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逸爱湖》论坛-黄冈教育-专栏选转推荐的孝感网民教育帖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06: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06:20:48 | 只看该作者
击水中流:我不搞那些花架子,就一支粉笔
http://www.0713s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756&pid=15945&page=1&extra=#pid15945

       “我不搞那些花架子,就一支粉笔。”
        这话是谁说的?是李老师说的。说出这样的话,证明李老师有些另类,也许还有些实力。
        啥叫“花架子”?李老师解释说就是所谓电化教学。以前是幻灯卡片什么的,现在叫“多媒体”。
        哎呀,这李老师也够狂的,一句话就把电化教育给否定了!现在这电化教学可时髦啦,什么公开课示范课实验课不都讲究个什么“多媒体”吗?没有“多媒体”还能叫什么“课”吗?那些个教研员教育专家还不否定得一塌糊涂大跌眼镜?
       且慢,请听李老师怎么说。
       先说幻灯卡片什么的吧,不就是把代替了一块黑板吗?就是把教案上的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搬到了幻灯卡片上,如此而已。客观上说,有好有坏。好处是有新鲜感一目了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搞得还蛮热闹的。坏处就要从学生的学习实践谈起了。从学习心理看,新鲜感是不可能持久的,时间长了就不新鲜了,靠新鲜感吸引学生注意力也不会持久。更重要的是,幻灯卡片代替了板书,老师在课堂上是省心了,可学生却忙得一塌糊涂。学生忙着看幻灯卡片听讲解却往往来不及思考,更记不了笔记。你还没写几个字老师已经换了卡片了,这笔记就记的支离破碎。大家知道,记忆的敌人就是遗忘,与遗忘作斗争靠的是及时复习,没笔记还怎么复习?所以课堂上学的东西当时就还给老师了。
       更要命的是电教搞多了往往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孔子就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名言。也许有人会说,你“一支笔”教学也可能有这种情况呀?电教也可以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呀?这么说就对了。可一方面老师往往高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下面不是还坐着许多听课的老师、专家和教研员吗?你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就显得课堂结构不紧凑双边活动不活跃显得授课教师没水平了。所谓公开课示范课实验课不就是表演给“他们”看的吗?哪个老师平时上课会搞得这么复杂?
      一支粉笔的授课方式就不同了,学生没新鲜感了,停下来讲句笑话,讲个短故事,或提出个有趣的问题什么的,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生不是来不及思考吗?不要紧,留点时间思考好了,不用担心被人看笑话;理解不了也不要紧,多几次启发就行,不用担心被人说课堂环节安排不当不紧凑;学生不是记不了笔记吗?没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口中念念有词,快慢节奏也好把握,学生笔记就记得全了就复习有据了。
      至于“多媒体”教学,也与幻灯卡片什么的大同小异,也是有好有坏。好处就是象看电视,搞得更热闹;坏处也是象看电视,把学习变成了欣赏。看电视吸引人呵,声光电三维什么的。可是,看电视能代替老师的教育教学吗?要是能,教育部就把教材编辑成电视剧让学生看好了,还要教师干什么?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娱乐不是学习。
       刚才提到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电化教学最大的缺点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笔者曾听说过一件事。一个初一学生报名上学,因家里做个小生意,家长给的都是一角一角的零钱。老师让他数数有多少钱,他就“一角一角地数起来,数到末了还是一角,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这个故事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识数是一头牛一只羊开始的,这叫具体形象思维;然后从一头牛一只羊中抽象出“1”这个数字来,这就是思维的发展。整个中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发展形象思维,重点培养抽象思维,促成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转化。
       所谓“多媒体”,也基本属于形象思维---尽管含有“艺术思维”的成分,但还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如果老师在“多媒体”设计和教学中忽视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如何在电化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是所有热心电教的老师的一大命题。
       李老师也好,鄙人也罢,并不是一味地反对电化教学,而是要正确认识合理利用电化教学。电化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基本功:比如听说读写教的能力,比如美术老师的色彩素描创作,还有音乐老师的键盘声乐等等。只要基本功上去了,再有传统的和现代的教育理论结合,并辅以现代教育手段,就能真正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鄙人向李老师和跟李老师一样有实力的老师致敬,在此劝告李老师和李老师抱有同样观点的人不要忽视电教的作用。并在此劝告那些献身教育的专家和校长们:电教不是唯一的,叫你上也不一定上得更好。

麻辣讥士:教师走向教育家要跨过几道门槛?  


 教师和教育家是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角色。不过,在起始阶段,二者都是教书育人的教师,都是依据一定的教材和一定的教育理念来对学生实施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没有明显的差异。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进展,一部分教师囿于书本上的教条和指令,不敢对书本上的教义做因地制宜和因人而异的变动,成了书本经典的机械的传递者,自己没能够结合书本形成独特的育人体系,于是面对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重复着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师或许只是教了学生一些可能很快就被更新的知识,而很少去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以形成不同的时间、地点都能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只能永远是教师,不论获得什么级别的职称。而另外一部分教师,可能也尝试过将书本上的教义与具体的地域特点和学生特点相结合,建构出适合启发每个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体系,但不幸的是,能够坚持下来的却为数不多,能够成功甚至因此成为广为认可教育家的更是寥寥无几。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舆论环境不够成熟。这些教师在尝试一些新措施的同时,可能会在创新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这样会遭致周围传统意见的批评,从而导致一些人中途放弃。
  二是经济支撑不够有力。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从而会在其他方面相应地减少时间。一些家庭生活拮据的教师,不得不为着生计而操劳,从而变革的热情会因此大大降低,甚至放弃。
  三是专业基础不够扎实。一些教师虽然不存在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个人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在进行变革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从而中途气馁,回到传统的方法上来。
  四是教育理论功底不够深厚。一些教师虽然在变革的过程中获取小范围的成功,但无法向更大的范围推广,或者不能阐述清楚自己的教育教学体系,难以让他人明了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从而导致自己只能在小的范围内小有名气,但难以广为人知和被更多的人认可。
  上述四个因素对那些对教育教学变革有兴趣的教师作了层层限制,能够顺利应对这四个层面的问题,最终坚持下来的教师,实在是寥寥无几了。这寥寥无几的教师再经过众人的多次检验和不同地方、不同程度上的持久检验并被一致认可,则最终可能被称为广为认可的教育家。由此看来,教师成为这种教育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永远成不了教育家。就我们所提到的教师而言,只要尽了自己的职责,对得起自己领取的工资,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最起码在所教育的学生眼里都是了不起的教育家。
如何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的刘良华认为: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构成了“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素。要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和“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之外,尚需具备基本的专业人格,比如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快乐情绪。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构成了“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素。
  首先说说教师的主动精神——
  主动精神何以让某些教师顺利地展开职业生涯并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成功教师?一直让自己陷入被动的教师又是如何逐渐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学校中的“失败者”?有些年轻教师是同年一起进入同一所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最初几个月,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但一年两年之后,这些同时进来的新教师逐渐显示出差别:有的教师会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成为其他教师心目中的好同事;有的教师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学生讨厌的教师,而且校长和同事也因他的存在而感到不舒服。一个年轻教师以何种姿态进入一所新学校,以何种方式展开职业生涯,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年轻教师在还没有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就不以为然地走上了讲台,待他们尝试了失败的痛苦经历之后,才发出“悔不当初”的感叹。
  教师的主动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在学校中遇到的成功教师以及在文本、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些成功教师来看,教师的主动精神至少意味着:第一,善于创造性地执行,不让自己陷入被动和琐碎;第二,善于人生规划或生涯设计,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机会;第三,像蚂蚁一样自强不息,遇到任何障碍都不断寻找新的出路。
  其次说说教师的乐观心态——
  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的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的生活。宽容精神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这样的人不会喋喋不休地抱怨;赏识意识是对他人表达真诚的认可和尊重;激情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要选择一种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生活方式。乐观的第一个指标是宽容。宽容的人不会对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会因他人不关注自己而一味抱怨。乐观其实很简单:停止抱怨。乐观的第二个指标是“赏识”。不仅宽容,还能做到对他人赏识,这是一个进步。渴望赏识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乐观的第三个指标是内心“宁静”、有“激情”、能快乐地生活。人总是喜欢和那些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在一起。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把笑声带给别人的人,有一种能力,叫感染。喜欢把痛苦带给别人的人,也有一种能力叫传染。
  最后说说怎样成为快乐的教师——
  快乐和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因教育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不快乐,他的学生往往不会有好日子过。万一教师不能拥有完整的快乐与幸福,那他至少要让自己过得有希望。如果教师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和梦想,教育就会发生危机。有幸福感的人,是那些拥有创造性生活的人,是那些“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所谓痛苦的人,是那些生活在种种束缚中的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作品可能是曾经改变了某个学生,可能是上了一节好课,可能是发表了一篇文章或出了一本书,也可能是参与建设了一个新班级或一所新学校。所有的作品都意味着某种“改变”。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自己的作品,是因为他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日常生活陷入机械的重复。为什么你无法发表一个新作品?因为你没有改变你的生活。既没有新的“阅读”,没有新的“观察”,也没有新的“做法”,当然无新作品可言。创造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可能生活”或“理想生活”。这种人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中。梦想是自己将来要走的道路,在自己将来要抵达的地方。人过得好与不好,全靠人有没有自己的梦或理想。
  史怀泽因《敬畏生命》而享有盛名。史怀泽建议人在走路时也要爱惜路上的生命:“被你踩着的蚂蚁在那里挣扎,甲虫在艰难地爬行,而蠕虫则蜷缩起来。”这令很多读者感动。可是,史怀泽真正的魅力并不在于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男人,不在于他建议人要保护所有动物的生命,而在于他热烈地建议每个人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过得充满激情、有理想、有活力。在史怀泽那里,“敬畏生命”意味着“拒绝成熟”。人的最重要的使命是在整个生命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伟大的奥秘在于,作为充满活力的人度过一生”;真正有力量的人,“什么也夺走不了他的理想”。我们成年人传授给青年一代的生活知识,不应该是“现实将排除掉你们的理想”,而应该是“坚持你们的理想,生活不能够夺去你们的理想”。
  生命力及其蕴含的人格魅力是人的精神长相。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前由母亲负责;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后,由自己负责。教师的使命,是激励学生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任。学生的使命,是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这就是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期待。于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有教养的民族”,显示为人的“活力”:神采奕奕、生机盎然;热情、冲动、才情、抒情、机灵、智慧、敏感、勇气、冒险、探索、拓展、开阔;争执、挣扎、执著、反抗、超越、拯救、解放……
  具体而言,人的幸福感来自三个要素:一是有情趣;二是爱人与被人爱;三是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
  能努力用以上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旧瓶新酒: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

有老师曾经问到如何保护自己的嗓子,这也是绝大多数老师所关心的一个共性问题,风总版25日晚上与我们聚会时建议我系统的介绍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一来自己工作实在太忙,眼下正筹划县里春节晚会的事,主持人的担子又压到我肩上,二来说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体会倒还说上一二,今天就抽空把我在用嗓护嗓方面的几点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要说教师用嗓,很多老师都有过嗓子疲劳的感受,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教师的工作量大,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和我们老师都不太熟悉正确的用嗓方法有关,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处于一种声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于我们错误的靠喉咙用力挤压而导致的,我们之所以要靠挤压喉咙获得冲击声带发声的力量,最根本的是呼吸方法不对,用专门的声乐术语说就是“不会用气”,我们一般情况下用的是胸式呼吸法,用这种呼吸法吸入的气,又浅又没有力度,长的句子坚持不了,大的声音也发不出,为了强行提高音量,我们只能用力挤压嗓子以使声带紧绷,这样就很容易使嗓子疲劳,也难怪老师们连上两三节课嗓子就开始难受了,而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和唱歌的呼吸方法一样,即用“胸腹式呼吸”,我们传统的称呼叫“用丹田之气”,我们可以用咳嗽、清嗓子这样的体验一下,我们在咳嗽、清嗓子的时候,常常感觉腰部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胸腹式呼吸”的正确状态,在这样的呼吸状态下,我们吸的气量足力大,用丹田之气发声,我们的声带就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声带就不会轻易感受到疲劳了,在华师音乐系学习的时候,教我们声乐的是一位60多岁的女教授,她让我们模仿狗喘气的动作,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胸腹式呼吸的感觉了,她还让我们反复从闻花香、打喷嚏等常见生活现象中体验这种呼吸方法。我们有些人在唱歌的过程中,如果一换气就肩膀往上一提,那这样的呼吸方法就明显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在说话唱歌的过程中始终感到腰部的膨胀感,那么,你就已经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了。
那么,如何保护嗓子呢?我的体会是,嗓子疲劳后千万不要喝冷水吃冷饮,也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茶叶不是护嗓的好东西,里面的茶碱对嗓子绝对是有害的,大家可以多喝清热解毒的茶饮如菊花茶、甘草茶,还要防止嗓子受凉,冬天的早晨不要在室外练声。
受水平的限制,我不能科学的阐述用嗓的原理,更多的,还靠大家去摸索体会,另外我把自己从网上搜索到的相关知识帖出来,供大家参考,也希望有更多的行家对老师作出更科学更全面的指导,我在这里谢谢了。

麻辣讥士:岂是倡导学习母语、运用母语就能解决的问题?

  湖北省2007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本是试图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来矫正当前社会上对母语的忽视倾象,但我以为,有些语言的不纯洁又岂只是倡导学习母语、运用母语就能解决的?
  我曾见几个小学生在公交车上叽叽喳喳,有个小姑娘是个少先队的“两道杠”,一副大姐大的派头,说:“这件事你们不要再说了,我去打个招呼,就能摆平他。”
  听小姑娘说“打招呼”和“摆平”,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在炎热的夏天,也竟止不住要战栗,不愉快的情绪持续了很多天。虽然这种流里流气的话语流行多年,人们习以为常,甚至进入社会话语系统,但无论如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一个有点文明向往的人,应当对这些话语有本能的抵触。这个“摆平”和常用的“搞定”乃至近年的“封口”,本非市井良民语言,而是地道的流氓土匪语,记得文革时期好像还没有这些话语的,不知何时起,连孩子们也会说这样的话了。
  请读者原谅,这里不得不说些不堪回首的文革旧事。文革前已有不良文风,名之为“党八股”及“假大空”,发展到文革,更多粗野的话语见诸官方报纸,“帮八股”、“匪八股”也都出来了。比如,文革初期流行的“把他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就曾令人费解:把人打翻在地上,已经够残忍的了,何必再用脚踏上去呢?哪知后面还有一句答案——“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其他有“砸烂狗头”,一直流行到1969年,直到“最高”说了一句“哪有什么狗头,我看全是人头嘛”,才作罢。刘少奇被称作“刘贼”,林彪被称作“林贼”,这些,哪里像文明社会的政治语言?常用的群众语言有“俺们贫下中农气炸了肺”,直到1975年,报上还有这种莫名其妙的话。文革结束,当年惨遭“打翻”和“踏上一只脚”的虽然翻了身,但是不少红卫英雄和文革暴徒也混得不错(有些相当不错),因其辈绝口不提当年文采,部分文革语言就此失传,今天解释一句“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就要说上这么些废话。但被人们记录的文革语言,以后未必就没有研究价值。
  文革结束,语言学者教授终于敢说话了。有次周定一先生做学术讲座,提出要清理文革中的“流氓土匪语”。他具体提到不少话语,说全是文革前和文革中发明并流行的,经他一剖析,大家都感到问题很严重。因为那些词语,当时还在报刊上使用,话语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有的成为政治语言,有的已经找不到替代的词,怎么办?比如,什么叫“过得硬”?根本不通的话,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竟然一下子用了40多年,至今不衰。
  回到现实。如今让人恐惧的当然不再是“帮八股”,而是“匪八股”、“黑八股”。今天的社会有了讲文明讲法治的大环境,但是由于缺乏对政治文明的追求,没有倡导文明语言的需要,也由于政治基本素质的低下,大量的“黑恶”词语不但渗入社会语言系统,甚至进入了行政语言。“摆平”、“搞定”、“封口”这样的语词一般出现在什么语境下?它是不是依法行政的词语?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想到,这是带有邪恶、令文明人反感的话语,通常出现在流氓犯罪团伙中,谁能想到一个领导干部嘴里也会“摆平”、“搞定”、“封口”呢?“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如果政治用语、行政用语也是这样不明不白、流里流气的,社会能文明、和谐吗?
  “黑恶”词语的流行有特殊的社会背景。既然办事不经过正常途径及合法程序,可以通过非正常途径甚至非法手段而实现,那么,配上些帮会洪门的切口不也很正常吗?
  官场流行的另一些词语我至今不太理解,就是所谓的“碰头、吹风、打招呼”。曾询问一位官员,什么是“吹风会”?回答是“就是透露点信息,在正式文件没下达之前,让下面不要瞎来”。此中玄机,我不懂。再问:“打招呼”是否合乎规则?有没有法律效应?官员答非所问,曰:“一把手说了算。”这个“一把手”的称呼又让我走神,好像是文革中兴起的词语,也留下来了,与之平行的,是可以公开地称厅长、局长、区长、校长、主任等为“老板”、“头子”。
  如今的社会流行语中,使我感到难以接受的,就是这样一些词,我也无法从母语工具书中找到它们的准确定义。 “摆平”、“搞定”、“吹风”、“打招呼”、“封口”、“碰头”……如果每天把这些词语说上几遍,你就有可能找到某种特殊感觉,觉得阳光太刺眼;如果某个场合你的耳朵不断地灌进这样的话,你也许会以为置身青洪帮、袍哥会的兄弟聚会中。秘密社会没有明文章程,但组织严密,以几句切口接关系,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开始重大行动,不用发文开会,靠“碰头、吹风、打招呼”,就能“摆平”、“搞定”、“封口”。予生也晚,即使早生几十年,因为胸无猛志,未必敢入帮入会,不图今日于清平世界每天能听到“天王盖地虎”式的吆喝。
  作为一种文化痕迹,秘密社会话语系统有研究价值;但是它的不胫而走,成为官场用语,则可能昭示社会政治文明水平的低下。这种现状确实映射着时下官风。那些劣迹斑斑的人物,通过“摸爬滚打”混入仕途,在一片丑闻中继续升官,因而他不会、也不屑了解文明政治知识,他会觉得,他的发迹,正是“摆平”、“搞定”,他有权,就能让公民“封口”的。
  缺少文明的话语体系,没有对文明政治的追求,会让有文明向往的人感到羞耻;流氓语言盛行,形成政治上的猥琐自卑,社会文化的进步也会因之变得有限。湖北省2007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本是试图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来矫正当前社会上对母语的忽视倾象,但我以为,有些语言的不纯洁又岂只是倡导学习母语、运用母语就能解决的?



随风潜入夜
:有感于“上课老师不能接打手机”   
  近日,笔者所在的应城市教育局出台了《教师行为规范“八不准”》,和以往的师德规范不同的是第八条:不准上课接打手机。下面就新增的这一条我谈一下体会。
  应该说,“教师上课禁止接打手机”并非应城市教育局的首创。即使从维护职业道德角度考虑来说,禁止上课接打手机也已经势在必行了,更何况,面对的是一群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厦门市集美中学在06年12月出台的《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中就曾明确规定:教师在课堂里接听、拨打手机属于较大教学事故,严重者将不予聘任。之所以应城市教育局把这一条纳入教师行为规范,是因为在当前通讯设施发达、手机普及的情况下,部分教师在上课期间随意接打电话或收发短信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不但影响了教学秩序,也在学生中间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谓遗害无穷。
  首先是破坏了课堂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课堂是施教授学的最直接的平台,在这短短的40分钟内,老师将围绕“教学内容”这一主线,通过生动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思维态势,形成一个教、学互动的良性氛围,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试想,如果教师的思维一旦被手机声打断,被手机里告知的事情干扰,又怎么能将课堂内容持续、连贯地传授给学生呢?更不用说占用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来电话处理那些突如其来的事端了。学生们的思维也因老师的中断而停止,注意力必将随之转移,又怎么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呢?
  其次是漠视学生尊严,影响了师生关系。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因手机铃声而骤然停下来,以一己之私影响整个课堂内容的正常进行,是对教育本身的不尊重,更是对教育主体——学生的不尊重,是对学生尊严的漠视和践踏。按照师生平等的原则,教师可以任意接打手机,那学生呢?如果都效仿老师、各自为政,那课堂还能称其为课堂吗?话又说回来,一个破坏课堂秩序,无视学生尊严的老师,怎么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又怎么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再次是自由散漫,不利于培养严谨的学风。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无疑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尤其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其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课堂上,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还有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作风等一系列问题。一个行为拖沓、自由散漫的老师,耽误的不仅是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更错过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方法高效、态度端正、学风严谨的自发学习、自主应用的主体的最佳时间,其危害甚莫大焉!
   当然,教师也是社会的一员,时刻和社会的各个角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想教育局的初衷是希望教师们能在走上讲台的前一分钟,暂时关上手机,还课堂本来的面目,还学生清净的课堂,并不是因噎废食不准使用手机。老师们,面对台下几十名求知若渴的眼睛,您还能犹豫吗?




江南可采莲:收藏童年

____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周末无事,清理房间,突然发现抽屉里躺着一堆“文物”:希望杯数学竞赛奖牌,剑桥英语等级证、小学毕业证、保洁员、文明示范生的胸牌、少先队员的肩章、红领巾,北大网校的校徽、新年贺卡……,最珍贵的是儿子小时候的录音,影碟、绘画、叠纸,用铅笔细细描摹出来的6本宠物小精灵连环画以及他费尽心机收藏的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卡片系列。

      我如获至宝,大呼儿子:快来看啊。

      绘画本上,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两只燕子在柳树下飞翔,几只蝴蝶在花丛中穿行,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画的旁边是一行稚嫩的小字:我和爸爸妈妈去春游。画中人物的身材比例严重失调,都长着大大的圆脑袋,细长的四肢,扁扁的身体,眼睛圆溜溜的,鼻子直勾勾的,嘴唇红嘟嘟的,看了,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可爱的小鸡、小鸭、小丑,叠纸天鹅、大象、小船,手撕画《难忘的地方》、《都市之夜》,宠物小精灵图画本之一,之二、之三……每幅画上面都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小精灵的名字;菊石兽、肯泰罗、大嘴蝠、臭臭花……

      高高大大的儿子和我一起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或精巧,或粗糙,或彩色,或白描的图画,时而若有所思,时而会心一笑,难道是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画作,让他回忆起了曾经生命的印记,想起了那么愉快地度过的一个个不经意的日子?

      儿子上幼儿园时,不到三岁。最初,早上送他到幼儿园,是我们最痛苦的时刻,在教室门口,他总是嚎啕大哭,死死抓住我的手不愿松开。撕心裂肺的哭声惹得我泪眼婆娑,陪他在教室门口站着,不忍离去。常常是年轻的汪老师微笑着抱住他,哄他,带他到教室里坐下,给他打饭,喂他吃,他才慢慢愿意上幼儿园。过了十几天,放园时,我去接他,他拉着我的手来到橱窗前,高兴地指着其中的一幅画,仰着小脸,骄傲地说:汪老师夸我画画得好,把我的画贴在这里了。

      从此,他绘画的兴趣逐渐浓厚,画技与日俱增,回到家就拿着彩笔画呀描呀,有时兴趣来了,会在我和老公的手腕上画手表,手背上画大红花,也会在房间的白墙上、床单上、沙发垫上涂抹几笔。由于我的忽视,这些画不知被扔到哪儿了。直到他上大班时,一天,我突然如梦方醒:儿子的童年是不可复制的,这些画对于他来说,该是多么珍贵的记忆啊!一阵自责,急忙把他的近作找出来,细细整理,收藏。以后,经常往储藏柜里加入新鲜元素,不知不觉,收集了厚厚一摞图画、叠纸……

      小学三年级时,他迷上了日本动画片《宠物小精灵》。某个品牌的方便面为了吸引孩子们购买,把精灵造型制成了卡片,装在方便面中出售。一次打扫卫生,在他的床底下扫出了三块面块,我生气地问他是怎么回事?他怯怯地说,为了集齐这些卡片,他天天买方便面吃,吃腻了,于是取出卡片后,就把面块扔到床底下了。我生气得狠狠剋了他一顿,他的狂热集卡才告终止。

    不能集卡了,他改成画卡。把白纸裁成巴掌大的一摞,订成小本子。每天放学回来,做完了作业,就趴在桌子上,依着卡片上的小精灵造型,用铅笔在小本子上一笔一画地描摹,然后用彩笔描色,没多久,宠物小精灵图画本(一)横空出世,与卡片上的小精灵如出一辙,我连声称赞。儿子极有成就感,继续创作,连出六本画册,把所有小精灵全画完了方才作罢。

    文明示范生的胸牌、少先队员的肩章、红领巾……这些零零碎碎的物品见证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看到它们,仿佛看到了童年时代的儿子,脖子上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胸前戴着“文明示范生”的胸牌,小小的胸脯骄傲地挺着,胖乎乎的小脸上写满了自信和自豪。

      磁带里,儿子奶声奶气的声音轻叩耳膜:大家好,我是康康,在财贸幼儿园上大班,现在,我给大家背一首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

      相册、影碟中,儿子或哭、或笑、或恼的可爱模样尽收眼底,小小的他,常常只穿着一件背心,光着屁股,站在阳光里,灿烂地笑对镜头……

      儿子的童年不会再来,他未来的人生之路也变幻莫测,我想,不管今后他身处何方,我都将精心收藏好这些“宝贝”,希望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当他因为打拼而身心疲惫时,当他为了生存不得不戴上面具说话时,当他不再会用内心去微笑时,这些烙着童年印记的物品,或许可以帮助他忆起童年时的快乐,那些透明的简单的快乐,那些可以让心飞让梦扬的快乐,那些裹着幸福带着爱的快乐……






















沐歌:邂    逅

   
    她初次和他相遇,是在两年前。

    那时候,她因为睡眠不好,遵照医生的叮嘱,每晚在一个大学校园的操场上快步走锻炼身体。远离城市的喧嚣,卸下内心的浮躁,伴着落日的余晖,嗅着袅袅上升的嫩草的清香,看着那些或年迈或青春的身影从身旁而过,心灵在那一刻变得格外简单、宁静、轻松。她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这个洋溢着生命气息与闲适生活味的大操场。
  
    他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她的视野的。

    操场上锻炼的人很多,大多数人和她一样,一圈一圈或快或慢地走着。只有他,几乎每天都绕着操场跑十来圈。矫健跑动着的身影成为大操场一道别样美丽的风景。于是,她开始注意他。每次,当他甩动双臂从他身旁跑过时,她都能看见他背部一大块一大块突出的肌肉,很青春也很健美。每次,她都会不由自主地悄悄追随他的背影,直到很远很远。

    后来,她每次来到操场时,总是先习惯性地向四周看看。如果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的心便会霎时升腾起一种轻盈的喜悦。倘若哪天他没有来,她的心又会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她喜欢的大操场似乎也变得寡然无味了。

    一天又一天,他们几乎每天在那个操场相遇。有时天气不大好的时候,偌大的操场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她仍是慢慢地走着,他轻轻地跑动着从她身旁而过,一圈又一圈。彼此陪伴,却不曾有只言片语。

    夏天过去了,秋天如期而至。夜色凉如水。跑道旁那些原本郁郁葱葱的生长得极欢的草,开始一大片一大片的枯萎。

    操场上锻炼的人越来越少了。她的失眠症状渐渐得到了一些缓解,但她依然坚持每天去那个操场锻炼。她要赴一个不曾有约的约会。她想,或许那些夕阳下的等待,晚风里的默默关注,还有那些被昏黄的路灯影子拉得长长的失落,他从未察觉过。甚至,甚至他根本就不曾留意过自己的存在。要不然,几百次的不期而遇里,他怎么会不给她一句轻轻的问候,或者一个浅浅的微笑?想到这里,心底里便隐约地觉得有些失落。深秋的凉意似乎越来越浓了。

    虽然这样,她仍然每天去操场锻炼。每天也依然能遇到他。

    冬日的一个午间,许久不见的阳光肆意地照着大地,暖意在整个城市静静流淌。她去附近的生活馆买台灯。刚刚走到那个店铺门口,突然看到前面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她还未来得及在记忆的深处细细搜寻,那个人已蓦地转过身来。仿佛冥冥中有一种指引。瞬间,她和他的目光不期相遇。片刻地呆愣后,他们同时相视而笑。那一刻,她分明看到,他的眼里,他的嘴角,他的脸上写满惊喜。原来他早已把她的样子记在了心底!原来他早已在期待和她的这一次相遇!一笑泯千愁。依旧没有只言片语,但她的心却已在那个微笑中释然。她想,今夜,一定要去那个操场。她知道,他也一定会去的。

    今夜将无风,今夜将无雨,今夜将是可预知的温暖





ZXHY楚王后裔:写信,家长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方式


  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方式很多,最直接有效的就是面谈,还有电话交谈、家长会沟通、作业簿留言等,这些都应该是比较有效的相互交流方式。而写信这种方式,可以让家长与老师之间进行比较充分、全面、理性的沟通,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途径。

  第一,一个孩子如果插班转到新班级以后,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果适应太慢甚至不能适应,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让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和主课老师了解孩子在以前班级的状况、孩子的基础、孩子的优势和缺点、不足,以及家长对孩子的目标期望和家庭的辅导情况。基于此,家长在这时候就应该主动和老师交流,如果没有机会进行面谈、电话沟通,则可以采取写信让孩子带过去给老师的方式,与老师进行尽可能充分的沟通。老师了解情况以后,也最好是尽量地电话回访、约见面谈、甚至是进行家访,当然回信也是一种直接有效而且简便实用的方式。

  第二,还有一些孩子,如果孩子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地工作的家庭,由于学校正常上课时间内家长一般不在本地,因此很难得与老师面对面交流。这时候,家长给老师写信,就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无论孩子的成绩和综合能力如何,做老师的总是希望能够真实、全面地了解有关情况;而且家长与老师主动沟通孩子的全方位的情况,代表着对老师的一种信任和尊重,老师们一般是很愿意倾听的。反过来说,老师对这些家长,也同样可以采用写信的方式与其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

  第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有的家长虽然能够有机会常常见到老师,但由于性格原因或者时间关系,他们不太喜欢直面老师,或者打电话这种需要直接问、答的交流方式,而喜欢坐下来静静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写出来,而且考虑问题也会比较周全。那么这种时候,写信就是唯一而且最重要的方式了。而对于老师来说,针对一些不愿意找自己或者比较内向的家长,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如果老师工作太忙,一学期、或者在学生出现重大的转折事件的时候,抽出时间写一次信,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不是每一个老师或者家长都接受或者喜欢写信这种沟通方式,有时候自己写出的信没有回馈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得到了回馈。我觉得这不要紧,重要的是把孩子的实际状况和动态给老师或者家长进行了通报,把自己的想法坦诚地讲了出来,一定会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心里留下痕迹,让对方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注意这些问题。这样,沟通的目的至少部分达到了。

   (附一封原信,请继续观阅)

下文就是在孩子因为跳级而插班到新的班级以后,我写给孩子语文老师(以下简称语老师)和数学老师(以下简称数老师)的信。里面的“小闪电”是儿子自己起的网络名字。

孩子插班到新班级时给老师的信

语老师,并转数老师:
  您好!我是小闪电的家长,很高兴我的孩子在新的学期转到XX班这样一个优秀的班级来开始新的学习,并拥有您这样优秀的老师。孩子跳级插班到您班上,给您及各位老师添麻烦了!
  现在开学已经有两个星期,从我们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基本上能适应新的环境,学习也能基本跟上。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已经暴露出来,还需要麻烦各位老师和我们家长一起,多费一些心,争取让小闪电能有进一步的提高,真正融入XX班这个优秀的班集体。
鉴于此,我们在家里对他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也借此信向各位老师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供您参考。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一、语文学习方面:
  第一,由于跳级过程中有两个学期的课程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小闪电目前的生字、生词量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写”),组词、造句、语言组织也需要多加训练。烦请语老师在课堂、课下多予以辅导和督促。
  第二,作文和课文理解、阅读方面,小闪电目前的水平,与已受过较长时间训练的本班学生相比,估计有较大差距。烦请语老师在课堂提问和批改作业(特别是作文)时,多引导、多鼓励,使他尽快跟上本班同学的水平。

二、数学学习方面:
  小闪电有较好的理解领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学习数学时比较轻松。但是,我们发现他有很突出的两个毛病:其一是做题时对格式、计算规范方面不太注意;其二是计算时比较粗心,小错误不断。
  烦请数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提问、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的时候,可否有意识地多加教导和纠正?

三、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与环境适应方面:
  第一,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主动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学生受益终生的问题。我们家长窃以为:在小学的初级学习阶段,一些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甚至要胜过得到许多次的100分。您作为专业老师,对次肯定有更深的理解。应该说,小闪电在行为、习惯这方面还不错,但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烦请几位老师在这方面多引导、多启发小闪电,比如上课专心听讲、下课按时完成作业、有错必改、不懂就问、勤于思考、及时预习和复习、快速而细心地学习和做作业等。同时也烦请老师多纠正他的一些不良习惯。

  第二,小闪电初到新班级,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适应不足的问题,比如孤独感、被孤立感、玩伴少、老师忽视等。所以烦请老师在课堂上,多鼓励小闪电积极思考、发言,课下鼓励他与同学们互相探讨、互相帮助,增强他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在课下,请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劳动,多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加他的班级荣誉感和新环境适应能力。

  第三,虽然小闪电是一个很活泼、很可爱的调皮孩子,但他毕竟比较小,在身体发育、体能、组织能力等方面,可能会和其他同学有一定差距。所以在文体活动方面,烦请老师尽可能多给他一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他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一些文体活动,加强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参与和组织能力、表演与表现能力等。

  语老师,数老师,以上我们做家长的提出这么多想法,一定会给你们的工作增加不少麻烦和负担,在此先谢谢了!我们深信:有各位老师的培养,加上我们家长的配合,小闪电一定能给XX班这个优秀的班集体再添一份荣誉。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想和我交流,我很乐意告诉您我的电话123456789,以及孩子妈妈的电话987654321。
  再次拜托,再次谢谢!


  顺颂 教安!

家长:XXX
X年X月X日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是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是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

风 正 一 帆 悬
——孝南区实小文化特质解读(之一)
█管季超(孝南区教科所)

十多年前,笔者的叔叔从广州返乡探亲。
叔叔15岁那年在外地当学徒,由中共地下党组织送到解放区,成为“四野”解放大军中的一名号兵,参加过解放广州、解放海南岛的战斗,解放后,两次读军医大,成为大校衔军医。
离乡几十年的叔叔回到故乡的第一件事,竟是带上家用摄像机,命我带路,到他读小学时读过的“儒学”(即今“孝南区实小”),去寻觅儿时的记忆。
校园的格局当然已看不到旧时的影踪,叔叔站在校门口,和我聊起儿时在“儒学”读书时的种种趣事,说到动情处,眼眶里分明有晶莹的泪光。
几年后,笔者在参加城区一群平均年龄近七十岁的老先生组织的诗会时,又一次感到“儒学”对孝感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
老先生们知道我在教育界工作,将话题转到了教育上。他们无一例外都曾在“儒学”渡过了他们的小学时代。老人们还清晰地记得当年老师的名字,自己所在的班级,深情怀念这所学校给他们的人生铺上了厚实的底色。
当孝南实小《儒声》校刊这一期的清样稿置于案头时,我不由得又一次地思考:孝南区实小这所校史悠久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文化特质呢?她为何让已毕业多年的学子仍对她充满深情呢?在新的时代,这所学校如何才能永立潮头,领航群舸呢?
或许《儒声》校刊刊名即从一个细节上透露出孝南实小的某种文化特质,我以为。
“儒”者,古之士人、书生,今之传承“儒学”传统,延续学校文化精神的师生;“声”者,文化人的声音,敬业爱岗的教师的声音,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声音。在中国古典小说或戏曲中,儒生(书生)的形象总是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秀外慧中,文质彬彬,气度不凡,一派书卷气的。
校刊取名《儒声》,似不同与众,出乎意料之外;但熟知该校校史者,则会认同其个性化的价值取向,称道其恰在情理之中。
一所学校是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的生命力,或者说“精、气、神”,关键在它的文化,它的品位,它的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独特个性与气质。
——孝南实小和孝南实小人是诚实的。
对事,真实、真确、真切;对人,真诚、真挚、真情。在诚实的信念下发展;在百姓和社会面前坦率坦然;虚伪在学校无容身之地;学校在努力赋予学生诚实的品德。
——孝南实小和孝南实小人是自信的。
在城区的若干所小学中,孝南实小的硬件条件并不算最好的,其他各方面的困难或许却是较多的。但在这所学校,充满自信、力争上游的教师居于主流,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充满自信的群体,这个群体又能给个体自信以积极影响。
充满自信的群体便是充满活力的群体,愿意接受挑战而不轻言放弃的群体,富于创造和勇往直前的群体,自身能量不断增大的群体,统一谐和又富有个性的群体,同时,又是追求更高价值理念和更美好社会理想的群体。
——孝南实小和孝南实小人是聪明的。
在这所学校,推崇理性思维,鼓励大胆创造,基于教育科学的核心要求,与相关专业教研人员密切合作,不断开展各学科、各层级的教育教学实验,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我区小学教育的前列。师生在这所学校,人格得到陶冶、知识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升、视野得到开拓。
如果说孝南区实小的学校文化是一棵古干新枝、花红叶茂的生命树的话,那么,学校的制度、师生的行为和精神状态是她的叶子,师生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她的主干,孝感人民崇文重教的传统和当下的地域文化氛围是她的成长沃土。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劣质的学校,则是孩子们的‘地狱’,他们在这里常悲哀,常恐惧,被动地接受,人格在萎缩”。
得工作角色之利,笔者与孝南区实小的许多同志都有过业务合作,对这所学校有深厚的感情。或许是因为爱之深,因而也免不了常常责之苛。在真诚坦率的互动中,建立起纯净的学术合作关系。
我很珍视这种基于共同目标的君子之谊。确信这所学校的同仁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关注着学生的精神成长,努力在他们的教育活动中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努力在教育活动中包涵着爱、感恩、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自由与自主、民主与平等等美好的元素,努力从形式到内容上与劣质的教育划上一道分明的界限。
此刻您看到的这本《儒声》(学生版),就是这种努力的阶段性成果呈现。
在本质的意义上,学校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孩子们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而语文课(尤其是作文教学)在其间所承担的使命,似乎更加庄重并达之久远。
在与孝南实小的领导交流时,笔者欣慰地获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锻造优质教育,孝南实小今后几年将实施如下发展战略:
——制订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学校发展规划(SOP)”。
“SOP”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方法。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发展规划为转变管理思想,凝聚多方共识,分析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引领学校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平台。
——研制“学科发展规划”。
语文学科将先行一步,将校本教研从关注微观的教学方法转向关注长远的学科课程建设。
该校将基于学校实际,研制着眼于学校整体发展的多学科的发展规划,组织老师们在学习、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和共同的行动计划,引领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引领教师培育学科特色,发展专业特长;引领教师加强校本研修,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要求中青年教师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使青年教师的能力、技术、价值观等沿着较高的学术目标,不断追求,不断提升。帮助青年教师在纷繁的教学生活中,辩清方向,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权,实现潜能开发和人生价值的提升。
笔者钦佩该校永不停歇、追求卓越的豪迈气概,乐见该校在更高的水平上获得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
祝愿孝南实小的老师们在平凡、琐屑的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职业欢乐!
祝愿孝南实小的小同学们生命之花在校园里绚烂地绽放,并在漫长的生命长途中,时时深情回望这所带给他们求知、求真和创造的美好体验的一方名校。

教研处处有学问 事事留心皆文章


汉川市实验中学  王健龙


  教研论文写作同文学创作一样,也要有“生活的源泉”,要想自己的写作之渠长清如许,那就要做教学读书的有心人,时刻注意捕捉教学中的思想火花,一个不经意间稍纵即逝的念头,或许就有一篇大作孕育其中。做有心人首要做到勤积累,不断丰富自己写作的材料,材料掌握得越多,你就越有发言权,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找准切入口,从教学研究中发掘写作的话题当是教师写作教研论文的终南捷径,“愤激出诗人”这里主要是指教者对某一教学材料产生的内心震动与波澜,正是有话要说,有话可说之时,那就要抓住契机,将要说的说个透彻淋漓。
  从本人已发表的一百四十多篇教研文章来看,语文教研论文写作,主要从自己教学研究中引出话题,说出自己最想说到的地方。那么,究竟如何来寻找题材,引出话题呢?我的体会是可以从下面几条途径入手。
  
  一、从课题实验中开掘
  
  论文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我们承担的各级研究课题,来源于扎扎实实的科学研究,这是毫无疑义的。目前,我们基础教育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较多。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都有深切的体会。如果我们把实践中调查、实验、收集到的第一手材料,经过归纳、比较、分析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进一步论证,然后诉诸文字,或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或撰写论文,寄给有关刊物发表,求得社会承认,那将是一种老圃种田般的快乐。在我主持《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初中综合实践主体评价研究》及参与《语文读写说综合实验》课题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了《“五星式”语文能力训练教学模式概说》、《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走出读写说综合教学的误区》等十余篇案例、论文,分别发表在《语文建设》、《新课程研究》等全国中学核心期刊上。

  二、从教学实践的闪光点中捕捉

  教学论文的写作的源泉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这个成功,不一定是很大的成功,可以是一堂课、一个教学环节、一个问题设计、一个作业训练、一次改革探索。成功了,不妨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为了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我做过几次让学生自改、互改的尝试,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便于操作的程序。后来,在对这项活动作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将它整理成《自改作文五环节》一文,发表在《中学语文》杂志上。

  三、从教学实践的反思中悟出

  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老教师有,新教师也许更多。本来设计得好好的,可一上讲台,结果讲得乱糟糟的。面对失误,得冷静想一想:为什么失误?主要症结何在?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等等。对失误进行深入思考与认真总结,也是论文写作的一个内容。十多年前,我还是青年教师的时候,在一次公开课上过于紧张,未能发挥出平时的教学水平,甚至板书的题目也错了。后来,我听其他青年教师的课也经常发现他们出现这种情况,事后我进行反思,关于教学的知识性、方法性失误,人们关注较多,研究不少,而上课时由于心理障碍导致失误研究较少,于是我结合自身体会,分析教师上课时出现种种心理障碍的原因,探索调节情绪的一些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作一些尝试,效果很好。此后,我撰写了《课堂情绪调动的功能和方法》一文,并被有关刊物发表。

  四、从他山之石中借鉴

  作为教师,经常读别人的论文是很有必要的。看了某篇文章,我们可能赞同其主要观点,想做进一步研究;或者,不同意其中的观点,想来一番商榷。这种情况,既可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触发写作的灵感。当然,阅读范围要尽可能广一些,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学科,最好也不要只限于教育这方面的,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尽量看一些别的专业、别的行业的论文,哪怕只看看标题和内容提要也好。我的很多文章都是受了别人的启发而撰写出来的。如在阅读新课标解读的相关文章中,余映潮老师的一篇围绕“体验”进行教学设计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共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写出了《激发学生体验提升语文素养》一文,发表在《中华活页文选》上。

  五、从钻研教材中发现

  教材是教学教研的载体,是教师最熟悉的教学资源,在钻研教材中发现话题,引出话题,说出自己最想说的地方,这应是我们发掘话题的主要途径。
  一是说在教材的美妙处。我的《(醉翁亭记)的艺术特色》、《妙用副词添神韵》、《苦心孤诣  匠心独运》等三十多篇文章就是在谈文章的美妙处。让教材内容的美充分展示,将外在的语言美,内在的逻辑美、蕴含的思想美进行整体透视,使读者在你的导引中破译密码,消解谜团,从而净化心灵,升华感情。
  二是说在教材的商榷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材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这正是我们写作的切入点。如《济南的冬天》一文的主题的提示泛泛而谈,忽略了这篇文章的本质特色,既不能让学生信服,教者也不能满意。我就写了篇《(济南的冬天)的主题再认识》,得到同行的认可。特别是《语文课本语病举隅》一文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读者来信称我为“高手”,对我挑战权威的精神表示敬意。像这样的“纠错”性文章,我发表的也不下二十篇。
  三是说在自己的独到处。我在教小说《卖蟹》一文时,发现它与前面学过的《花市》仿佛是一对孪生姐妹——许多地方有着惊人的相似。我把这一独到的发现写成了一篇《<花市><卖蟹>比较赏析》。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是重头戏,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有人零散的提过,但不明确更不系统,于是,我将其系统化条理化,写成了《语言教学艺术三论》。

  六、从多方交流中获得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与学生谈话,与同行交流,听专家报告,听家长意见时,都会有很多的想法不期而至。对这些想法要善于捕捉,不放过任何机会,这和其它研究一样需要理性,即科学方法;也需要情感,即研究的冲动。很多美好东西的产生可能先从感性开始。然后是两种结果:升华或消失。这就需要养成一种习惯:注意随时收集信息。例如,在课外与学生交谈,就其内容来说,大多属于教学方面的,又以学生询问和请教为多。在交谈中,教师要时时留意,因为学生的询问和请教往往是有疑而问的,诸如“语句衔接类的试题究竟该怎么做,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有哪些?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我对一系列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于是,《语句衔接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段落层次划分的方法》、《文段修改题解法指要》、《现代文阅读四步法》、《考场作文应急四法》等一系列学法指导的文章纷纷见诸报端。学生按照这些方法来学习应试,事半功倍。

  七、从积累的资料中提炼

  写教研论文和写其他文章一样,要做有心人。论文题材的来源是相当广泛的,它不只来源于教学实践,不能只限于教材和参考书,要留心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要留心一般的书报杂志。在浏览书报杂志时,手要勤,及时把有关资料做成卡片,卡片上要写上题目、作者、书刊名称、日期、内容提要,然后分门别类(也可用电脑代替),用时就方便了。做卡片不仅有益于教学,也有益于写作。有些卡片可用作考证论文的素材,随时使用,有些卡片将其串起来,重新组合,可归纳出某些共性的东西,撰成论文。这方面,荆州余映潮老师作得很好,他的成果,也得益于他的二十年如一日积累的上万条资料卡片建立起来的系统料库。

  八、从备课资源中归纳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课前“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可谓精心设计、合理设计、巧妙设计。教案编写各种要求一应俱全,而课后很少对授课过程和学生的作业等信息进行捕捉,对备课资料进行整理,这实际上是有悖于认识规律的。一种正确认识的产生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方能完成,教学实践也是如此。其实一节课上完之后,尤其是自己比较满意的课,总有些好的东西可以留住,不足的东西要剔去,此外,在讲课过程中,甚至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有时突然得到某种感悟,或受到学生发言的启发,或受学生作业表现出来的精彩和不足的启示,有时会产生一些新奇的观点,发现一些平时没有注意的材料,把它及时记录在案,及时进行整理。整理的成果也许是一篇篇教学案例,也许是一篇篇教学随笔。最近几年我发表的《<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大雁归来>教学设计》,便是从这个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

  九、从问题意识的培养中探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身边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经验的教师总能从问题的视域出发反思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是否迈进了“提出问题一一尝试解决问题一一生成新问题一一解决新问题”的循环赛道,是否乐此不疲地加入到问题研究的周而复始的运动中去?笔者近几年曾提出了许多对教育和教学有价值问题,比如,《对课改热的冷思考》、《倡导研究性学习  兼顾接受性学习》、《让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对常规教学的反思》、《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转换》等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报刊上已公开发表,有的还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报刊复印中心全文转载。
  有志于写教研论文的青年教师,要学会这样问自己: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问题?有没有认真思考或仔细研究过这些问题?对这些教育教学问题自己有什么看法或做法?自己能不能把这些看法或做法再经过仔细地琢磨与加工用文字表达出来?你的思考越深刻,你写出的教育教学论文质量就越高;你的问题意识越强,思考的问题越多,那么你写教育教学论文的素材就越多!可见,问题意识对于写作教学论文多么重要。
  
  十、从日常生活中撷取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留心身边的生活形象,把教学研究的触觉延伸到生活领域,给你的感觉也许是豁然开朗,也许是别有洞天。那丰富的生活内容,将为你的教学和写作提供丰厚的资源,精心的发掘它,合理的利用它,就会发现“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的精妙。上学放学的途中,引导学生留心街道两旁的宣传标语、广告词,领会它的妙处,体会它的写法,总结出规律,写成解题指导类的文章。不仅可以提高鉴赏水平,而且可培养学语文的习惯。我结合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小姐”称呼色变的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写成了《“小姐”称呼的褒贬变迁》一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然,对教研论文题材发掘的途径和方法远不止这些,更多更好的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只要我们事事留心,时时留意,一个个论文题材的“宝藏”将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目不暇接,享用不尽!

                              (原载《孝感教育》2007年第4期)
ZXHY楚王后裔:另类作文辅导法---层层深入“流水帐”


一、从书法学习中悟到的另类作文辅导方法

  喜好书法的人都知道,初练书法的第一要领是把字的整体架构掌控好,这样写出来的字形才好看。即便是部分笔画写得不到位,但并不严重影响字的整体美观和气势。
  写作文也是这样。对于一些初学作文和不太喜欢写作文的孩子,进行作文辅导时如果用一些传统的方法,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先写得很具体详细、很美观完整,因为起点过高,超出孩子的通常接受能力,因此最后很可能收效甚微,甚至引起孩子对作文的反感。这时用一些特殊的作文辅导方法往往会收到特殊的效果,“流水帐”作文启蒙法就是我们在辅导孩子作文时觉得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虽然很多老师和家长常常带着贬义去批评孩子写作文像记流水帐。

二、写作文先从打流水帐开始

  孩子们初学写作文,往往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一二三四五,就写完了。这个时候一些家长和老师通常会批评孩子写作文像记流水帐,让孩子写详细写具体一些。但鉴于孩子的特点,在开始的时候一般是很难把一件事情写得很翔实的,大人的话反而让他们无所适从。
  在辅导孩子进行作文的实际过程中,我倒觉得结合幼儿特点,写作文先从打流水帐开始,然后层层深入、次第丰富、逐步完善,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1、记流水帐,实际是教孩子在写作文提纲,让孩子先从整体上把握写作文的脉络,把事情的主线找出来,要把主要事情和事情的主要方面记清楚。这就如同上面所说的学书法时先练好整体架构和字型、扎稳“马步”再说。
  2、然后,把流水帐尽量记准确、记全面,训练孩子的思考和思维能力。    
  3、最后,把流水帐的每个具体环节逐步细化,丰富完善,则一篇好作文就在“流水帐,流啊流”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

三、层层深入,将流水帐进行到底!

    如上所述,把流水帐记好了,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多观察、多积累,把句子扩充得更加完整,注意细节描写,把句子写美一点。
  
1、  学习先记好一笔笔流水帐: 5+3提纲法
   
   我个人认为,让初学作文或者不愿意写作文的的孩子把一笔笔流水帐记好,也是不容易的、需要花一定功夫的。开始写流水帐,就如同孩子开始说话一样,要把流水的“主流”先找到,找“支流”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把流水帐记好,要抓住五个要素,即先把五句话写好:何时、何地、何人、什么缘由,做何事,相当于英语学习里的“5W”。
然后,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再用三句话写好:开始怎么样,中间怎么发展,结果如何。
  总共就是5+3共八句话,提纲既成,作文的架构就搭起来了,流水帐就基本做到了脉络清晰、事实清楚、内容完整。下面就是如何训练丰富、补充各个部分繁荣内容了。
  我们在孩子读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就开始这样训练孩子初学“八句话”作文:一篇作文就是只有八段,每句流水帐就是一段话的全部内容(也相当于一个段落的开头一句、中心句),段落之间空几行便于以后补充。因为篇幅不长,也没有要求文章的文采,所以孩子一般都比较有兴趣地完成,并且能基本说清这八句话。

2、  让“猪肚”部分的流水量更大一些吧

  一篇好作文,通常包括凤头(开头)、猪肚(主要内容)、豹尾(结尾)三个大的部分。作文合格与否,通常是看“猪肚”是否实在;作文美观与否,则通常是看“凤头”是否美观直接、“豹尾”是否有力、简练。
  在孩子把以上的流水帐记得基本熟练以后,就可以训练孩子开始丰富、补充各段的具体内容了。这时候,孩子要先学会做好加法,逐段逐段补充内容,可以把次要部分暂时放在一边不管,先训练孩子把作文的重点部分----“猪肚”先补充完整,即5+3提纲法中的3这个部分:事情的开始、中间、结果,这三个部分开始可以说得尽量详细一点。也就是上面第1部分所说的:把每一段的“一句话流水帐”的后面空行部分进行“填空”,随便孩子怎么写,反正把文字拉长就可以了,我们把它俗称“填鸭子”。在扩充段落的过程中,逐步加多一些句子,直到把预留的空格全部填满。
  当然,孩子在填鸭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塞进去一些废话。那么在其次的训练过程中,就辅导孩子学会做流水帐作文的减法,减去、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句子,让它们“浪费”掉吧。

3、  让“风头”、“豹尾”的流水帐流得更加猛烈有力些吧

  风头、豹尾,是作文的脸面,尤其重要。在孩子初步掌握了以上的在猪肚里填鸭子以后,下面就是美化风头、豹尾了。
  通常的作文要求是“凤头”要美观直接、“豹尾”要有力、简练。那么这时的流水帐作文中开头和结尾可能只是一个词语、一个短句,或者一句很平淡的句子。如何让他们美化呢?我们自己的经验就是:
  开头的时候,在内容上就尽量开门见山交代事情(如同交代一篇作文的中心内容),在句式上就尽量用一两个好词语;结尾的时候,在内容上就尽量交代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同总结一篇作文的中心思想),在句式上就尽量用抒情感叹、排比、反问等有力、简练的句子。

4、莫让流水帐成为孩子作文时永远的流水帐

  我们开始就说过,流水帐作文法只是孩子作文启蒙时的一种很特殊的训练方法,它不是目的,而是引导孩子作文入门、开心写作的一个途径之一。要想让流水帐不至于成为孩子作文时永远的流水帐,那就要最终走出流水帐的狭小空间,走进灿烂多彩的作文世界。这些还得靠孩子平时的词句积累和模仿借鉴,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引导孩子多阅读、多积累词汇、多观察。我有个特别的观点是:最好的创新,就是率先巧妙地模仿。作文练习也是这样:在十篇好文章中,每篇模仿一点,就是属于自己的好文章了。当然,最终孩子写作文一定要从模仿的套子里走出来,真正形成自己的作文思维、语言风格。


四、结语:一点题外话

  层层深入的流水帐作文法首先可以让孩子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敢于尝试;其次可以让孩子保持写作文的兴趣;最后它符合由浅入深、逐步开发的科学学习原则。所以,我们认为以上所述的层层深入的流水帐法是一种很有效的作文启蒙法。
  当然,任何一种作文方法、技巧,都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灵活变通,否则再好的写作方法也变成了现代版的“八股文”模式了。
  我们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我们的母语,熟练掌握国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是,则当今的语文教学幸甚,当今的教育幸甚,当今的文化传承幸甚。





沐歌:计算机VS生活 


 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长时间接触计算机后,发现计算机的某些硬件设施或操作功能,与生活的某些方面惊人地相似。细细揣摩,对人生对生活也有所启迪。

  收藏夹——生活是矛盾的统一。有好人就会有坏人,有恶也会有善。常怀感恩的心,将生活中每一点细碎的善与好通通拣拾起来,放进心灵的收藏夹。当遭遇不如意时,当心情灰暗时,无需苦苦寻觅,打开收藏夹,那些曾有过的点点善与好,逐一浮现眼前。尽情浏览一番后,心灵得以濡养,心境也会豁然开朗。

  回收站——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平日里和你谈笑风生情谊绵绵,一旦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他轻则背后造谣生事,重则捅你一刀。对于这样的人,当毫不犹豫地“选中”他,点击删除。删除还不够,之后立马清空回收站。这样,方可彻底安心。

  最小化——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环境遭遇不如意。这些不如意常常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即使预料到了有时也不可回避。这时我们可以选择将其最小化。虽然它依然占据着生活(计算机)最下端的一隅,却已远远没有满屏时那样醒目闹心了。当你忙于浏览生活的其他网页,被最小化了的不如意会被渐渐淡忘,甚至忘却。

  复制——在电脑上使用复制这一功能,是为了更简单迅捷地得到自己所需的资料。生活中,也要学会复制。复制积极的应物方式,复制乐观的心态,复制科学的教子方法,复制良好的处事态度……复制,能尽量避免走生活的弯路,减少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生活最优化。


蜀汉忠臣:翻书闲话

          闲来无事,就拿过一本书来,细细品读也好,随手翻翻也罢。不是为了学什么,只是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一)

          每次带着儿子逛书店,心里总是有种难以言表的不适与疑惑,哪些曾经伴随很多儿童度过美好童年的小人书哪里去了呢?

        我的童年就是和小人书一起长大的。小时候在老家农村,人们都很穷,根本没有什么钱给小孩子们买什么小人书。村里的小孩都是偶尔通过卖牙膏皮和捡来的破烂换个一毛两毛甚至几分钱,才能到镇上的新华书店去买上一两本。新书一买回来,虽然很可能还是电影上看过的什么《沙家浜》、《红灯记》之类的样板戏小人书,但几乎全村的小孩都会围拢过来争抢着看。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大家爬到村后的大柴草垛子上挤着一团,按照和小人书主人关系亲疏排定远近层次,平时和主人要好的自然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平时不是那么亲热的就只有隔得远点够着脖子使劲瞄了。我因为父亲在外面当兵,常常能给家里寄点钱,买小人书的钱相对多点,因而成为这种圈子核心的次数也就不少,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真是妙极了。

        上学时,常常有人用一个大木板子摆着很多小人书在学校附近兜揽生意。而这生意照例是很红火的,因为他的很多书都是书店里买不到的,而且看书比买便宜多了,开始是一分钱看一本,后来是三分钱一本,比起书店里动辄一毛两毛买一本便宜。一到下课或是放学,学生们就把他的摊子给围满了,有钱的看上一两本,没钱的挤在一旁看个“香赢”。(看“香赢”就是不给钱,跟着给钱的人白看。摆摊的总是赶他们,不准他们看“香赢”,也是,要是都来看“香赢”,那他的生意还怎么做?)只要兜里有个几分钱,我是一定会在那书摊旁坐下的。我看的小人书很多都是在这种小书摊上第一次看到的。看到了好的小人书,以后要是在书店里看见了,我是会一定想方设法攒钱买下来的。

          有一回,还记得是个阴雨的冬日午后,好冷好冷。妈妈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把我一个人留在大伯家。我一个人坐在大伯家门前的棉花秸杆堆上,脚下踩着烂泥。小雨点不紧不慢的,那种打在脸上一滴一滴的清冷现在我还能够回味得起来。人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没有谁理会我。我的手插在口袋里,揉来揉去。突然,我揉到了一张纸样的东西,我想起来了,那是早上妈妈走时给我的两毛钱,叫我要是饿了买点零食的。我忽然间有了主意,我站起来,手在口袋里紧紧地攥着那张两毛的小票,谁也没有告诉,一个人悄悄离开村子,冒着丝丝的寒雨到镇上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小人书,一边看一边往回走。回到村里,没有人关注我曾经离开过,我继续坐在秸杆堆上津津有味地看我的小人书。那本小人书叫什么名字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讲的是一个狡猾的狐狸和胆小的猎人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后,我随军到了衡阳,家里生活状况改善了很多,我开始有了比较固定的零花钱,除了偶尔带着弟弟买点臭豆腐和腌制的红姜(这都是湖南的有名小吃,味道很好),基本上都用来买小人书了。和故乡相比,衡阳无疑是个大城市,新华书店里常是人头攒动。我总是挤在新华书店的人群中指着柜台里大喊:“阿姨,我买那本小人书。”

        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妈妈给了我一块钱买吃的。我拿着它一点食物也没买,而是到新华书店,经过仔细计算(力图用这一块钱买最多的书),花九毛九买了九本小人书。中午一点东西没有吃,心里比吃了蛋糕面包还舒坦。

        我买的小人书积攒到现在也有了好几百本,有《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成语故事》、《封神榜》、《东周列国志》、《红岩》、《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等,每一本从买的时候我都给他们编了号。现在时不时拿出来翻翻,既是在翻这些故事,又是在翻自己的童年。

        儿子也喜欢看小人书,看到他坐在小凳子上埋头翻看我二三十年前买的小人书,我想,这是不是也可以算做是我对儿子的一种文化传承呢。

在乡村的日子


文/快乐风铃


  今年暑假,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回乡下母亲家玩了几天。在乡村的日子,是悠闲的日子;在乡村的日子,是宁静的日子;在乡村的日子,是快乐的日子;在乡村的日子,是甜蜜的日子;在乡村的日子,是遐想的日子;在乡村的日子,是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日子。乡村生活就像一副浓淡相宜的水墨画,令我喜欢,令我陶醉,令我流连忘返,令我记忆犹新……

村民热情

  母亲家在村子正中间,前面是一个宽敞平坦干净的长方形院子,院子紧挨着一个大大的堰塘。堰塘周围放着几块青石板,那是村民们洗衣服或洗菜用的。堰塘边婀娜多姿的杨柳,轻风一拂,更显纤细娇柔。

  只见一阵微风吹来,刚才还平静如镜的堰塘,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水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像撒满了珍珠似的。微风一过,水面上一片片小树叶随风摇摆,树叶上还有几滴晶莹的小水珠。

  走进村子,发现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人。有的在打麻将,有的在织毛衣,有的在聊天。堰塘边有几个嫂子正在洗衣服。我们回家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小村庄,村民们都热情洋溢地跟我们打招呼。就连洗衣服的几个嫂子也停下来真诚微笑着问候我们。我感觉到了村民们火一般的热情。

  刚到母亲家坐下,隔壁的嫂子就送来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并诚恳地对我们说:“这是我自家种的西瓜,早晨刚摘的。农村的西瓜肯定比城里的好吃,你们尝尝吧!”望着嫂子微笑的脸庞,我唯有真诚地道声谢谢。吃着甜甜的西瓜,我的心也变得甜蜜温暖。

  刚把西瓜吃完,母亲家就来了几个老人。他们都是父母亲的好朋友,经常陪我的父母亲聊聊天打打小牌。听说我们回来了,特地来母亲家看望我们。我心里一热,眼睛湿润了。

  宁静美丽的小村庄,热情淳朴的村民们,都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观赏荷花

  村子东头有一片荷花湖。穿过几块田地,走过窄窄的田埂,我们来到荷花湖观赏荷花。踏在乡村的小道上,四周都是绿油油的麦苗,有一种惬意舒畅的感觉。

  池中的荷花,含笑而立,娇羞欲语,盈盈欲滴,清香四溢。池中的荷叶,展绿叠翠,碧盘滚珠,绿叶亭亭,清淡美丽。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顿感心旷神怡,清新舒爽。

  阳光投射在湖面上,反射着叠叠波光,就像张开一卷斑斓的彩墨画。几只活泼的小鱼在荷叶下轻轻游过,生怕打破静谧的画面。一头老水牛在荷池转角处悠闲地泡着澡,任我们用树枝触摸它,也一动不动。

  细看,荷叶浑圆宽阔,碧翠展绿,碧盘滚珠,皎洁无暇。荷叶上的露珠亮晶晶的,在翠绿的荷叶上微微滚动着,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像翡翠盘里托着珍珠一样。在碧绿的呵叶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青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娇羞欲语,嫩蕊凝珠,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费了好大的劲,我们才摘到两片荷叶和一朵荷花。我们在荷叶上洒了点水,很快就变成了一颗颗晶莹的小水珠,在浑圆翠绿的荷叶上来回滚动着。等亮晶晶的小水珠蒸发掉了,我们便把荷叶举过头顶。荷叶就象一把漂亮的小绿伞帮我们遮挡灼热的阳光。我把粉红漂亮的荷花像宝贝样捧在手里,然后放在嘴边闻了闻。丝丝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香味缭绕。

小河潺潺

  离母亲家约一公里的南边,是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河。小河上架着一座弯弯的小石桥,小河两边是细嫩柔软的沙滩。河水荡漾着,翻开一朵朵浪花,慈母般抚摸着柔和的沙滩。

  小河以丰美的乳汁哺育着像它一样百折不挠的乡村儿女。它以斑斓的色彩,装点着像它一样明媚的锦绣山川。小河就像一条缀满闪光宝石的飘带,扎在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那绿缎般清澈的河水,衬托着多姿多彩美丽宁静的小村庄,缓缓流淌,发出哗哗的轻快响声。

  美丽的小河,金光闪闪。一阵微风吹来,河面就泛起鱼鳞似的波纹。小河里的鱼儿在悠闲地游着,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挨挨挤挤,好像在窃窃私语;有的围成一个圈仰面朝天,好像在谈论着云彩的奇异。

  小河的美丽和清澈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受大自然神奇的诱惑。我们决定下到水中,与小河零距离接触。我们穿着泳衣跳入河中。河水不深不浅,正好齐腰。我们在小河里嬉水,拍打浪花。水溅在头上和身上,头发都被淋湿了。我们在小河里仰游,仰面朝天地躺在水面上,不需用力,顺着水流的方向,我们慢慢向下漂流。我们在小河里蛙游,学着青蛙的样子在水里用力地扑滕,每前进一步都要用上浑身力气。我们嫌河水太浅,在水里掏沙坑,把水里的沙子一把把掏出来。很快就掏好了一张小床,躺在上面,闭上眼睛,尽情享受。

  累了,我站在河水中,迎着河面上吹来的凉风饱览着小河的湖光山色。近看河水,澄碧透明,淡绿蔚蓝,像一块淡青的翡翠;远望河水,天水相连,像一块巨大的青帐布。远眺平静如镜的河面,不时地溅起一朵朵小浪花,犹如一串串纯洁美丽的小白花。

草地当床

  从小河里出来,整理好衣服,我们沿着河岸悠闲地漫步。岸边是一片片平整翠绿的草地。

  美丽的草地,美在小草,幽在小草,是一棵棵小草把它装扮起来的。小草美丽、倔强、无私,有顽强的生命力。

  小草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调皮地伸出一个个嫩绿的小脑袋。虽然它们那么细弱,那么娇小,却不畏酷暑,迎着夏风跳起了欢乐的舞蹈。小草昂首挺胸,伸出绿色的手臂,像一群绿色的小天使。

  我们手牵着手漫步在碧绿柔软的草地上。我摘下一棵小草,放在嘴边,淡淡清香,香味扑鼻。累了,我们便头枕着双臂,把草地当床,把天空当被,躺在平淡软和的草地上一声不响地歇息。周围的一切是那么安静,只有微风轻拂草叶发出的细语。仰望天空,天那么高那么蓝,几朵白云悠闲自在地飘游着。渐渐地,我被这草地的温馨静穆感染了,幸福地闭上眼睛。

院子纳凉
 
  吃罢晚饭后,我们和父母一起,一人搬一张小椅子,拿一把小扇子,在院子里纳凉。我们坐在椅子上,一边摇着扇子驱赶蚊虫,一边开心而随意地聊着天。仰头观看满天的繁星,晴朗的夜空,星光闪烁,我被密密麻麻的繁星陶醉了。

  深蓝色的天空,星光灿烂,就像一个巨大的棋盘里布满的棋子。群星又像一群调皮的孩子,不时地向我眨眼。

  夜渐渐地深了静了。黑色的天幕上,稀稀落落的几颗星星,像害羞似的,时隐时现,窥视人间。在它们中间是银盘似的月亮。她那圆圆的脸庞上,挂着慈祥温和的笑容,静静地凝望着大地。几朵灰色的薄薄的云萦绕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挥动绫娟翩翩起舞。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银灰色的纱裙,照在红红的花瓣上,花儿显得更加娇美。

  低头看脚下,小草微微地点着头,蛐蛐唱着动听的歌,青蛙在伞似的荷叶上为蛐蛐伴奏,荷花缓缓地跳着优美的舞蹈,小花托着下巴睡得正香,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大概梦见了美好的事物。

  大地慢慢地静下来,生物界的成员已经进入梦乡。月亮和星星,望着地下的一切,仿佛也受到感染,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慢慢地睡着了。夜深了,月落了,农家都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我们轻轻地起步,默默地向夜空告别。

  在乡村的日子,没有灯红酒绿,没有你争我夺,没有尔虞我诈,有的只是荡涤灵魂的浓浓乡情……

快乐风铃写于2008年9月2日晚8:00










减  肥  记

文/快乐风铃

(一)

  每当有爱美的女同事为保持苗条身段而刻意节食时,我便暗暗庆幸自己的口福和好运来。我活了三十多年,从没有刻意节食过,而是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但我的体重一直控制在四十五公斤左右,从未超过四十六公斤。我的水蛇腰令同事们羡慕不已。她们常常搂着我的杨柳腰夸奖我:“真有口福啊,怎么吃都长不胖。如果我能象你这样,早就高兴得飞到天上去了。”于是,我高昂着头,挺直着身子,变得更加洋洋得意起来;于是,我更加大吃大喝起来。不管鸡鸭鱼肉,不管糖果饼干,不管水果饮料,不管酸的甜的,我想吃就买来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去年冬天,我的食欲特别好。平常只吃一碗饭就饱了的我连吃两碗还不嫌饱,于是再添半碗饭。饭后不到半小时,就感觉肚子饿了,于是再吃水果。还未到下顿饭时间,又感觉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再吃零食。因为从未真正长胖过,所以不管怎样哈吃哈喝,我也不用担心自己会长胖。有这份信念支撑着我,我吃东西的尽头越来越大,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吃的份量越来越足。我每天都吃得笑眯眯乐呵呵的。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二)

  去年元旦前夕,我和一好友去槐荫公园游玩。那天,虽然天气低沉阴暗,但好友兴致很高,给我拍了不少照片。我站在冷风中,笑逐颜开地对着照相机笑个不停。

  然而,照片洗出后却令我花容失色脸色大变。我瘦削的脸变成了两个胖胖的西瓜,我明亮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我细细的杨柳腰变成了一个圆圆的水桶,我长长的马尾辫变得凌乱不堪。看着照片上的丑女,我爬在办公桌上嘤嘤地哭了起来。这张丑女照片对一向热爱美追求美的我来说,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

  我低沉哀婉的哭泣声被一个同事听见了。她好奇地问我:“你怎么了?遇到伤心事了吗?”我让她看我的丑女照片。

  同事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在我们眼中,你一直都是那样清爽秀气,让我们羡慕不已。为一张没照好的照片生气,值得吗?有的人会照相,长的一般般却照得仙女般美丽迷人;有的人不会照相,长的很漂亮却照得一般般。”

  我说:“我的脸胖成西瓜了,我的腰粗成水桶了,我要减肥了。”

  同事象打量外星人一样,把我从头顶看到脚尖,笑得弯下了腰:“你这算胖吗?你只不过比以前稍微丰满了点,用得着减肥吗?”

  第一次减肥计划宣告破产。“丑女”照片事件早被我忘得九霄云外。我照样吃,照样喝,照样睡,日子过得滋润而甜蜜。

                     (三)

  学校放了寒假,我和爱人直奔乾坤购物城,购买我过年要穿的新衣衣。我们从一楼逛到四楼,累得气喘吁吁,好不容易在二楼看中了一件粉红色格子大衣。

  我脱掉厚厚的羽绒服,准备试穿。

  服务员微笑着说:“对不起,这种格子大衣只有小号的,你可能穿不得。要不,试试别的衣服吧?”

  “不会吧?我经常穿小号的衣服呀?”我疑惑地问道。

  服务员无奈地让我试穿粉红色格子大衣。真的小了,扣子都扣不上。脱掉一件毛衣,扣子勉强扣得上,但我浑身不舒服。这是从来没有的事。

  我明白,从不长胖的我,真的长胖了。

  我对爱人说:“不用买新衣衣了,我要回去减肥。等减肥成功,等我的水蛇腰还原了,我再来试穿这件大衣。”

  爱人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天涯何处无芳草?孝感城何处无你穿的新衣服?不要一叶遮目,不要因为一棵树就怀疑整个森林。走,我带你到文化路和大东门转去,保证有你适合你的新衣服。”

  爱人牵着我,像牵着一只温顺的小羊羔。我顺从地跟着他在文化路和大东门转悠着。

  一天下来,果然硕果累累。我们在文化路买到一件漂亮的兰色羽绒服,在大东门买到一件红色大衣。这两件衣服既漂亮又高档,而且很合我身。我穿上新衣服的时候,爱人夸我从“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我乐得钩住爱人的脖子撒娇娇,被他抱起来旋转了一圈又一圈。

  第二次减肥计划同样宣告破产。

                       (四)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减肥的,源于我左手无名指上的钻石戒指。

  那天,我无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小文。文中说戒指不宜长期戴。轻者会让手指变形,重者会引发关节炎。还有其它更为严重的后果等等。

  想着一年多来,我的戒指导从未离开过手指;想着是否哪一天,我的手指会严重变形。我突然害怕起来。我决定摘下手指上的戒指。

  然而,一年前戴在手上显大的戒指,如今却紧紧地卡住我的手指。任我怎样用力拉扯,戒指都纹丝不动。喊身高体壮的弟弟帮我摘,也是徒劳无功。

  我伸开双手,细细地观察着:我的原本纤细秀美的十根指头早已变得像婴儿的手指一样胖胖的,圆圆的,肥肥的。我又想起了早晨刚刚上市的新鲜莲藕。

  难怪戒指摘不下来,原来是我的手指长粗了。

  既然手指都变得那么粗,我的水蛇腰是否也早已变粗了?我脱掉大衣,穿着紧身毛衣在镜子前扭动着腰肢。天啊,我的腰早已不是水蛇腰,杨柳腰,而是水桶腰,猪八戒腰了。

  想着自己已经变成一个肚大腰粗的胖女人丑女人,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减肥,减肥,一定要减肥!减肥,减肥,本人誓将减肥进行到底!

  一番豪言壮语后,我开始正而八经地实施自己的减肥计划了。

                       (五)

  迅速到电脑上查找减肥的最佳办法:一是少吃;二是多运动。

  我决定从第一条做起。

  为了让减肥计划更快地达到效果,我特意对我的饮食作了周密而详实的安排:早餐只喝一杯白开水,其它的什么也不能吃;中餐只吃半碗饭,外加半盘蔬菜,其它的鸡鸭鱼肉等等动也不能动;晚餐只吃一点水果,其它的什么也不能吃。

  呵呵,有这样科学的饮食安排,不到一周,我的水蛇腰就还原了。梦中,我仿佛看见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轻盈飘逸的仙女,正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我轻盈美丽的身体,我杨柳般的细腰,让同事们羡慕不已。

  早餐我只喝了一杯白开水。没过多久,我的肚子就饿得咕噜噜直叫。但为了实现自己宏伟的减肥计划,我强忍着。好不容易熬到中餐,我只吃了半碗饭和半盘菠菜。因为没吃饱,我的肚子更加难受。想喝杯水充饥,想着喝水也能长胖,我索性连水也不敢喝了。强忍着饿肚的巨大痛苦和悲伤,我熬到了晚餐。晚餐,我只吃了两根香蕉。闻着隔壁饭菜的香味,我谗得直流口水。

  晚饭后,为了分散自己饿肚的巨大痛苦,我戴着耳机听音乐。晚上十点钟,我洗簌完毕,躺在床上睡觉。我想,只要一睡着,饥饿的痛苦就会远离我。然而,不知道是啥回事。平时不到晚上九点就甜甜入梦的我,今晚已到十点半了依然瞌睡全无。原来是我的肚子咕噜噜叫得更欢了。我习惯了吃饱饱睡觉觉。还从来没有空着肚子睡过觉。难怪我怎么也睡不着?

  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我一直在心里默默地为自己打气。坚持到十一点钟,我依然毫无睡意;再坚持到十二点钟,还是毫无睡意。只是我的肚子饿得更厉害了。

  天啊!再这样坚持下去,减肥事小,怕是生命也会丧失的。是水蛇腰重要?还是生命重要?我不可质疑地选择了后者。为了保住生命,我已顾不得水蛇腰杨柳腰了。我迅速从床上爬起,去冰箱找东西吃。我一口气吃了四个大面包,两个大苹果,喝了两大瓶牛奶。然后,躺在床上,甜甜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起床,照镜子。我的脸圆得更像西瓜了,我的腰粗得更像水桶了。对着镜子,我哭笑不得。

  看来节食减肥法不适合我,我决定实施减肥计划的第二套方案。

                      (六)

  想着自己当学生时,最大的爱好是长跑和跳远。于是,我的靠运动来减肥的实施方案很快就出炉了。

  每天早晨6:00准时起床,去学校操场跑步半小时;每天晚饭后,在校园散步半小时,然后去操场上跳远半小时。

  想着靠运动减肥不用再刻意节食,我心里乐得喜滋滋的。吃饭时,我觉得倍儿地香,倍儿地甜。

  我把闹钟时间定到六点。晚上睡觉前,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告戒自己:明早只要闹钟一响,我立即起床跑步去。

  然而,闹钟响时,我睡得正香正甜。仍闹钟一次次地响,一遍遍地催我,我的眼睛就是睁不开。约莫过了半小时,我的眼睛才慢慢睁开,然而我却怎么也舍不得温暖舒适的被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勉强从床上坐起来,却感觉到一股凉意,于是又躺进被窝里。就这样一直折腾到上午十点钟,我还没起床。人都起不来,又谈何去操场上跑步?

  是啊,参加工作多年了,早已习惯了睡懒觉,早已习惯了悠闲舒适的生活,我还能吃苦吗?我还能起早床吗?答案是完全否定的。

  看来,靠运动来减肥的方案也不适合我了。不知自己的水桶腰啥时能变成水蛇腰?我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之中,感觉人生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此。

                      (七)

  忽一日,我的灵感突然来临。不是有减肥药吗?用减肥药减肥,既不用节食,又不用早起,真是两全其美啊!天啊,我怎么早没想到这个好办法呢?我后悔得直捶自己的脑袋。

  那天,我在爱人面前特别地温柔,那是我从未有过的温柔。

  我坐在爱人的腿上,一边温柔地抚摩着他的大胡子,一边娇滴滴地问他:“亲爱的,我需要一种药,你们医院有吗?”

  爱人早已被我的温柔迷得神魂颠倒了,更飘在云里雾里了。于是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只要是你需要的药,即使我们医院没有,我也要踏破全国给你买回来。”

  听着爱人的豪言壮语,我更加温柔了,笑得也更甜蜜了。

  于是伏在他的耳边,轻声对他说:“我要减肥药。我要吃减肥药。我要让我的水桶腰回归到以前的水蛇腰。”

  爱人突然笑得前仰后合:“傻瓜,你用得着吃减肥药吗?就你这身细骨头又能胖到哪里去?只要你不过分贪吃贪睡,饭吃八分饱,觉睡八分足。要不了多久,你的水蛇腰就会回来的。”

  “不过分贪吃贪睡,饭吃八分饱,觉睡八分足。”我牢牢记住爱人的话,并付诸行动中。

                     (八)

  那时正赶上春节,每天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我也没有过分贪吃,有八分饱时就自觉地放下碗筷;虽然春节期间不用上班,我也没有过分地贪睡,每天保持八小时的睡眠就足够了。

  热闹的春节一晃而过。上周三下午学校开学,一个多月没见面的同事们纷纷见面了。同事们盯着我,就象盯着一个外星人。原来春节期间,她们都或多或少地长胖了一些。惟独我,不但没有长胖,身材比以前更苗条了,皮肤比以前更白皙了,整个人比以前更清爽更秀气更优雅了。

  “不过分贪吃贪睡,饭吃八分饱,觉睡八分足。”其实,减肥如此,生活岂不是如此?凡事适可而止,凡事注意分寸,凡事把握好度。很多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所有的不快都会烟消云散。生活也自然会回归平静、安宁、美好!

               快乐风铃写于2009年2月22日


浅谈中小学校园网站建设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在学校工作已有几年的时间,以前上大学时热爱网页制作。平时没事经常关注浏览一些学校网站,关注最多的还是中小学校网站建设,大学网站也有留意,他们在理念上都走在了前列,一般都建设了网站。由于我 所在的学校是高中学段,关注较多的还是高中学校网站建设。在中国百强高中网有很多学校网站收集,或者在百度里面搜索高中的名字,也可以搜索得到这个学校的网站。一个学校网站是否建设了,或者建设得怎么样,与学校工作好坏还是有一定联系的。我浏览了那些名校,他们在学校管理上一般有着先进的理念,他们的网站建设也非常到位,那么一所学校是否需要建设校园网站,应该如何组织管理,我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很多学校相继建设了校园网络,那么学校网站就是校园网络中的一个应用平台,和其它应用平台相比,网站是最基本的。网站可以将学校信息整合,对内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对外可以实现宣传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网站做强做大,建立专门的德育模块,供学生浏览,实现网络德育教育。甚至还可以建立家校联系模块,实现学校与家庭的有效联系。但然,网站建设还得量力而行,从基础做起,一步步完善。
        一所学校有没有网站,与领导的理念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网站建设需要学校支持,资金是一个方面。建立一般的信息发布网站,可以购买虚拟主机和域名,每年也要不了多少钱,现在1G的空间加上CN域名,一年也就几百块钱,便宜的200块钱,就可以买得到,如果学校有独立IP的服务器,可以不购买空间,只购买域名。一般的普通学校可以先不用购买数码相机、摄像机等昂贵设备,可以先将文字信息建立起来,也可以购买一部数码相机,现在数码相机也不是很贵,1000多块钱就够用了。在资金不成问题的情况下,那么信息资料需要学校提供支持,有些资料其实学校都有,比如学校概况、学校简介等等。
        学校网站建设,不能盲目求大而不精,网站内容排版不整齐,错字连篇,都是不太好的。有的学校网站建设得虽然小,但内容都很精,排版整齐优美,看了网站,就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管理情况。
        我经常浏览的肖港镇中心小学网站(www.hbxgzhx.com),网站虽小,但内容都很精,做的很细致,据我了解,上面领导去孝南考察,一般都会去肖港,很多时候还会去这所学校,这所学校我感觉管理较好,这是一所农村小学,在前几年就建立了网站,有这样的理念确实不易。襄樊四中(www.xf4hs.com)也是名校了,他们的网站也是整整齐齐,内容丰富,上面刊登了学生作品展示、教师风采展示,让教师学生在网络上有了自己的空间;浙江镇海中学(www.zhzx.net.cn),我有一位中学同学在这所学校任教,出于对同学的关心,我经常浏览这所学校的网站。这所学校也是浙江非常有名的高中,他们的网站建设并没有采用太多华丽的图片,但看上去内容紧凑。合理开辟了教师学生栏目,其中“园丁礼赞”栏目,刊登了特级教师的风采展示和个人简介,这是对他们成绩的肯定,树立了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来鼓舞人、感染人,“学生风采”栏目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其实校园网站做得好的学校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对于那些尚未建立网站,或者建设得比较粗糙的网站,我们也不便拿出来评论。
        我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学校网站建设。我认为学校网站应该先小后大,重管理,准确说是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有的学校在逢年过节都会在网站首页加上“祝各位教师春节愉快”等等之类的滚动图片,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其实就是精细化管理,可以充分体现一所学校对于教师的关怀。
        网站的建设学校领导要有充分的认识,给予足够的支持,指定既懂技术又认真负责的同志专门负责,充分相信他们。对于栏目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先安排一些,再不断完善,忌讳将那些没有任何内容的链接放置到网页中,还可以学习一些校园网站做得好的学校,也是非常必要的。网站不求一步到位,盲目贪大,只要版面整齐,内容丰富,能够不断的去完善,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是学校,所以对于这方面的要求会更高些。
        学校网站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窗口,除了起到宣传作用和教师办公需要之外,还可把学校各部门组织起来,融为一体,团结教师,实现力量整合。 但愿更多学校能够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上家园,充分利用网络,将学校办出特色,让教育腾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03:15 , Processed in 0.16232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