教育》;2001;No.10.
165.刘美凤;简析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有关教学设计的课程;《中国电化教育》;2001;No.10.
166.邹晓燕、林焱琴、王文芳;维果茨基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1;No.10.
167.高  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全球教育展望》;2001;No.3.
168.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No.4.
169.裴新宁;社会建构论及其教育意义;《全球教育展望》;2001;No.10.
170.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1;No.10.
171.徐斌艳;激进建构主义的认识理论;《全球教育展望》;2001;No.10.
172.高  文;教育中的若干建构主义范型;《全球教育展望》;2001;No.10.
173.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比较教育研究》;2001;No.1.
174.侯新杰;科学教学的建构主义方法;《全球教育展望》;2001;No.10.
175.刘云生;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批判性思考;《外国教育研究》;2001;No.5.
176.吴文侃;巴班斯基教学论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外国教育资料》;1984;No.5.
177.喻立森、万  勇;巴班斯基的教学论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外国教育资料》;1984;No.5.
178.高  文;巴班斯基教学论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方法论基础;《外国教育资料》;1983;No.1
179.高  文;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及其基本方法体系和实施程序;《外国教育资料》;1983;No.2.
180.高  文;研究学生——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前提;《外国教育资料》;1983;No.3.
181.高  文;对教师的系统研究与科学培训;《外国教育资料》;1983;No.4.
182.高  文;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外国教育资料》;1983;No.5.
183.高  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推广;《外国教育资料》;1983;No.6.
184.J.Vonèche; 皮亚杰理论,新皮亚杰学派及其他;《心理科学》;2000;No.4.
185.皮连生;知识的分类与教学设计;《教育研究》;1992 ;No.6.
186.王焕武、宫立都;论教学过程的审美价值;《教育研究》;1992 ;No.2.
187.刘黎明;教学过程本质之我见;《教育研究》;1992; No.3.
188.David k . Cohen;资源、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No.4.
189.杨开城、李文光;教学设计理论体系构想;《教育研究》;2001;No.11.
190.钟启泉;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84;No.1.
191.钟启泉;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84;No.2.
192.钟启泉;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84;No.3.
193.钟启泉;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84;No.4.
194.金美芳;教学过程与教学情景;《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No.2.
195.陈时见、刘维平;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学;《教育研究》;2001;
No.10.
196.张家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改善;《教育研究》;2001;No.10.
197.邓 平、桑 标、缪小春;认知发展理论的沿革与新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No.4.
198.丁兴富;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01;No.11.
199.王伯鲁、郭淑兰;教育技术及其作用问题探析;《科学学研究》;2001;No.4.
200.唐松林;建构主义对客观主义的检讨及其教学原则;《外国教育研究》;2002;No.1.
201.刘美凤;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研究》;2001;No.11.
202.刘德亮;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2002;No.1.
203.张际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中国电化教育》;2002;No.1.
204.谢新观;论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2001;No.1.
205.田凌晖;2000年以来国内网络教育研究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001;No.4.
206.丁兴富;网络教育的春秋时代及其对策;《现代教育技术》;2001;No.1.
207.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01;No.1.
208.张晓东、丁  茜;网络时代对教育的挑战;《中国电化教育》;2002;No.2.
209.刘春英、穆海伦、张国煊;蓝牙技术综述和发展前景;《科技导报》;2002;No.1.
210.郑世良、黎加厚;远程网络教学模式下的主体性发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1;No.4.
211.杨  红;略论教育技术学的术语统一;《现代教育技术》;2001;No.4.
212.高利明;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评估;《现代教育技术》;2001;No.1.
213.沈  逸;论远程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及其优化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01;No.4.
214.周玉芬、司言词、李  芒;“创造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初步探索;《现代教育技术》;2001;No.1.
215.徐林旗、陈肖庚;创新管理课程(MIA)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01;No.4.
216.张其志;“中小学教育评估的方法”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2;No.2.
217.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电化教育研究》;2002;No.2.
218.刘毓敏;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反思;《电化教育研究》;2002;No.2.
219.边玉芳;计算机辅助学习: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电化教育研究》;2002;No.2.
220.J.E.肯普;教学设计简介;《外语电化教学》;1987;No.1.
221.程炳林;多重目标导向、动机问题与调整策略之相互作用;《师大学报:教育类》;
2002;47(1).
222.吴文雄;电脑技能学习者过去的绩效、目标认同、电脑自我效能及电脑绩效因果关系之验证——社会认知理论与目标设定理论的整合;《师大学报:科学教育类》;
2002;47(1)
223.胡小勇、祝智庭;学习对象理念的发展历程;《电化教育研究》;2002;No.9.
224.邱崇光;“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辨析;《电化教育研究》;2002;No.9.
225.杨红;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3;No.3.
226.王春蕾;协作学习策略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2;No.8.
227.谢舒潇、黎景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02;No.8.
228.孙喜亭;从“实践”观点对“教学活动”的解读;《高等教育研究》;2002;No.4.
229.吕云峰;网络教学的模式及本质;《现代教育技术》;2002;No.2.
230.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教育研究》;2002;No.2.
231.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教育研究》;2002;No.2.
232.汪琼、李晓明;网络课程实施问题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02;No.1.
233.马保吉、朱庚宝;优化设计中的辩证律及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9;No.1.
234.盛群力、程景利;教学设计要有新视野;《全球教育展望》;2003;No.7.
235.胡小勇、祝智庭;可重用学习对象的分类法;《电化教育研究》;2003;No.8.
236.张筱兰;论贯一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3;No.10.
237.李康;系统教学设计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3;No.10.
238.钟志贤、谢榕琴编译;基于良构和劣构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模式(上);《电化教育研究》;2003;No.10.
239.李文光、何志龙、何克抗;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理论与试验探索;《中国电化教育》;2002;No.10.
240.倪小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综述;《中国远程教育》;2002;No.7.
241.刘毓敏;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反思;《电化教育研究》;2002;No.2.
242.王效刚、王天华;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2;No.7.
243.裴新宁;透视教学设计观;《中国电化教育》;2003;No.7.
244.罗静;宏观教学设计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应用;《中国电化教育》;2003;No.7.
245.赵中建;再论教学设计;《全球教育展望》;2003;No.1.
246.张文兰;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思索与浅探;《中国电化教育》;2003;No.5.
247.裴新宁;谁是教学设计者;《全球教育展望》;2003;No.5.
248.杨红;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2;No.3.
249.高瑞利;美国教学设计理论从ID1到ID2的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3;No.2.
250.杨开诚;利用科学研究纲领引导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3;No.1.
251.文冬、杨九民;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电化教育研究》;2002;No.12.
252.杨开诚;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一种范式和两种取向;《中国电化教育》;2004;No.3.
253.张军征、刘志华;对我国当前教学设计模式分类观点的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No.3.
254.杨开诚、杜立梅;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理论中学习内容分析和活动设计方法的探究;《中国电化教育》;2003;No.8.
255.马丽娟、冯秀琪;绩效技术及其系统化设计模式;《中国电化教育》;2003;No.8.
256.余艺文;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3;No.11.
257.张铮编译;情感领域的教学设计理论;《开放教育研究》;2004;No.1.
258.赵敏娜;美国高校三种典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教育类课程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04;No.4.
259.张祖忻;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开放教育研究》;2003;No.2.
260.刘志华、李金碧;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关系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No.2.
261.罗静编译;自我调控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开放教育研究》;2004;No.3.
262.刘雨昕编译;教学设计理论的形成性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03;No.5.
263.冉德玲;网络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开放教育研究》;2004;No.3.
264.杨非编译;细化理论:学习内容选择和排序的指南;《开放教育研究》;2004;No.2.
265.Walter Dick; The Dick and Carey Model: Will It Survive the Decade?; 《ETR&D》;
1996; No.3.
266.Robert Hannafin;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 o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ETR&D》; 1999; No. 4.
267.Jerry Willis 、Ann Thompson、William Sadera; Research 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ETR&D》; 1999; No. 4.
268.Peggy A Ertmer; Addressing First-and Second-Order Barriers to Change: Strategies for Technology Integration. ETR&D》; 1999; No. 4.
269.Neal Strudler、Keith Wetzel; Lessons from Exemplary Colleges of Education: Factors Affect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Preservice Programs.《ETR&D》; 1999; No. 4.
270.Steven M. Ross; Delivery Trucks or Groceries? More Food for Thought on Whether Media (Will, May, Can’t) Influence learning;《ETR&D》; 1999; No. 2.
271.Robert B. Kozma; Will Media Influence Learning? Reframing the Debate; 《ETR&D》; 1999; No. 2.
272.Richard E. Clark; Media Will Never Influence Learning;《ETR&D》; 1999; No. 2.
273.David H. Jonasen、John P. Campbell、Mark E. Davidson;Learning with Media: Restructuring the Debate;《ETR&D》; 1999; No. 2.
274.Gary R. Morrison; The Media Effects Question: “unresolvable” or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 《ETR&D》; 1999; No. 2.
275.Rrobert A. Reiser; Clark’s Invitation to the Dance: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Response;《ETR&D》; 1999; No. 2.
276.Sharon A. Shrock; The Media Influence Debate: Read the Fine Print, but Don’t Lose Sight of the Big Picture; 《ETR&D》; 1999; No. 2.
277.Steven M. Ross; From Ingredients to Recipes...and Back: It’s the Taste That Counts; 《ETR&D》; 1999; No. 2.
278.Robert B. Kozma; A Reply : Media and Methods; 《ETR&D》; 1999; No. 2.
279.Robert  D. Tennyson; The Big Wrench VS. Integrated Approaches: The Great Media Debate;《ETR&D》; 1999; No. 2.
280.David L. Solomon ; A Pirate’s Life: A Model and a Metaphor for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2; No.2.
281.Ellen Rose; Boundary Talk: A Cultur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2; No.6.
282.Michael D. Bush; Connec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Content Reusabil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2; No.6.
283.Jan Visser 、Yusra Laila Visser Underfining Learning: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is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2; No.2.
284.刘力、吴国平、薛小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施策略;《教育研究》;2004;No.9.
285.李龙、刘雍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4;No.3.
286.王俊萍、李龙;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4;No.4.
287.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电化教育研究.2004;No.10.
288.马宁,林君芬,林涛,何克抗.绩效技术的理论渊源与研究领域.中国电化教育.2004;No.10.
289.李芒,周玉芬,李子运.论教学设计学研究的十个方向.电化教育研究.2004;No.11.
290.钟志贤.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04;No.11.
291.钟志贤.论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范型.外国教育研究.2004;No.11.
292.高文.教学系统设计(ISD)研究的历史回顾——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一).中国电化教育.2005;No.1.
293.高文.试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定位——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二).中国电化教育.2005;No.2.
294.高文.试论教学设计研究的未来——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三).中国电化教育.2005;No.3.
295.Shumin Kang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A Brief Historical Overview.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4; No.6.
296.Daniel Oswald .Toward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 for Foster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4; No.6.
297. Brad Hokanson ,Simon Hooper .Levels of Teaching A Taxonomy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4; No.6.
298.胡小勇、祝智庭.问题化教学研究纵揽:理论与流派.中国电化教育.2005;No.2.
299.孙迪、余胜泉.建构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开放教育研究.2005;No.2.
300.裴新宁.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征.开放教育研究.2005;No.2.
301.钟志贤.论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外国教育研究.2005;No.3.
302.钟志贤.论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思维.电化教育研究.2005;No.4.
303.任友群.教学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全球教育展望.2005;No.5.
304.高利明、朱本军.技术支持下的有效学习——从AECT04定义谈起.电化教育研究.2005;No.5.
305.黄娟.混沌理论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冲击和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005;No.5.
306.裴新宁.学习与评价的一体化设计——PLANA模型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05;No.5.
307.赵健.面向复杂认知技能的训练: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4C/ID)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5;No.5.
308.郑太年.教学设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5;No.5.
309.刘黄玲子、黄荣怀.CSCL中的交互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5;No 5.
310.杨开诚.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中国电化教育.2005;No.5.
311.陈晓慧、郝中超.对教育技术学价值内涵的解构.中国电化教育.2005;No.5.
312.梅家驹.教育技术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电化教育.2005;No.5.
313.Ellen Rose. Cultural Studi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Building a Bridge to Practi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 No.2.
314.Brent G. Wilson. Broadening Our Foundation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Four Pillars of Practi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 No.2.
315.Patrick E.Parrish. Embracing the Aesthetic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 No.2.
316.David L.Solomon.Crossing Cultural Corridors: From Philosophy to Practi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 No.2.
317.Deirdre Bonnycastle. Educational Semiotics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 No.2.
318.Patricia L. Hardré、Xun Ge、Michael K.Thomas. Tward a Model of Development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Expertise.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 No.1.
319.Peggy A.Ertmer, Donald A.Stepich. Instructional Design Expertise: How Will We Know It When We See It?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 No.6.
320.Joshua A Kirby, Christopher M. Hoadley, Alison A. Carr-Chellman.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sign and the Learning Sciences: A Citation Anaylysis. ETR&D.2005; No.1.
321.刘世清,刘珍芳,王冬.论现代教学媒体的本质、发展规律与应用规律. 电化教育研究.2005;No. 8.
323.吴娟,马宁,何克抗.人类绩效技术与教学系统设计的比较分析. 电化教育研究.2005;No.8.
324.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 电化教育研究.2005;No.7.
325.梁林梅.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之关系探讨. 电化教育研究.2005;No.12.
326.钟志贤.实现使用者设计: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反思工具. 中国电化教育.2005;No.10.
327.张燕,黄荣怀.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5;No.7.
328.李芒.论教学设计学的学科独特性与研究体系. 中国电化教育.2005;No.7.
329.高利明.数字环境下的有效学习及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05;No.4.
330.杜惠洁,[德]舒尔茨.德国跨学科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05;No.8.
331.裴新宁.学科教学设计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5;No.9.
332.马兰,盛群力.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中国电化教育.2005; No.7.
333.汪文华.教学目标表述的问题及其规范.新课程研究.2006; No.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6:58 , Processed in 0.13710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