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世芳:一个时代的个人记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1:0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世芳:一个时代的个人记忆
台湾作家马世芳做客新浪

     今年,即将四十岁的马世芳(新浪微博)献给等待已久的读者第二本书《昨日书》,这位在台湾跨音乐、广播、文字创作等文化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第二本散文辑中收录他从2002年以来的文字四十余篇,并配置三十余帧珍藏的流行音乐相关物件照,写音乐、写回忆、写个人生命与时代的交响。本期网上大讲堂约他为读者共同怀想曾经沧海的激情与幻灭,回顾那个时代的个人记忆。
     访谈视频——马世芳:一个时代的个人记忆

     精彩语录
     马世芳:我再写书,就想书的名字第一要好记,还有不要有间隙词,“的”,“了”,越短越好,想出《昨日书》这三个字很开心的,叫昨日之书不行,只叫昨天又有点直白。
     马世芳:煞费苦心的名字与装帧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网上大讲堂。今天很荣幸请到台湾地区非常受欢迎的电台DJ马世芳老师。
      马世芳:大家好。
      主持人:现在我知道您在刚刚从杭州做完活动赶到北京的,这次在大陆游历这么大一圈有没有有意思的事情跟大家分享?
      马世芳:我这趟先到了深圳,再到杭州,再来北京。深圳跟杭州都是第一次去。我自己是播音员,这次有机会,三个地方都去了电台,参观了一下里面,看了一下同行们在大陆是怎么做广播的。对我来说是十分新鲜的经验。不管是深圳、杭州、北京的电台规模要比台北大得多,器材比我们那边要高档得多。其实挺羡慕的,哇,你们监听喇叭这么好,这个麦克风用的是同一支,跟同行聊聊两岸的差别,之前广播好像被电视赶过去了,但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开车的时候要听。
     他们也找出了一些蛮有意思的营运的模式,业务做得还不错。这些是在台湾的同行蛮羡慕的,这一次来就跟一些蛮可敬的同行有交流。   
      另外我这次在几个地方都碰到了非常好的同业,他们做音乐节目,介绍音乐,不管是台湾流行音乐还是西方的摇滚,真是专业,真是厉害。我也是非常的佩服。这一趟对我来说最珍贵的收获,除了见到读者之外就是有机会碰到同行,跟他们有交流,希望有机会可以认识很多。之前在微博上面互相关注的人不少,这趟来见到了几位,希望有机会认识更多。
      主持人:这次真是请到了资深的DJ,一说到音乐就口若悬河。今天我们的重点除了音乐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马先生最近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昨日书》,这三个字起的非常有文学气息,三个字不多也不少,如果改名叫《昨日之书》显得拖沓,改成《昨天书》又不能拿上台面。《昨日书》这三个字起的非常不错,我很想知道这三个字是怎么来的?
      马世芳:你是内行人,这个书名确实煞费苦心。第一本书,因为我喜欢一个歌曲的名字,本来歌名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我喜欢这个歌名就变成了书名,《地下乡愁蓝调》这三组词没有明显的关联,很多人记不住这个名字,我也很喜欢《地下乡愁蓝调》这个名字。我再写书,就想书的名字第一要好记,还有不要有间隙词,“的”,“了”,有了,越短越好,想出《昨日书》这三个字很开心的,叫昨日之书不行,只叫昨天又有点直白。
      主持人:我刚拿这本书的时候,封皮非常有特点,看上去非常的古朴,实际上古朴的部分,我仔细一看,发现那是手写体,不是印刷体,这些都是马老师真迹,可以看一下,在这本书的右边是印刷体的英文,左边一点就是手写体有很多英文台词,旁边又是中文的注释,全部都是马老师当年记录下来的,非常用心和有创意。
      同时我也想到了在我的小时候,让我想起了中学时代,一想到这些手写的,有的时候当时字写的不太好,有些歪七八扭的字。我上中学的时候,学英文的时候,记不住,我也会在旁边写上汉语,写上汉字的意思,不是说那个台词是这个意思,而是这个发音,像BUS,我就写上爸死,这样的。我相信这样的设计一定也会引起很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很多人的共鸣,非常的不错。
      马世芳:这个东西是这样的。其实是我在大学的时候,我从高中到大学,编校园刊物都会做一件事,把我喜欢听的摇滚音乐录成带子,强迫同学们都要听,这是其中一个歌,我还都把歌词查好了。这是那时候做的讲义。聂永真,他替很多人做过唱片封皮,周杰伦的也是他设计的。我跟他是很好的朋友,我给了他之前为了做《昨日书》拍的照片。这本书里面有一些彩图,但是我们那个时候,做这个书,我就知道我需要一些图片,但是不能放太多,大概就是20来张最多了。放哪些照片,一时没法决定,所以帮忙拍照的摄影家朋友就说,你有什么想拍全拿来,拍了几百张,只有十分之一用到了书里。还有一大堆用不上的,后来聂永真要做封皮,我把图全部寄给他,他就挑了这么一张,这样横过来。包底里面还有两个。
      这个是列侬,他遇刺身亡是八零年12月8号,外电传到台湾来,台湾的报纸,这个是70年代的照片,这个是小野洋子哀痛的样子。这个上面手写的小小的一块,1997年第一次看Bob Dylan演唱会,日本名古屋。那时候做的笔记,期待那么久终于就生的事情就记下来。这个是另外一个简报。1989年,柏林墙倒塌周年,台湾就回顾了那个事件,这个是林博文先生在回顾这样反战的文章。我就把这些放在一起做出了这样的封面。
      主持人:这个封面看起来和第一本书差别比较大?
      马世芳:其实我的第一本书《地下乡愁蓝调》也是聂永真做的封面,我比较喜欢,不一样的风格,我有幸认识这样的设计家的朋友,甚至装桢做得这么好,我是衷心喜欢。
      主持人:可能很多网友都喜欢,离远看不能看的仔细,真正捧到手里,既有现代人文的情节在里面,包括音乐很多和音乐相关的事情,同时还有像中国古代的那种书法的抑扬顿挫在里面。
      马世芳:有手工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1:03:15 | 只看该作者
台湾作家马世芳做客新浪


      精彩语录
      马世芳:刚出社会,很希望赶快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很在乎别人怎么看你。然后作为一个散文的作者这个身份,一开始还没有人认识。也没有人给你一个好的定位,你只能靠不停写,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只能一篇篇写,累积到一个量的时候,别人看你的时候,样子就会比较清楚。

      马世芳:对生命的分享

      主持人:从第一本《地下乡愁蓝调》到现在的《昨日书》已经过去了4年时间了,在这4年里面,马老师也是接近不惑之年了。在写作方面的心境有什么变化吗?
      马世芳:这本书跟上一本时间上有差别,上一次文章说的是90年代中到那时候出书是2006年左右的。这本书最早是2002年时候写的文章。我想大致上来说,比较近一点的文字,文字的质地确实不一样,90年代是二十几岁,刚出社会,很希望赶快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很在乎别人怎么看你。然后作为一个散文的作者这个身份,一开始还没有人认识。也没有人给你一个好的定位,你只能靠不停写,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只能一篇篇写,累积到一个量的时候,别人看你的时候,样子就会比较清楚。
     《地下乡愁蓝调》里的文章,比较是我在累积跟发现,或者是试着塑造属于我自己散文作者的身份,找出了一个形状,还有很多没有收到里面,是我出书当下希望读者感受到的我的样子。全部是跟音乐有关的题目,不是乐评,那些文章是比较抒情的。它是散文,主题是音乐,那到这本的时候,甚至可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跟音乐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次这本书,我自己觉得过了90年代的那个状态,当初可能凭着一股热情,一股非常激动想要分享,那种激情是比较外露的,颜色是比较浓重的,感情是不遮掩的。
      这本因为年纪比较大一点了,下笔的时候会稍微平和一点,心境稍微平和一点。描述音乐,音乐本身是饱含着激情的,我怎么去描述那个激情。我后来发现你描述一个本身饱和激情的艺术形式,用充满激情的笔写未必是最好的方式,有时候要退一点回来,用稍微冷一点的笔写,激情隐而不显的部分要读者自己去咀嚼,这本书气场平和一点。
      这本书有比较多的属于我自己生命的分享,自我暴露的东西多了一点,有很多是第一人称,开篇写我怎么成为一个播音员,我从童年接触广播这个媒介,怎么样在成长的过程里面,亲身见证了台湾流行音乐几波变化,我用我自己的经验写这些。包括书的后面,我写了一些关于童年的记忆,生活的比较像是随笔的文字。这个部分可能跟《地下乡愁蓝调》的感觉会有一点不一样。
      所以这是我对《昨日书》这本书本质上虽然也是把一批当初成文的时候没有共同的目的,我希望编出来的时候有读下去比较顺的节奏感,或者是比较接近的气质。
      主持人:网友比较了解马先生,能从网上搜到很多关于他的文字和介绍。但是很多事情可以通过他写的这本书来得知。又有一些事情,通过马先生的口娓娓道来更有意思。一开头这本书写了如何走上电台DJ这条道路的,我们特别想知道是怎么走上的?
      马世芳:事情是这样的,我的父亲、母亲都做过播音员,我的父亲是大学老师,他是一位作家。但是他也有一段时间在台湾的中国广播公司,每天一大清早上班,主持早上的节目,大家在上班路上会听到我父亲播报的新闻。
      主持人:您父亲做的是新闻节目?
      马世芳:新闻评论节目,不是音乐节目。他也是在电台认识我母亲,他们才会在一起,才有了我。我母亲陶晓清是台湾非常重要的一位资深广播人,她在台湾最早介绍西洋流行音乐的,三四位DJ之一,1966年就开始介绍西洋流行音乐,70年代的时候,台湾开始有了年轻人唱自己歌的运动,校园民谣,我母亲当时用她的节目去鼓励这些年轻人,邀请他们来上节目,请他们带着自己的琴来弹唱,还有放小样,后来开始筹办演唱会。
       我母亲陶晓清的名字,在70、80年代台湾创作音乐里面很重要的推手,同行很尊重他。我对广播这个行业并不陌生,我父亲、母亲工作都忙。带着我到电台去玩。我妈她到播音室里面忙了,把我交给同事,每一个都是播音员,一开嘴说话特别的好听,来马世芳这里有社论,来念念听,他们觉得我的口条不错。我跟广播接触,就是9岁那年,我在音乐节目里面担任小小嘉宾,每个星期一次在里面说故事,我每个星期带一本故事书到中广办公室。进播音室,玻璃对面坐着工程师的叔叔,音控室的叔叔,一个麦克风就开始说故事,说了一年的故事。
       我现在脸是长的,我小时候脸是圆的,像个小笼包一样,我的小名叫小球。那个单元就叫小球说故事,《昨日书》书里有写。做广播对那时候的我来说就是好玩的事情,没想往心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1:03:37 | 只看该作者
台湾作家马世芳做客新浪
      精彩语录
     马世芳:广播我始终没有当成一份工作,是我很乐于玩的事情。 作家愧不敢当,什么事情有家这个字就不太好讲。台湾有一个作家,他绝对是大作家,但是他自称是作者,我就是一个作者。常常去做节目,人家说马老师您的职衔怎么说,我说就是广播人,广播工作者。

     马世芳:我就是个作者和广播人

      主持人:没想到成为自己的职业?
      马世芳:没有。我母亲是那么厉害的人,从来没有教我做广播,没有把我培养成小小播音员。她觉得小孩子有好玩的事情,不妨玩玩看。第一我有时候自己去电台找我妈,电台门口有警卫,他们说小朋友干吗,我来找我妈妈,你妈妈谁,陶晓清,进去。我觉得有点窝囊。
      主持人:每次去门卫能认出来。
      马世芳:有时候认出来就让我进去,有时候新来的还要盘问。自从我有了小球说故事,我到电台去,小朋友去干什么,我来录节目,非常得意,这是最得意的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我那时候9岁,录节目有工资,金额不大,我母亲帮我领,给我一个小本,几月几号有多少钱,每天看着钱很有成就感,你想想哪有9岁的小孩能领工资,这两件事情让我很得意。真正做DJ是从18岁开始做。
      主持人:当时还当过大学杂志的编辑?
      马世芳:我曾经编过校园刊物,高中的时候就编过校刊,对写文章这个事情产生了热情。大学的事情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上学不是太专心,一个是编校园刊物,把大学时代最呕心沥血的心血都投注到那里面,台大人文报。另外一个事情就是做广播,18岁开始也是台湾的广播公司,青春网是台湾第一个针对年轻的听众全天播放流行音乐,也是台湾第一个播音员不一定都要字正腔圆的播音员,我母亲是总监。当时有西洋网的邀请我,听说陶晓清在高中校刊上就写披头士研究的文章,不然你来我的节目介绍披头士吧,我买了笔记本,从16岁开始写,密密麻麻写了一大本,我带着它去找阿姨,她跟我闲话家常,三句话就讲定了。我就开始了音乐节目的生涯。
      我永远记得上节目第一天,她把按钮一推,她讲了一句话就让我讲。我话一下子说了十几分钟,别人都插不上话,是录播,但是也没有剪。我现在讲很脸红,她也没有拦住我,没关系,后来让我找到讲话的节奏感,包括说话的节奏。她是我进这个行业的恩师,从89年到现在22年了,中间除了台湾的男生大学毕业得入伍2年的军训,那段时间没有办法做广播,其他的20年的时间,我大概都有节目可做。这也不是我的全职工作,我从来没有把广播当做全职的职业,因为这样也保留了一点任性的空间,写写书,做点不太一样的事情。
       广播我始终没有当成一份工作,是我很乐于玩的事情。
      主持人:相比写作来说,您自己更像DJ,还是更像作家?
      马世芳:作家愧不敢当,什么事情有家这个字就不太好讲。台湾有一个作家,他绝对是大作家,但是他自称是作者,我就是一个作者。常常去做节目,人家说马老师您的职衔怎么说,我说就是广播人,广播工作者。
      主持人:刚才也说了,您当时也编过很多的杂志,在这些杂志里面,有时候经常写身边的文艺高手,接下来您说一下在当时那个年代,您还在大学做编辑的年代,好多人都是非常懂流行音乐的,现在台湾很多年轻人,没有跟上这个趋势,一下子就觉得没有那么多人懂行了,和当初那个时代相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马世芳:我大四是1993年,我在快要毕业的时候,出了个点子,因为当时流行音乐这个行业已经是最热闹,景气最好的时候,创下了有史以来销售最惊人的记录,《泰坦尼克号》,卖得非常好,所有的国语唱片销售是非常惊人的,几十万张的卖。我就发现一个现象,流行音乐对我们的影响这样的巨大,渗透到生活里面每一个角落,针对流行音乐认真的讨论非常少。在报纸上面,我们看娱乐新闻的版面,或者是异闻,关于音乐的非常少,都是用音乐人的,你跟什么人分手了,这个穿了什么衣服,拍了什么戏,没有讨论音乐的空间。我从高中开始看我母亲订的音乐杂志,特佩服美国人可以用这么认真的写流行音乐,不仅是摇滚乐,我们把这个作为门类去探讨,不装也不做作,就是因为有这么多人做这个创作,他想看访谈,想看牒评。为什么我们错过了一些音乐,当初为什么影响了我们长辈,他们好奇这样的事情,就会有这样的刊物,台湾就没有。
      那时候有点不甘愿,那时候我们就做了书,台湾流行百张最佳专辑,拖了两年才编完,快当兵的时候留下这个给学弟妹。那时候觉得要邀请一些重量级的人,我母亲去邀请,前前后后做票选,参与评审的人有100多人,那是空前的规模,每一张唱片不是只有单子列出来,每一张唱片都有一篇文章为什么是重要的,时代意义是什么。我们想的很美好,真正把名单弄出来之后,烦恼才开始,我们年纪太轻了,很多时候我们不太懂的,很多不是我们选出来的。我们就各自认领自己认识的,很多没听过的。
     主持人:不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上网查资料。
     马世芳:后来我母亲当救火队,把我们很多没办法的专辑就写了。那时候在台湾掀起了反响,一个学生刊物做这个事情。卖的不错,第一次3千本,一个月卖完了,我们加印了2千本,5千本,很不错了。再卖完的时候,同学们毕业的毕业,就业的就也,社团的人也不一样了,也没有人处理再版,完全没有能力处理,那时候是学生刊物,台大人文报出的等于是校园计划的报告书,虽然弄的很大,后来就绝版了。我们以为这个书在90年代中期绝版就绝版了,我们也很高兴有音乐圈的朋友看了这个书很感动,找我们,说你们编这个书很有意义。我第一次觉得这么有尊严,做梦都没有想到,辗转听说,在对岸,不知道是到了上海、北京、广州,总之有一些人有了这本书,就开始影印,名字就变成了《台湾百佳》,在互联网开始发达的时候,所有讨论台湾流行音乐的网站,都会援引这4个字。我们当年做的这个事情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后来我母亲到了大陆,就有年轻的朋友拿着第三次影印版,说陶姐这是我们的圣经。后来跟我讲,我觉得这实在太夸张了。那时候自己觉得很脸红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1:03:57 | 只看该作者
台湾作家马世芳做客新浪
     精彩语录
     马世芳:即使是隔着海峡,音乐的力量是扑面而来。我一路关注他的作品,他是脑筋清醒的,走在大家前面的,他始终知道当下做什么事情,有时候不免倔强、固执,但是身为艺术家的自觉始终很清醒的。

     马世芳:音乐无边界

      马世芳:你刚才提的问题就是说,那个年代大家懂行不懂行,那时候我们试图要让懂行的让尽量集合在一起做这么一件事情,我们把业内不管是歌手,作曲作者,制作人、DJ,文艺圈的人士,还有对流行音乐关注的就网罗他们来做。多年来一直有人希望把这个往下做,是不是可以延伸到21世纪,那时候只做到90年代初。我始终不愿意做。
      主持人:为什么?
      马世芳:不该只有我们这群人才能做这个事情,任务编组在大家毕业之后就解散了,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前程,有的人甚至已经不在台湾了。我们看西方世界的音乐杂志,每年有几十种不同版本的历史回顾,一天到晚再选100个了不起的重金属,史上最伟大的民谣,史上最伟大的摇滚单曲,有好多评选,我们编那个东西是抛砖引玉,难道不能有其他人做这样的事情,不能不想树立权威,只想树立认真讨论的态度。真的没有别人做。
      后来就想,好吧,我们做吧。我们延伸到05年,做了200家,延伸到了21世纪,第二次做的时候,我们深切感觉到流行音乐这个行业的变化。首先我们再也不可能找到100多位业内人士来评选了,至少做《台湾流行音乐200佳专辑》的时候,以台湾为范围找的时候,纵观历史评委的名单已经不可能找到这么多人了。
      第二个,专辑这个形式重要性,到了21世纪有非常明显的改变,这个事情跟这个行业不景气有很大关系。我也不认为在我们当年几个毛头小子做出那本书之后,对流行音乐的讨论就有了决定性的逆转,我们也不敢抱着这样的幻想,总希望多一点空间。不幸的是在台湾媒体的空间不增反减。做第二本的时候,内容写的更好,编辑变得更精巧,面对整个大环境不景气,心里五味杂陈的。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做“300佳”,我说不太会是我来做了。
       反正在这个过程里面发现非常有趣的事,大陆的年轻人对台湾流行音乐的历史,热情、投入、考据,心情热烈的程度是远远超过台湾本地的年轻人。
      主持人:是吗?
      马世芳:是的。我在很多地方,在网上看到,尤其大部分年纪都不是很大,这些歌很多出生前就出来了,他们对台湾流行音乐有那样的热情,我们的书《台湾流行音乐200佳专辑》出来,大陆就有从南到北的乐迷自己讨论,把这些全文几万字一篇一篇发给我们看,我们看了之后感激涕零,在台湾一个这样的东西都没有。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台湾出来的这些音乐到底对大陆的年轻观众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一直想弄清楚,这些年试图弄清楚,到目前为止只能说隐约感觉一些东西,可能是各位网友要告诉我们的。
      主持人:同时我想问问马老师,一直都是在关心台湾的流行音乐,您有没有比较欣赏的大陆的音乐人和作品呢?
      马世芳:有。我们从远到近说,开天辟地第一人肯定是崔健。我是在1989年夏天第一次听到崔健《一无所有》,完全不可能想象到大陆出现这样的作品,我们连大陆有没有摇滚乐都很怀疑,没想到他一出手不仅是极好的摇滚乐,而且创造了一个类型,太震撼了。我相信当年在大陆千万人被震撼,在台湾我们也感受到相当的震撼。即使是隔着海峡,音乐的力量是扑面而来。我一路关注他的作品,他是脑筋清醒的,走在大家前面的,他始终知道当下做什么事情,有时候不免倔强、固执,但是身为艺术家的自觉始终很清醒的。
      魔岩三杰,我可能是最早听到的。刚开始他们请我和我的母亲,还没有发的白片,《梦回唐朝》《黑梦》,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还有《钟鼓楼》,我是在办公室里面听到这个作品,也是启蒙的时刻,那种震撼。
      之后大陆引进台湾的作品速度也下降了,大陆的音乐也是在改朝换代,台湾没有引进,我们也很难听到。大概到了21世纪,中间隔了好长时间,重新才又开始有机会再听到当下乐队的创作,年轻音乐人的创作,最近这几年我的好朋友,叶云平先生他关注大陆的流行音乐,他推荐了好多乐队,周云蓬等等,也挺有意思,最近这两年我关注两个路线,独立乐队还有新民谣,我有机会也会在节目里面介绍。
      去年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万能青年旅店,我也非常喜欢,听说他们有机会可能会到台湾来表演,我是非常期待的。李志、周云蓬的民谣我也很喜欢。最近这几年有机会听到一些,大陆的年轻人透过网络推荐给我的作品,甚至可能没有出唱片,我有机会就听。张晓舟先生也推荐了一些作品。
      这两年一直在补课,希望通过我的节目介绍一些,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主持人:给您推荐音乐的朋友有没有来自大陆的朋友?
      马世芳:有。透过网络认识了很多在这边的朋友。公路写了一本非常棒的书《遥远的乡愁》,她后来跟我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她也是小娟的经纪人。之前认识了邱大力、颜峻先生,他们会告诉我他们心目当中好的作品。像豆瓣这样的社区网站,也会推荐一些觉得好的东西给我。所以我真的觉得有了网络之后,对于我大开眼界,有太大的帮助,有了网络真是太方便了。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马老师做客我们的节目,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昨日书》,希望对这本书感兴趣,或者对马老师主持的节目,马老师的作品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在网上关注一下,顺便也别忘了踩一下马老师的新浪微博。今天非常感谢马老师的做客。
      马世芳:谢谢各位。
      主持人:下期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13:49 , Processed in 0.0748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