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话日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15:4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人话日记
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                        
                                             ——毛泽东

最好的日记,是用最美好的心灵写成的!                        
                                             ——王光美

记日记可以温故而知新,又能练习写作,提高文采,青少年时记日记大有益处。
      ——邓颖超

《青少年日记》办得是好的,对培养四有新人起到了积极作用,感谢贵报为青少年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胡锦涛
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于是害得名人连写日记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便,晋人写信,已经得声明“匆匆不暇草书”,今人作日记,竟日日要防传抄,来不及出版。王尔德的自述,至今还有一部分未得公开,罗曼·罗兰的日记,约在死后十年才可发表,这在我们中国恐怕办不到。……所以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不过也不能十分当真。有些作者,是连账簿也用心机的,叔本华记账就用梵文,不愿意别人明白。
……
“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样日记的人们很不少。”那种用假话来伪饰自己真面目的文字,就不是“日记的正宗嫡派”了。
                                                                   ——鲁  迅

    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向那生活经验中深入,是很要紧的。要想收到这种效果,注意力得集中,感官的活用,不用说是先决条件。但我想推荐一个极好而又极平常的具体办法,便是认真写日记或札记。把自己所想到的,所见所闻,所经历到的一切,每天能够简明地把它记录下来,必要时进而加以批判。这对于一个作家,无论既成或未成都会有决大的好处。
    ……
写日记是最具体的办法,这不仅是练习写作的机会,而且使人能够集中注意力。一个人如能有写日记的习惯,对于自己有无限的好处,倒不仅只有益于创作。但要作为一个作家而不写日记,那是极不应该的事。                                    
                                       ——郭沫若

日记材料是个人每天的见闻、行为以及感想,包括起来说,就是整个生活。我们写日记,写作这件事就跟生活发生了最密切的联系。从这种联系逐渐发展,以至著书立说,述作等身,总不会违反现实,或者取那种不真诚不严肃的态度。我们从日记练习写作,这就跟现代语文教学同其步趋。由此锻炼得来的写作能力,必然深至着实,决不会是摇笔展纸写几句花言巧语的勾当。……因思古来贤者皆有日记,所以记每日所作所思所得种种,我于是亦敏之而作日记,而非敢以贤哲自比也。以今日为十七岁之第一日,故即以今日始。且我过失孔多,己而察之,志之日记,己而不察,人或告之,亦志之日记,庶以求不二过也。  
                                     ——叶圣陶

……日记文学,是文学里的一个核心,是正统文学以外的一个宝藏。至于考据学者,文化史学者,传记作者的对于日记的应该尊重爱惜,更是当然的事情,此地可以不必再说。
好的日记作者,不一定是文人或名人,也有一生并不知名的人,能写下很好的日记来的。一个人的事功、职业、性别、年龄以及道德、学识之类,也不一定影响到他的日记的好坏;大人物、大作家写的日记,有时候也可以比无名作者或盗贼小贩写得更干燥而无味。
——郁达夫

我常用牍记(日记)做自己的思想草稿,有时我和朋友谈论一个问题或通信,或面谈,我往往把谈论的大概写在牍记里,或把通信的大要摘录在牍记里。有时候我自己想一个问题,我也把思想的材料、步骤、结论,都写出来记在牍记里。              
                                      ——胡  适

日记与尺牍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因为比别的文章更鲜明的表出作者的个性。诗文小说戏曲都是做个第三者看的,所以艺术虽然更加精炼,也就多少有点做作的痕迹。信札是写给第二人,日记则给自己看的(写了日记预备将来石印出书的算作例外),自然是更真实更天然了。                                                             ——周作人

但因此,也许这部旅行日记,便不完全是记行程,记游历的干枯之作,其中也许还杂着些具有真挚的情感的话。绝对不是着意的经营,从来没有装腔作态的描述——因为本来只是写给一个人看的——也许这种不经意的写作,反倒觉得自然些。      
                                     ——郑振铎

青年人不但要花时间读很多书,还要不断学习写文章。最好能每天写日记,这是等于逼迫自己每天交出一篇文章来。写日记既可以记事,又能抒情,还可以发议论。这无异为自己打下写散文和论文的基础,也为写小说作好准备。                  
                                   ——王统照

    写日记,天天练笔。把心声谱上白纸。要有恒,几十年如一日。记下个人的成绩,也记下个人的得失。象鲁迅、叶圣陶老前辈,他们的日记不但留下了个人的足迹,已成为有意义的历史。                                                            —— 臧克家

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日记,总不嫌迟。莫把自己当作负债似的,苦恼了自己。
——叶  紫

写日记,要把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易放过,这样才是好的。

                          ——朱自清


日记为文体之一,信笔所至,什么都可以述写进去,成为最随便、最自由、最活泼、最率真的一种文体,是值得重视的。                                               

——郑逸梅


日记的价值不只表现在写的当时,更表现在若干时间之后。温故而知新,乐在其中。

                          ——张志公


写日记比写文章容易,日记常常是有感而发,没有粉饰,朴素,动人。写日记不是为记而记,而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乐趣。长此下去,必有好处。   

                                                        —— 谢觉哉


我还是劝你们每天写一段日记。一来是考验自己坚持写作的毅力和恒心,二来是你们每天生活中决不只是吃饭、上学、睡觉……你的周围可写的事情多得很!如风、霜、雨、雪的情景;父母老师、兄弟姐妹,同学的一句或一件使你永远不忘的话或事;课文或书籍中一段动人的文字,只要能在你头脑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的,都可以写或记下来。这是练习作文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希望你们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只要能把自己对这一天周围的一切事物的真情实感自由畅快地写下去,留下心泉流过的痕迹,就好。当然应人之请,也可以公开。这是我的一点意见。

——冰  心


日记,按道理讲,最能保存时代生活真貌,及作者真实情感。然泛览古人日记,实与此道相违。这是因为,人们虽然都知道日记对历史人生,有其特殊功能;但是,人们也都知道,这种文字,以其是直接的实录,亲身的记载,带着个人情感,亦最易招惹是非,成为灾祸根源。古今抄家,最注意者即为日记与书信。记事者一怕触犯朝廷,二怕得罪私人。古人谈日记之戒,甚至说:“无事只记阴晴风雨。”如果是这样,日记只能成为气象记录。

——孙  犁


介绍最良的修养方法,介绍最良的求学方法,介绍最良的练习文字方法,请君从一月一日起作日记,今日为一月一日矣。详记反省,则志清明,不昏不怠;反省而未改过,莫自馁,且加倍责志;详记求学处事心得,则养成注意习惯,求学兴趣日有进益;详记则每日可藉人练习文字,文多作然自长进。详记则生趣味,每日至少记百字以上。定时记则成习惯,每日睡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决作此用,莫因他事闲聊,莫待他日补记。与朋友相约同记,则彼此观摩,不敢懈怠。                                                

——恽代英

日记每日须分三类写之:一、动止。又别为二:甲,为己之行为动作;乙,对人之言语、交际、应酬,皆须直直无隐,并自省其善恶是非。二、学问。凡读书、阅报、或听闻人言有关于学问之有参考者,皆书之;三、思想。凡读书偶有所得之新义或与人谈论而有新发现之道理,即记之。                                                

——宋教仁


日记虽小课,然作时多在清夜,追省一日所为无异,衡其功过防患未然,悬崖勒马皆在此时。若日日不间断,虽无意自省已尽自省之功矣。                 

——杨杏佛


在人生的道路上,日记应是你最忠诚的旅伴,它不仅记载着你走过来的每一步脚印,而且随时鞭策你奋勇前进!                                       

—— 穗  青


不装腔作势,不矫揉造作,不雕琢粉饰。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生活阅历,写出天然情趣。留下自己的史录,留下成长的轨迹,留下时代的纪念。

——刘绍棠


日记里虽然并无什么军国大事,机密要闻,但也还是不能照原样抄下来;何况这些日记都是在深夜灯下所写,不免草率,文字自然也粗糙。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喜欢。我只觉得它较为自然,较少修饰,比平常费劲心思苦苦作出来的文章读起来总要舒服一些。

——黄  裳


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数十年如一日,我的回答是日记随着我的生活变化而变化,如果读书,我的日记就成为思考的记载;如果工作,我的日记就成为工作的记录;但我最喜爱的是形象的素描。……由于写日记,我养成了观察的习惯,我写的散文《长江三日》,就是我在船上记的三天日记,风物与思想、感情溶合而一,一气呵成。

——刘白羽


乐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通过写日记、记录,积累一些素材,大有好处。虽然那些素材不一定都有用处,但当你用着的时候,就变成“宝贝”了。这就象修理工一样,工具箱里的那些小零件,不见得都能够派上用场,但是当急需要某种尺寸的螺丝帽的时候,正好工具箱里有,这就省下到处费力败气到处寻找了。                        

——马  烽


日记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也是每天对自己心灵的剖析、检点和洗涤。坚持数年,才能看到它的好处。我从小学三年级到中学毕业,一共记下了四大本厚厚的日记本,记录了我周围学校的人和事,现在就成为我搞儿童文学创作的素材。

——张抗抗


写日记是练笔的好办法。      

——著名作家  魏巍

记了两年多的日记,我自己觉得每天或多或少都变得聪明些了。  

——于光远

日记可以敞开你的心扉,吸收人间的雨露阳光,日记可以培养你的智慧、意志,勇于攀登事业的高峰!                                               

——杨  沫

日记的存在,历史悠久。古代的文人、学士、政治家、思想家、旅行家,大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作,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分文史资料。……国家应当从法律上保护每个公民写日记的自由,充分发挥日记的作用。

——张友渔

用自己的笔抒写时代,记录历史,反映自己的人格成长史。      

—— 贾植芳

中外著名的科学家、学者、作家都热爱记日记。日记是个人的生活备忘录,是个人的生活历史。从日记上的记录到成为文学作品公开发表,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一个“质”的变化。欲使为自己看的日记,成为可以公诸于众的作品,显然需要一个“加工”的过程,我要说,这所谓“加工”,绝非文字方面的修饰,这也许是需要的,但这所谓“加工”,主要指的是丰富作品的内涵以及尽力所及地使思想内容深刻化。            

——郭  风


写日记、看日记,对一个人来说,好处不小。特别是青少年写日记,可以打开思路,热爱学习,热爱写作,这件事办得好,日记刊物可以把青少年引导到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道路上去。对新一代如此,对老一辈革命家如何写好回忆录,如何教育好青少年,也是有好处的。日记书刊很有市场,日记书,光咱中国就有一千多种,我已经收集到四万多种。                                                           

——陈左高


继承我国古典文学传统,反映时代开拓精神,力争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原天津市文联主席 袁 静


鲁迅说:“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陆放翁曰:“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一个“不由天”,一个“只是顽”,所强调的都是主观努力。而坚持写日记,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 国家科委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 王通讯


日记是生活的真实记录,日记是自己思想演变的镜子,日记是谈心的良友,日记要记下进退得失,日记切忌违心之言,既报忧,也报喜。日记有利于锻炼自己的毅力,日记是练笔的好园地。日记要随心所愿,不可形成固定的模式。日记不是负担而是一种生活的乐趣。日记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原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 马仲扬


如同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样,公民的写日记自由和日记秘密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没有得到本人同意,家长和教师都不要看孩子的日记。

——《群众》杂志副总编、江苏省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乐秀良


日记是心灵的镜子,人生的史册,童年的情趣,初恋的纯贞。事业的成功与失败,生活的苦辣酸甜,都可以从日记中回味、检索,希望青少年朋友都能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山西日报原副总编辑郭全盛


日记记下你走过的足迹,总结你失败与成功的经验,就在失望与希望、悲痛与欢乐的交织中,你一步步攀上人生的峰巅。                 

—— 著名美学家 蒋孔阳


记下这金色年华里金色的生活,录下这变革时代里成长的步伐。

——山西师范大学校长  陶本一


坚持写日记,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真诚感。           

——著名学者  季羡林


每一则日记,都是心灵通向世界的小溪。           

——著名作家  陈忠实


日有所记,记有所思,日积月累,境界渐高,将大有益于人生。

——国家教委主任、国家语委主任柳斌


要是每个人都能天天写上几句话,反省自己,这世界或许会更好一些。

——叶兆言

每个人的日记都有可能成为真实的历史。实现这种可能性一方面要受客观环境的制约,一方面更取决于写日记的人的主观努力。他应该力争对国家和人民有更多的建树,他还应该以真诚的态度纪录自己身边所发生的真实的事件,这样,他的日记才称得上是信史而为后人及社会所珍视。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陈昊苏









我的日记教学探索三十年

◇ 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  程韶荣

    奔跑在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原野上,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有无尽的宝藏可供我们去开采,这里有无数诱人的课题可供我们去探索。语文教学研究的苑囿实在太大、太大!
从教之初,我也曾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等领域四面出击,不久,在“山重水复”的迷惘中,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惊喜,日记教育便是我找到的写字教学的一个研究点、着力点。我对日记教育情有独钟,浸淫于此不觉已快三十年。回首探索之路,可浓缩为两句话——
“学生真心爱上日记,才是我执着追求的目标。”
“多一个日记爱好者,就多一个思想者。”

    日记教育应当成为中学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件”工作。日记教育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的直接效益当然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日记还有益于育人,也已形成共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把日记称作“道德长跑”实在是最准确不过的形象概括了。经常在日记中解剖自己,检点自己的言行,就会净化灵魂,少走弯路。日记还有益于身心健康。中学时代是人的高尚情感培养的黄金时期。日记作为一种心理“独白”,是情感宣泄和调适的好方式。日记也有益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写日记的过程中无意练了书法,有意者进行了美工训练,这都会进一步提高审美修养。  
建国以来所颁行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近年来全国大面积实施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都大力“提倡课外练笔”,要求从起始年级开展课外写作活动。我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起(1982年)就一直坚持指导学生写日记,担任教研员之后更是不遗余力地在全市倡导中学生写日记。我先后阅读中学生日记6000多万字,举办讲座近百场,促使每届学生(含高三学生)都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对全市中学生写日记蔚然成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主要就日记教学的六个突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一、激发日记兴趣的探索   把学生带进日记的乐园,使他们兴趣盎然地练习写日记,是启动阶段的首要工作。日记是一种“惯性运动”,需要一个人的顽强意志做保证,仅凭一时的兴趣是难以奏效的。我将激发学生日记兴趣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中。  
在美化日记本时激发兴趣。新学年伊始,我就开始抓日记册的“包装”:如给日记本命名,同学们各展才华,取出了如《奋飞集》、《启航集》、《绿窗集》《落霞集》《永乐集》《心雨集》《蓝翔集》之类的带有文学色彩的好名字。日记本的扉页上要写勉励自己长期写日记的名言警句,第一页写上“自序”或“前记”,说明写日记的动机,作用和今后的打算。接着编写目录,以便日后翻览查找。一本用完后要写一篇小结也可称为“后记”,这就相当于在替自己“编书”。学生对此是非常认真的,也是特别有兴趣的在做。
在指导、评讲时激发兴趣。为着日记教学的需要,我从报刊杂志、书籍中搜集到古今中外日记趣闻轶事,如关于日记帮助考证、破案,日记的“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等等。这类材料在指导时适当介绍一点,很有吸引力。讲评课更多地把表扬的“焦距”投向作文水平处于中下地位的学生,有趣的是这些学生的日记比起他们的作文要好得多,也许是因为自由命题,写出了真情实感,他们特别期望在日记评讲课上得到老师的鼓励。我一直把日记评讲视为调动学生写作热情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显示日记成果时激发兴趣。面对优秀日记的不断涌现,我在班上不定期进行日记展览,大家交流、共享精品佳作。同时,指定部分学生将遴选出来的好日记誊抄到我编的《学生优秀日记选》(每学期一册),再抄一份贴在墙报的“日记角”上,让同学们学习品味,有的直接交给本校三月文学社社刊《三月》刊登,也有的稍作修改,写上评语,推荐给报刊发表,或推荐参加报刊中学生征文大赛。好多学生的日记发表或获奖,它所产生的轰动效应,比起老师的空谈不知要强多少倍!   

     二、作前指导的探索  据我所知,有些老师也号召学生写日记,但很少有日记写法上的具体指点。指导不得要领,学生写来写去当然没有多大长进。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了提高日记教学的效率,我在作前和同学一起讨论过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日记的命题问题。我曾搞过民意测验,学生多半希望自由命题,我起初也是完全放任学生写。后来我学习了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教改经验,他大胆地采取了以日记取代作文的训练方式。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做法,我也作了尝试。结果学生反映,提供日记题目,规定范围,好处是跟作文训练同步,无疑有益于作文水平的提高。但这样倾诉自己心里话的机会明显减少了。于是,我改为以学生自由命题为主,以教师命题为辅的原则,师生都较为满意,效果也好得多。当然,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师命题与学生自主命题二者的关系,仍需继续深入探索。  
    第二,日记的款式问题。我在1983年就提出拟标题写日记的形式,这跟以时间为题(等于无题)的写法有所不同,也费事一点。经过尝试,学生普遍感到有收益。我曾在当时的《学作文报》(北京师院主办)上发表了《标题日记的初步尝试》一文,陆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赞同我的看法。从最近20多年的日记写作实践来看,拟标题写日记早已普遍使用,的确好处很多,既可行又有效。  
    第三,学生日记的分类问题。过去对日记划分基本上采用作家韩少华的“四分法”,即“备忘式”、“记实式”、“随感式"、“研讨式”。这种分类对学生日记就不尽妥当。我依据学生日记的目的、内容和知识状况以及生活体验,提出了"三分法",即"要闻式"(要言不烦地实录当天发生的事情,篇幅简短)、"随笔式"(不拘一格地记叙或议论或抒情、形式自由、内容可单纯也可丰富)、“系列式”(连续或间隔一定时间专就某人、某事、某个场景作跟踪记述,形成系列,篇数不限)(详见拙著《和中学生谈日记》第52-53页)。这样划分有利于学生的实际写作。日记教学研究者杭世金先生所著《日记百题解答》(希望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中充分肯定了我的这一看法。  
关于日记指导,我的基本原则是:少一点框框条条,多一点自由和随意,提倡个性化,允许有自己的独创。于是,各种特色日记也就涌现出来,如插图日记、诗体日记(每日写一首诗歌)等等。我的日记指导讲究针对性,一次围绕一个专题,逐个加以突破。为弥补课堂日记指导之不足,我也充分发挥课外读物《青少年日记》杂志(山西)的作用,借助“同龄人日记”、“我与日记”、“日记信箱”等栏目,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三、记后总结的探索  学生日记写完之后,教师还有一系列配套工作要跟上去。我通常分三个环节来做:
首先是批阅。我的日记批阅也有独特的做法,即将评语写在卡片上,然后夹在日记本内,如同与学生通信(微型书信),学生自然喜欢。令我想不到的是学生对此非常在意,每次都将卡片收集在日记本的内袋中,积成厚厚的一打。至于日记语言上的问题,主要由学生自改。我在阅读日记时,逐人做记录,包括日记篇数、好日记标题、精彩片断摘录、存在问题等。
其次是讲评。我利用评讲课尽量多加鼓励,能坚持写的大加表扬,写得好的宣读(有的不宜公开则不读,注意保密)。
最后是学生自结,要求学生反思两周来记日记的成败得失,提出新的努力目标。每学期结束前,按照惯例要求学生写一篇《日记一得》,然后汇编成册,我再从中总结,为以后的日记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教者也要不断反思、自结。经过三年的探索,我本人也积累了丰富的日记教学研究资料,便经常进行思考,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日记写作的意义。日记,作为最有效的课外练笔形式,对促进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无庸置疑的。同时,它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将关于日记指导的实践和思考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在《青少年日记》杂志上连载了整整一年,收到全国各地中小学生数百封来信。该刊特聘我为首批“日记指导师”(全国共21人)。后来这本小册子以《和中学生谈日记》(1988年)的书名正式出版,发行十余万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培养习惯的探索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这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日记最感棘手、最易失败的问题。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写写停停,断断续续,以至始终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为此尝试采取过多种办法:
(1)名人引路法。我在介绍课文作者时,总随机把鲁迅、叶圣陶、郁达夫、刘白羽、朱自清等作家坚持写日记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还将搜集的古今中外各界文化名人写日记的范例向学生讲解。
(2)名言自励法。我建议学生每一次更换新日记本之时,都在扉页上写上一句自选的名人名言,如“不怕无能,就怕无恒”、“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掉灵魂了。”(培根)“写日记是最好的习惯”(冰心)等。也有的学生请周围的凡人(如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或同学)写上勉励性的话。每天打开日记本时看到名言或警句就会从中受到鼓舞,得到教益。还有同学自写警语,我也大加鼓励。
(3)统计公布法。每次收阅日记后,将每个学生两周内记日记篇数统计好,公布在班级墙壁上的《日记进度表》上,让全班同学一目了然。学生对此十分关心。这样做,对己对人都有提醒、促进和制约作用。此法只需第一学期用,此后一般不需用。
(4)互相传阅法。我班学生每月相互交流一次,重在发现别人写日记的长处,同时对照自己有哪些不足,相互取长补短。交流时还可以互写感言。
(5)定期检查法。为确保经常得到写日记的反馈信息,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我教双班时每周末收阅一个班,只教一个班时每周收一次。这样,可及时掌握学生写日记的动态,分别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有的老师每天收阅,及时批改,精神可嘉,更值得学习。
(6)讲评法。我接到的新班级,第一学期评讲日记的重点总是谈习惯问题,对于能天天记的同学不管内容写得如何都不厌其烦地表扬,对有中断现象的同学则个别谈心,在内容和形式上适当降低要求,特别是个别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暂不提字数内容要求,重在引导上路。
(7)重温法。提倡学生经常翻阅过去的日记,让学生对日记产生怀念感和自珍感,容易激发学生坚持写作的内在动力。即使过去写得不行的也“敝帚自珍”,毕竟抒写的是他自己的真情实感。
(8)竞赛法。全班开展日记写作竞赛,看谁的日记写的时间长,写的优作多,得到老师的好评次数多,个别惰性较严重的学生受到“日记热”的感染,也会跟上来,不停息。同学之间也可相互竞赛,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9)示范法。要想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教者最好带头写“下水日记”,才有说服力。教者尝其甘苦,才能多为学生着想,知道有方。我从1982年9月1日起至今,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出差到哪里,我都从未间断过。我在宾馆写过日记,我在火车上写过,在轮船上写过,在飞机上写过。我的日记也向学生公开,经常与学生互阅,以真诚和平等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理解。  
实践表明,上述办法是很有成效的。后来我连续任教七届高三毕业班,运用上述各法都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五、日记教学理论的探索  从事日记教学工作,如能进入理论研究的层面就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从低层次的徘徊中突围出来,向高层次攀登。为此我集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勾勒日记教学的历史。 1994年,我在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文教资料》(第1期)上发表了《我国日记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一文,详细评析了自二十世纪20年代以来语文教师在日记教学中的可贵探索,系统地介绍了著名语文教育家对日记教学的理论总结,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日记教学要求的演变,分析了日记文体的优势和局限,从而提出了日记教学改革的科学方法。  
日记教学与教师素质。要指导好学生记日记,关键是教师要写“下水日记”。教师“下水”之后,才能指导得法。同时,教学日记又是教科研弥足珍贵的重要资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1984教育科学出版社)一书中就指出:“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那种连续记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魏书生老师也说:“十多年来,我外出作报告,大会上我不止400次地向青年教师真心诚意地建议:坚持每天写日记,散了会,和老师们座谈,我又常常不厌其烦地建议青年人写日记。”(《班主任工作漫谈》,1993年漓江出版社)教师要是坚持写日记,至于掌握日记教学的有关知识也就不是难事。2007年,我在《日记》杂志上发表了《语文教师的日记》一文,专门论述了语文教师写日记对指导学生写日记和专业成长的意义,得到全国许多语文老师的赞许。  
对日记学理论的初步思考。自从“日记学”一名于1988年正式在《文教资料》诞生起,我连续发表了一组讨论“日记学”的文章,如《日记研究六十年概述》(《文教资料》1989年5期)一文首次将中国现代日记研究的历史划分为:发轫期、艰难期和复苏期,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十年来日记研究的新收获。《建立中国日记学的初步构想》(1990年第5期《文教资料》一文呼吁尽快着手建立中国日记学的理论体系。《陈左高——日记学领域的一位开拓者》(与乐秀良合作《江海学刊》1991年6期)一文全面评价我国第一位日记学专家对中国日记研究的重大贡献。该文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所转载。《郁达夫对日记学的理论贡献》(《江海学刊》1992年4期)对日记作家进行了评析。2000年,我在《文教资料》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日记研究百年》的万字长文,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勾勒了近百年中国日记研究的基本轨迹,提出了百年间日记研究的分期问题,并对二十一世纪日记的繁荣问题提出了四点设想,得到日记研究界有识之士的首肯。2006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三届日记与日记文学论坛上,我荣获全国“日记写作与学术研究杰出贡献奖”(全国共15名)。  
六、日记大普及的探索  我非常感激日记,是她帮助我找到了中学生课外练笔的有效途径。我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可是,1993年,当我从一名语文教师转岗为一名市级中学语文教研人员的时候,内心不无矛盾: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能否将自己的日记兴趣延续下去?能否在全市(县级市)范围内倡导日记、普及日记呢?站在引领全市(县)中学语文教学的新的起跑线上,我开始对日记的功用和价值重新拷问,对日记如何实行大普及进行了艰辛的摸索。
将日记教学提升为日记教育。平心而论,从教的10多年间,我一直将日记的功用主要定位在写作教学范围内,虽然我早已知道日记有其重要的教育功能。我在《和中学生谈日记》一书第二章“庄严的工作,神奇的力量”中谈起日记的作用第一条便是“日记,是对自己心灵的剖析、检点和洗涤”,我也十分赞同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日记是一种道德长跑”的说法,我也了解许多班主任借助日记来把脉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从而有针对性进行谈心和疏导,如此等等,充其量也就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
到了二十一世纪前后,我对日记的认识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其转折点是受了著名教育家、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的启迪。他在多篇文章中反复提出一个新的名词——“日记教育”。比如他在《梦想细话》一文中谈到:“我始终觉得日记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它可以培养很多品质,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用,对我们教师也非常有用。”朱先生对日记的教育性由学生扩大到了教师,进而还扩大到了校长:“校长还应善于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反思就是针对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进行回顾与思考,写教育日记就是反思的一种很好形式。”我认为朱先生提出的“日记教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固然首先是思想的教育,是灵魂的自我反省,是道义的自我完善,是点点滴滴的自我提高,是慢性的、长效的自我转变。日记,确实有其它教育手段所难以替代的特殊功能。日记,又是审美的教育,它关注生活中真的东西,青睐生活中美的事物。日记,又是心理的教育。写日记的过程,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像力,磨练我们的意志,缓解或排遣心理上的焦虑和苦闷,舒畅我们的心情。日记,又是成功的教育。日记,让我们在写作中品尝成功,写作的成功自然带动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语文学好了对学习其它学科也会产生足够的信心。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到,日记的作用完全应当用“教育”二字来加以概括和诠释,也只有“教育”二字才能囊括和涵盖日记的全部要义。日记,决不仅仅关乎语文素养,而且关乎学生的整体素质,关乎学生后天的发展,关乎他们的漫长人生。
理论的提升鼓足了我普及的信心。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研员,我利用这个特定岗位的种种优势,大力倡导全市中学生都来写日记。我的“倡导”落实在以下几个具体的措施上:
(1)宣讲日记的意义和写法。我们建议各校语文组每学期都要举办日记写作专题指导讲座,尤其是初中和高中的起始年级,要全面发动、指导,让学生逐步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我不仅在全市语文教研会上强调写日记的重要性,还直接到城乡中学作日记写作辅导讲座近百场,累计听众两万余人。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写日记,我又总结了市内外以及全国各地中学师生写日记的经验,编著了《日记导写》(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年)一书。这是我的第二本日记专著。此书的出版一直受到中学生的普遍欢迎。
(2)组织评选全市的“优秀日记册”。为了激励更多的中学生坚持写日记,我市从1997年起至今已先后举行了10届全市中学生“优秀日记册”评比活动,获奖人数总计近300人,日记园丁近百名。每次颁奖之后都召开一次日记教学研讨会,编写日记教学优秀论文集,举办日记精品展览。我们抓住每一次评比的机会发现一批“日记少年”,并将他们的日记单独编印成册,如《冯月琴日记选》(1997年第一辑、1997年第二辑东台镇台东中学)、《王小惠日记选》(后港镇中学1998年)、《顾国栋日记选》(东台市实验初中1998年)、《王火易日记选》(四灶镇中学2002年)《崔玉日记选》(许河镇中学2003年崔玉同学现大学在读,青年作家)、《王珑日记选》(富安镇中学2004年)、《何婷婷日记选》(富安镇中学2004年)、《季鹏程日记选》(许河镇中学2005年)、《刘冲日记选》(五烈镇中学2006年)、《周睿璇日记选》(三仓镇中学2006年)、《仇呈燕日记选》(广山镇中学2006年)、《胡斌日记选》(南沈灶镇中学2006年)、《谭广颖日记选》(后港镇中学2007年)、《童萍、杨红日记选》(五烈镇中学2007年)《李张惠日记选》(城南中学2008年)、《吴胜璋日记选》(安丰镇中学2008年)、《刘慧日记选》(后港镇中学2008年)、《城南中学高三学生日记选》(2008年)、《徐秀云、王丽琴日记选》(廉贻镇中学2008年)《刘婧日记选》(唐洋镇中学2008年)《李梅日记选》(台南镇中学2009年)等。我们将这些“日记选”发到全市各学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为了扩大我市中学生“日记热”的影响,我们竭力向报刊推荐他们的日记作品。近年来,先后有7位同学荣登《青少年日记》杂志封面,3名同学登上《日记》(甘肃)杂志的封面,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日记作品超千篇,推出东台日记名校专版20多个。
(3)开展“师生共写日记”的课题研究。2002年,我与曹丿镇中学副校长、陈同友同志(现已成为特级教师)一起主持了省级课题“日记与作文相长关系的研究”。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这一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培养了一批日记指导老师,如该校黄亚东老师就被山西《青少年日记》杂志聘为国家级“指导师”,还有陈同友、周春林、朱常青、张明辉、袁晓东、崔爱军、宣旭东等几十位老师都发表了高质量的日记教学论文。2005年4月,我又主持了“师生共写日记”的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新教育实验”的子课题)。想不到一下子吸引了上百位老师的加入(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都有),覆盖全市20多所学校。课题组已成功举行了多次大型研讨会,编成师生日记合集3种,例如《袁晓东老师教育日记及学生日记选》(台南镇中学)、《吴志勇老师教育日记、仇呈燕同学日记选》(广山镇中学)、《王小峰老师教育日记及顾丽璐同学日记选》(城南中学),教师教育随笔十余种。各校自编的日记选更多。这些日记选得到了总课题组负责人朱永新教授等专家的肯定。我们还组织老师研究名师成长与教育日记的关系。本人在《江苏教育研究》(2005年12期)发表了论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追求——名师李镇西教育日记探析》一文,在《日记》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日记教育的积极倡导者——朱永新日记教育思想和实践初探》等文。由于课题的拉动,不少学校纷纷以日记为依托打造特色学校,城南中学“日记德育功能的研究”全面拉开序幕,全校初高中六个年级学生写日记蔚成风气,“日记之星”层出不穷。广山镇中学从校长到老师到学生都爱上了日记,学校已成功创办了两期百米“日记长廊”,成了市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兄弟学校慕名前来参观。三仓镇中学的双语日记坚持多年,成效显著。时堰镇中学、溱东镇中学、新曹镇中学、农干桥学校等校设计的特色日记本也很受学生欢迎。
日记教学中涉及的课题很多很多,我仅仅作了比较粗浅的探索。我愿与日记教学的同仁和日记爱好者一道,为青少年写日记蔚然成风作出不懈的努力。

丰子恺《教师日记》介绍
   《教师日记》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文学代表作。《教师日记》是在1938年10月24日至1939年6月24日共8个月期间,丰子恺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任教时生活和工作的点滴记录。
    丰子恺(1898~1975年)原名丰润,号子恺,字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他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他的漫画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教师日记》中,丰子恺先生把自己的很多讲课内容都记录了下来,这些讲义至今看来仍然实用。作为一名教师,丰子恺身上那种强烈的责任心在日记中随处可见。他不仅在讲台上教学生如何学艺,也常常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使在教艺术课时,他也“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他勉励学生“必须养成以全体为中心的精神”,要有“万物一体”的大胸怀。
    此外,丰子恺的日记也真实记录了他的个人生活和思想。日记中有大量家人生活的描写,而且写得非常详细,不仅让人了解了丰子恺在那段日子的生活状况,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知识分子普遍的生存状态。现在,这部写于抗战时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结晶和生活阅历的《教师日记》,更体现出它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教师日记》内容欣赏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1939年12月4日  星期一)
  
    校舍建筑尚未成功,学校在斧斤影里、“杭育”声中先行开课,将来择吉补行开校典礼。今天上午七时十分,行最初次的纪念周。全校学生一百三十余人,教师十余人,雍容一堂,行礼如仪。我脱离教师生活,十年于兹,今日参加此会,犹疑身为来宾,不知自己已是此剧中的一角色了。
  校长和教务主任讲了诚恳无间的训话之后,校长便拉我讲演。我推辞。学生席中一阵鼓掌声把我赶上台去。许多脸孔仰望着我,我心中不免有些不自然,但立刻想起现在是角色登台,十年前当教师时曾经磨练过的那种演剧的本能就复活起来,简短地讲了一番话。大意如下:
   “我与诸君行过相见礼,并且共唱党歌。我们已由礼乐结合,成为新相知了。古人云:‘乐莫乐于新相知。’我今天觉得非常快乐!
我们的新相知,实在是很难得的:前几天,我曾在桂林城内监督你们入学考试。那时我对着满堂的投考者,曾经想道:不知这数百人中哪几位,是我们的学生,将与我共数晨夕?我看看数百只脸孔,但脸孔上并没有写明,我不得而知。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与我有缘的就是你们这几位!你们恐也有这样的感想。当你们在考场中看见我时,也许有人真心想道:不知这胡子是不是我将来的先生?但现在你们也知道了。投考者有数百人之多,其中大多数与这学校无缘,偏偏你们这几位有缘。这不是很难得的么?这是难得之一。
  其次这里的诸位先生,是由中华民国各省各地会集拢来的人。有河北人、江苏人、浙江人、安徽人、湖北人、湖南人,仿佛是全国各省的代表!因了国难,东西南北地集合拢来,来做你们的导师、教师。这是难得之二。
    又次,桂林以山水著名于全国。我们这学校位于山水之间,风影特别美丽,青天白日特别鲜明!我们有这样的好环境,是难得之三。有这三重难得,我们的新相知特别快乐。
    希望诸君今后努力用功,不要辜负这难得的好机会!”
  
                                        《教师日记》读后感言
让“写”变成一种倾诉
《教师日记》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生活中平平淡淡的我们正在经历着的事情。生活处处是教育,既教育自己,也教育他人,我们也应该有丰老先生的精神,每天和自己对话,把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让喜怒哀乐通过笔来倾泻。
应该把“写”作为一种倾诉、一种思考、一种记录、一种习惯、一种享受。我们每天经历着或平常或难忘的、或高兴或悲伤的形形色色的事情,丰富多彩却也煞费心神,拿起笔寥寥几句就可以让它成为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就像自己跟自己说话,用心去诉说生活、感受世界,可是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便也反思了自己,享受了宁静。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祥发小学   辛莎莎
                                                                              
勤思考,多动笔
丰老先生的日记中既有自己精彩课堂的言语实录,也有开学典礼的讲话,还有被校长拉去即兴发言的讲话,这些已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保存下来了。想想其实每日教学中,也有很多次成功的课堂教学,有很多次与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如果能记下来,该有多好,也不会为写篇论文而抓耳挠腮了。
                                     ——山东省烟台市  辛自然


要做像丰子恺一样的人
从今往后,要做像丰子恺这样一个有毅力、坚强认真的人,有爱心的人。细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要走近孩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理解全班每一个孩子的恐惧、悲哀、激动与欢乐。其次还要尊重孩子。要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再者还要信任孩子,肯定和鼓励孩子,要让孩子明白老师已经看到了他的成绩,他会成长的更快。
爱每一个孩子,我会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事业的创造者,用不断开拓和进取的工作态度,提高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认识,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好。
                                     ——浙江省瑞安市潮基乡学校 倪秀微


领悟教育与生活的真谛
《教师日记》再现了丰子恺当年对学生教育的热爱和执着。丰子恺在日记里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且随时作出调整,随时创新他的教育方法。他也告诉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因人而宜;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他告诉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们的良好品行和素养,要塑造栋梁之才,教育要放眼整个民族未来的发展。      
                                        ——山东省威海市   马俊华


做让学生欣赏的老师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们力求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教会学生学习,丰子恺先生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教师日记》所表现出的丰子恺先生的知识涵养,他的理论水平,他的被学生挤满了的课堂,他的安于流离,以苦为乐的态度,同样令我们敬仰。以大师为楷模,做学生欣赏的老师,我们,可以做到!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金东小学  王智英


答《青少年日记》杂志社问

      韩石山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写日记的,当时为何要写日记?

答:上高中的时候,不会是一上了就写,该是上了不久开始的。那时也就十四五岁,起初怕是一种模仿,觉得好多文学家,比如鲁迅,都是记日记的,应当学他们。老师也常说,写日记可以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再就是,我是一九六二年秋天上高中的,第二学期全国掀起一股学雷锋的热潮,好多人都写雷锋式日记,也不无影响。

我也跟上你说“写”日记了。日记不能说写,要说记,写有写作的意思,记则是如实记录。下面不管你怎么问,我都说记日记了。

2.这么多年来是否一致坚持写日记?在您的日记里主要都记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我记日记的时间,够久的了。不过,中间有停顿。一九六二年开始,记到上了大学,文革开始后还记,大约一九六八年停住。到一九七〇年一过了春节,学校搞“清队运动”,给我办了“学习班”,办班的前一晚,将我的日记全部抄走审查。共有十三册。两个月后解脱,还给我,有同学说,快烧了吧,留下往后不定还要惹出什么事。我觉得有道理,就全烧了。毕业后,分配到吕梁山一个县里教书,正是文革中,就不记了,总是积习难改,形势好了,还记过一两年,所记都很简略。到了一九八四年,调到太原,又开始记,直到今天,再没有中断过。前面的都不算,也有二十多年,加上烧了的,有三十多年吧。

早年的日记,大都记读书心得,人生感悟,现在的日记,主要记自己每天做什么,写了什么文章,读了什么书,有什么应酬,偶尔也记些人生感悟或感慨,不多。有了孙辈后,也记些家庭趣事。

3.您对“日记”这一文学形式是如何理解的?您能给日记下一个定义(概念)吗?

答:我觉得,日记,不应当说是一种文学形式。它是一种实用文体。文学,是文字的一种品质,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的文字,才能说是文学。没有,即使你写的是小说,也不能说是文学。也即是说,只有具备了文学品质的日记,才能说是文学的,没有这种品质的,只能说日记。小说是文学形式,但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是文学,更多的只是一串一串的字,一页一页印了字的纸。

日记的定义嘛,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一种基本上逐日记述与自己有关,或自己关注的事情的实用文体。为什么说了与自己有关,还说自己关注呢,只有这样才比较全面。与自己有关,好理解,就是自己当天做的事,考虑的问题,自己关注的,比如日本的核泄漏,利比亚的战争。

关于日记的重要性,我还想多说两句。前不久看《爱默生随笔》(上海译文出版社版),爱氏说过这样的话:“严格地讲,没有历史,只有传记。”爱氏生于一八〇三年,死于一八八二年,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之一。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具体的人的活动,才是真实的历史。现在我想仿照这句话说一句,就是:严格地讲,没有历史,只有日记。因为日记是一个具体的人的活动的最真实的记载,也可能是最漫长的记录。

4.您的哪些著作来源于日记的原始记录?

答:我过去和现在写的,还没来源于日记的,将来写自传的时候,肯定会参考日记上记的一些事。

5.“日记”给予你最大的感悟和收获是什么?

答:最大的感悟,是激励自己,不偷懒,不气馁,就好像有个好朋友,每天在身旁督促着自己似的。一天两天显不出什么,几十年下来,这作用可不能说小。若说收获,不偷懒,不气馁了,做出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收获。这是事功,还有德行。记日记,等于每天都对自己的行为作个反思,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不想也得想一想。如果说我这几十年,德行上还有所长进的话,记日记肯定是起了一些作用的。

6.“日记”对于您的创作给予了多大的灵感支持?

答:日记对我写作的灵感,没有多大的支持。这可能是因为,自从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就不写小说了,主要是现代文学的研究,现代人物传记的写作,比如《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但是,对我的写作,还是有帮助的,一是将自己平日对一些学术问题的思考记录下来,要用了,翻出来看看。写作上的一些新的想法,有时也会记在日记里。

7.您得益于日记的故事可以跟读者们说说吗?

答:我是先由记日记受害,再得益的。受害,就是文革中因记日记而住了“学习班”,受审查,受批判。但最终,还是受益者,除了前面说的不偷懒,不气馁之外,勤记日记,还锻炼了我笔下的功夫。写作的最高的境界,是自由抒写,平日的写作,多是“端起架子”写。而日记,揣起架子是写不成的,只能是自由抒写,时间久了,就养成了自由抒写的习惯,写文章也只能是这个笔调了。等于是,不经意间,达到了写作的最高境界。

8.您对于青少年日记的私密性,有什么观点或看法?

答:看了这个提问,我才发觉,前面对日记下的定义,是不完全的。不能光说,日记是一种基本上逐日记述与自己有关,或自己关注的事情的实用文体,还应当加上一个词儿,就是“私密性”。这样,完全的说法就成了:日记是一种基本上逐日记述与自己有关或自己关注的事情的,带有相当程度上的私密性的实用文体。为什么又要在私密性前,加个“相当程度上”呢,这是因为,还要考虑到有些日记原本就不是私秘的,比如军官的“阵中日记”,船长的“航海日记”,怕就不具备什么私密性,至少也是私密性不甚强。

这样说了,你就知道,我对日记的私秘性的看法了。我以为,个人日记,若没有私秘性,就不叫日记。当然,我也不否认,还有一种日记,写下就是为了给某人看的,只要有特定的人,也应当说是有了私密性。比如一九二三年五月间,徐志摩去欧洲前,就让陆小曼记下自己的相思感情等他回来看,这样的日记,当然要算是真正的日记。像“雷锋式日记”,写下就是为了给领导看的,就不能说是日记,只能说是使用了日记这么一种形式。有的地方的中小学,老师让学生写日记,隔一段交上来查查,也不能叫日记,只能说是一种日记练习。

9.日记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熟,从大的方面讲就是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影响?

答:敢多年连续记日记的人,不管将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你都得承认他是个有毅力的人,坦诚的人,也是个自信的人,敢负责任的人。这样的日记,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会没有影响。蒋介石的日记,近年来陆续公开了许多,人们读了,别的评价不好说,但蒋氏是个有毅力的人,也是个坦诚的人,没人会说不字。一写就是五十多年,里面居然说他有好色之心,说了错话,做了错事,常常真诚地忏悔。

10.您认为日记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我认为,青少年应当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坚持记日记,是一种毅力的锻炼,也是一种品质的修炼。如果我们的社会,有一半的青少年养成了这个习惯,多少年后,这个社会,会更加文明,更加进步。

11.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对于青少年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记日记可以提升你的品质,也可以提升你的写作的能力。如果你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立志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而又大有作为的人,至少应当坚持记日记。这样艰苦的自我修炼,不一定能成功,但有可能会成功,而放纵自己,肯定不能成功,肯定是失败的人生。不写日记不一定就是放纵,但你一定要有比记日记更好的训练自己的方法,至少也要跟记日记一样,或差不多。

12.对于自我人生,您是怎么看待和总结的?

答:以我的人生训练来说,只能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比那些起得更早,连集也没赶上人,当然是幸运的;比那些不用起早,却逛了个好集的人,只能说是个倒霉鬼。想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该知足了。

                                               2011年4月7日于潺湲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9:01 , Processed in 0.09545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