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讨论”全程记录:关于“新课标”及推荐书目的讨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8: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线讨论”全程记录:关于“新课标”及推荐书目的讨论  


作者: 网友

来源:文化研究公共论坛   


第一:中小学语文教育需不需要有一份课外的“推荐书目”


程怡(华东师大中文系):

关于教育部所开的书单子,我的想法是这样的:首先,通过这个必读书目,我们无从领会教育部对于高中学生语文水准的“一般要求”,书单所列的数十本名著本身不能构成任何一个体系,简言之,这个书单子要求高中生加强的是哪一方面的素养?

书单中的很多书目开得非常随意(比如已经有网友指出:怎么不开《史记选》,当代小说中为什么只有《尘埃落定》一种等等)。如果只是因为某些参加开书单的老师自己读了某书认为不错就将之顺手列入书单,凭什么就要求全国的高中生必读呢?如果只是随便提出一些世界名著让学生在高中阶段阅读,那这一书单子尽管不太长也未免多余。对于有阅读习惯,并有余力阅读的高中生来说,他们读过的好书也许已大大超出了“必读”的范围(完全不必在此范围内)。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而言,教育部的这一书单是开给他们的父母看的。即使有各出版社随后组织专人写的导读,没兴趣还是没有兴趣,尽管他们的父母会掏钱把书单子上的书给他们买来。对于广大农村的中学生来说,他们读书上学的费用已经让父母勉为其难,何必再加上这些“没什么用”的书的花销呢?

高中语文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归纳了一下,无非是四个方面: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二、培养学生准确的表达能力(主要是通过作文)。三、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我认为语文不是纯粹的工具,而是基本能力的体现。训练、培养这种基本能力的过程,小学高年级就应该开始了,初中、高中更是关键。

我们现在的考试方式能否检测学生的这种基本能力的高下呢?我们的试卷上对于知识点的侧重是否恰恰反映了应试教育的特点呢?如果“必读书目”中包含了日后考试时可能会出现的“知识点”,那么,书目应该是开给老师的,他们应该去死抠出一些“知识点”来,让学生记住。如果书目与考试无关,那么,那些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可怜的孩子们有读这些书的功夫,不如去解几道数学难题,背背外文单词,或者上网遛达遛达……。

处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国的教育都面临着阅读能力普遍衰退的问题。怎么解决?靠规定甚至强迫肯定无效。重新培养人的阅读能力与习惯,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要负起怎样艰巨的责任啊!从教材到教法,从师资能力的培养到师资水平的实质性的提高(不仅仅是学位的提高),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我觉得,我们同时还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学的“个性缺失”,实际上,能够让学生对语文这门课产生兴趣的,往往是那些有个性的语文老师。强调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语文教学以及考试模式的改革。语文教学不改革,高考的语文试题模式不改革,中国教育的创新创造根本无从说起。


郑桂华(华东师大二附中):

经典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要有个反思。学生已经够苦的了,还要开一些大部头的书籍,远离当下生活的书籍,结果就是形同虚设。


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不读经典的痛苦是简单的痛苦,读了经典的痛苦是丰富的痛苦,我在中学时代则有读不到经典的痛苦。


殷守甫(网友):

“学生已经够苦的了”。是啊!这些书是要与那些庸俗的社会流行去竞争考试留下的仅有空间。任课老师是否愿意大力向学生推荐这些书籍,是否愿意利用原来属于分析考试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去真正读懂这些作品,我想这还是个疑问。即使老师目光长远,又如何能使用功的学生会把原来花在研究题目的时间用来读这些作品(毕竟前者是提分之路),如何使不用功的学生把原来花在研究游戏的时间用来读这些作品?此外,学生对教条式规定(换个说法叫推荐)的逆反也不能不考虑呀。


yewt(网友):

语文教学不改革,高考的语文试题模式不改革,开这些书目,无疑是让更多的学生背上更沉重的包袱。


叶守一(网友):

为什么不问问学生想学什么呢?开一大串书目,学生不喜欢,就是逼着他看,能有好的效果么?学生在学校读书的那几年时光也是学生的一生中的一部分啊,他们读不到他们想读的书,而为了考试不得不读不想读的书,最后只是机械的记住一些考点,对于学生的生命和那些“名著”都是一种损失。我觉得应该有大规模的调查,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所在。

至于以专家的什么理由来选什么书,没什么用,既然是名著,自然都有其过人之处,当然值得学习。问题在于值得学习和学生是否乐意学是两码事。

而且,即使不是名著,古代靠读那种八股文考了官,也有对社会做了贡献的人呢。所以,什么书,什么内容真的不是很重要,而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能够让他掌握一种读书的方法。


赵武平(上海译文出版社):

名家荐书自然很好,不过老师能把自己读过两遍的书开列给学生,那也很不错。自己都没兴趣反复读的书,何必推荐给学生?


余党绪(网友):

推荐书目的目的是什么?

要不要推荐,到底该推荐谁,该推荐哪部作品,我认为讨论都应该有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推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是为中学语文教学保留最后一点时间与空间,我看推荐行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在眼前高考指挥棒的威力下,这些书绝对不会因为你推荐了就更被人关注。学生才不会理会你这一套。他们有他们的逻辑,分数才是一切。读不读论语孟子对于他们的考试究竟有多大意义?

假如推荐目的在于给中学语文教学一个未来的方向,我看推荐好有点意义。在这个基础上议论一番作家啊书目啊之类的,倒是有点价值。因为推荐书目可以反映一种精神导向。


郑桂华:

开书目是需要的,我以为。但是一开就是要考的,一考就是负担;一开就是个导向,一是导向就偏了。


彭伦(文汇读书周报):

制定者能不能说明:推荐书目不列入考试范围?这样是不是就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了?


王为松(上海教育出版社):

郑桂华老师说,一开书目就偏向,我特别能理解。所以,我觉得大家都可以来开书目。教育部可以开,郑老师自己也可以开。

我觉得问题并不在于是否要把这个书单从课标里拿掉,也不仅仅在于这个书单里哪些书目不好,而是我们能否通过讨论,拿出一份更好的书单来,推荐给学生。以前张之洞给青年人开书单,流传到今天,施蛰存先生也给年轻人开过庄子、文选,所以我觉得,只要你的书单开得好,就会有读者响应,或者更直接点说,就会有市场,甚至是更长远的更广大的空间。


牛虻(网友):

有阅读习惯的高中生是哪里来的?没有阅读习惯的高中生又是哪里来的?总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往往是那些知识分子的家庭,容易培养出有阅读习惯的孩子,而在童年时没有机会接触好书的孩子呢?就成了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他们的父母自然也没受什么良好的教育,望子成龙的心理是再自然不过的,看见有这么个书单,按图索骥,也是要求上进的表现啊。完全否定这个书单只会带来更深的不平等和歧视。

这个书单虽然有问题,但是却的确提供了学生接触书阅读书的机会。这一点总是不能一笔抹煞的哦。希望这一点成为今天讨论的底线,那就是现代教育从一开始抱着追求平等这一美好的理想。


如梦方醒(网友):

知识分子家庭中长出来的孩子大约体会不到老百姓家孩子到了想读书的年龄得不到相应的指导的苦衷,也不能理解这苦衷给他们以后生活带来的伤害。所以我觉得开这样一份书目,并让它通过普通学校这个途径走近每个孩子的身边,怎么说都是一种进步。正因为如此,这份书目的质量就尤其重要。我不满的是推荐者的不负责任,担忧的是教师如何胜任这样的教学。yoyo贴的那篇学生的反馈意见中说,没有多少老师看过这些名著。毕竟我们处在一个正在弥合断裂的时代。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说得好!今天的讨论确实这是一个“关节点”,不是对这张书单说“不”那么简单,而是希望对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负责!我有一个朋友叫谭运长,从江西山区来到华东师大读书,有一天和寝室里的同学讨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哪几部,他说“罗密欧和朱丽叶”是其中一部,另一个同学说不是,于是打赌,小谭当然输了,他后来痛心疾首的和我说,他是看了一本“语文小百科”上这样写的,其实自己从来没有读过莎士比亚,而他那位上海同学当然知道莎士比亚,你看看,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阅读的不平等呢?

说一说我个人的感受,我是在一个小地方接受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应该说从眼界上来看,和大地方出身的朋友相比,有很多不如的地方,这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客观条件的限制。就像我说的故事,只能读“语文小百科”来了解莎士比亚,而别人是看莎士比亚的戏剧长大的,你说,这里面难道没有知识上的不平等吗?


赵武平:

相信参加讨论者都不会轻易否定推荐书目,如果讨论之后能把推荐的书目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特点,能健全中学生的人格品质,真正养成阅读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那就功德无量了。


我翻(网友):

《美丽的大脚》里面倪萍认真负责地教孩子们“千里zhaozhao”,她本不知道自己错了。

想起我几个念中师的高中同学,他们没考上别的学校……(说到这里请不要误会)……于是他们去念地区师范……他们人其实很好,很负责任,可是他们能教给孩子的知识,客观地说,跟这个不必然呈正比。然而我们都知道不平等和歧视并不从他们这里发源。那……


0000(网友):

如果说国家教育部门知道问题在于中小学教育是围着高考转,寻对于他们来说,首先应该改的是教育制度,而不是又另外加上一个书单,然后说:“你们总围着高考转不好,我给你们开一个书目,你们再去看一些其它的书。”似乎多加一些任务,就能解决围着高考转的问题。开书目要解决的是:你们有时间有能力有条件看,然而你们不知道看什么,所以才给大家开书目。而不是要解决围着高考转的问题。

所以前提得是先解决“有时间”看,再要解决“有条件”看,最后才有可能说“想看什么,我给你开个书目”。

很明显,大家在建议书目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的标准是来自自己中学时读书的经验的,大家不可能再次成不中学生,所以都拿自己中学时的体验来衡量,那么为什么不问问现在的中学生对那些作品感兴趣,让那些比较喜欢读也读得较多的中学生也推出他们的书目以供参考?


倪伟(复旦大学中文系):

让现在的中学生开书单,大概村上春树之流会有一席之地。其实,现在的学生有几个爱读书的?开了也白开。


罗岗:

其实这也是事实,我有几个亲戚的小孩,专看金庸的电视剧和漫画书,问他们看过金庸的小说吗?他们说,那么厚,谁有时间看?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典型不典型?


王为松:

开书单还须先问学生,那学生大约要说,别开了。如果是请王晓明老师来开书单,当然是他认为现在的学生应该读的书,问学生有无兴趣,估计好些书学生都还没有听见过,又如何谈得上兴趣,先是推荐给他,他读了之后,才会有兴趣或没兴趣。他要是都已经读过,又何必请专家来推荐呢


殷守甫:

不能因为官本位就事事依赖政府么。教育主管部门出面定书目,不可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因素的干扰,不可避免会以畸形的方式熔入原有考试体制当中。


叶守一:

我反对政府机构制定必读书目,理由很简单,一个人有他自己的生活,包括读书也是他自己的生活。在合法的前提下,没有人能够强迫别人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包括读什么书。国家行政部门也不能使用行政权来达到这个目的。

有人可能要说,学生读书关乎教育水平,关乎文化大计,不得不引导。此言差矣!

天下书多如牛毛,你凭什么说读了《红楼梦》就有文化,就表示教育水平高?你凭什么说读《青楼梦》就没有文化,就表示教育水平低?

开出几本书名,读过这几本书,也未必就能比没有读过这些书的人水平高,试问,红楼梦没有写出来之前的读书人是不是就一定比读过红楼梦的人差?不是吧

所以,这样规定一个书目,来要求一些人达到一定水平是不科学的。

如果有些人认为自己读了这些书,觉得不错,希望别人也读,那么也只能是建议性质的,而不是什么“必读”。老实说,我国的宪法还没有给谁这么大的权力。

另外,书外的闲话说几句。假设,有关部分非要定个书目。那么,不得要求学生必须买这些书。——而是由学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来提供。否则就有“强卖”的嫌疑。


第二:现存的书目是如何开出的,其背后的理据何在,问题又何在?


王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我是赞成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出面,给中小学生开列推荐书目的,理由是:1,目前中小学教育越来越紧密地围着高考转,应试教育,逼得学生——就文科来说——光背死知识,无暇看经典,脑子都搞坏了;2,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还是官本位,凡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政府出面,效果总应该是最大的。

但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应该开列怎样一张书单?就文学来说,什么才是今天的学生最需要读的文学经典?就现在看到的这一张高中书单来看,我觉得可斟酌之处还是不少。

比如,中国当代文学部分,为何只选这一部《尘埃落定》?这部小说并不算坏,但要说它是最好的几部小说之一(你只选一部,那就意味着它至少应该是最好的几部之一),我相信许多人都不会同意。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问题也多,就散文来说,朱自清可以入选,那其他可选的就太多了;小说部分,我觉得《家》和《子夜》都不大合适,一来太长,二来艺术上也都有较大毛病(这两部小说的价值主要在其他方面),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应该读,给高中生,我觉得不合适;诗歌方面,问题最大,《女神》在文学史上有意义,但作为诗,实在太粗糙了,完全可以选别的艺术上有点味道的诗(冰心、闻一多、冯至……),或者干脆不选。

再看中国古典文学,不知为什么没有《水浒》?也没有《聊斋》?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这么丰富,作为中国学生的必读书单,中国的古典作品理当占据最大位置,现在这样少的篇目,太说不过去了。

最后是外国文学,我的总的印象是书目太旧,好像是取自20年前我读大学时的教材。就美国小说来说,欧·亨利都入选了,那可选的就太多了(爱伦·坡、福科纳……可以列一大串)。20世纪有那么多伟大作家,现在书单上只有海明威一人,未免太不合适。

这就又引出一个问题:这么一份名义十分堂皇的书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可议之处?我不知道制订者是否向有关的专家征求过意见,或者就是找了若干人凑出来的一张书单?如果是这样,那这些人的基本的文学修养,显然很偏,知识面也太窄了些。

我又想到,如果单是知识结构有不足,那还好办,书单可以随时调整和补充。就怕不是因为不懂,而是有别的原因,那就麻烦了。明知道错了,但那些造成这错误的原因不改变,就还是不改,我有权,就是不改,你又怎么样?

因为事关经济或政治利益,于是好事也办成坏事,这样的事情,我们见多了,也就不奇怪。希望这向中小学生推荐文学书目的好事,不至于也被拖进同样的泥潭,而最终弄得一塌糊涂。


詹丹:

对于开出的书目,应该选入的没有选,不该选入的倒选入了,我本人包括每一个参与讨论的人都会对此提出一大堆意见,但这不说也罢。我倒是希望那些提出书目的人对每一本书写出简明扼要的理由,文字量约相当于四库总目提要,这样既显示书目的提出并非随意,也可以为进一步讨论提供一个对话的平台。

此外,提要中应该介绍外国文学的翻译本与古作品的校注本。


沉香(网友):

对啊,倘能在已有出版物中甄选专家公认的“善本”,择其善者而从之,分别由该本所在的出版社负责再版(统一装帧,或只须添加统一标志),岂不更好?这一来,既是对出过好书的出版社的褒奖和激励,也将大大精简相关事宜,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利益之争。


透心凉(网友):

此外,如果可能,最好还能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于图书选目、版本甄别、出版发行到进入校园之后更为重要的阅读辅导等等,这一系列的环节都能有所考虑就好了。虽说这次议题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读书问题,但今天整个社会的读书生活,包括专业人士的日常阅读,何尝没有同样的问题和危机?


坐(网友):

詹老师的这个意见合理,也看似简单,但很难做到。

据说为了搞出“新课标”,教育部已经花了很多经费。

现在要让他们给出“书目”的理由,就不一定有人肯出这个钱了。——其实问题就在这里:“新课标”是个抽象的原则性的东西,它固然重要,但如何具体化、优化“新课标”,更加重要,也应该有更大的投入。


倪文尖:

1998年前后的语文大讨论之后,语文教育广受关注,也起码在话语层面有了较大的变革,我为此叫好。

但是,似乎也有些新的问题出来了,或者就像中国的许多事情一样,是——老毛病没去,新毛病又来。

比如,过分的浪漫主义倾向。语文越来越“大”,所谓“大语文”,好象语文没有自己的学科任务。比如强调泛读、自读,强调“整体感悟”,就走到了不要“必要的知识”的地步,就潜意识地以为“语文其实不可教”。

我说句要被批判的话——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一个不幸的事实是,基础教育是被太多家长以为是“就业教育”的,在这个问题上敢拿自己的孩子的未来来我行我素的人很少。

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很要追赶,“新课标”的精神要创新,但到了中小学,就变成了“考什么,教什么”,“中考”“高考”指挥棒最有效。

所以,“书目”本意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阅读品位,但在客观上就出现了程老师说的那些情况。

所以,我的看法是,在我们有“理想主义”那一端的同时,“现实主义”的态度和做法不可少,这样,也许效果反而好点。

否则,“阳奉阴违”“口是心非”“说归说,做归做”就只能是中国特色了。


罗岗: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书目而言,可以看出推荐书目背后隐含的文学史观,那就是依然没有脱离排座次的文学史,鲁郭茅,巴老曹,好像还是一个都不能少,譬如“女神”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是不是适合中学生阅读,则是一个大问题,而“家”当时的影响很大,但它的语言实在不好,学生读了,以为现代汉语就是这样的,岂不是有“反面的作用”?

如果说现代文学还有座次可排,那么当代就麻烦了,所以推荐者又找到了一个好像“合理”的说法,还是诉诸所谓的“权威”,而不考虑学生的阅读实践,那就是所谓“茅盾文学奖”,可是熟悉当代文学的人都知道,这个奖有很大的问题,并不能代表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而且也未必适合中学生阅读。

由此看来,推荐者并不是从中学生阅读,甚至不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来推荐书目的,而是简单的诉诸某些外在的权威,而没有权威,则说不出话来了,譬如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后的外国文学,则没有办法提出什么具体的书目来!


薛毅(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正想谈论20世纪文学的问题,罗岗老师贴出来了。我接着罗岗老师的话说:

鲁迅作品应该有适合中学生的选本才有意义,在我看来,呐喊的一些作品和鲁迅的很多杂文,并不适合中学生的。《女神》当然是经典,但这只是文学历史上的经典,并非最好的白话诗歌。推荐〈芙蓉镇〉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尘埃落定〉是经典吗?太荒唐了!〈谈美书简〉在80年代美学热的时候红过,但绝对不是经典。总体而言,我觉得20世纪文学部分的书目推荐,是失败的。


罗岗:

关于“推荐书目”,是不是也可以有一个公共讨论的空间,现在的感觉是黑箱作业,它的权威性来自新课标,可是新课标的权威性又来自哪里?这就需要广泛的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包括学生的参与,都很重要。

譬如北大教改,讨论以后,就有很好的效果。可能有人说我说的是书呆子的话,我知道现在这个东西,利益太大了,怎么可以讨论呢?表面上说是意识形态,背后就是商业利益!


海锦(网友):

看看那些出版社霸气的宣言就知道了,一旦中标,那这日子就过得舒服咯。

不怕学生不买,家长掏钱的速度就快着呢。

而要让家长认为是权威的不仅仅是课标,还是要让大家都知道的,不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好像没有听到过嘛?这样的书也能算是权威啊?

现在这样大家都高兴,家长满意,出版社高兴,学生自己看自己的青春读物,权威照样还是权威。


0000:

我有一个疑问:当你们说出版商只见金山银海不管学生未来时,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是说,问题不在出版商怎样,因为如果书目是要开的话,开什么书目对出版商有什么影响吗?开《芙蓉镇》或《红楼梦》,对书商来说都不要紧,对他们要紧的是怎样搞到出版权,能出书赚钱,至于书选了哪些,都无所谓了。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说,关键还不在于书商怎样,而在于有的人提出的书目的公选问题。不同的书商的中标问题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所以我觉得,关键在于对书目的选择。一要负责,二要公开讨论之要再定。

然而要说大了,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开不开书目,而在于尽快建立中小学的图书馆与阅览室,特别是乡村中小学。因为有书目而买不到书或买不起书,都只是形同虚设,而反过来说,如果每个中小学都有的一定量的图书,只要应试教育模式有一点好转,学生们就自然会去图书馆看些自己喜欢的书,到那时再加以引导,学生到图书架上看一看就可能自己选择了。


雷启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系):

罗岗老师的确很敏感,谈的两个问题都很重要:其一,教育部的这个新标准,装的是旧货色。我从中学毕业也快20年了,看这个指定的书目与当年没有大的变化,古典的是诗词,现代的是鲁郭茅等六大家,估计老师的教案也可以20年一惯制的。现当代文学至少在八十年代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感觉中的那些成果也大抵成为共识了,但在最广大的中小学教育中还比较少体现出来。在文学研究界,八十年代已经被九十年代给“后”掉了,而最广泛最基础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还在“前”“现代”——对此,研究家们作何想?是传统因袭的担子太重还是历史的惯性太大?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又会是“新标准”呢?“新”在何处,“旧”怎么就不对了,为什么要这样“新”?有没有、应该不应该做出说明或者解释,让大家讨论?这个没有变化还正在于,语文应该包括语言和文字,“新”标准对其是笼统提的,看不出分别的要求。更重要的,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也是“人”的全面教育的重要工具,健全的“人”也就是在对母语的习得过程中建立,所以兹事体大!书目有传统的文、史诗词文章要求,但少(没)有自然和科学的选文。健全的人格和科学的思维何来?所以缺陷不小。其二,变化当然还是有的,而且很明显,那就是吃教育饭的出版机构(不单是出版社)。因为有官方“新”了一回的名目,便可以在“新语文”的旗帜下把与此相关的商业价值冠冕堂皇地加以开发,吃这一行的专家和权威便可以借“新”了重新洗牌——这个大约也是新陈代谢的一种。对出版社而言,可以有更多的新产品出来,也有了不断重新定价的机会。只是苦了学生和家长,旧书就没有用了,得买新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不断“新”的过程中看见这个社会的真面目——利益当前,残忍甚至不计后果也在所不惜的。

但我还要谈到第三点,新标准陈义极高地说,“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在前贴第一点中我已经指出,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对真正的健全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品格的“人”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但在书目和具体的实施要求中,我们看不见有产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的可能。如何将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与真正的健全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品格的“人”的养成深刻的连接起来,这个新标准让人看不出来。书目中选了不少鲁迅的文章,是不是选出了鲁迅的精神品格?值得疑问。所以,改革改革,“新”来“新”去,真正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并不会在“新”的名目下自明地到来,还需要我们具体的努力去干和争取。毛主席说,扫帚不到,灰尘照样不会自己跑掉。看了这样的改革之后的“新标准”,重温毛主席的话还是很给人启迪的。


第三:能否开出一份合理的书目?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保证书目发挥最大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8:26:47 | 只看该作者
     


无风



无风 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2002-4-23最后登录2004-8-10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10积分92帖子86精华0UID1513




13
主题
0
好友
92
积分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积分



彭伦:

我认为整个《语文新课标》的制定过程缺乏透明度和权威性。教育部是否应该参考国外的经验,组织一批一流的人文学者讨论,并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广泛调查,再制定一份推荐书目呢?


王为松:

我想,讨论的目的有一条,就是,现在的学生应该读些什么样的名著,学生要读名著,这一点不需要讨论了,刚才看到有人说,应该选一些学生有兴趣的作品,这我不同意,我一直记得王晓明老师说过这样一个意思,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形成做人的基本素养,一是靠个人的社会实践,但这毕竟有限,更多的是靠对名著的阅读,从中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这是几百几千年经过时间的淘洗而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大概是在意思。如果我们觉得现在这个书目还不完善,那完全可以再讨论出一个我们认为更好的书目,钱理群先生编新语文,没有依托权威机构与部门,就因为他确实编得好,所以学生老师家长都认同,所以,我想,希望今天的讨论有人注意,是注意什么,我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注意,究竟给现在的中学生读些什么。


赵武平:

既然语文新课标书目关涉社会各界利益,那么,我想每一方有关系者,学生,家长,教师,媒体工作者,出版者,以及政府教育部门政策制定者,面对这两个推荐或者制定书目,都应该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制定书目的程序也要相应透明公开,以避免一相情愿、自说自话的局面出现。

忝为出版者,本人很想知道,哪些人参与选定了这些书目。

没有表达的自由,何谈文化昌明和社会进步?

希望能从这个讨论,能有助改进当前国内教育存在的弊端。

我建议如果有机会修订书目,能有更多人参与,能够公投最好。

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讨论者应该理性陈述各自定见,议论的内容能发人深省,而不是三言两语式口号型讨论,应该会引起普遍关注。媒体,尤其是报纸和杂志的参与,可能比网友讨论更会引起传统读者兴趣。要知道,很多三十岁以上的人,很多并不热心网上讨论。


冯贝绮(网友):

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部或者政府有没有权力规定孩子读什么书,有没有权力规定孩子持什么样的世界观。那种把教育之事托诸国家的观点都有助于国家权力的扩张,无助于人民的自由,当然也无助于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家庭的事,家庭则委托于可信赖之学校。所以,教育的改革包括语文教育,不在于国家该规定教什么,应该把教育的权力完全交给各自竞争的学校,在各个学校不同教育理念的碰撞中,家长可择其善者。


李同兴(华东师大传播系):

书总是要读的,既然要读,开点参考书目加以引导,总比不开要好。以,读比不读好,开比不开好。讨论的要点集中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量,一个是质。关于量,没有人提出过,缺乏心理学的教育学的实证研究,所以没有人提出来,只是凭经验,大家都是外行,包括专家。这也是中国最缺乏的。(以后再展开)关于质,无非牵涉到谁来开书目,开哪些书目,大家的意见集中在几个方面:其一说它老,古代的多;其二说它旧,代表了五十年代的文学观。其三是权威性不够,是几个人凑出来的。说到底,这些意见都还是停留在文学上。如果按照大家的理解,读语文就是读文学,这样的书目问题也不是很大。这一本跟那一本之间,还没有根本性的区别。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文学思维,语文教学也不是文学教学,连教材里都有许多科学哲学的篇目,我们的参考书目还不如教材的面宽,这是问题的关键。


牛虻:

李老师这话说的实在!教材的面怎么个宽法我也不太清楚,反正这书单也就是那么几种文学样式。没有哲学,没有政治,也没有其他理解这个社会思考这个社会时用得上的各式家伙。看到美国学生的必读书单里还有《共产党宣言》呢,我们呢?当然,姓资姓社不再属于可讨论的问题。而我想说的是,我们是不是对文学能给人带来的提升看得太重了,反而忽略了如果对其他一些东西的理解跟不上,那么培养出来的可能至多也就是一个喜欢文学,甚至因为这种喜欢有点自命清高的人。这样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小啊。

当然这个窄,是现在的人对于生活理解的窄,不希望它带到下一代,故而讨论。这是我的理解。


倪文尖:

这几年,有点矫枉过正了:语文的人文性得到了(起码是话语上的)强调,但有种简单化的苗头,以为语文就是文学,没有搞清楚“知识”的类型有很多就一点知识也不要了。

其实,比如说语文在现代思维的养成方面就非常重要啊。


薛毅:

我的浅见:

第一、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能产生关联的书。经典一大堆,有些离开生活世界很远了,不应该首选;有些需要通过比较有效的阐释才能与生活世界关联起来的,这部分应该选择一点,但需要教师的作用;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己有能力把它们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我认为这部分应该首选。

第二、尽可能选择表达人间正面价值和情感的书籍。换言之,能激发起人们热爱生活的感情和信念的,应该首选。用钱理群的话说,这叫做打“精神的底子”。一个人,首先得学会热爱生活,学会赞美人间,才能够谈及其他。我不太主张多选鲁迅的原因就是,阅读鲁迅必须是在这种精神的底子的基础上才行。去年我在杭州与中学语文教师座谈,我对他们说,我发现现在中学生普遍丧失一种“赞美”的能力,我估计中学教师也缺乏。他们的反映有两种,一种非常同意,另一种质问我“为什么要有这种赞美能力”。

我觉得,为中学生选择经典著作,需要避免经典万能的迷信,似乎把人类经典全塞给学生必然会有好的效果。而我认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在听妈妈讲的故事,听幼儿园阿姨讲故事中得到非常多的东西的。尽管他们所讲的不是什么经典,但非常有效。(顺便说一下,书目中缺乏民间故事选本,很遗憾!)

我希望从中学教育出发,重新构筑一个阅读世界,而不是拿现成的经典交给学生就完事。


倪伟:

《课程标准》里面说的大体上是可以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果要补充的话,应该增添感受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现在的书单,感觉小说偏多,说实话那样大部头的著作,恐怕很多人读不下来,建议多增加essay。现在的高中阅读书单里,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英国随笔至少应该入选吧?兰姆我看是很合适的。为什么不选呢?

薛毅说得不错。所以虽然目前的书单里面,60年代以后的外国作品几乎没有,但我不觉得有何缺陷,说实话,那些作品绝大多数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甚至低年级大学生也不是很适合。但你说的第一点有问题。好的文学作品总是与生活世界相关联的,难道现在的世界竟变得如此面目全非,以致我们不再能感受过去经典中的美和思想力度了?


草草(网友):

同意薛毅的几条,尤其是第二点!但第一点要实行起来其实更难一些。和现在的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较紧密联系,学生有能力将它们联系起来,这样的经典难选啊!假期正和从前的几个学生接触着,他们的生活真的是正在和“宝贝”小说发生着互相阐发的关系。以前也是在理论的层面知道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这一会切身感受到,很惊心。


罗岗:

何谓经典,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譬如前几天讨论书目,就有网友指出,为什么只读外国的童话,不读中国的民间故事?我还想说,为什么只读传统意义上的“四书”,而不读一些载道以外的文字,譬如《山海经》,这些问题涉及的就是什么是经典的问题。“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我们如何来对待这一成果,又怎样把当代的经验纳入进来,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薛老师说得好,需要的是“活的经典”,而不是“死的经典”,所谓“活的经典”,就是可以把当代生活和当代经验放进对经典的阅读中,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老师,话又说回去了,还是和师范生的教育有关啊!这也是我们的职业!鲁迅可以进入中学课堂,但它的教法应该和大学中文系有区别,特别不能和文学史课混为一谈。更广泛地讲,中文语文课不等于文学课,即使有一些课文是文学作品,也应该考虑语文的教法,而不是光讲文学。

但是,我又要强调中学语文课中“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不入大学文学系读专业的人来说,不就是中学铸就了他对文学的理解,他的文学品味,他的艺术感觉吗?而这其实也深刻地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文学水准!


薛毅:

通才教育走了很可怕的弯路。校长们让中文系的学生学高等数学,学逻辑,学科学方法论,压缩专业课程,美其名曰通才教育。我听一位领导说“读10首唐诗和读100首唐诗没什么区别,关键是方法”,吓我一跳。

罗岗老师的话是有启发的,要学会在普遍意义上讨论经典。讨论两字非常重要,这个方式能让经典里面的闪亮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显露出来。可惜现在的大学课程不重视讨论。试验一下,会发现,学生不爱听学生的发言。为什么?因为学生也有经典意识,呵呵,他嫌学生的发言不是经典。

顺便说一下,经典有时会害人的。经典会让一些人远离生活,不再去重视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读经典的人容易把自己幻化成一个高高在上的,一览众山小的“学者”

这是我观察大学生中的优秀者,所产生的印象。当然不是所有的优秀者都这样,但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读了尼采而一下把自己自居为尼采,读了一点卡夫卡看别人在读巴尔扎克就不顺眼了,〈百年孤独〉一读,遣词造句就是“多年以后……”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的?抽象地说,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但落实到社会这个层面,你会发现,经典和经典阅读和等级体系不是没有关系的。在知识界,读不读经典,读多少经典,和这个人在等级体系中的位置不是没有关系的。

这是大学体制里的致命问题,我觉得应该充分警惕,并想办法破除它。这样说吧,这是现实社会中构成的经典“意义”之一种。可以说这种“意义”是被附加上去的,但是它却在强有力地发挥作用。所以要破除这样一种想法:我读了经典,我就是有头有脸的人了,我就胜过人家不读经典的了,我就比较高级了。这些是经典被附加上去的“意义”,如果不破除,经典就会让我们远离生活。

言必称希腊者,就是如此。

我对经典的这种附加“意义”的问题看得很严重,说实话,这简直是大学工作中的很日常化的烦恼之一了。我认为,这一点也是严重阻隔高校与社会生活的屏障。很多优秀的学生不关心社会生活,因为他没时间,他在“读经典”。他愿意读〈百年孤独〉,但他不愿意关注拉美历史和现实,因为前者是经典而后者不是。他愿意读〈复活〉,因为这是经典,但不愿意关注俄罗斯的震荡,他只愿意把自己与大师、与经典捆绑在一起。


沉香:

不是读经典的问题,是读书人的问题,而且确实很严重。但这里还有一种遗憾,请老师继续开解: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经典所熏陶的读书人精神气质上的“清高”和“崇高”,现在其实已经看不到了,看到的只是我们眼里的取其末流的“自命清高”和“有头有脸”;同时,人们从生活实践中“从善如流”(比如社会上的“献爱心”)而得来的满足和崇高感,较之在读书这样的精神活动中的所得,似乎更为实在和容易。那么这里是不是有一个虚与实的差别?怎么理解两者的关系,和其间的差别?


薛毅:

我不同意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个人问题”。当然,在大众文化圈子里,这类我们视为圣经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好的地位,在大学生中,重视经典阅读也不一定能做到,他们对经典这种附加上去的意义,当然没有感觉。

首先,我赞成读经典,然后,我觉得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经典阅读自身不是有天然的免疫力的,而借经典来追求附加意义,并不是“个人问题”,绝对不是。在经典阅读的这个空间里,有一套等级体系,这套东西在大学机构里会很流行(虽然在大众文化里不一定理睬这一套)


沉香:

我好像能读懂薛老师的意思了:经典阅读自身不是有天然的免疫力的,而借经典来追求附加意义,并不是“个人问题”,绝对不是。在经典阅读的这个空间里,有一套等级体系,这套东西在大学机构里会很流行(虽然在大众文化里不一定理睬这一套)。——这套等级体系,与围绕经典而逐渐形成的历史性的评估体系,即外加的等级高下与其应有的价值认同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略想一想,这里果真是夹缠不清啊。终于明白薛老师质疑的要害所在。


朱国华(华东师大中文系):

哎呀,我倒是羡慕这样一种风气:有一个体制鼓励他,让他认为自己多读了经典,可以自以为了不起。现在大学生还有这样的读书风气吗?我读大学时是有的,现在据说不大多见了。

其实经典也有很多种,大半经典都有毒,彼此参照着读,可以相互解毒,所以最好的老师还是书(撇开生活实践),教学意义上的老师有时只是稍作指点,有时功效很大。

至于经典附加的意义,那是必然的代价,就好比佛家讲色空,还必须仍然为了方便建造庙宇佛像一样。

最后,经典其实不必全部读甚至大部分都读了,经典就是大家认为必须读但是大多敬供在书架上不愿太辛苦得读的东西。其实许多人没有读太多的书,比如维特根斯坦,并不妨碍他成为大师。


虞宙(网友):

除了书目,我们怎么实际贯彻?

大家的讨论热情、也都很认真,可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即使开出了理想的书目,即使确定了正确的方向,我们该依靠谁来贯彻正确的理念?答案是:语文教师。

我们中文系的师范生无疑是未来语文教师的主力,可我们能够担负起这重任么?

我们除基地以外的师范班上的“中学语文教法”课,老师上课就在发牢骚,抱怨中学制度的种种弊端,(其实他也是实话实说,情有可原)基地的人估计更是眼高手低,难以将其高见无误地传递给学生。

何况,还有高考这根大棒压在未来的老师头上,再有雄心壮志的老师,恐怕也不能不做“遵命文学”的奴隶。

很多大三的同学开学就要实习,踏上中学语文教师的见习岗位,诸位不妨亲身实践一下,试试我们是否真的能摆脱窠臼,自出机抒,希望到时候能有更多充满实际气息的言论参与进来。或许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但相信真实感一定是无与伦比的!


薛毅:

语文大讨论的时候,北京师范大学有一名教授强调要去除学生和经典之间的一切中间环节。这话我当然挺赞同的,因为教参那一套确实问题太大。但是,如果以为经典不需要阐释就可以直接被学生接受那也太天真的。在这方面,教师的作用非常巨大,而正是这一个环节,非常让人担心。我不怕在网上挨砖头,我得问一下,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师,有多少读过这些作品的?有多少中文系毕业的师范生读过这些作品呢?

如果不是为了商业目的,如果不是为了搞点热闹的事走过场就算数,那么,我认定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从娃娃抓起”,而是从教师抓起。指定一些经典书目,要求每一个做语文教师的必须阅读,要求每一个中文系师范生必须阅读,这也许更有意义吧。

钱理群先生主编了〈新语文〉,有些教师向钱理群反映太难了,他们说:“有些文章不要说中学生看不懂,我们也看不懂”。这才是更要命的事情吧


罗岗:

现在培养师范生的方法有问题。

不一定要强调过分的专业化,而是要学会在普遍的意义上讨论经典,譬如美国大学有所谓大学讨论班,那就是由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定一批经典著作给学生读,但是这门课不是专业课,举一个例子来说,这份书单中一定有“柏拉图对话录”,但在大学讨论班的讲法和哲学系或古典语文系的讲法不一样,强调的是从普遍的意义上讨论经典,譬如如何“对话”,对话的起点是什么,如果可以建立起对话关系,那么对话的双方有什么共同的理据,等等。

我想,这样的方法也可以引入到师范生的教学中,就像以前的中央大学有文学院的中文系,也有师范学院的中文系,但是学习是不一样的,钱谷融先生就是中大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的,当时中大文学院的中文系时讲究考据的,而师范学院的中文系则开放许多,从钱先生写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是喜欢朱光潜、梁宗岱这一路讲究艺术感觉、中西诗学会通的,这说的是学问,其实背后包含了对大学师范更深入的理解。


三秦(网友):

我觉得给中学生开必读书目应该是非常谨慎的事情,必读书带有“强制”性质,是一种制度行为,但我们实在无法证明阅读〈雷雨〉是一个高中生一定要完成的事情,我们甚至无法证明作为一个高中生必须要读〈红楼梦〉,我们这个论坛上有一位很优秀的网友,不是至今没读过它吗?他不喜欢,对它没兴趣,但这不妨碍他有很好的文化素养,原因很简单,他读过其他大量经典作品。所以,我们只能证明,一个高中生,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至于这些作品是哪些,应该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范围。

而且在我看来,至少就目前而言,这不应该是一种制度行为,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它与考试制度是什么关系?如何评估?在学生背上有如此沉重的书包里,制度行为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撤掉几本书,否则学生实在是不堪重负。最严重的问题是,连很多很多中学语文教师也没读过这些作品,居然要求学生必读,这算什么?

但是,确实有必要搞一套语文教师的必读书目,我们应该设想出一套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这对中学生而言是可选的,而对语文教师而言,应该是必读的。教师不能强制要求学生阅读哪些书,但教育制度应该强制要求教师阅读这些书。

至少就目前而言,我希望让学生们在制度之外的层面上接触这类书。让学生在教师身上闻到经典的气息,让学生在平时的报纸刊物电台里看到它们的影子,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接近它们,喜欢它们,这也许更有意思吧。想想我们当初读这类书,大体而言,不是由于要考试,不是由于家长的棍棒,不是由于老师的教鞭而捧起它们的吧。好像有网友谈起过当时的名著改编的广播剧,这对一代人有很深的影响。我当时几乎每天都听广播,那时候的广播里,真的有很多抓人的故事啊。

要在整个社会重造一种经典文化的氛围,实在不可能,但我想,学生有权利要求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经典文化的气息。这不算是过分的要求吧。


罗岗:

我们都知道,在法国,获得中学教师的资格是需要参加一个非常严格的考试的;

今天,在中国,做一个中学教师,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体面的职业,

因此也应该相应的提高对这个职业的要求,譬如三秦老师说的,中学老师应该有一套必读书目,而且是制度性规定必须读的。

现在,很多中学老师在浪费时间读什么研究生课程班,还不如花一些时间认真读书!


茴(网友):

对经典的阅读是要有机缘,有领悟,有个人性的选择。但是"个人"趣味的造就,外部环境影响很大的。特别在某种程度上说,今天的文化空间已是一种争夺,不使好的东西张大其影响就是将“启蒙”的空间拱手让给流行文化。这样的境地在别的问题上是这样,在推荐书目这样的问题上我以为也是这样。所以,即使挂一漏万,勉为其难,而我以为有书目还是比没有书目好。想想广大的咨讯贫瘠的地方,总有朦胧求美的心灵在寻找,对那里的孩子和他们的教师来说,很可能不是在红楼和其他经典之间选择的问题,而是要知道世界上有红楼,有莎士比亚这些名词的问题。

而教师比读书目理论上是必要。但要考虑现在中学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吧,他们大体是什么年龄段?教育程度如何?一部分人,接受起经典来恐怕比涉世未深的童心还要慢,还要隔吧。


虞宙:

还有一个“生计”问题,中学教师无论是考研究生,还是搞“课题”,主要的目的无外乎职称二字,有了职称才会有地位、才会有高薪。当然这也无须讳言,因为生存之道是人所难免的。中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如果不靠这个“向上”,又能如何呢。

所以期望他们抛开生计而埋头读书的可能性实在不大,除非个别觉悟高者,或者考试政策作一大变。(渺茫)比起学生来,老师其实是更“现实”的,他们会不顾一切阅读经典而抛弃生计么,我不乐观。毕竟,说说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薛毅:

上学期我到嘉定的一个镇上面讲鲁迅课,就是zola老师所谈起的“课程班”,听课的都是这个镇上的小学教师。讲之前我毫无信心,但事情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糟,他们能听懂,还有回应。我估计是他们的生活阅历帮助了他们。我总是被指派去讲鲁迅课程,前些年主要是面对中学教师,我也总是在讲课之前垂头丧气,讲完后有点小乐观。

我觉得中学教师的主要问题不在于他们的资质如何,而是他们确实没时间,他们确实忙,他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批改作业,搞应试教育那一套了。这与校方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有关。我遇到过一个中学教师,以前是我的学生。她很得意洋洋地告诉我一个事情:她与她的同事分别在高一的两个班级上语文课,期末考试同事班级的平均分数比她高,校长找她谈话,说她上课不好,她的同事也以此事为荣。她一怒之下就“狠抓”练习了,结果第二学期她班级的分数上去了,还远远超过她同事的班级。由于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也感动了校长,被评为优秀教师。

前些年给一个国务院直拨经费的什么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讲课,我谈及中学语文教师的问题,有一位忍耐不住,很委屈地囔囔着他们没办法,他们要工资,要职称,要让家长满意,所以必须这样做。

如何解放中学语文教师,让他们有时间接触经典,这个问题很叫人头疼,因为这涉及制度安排。但我想有一点应该能做到的,那就是,训练中文系师范生,让他们真正接触经典。


陆凯(网友):

有老师提到高中生不读经典作品因为对高考没直接作用,大学生不读经典作品因为对就业没大作用,虽然这两个年龄段是读书的好时间,但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不是说非要在这两个时间段硬读进去就好了。现代社会太浮躁,太功利,报着大目的性去读可能只是读过,产生不了大效果,更何况读了也未必能了解其精髓,关键还是兴趣的培养。那就得从小学中学开始,从教育者开始。阅读我个人认为就是要塑造自己的灵魂及对待世界对待生活的态度。那么老师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把能真确引导他们思想塑造他们灵魂的作品中的精华部分告诉他们,让他们感受经典,使他们觉得也许通过阅读可以学到很多生活的真谛,也许可以使心灵获得宁静,一旦产生共鸣那就容易多了。通过老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读懂些。可能一些同学现在没时间读原著,但某一天(可能进了大学)他就会拿起来读一下,毕竟有兴趣的话读一本书的时间大学生还是有的,即使一些人功利也不可能每分每秒看外语啊,呵呵。关键是要选好作品,挖掘出有益的东西,对学生生活有帮助。这对老师要求很高,所以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很重要。从小学到高中点点滴滴的灌输多少会对学生有用,老师得先努力。当然现在一些学者编的阅读的书籍很好,我的几个亲戚的孩子人手几套,有薛毅老师编的,王晓明老师的,钱理群老师的,非常好,学生读得好,家长也愿意买,因为他们觉得好象还和学习有关。


倪文尖:

中学语文教育的最大症结在教师,现在,“新课标”把问题也全交给了教师们,包括这个书目。

可是,问题是,有多少教师有“精力”有“能力”来做这些呢,许多老师被学生的纪律、日常教学之类已经累得……香港这方面有前车之鉴。

我的意思是,靠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来解决学生们的发展问题,太天真也太不负责任了,具体化、优化“课程标准”的工作需要的是更多。

还有办法,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这样起码有个好处——以后的人才投身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了。

如果着眼于“新课标”所说的“全体学生”,那么,“语文课程”特别是语文课还是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最需要重视、也最需要提高的是语文课程的功效(又是个要批判的词)。

所以,在强调阅读面、强调泛读经典的同时(注意这个同时,但是又有个“度”的问题),应该有人(不是一个)在开书目的同时(又是同时),去下力气搞“理想的精读”,有示范性的。

这,关系到语文应该怎么学怎么教的大问题。

我们想象一下吧:应该有种可以感受的精神在其中,应该有些可以把握的方法在其中……

这当然是很难的,起码不比开出个好书目容易。

我说这个是想说,“语文”大有可为,需要更多人多方面的投入。


第四,在开书目的同时,如何同时完善公共文化、教育设施,使得更多的孩子能够充分得益?


陈映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谁为“必读书”埋单?

在公共图书馆系统极不完备的中国,在目前大部分孩子的教育费用已成为其家庭沉重负担、许多孩子失学的主要原因的情况下,这样的“必读书”单子,谁来埋单?它会带来什么样的连锁反映?

  学校教育在目前中国担负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流动的功能,观念上被视为公正原则的某种体现,功能上被视为下层年轻人改变地位身份的一条最重要的渠道、途径,是社会释放能量的一个安全阀。可这几年教育的产业化以及教育提高经济门槛,实际上是在破坏这样一些社会平衡。

  公共教育系统提高教学成本,应该首先从经济支付能力最低的社会群体出发来考虑。在这一点上它必须区别于精英教育。否则,它就可能是一种变相的社会关闭(人为堵塞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的主渠道功能)。

  现在大家在讨论语文课的问题。以后会不会出现各门课的必读书单子齐头并进的现象?


倪伟:

陈老师的担忧有道理。开出一份糟糕的书单,然后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必读”,这做法就不对,就象罗岗所说的,这背后关键还是一个利益问题。

我想“新课标”应该取消和应试的关联,只起一个导引作用,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去读,老师给些必要的导读。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中央大学毕业的老校长给我们对文学有兴趣的学生讲楚辞,短一些的作品就直接抄在黑板上,效果也很好。但是现在象这样牺牲自己的时间却毫无利益所得的事情还有人肯做吗?那些围绕应试指挥棒转的学生也不知是否还有这个兴趣。


透心凉:

阅读原是一种日常的熏陶,细水长流,润物无声,如今却是一派风狂雨骤先声夺人的架式,过犹不及,惟造势而已。造势者,势必有利可图。

为学生推荐几本好书当然是件好事,也是老师、家长和社会原本就该做的,不必大惊小怪。问题是,稍对读书生活有所了解的人会发现,在图书市场规模空前膨胀、书价竞相飙升的同时,人们的日常阅读却在萎靡、变质,乃至彻底沦为流行消费的一个环节。而这种以“文化”为品牌的流行消费,一旦借官方形式得以推行,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不能不令人担忧的。


陈映芳:

政府为何对完善公共文化教育设施缺乏热情?

不少网友在谈学生课外要不要读书、要不要推荐经典的问题。我觉得这些是不言自明的事,无论是作为语文教育还是作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文学的意义都是需要充分肯定的。

  我看这件事,觉得关键问题在于“必读”二字。如果这个书单与高考挂了起来,这就不只是“文学熏陶”的问题了。那样的话,一头将是巨额的利润,另一头将是为书费、为出路发呆的学生和家长。

  前两天,一位好友的丈夫刚为“希望中学”的事去了江西,回来后给我们说了些感想。他说高考被那些中学里的孩子视作为唯一的出路,那里,一个宿舍里住着20个学生,两个学生合睡一张双人床,中饭食堂里的菜是一只两种素菜烧的炒素,一元钱,有些学生是两个人合吃一盆。。。。他说明年他想带他的儿子一起去看看,让他知道有这么些孩子在这样生活、这样读书。

  在这样的学校里,如果给校长、学生们开出那么些“高考必读”的书单子,会是什么后果?(昨天我参加讨论的时候,心里就想着这件事)

  有人讲到了国外学校的参考书(不一定是必读书吧,而且人家也没有全国统一高考的制度),但有必要了解人家的公共图书馆设施。我儿子在日本读过幼儿园和小学,从小到大,几乎每个星期我们都会带他去附近的图书馆,从宇宙、类人猿、恐龙、昆虫、航天飞机到中外名人传,所有小孩子感兴趣的书,每次都抱一叠回来(许多我小时候不知道的东西都是跟着儿子补的课)。各种级别的公民图书馆散在社区内,虽然远近、大小不同,但每个馆内都有幼儿专角和大片的儿童读物区,文学、百科应有尽有,所有人只要凭居住证就可办卡,免费借阅。回国后,我儿子最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上海没有地方好借儿童读物的。南京西路上的那一家儿童图书馆,是看了门面就没想进去的。现在我们给他买书、买书架,不是因为有钱,而是不买就没书可看。现在我们都差不多忘了“公共图书馆”一物了。

  前一阵,人们因为沙斯而讨论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倒退。其实同时期我们的社会也经历着公共教育事业的倒退。记得以前不少企业单位都有图书馆、阅览室,人民公社、街道也有文化馆、图书室的。可以后来都消失了。现在讲社区建设,公民图书馆系统的建立是迫切需要大家来提的问题。这是解决由贫困而造成的教育(阅读)不公的一个制度保证。

  其实,我平时上课,确实如这位同学说的,强调多看参考书、甚至文学书。但常常有同学跟我说:老师,这些书图书馆里没有。这种时候,我没法说:你们去买呀。我曾让学生上这个网站的“城市社会学”版块上来讨论问题,结果一位平时讨论常有宏论的同学私下跟我说:我没有电脑,在网吧几次注册都失败了,网上讨论课堂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不平等的。  当然,上网讨论,与前面说的公共教育的教学成本问题还不是一回事。

  但我觉得,我们的主管文化教育事业的官员们,那么热衷于教育的产业化、提高公共教育的经济门槛,却对完善公共文化、教育设施表现得那么缺乏热情,这真是个大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讨论的倡议者,以这种方式来将问题点出来,极有意义。


Yoyo(网友):

我觉得陈老师的补充非常重要。

说点切身的感受,那就是很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给人借书看书当作一种恩惠,而不是抱着为读书人服务的心态。华师大图书馆的有些工作人员就有这种毛病,让他找点书哪个不乐意啊,呵呵。学校的图书馆都有这种现象,社区的图书馆就更不谈了。上图做得倒好。

另外一点就是上网可能带来的不公平。生活在城市里,总是认为网络是很普及的,上网很方便。有一次我去教课,很自然的把邮箱地址告诉大家。这才发现,居然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从来不上网的。这和我平时印象中网民队伍的不断扩大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而这些人,往往是那些要通过成人高考或其他途径来增加社会竞争力的人。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实在是不轻松啊。


姐姐(网友):

大约是在80年代中期,我们这个小小的生产队里还开出一个“文化活动室”,用的是原来的一间仓库房,地方不大,四周放书架和条凳,中间两三个乒乓球桌。管理员是个瘸脚小伙,开朗,白净,挺有人缘。我也在那儿翻过些书,花花绿绿的封面,武侠和言情的居多,页角大多被人翻得卷起来了。我那时还写过一篇作文,说那个小伙身残志坚什么的,呵呵。

再以前,记得是爸爸从公社棉花收购站的“图书室”里借书回来看,拿给我和弟弟的都是小人书,硬面装订的,厚厚一大叠一大叠,捧在手里重重的。三国,红楼,民间传说,童话寓言,还有很多打仗的故事,好像都是那时候看到的。说到这儿,我还记得那时候最盼望爸爸做完夜班的那个早晨,一睁开眼,我们的床头总会有一叠一叠的小人书,而爸爸已经在大床上呼呼打鼾了。我爸是个大个子,不爱说话,脾气又耿,我们姐弟俩都有点怕他,更不要说撒娇了。但现在回想,我们小时候的那些玩乐爱好,那些和爱好有关的记忆,多少都是跟爸爸连在一起的。那时候学校里常有这样那样的号召,他就领着我们种蓖麻,养蚕宝宝,想出各种办法灭蚊蝇,还教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小手工。弟弟的一些个玩具,小木车,小木枪,弹弓,铁圈,还有我们最早用过的储蓄罐,都是他给做的,我们就看来看去的给他打下手。

咳,一说就扯远了。说了又有点难过。想想现在的小孩儿,比如我那四岁的小侄子,家里什么都能买,什么都不缺,可就是没有人能有我爸那样的耐心,好好陪他玩,做做游戏,踢踢球,出去放风筝。所以他就盼着周末能到爷爷这儿来。弟弟那两口子,就象许多的年轻父母一样,有的是望子成龙的雄心,却少了一点耐心和平常心。


山山(网友):

陈老师一番话,勾起大家许多回忆。我也想起小时候长在那种典型的国营大厂中,还是三线企业,藏在深山老林里,自成一个小社会,来自外界的干扰非常少。厂里有工会,工会里有个小图书馆,小时候的书大都是从那里借出来看的,而且印象中也确实有很多的闲暇时光来读这些书。我那时候就爱看童话,估计那阵以童话二字结尾的书都被我借得差不多了。后来厂子从山里搬到一个小城里,那时还在读小学,一下子很不适应。除非呆在家中,身边全挤满了和自己没关系的人,以前厂里的种种公共设施全没有了,妈妈是少幻想勤俭度日的人,没有免费午餐,家里也就没多少书读了,倒是城里的小学压力大了很多,每天抄不完的字词句,闲暇的时光一下子缩了水,我只觉得外面确实热闹了好多,但个人的空间却在这热闹中越缩越小。才搬家的那一个月每天都要哭一场,搞得妈妈很难受。后来这难受淡了,想是被环境同化了,说得好听点是适应了环境。

后来又到离家有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区去读高中,有一天和当地的一位同学逛街,经过一片小房子,他突然指着那片房子跟我说,他读小学时这里是个图书馆,以前每个星期都用大人的借书证来这借书,《西游记》《七侠五义》这些书都是在这看的,养成了后来的造反性格。后来图书馆的书更新越来越慢,再后来干脆就关门了。他说话语气很淡,但我知道我们俩的感触都很深,有种记忆追着我们,时不时会从规范的生活中冒出苗头。


赵武平:

曾经参观过美国的大学书店,很多所谓的必读书,定价非常低廉,而且全部精装,一届学生读完之后,只要图书没有破损,可以折价退还书店,或者出让给低年级学生,经典必读书的重复利用率很高,可是我们这里好像人人都要买新书。所以,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就可以廉价买旧书,而不必受出版商驱动,出价昂贵买新书。


整理者:小蝎lengji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8:42:34 | 只看该作者
1、 老题材怎样写出新意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74&pgid=13079
2、 散文:高考作文最佳的“自择文体” 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74&pgid=13078
3、 议论文说理技法解析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74&pgid=13073
4、 高考作文优化构思四法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74&pgid=8637
5、 广开文思出妙章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6578&pid=74
6、 对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考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5908&pid=74
7、 话题作文导引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3034&pid=74
8、 2003年高考新闻类话题作文导引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2585&pid=74
9、 2003高考设计类话题作文导引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2584&pid=74
10、 正确认识发展等级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2509&pid=74
11、
  运用“三自原则”写好话题作文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1355&pid=74
12、
  话题作文:拟一个亮丽的题目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1328&pid=74
13、 以人为本,构建作文教育新格局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1086&pid=74
14、 作文需要多方面的积累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253&pid=74
15、 运用“四步法”写作诗歌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249&pid=74
16、 高考话题作文难点问答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4.asp?pgid=247&pid=74
17、 巧用辩论 高考制胜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74&pgid=13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2:16 , Processed in 0.08927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