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当代语文教育方法的探讨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8:3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育也应“得意忘象”
                             ——对当代语文教育方法的探讨

云南师范大学龙泉路校区2000级本硕连读班    马春雨    650222 (邮编)    13888032943
                           

[摘要]“得意忘象”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魏晋时的王弼在阐释《周易》的意象理论时提出来的。它强调在审美的至高境界中忘掉传达艺术形象的物质媒介,忘掉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界限,完全陶醉于艺术形象所描绘的整体意境当中。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基础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思想教育中对“得意忘象”理论的运用,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贯彻语文教学原则,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言  象   意  得意忘象   语文教育   教学

[Abstract]" have imagination and forget the elephant" is Wang Bi’s literature esthetics inside that an important theories, is a hour of Wei Jin at the idea theories that  release 《 Zhou Yi 》 put forward to come of.It emphasizes that forget the material medium that inform the art image in appreciate beauty of to high state, forget the form of the art and the boundary of the contents, infatuate with completely among art image an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whole for describing.Guide with this theories our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passing the founda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ability education with thought to educate the inside to" satisfied forget the elephant"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will is beneficial to us than carry through the language teaching principle goodly, from but make the student synthesize the character more up a floor.

[Keywords]   Words     Elephant     Have imagination and forget the elephant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eaching
                        
                                                        导言

    当今社会正日新月异地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怎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另外,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语文课程标准》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强调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交流,相互促进。面对种种改革创新,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怎样使自己适应新的教学思想,做到“与时俱进”?这无疑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正是出于对新时期、新问题的探讨,这些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们可谓“敢为天下先”,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构想,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怀着对这些前辈的创新精神的景仰,笔者对当前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也作了一定的思考,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本文旨在探讨将“得意忘象”这一美学理论引入语文教学中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首先是对“得意忘象”理论的概说,其次是语文基础知识教育中对“得意忘象”的运用,第三是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对“得意忘象”的运用,第四是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来谈“得意忘象”的运用。
     以下便是笔者按上述思路进行的探讨。

                  
                               一、理论来源及界说


在《易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这段话一方面说“言不尽意”,另一方面又强调“立象以尽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引出了庄子的“得意忘言”说与王弼的“得意忘象”说。
    《庄子•天道》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
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且看轮扁怎么回答: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       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轮扁以自己斫轮的经验来说明“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技巧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而要靠个人的心领神会。固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用语言记载下来的东西都是糟粕,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会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有些技巧是用语言记录不下来的,就算是已经记录下来的技巧,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和掌握。这不正如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吗?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它需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摸索,结合自身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统一“规划”。
    庄子并不是完全否定“言”的载“意”功能,而是为了强调言与意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他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①
    以庄子的“得意忘言”说为基础,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象”说,他在阐释《周易》的意象理论时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
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②
“寻言”是为了“观象”,“寻象”又是为了“观意”,言与象都只是在“观意”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当达到“得意”的目的之后,就不必拘泥于言和象了。
    其实,在追求得“意”的过程中,言、象、意三者已逐渐融合一处。就拿郑板桥画竹来说,我们可以把“眼中之竹”看作“象”,把“胸中之竹”看作“意”,把“手中之竹”看作“言”。“胸中之竹”显然已经不是客观实在的竹的直接反映,而是融合了“眼中之竹”和创作者的情感的艺术创造,这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可以视之为对“眼中之竹”的“反应”。只不过在“胸中之竹”里强调的重点已不是其中的“眼中之竹”,因为它们已经浑然一体了。再者,“手中之竹”只是把“胸中之竹”见诸纸端的工具,我们不是要欣赏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简单“反映”,而是要通过其“手中之竹”来涵泳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反应”。于是,我们可以“忘”掉单一的“眼中之竹”,而通过创作者的“手中之竹”去品味其“胸中之竹”。中国古代的艺术欣赏论认为:艺术欣赏的极致是读者设身处地去体验作者的感受,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③。作品本身的言语体系是我们得以“逆志”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该体系传达出来的作者之“志”,我们欣赏作品的目的正在于斯。
    正是由于言、象、意的和谐统一,才会出现言不尽意、象存意中的情况。这么一来,“得意忘象”也就好理解了。“忘”并不是彻底丢弃不顾,达到目的就把工具丢开,那岂不是过河拆桥?正如上文所说,“忘”是因为“象”与“意”已经水乳交融,我们得到“意”,其中就包含着“象”,所以没有必要在得“意”之后再去过多地与“象”纠缠,而要集中精力去领会那博大精深的“意”。换句话说,在我们所达到的目的中,已经包含了我们为了达到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在工具与目的之间,我们应看重目的,毕竟它是高层次的、囊括了工具和手段的统一整体。反过来,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工具和手段,就会把握不住整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二、基础知识教育中的“得意忘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学科的定性经历了一个“工具——基础工具——交际工具”的认识过程。
    当语文学科被界定为“语言课”时,语文教学成了“字词教学”,教师把优美的选文分解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词堆砌,学生无法体会出课文中蕴涵着的整体美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一落千丈。固然字词是构成一篇文章的基础,但是,字词只是一个载体,富有生命力的还是在此基础上充实进去的思想。
    打个比方,我们在讲授庄子的《逍遥游》时,如若只是疏通一下字词,对庄子在此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哲理不加分析的话,学生上完这一课之后所获取的仅仅只是一堆散架的“骨头”。到最后,庄子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只会让学生感到是一头雾水。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了解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而作为传达思想的载体,字词只是表面层次。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了“能指”和“所指”两个概念,“能指”是语言符号层次的“形象”,而“所指”则是超越“能指”的“心象”,也可以称为“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疏通了字词并不一定能领悟到其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含义,但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思想的整体把握来反观字词。“字词教学”把对字词的讲解作为终极目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对文章整体思想的把握。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造成了人文底蕴的大量流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语文知识讲得细之又细,把“八大块”教学奉为圭臬,加之考试又以基础知识的考核为重点,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语文知识,从而在审美能力上形成了“瓶颈”。须知,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不是要掌握知识,而是要习得语言能力。
    在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现代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日益重要。语文是极富趣味性和情感性的学科,能够被选入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后“筛”出来的,无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字词层面上,这些颇具审美价值的文章会因此而黯然失色。就好比欣赏一幅山水画,我们评价其优劣的主要根据不在表面上的线条,而在于画卷中是否有深层次的意境,“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④。
    我们在讲授语文课时,要得文章之“意”,当然离不开“言”和“象”,但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目标在“意”,借助“言”和“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而不是停留在“言”和“象”的层次上。“字词诚可贵,意境价更高。”
    当语文学科被定位为“基础工具”时,更注重的是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基础作用。这就容易使学生误认为语文学科不重要,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偏科思想,对语文课的学习缺乏兴趣。               
   “基础工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读和写两个方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就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认为,语文教学关心的是不仅要教会他(学生)⑤能说出语法正确的一串话语,而且也要教会他能有效地使用语言与人交际,并且起某种社会作用。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交际,而在交际过程中,听、说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交际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我们无法想象听不得要领、说不能达意的人能够在当今社会立足。由于我们一贯的教育重心都放在读和写上,使得学生迷失了语言学习的方向,这大概也是中国学生在学英语时出现“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原因之所在吧。
    从表面上看,把语文学科定性为“基础工具”似乎也是“得意忘象”的表现。其“意”即目的在于对后继学习的基础作用,其“象”即工具则是语文学科的学习。然而,如上文所述,听、说、读、写这四大要素在语言学习中是缺一不可的,只有把这四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才有可能谈得上得“意”,“意”犹未得,怎可忘“象”?
    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教育界对语文学科的定性有了长足的进步,语文学科被界定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界定一语道破了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把交际提到重要位置,强调对语文知识的具体运用,摒弃“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通过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一种潜在的能力,使学生以后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这样,他们的思维才不会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字义发生了变化。有的字有多个意义,字音也因意义的不同而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辨别呢?当然得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看了。再者,同样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那么,文中所选用的字词就可以是灵活多变的,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却仍然不变。例如同是描写人的愁情,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有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舟乍                       舟孟 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白的“愁”是用“长”来形容的,而李清照的“愁”则是用重量来说明的,那么,我们究竟该告诉学生“愁”之“长”还是“愁”之“重”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断章取义,而应该借此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方式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写有什么意义?能不能换个说法?……这样一来,学生对作品中的关键字词的理解才不致拘泥于字面层次,不仅能有助于学生对作品整体思想的把握,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比之仅仅强调对字词本身的认知的“字词教学”来看,更能体现出一种“育人”的优势。
以往我们把语文知识分为“八大块”: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学方法不灵活,对“八大块”知识的理解缺乏变通。我们不能否认一篇文章中包含有这八方面的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拿起“手术刀”,对文章进行条分缕析式的解剖。“八大块”是构成一个整体的基础,但毕竟基础不能等同于本质。文章是作者把字、词、句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逻辑体系组合起来的篇章,其中贯穿着文学常识。但不是任意的字、词、句的组合都是同样的结果,那么其中的区别又在何处呢?正是在于这些字词的组合各自承载着一定的意义,是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起到了区别的作用,我们自然要下功夫探索文章之“意”了。可以说,通过对文章思想的把握来反观“八大块”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各种语文知识,且可减轻学生单纯学习“八大块”知识的“痛苦”,让这些语文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指导学生实践的储备。在引导学生赏析作品时,我们要以文中的“言”和“象”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抓住文章的“文眼”深入挖掘更高层次的“意”,并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领悟文章之“意”。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容易能把握住文章的脉络,才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得到了文章之“意”,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言”和“象”,而不必局限于对“言”和“象”的细致分析。
    我们在给学生讲授基础知识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些知识点。我们“意”在交际,而非知识点的简单堆砌。当我们能把基础知识自然地运用到交际活动中时,我们会感到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得更牢靠了。
那么,我们要怎样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呢?首先可以达到的层次是语言的规范化。通过对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基础知识的讲授,学生可以学习、借鉴其中的规范语言,从而为进一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规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范畴,它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让学生明确这个道理,并指导他们正确对待这些“变体”。只要是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语言现象,尽管它不符合“规范”,但它仍然具有生命力。如这样一句话:“您昆明了吗?”,如果我们按照“规范”来看,这是一个病句,是一种错误的表述。“您”是主语,“昆明”在这里被用作谓语,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名词在书面语中一般不能做谓语。但是,在“欢迎您体验昆明”这一语境当中,我们就可以领会到其中的妙处,虽不及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但也让人有清新之感。而且这样一种表述方式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就应该充分肯定它的“名份”。规范的语言表达有助于他人了解自己所要传达的意思,但在交际过程中偶尔闪现的“不规范”也不应一笔抹杀,而要视其对表达情感的利弊而定。
教育学生能够用规范的语言传达思想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还要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想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学生逐渐能够把自己凌乱的思绪组织起来,表达更具魅力。语文教材中的那些文章都各有其逻辑线索贯穿其中,无论哪一种逻辑线索,目的都是让文章传达的思想有体系、有条理,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并不可能立竿见影,这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学生的交际能力定然会更上一层楼。
在学生能够有条理地以规范的语言进行交际之后,我们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他人的语言来润色自己的表达。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心中应明确这只是在很好地表达自己思想之“意”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不应舍本逐末。交际是更高层次的“意”,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我们要能够说出规范的话语,但当规范的话语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我们就要超越具体的“言”和“象”,创造出不符合“规范”的语言现象,为“得意”而“忘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语文基础知识教育中,我们要始终以交际为主导方向,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通过对文章之“意”的理解来反观“言”与“象”,为了达到交际之“意”,也应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地“得意忘象”。这样,学生不但在基础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交际过程中也会游刃有余。

                       
                          三、能力培养中的“得意忘象”


    语文能力由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构成,而这些语言能力的培养与个人的思维品质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遵循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正如外国的一句谚语所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掌握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要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各种素材,这要求学生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激励学生长期坚持积累各种生活素材。积累的素材是“死”的,只有拿来用才能“起死回生”。所以,教会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是更为重要的一步。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听和读是主要训练的两种能力,到了运用阶段,说和写又居于主要地位。总的来看,听和读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我们能够运用知识进行实践的前提条件;说和写是在听与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是我们进行交际的直接形式。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陈陈相因,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不可偏废对其中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对这一问题有所论述,他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练习作文,诵习课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我们知道,在交际过程中,听清交际对象的话语是进行交流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听力,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住对方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而也才能作出进一步的反应。如果我们在交际时“听”不得要领,那么“说”也只会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样是无法使交际活动持续下去的。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书育人更是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循序渐进地用知识和技能来“浇灌”学生的心田,使之不断成长、成才。听力的培养可以和说、写结合起来进行,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灵活把握训练的难易程度,不可凭主观臆断。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听写一些妙语、佳句,注意培养学生对多音字、同音字在不同语境中出现时的辨别能力。在此过程中如果难易程度控制得好,不仅使学生的听力有了基础,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有了成就感,就会对后继学习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动力,师生互动才有可能实现。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朗读一段或几段文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来概括出文章的大意。这样,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听不清、不得要领、丢三落四等问题出现,这时,教师就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并深入了解个中缘由,及时作出调整。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学生能力的提高终会成为一份让教师欣慰的答卷。
    交际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做听众是不行的。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开“尊口”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是学生不会说呢还是不愿意说?据笔者了解,绝大部分学生是会说而不愿意说,而不愿意说的原因大多是怕羞,不好意思说。这其中又有不同的心理因素,有的是怕说错而被同学和老师笑话,有的则是怕同学说自己爱出风头。加之以往的教学模式压制学生的思想表达,只是教师一个人独占课堂,也使学生没有说的“习惯”。这诸多因素致使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更别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了,可想而知这种课堂气氛是何其的平淡、枯燥,所谓的“教学相长”只是一句空话。我们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反馈出来的信息对教师了解学生动态是很有帮助的,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呢?
我们可以安排固定的课时来让学生练习口头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至于所说的内容则是由易而难,先可以只要求学生说一些简单的话题,比如说介绍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推荐读物给同学,要求用自己的话语来概括其中的主要内容,当然要有时间限制,不可以天马行空地说。经过这些训练之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话题,但要严格按照训练要求来进行。要求学生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有逻辑性,不可先写好后背下来。此外,还可以辩论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选择一些富有时代特色、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组织学生辩论。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训练,既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正可谓一举多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知识迅速膨胀,称人类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也不为过。众多门类的知识由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所承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要获取知识,读书的能力必须过硬才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自己通过阅读获取知识,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由理解字、词、句到理解全篇的思想内容,只有理解了,才是真正的阅读。就字、词而言,阅读时应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样才能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感受其间的佳妙。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以字、词典中的解释为准,难免读得机械且不解文中真意。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字、词的选用是大有讲究的,因此在阅读时要学会以文章语境之“意”来反观作者所选用的字、词,看出其中的奥妙,并用以指导写作实践。指导学生阅读,还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借助作者的语言来创设意境,体味美感。作者在文中所造之境,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和进行再创造,而再创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过程,是想象让无声无影的文字“活”起来,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见,想象对深入理解文章的精神内核是很重要的,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培养。
    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只有能提出问题才是真正深入的阅读。宋代的朱熹曾经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所读的文章,就必须培养他们生疑、探疑、解疑的能力。多看书是生疑的一大前提,书看得多了,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有所深入,就会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也才有疑可探。多思考则是贯穿生疑、探疑及解疑的决定性因素。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多加思考,问题随之不断涌现,为了解疑就必须在探疑的过程中潜心思考,多方设法。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要指导学生多读多思,不断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胸无点墨是不可能“下笔如有神”的,因此,指导学生注意多积累素材是十分必要的。积累素材要求学生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及丰厚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世界,而指导学生多阅读他人的作品则可以让学生以“他山之石”来“功”己之“玉”。日常生活中可以捕捉的材料是很多的,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只要做个有心人,细心捕捉生活中的闪光之处,就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在阅读他人作品时,也要让学生细心揣摩,深入思考作者的遣词造句之法,吸收借鉴其中的妙笔,为自己的写作实践增光添彩。写是调动各种积累的过程,是厚积薄发的书面形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素材,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口”,克服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写作要求学生思维活跃,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可能有自己的独特之笔。如果思想僵化,如同一潭死水,又怎么能够激起文思呢?
    如果我们在品评学生作文时处理得当,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此,笔者认为还是应遵循“得意忘象”之道。叶圣陶先生和王伯祥先生合著的《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指出:“  觇   学生作文之进步与否,当视其推理能否正确,抒情能否绵美。果日积月累,思想益正确而完善,情感益恳挚而缜密,即可断定为确有进步。此全属作文内容之事,而非形式之事。是以收效在作文者,用功绝非仅在练习作文。盖文之所载者实质,而文之所以成者方术也,质之不存,术将焉用?昧乎此而但以作文练习作文,不及其他,其卒无成效,固应得之果矣。或者乃专务形式方术,以文篇之峭拔波折,字句之研炼雕琢,为作文之进步,而于内容实质转无所措意,亦舍本而逐末矣。其实所谓峭拔波折研炼雕琢者亦何足道?夫文,凭理推事,准情抒写,心之所至,即文之结构矣。果理真而情切,直捷写来,宁有弗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观学生习作中的思想内容是否进步是品评作文的核心,对于文字的雕凿还应从习作的整体思想来看。学生遣词造句如果于思想内容的表达有利,就应该给以充分的肯定,如若一味追求辞藻华丽而于思想表达无利,就应该及时予以纠正。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为交际活动打下基础的工具和手段,我们要指导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灵活运用,使各种能力自然而然地在交际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去刻意表现。得“意”的过程离不开“象”的积累,在得“意”之后,“象”内化为一种本能的反应,而且变得更加灵活,不拘泥于一事一物。我们之所以要“忘”掉单一的“象”,是因为我们要把单一的“象”通过自己的思考深加工为灵活多变的“意”中之“象”。
    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思维能力是贯串始终的重要条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地思考问题,才有可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给学生解决某一问题的具体步骤,不如教给学生遇到困难时的思考方法,因为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地分析,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解决某些问题,但如果让学生产生依赖性的话,他们在遇到其他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只有授之以“渔”,才能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也才能教会学生活学活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乃为善教也。”张志公先生也曾指出:“高明的教师从来不把现成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而是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他们(教师)⑥的讲解总是既有启发又留有余地。”⑦
    不同的问题,其解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就算是同一问题也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不应该让学生仅仅局限于一种思维模式之中,而要教导学生以“意”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避免为具体的“象”所局限。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达琳•叶格是美国中西部城市辛辛那提市郊一所小学的美术教师,1994年11月,她作为交换教师到昆明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术交流。此间,她出了一个“节日的快乐”的命题让孩子们作画,结果,很多孩子都画了圣诞树。起初,这位美国教师以为是中国孩子为了对她表示友好而画了圣诞树。但是,当她顺着孩子们的目光看去时,却发现教室里贴着一幅圣诞树的图画,孩子们的作品便是对这幅画的临摹。之后,达琳•叶格把那幅圣诞树给覆盖起来,又让孩子们以“节日的快乐”为题作画,结果,孩子们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入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学生成了复印机,只会机械重复,而缺乏创造性思维。正所谓“观念新,万事兴”,我们的思维只有不落窠臼,才会有所创新。在强调创新思维的现代社会,思维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得意忘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大包大揽地列出具体方法。只有教会学生灵活掌握各种能力,才不至于让他们在面临新问题时手足无措。还是那句老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21:00 , Processed in 0.1066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